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課 全球航路的開辟【學習目標】1.掌握迪亞士、哥倫布等人開辟新航路的史實。2.結合時代背景理解新航路開辟的原因。【課前學習】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1、動因(1)經濟根源: 的產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2)社會根源:歐洲人尋金熱的盛行?!? 》的影響。(3)商路危機: 對原有東西方商路征收重稅,商路不通。(4)精神動因:傳播 是開辟新航路的重要推動力[問題思考]材料1500年左右,隨著①歐洲商品經濟的日益發展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生,貨幣日益取代土地成為社會財富的主要標志,②貨幣成為普遍的交換手段,貴金屬黃金成為人人都渴求的東西。依據史料分析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提示 根本原因(經濟原因):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社會原因:西歐各國對黃金的狂熱追求。2、條件:(1)客觀條件:①航海技術的進步。(羅盤針的使用:12世紀末13世紀初,中國人發明的羅盤針經 傳入歐洲,并得到改進,14世紀在歐洲得到廣泛使用;繪圖技術的進步:地圖的準確性提高; 學說的出現;)②造船技術的進步。(具有較強抗風力的海船的建造,不僅可以順風行駛,而且也能逆風行進; 的出現,加快了航行的速度。)(2)主觀條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問題思考]根據圖片概括新航路開辟的條件有哪些?二、新航路的開辟人 物 時 間 航 線 支持國 國 籍1487 葡萄牙→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葡萄牙 葡萄牙達·伽馬 葡萄牙→印度 葡萄牙 葡萄牙哥倫布 1492 西班牙→美洲一個小島 意大利麥哲倫 1519-1522 西班牙→歐洲 西班牙[問題思考]材料希臘音樂大師范吉利斯在電影《1492:征服天堂》插曲中寫道:“征服了天堂的你,卻征服不了黃金的欲望;執著的水手,卻沒有看到東方的黃金和香料?!薄澳恪彼傅氖悄囊晃缓胶<??為什么?三、其他航路的開辟1、通往亞洲的主要航線:(1)1497 年,英國卡伯特父子發現了一塊“新發現的大陸”,即 。(2)16 世紀,法國人 到達拉布拉多半島。(3)荷蘭航海家巴倫支三次航行 地區,留下了詳細的航行記錄和準確的航海圖。(4)17 世紀初,效力于荷蘭的英國人 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經北冰洋通向亞洲的航路。俄羅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亞地區進行了多次海上和陸上探險, 開辟了北太平洋到 的航線。2、探尋南半球新世界的航線(1)1578 年,英國人德雷克到達美洲南端的 。(2)1642—1643 年,荷蘭的塔斯曼環航澳大利亞時,到達 和塔斯馬尼亞島。[問題思考]以上航海探險有何影響?航海探險,進一步豐富了人類的地理知識,在主要航線之外,開辟了眾多重要的新航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陸之間,通過海上航線建立了直接聯系。【合作探究】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材料15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開始了探索新航路的征程,開啟了人類大幕。他們在政府的支持下進行航海冒險,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揮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們開辟了從大西洋往南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航線;在伊莎貝拉女王的資助下,1492年哥倫布代表西班牙抵達了美洲。到16世紀初,當麥哲倫船隊完成人類第一次環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最終連接成了一個完整的世界。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歐洲人在15、16世紀熱衷于開辟新航路的原因。二 新航路的開辟通途變天塹 財富流西葡 英國成海盜 意大利晾一邊【探究】依據圖片并結合所學,概括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是什么?并分別分析概括四副漫畫反映的歷史信息?【目標檢測】1.(2019·豫西名校聯考)14、15世紀歐洲保存食物的方法主要依靠香料,所以人們對香料需求量十分大,但利潤豐富的香料貿易先被阿拉伯商人壟斷,后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阻斷,于是,歐洲人開始焦躁不安了。