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人教版九年級英語 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Section A 1a-1c 說課稿 課型 新授 課時 1 序號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九年級英語 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Section A 1a-1c。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評價以及教學反思這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教材分析 1. 單元地位 本單元圍繞“保護環境”這一話題展開,通過各種聽說讀寫活動,讓學生了解環境問題的嚴重性以及人們為保護環境所采取的措施,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Section A 1a 1c 作為本單元的起始部分,主要通過圖片和對話呈現了一些常見的環境問題以及相關的討論,為學生后續學習本單元的詞匯、語法和語篇知識奠定了基礎,起到了導入和鋪墊的作用。 2. 教學內容 本部分首先通過 1a 的圖片展示了幾種環境污染的場景,如河流污染、空氣污染、噪音污染等,引導學生認識這些環境問題并用相關詞匯進行描述。然后在 1b 中,學生將聽到一段關于環境問題的對話,要求他們根據對話內容將 1a 中的圖片與相應的描述進行匹配,從而訓練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最后,在 1c 中,學生將模仿 1b 的對話,就自己所在地區的環境問題進行討論,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二、學情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能力,對環保話題也有一定的了解和關注。他們思維活躍,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夠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各種活動。然而,由于學生的英語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部分學生可能在聽力理解和口語表達方面存在一些困難,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此外,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雖然對環境問題有所耳聞,但對于一些專業的環保詞匯和表達方式可能還不夠熟悉,這也將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情分析,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學生能夠掌握本部分的重點詞匯和短語,如:litter, bottom, fisherman, coal, public, ugly, advantage, cost, wooden, plastic, make a difference 等。 學生能夠理解并運用關于環境問題的表達,如:The river was really dirty. Even the bottom of the river was full of rubbish. 等。 2. 能力目標 通過聽力訓練,學生能夠聽懂有關環境問題的簡單對話,并獲取關鍵信息,完成 1b 的圖片匹配任務。 學生能夠模仿 1b 的對話,就身邊的環境問題進行口語交流,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歸納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從圖片和對話中總結出常見的環境問題及其影響。 3. 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關注環境問題,增強環保意識,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環保活動的熱情,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如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節約用水用電等。 四、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掌握本部分的重點詞匯和短語,以及關于環境問題的表達方式。 聽懂有關環境問題的對話并獲取關鍵信息,完成聽力任務。 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關于環境問題的口語交流。 2.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準確理解并運用一些環保專業詞匯和復雜的句子結構,如:The air is badly polluted because there are too many cars on the road these days. 等。 引導學生在口語表達中能夠有條理地描述環境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和影響,并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五、教學方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我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 情境教學法:通過展示環境污染的圖片和視頻,創設真實的情境,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環境問題的嚴重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2. 任務驅動法:設計一系列任務,如聽力任務、口語討論任務等,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3. 合作學習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討論和交流中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能力。 4.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課件、音頻、視頻等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教學效果。 六、教學過程 1. 導入(Leadin)(3 分鐘) 播放一段關于美麗地球的視頻,展示地球的自然風光和生態環境,然后提問學生:“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earth ”引導學生用形容詞描述地球的美麗。 接著播放一段關于環境污染的視頻,展示河流污染、空氣污染、森林砍伐等場景,提問學生:“How does the earth look like now ”引導學生關注環境問題,并引出本節課的話題“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2. 新授(Presentation)(12 分鐘) 詞匯教學 展示 1a 中的圖片,依次介紹各種環境問題,如:“Look at this picture. The river is very dirty. We call it river pollution. ”同時在黑板上寫出相關詞匯:river pollution, air pollution, noise pollution 等,并帶領學生朗讀幾遍,讓學生掌握這些詞匯的發音和拼寫。 利用圖片或實物介紹其他重點詞匯和短語,如:litter(展示地上的垃圾圖片), bottom(指著河底的圖片), fisherman(展示漁夫捕魚的圖片), coal(展示煤炭的圖片), public(舉例說明公共場所), ugly(與美麗的圖片對比), advantage(列舉優點), cost(舉例說明花費), wooden(展示木制物品), plastic(展示塑料制品), make a difference(通過舉例說明其含義)等,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記憶這些詞匯和短語。 句型教學 呈現 1a 中的句子:“The river was really dirty. Even the bottom of the river was full of rubbish. ”講解句子結構和語法,讓學生理解并模仿造句。 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用所學詞匯和句型描述其他環境問題,如:“The air is badly polluted because there are too many factories. ”“The city is very noisy because of the traffic. ”等,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教師給予及時的反饋和糾正。 3. 聽力訓練(Listening)(8 分鐘) 告訴學生他們將聽到一段關于環境問題的對話,請學生在聽之前先快速瀏覽 1b 中的圖片和文字,預測對話內容。 播放錄音,要求學生認真聽對話,并根據對話內容將 1a 中的圖片與相應的描述進行匹配。播放兩遍錄音,第一遍讓學生整體了解對話內容,第二遍讓學生核對答案。 核對答案后,再次播放錄音,讓學生逐句跟讀對話,模仿語音語調,注意連讀、弱讀等語音現象,提高學生的聽力和口語水平。 4. 口語練習(Speaking)(10 分鐘)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活動,將學生分成四人一組,讓他們模仿 1b 的對話,就自己所在地區的環境問題進行討論。每個小組推選一名組長,負責組織討論并記錄討論結果。 教師在教室里巡視,觀察各小組的討論情況,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使用所學的詞匯和句型進行交流。 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匯報他們的討論結果,其他小組可以進行提問和補充。教師對各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肯定學生的優點,指出存在的問題,并給予鼓勵和建議。 5. 總結(Summary)(3 分鐘)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的重點詞匯、短語和句型,如:river pollution, air pollution, noise pollution, litter, make a difference 等,以及關于環境問題的描述和討論方式。 強調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行動起來,為保護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如:“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We can start from small things, like reducing waste, saving water and us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 6. 作業布置(Homework)(1 分鐘) 讓學生寫一篇短文,介紹自己所在地區的一種環境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要求字數在 80 100 字左右。 鼓勵學生在課后收集更多關于環保的資料,與同學分享交流,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 七、教學評價 1. 形成性評價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參與度、小組合作情況等,及時給予反饋和評價,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聽力訓練和口語練習環節,對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進行評價,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 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批改和評價,了解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發現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在課堂上進行集中講解和輔導。 2. 終結性評價 在本單元結束后,通過單元測試的方式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包括詞匯、語法、聽力、閱讀、寫作等方面的內容,了解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整體掌握水平,為后續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八、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將注重情境創設和任務驅動,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英語,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同時,我將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分層教學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所收獲。此外,我將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然而,在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如學生在口語表達中可能會出現詞匯量不足、語法錯誤較多等情況,我將及時給予指導和糾正,并鼓勵學生在課后多進行口語練習。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反思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和成長創造更好的條件。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