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1.識記質量守恒定律的概念。2. 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及成因。3. 掌握使用質量守恒定律解決一些化學現象及問題。學習目標生日宴會中我們發現生日蠟燭會越燒越短。化學反應發生后物質的質量是不是變少了?新課導入大于 等于 小于 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前后,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會等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嗎? 質量守恒定律方案一:銅與氧氣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銅+氧氣 氧化銅加熱反應前質量m1 反應后質量m2錐形瓶(帶塞+氣球)+空氣(參加反應氧氣+不參加反應的其他氣體)+銅粉錐形瓶(帶塞+氣球)+不參加反應的其他氣體+反應生成后的氧化銅新課講授現象反應前后總質量銅粉由紅色變為黑色,氣球先變大后又縮小m1=m2,前后總質量不變思考與討論:保證反應在密閉體系中進行調節裝置內的壓強3.如果沒有它們,實驗可能出現哪些結果?銅粉與氧氣反應,錐形瓶內氣體減少,外界空氣會進入集氣瓶,導致化學反應后的總質量比反應前的大。1.橡膠塞的作用是什么?2.小氣球的作用是什么?方案二: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鐵 + 硫酸銅 銅 + 硫酸亞鐵Fe CuSO4 Cu FeSO4現象反應前后總質量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生成,溶液由藍色變為淺綠色m1=m2,前后總質量不變分析比較兩個方案的實驗結果,你能得出什么結論?銅+氧氣 氧化銅加熱鐵+硫酸銅 銅+硫酸亞鐵參加反應的銅的質量+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生成氧化銅的質量參加反應的鐵的質量+參加反應的硫酸銅的質量=生成的銅的質量+生成的硫酸亞鐵的質量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這個規律叫作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物質的總質量生成物的總質量1.質量守恒定律是關于化學反應的普遍規律,其運用范圍是化學變化。一切化學反應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2.質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質量守恒,其他方面如體積等不一定守恒。3.注意定律中的幾個關鍵之處:①“參加反應的各物質”,沒有參加反應的物質不包括在內;②“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應當包括生成的各種物質,如沉淀、氣體等。實驗5-1:鹽酸與碳酸鈉粉末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實驗原理:實驗現象:碳酸鈉 + 鹽酸 → 氯化鈉 +水+二氧化碳反應后質量 ;是因為 。Na2CO3 + HCl → NaCl +H2O+CO2變小產生的CO2逸散到空氣中固體粉末逐漸溶解,產生大量氣泡;天平指針向右偏化學實驗中使用天平需要注意:①稱量干燥的固體藥品前,應在兩個托盤上各放一張干凈的大小相同的紙片,然后把藥品放在紙上稱量;②易潮解的藥品,必須放在玻璃器皿(小燒杯、表面皿)里稱量。實驗5-2:鎂在空氣中燃燒前后質量的測定實驗原理:實驗現象:氧化鎂的質量比鎂的 。大鎂 + 氧氣 氧化鎂點燃Mg + O2 MgO點燃鎂條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產生白煙,生成白色固體;想要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凡是有氣體參與或生成的反應,需在密閉體系中進行。【回答】生成C的質量為12 g,因為A還剩余3 g,可見參加反應的A的質量為7 g,B無剩余,可見5 g B全部參加反應,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成C的質量為7 g+5 g=12 g。【思考】現有一反應A+B→C,有10 g A和5 g B反應,反應結束后還剩余3 gA,B無剩余,則生成C的質量為多少克 為什么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呢?OHHOHHHHHHOO【分析】反應前后氫原子和氧原子的種類、數目有沒有改變?水分子氫分子氧分子通電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原子的數目不變,原子的質量不變。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微觀宏觀原子的種類不變原子的數目不變原子的質量不變元素的種類不變元素的質量不變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課堂總結1.下列實驗能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BA.B.C.D.課堂練習2.煤的汽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煤的汽化過程中發生了化學反應C+H2O → CO+X。請寫出X的化學式 。H23.某有機物與氧氣充分反應,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則該有機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C、O B.H、OC.C、H D.C、H、OC本節內容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