這說明西班牙、葡萄牙開辟新航路的動因是( )A.扭轉中西貿易逆差 B.打破土耳其帝國的壟斷C.重新開辟新的貿易通道 D.工業文明擴張的必然性2.(2018·焦作高二期末)下圖為殘缺的新航路開辟因素想象示意圖,如果為其完善,下列符合的是( )A.提升西歐的國家地位 B.發現新大陸C.西葡兩國君主的支持 D.建立世界市場3.有一篇文章這樣寫道:“1492年10月12日發現新大陸的消息傳遍整個西班牙以后,他便成了聞名全國的英雄。當他返回西班牙時,國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禮儀迎接他,并在宮中設宴招待?!蔽闹械摹坝⑿邸笔侵? )A.迪亞士 B.達·伽馬 C.哥倫布 D.麥哲倫4.(2019·焦作高一檢測)有學者認為,明末以來,美洲的豆類、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國、東南亞的廣大亞洲地區傳播,以其豐厚的產出和充足的營養支撐著眾多的人口,打破了傳統的糧食結構。這一現象被稱為“餐桌革命”?!安妥栏锩背霈F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B.工業革命的開展C.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D.亞洲人口的膨脹5.《馬可·波羅行紀》描述:“古老的東方‘黃金遍地,充溢于野’,快到東方去吧,哪怕路途再遙遠,路途再艱辛!”下列關于新航路開辟原因的表述,與之最為吻合的是( )A.科技條件:航海技術的進步B.社會根源:人們對黃金的渴求C.商業危機:奧斯曼土耳其阻礙東西方商道D.經濟根源:西歐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小結】梳理本課知識點,并做思維導圖。【課后作業】1.(2019·鄭州高一檢測)哥倫布曾經對其踏上的新大陸表示遺憾,認為那里并不像馬可·波羅吹噓的“黃金遍地,香料盈野”。由此可見( )A.美洲的發現完全出于一種歷史的偶然 B.哥倫布遠洋航行是為了尋找亞洲的印度C.新航路開辟有著深刻的經濟動因 D.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已經初步形成2.“……沿亞非利加南岸,逾好望角,達印度,回航以歸歐洲。”下列關于這一航海壯舉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得到了葡萄牙王室的支持?、陂_辟了歐亞之間新的海上航路?、弁瓿捎诎l現美洲大陸之后?、苁侨祟悮v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1519年麥哲倫進行環球航行時,船隊共5艘船,280名船員,總計費用830多萬馬拉維迪斯(當時西班牙貨幣單位)。龐大的費用私人難以募集,而西班牙國王投資占75%。這反映出的實質是( )A.官方支持是進行海外探險的重要條件 B.麥哲倫環球航行的規模非常大C.社會經濟發展使歐洲王室財富大增 D.追求貴金屬是新航路開辟的經濟根源4.(2019·南昌高一月考)下列著名航海家,曾經到過太平洋的有( )A.②③④ B.④ C.③④ D.①②5.“航行半年后,船隊突然遭遇了一次罕見的風暴,在被風暴裹挾、被動地向東南方漂泊了13個晝夜之后,他意外地發現:船隊已經繞過了非洲的最南端,為紀念這次九死一生的傳奇經歷,他給這個海角取名‘風暴角’?!蔽闹械摹八笔侵? )A.哥倫布 B.迪亞士 C.達·伽 D.麥哲倫6.《馬可·波羅行紀》描述:“古老的東方‘黃金遍地,充溢于野’,快到東方去吧,哪怕路途再遙遠,路途再艱辛!”下列關于新航路開辟原因的表述,與之最為吻合的是( )A.科技條件:航海技術的進步B.社會根源:人們對黃金的渴求C.商業危機:奧斯曼土耳其阻礙東西商道D.經濟根源:西歐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7.(2019·成都高一檢測)有人說:“新航路的開辟標志著天主教開始沖出歐洲,走向世界。”這句話說明葡萄牙、西班牙支持開辟新航路的目的之一是( )A.掠奪黃金 B.掠奪原料C.開辟海外市場 D.傳播天主教8.15世紀中葉,有“航海家”之稱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組織人對西非沿海進行探險。這說明( )A.新航路開辟受到統治者的支持 B.葡萄牙亨利王子喜歡探險C.葡萄牙亨利王子熱衷于傳播天主教 D.當時的歐洲王室都是航海家出身9.(2019·荊州高一檢測)《世界經濟千年史》記載了一位歐洲航海家在探險活動中的新發現:“到圣誕節前夕,他已環繞非洲一圈,而且沿非洲東海岸訪問了莫桑比克、蒙巴薩和馬林迪。他發現那里的經濟生活比西非要先進和豐富得多。”這位航海家最有可能是( )A.迪亞士 B.哥倫布C.達·伽馬 D.麥哲倫10.(2019·宜昌高一檢測)新航路開辟以后,遠東地區的海上航運逐漸頻繁。某國船員在經過臺灣海面時,高呼“福爾摩沙”,即“美麗之島”。這里說的某國船員最有可能是( )A.西班牙人 B.葡萄牙人C.荷蘭人 D.英國人11.(2019·長沙高二檢測)據統計,麥哲倫船隊的船員來自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葡萄牙人37人,意大利人30多人,法國人19人,此外還有佛蘭德(今屬比利時)人、德國人、英國人等。