資源簡介 (共35張PPT)第七章 探索溶解現象第3節 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逐點導講練課堂小結作業提升學習目標課時講解1課時流程2溶質在水中的溶解有一定的限度結晶方法及其應用感悟新知知識點11.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1) 飽和溶液: 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2) 不飽和溶液: 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溶質在水中的溶解有一定的限度知1-講感悟新知2. 判斷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知1-講感悟新知特別提醒●區分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是在“一定溫度、一定量溶劑中”,因為溫度、溶劑的量改變,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的狀態就可能發生改變。●一定溫度下,某物質的飽和溶液只是不能繼續溶解原溶質,但可以溶解其他物質。如往一定溫度下的飽和食鹽水中加入硝酸鉀固體,可看到硝酸鉀固體逐漸溶解,因此一定要強調是哪種物質的飽和溶液。知1-講感悟新知3.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一般規律:不飽和溶液 飽和溶液特殊情況:飽和石灰水 不飽和石灰水因此改變溶質、溶劑的量及溫度可使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之間進行相互轉化。知1-講增加溶質、蒸發溶劑或降溫(大多數物質)增加溶劑或升溫(大多數物質)降溫升溫感悟新知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之間轉化的一般規律與特殊情況:(1)任何飽和溶液在添加溶劑時一定可以變成不飽和溶液,升溫后不一定能變成不飽和溶液,如飽和石灰水。(2)所有的不飽和溶液可通過添加溶質或蒸發溶劑變成飽和溶液,但降溫后不一定能得到飽和溶液。知1-講感悟新知4. 濃溶液、稀溶液與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關系知1-講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濃溶液與稀溶液區別 含義不同 溶液是否飽和取決于在一定溫度、一定量溶劑里溶質溶解的量是否達到最大限度 溶液濃與稀取決于溶質在一定量的溶劑里含量的多少溫度影響 受溫度影響 , 必須指明溫度 與溫度無關感悟新知續表知1-講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濃溶液與稀溶液關系 (1)溶液的飽和、不飽和與濃和稀沒有必然的關系。(2)對于不同溶質或在不同溫度下同種溶質的溶液來說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 , 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 , 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3)在相同溫度下 , 同種溶質在同一溶劑中的飽和溶液要比其不飽和溶液的濃度大感悟新知知識拓展圖示法表示濃溶液、稀溶液與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關系:A 既是飽和溶液,又是濃溶液;B 既是飽和溶液,又是稀溶液;C 既是不飽和溶液,又是濃溶液;D 既是不飽和溶液,又是稀溶液。知1-講知1-練感悟新知下列關于飽和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在一定溫度下,向 KNO3 飽和溶液中加入 KNO3 晶體,溶液質量增大B. 飽和溶液是指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再溶解同種溶質的溶液C. 在一定溫度下,飽和的氯化鈉溶液中不能再溶解蔗糖D. 改變條件可以使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例1D考向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題型 1 對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概念的理解感悟新知解題秘方:飽和溶液的特點是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溫度、一定量溶劑中)不能再溶解原溶質,但可以溶解其他溶質。解析: 向 KNO3 飽和溶液中加入 KNO3 晶體,KNO3 晶體不再溶解,溶液質量不變;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溫度、一定量的溶劑中不能繼續溶解原溶質,若溫度、溶劑的量發生改變,它可變成不飽和溶液,可以繼續溶解原溶質;在一定溫度下,飽和的氯化鈉溶液不能繼續溶解氯化鈉,但能再溶解蔗糖。知1-練感悟新知誤區警示描述飽和溶液時,要注意“三要素”——溫度、溶劑、溶質,即明確在一定溫度、一定量溶劑的條件下,是哪種溶質的飽和溶液。若溫度、溶劑的量改變,飽和溶液可能會變成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只是不能溶解原來的溶質,但能溶解其他物質。知1-練知1-練感悟新知[ 模擬·泰安 ] 一杯 20 ℃的硝酸鉀溶液,能證明它是飽和溶液的方法是( )A. 蒸發掉 10 g 水,有晶體析出B. 溫度降低到 10℃,有硝酸鉀晶體析出C. 在該溫度下加入少量硝酸鉀晶體,晶體不減少D. 以上三種方法都可以例2C題型 2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判斷感悟新知解析: 蒸發掉 10 g 水,有晶體析出,原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硝酸鉀的溶解能力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弱,溫度降低到 10 ℃,有硝酸鉀晶體析出,不能說明原溶液是飽和溶液;在該溫度下加入少量硝酸鉀晶體,晶體不減少,說明原溶液為 20 ℃時的飽和溶液。知1-練感悟新知方法點撥一定條件下判斷飽和溶液的方法:1. 溶液中有未溶解的固體溶質。2. 加入原溶液中的溶質,加入的溶質不再繼續溶解。注意:在一定溫度下,往一定量溶劑中加入一定量固體,若固體全部溶解,由于無法判斷是否能繼續溶解,則所得的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知1-練知1-練感悟新知現有一瓶接近飽和的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使之轉化為飽和溶液的是( )①蒸發溶劑;②增加溶質;③降低溫度;④升高溫度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②③C. ①②③ D. ①②④例3A題型 3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轉化感悟新知解題秘方: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 可通過改變溫度或改變溶質、溶劑的量使之達到飽和。