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們小點兒聲(第1課時)1.知道在公共場所要合理控制好音量,認識到營造安靜和諧的公共環境的意義,初步樹立遵規守紀的正確價值觀、文明和諧的公共生活觀。2.能夠根據不同的場合合理控制音量,養成良好的公共文明行為習慣,初步培養感知他人情緒、體察他人心情的移情能力。引導學生知道在公共場所要合理控制音量,認識到營造安靜和諧的公共環境的意義。指導學生學會根據不同的場合來靈活調控音量,養成良好的公共文明行為習慣。新課導入師:(展示圖片。)同學們,觀察圖片,說一說圖片呈現了怎樣的場景。學生齊聲回答:圖片中的幾位同學搶著大聲說,導致其他同學什么都聽不清。師:沒錯,他們的聲音太大了,吵得互相聽不清楚。其實,有時候,我們的教室里面也有點兒吵。這些聲音是從哪兒來的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教室去看一看吧!新知探究探究(一):教室里面有點兒吵師:同學們,教室是我們學習的主要場所。在我們的教室里有沒有噪聲?有哪些噪聲?學生思考并舉手回答。預設:生1:同學們用力關門時發出的聲音就是噪聲。生2:下課后,同學們聚在一起大聲說話也是噪聲。生3:起身移動椅子時發出的刺耳聲音是噪聲。生4:下課后,同學們追逐打鬧的聲音也是噪聲。師總結:從剛才同學們的分享中,老師感受到大家都觀察得非常仔細。在我們的教室里,確實有很多的噪聲,這些噪聲會給我們帶來影響。師:教室里的噪聲對我們有哪些影響呢?學生小組討論并派代表舉手回答。預設:生1:關門聲音過大會驚嚇到他人。生2:椅子移動的刺耳噪聲會讓旁邊的同學感覺不適。生3:說話聲音太大,吵得互相聽不清。生4:教室里的吵鬧聲會打擾他人,讓人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師:如果我們每天生活、學習在這樣一個吵鬧的教室里,你愿意嗎?我們該怎么辦呢?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預設:生1:不愿意,我們應該想辦法減少教室內的噪聲。生2:不愿意,噪聲會引發焦慮、令人不愉快,我們不應該在教室內吵鬧。……師總結:吵鬧的教室讓我們感覺不舒服,給大家帶來了不好的感受,讓我們一起來想辦法改變它吧!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讓我們的教室有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探究(二):做個小小“調音師”1.減少教室里噪聲的做法。師:安靜的環境有利于我們學習,怎樣才能減少教室里的噪聲呢?學生思考并舉手回答。預設:生1:小組討論時,可以設置聲音提醒員,提醒組員輕聲說話。生2:大嗓門的學生可以給自己做個警示貼,提醒自己說話小聲些。……師總結:同學們的想法真不錯。我們不僅可以自己提醒自己,也可以同學之間互相提醒,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一定可以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是不是在所有的場合我們都要輕聲說話呢?2.不同場合,不同音量。師:在所有場合都要輕聲說話嗎?學生舉手回答。預設:生:不是的,有時需要輕聲說話,有時不需要。師:什么樣的場合需要輕聲說話?什么樣的場合不需要輕聲說話?為什么?學生小組討論并舉手回答。預設:生1:在閱覽室時,我們需要輕聲說話,或者通過寫紙條的方式溝通,以免影響他人。生2:在課堂上發言時,聲音一定要響亮,這樣同學和老師才能聽清楚。生3:上音樂課唱歌時,聲音也要響亮,這樣才能快速學會。……師:同學們都回答得非常棒!不同的場合需要不同的音量,有時要輕聲,有時要響亮。在公共場合,我們要有一顆尊重他人的心。希望大家都能當好小小“調音師”,自覺遵守公共規則,靈活運用調音方法來維護我們寧靜和諧的公共環境。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知道了教室里噪聲的來源和影響,也學會了減少教室里噪聲的做法。不同的場合需要不同的音量,我們要分清場合,準確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做一名優秀的“調音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小點兒聲(第2課時)1.認識靜音標志,拓展發現需要靜音的地方。2.能夠在公共場所自覺控制音量,培養自我管理能力,并能通過提醒他人等方式主動維護安靜有序的公共環境,增強責任意識。指導學生學會在公共場所自覺控制音量的方法并能自覺踐行,養成良好的公共文明行為習慣。能夠體察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及需求,自覺管理好自己在公共場所的言行,并能參與到共同維護安靜和諧的公共環境的行動中。新課導入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知道了在教室、閱覽室等場所需要保持安靜,但這些都是學校內的場所,是不是離開學校就不需要保持安靜了呢?這節課就讓我們走出校園去看一看吧!新知探究探究:這里也要小點兒聲1.警示標志要認識。師: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我們小點兒聲?為什么?學生思考并舉手回答。預設:生1:在醫院里要小點兒聲,因為患者需要休息。生2:在圖書館也要小點兒聲,因為在圖書館學習需要安靜的環境。……師總結:沒錯,在校外的許多場所依舊需要我們小點兒聲。如果同學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這些場所會有提醒人們的標志,是什么樣的標志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師:(展示教材第50頁的兩幅圖片。)你見過它們嗎?學生回答。師:在公共場所,我們經常會見到這些標志,你知道這些標志的含義嗎?學生嘗試回答,老師具體介紹。預設:生:這些標志都在提醒人們要控制好音量,不要影響他人。師:沒錯,這位同學回答得非常棒。這些標志的外觀雖然不一樣,但都在告訴人們在公共場所里要保持安靜,是公共場所的文明行為規范。師:你還在哪里見過這些標志呢?學生思考并舉手回答。預設:生:在美術館也有這種標志。師總結:這位同學可真細心!沒錯,在美術館里也會出現這種標志,因為美術館中的藝術品需要我們去靜心感受。其實,還有許多公共場所也會出現這些標志,例如博物館、電影院等。但不管在哪里出現,我們看到后都要自覺放輕聲音。2.保持安靜要牢記。師:(展示教材第51頁的兩幅圖片。)同學們,他們的做法正確嗎?學生思考并舉手回答。預設:生:不正確。師:為什么不正確呢?這些地方并沒有警示標志提醒他們啊!學生小組討論并派代表發言。預設:生1:在賓館大聲喧嘩是不對的。賓館里雖然沒有警示標志,但我們也要保持安靜,因為大聲喧嘩會影響別人休息。生2:在公交車上大聲打電話是不對的。這種行為是不文明的,會打擾車上的乘客。師總結:同學們分析得很棒。在有靜音標志的公共場所,我們要自覺控制好音量。有些地方雖然沒有警示標志,但我們也要當好“調音師”。現在,請大家動手設計靜音標志,并說說標志的設計創意以及想要用到哪里。學生動手設計靜音標志,組內交流自己的設計創意以及想要用到的地方。師:(展示第50至51頁的繪本故事。)繪本《聽見》以一組優美的圖文描繪出一幅安寧和諧的公共環境場景,請同學們閱讀繪本故事,體悟文明言行對美好公共生活的積極意義。學生閱讀繪本故事,體悟意義。師總結:在合適的地方貼上警示標志,既能讓我們自己保持安靜,也能提醒他人小點兒聲。我們一起來做好“調音師”,遵守規則,尊重他人,共同維護文明和諧的公共環境。課堂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靜音標志,也知道了在公共場所要自覺保持安靜。希望同學們能夠將我們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自覺保持安靜,養成講文明有禮貌的好習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