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第一部分 教材整合第14講 常見的鹽目錄CONTENTS知識進階·串考點物質網絡243素養提升·練真題課標要求 復習導入1復習小結課標要求 復習導入01第14講課標要求1.了解食鹽、純堿、小蘇打、碳酸鈣等鹽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能依據物質類別列舉一下簡單的鹽。2.認識常見的復分解反應及其簡單應用。3.初步形成利用化學反應探究物質性質和組成、解決物質制備和檢驗等實際問題的思路,能利用物質溶解性,設計粗鹽提純等物質分離的方案。4.知道一些常用化肥及其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復習導入某同學發現,上個月做實驗用的氫氧化鈉溶液忘記了蓋瓶蓋。對于該溶液是否變質,同學們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該溶液沒有變質;猜想二:該溶液部分變質;猜想三:該溶液全部變質。請設計實驗方案,分別驗證以上猜想,簡要敘述實驗步驟和現象,并寫出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02知識進階·串考點第14講單元知識體系鹽的定義:組成里含有① 和② 的一類化合物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 酸根離子鹽常見的鹽及其用途物質 俗名(或所屬 主要成分) 用途 水溶液的酸堿性氯化鈉 (NaCl) ③ 的主要成分 生活中用于調味和腌制食品,配制生理鹽水,作融雪劑,等等 中性碳酸鈉 (Na2CO3) ④ 制⑤ 、造紙、紡織、印染、食品加工等 ⑥ 性碳酸氫鈉 (NaHCO3) ⑦ ⑧ 的主要成分、治療胃酸過多癥等 堿性碳酸鈣 (CaCO3) ⑨ 的主要成分 作建筑材料、補鈣劑等 -食鹽 純堿、蘇打玻璃 堿小蘇打 發酵粉 大理石、石灰石鹽的化學性質(1)鹽+金屬→鹽+金屬(條件:前換后、鹽可溶、鉀鈣鈉除外)舉例(寫化學方程式,下同):Fe+CuSO4溶液⑩ (2)鹽+酸→鹽+酸(條件:有沉淀或氣體生成)舉例: BaCl2溶液+稀硫 Fe+ CuSO4 FeSO4+Cu BaCl2+H2SO4 BaSO4↓+ 2HCl(3)鹽+堿→鹽+堿(條件:鹽和堿都可溶,有沉淀或氣體生成)舉例:MgSO4溶液+Ba(OH)2溶液 (4)鹽+鹽→鹽+鹽(條件:兩種鹽均可溶,有沉淀生成)舉例:AgNO3溶液+NaCl溶液 . MgSO4+Ba(OH)2 BaSO4↓+Mg(OH)2↓ AgNO3+NaCl AgCl↓ +NaNO3鹽定義: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稱為復分解反應特征:在溶液中互相交換成分,但化合價不變,即“雙交換,價不變”發生的條件:有 生成通式:AB+CD AD+CB沉淀或氣體或水 復分解反應酸堿鹽的溶解性酸:初中范圍內所學的酸均溶于水堿:除NaOH、KOH、Ba(OH)2易溶,Ca(OH)2微溶外,其余均不溶于水鹽的溶解性巧記:鉀鈉銨硝皆可溶,鹽酸鹽中銀不溶,硫酸鹽中鋇不溶,碳酸鹽除鉀鈉銨外皆不溶“八大沉淀”屬于鹽類:CaCO3 、BaCO3 、 (均為 色)屬于堿類: 、 、白 不能共存的離子對常見的化肥化肥種類 常見的肥料及成分 作用氮肥 含氮元素的肥料,如尿素[CO(NH2)2]、NH4Cl、NaNO3 氮肥壯葉,促進作物葉色濃綠磷肥 含磷元素的肥料,如磷酸鈣[Ca3(PO4)2]等 磷肥壯果,能增強作物抗寒抗旱能力,提高作物產量鉀肥 含鉀元素的肥料,如K2SO4、KCl等 鉀肥壯莖,增強作物抗病蟲害、抗倒伏能力復合肥 含氮、磷、鉀 中的2種或3種,如 、NH4H2PO4等 -KNO3 合理施用化肥合理施用: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不合理施用:造成土壤退化,以及土壤、水和大氣環境的污染易錯辨析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 純堿的水溶液顯堿性,是堿。 ( × )2. 鑒別碳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加入酚酞溶液,觀察溶液是否變色。 ( × )3. 食鹽是鹽,鹽都可食用。 ( × )4. 碳酸氫鈉可作膨松劑和發酵粉,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 ( √ )×××√[解析]純堿不是堿,是鹽[解析]碳酸鈉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均呈堿性,不能用酸堿指示劑鑒別。[解析]食鹽是鹽的一種,不是所有的鹽都可食用,如亞硝酸鹽對人體有害。5. 侯德榜制得的“堿”是燒堿。 ( × )6. 化肥對植物有益,應大量使用。 ( × )7. 兩種化合物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都是復分解反應。 ( × )8. 復分解反應和中和反應均屬于基本反應類型。 ( × )9. 復分解反應中有沉淀或氣體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質生成的反應是復分解反應。 ( × )10. 所有的酸、堿、鹽之間都能發生復分解反應。 ( × )××××××純堿適量[解析]如CO2與NaOH的反應不是復分解反應。