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第3講 物質構成的奧秘目錄CONTENTS課標要求 復習導入1多題歸一 過重難3素養提升 練真題42知識進階 串考點5復習小結課標要求 復習導入01第3講課標要求1.能用分子的觀點解釋生活中的某些變化或現象;能說明分子、原子、離子的區別和聯系能根據原子的核電荷數判斷核內質子數和核外電子數。2.能識記并正確書寫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能對元素進行簡單分類;能依據化學反應過程中元素不變的規律,推斷反應物或生成物的元素組成。能根據元素的原子序數在元素周期表中查到該元素的名稱、符號、相對原子質量等信息。3.能基于真實情境,從元素、原子和分子的視角分析有關物質及其變化的簡單問題,并作出合理的解釋和判斷,初步建立認識物質的宏觀和微觀視角之間的關聯。復習導入提出問題:1.如圖所示,電子秤上的量筒中盛有蒸餾水,放置一段時間,電子秤的示數變小。請從微觀的角度解釋示數變小的原因,并在下圖中分別畫出“剛放置的水”和“一段時間后的水”的微觀示意圖。02第3講知識進階·串考點知識進階 串考點單元知識體系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分子概念: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① 的最小粒子。如:保持氧氣的化學性質的是②保持物質化學性質 “小”: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動”:③ “間”:④分子的性質分子總是在不斷地運動 分子之間有間隔 “同”: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氧分子 原子呈電中性:原子序數=⑦ =⑧ =⑨ 原子的種類:由⑩ 決定相對原子質量≈ + ,單位為“1”,通常省略不寫 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原子概念:原子是⑤ 中的最小粒子化學變化 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原子結構示意圖,以硫原子為例:S分層排布一般來說,⑥ 相等的原子,化學性質相似最外層電子數 核內質子數 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 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 質子數 中子數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為原子,原子不可再分 【總結】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是 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的鎂離子 兩個鎂離子 概念: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意義(以Mg2+為例): 表示 表示 甲烷(CH4)等【總結1】常見的陽離子有Na+、Mg2+、K+、Ca2+、Zn2+、Fe2+、Fe3+、Cu2+、Ba2+;常見的陰離子有S2-、O2-、F-、Cl-、OH-、N 、C 、S【總結2】由分子構成的物質有非金屬氧化物、常見氣體、有機物等,如水(H2O)、氧氣(O2)、甲烷(CH4)等由原子構成的物質有金屬、某些固態非金屬、稀有氣體等,如銅(Cu)、碳(C)、氦氣(He)等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有堿、鹽等,如氫氧化鈉(NaOH ) 、氯化鈉(NaCl)等陽離子:帶正電,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陰離子:帶負電,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分類元素概念:元素是 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質子數(即核電荷數) 【注意】元素是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數一般 4,易 電子小于 失去 分類非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數一般 4,易 電子稀有氣體元素:最外層電子數一般為8,氦為2,不易得失電子 大于 得到 質子數 最外層電子數 【注意】決定元素種類的是 與元素化學性質密,切相關的是 含量地殼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依次是 生物體內: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依次是 海水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依次是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為 元素O、Si、Al、Fe、Ca O、C、H、N、Ca O、H、Cl、Na、Mg N 元素元素符號書寫原則:“一大二小”宏觀:表示一種元素微觀:表示元素的一個原子意義如:Fe 鐵元素 表示 一個鐵原子 表示 鐵單質 表示 兩個鐵原子 2Fe表示 周期:每一橫行為一個周期,周期序數= 族:每一個縱列為一個族(8、9、10三個縱列共同組成一個族)電子層數 元素周期表單元格信息:以碳元素為例, 6 C碳12.01 元素名稱 原子序數 元素符號 相對原子質量 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 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或離子構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 )2.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 )3. 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是氫原子和氧原子。 ( × )4. 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三種粒子構成的。 ( × )5. 氯化鈉是由氯化鈉分子構成的。 ( × )6. 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因此帶電的粒子一定是離子。( × )√[解析] 要加一個前提:在化學變化中××水分子[解析] 氫原子是由質子和電子兩種粒子構成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解析] 質子和電子也帶電,但不是離子。×××7. 元素既講種類,又講個數。 ( × )8. 質子數相同的粒子一定屬于同種元素。 ( × )9. 鈉原子和鈉離子都屬于鈉元素。 ( √ )10. “H2”表示兩個氫原子。 ( × )11. Mg既可表示鎂元素、一個鎂原子,也可表示金屬鎂。 ( √ )××√×√[解析] H2O和Ne質子數相同,但不是同種元素。1個氫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構成的[解析] 元素是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03多題歸一·過重難第3講實驗 分子運動現象的探究取一個小燒杯甲,加入適量濃氨水,另取一個小燒杯乙,加入適量蒸餾水和無色酚酞溶液,攪拌均勻,用一個大燒杯罩住甲、乙兩個小燒杯,如圖1所示。