這表明當時( )A.葡意法成為航?;顒拥念I導者 B.各國間加強了航海方面的合作C.航海活動具有一定的社會基礎 D.地圓學說的科學性已得到證實12.(2019·淄博高一檢測)“地理大發現是資本主義和封建勢力共同擴張的結果,是雙重擴張。換言之,沒有初期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商人們的擴張要求,就沒有地理大發現;但若沒有國王和政府的領導、支持及貴族的參與,同樣也不會有地理大發現?!币韵玛P于新航路開辟的說法能夠證明上述結論的是 ( )A.新航路開辟不是資本主義產生的必然結果 B.新航路開辟有利于歐洲封建統治的鞏固C.新航路開辟促成歐洲反天主教會力量聯合 D.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率先支持探險13.梁啟超在談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發出這樣的感慨:哥倫布之后,有無數哥倫布;鄭和下西洋之后,竟無第二個鄭和。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的航海技術遠比中國先進 B.明朝的國力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C.自然經濟自給自足的特性決定的 D.中國人熱愛和平,西方人熱衷于海外殖民14.《世界盡頭的發現:大航海時代的歐洲水手》記錄了地理大發現時代歐洲水手的傳奇經歷。以下記載正確的是( )A.葡萄牙迪亞士到達印度 B.達伽馬到達非洲最南端好望角C.哥倫布實現環球航行 D卡伯特父子發現紐芬蘭島15.合恩角是智利南部合恩島上的陡峭岬角。位于南美洲最南端,以1616年繞過此角的荷蘭航海家斯豪滕(Willem Corneliszoon Schouten)的出生地霍恩命名。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霍恩首次發現的合恩角 B.斯豪滕首次發現的合恩角C. 卡蒂埃首次發現的合恩角 D.德雷克首次發現的合恩角1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黃金、香料、珠寶是西班牙人和哥倫布海外冒險的另一個重要動因。由于馬可·波羅的游記中關于中國與日本的財富無窮的神話在當時的歐洲廣為流傳,激起歐洲人的無限遐想?!P于中國的泉州港,則是那里的來往客商之多,“超過全世界其余港口的總和”?!霸谶@個港口卸下胡椒的船只,一年之中就達一百艘,運進其他香料者還不計算在內”……哥倫布一行乘小艇上岸后,即舉行了占有儀式,宣布以國王和女王的名義占有該島,并讓隨行人員做了公證和記錄。材料二 如果全球化把歐洲人邁入大洋當作開始的話,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亞半島國家。他們以高效的行政機器組織遠航,懷揣著傳播上帝福音和尋找黃金的期盼揭開了不同種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滿“內在動力”的帆船運載著奴隸、黃金、香料,也撒播著諸如“地球是圓的”等進步光芒。——摘編自巴勒克拉夫《處于變動世界中的歷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哥倫布海外冒險的動力因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單列舉伊比利亞半島國家的遠航嘗試,并概括其積極影響。第6課 全球航路的開辟【學習目標】1.掌握迪亞士、哥倫布等人開辟新航路的史實。2.結合時代背景理解新航路開辟的原因。【課前學習】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1、動因(1)經濟根源:商品經濟的產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2)社會根源:歐洲人尋金熱的盛行?!恶R可·波羅游記》的影響。(3)商路危機: 多桅桿帆船對原有東西方商路征收重稅,商路不通。(4)精神動因:傳播基督教是開辟新航路的重要推動力[問題思考]材料1500年左右,隨著①歐洲商品經濟的日益發展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生,貨幣日益取代土地成為社會財富的主要標志,②貨幣成為普遍的交換手段,貴金屬黃金成為人人都渴求的東西。依據史料分析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提示 根本原因(經濟原因):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社會原因:西歐各國對黃金的狂熱追求。2、條件:(1)客觀條件:①航海技術的進步。(羅盤針的使用:12世紀末13世紀初,中國人發明的羅盤針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并得到改進,14世紀在歐洲得到廣泛使用;繪圖技術的進步:地圖的準確性提高;地圓學說的出現;)②造船技術的進步。