解析: 降低溫度不一定能使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如氫氧化鈣的溶解能力隨溫度降低而增強,降低溫度后,氫氧化鈣的溶解能力增強,溶液仍為不飽和溶液,③不符合;升高溫度不一定能使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如硝酸鉀的溶解能力隨溫度升高而增強,升高溫度后,硝酸鉀的溶解能力增強,溶液仍為不飽和溶液,④不符合。知1-練感悟新知方法規律改變溶液溫度或改變溶質、溶劑的質量可使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不過要注意一般規律與特殊情況,如飽和石灰水升溫會析出晶體,仍為飽和溶液。知1-練知1-練感悟新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B. 稀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C. 相同溫度下,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D. 對于同一溶質的溶液,在同一溫度下,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例4D題型 4 (不)飽和溶液與稀(濃)溶液之間的關系感悟新知解析: 某物質的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條件下不 能再溶解該溶質,已經溶解的物質可能多也可能少,因此飽和溶液可能是濃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同理,稀溶液是指溶液中已經溶解的物質比較少,但它可能還能繼續溶解該溶質,也可能已經達到飽和狀態,因此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相同溫度下,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不同種溶質的溶液由于溶質的溶解性不同,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可能比另一種物質的不飽和溶液稀。知1-練感悟新知技巧提醒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濃溶液與稀溶液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對溶液進行分類的,前者強調能不能繼續溶解溶質,后者強調溶解了多少溶質。知1-練感悟新知知識點21. 結晶: 從溶液中析出晶體的過程稱為結晶。結晶方法及其應用知2-講感悟新知2. 結晶的方法知2-講結晶方法 原理 應用舉例冷卻熱飽和溶液法( 降溫結晶法 ) 將溶液制成較高溫度下的飽和溶液 , 再降溫冷卻 , 析出晶體 , 過濾得到晶體 從 KNO3 飽和溶液中得到 KNO3 晶體蒸發溶劑法( 蒸發結晶法 ) 將溶液加熱蒸發溶劑 , 使其達到飽和后 , 繼續蒸發溶劑 ,溶質會結晶析出 海水曬鹽感悟新知3. 粗鹽提純(1)實驗原理 : 粗鹽是指通過晾曬海水而得到的鹽,粗鹽中含有較多難溶性雜質 ( 如泥沙等 )。將粗鹽用足量的水溶解后過濾,將濾液蒸發水分后可得到精鹽。知2-講感悟新知(2)實驗操作步驟知2-講步驟 稱量、溶解 過濾 蒸發結晶操作注意點 ①稱量時,“左物右碼”②溶解時,用玻璃棒攪拌 一貼、二低、三靠 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所用儀器 燒杯、玻璃棒、托盤天平、量筒等 燒杯、玻璃棒、漏斗、鐵架臺(帶鐵圈) 蒸發皿、玻璃棒、鐵架臺(帶鐵圈)、酒精燈玻璃棒的作用 加速溶解 引流 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感悟新知特別提醒1.結晶的條件:(1)溶液達到飽和狀態。(2) 溫度改變導致溶質的溶解能力減弱或溶劑減少。2. 溶液中析出晶體后,剩下的溶液叫母液,母液對于析出的溶質來說,是飽和溶液。知2-講感悟新知3.蒸發結晶操作要點:(1)蒸發皿中的溶液體積不宜超過蒸發皿容積的三分之二。(2)加熱時,應不斷用玻璃棒攪拌溶液,防止因液體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3)加熱至蒸發皿中出現較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利用余熱將溶液蒸干。(4) 熱的蒸發皿應用坩堝鉗夾持, 小心地放在陶土網上。知2-講知2-練感悟新知下列有關結晶的說法正確的是( )A. 飽和溶液降低溫度后一定會析出晶體B. 只有蒸發溶劑才會出現結晶現象C. 腌菜晾曬時表面出現很多小晶體,是因為發生了化學變化D. 析出晶體后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例5D考向 結晶的方法及其應用題型 1 結晶的方法感悟新知解題秘方:根據結晶的方法,結合飽和溶液的特征進行分析判斷。解析: 大多數飽和溶液降低溫度會析出晶體,如飽和硝酸鉀溶液,而少數溶液則需要升溫才會析出晶體,如飽和石灰水;腌菜晾曬時表面出現很多小晶體,其實質是蒸發結晶,沒有產生新的物質,是物理變化;溶液中析出晶體,說明此條件下它不能再溶解該溶質,一定是飽和溶液。知2-練感悟新知誤區警示飽和石灰水降溫后得到的是不飽和溶液,無結晶現象。知2-練知2-練感悟新知[中考·連云港]下列有關粗鹽提純實驗中的相關裝置和操作,正確的是 ( )A.溶解粗鹽 B.過濾食鹽水 C.蒸發食鹽水 D.冷卻蒸發皿例6A題型 2 粗鹽提純操作的正誤判斷感悟新知解題秘方:了解粗鹽提純的原理、實驗步驟、 注意事項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解析: 溶解操作應在燒杯中進行,溶解過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A 正確;過濾液體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圖中漏斗下端沒有緊靠燒杯內壁,B 錯誤;蒸發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C 錯誤;不能用手直接拿熱的蒸發皿,應用坩堝鉗夾取,并放在陶土網上冷卻,D 錯誤。知2-練感悟新知方法點撥化學實驗操作的規范性要求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1. 是否安全,防止發生人身傷害等各種事故。2. 是否會損壞儀器或污染試劑。3. 是否能得到準確的測量結果。知2-練課堂小結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概念判斷方法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結晶的方法粗鹽的提純相互轉化與溶液濃稀的關系蒸發結晶降溫結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