[解析]中和反應不是基本反應類型[解析]如CO2與Ca(OH)2反應有沉淀和水生成,但不是復分解反應。[解析]如:HCl與NaCl不能發生反應Na2CO3+Ca(OH)2 CaCO3↓+2NaOHNa2SO4+BaCl2 BaSO4↓+2NaCl[或Na2SO4+ Ba(NO3)2 2NaNO3+BaSO4↓,合理即可] 物質網絡以鈉鹽為核心的物質轉(“-”表示可相互反應,“→”表示轉化關系)。寫出圖1中涉及的化學方程式。① ;② ;③ ;Na2CO3+2HCl 2NaCl+H2O+CO2↑ Na2CO3+H2SO4 Na2SO4+H2O+CO2↑ Na2CO3+CaCl2 CaCO3↓+2NaCl (或Na2CO3+ BaCl2 BaCO3↓+2NaCl)④ ;⑤ ;[或Na2CO3+Ba(OH)2 BaCO3↓+2NaOH] NaCl+AgNO3 AgCl↓+NaNO3 ⑥ ;⑦ 。NaHCO3+HCl NaCl+H2O+CO2↑ 03素養提升·練真題第14講知識點1 常見鹽的俗稱、性質及用途1. 下列有關物質的名稱、俗名、化學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質的是( B )A. 氧化鈣、消石灰、CaOB. 碳酸氫鈉、小蘇打、NaHCO3C. 碳酸鈣、熟石灰、CaCO3D. 氫氧化鈉、純堿、NaOHB消石灰為Ca(OH)2熟石灰為Ca(OH)2純堿為Na2CO32. 化學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應用。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 )A. 食鹽水可以除去鐵銹B. 醫療上常用碳酸鈣作補鈣劑C. 小蘇打(NaHCO3)可治療胃酸過多癥D. KNO3可用作農業上的復合肥A不可以知識點2 酸、堿、鹽的綜合應用3. 酸、堿、鹽是常見的化學物質。下列有關酸、堿、鹽的表述正確的是( A )A. 農業上常用熟石灰[Ca(OH)2]改良酸性土壤B. 人體胃液中含有硫酸(H2SO4),能幫助消化C. 工業鹽亞硝酸鈉(NaNO2)用作調味品D. 波爾多液是農業上常用的一種殺菌劑,是由硫酸銅、石灰石和水配制而成的A鹽酸(HCl)不能用作調味品熟石灰4. 認真觀察實驗現象是必備的化學素養,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D )A. 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淀B. 將酚酞加入稀鹽酸后,溶液變紅C. 鐵銹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鐵銹逐漸溶解,溶液變為淺綠色D. 將銅絲放入硝酸銀溶液中,有銀白色固體析出,溶液變成藍色D藍色不變色棕黃色5. 下列四種物質都是生活中常見的鹽,其中不能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體的是( A )A. 氯化鈉 B. 蘇打C. 小蘇打 D. 碳酸鈣A知識點3 鹽的化學性質[解析]蘇打、小蘇打、碳酸鈣均能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體,氯化鈉不與鹽酸反應。6. (2024·吉林)化學活動小組對治療胃酸分泌過多的食物和藥物進行了分類整理。食物 饅頭、皮蛋、蘇打餅干、花生等 藥物 有效成分 氫氧化鎂 碳酸鎂 氧化鎂 食品級鐵粉類別 堿 鹽 氧化物 單質(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輕度胃酸過多時,可用饅頭、皮蛋等食物調理。HCl (2)使用藥物治療胃酸過多時,有些藥物與胃酸反應時有氣體生成,容易導致胃內壓強變 (選填“大”或“小”),引起不適。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換成上表中的一種藥物進行治療。這種藥物的有效成分可以是 . 。大 或氧化鎂 氫氧化鎂7. (2024·長沙模擬)某固體物質可能含有Na2SO4、Na2CO3、CaCl2、CuSO4、NaCl和NaOH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探究其組成,進行如圖2實驗,流程和現象記錄如下:(1)上述流程中得到的無色氣體是 (填化學式)。CO2 (2)寫出步驟②加入BaCl2溶液后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BaCl2+Na2CO3 BaCO3↓+2NaCl (3)根據上述實驗得出固體物質中一定含有 (填化學式)。Na2CO3 、 NaOH(4)為進一步確定可能含有的物質,采用的方法是 .取無色溶液A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銀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有NaCl(先(寫出實驗的操作、現象和結論)。加硝酸銀再加稀硝酸也可以) 8. “湖廣熟,天下足”,合理施肥可以增加糧食產量。下列化肥屬于復合肥的是( D )A. K2SO4 B. Ca3(PO4)2C. NH4Cl D. KNO3D知識點4 化肥[解析]復合肥需含有N、P、K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9. (2024·廣西)某研學小組進入柑橘園參加實踐活動。農技人員介紹,柑橘的產量和品質受到肥效和土壤酸堿性等因素的影響。