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微專題1 物質的檢驗與鑒別2025廣東化學專題精講一、物質的檢驗(6年6考)思路與方法——物質的檢驗1. 常見氣體的檢驗(6年3考)(1)O2:將___________________集氣瓶中,觀察到木條復燃。(2)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帶有火星的木條伸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或有白色沉淀產生)(3)H2、CO、CH4:點燃氣體,將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然后迅速翻轉燒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①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氣體為H2;②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氣體為CO;③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氣體為CH4。燒杯內壁出現水霧,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燒杯內壁無水霧,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燒杯內壁出現水霧,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補充】可燃物中氫、碳元素的檢驗——轉化為檢驗水和二氧化碳①氫元素:將可燃物點燃,用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②碳元素:將可燃物點燃,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燒杯內壁有水霧產生澄清石灰水變渾濁(4)混合氣體中CO2、CO、H2和H2O的檢驗(已知:無水硫酸銅遇水變藍)①檢驗H2O:在CO2、CO和H2的檢驗及除雜過程中涉及到液體試劑,會帶出水,所以應先檢驗H2O。②檢驗并除去CO2:為避免后續實驗對CO的檢驗造成干擾,應先檢驗并除去CO2。B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C裝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檢驗二氧化碳是否存在除去二氧化碳③用濃硫酸除去從溶液中帶出的水,目的是避免后續實驗中對H2的檢驗造成干擾。④檢驗H2:利用H2與氧化銅反應后得到的H2O能使白色的無水CuSO4變____的性質進行檢驗。藍⑤檢驗CO:利用CO與氧化銅反應后得到的CO2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性質進行檢驗。⑥該過程中可能有未反應完的CO,為防止污染空氣,實驗最后應進行__________。尾氣處理2. 常見離子的檢驗(6年5考)(1)單一離子的檢驗(不考慮其他離子干擾)離子 方法 現象H+ 加酸堿指示劑或pH試紙 滴加_____________ 溶液變為紅色用pH試紙測定pH pH___7加活潑金屬 向溶液中加入鋅粒 固體溶解,________加金屬氧化物 向溶液中加_______ 固體溶解,溶液變藍紫色石蕊溶液<產生氣泡氧化銅離子 方法 現象H+ 加碳酸鹽 向溶液中加入______ __________ 觀察到有氣泡產生加難溶性堿 向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銅 固體溶解,__________OH- 加酸堿指示劑或pH試紙 滴加_____________ 溶液變為紅色用pH試紙測定pH pH____7加可溶性銅鹽或鐵鹽 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鈉(合理即可)溶液變為藍色無色酚酞溶液>硫酸銅(或氯化鐵等,合理即可)產生藍色沉淀(或產生紅褐色沉淀,與上一空對應)離子 方法 現象 加酸 向溶液中滴加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有無色、無臭氣體產生,澄清石灰水________(與碳酸氫鹽的現象相同)加可溶性鈣鹽或鋇鹽,再加入稀鹽酸 向溶液中滴加足量__ __________________,再加入足量稀鹽酸 有白色沉淀產生,加入稀鹽酸后,沉淀全部溶解,有氣泡產生稀鹽酸(或稀硫酸等,合理即可)變渾濁氯化鈣溶液(合理即可) 離子 方法 現象Cl- 一般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____________ 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生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_______________ 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生硝酸銀溶液硝酸鋇溶液二、物質的鑒別(6年2考)鑒別原理:利用物質的物理或化學性質,對兩種及兩種以上物質,通過該物質在特定反應中的不同現象進行鑒別區分。1. 用物理方法鑒別:一看(顏色)、二聞(氣味)、三溶解(溶解性或溶解時的吸放熱現象)、四用磁鐵吸引(鐵及四氧化三鐵均具有磁性)。例1 下列各組物質的鑒別方法錯誤的是 ( )A. 酒精和水:聞氣味 B. CuCl2溶液和FeCl3溶液:觀察顏色 C. CaCO3和BaCO3固體:加水,觀察能否溶解 D. NaOH固體和NH4NO3固體:將固體溶于水,測量溫度C2. 