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基礎實驗 7 粗鹽的初步提純第七章 探索溶解現象逐點導講練課堂小結作業(yè)提升學習目標課時講解1課時流程2粗鹽的初步提純感悟新知點實驗11. 稱量與溶解用托盤天平稱取 3 g 左右粗鹽,放入研缽中研碎。用量筒量取 10 mL 蒸餾水。將粗鹽和蒸餾水轉移到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使粗鹽充分溶解。2. 過濾制作過濾器,并進行過濾操作。仔細觀察濾紙上的剩余物及濾液的顏色。若濾液渾濁,則必須重新過濾。粗鹽的初步提純知1-講感悟新知3. 蒸發(fā)將過濾后所得溶液轉移至蒸發(fā)皿中,將蒸發(fā)皿放在鐵架臺的鐵圈上,用酒精燈加熱,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濾液。待蒸發(fā)皿中出現較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濾液蒸干。(1) 蒸發(fā)操作所需儀器:蒸發(fā)皿、玻璃棒、酒精燈、鐵架臺(帶鐵圈)。(2) 由于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所以采用蒸發(fā)結晶的方法獲得氯化鈉晶體。知1-講感悟新知拓展延伸: 常見不當操作引起的精鹽產率的誤差分析。知1-講誤差 操作偏大 濾紙破損;蒸發(fā)后所得精鹽潮濕偏小 粗鹽未完全溶解就過濾;傾倒時有部分粗鹽水濺出;蒸發(fā)時晶體飛濺;蒸發(fā)時將全部水分蒸干才停止加熱;蒸發(fā)皿中的精鹽沒有全部轉移到稱量紙上感悟新知教材“問題討論”1. 實驗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別是什么?答:實驗中的三個步驟都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如下:知1-講步驟 玻璃棒作用溶解 攪拌,加快溶解的速率過濾 引流蒸發(fā) 攪拌,防止因局部溫度過高而造成液滴飛濺感悟新知2. 如果過濾后溶液仍渾濁,其原因可能有哪些?答: 濾紙破損;漏斗中的液面高于濾紙邊緣;承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等。知1-講感悟新知3. 本實驗提取得到的精鹽是否是純凈的氯化鈉?說出你判斷的理由。答: 本實驗得到的精鹽不是純凈的氯化鈉。粗鹽提純只是將難溶性雜質除去,其中還可能含有氯化鎂、氯化鈣等可溶性雜質,如往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會產生白色沉淀。判斷理由:粗鹽中的氯化鎂、氯化鈣等雜質能溶于水,通過上述步驟不能將其除去。知1-講感悟新知特別提醒蒸發(fā)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 蒸發(fā)皿中的溶液體積不宜超過蒸發(fā)皿容積的三分之二。2. 加熱時,應不斷用玻璃棒攪拌溶液,防止因液體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3. 加熱至蒸發(fā)皿中出現較多量固體時 , 停止加熱,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利用余熱將溶液蒸干。4. 熱的蒸發(fā)皿應用坩堝鉗夾持 , 小心地放在陶土網上。知1-講知1-練感悟新知如圖為粗鹽提純實驗的部分操作示意圖。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海水得到的粗鹽(含 MgCl2、泥沙)進行提純實驗,并利用所得精鹽配制 100g 20% 的氯化鈉溶液。例1考向 粗鹽提純知1-練感悟新知(1)儀器 a 的名稱為 _______。(2)上述操作中,存在錯誤的是______ (填序號)。(3)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利用所得精鹽配制 100 g 20% 的氯化鈉溶液,一定不會用到的操作是________(填序號)。廣口瓶②攪拌,使液體受熱均勻,防止液滴飛濺④⑦知1-練感悟新知(5)利用海水得到的粗鹽,通過上述操作進行提純,并用所得精鹽配制氯化鈉溶液,則得到的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將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小于感悟新知解析: (2)使用托盤天平稱量試劑應“左物右碼”,②中“左碼右物”,操作錯誤。(3)④是蒸發(fā)操作,蒸發(fā)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使液體受熱均勻,防止因局部溫度過高而使液滴飛濺。 (4)用固體試劑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步驟是計算、稱取、量取、溶解、裝瓶,所以不需要的操作是④蒸發(fā)和⑦過濾。(5)利用海水得到的粗鹽,通過上述操作進行提純,可以除去難溶性雜質,但不能除去氯化鎂可溶性雜質,所以稱得的氯化鈉質量偏小,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 20%。知1-練感悟新知誤區(qū)警示“粗鹽提純”實驗中常出現的錯誤有:1. 取固體試劑時: 瓶塞正放(應倒放), 導致瓶中試劑被污染。2. 稱量時:應為”左物右碼”,不能是“左碼右物”。3. 溶解時 : 未用玻璃棒攪拌。4. 過濾時 : 沒有遵循“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5. 蒸發(fā)時: 未用玻璃棒攪拌;濾液蒸干時才停止加熱( 當蒸發(fā)皿中出現較多量固體時, 應停止加熱);用手直接拿熱的蒸發(fā)皿( 應用坩堝鉗夾持); 將熱的蒸發(fā)皿直接放在實驗臺上( 應放在陶土網上)。知1-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