回答問題:(1)柑橘富含維生素C(C6H8O6),維生素C分子中C、H、O原子個數比為 (填最簡整數比)。人體缺少維生素C會引起 (選填“佝僂病”或“壞血病”)。3∶4∶3 壞血病 (2)研學小組給柑橘樹苗施肥時,對碳銨(NH4HCO3)、尿素[CO(NH2)2]的肥效進行比較,相同質量的兩種氮肥中,含氮量較高的是 。尿素[或 ] (3)研學小組測得某處土壤pH=4,說明該土壤呈 性,不利于果樹的生長。某鉀肥既可以解決此問題,又可以增強果樹的抗病蟲害能力,該鉀肥是 (填字母)。A. 碳酸鈉 B. 氫氧化鈣 C. 碳酸鉀酸 C 10. (2024·長沙模擬)硫酸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實驗室中常用的化學試劑,在使用硫酸的同時可能會有廢硫酸產生,如果不對廢硫酸進行處理,會導致土壤酸化、水體污染等環境問題,故同學們針對硫酸處理的問題進行了如下探究:(1)被硫酸污染的水體pH (選填“<”“=”或“>”)7。< 知識點5 復分解反應及其條件(2)同學們利用所學知識,提出以下三個方案來處理硫酸:方案一,用Ca(OH)2來處理;方案二,用Na2CO3來處理;方案三,用MgCl2來處理。(3)小雅判斷稀硫酸和氯化鎂溶液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她的依據是 。交換成分后無水或沉淀或氣體生成 [解析]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兩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后有水或沉淀或氣體生成。(4)小雅為了進一步確保判斷的可靠性,她取稀硫酸和氯化鎂溶液的混合液分別加入兩支試管中,向其中一支試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觀察到溶液變成紅色,說明溶液中含有 (填離子符號);向另一支試管中滴加硝酸鋇溶液,觀察到 ,說明溶液中含有S 。于是小雅得出結論:稀硫酸與氯化鎂溶液沒有發生反應。H+ 產生白色沉淀 (5)小禮同學看到小雅的實驗報告后,認為小雅的結論是錯誤的,原因是 。他認為還需檢驗混合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鎂。于是,他設計了兩個實驗,部分實驗報告內容如下:可能是硫酸有剩余 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實驗1 取混合液于試管中,滴加 產生白 色沉淀 說明溶液中含有Mg2+實驗2 步驟1:另取混合液于試管中,滴加過量Ba(NO3)2溶液,靜置 產生白 色沉淀 說明溶液中含有Cl-步驟2:向步驟1的上層清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Cl-色沉淀 過量氫氧化鈉溶液(合理即可) 產生白色沉淀最終小禮得出結論:稀硫酸與氯化鎂溶液沒有發生反應。05第14講復習小結復習小結——解答復習引入問題某同學發現上個月做實驗用的氫氧化鈉溶液忘記了蓋瓶蓋。對于該溶液是否變質,同學們提出了如下假設:猜想一:該溶液沒有變質;猜想二:該溶液部分變質;猜想三:該溶液全部變質。甲、乙、丙三位同學設計了不同的實驗方案,分別驗證以上假設,請將實驗方案及對應的現象補充完整:復習小結——解答復習引入問題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甲同學 取適量該溶液于試管中,加入CaCl2溶液 假設一不成立乙同學 取適量該溶液于試管中,加入 溶液,過濾后,向濾液中加入 溶液 假設二成立丙同學 取適量該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鹽酸 無明顯現象 假設三 (填“成立”或“不成立”)有白色沉淀生成過量BaCl2酚酞溶液變紅不成立復習小結——解答復習引入問題【解析】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2H2O;根據上述反應可知NaOH變質的產物為碳酸鈉,故沒有變質狀態下的成分為NaOH;部分變質的情況下成分為Na2CO3、NaOH;全部變質的情況下成分為Na2CO3。甲同學的實驗結論是假設一不成立,溶液中溶質含有碳酸鈉,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現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乙同學的實驗結論是假設二成立,該溶液部分變質,說明溶液中含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加入過量BaCl2[或Ba(NO3)2]溶液,過濾后,向濾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會變紅;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丙同學取適量該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鹽酸,無明顯現象,說明假設三不成立。復習小結高頻考點1. 常見的鹽及其俗名、用途2. 鹽的化學性質3. 復分解反應的判斷與應用4. 化學肥料的種類、作用及鑒別5. 有關鹽的性質實驗探究6. 粗鹽中難溶性雜質、可溶性雜質的去除7. 物質的共存、檢驗、推斷、除雜、鑒別、轉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