(1)圖1實驗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燒杯乙中溶液變為紅色 (2)圖1實驗說明濃氨水具有 性,且溶液顯 (選填“酸”“堿”或“中”)性,也說明微粒具有的性質是 。(3)將圖1中乙燒杯換成氫氧化鈉溶液和酚酞溶液,甲燒杯換成 (填試劑名稱)也可達到實驗目的。揮發 堿 在不斷地運動 濃鹽酸 (4)【微型裝置】(2022·岳陽改編)圖2是對圖1裝置的改進。從膠頭滴管中擠入少量濃氨水,一會兒后,觀察到 ;和圖1相比,該裝置的優點是 (寫一 條)。酚酞溶液變紅,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節約試劑(或減少污等,合理即可) 04素養提升·練真題第3講知識點1 用微觀粒子的觀點解釋生活中常見的現象1. (2024·長沙模擬)從宏觀、微觀的視角探究物質及其變化規律是化學特有的“科學思維”之一。下列從微觀角度對宏觀事實的解釋合理的是( )DA. 水結成冰,是由于水分子停止了運動B. 水沸騰變成水蒸氣,是由于水分子的間隔變小了C. 變癟了的乒乓球放在熱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體積變大D. 糖塊在熱水中溶解的速度比在冷水中快,是由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溫度降低,水分子運動速度變慢,但仍在不斷運動大間隔2. (湖南真題組合)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填序號)。①夏天梔子花飄香——分子在不斷地運動②干冰升華為二氧化碳氣體——狀態變化,分子大小隨之變化③濕衣服被晾干——水分子分解成了氫分子和氧分子④氧氣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燒——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①④⑤⑥⑦⑧ ⑤氧化汞受熱分解成汞和氧氣——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⑥石墨在一定條件下轉變成金剛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⑦酸有相似的化學性質——酸溶液中都含有H+⑧金屬鎂和鈉的化學性質不同——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不同分子間隔變大分子在不斷運動知識點2 從分子、原子等微觀視角認識物質及其變化3. (2022·衡陽)下列物質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B )A. H2O2 B. O2 C. KMnO4 D. NO2B【解析】A、C、D中含的是氧元素4. (2024·長沙模擬)提起壓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發生汽化,如圖3所示。下列選項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間內粒子分布的是( C )A B C DC【解析】水汽化后,水分子的大小不變,分子間隔增大。5. (2022·長沙改編)氧化汞分子分解的示意圖如圖4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的種類不變B.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C. 在這個變化中,原子的種類發生改變D. 物質只能由分子構成,不能由原子構成B改變不變能也知識點3 認識原子結構示意圖6. (2023·株洲)如圖5為某元素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B )A. 該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中x=1B. 該元素屬于活潑的非金屬元素C. 該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D. 該元素形成的單質容易與氧氣反應B最外層電子數為1,小于4,是金屬元素,核電荷數為11,該元素是Nax=11-(2+8)=1√√√7. 【思路方法·模型】模型建構是化學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圖6是某同學繪制的原子結構模型和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A. ③形成的陽離子符號是H+B. ①②屬于同種元素C. ①對應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是④D. ②形成的單質化學性質不穩定A①②質子數不同,不是同種元素③核外只有一個電子層,最外層2個電子是穩定結構8. (2024·青島) 科學家運用了模型建構的方法探索原子的結構。下列對原子結構模型演變過程(如圖7)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D )DA. 道爾頓認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實心球,是構成物質的最小粒子B. 湯姆孫等人在原子中發現了電子,推翻了道爾頓實心球模型C. 盧瑟福等人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修正了湯姆孫葡萄干布丁模型D. 盧瑟福核式模型是最完善的原子結構模型,不會被替代不是最完善的原子結構模型,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原子核內部還有更復雜的結構,如質子和中子的發現等知識點4 元素的概念、書寫及意義9. (2024·湖南)下列創意燈籠上的元素名稱及符號截圖中,有書寫錯誤的是( C )A B C DCAg10. 元素觀、微粒觀是重要的化學觀念。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D )A. 繁多復雜的物質世界是由種類有限的元素組成的B.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C. 生活中常接觸到“加鐵醬油”中的“鐵”指的是元素D. 不同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不同D質子數(核電荷數)不同知識點5 認識元素周期表中單元格信息11. (2024·長沙)磷肥可以促進農作物生長。如圖8為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A. 磷屬于金屬元素B. 磷元素的符號為PC. 磷原子的質子數為16D. 磷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0.97gB非金屬元素1505第3講復習小結復習小結——解答復習引入問題1.如圖所示,電子秤上的量筒中盛有蒸餾水,放置一段時間,電子秤的示數變小。請從微觀的角度解釋示數變小的原因,并在下圖中分別畫出“剛放置的水”和“一段時間后的水”的微觀示意圖。示數變小的原因:部分水分子運動到空氣中,導致水分子數目減少,量筒中水的質量也相應減少,重量減輕。復習小結高頻考點1. 物質的微觀構成2. 用微粒觀解釋常見現象3. 原子的構成4. 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與粒子結構示意圖5. 最外層電子數與元素的化學性質6. 元素符號與元素的含量7. 元素周期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