(具有較強抗風力的海船的建造,不僅可以順風行駛,而且也能逆風行進;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出現,加快了航行的速度。)(2)主觀條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問題思考]根據圖片概括新航路開辟的條件有哪些?提示: 歐洲造船和航海技術的進步;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二、新航路的開辟人 物 時 間 航 線 支持國 國 籍迪亞士 1487 葡萄牙→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葡萄牙 葡萄牙達·伽馬 1497 葡萄牙→印度 葡萄牙 葡萄牙哥倫布 1492 西班牙→美洲一個小島 西班牙 意大利麥哲倫 1519-1522 西班牙→歐洲 西班牙 葡萄牙[問題思考]材料希臘音樂大師范吉利斯在電影《1492:征服天堂》插曲中寫道:“征服了天堂的你,卻征服不了黃金的欲望;執著的水手,卻沒有看到東方的黃金和香料。”“你”所指的是哪一位航海家?為什么?提示:哥倫布。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并沒有真正到達亞洲。三、其他航路的開辟1、通往亞洲的主要航線:(1)1497 年,英國卡伯特父子發現了一塊“新發現的大陸”,即紐芬蘭島。(2)16 世紀,法國人卡蒂埃到達拉布拉多半島。(3)荷蘭航海家巴倫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區,留下了詳細的航行記錄和準確的航海圖。(4)17 世紀初,效力于荷蘭的英國人哈得遜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經北冰洋通向亞洲的航路。俄羅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亞地區進行了多次海上和陸上探險, 開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線。2、探尋南半球新世界的航線(1)1578 年,英國人德雷克到達美洲南端的合恩角。(2)1642—1643 年,荷蘭的塔斯曼環航澳大利亞時,到達新西蘭和塔斯馬尼亞島。[問題思考]以上航海探險有何影響?航海探險,進一步豐富了人類的地理知識,在主要航線之外,開辟了眾多重要的新航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陸之間,通過海上航線建立了直接聯系。【合作探究】一、新航路開辟的動因和條件材料15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開始了探索新航路的征程,開啟了人類大幕。他們在政府的支持下進行航海冒險,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揮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們開辟了從大西洋往南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航線;在伊莎貝拉女王的資助下,1492年哥倫布代表西班牙抵達了美洲。到16世紀初,當麥哲倫船隊完成人類第一次環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最終連接成了一個完整的世界。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歐洲人在15、16世紀熱衷于開辟新航路的原因。【答案】西、葡王室的支持;社會上:尋金熱;經濟上: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商業上:奧斯曼土耳其對傳統商路的控制;精神支持上:人文主義的提倡和天主教傳播的熱情。二 新航路的開辟通途變天塹 財富流西葡 英國成海盜 意大利晾一邊【探究】依據圖片并結合所學,概括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是什么?并分別分析概括四副漫畫反映的歷史信息?【答案】事件:新航路開辟信息:(1)奧斯曼帝國截斷原有商路,促使新航路開辟;(2)新航路開辟后,支持新航路的西班牙、葡萄牙從海外殖民地掠奪大量財富;(3)同時期的英國因國家實力所限,未能直接參加新航路開辟和對外掠奪,打劫運往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船只;(4)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商業中心和商路中心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經濟地位下降。【目標檢測】1.(2019·豫西名校聯考)14、15世紀歐洲保存食物的方法主要依靠香料,所以人們對香料需求量十分大,但利潤豐富的香料貿易先被阿拉伯商人壟斷,后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阻斷,于是,歐洲人開始焦躁不安了。