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第三節 物質組成的表示(2)前置診斷1.下列符號中,既能表示一個原子,又能表示一種元素,還能表示一種物質的是( )A.2H B.O2 C.N D.CuD2.“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ǘ溆胁煌伾c花瓣中含有花青素(化學式為C15H11O6)等物質有關,根據花青素的化學式,將你所知道的信息(即該化學式的含義)至少寫出三項。(1) ;(2) ;(3) 。花青素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一個花青素分子一個花青素分子是由15個碳原子、11個氫原子和6個氧原子構成的3.用元素符號或化學式填空:(1)4個二氧化碳分子 ;(2)7個鐵原子 ;(3)5個硫離子 ;(4)氧離子 ;(5)水銀 ;(6)食鹽 ;(7) _ 。H2ONaClHgO2–5S2–7Fe4CO21.通過常見物質分子模型的討論交流、活動探究,能指出化學式中元素化合價的數值和符號含義,能說出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歸納元素的化合價規律;2.通過小組活動探究2-2,能依據化合價寫出物質的化學式,并能依據化學式推求某元素的化合價,體會宏觀組成—符號表征(化學式)—微觀結構的內在聯系。學習目標學習任務一:化合價表示方法及記憶名稱 氯化氫 氯化鈉 氯化鎂 氯化鋁微觀 模型化學式粒子 個數比Na+Cl—Mg2+Cl—Cl—Cl—Cl—Cl—Al3+NaClMgCl2AlCl31:11:21:31:1HClHCl科學研究發現,化合物的組成是固定的,其化學式也是唯一的,這些化合物中原子或離子間相互化合的數量關系不同。化合價是一種元素的原子與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即構成化合物)時表現出來的性質。化合價決定了原子之間相互化合的_________關系。 數量 1.化合價的含義微點撥:化合價是元素和元素相互化合的一種性質,描述時要說元素的化合價,不能說原子的化合價。【思考】還記得元素的性質與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嗎?1.稀有氣體元素最外層都有 個電子(氦有2個), 相對穩定結構。2.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一般 個,在化學反應中容易 最外層電子,達到相對穩定結構。3.非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一般 個,在化學反應中容易 .電子,達到相對穩定結構。8屬于少于4失去多于4得到128+11Na228+12MgNaClMgCl2+1-1-1+2每個鈉原子失去 個電子,鈉元素表現為 價。每個鎂原子失去 個電子,鎂元素表現為 價。每個氯原子得到 個電子,氯元素表現為 價。1+121+2-12.化合價的數值+17287Cl(1)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是由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 或電子的 決定的。如:在氯化鈉中,鈉元素表現 價,氯元素表現 價。 (2)有些情況下,化合價的數值就是形成_______________的數目。 2.化合價的數值 得到 失去 數目 +1 -1 共用電子對共用電子3.化合價的表示方法Na+ Mg2+ Al3+ F- O2-Na Mg Al FO+1+2+3-1-2相同點不同點 (口訣)數字相同, + - 號相同化合價頂頭上,先寫正負再寫數字;離子電荷扛右肩上,先寫數字再寫正負。4.化合價的特點及規律常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化學反應,在反應中表現如同一個原子。稱為原子團又叫根。在化合物里,金屬通常顯正價,氧元素顯-2價,氫元素顯+1價;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質中可顯不同化合價;(氧化鐵Fe2O3 氧化亞鐵FeO)同種元素在同一物質中可顯不同化合價;(硝酸銨 NH4NO3)化合物中,各種元素的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化合價規則)。單質中元素化合價為零。+2 -1 +1 -2 +2 -2 +2 -2 +4 -2 0MgCl2 H2O MgO CO CO2 O2+3+2-3+55.常見部分元素的化合價記憶口訣一價氫氯鉀鈉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硅五氮磷,二三鐵,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齊全,銅汞二價最常見,單質為零要記準。鐵顯+2價時讀作亞鐵,鐵顯+3價時讀作鐵6.常見部分原子團化合價記憶口訣負一硝酸氫氧根,負二硫酸碳酸根;還有負三磷酸根, 正一價的是銨根;除了銨根均為負,希望同學要記住。-1 -1 -2 -2 -3 +1NO3 OH SO4 CO3 PO4 NH4硝酸根 氫氧根 硫酸根 碳酸根 磷酸根 銨根思考并標出下面物質中劃線元素的化合價:+1 x -2HNO37.化合價的應用1——根據化學式判斷化合價第二步: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列式計算。第一步:先在各元素正上方標出其他元素的化合價,設未知元素化合價為x,并標在元素符號上方。(+1)+ x +( -2)×3=0解的:x=+5評價練習:標出下列加點元素的化合價H2S、SO2、SO3、NO、NO2、N2O5 方法微點撥:先氫、氧及其他常見單一化合價,然后計算!NH4NO3、KClO3、Fe2O3、FeSO4 CuO、 Cu2O、KMnO4、K2MnO4 -2+4+6+2+4+5-3+5+5+3+2+2+1+7+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