用化學方法鑒別:①根據酸堿性不同,可使用紫色石蕊溶液、無色酚酞溶液、pH試紙等鑒別;②加入其他試劑,通過化學反應,觀察反應現象(如燃燒、產生氣泡、產生沉淀、變色等),根據現象分析鑒別。例2 下列各組物質的鑒別試劑或方法錯誤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木炭粉和氧化銅 加入稀硫酸B 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 加入氯化鋇溶液C 鑒別氯化銨溶液和氯化鈉溶液 加入硝酸銀溶液D 鑒別碳酸鈉溶液、氯化鈉溶液和稀鹽酸 測溶液的pHC【補充】生活中幾種常見物質的鑒別1. 黃銅和純銅:分別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的是_____;或相互刻畫,有劃痕的是_____。2. 黃金和黃銅:分別加熱灼燒,變黑的是______。3. 羊毛、棉花和合成纖維:分別灼燒聞氣味,有_________氣味的是羊毛,有_____氣味的是棉花,有_____氣味的是合成纖維。4. 食鹽和小蘇打:分別加入食醋,有氣泡產生的是_______。黃銅純銅黃銅燒焦羽毛燒紙特殊小蘇打1. 下列不能用于鑒別氫氧化鈉與碳酸鈉溶液的試劑是( )A. 稀鹽酸 B. 氯化鈣溶液 C. 澄清石灰水 D. 紫色石蕊溶液2. (2024深圳改編)下列做法不可以完成的是( )A. 辨別空氣、N2和O2——將燃著的木條伸入 B. 辨別黃銅合金和黃金——用酒精燈灼燒C. 辨別純凈水和海水——曬干 D. 辨別酒精和白醋——觀察顏色跟蹤訓練DD3. (2024珠海模擬)P、Q、R、S分別是氫氣、氧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種,小珠同學對這四種氣體按如圖步驟進行鑒別,圖中S代表的氣體是( )A. 氫氣 B. 氧氣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C4. 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澄清石灰水和氫氧化鈉 分別通入二氧化碳,觀察現象B 檢驗雨水是否為酸雨 取樣,滴加酚酞溶液C 檢驗氯化鈉溶液中是否混有氯化鎂 取樣,加入氫氧化鈉溶液D 鑒別過氧化氫溶液和水 分別加入二氧化錳,觀察現象B5. (2024甘肅改編)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氮氣和二氧化碳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熄滅的是二氧化碳B 檢驗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熟石灰 取樣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若變紅說明含有熟石灰C 檢驗燒堿樣品是否完全變質 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觀察是否變色D 鑒別濃硫酸和濃鹽酸 打開試劑瓶瓶蓋,有白霧產生的是濃鹽酸D6. (2024濱州)下列各組物質的鑒別方法、現象及結論均正確的是( )選項 物質 鑒別方法 現象及結論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聞氣味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為一氧化碳,無味的氣體為二氧化碳B 食鹽水和蒸餾水 測pH pH<7的液體為食鹽水,pH=7的液體為蒸餾水選項 物質 鑒別方法 現象及結論C 硫酸鐵溶液和硫酸亞鐵溶液 觀察顏色 淺綠色溶液為硫酸鐵溶液,黃色溶液為硫酸亞鐵溶液D 碳酸氫鈉和碳酸鈉 充分加熱 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的物質為碳酸氫鈉,無明顯現象的物質為碳酸鈉【答案】D7. (2020省卷節選)某興趣小組在學習碳(C)的化學性質時,了解到高溫下C與CuO反應生成CO2,C還能使CO2轉變成CO。于是對過量木炭與CuO反應的氣體產物中是否含有CO進行了探究。【猜想與假設】C與CuO反應時產生的CO2與C進一步反應生成CO,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查閱資料】CO不與NaOH、Ca(OH)2及H2SO4反應。【實驗方案】取研細和干燥后的木炭(0.3 g)和CuO(2.0 g),混合均勻并裝入試管,連接裝置,高溫反應,檢驗氣體。C+CO2 2CO【實驗過程】(1)由圖示裝置③中粉末的顏色變化可檢驗CO,除此之外,還可通過幾種裝置的組合,由另一種明顯的現象來進一步確定CO的存在,則裝置連接的最佳順序為____→尾氣處理(填字母)。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①C. ①→④→①→③→②D. ③→④→①→②B(2)上述進一步確定CO存在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裝置③中粉末的顏色變化除外)。(3)裝置③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裝置③前的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裝置③后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O+CuO Cu+CO2(4)寫出CO尾氣處理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種即可)。【實驗結論】高溫下,過量木炭與CuO反應的氣體產物中有CO。點燃尾氣(或用氣球收集等,合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