這說明西班牙、葡萄牙開辟新航路的動因是( )A.扭轉中西貿易逆差 B.打破土耳其帝國的壟斷C.重新開辟新的貿易通道 D.工業文明擴張的必然性【答案】 C【解析】通過題干可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阻斷了傳統的商路引起了商業危機,在這種情況下,西班牙、葡萄牙為了重新開辟新的貿易通道,開始開辟新航路,故C項正確。2.下圖為殘缺的新航路開辟因素想象示意圖,如果為其完善,下列符合的是( )A.提升西歐的國家地位 B.發現新大陸C.西葡兩國君主的支持 D.建立世界市場【答案】 C【解析】根據題目中的圖片,得出考查新航路開辟的背景,A項表述不屬于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故A項錯誤;題目牽涉的是發現新大陸的動力,B項表述不符合題意;C項表述屬于新航路開辟的客觀原因,西、葡是最早走上新航路開辟道路的國家,故C項正確;D項表述屬于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故D項錯誤。3.有一篇文章這樣寫道:“1492年10月12日發現新大陸的消息傳遍整個西班牙以后,他便成了聞名全國的英雄。當他返回西班牙時,國王和王后以最高的禮儀迎接他,并在宮中設宴招待?!蔽闹械摹坝⑿邸笔侵? )A.迪亞士 B.達·伽馬 C.哥倫布 D.麥哲倫【答案】 C【解析】從材料中“1492年”“發現新大陸”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哥倫布發現美洲后的情形,故選C項。4.(2019·焦作高一檢測)有學者認為,明末以來,美洲的豆類、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國、東南亞的廣大亞洲地區傳播,以其豐厚的產出和充足的營養支撐著眾多的人口,打破了傳統的糧食結構。這一現象被稱為“餐桌革命”?!安妥栏锩背霈F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B.工業革命的開展C.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D.亞洲人口的膨脹【答案】A【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明后期新航路的開辟以及隨之的三角貿易使得美洲大量的高產作物流入中國,才產生材料中的“餐桌革命”,故A項正確。5.《馬可·波羅行紀》描述:“古老的東方‘黃金遍地,充溢于野’,快到東方去吧,哪怕路途再遙遠,路途再艱辛!”下列關于新航路開辟原因的表述,與之最為吻合的是( )A.科技條件:航海技術的進步B.社會根源:人們對黃金的渴求C.商業危機:奧斯曼土耳其阻礙東西方商道D.經濟根源:西歐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答案】B【解析】 《馬可·波羅行紀》在西歐流傳以后,人們對書中關于中國等東方國家遍地黃金的描述深信不疑,很多人渴望到東方“尋金”,故B項正確。【小結】【課后作業】1.(2019·鄭州高一檢測)哥倫布曾經對其踏上的新大陸表示遺憾,認為那里并不像馬可·波羅吹噓的“黃金遍地,香料盈野”。由此可見( )A.美洲的發現完全出于一種歷史的偶然B.哥倫布遠洋航行是為了尋找亞洲的印度C.新航路開辟有著深刻的經濟動因D.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已經初步形成【答案】C【解析】從材料中哥倫布“認為那里并不像馬可·波羅吹噓的‘黃金遍地,香料盈野’”,可知哥倫布遠洋航行是為了獲得經濟利益,反映出新航路開辟有著深刻的經濟動因,故C項正確。2.“……沿亞非利加南岸,逾好望角,達印度,回航以歸歐洲。”下列關于這一航海壯舉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得到了葡萄牙王室的支持?、陂_辟了歐亞之間新的海上航路?、弁瓿捎诎l現美洲大陸之后?、苁侨祟悮v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可知,這是達·伽馬的航行,④是麥哲倫船隊的航行,故錯誤。因此,A項正確。3.1519年麥哲倫進行環球航行時,船隊共5艘船,280名船員,總計費用830多萬馬拉維迪斯(當時西班牙貨幣單位)。龐大的費用私人難以募集,而西班牙國王投資占75%。這反映出的實質是( )A.官方支持是進行海外探險的重要條件 B.麥哲倫環球航行的規模非常大C.社會經濟發展使歐洲王室財富大增 D.追求貴金屬是新航路開辟的經濟根源【答案】A【解析】題干信息反映了麥哲倫船隊航行需要龐大的費用,而這一切私人根本無法募集。由此可知,官方支持是進行海外探險的重要條件。故選A項。4.(2019·南昌高一月考)下列著名航海家,曾經到過太平洋的有( )A.②③④ B.④ C.③④ D.①②【答案】B【解析】迪亞士和達·伽馬都是從葡萄牙出發,試圖繞過非洲南端向東航行,前者最遠到達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后者最遠到達印度,他們都沒有進入太平洋,故①②不符合題意。哥倫布從西班牙向西探索新航線,到達美洲大陸后,他認為自己已經到達了印度,沒有繼續向前航行,也沒有進入太平洋,故③不符合題意。