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第1課時 碳的單質 課題1 碳單質的多樣性1了解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及原因。2知道金剛石、石墨和C60的結構、物理性質和用途(重點)。3知道“結構—性質—用途”之間的聯系(難點)。4通過碳元素能形成多種單質,感受物質世界的多樣性。學習目標課堂導入鉆石——天使的眼淚碳素墨水煤炭它們都含有同一種元素,你知道是哪種嗎 內容索引合作探究01一、碳單質的性質、結構和用途1.金剛石性質 用途色、態光澤 硬度純凈的金剛石是無色透明正八面體形狀的固體裝飾品—鉆石自然界存在最硬的物質刻刀、鉆頭加工后有奪目光澤金剛石的結構①由碳原子構成,每個碳原子連4個碳原子,形成空間網狀結構。②由碳元素組成。2.石墨性質 用途色、態硬度 導電性手感質軟深灰色固體,有金屬光澤優良的導電性滑膩感鉛筆芯電極潤滑劑①由碳原子構成,每個碳原子連3個碳原子,形成層狀結構。②由碳元素組成。石墨的結構3.C60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形態的碳單質逐漸被人們發現,其中取得重要進展的是C60分子。①由C60分子構成,每個C60分子是由60個碳原子構成的,每個碳原子連3個碳原子。②由碳元素組成。應用于材料科學應用于超導體交流與討論1.同種元素能否組成不同種單質 石墨的結構金剛石的結構含有碳元素含有氧元素不同種單質不同種單質C60的結構交流與討論2.碳元素能組成不同形式的單質,為什么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石墨的結構金剛石的結構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交流與討論3.石墨在高溫、高壓、催化劑的條件下可以轉化為金剛石,此過程屬于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有新物質生成化學變化交流與討論4. 結合金剛石、石墨的性質和用途,討論物質的結構、性質和用途之間的關系(選“決定”或“反映”填空)。石墨的結構金剛石的結構決 定決 定反 映反 映結 構性 質用 途練習1金剛石、石墨、C60,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 )A.構成它們的原子不同B.構成它們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構成它們的原子大小不同D.構成它們的原子數目不同B練習2C60具有空心類似足球狀的結構,又名足球烯,是一種高度對稱的球碳分子,結構如圖,小球表示碳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60是一種化合物B.它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20 gC.C60轉化為金剛石為物理變化D.C60和金剛石、石墨一樣,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D二、無定型碳的性質和用途觀察與思考【實驗6-1】現象分析紅色變淺或消失木炭和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因此它們具有吸附能力物理變化活性炭的用途防毒面具冰箱去味劑炭雕活性炭凈水器炭黑的用途油墨電極著色劑橡膠的補強劑和填料焦炭的用途冶煉金屬鑄造金屬“碳”和“炭”有什么不同?“碳”是元素名稱,在化合物名稱中用“碳”表示碳元素,如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炭”的化學成分不純,所指的物質為混合物,如木炭、焦炭、活性炭和炭黑等。練習3請同學們根據下列敘述,猜猜它們各是碳的哪種物質?(1)吸進的是毒氣、廢氣,卻把清新的空氣留給人們,它是 。(2)出生時間不長,超導方面功德無量,它是 。(3)開礦采油時,沖鋒在前,專打硬仗,它是 。(4)在紙上寫寫畫畫,磨去的是它的身體,留下的是知識和真理,它是 。(5)加入橡膠里增強輪胎的耐磨性,它是 。活性炭C60金剛石石墨炭黑課堂小結物質 性質 用途碳的單質 (純凈物) 由原子構成 金剛石 無色透明、硬度大 鉆石、刻刀、鉆頭石墨 質軟、導電性、潤滑性 鉛筆芯、電極、潤滑劑由分子構成 C60 每個C60分子是由60個碳原子構成的 無定形碳 (混合物) 石墨的微小晶體和少量雜質構成的 木炭 吸附性活性炭較強 制糖、凈水、防毒面具、除異味活性炭 炭黑 墨汁、輪胎焦炭 冶煉金屬內容索引隨堂演練011.下列關于金剛石、石墨、C60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它們都是電的良導體B.石墨質軟,可作鉛筆芯C.C60是一種新型的單質D.金剛石硬度大,可切割大理石A2.實驗測得某物質中只含有碳元素,則這種物質( )A.一定是金剛石或石墨中的一種B.一定是木炭或活性炭中的一種C.一定是碳元素的一種單質D.可能是一種碳單質,也可能是幾種碳單質組成的混合物D3.如圖所示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頭發的二十萬分之一。這種碳膜片形狀如蜂巢,是由碳原子構成的六邊形單元向外延展而成的。下列有關碳膜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碳膜片屬于單質B.碳膜片與C60是同一種物質C.碳膜片屬于一種新型的金屬材料D.碳膜片中一個碳原子連4個碳原子A4.碳在地殼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數量眾多,而且分布極廣。根據所學知識回答:(1)圖①為碳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碳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 ,在化學反應中 (填“易”或“不易”)得失電子。 4不易(2)圖②~④均為碳的單質,則圖②單質的名稱是 ,圖③單質的名稱是 ,圖④單質的化學式是 ,三者物理性質不同的原因是 。 金剛石石墨C60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