麥哲倫的船隊完成了環球航行,且麥哲倫喪生于菲律賓,從其船隊經過的航線看,他到過太平洋。故選B項。5.“航行半年后,船隊突然遭遇了一次罕見的風暴,在被風暴裹挾、被動地向東南方漂泊了13個晝夜之后,他意外地發現:船隊已經繞過了非洲的最南端,為紀念這次九死一生的傳奇經歷,他給這個海角取名‘風暴角’?!蔽闹械摹八笔侵? )A.哥倫布 B.迪亞士C.達·伽馬 D.麥哲倫【答案】B【解析】哥倫布、麥哲倫的航行是向西穿越大西洋,而迪亞士和達·伽馬則是向東航行,迪亞士最先到達非洲最南端并將其命名為“風暴角”。故選B項。6.《馬可·波羅行紀》描述:“古老的東方‘黃金遍地,充溢于野’,快到東方去吧,哪怕路途再遙遠,路途再艱辛!”下列關于新航路開辟原因的表述,與之最為吻合的是( )A.科技條件:航海技術的進步 B.社會根源:人們對黃金的渴求C.商業危機:奧斯曼土耳其阻礙東西商道D.經濟根源:西歐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答案】B【解析】 《馬可·波羅行紀》在西歐流傳以后,人們對書中關于中國等東方國家遍地黃金的描述深信不疑,很多人渴望到東方“尋金”。故B項正確。7.哥倫布曾向葡萄牙王室提出向西航行到達印度的方案,遭到王室的拒絕。學生在討論王室拒絕的原因時提出以下四個觀點,較為合理的是( )甲:王室在轉口貿易中擁有高額利潤乙:東進前往印度已經取得重大突破丙:在此之前的迪亞士已然直達印度?。哼_·伽馬航行獲得巨大經濟效益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B【解析】據所學可知,達·伽馬到達了印度,故哥倫布提出向西航行到達印度的方案可能會遭到王室拒絕,故B項正確。8.(2019·浙江學業水平測試)有學者指出:作為對人類最重要獻禮之一的馬鈴薯,最初其實是頗低賤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資者青睞。一系列的戰爭、饑荒替馬鈴薯打入歐洲、打開了一個更大更長久的開口。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①馬鈴薯原產于美洲②馬鈴薯由葡萄牙人帶回歐洲③馬鈴薯的“發現”得益于新航路的開辟④馬鈴薯等作物的傳播一定意義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鏈接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馬鈴薯原產于美洲,故①正確;美洲主要是西班牙的勢力范圍,馬鈴薯由西班牙人帶回歐洲,故②錯誤;馬鈴薯由西班牙人帶回歐洲,得益于新航路的開辟,故③正確;馬鈴薯等作物的傳播一定意義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鏈接,是歐洲文明與美洲文明的相遇,故④正確;C項符合題意。9.(2019·成都高一檢測)有人說:“新航路的開辟標志著天主教開始沖出歐洲,走向世界。”這句話說明葡萄牙、西班牙支持開辟新航路的目的之一是( )A.掠奪黃金 B.掠奪原料C.開辟海外市場 D.傳播天主教【答案】 D【解析】 由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天主教開始沖出歐洲”可知,西、葡兩國支持開辟新航路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傳播天主教,故選D項。10.15世紀中葉,有“航海家”之稱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組織人對西非沿海進行探險。這說明( )A.新航路開辟受到統治者的支持 B.葡萄牙亨利王子喜歡探險C.葡萄牙亨利王子熱衷于傳播天主教 D.當時的歐洲王室都是航海家出身【答案】 A【解析】從題干材料“葡萄牙亨利王子,組織人對西非沿海進行探險”可知,這反映了統治者支持新航路的開辟,故選A項。B項是表面現象;C項不符合題干材料;D項不符合史實。11.(2019·荊州高一檢測)《世界經濟千年史》記載了一位歐洲航海家在探險活動中的新發現:“到圣誕節前夕,他已環繞非洲一圈,而且沿非洲東海岸訪問了莫桑比克、蒙巴薩和馬林迪。他發現那里的經濟生活比西非要先進和豐富得多?!边@位航海家最有可能是( )A.迪亞士 B.哥倫布C.達·伽馬 D.麥哲倫【答案】C【解析】 達·伽馬沿著迪亞士開辟的航路,繼續前行,終于到達了印度,與材料中“他已環繞非洲一圈,而且沿非洲東海岸訪問了莫桑比克、蒙巴薩和馬林迪”相符,故C項正確。12.(2019·宜昌高一檢測)新航路開辟以后,遠東地區的海上航運逐漸頻繁。某國船員在經過臺灣海面時,高呼“福爾摩沙”,即“美麗之島”。這里說的某國船員最有可能是( )A.西班牙人 B.葡萄牙人C.荷蘭人 D.英國人【答案】 B【解析】新航路開辟后,向西進行擴張并到達美洲的是西班牙人;向東擴張的是葡萄牙人,他們到達了亞洲地區,故正確答案為B項。13.(2019·長沙高二檢測)據統計,麥哲倫船隊的船員來自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葡萄牙人37人,意大利人30多人,法國人19人,此外還有佛蘭德(今屬比利時)人、德國人、英國人等。這表明當時( )A.葡意法成為航海活動的領導者 B.各國間加強了航海方面的合作C.航?;顒泳哂幸欢ǖ纳鐣A D.地圓學說的科學性已得到證實【答案】 C【解析】 船隊的船員來自十幾個國家和地區,表明航海探險活動被多個國家的人所接受,航海活動具備了一定的社會基礎,故C項正確。14.(2019·淄博高一檢測)“地理大發現是資本主義和封建勢力共同擴張的結果,是雙重擴張。換言之,沒有初期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商人們的擴張要求,就沒有地理大發現;但若沒有國王和政府的領導、支持及貴族的參與,同樣也不會有地理大發現。”以下關于新航路開辟的說法能夠證明上述結論的是 ( )A.新航路開辟不是資本主義產生的必然結果B.新航路開辟有利于歐洲封建統治的鞏固C.新航路開辟促成歐洲反天主教會力量聯合D.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率先支持探險【答案】D【解析】由“但若沒有國王和政府的領導、支持及貴族的參與,同樣也不會有地理大發現”可知新航路的開辟很重要的一個條件是封建勢力的參與和支持。15.梁啟超在談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發出這樣的感慨:哥倫布之后,有無數哥倫布;鄭和下西洋之后,竟無第二個鄭和。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的航海技術遠比中國先進B.明朝的國力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C.自然經濟自給自足的特性決定的D.中國人熱愛和平,西方人熱衷于海外殖民【答案】C【解析】明清時期,中國統治階級自認為是天朝上國,對外實行海禁或“閉關鎖國”政策,而這些歸根到底都是由自然經濟的封閉性決定的。而同一時期的西方主要是商品經濟,對金銀的需求和開拓市場的需要促使它們不斷對外擴張。因此,這種不同從根本上說是由經濟形式的不同決定的,故選C。1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黃金、香料、珠寶是西班牙人和哥倫布海外冒險的另一個重要動因。由于馬可·波羅的游記中關于中國與日本的財富無窮的神話在當時的歐洲廣為流傳,激起歐洲人的無限遐想。……關于中國的泉州港,則是那里的來往客商之多,“超過全世界其余港口的總和”?!霸谶@個港口卸下胡椒的船只,一年之中就達一百艘,運進其他香料者還不計算在內”……哥倫布一行乘小艇上岸后,即舉行了占有儀式,宣布以國王和女王的名義占有該島,并讓隨行人員做了公證和記錄。材料二 如果全球化把歐洲人邁入大洋當作開始的話,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亞半島國家。他們以高效的行政機器組織遠航,懷揣著傳播上帝福音和尋找黃金的期盼揭開了不同種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滿“內在動力”的帆船運載著奴隸、黃金、香料,也撒播著諸如“地球是圓的”等進步光芒。——摘編自巴勒克拉夫《處于變動世界中的歷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哥倫布海外冒險的動力因素。【答案】傳播宗教;追求黃金、香料、珠寶和土地等。【解析】“動力因素”抓住“高效的行政機器”“傳播上帝福音”“尋找黃金”等信息,概括即可。(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單列舉伊比利亞半島國家的遠航嘗試,并概括其積極影響。【答案】遠航嘗試: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遠航非洲,發現好望角;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到達印度;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倫布到達西印度群島,發現美洲;1519~1522年,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麥哲倫完成了環球航行。積極影響:促進了世界范圍內不同種族、不同文明的融合,使世界日益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推動了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和思想解放運動的興起和發展;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及資本主義的發展,從此,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促進了西歐從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的轉變。【解析】首先要清楚“伊比利亞半島國家”是指西班牙、葡萄牙等,然后列舉其航?;顒?;“積極影響”從世界的整體性、經濟、思想和社會轉型等角度概括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