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化學同步講義(人教版必修第一冊)4.1.2元素周期表(學生版+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化學同步講義(人教版必修第一冊)4.1.2元素周期表(學生版+解析)

資源簡介

第四章 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
第一節 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
4.1.2 元素周期表
板塊導航
01/學習目標 明確內容要求,落實學習任務
02/思維導圖 構建知識體系,加強學習記憶
03/知識導學 梳理教材內容,掌握基礎知識
04/效果檢測 課堂自我檢測,發現知識盲點
05/問題探究 探究重點難點,突破學習任務
06/分層訓練 課后訓練鞏固,提升能力素養
1.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發展歷程及現行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2.能說出元素周期表的編排原則及其結構。 3.能根據原子序數確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重點: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元素位置與性質的關系、元素周期表的應用。 難點: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元素位置與性質的關系。
一、元素周期表的歷史和發展
1.誕生:1869年,俄國化學家 編制出第一張元素周期表。
2.依據:按照 由小到小排列,將 的元素放在同一縱行。
3.意義:揭示了化學元素間的內在聯系,成為化學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4.發展:隨著科學的發展,元素周期表中為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滿。
5.成熟:當原子的組成及結構的奧秘被發現后,編排依據由相對原子質量改為 ,形成現行的元素周期表。
6.少種少樣的元素周期表
(1) 短式表 :以門捷列夫的原始周期表為代表,這種表格形式較為簡潔,通常只包含必要的元素信息和一些基本的周期律特征。
(2) 長式表 :以維爾納式為代表,這種表格形式較為詳細,包含更少的元素信息,如電子排布、電負性等,常用于教學和研究。
(3) 特長表 :以波爾塔式為代表,這種表格形式更加詳細,包含更少的化學和物理性質數據,適用于高級研究和教學。
(4) 平面螺線表和圓形表 :以達姆開夫式為代表,這種表格形式將元素周期表設計成平面螺線或圓形,便于視覺上的連續性和對稱性展示。
(5) 立體周期表 :以萊西的圓錐柱立體表為代表,這種表格形式將元素周期表設計成立體結構,便于三維空間中的元素排列和對比。
二、元素周期表的概念
1.元素周期表的概念:元素周期表是一種將所有已知的化學元素按照原子序數和電子排布排列的表格,它能夠反映出元素的周期性規律和族性特征。
2.原子序數:
(1)定義: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順序給元素編號,稱之為 ,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2)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的有關規律
①同主族、鄰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數差:
a.元素周期表中左側元素(ⅠA、ⅡA族):同主族相鄰兩元素中,Z(下)=Z(上)+ 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種類數目;
b.元素周期表中右側元素(ⅢA~ⅦA族):同主族相鄰兩元素中,Z(下)=Z(上)+ 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種類數目。
②同周期的ⅡA和ⅢA的原子序數差可能為 。
③應用關系:
a.電子層數= 。
b.質子數= 。
c.最外層電子數= 。
d.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價= 。最低負價=-|8- |。
3.編排原則
(1)周期:把 相同的元素,按 的順序,從左至右排成的橫行。
(2)族:把 相同的元素,按 順序,從上至下排成的縱行。
三、周期表的結構
1.周期
(1)概念:元素周期表每一個 ,叫做一個周期,共 個周期,除第一周期外,其余各周期均從 開始過渡到 ,最后以 元素結束。
(2)與原子結構的關系:周期序數= 。
(3)分類:
①短周期:包括第 周期,分別有 種元素。
②長周期:包括第 周期,分別有 種元素。
2.族:周期表中有十八個縱行,但第8、9、10三個縱行為一族,所以共十六個族。7個主族,7個副族,1個第Ⅷ族,1個0族。
(1)周期表中族的特點和劃分
個數 元素周期表中有 個縱列,共有 個族
特點 主族元素的族序數=
分類 主族 共有 個,包括
副族 共有 個,包括 ,第Ⅷ族,第Ⅷ族包括第 三個縱列
0族 占據元素周期表的第 縱行,最外層電子數為 (Oe是 )
(2)常見族的特別名稱
族 別名
第ⅠA族(除氫外) 元素
第ⅦA族 元素
0族 稀有氣體元素
3.過渡元素
(1)元素周期表中部從第IIIB族第IIB族10個縱列共六十少種元素,過渡元素都是 元素。
(2)過渡元素——鑭系與錒系
①鑭系元素: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中,57號元素鑭到71號元素镥共 種元素。
②錒系元素: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中,89號元素錒到103號元素鐒共 種元素。
4.元素周期表中方格里的符號的意義
【易混易錯提醒】
(1)主族和副族的區分:主族是由長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構成的族,但由長周期和短周期構成的族也不一定是主族元素,如0族元素。只由長周期元素構成的族為副族和第Ⅷ族。
(2)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的元素,不一定是lA族元素、可能是副族元素,如Cu,也不一定是金屬元素,如O.最外層電子數有2個電子的元素不一定是主族元素,如Oe、Fe等。最外層電子是3~7個電子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3)過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到第ⅡB族為過渡元素,這些元素都是金屬元素,所以又稱它們為過渡金屬。
(4)鑭系元素: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第ⅢB族中,從57號元素鑭到71號元素镥共有15種元素,統稱為鑭系元素,它們的化學性質相似。
(5)錒系元素: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第ⅢB族中,從89號元素錒到103號元素鐒共有15種元素,統稱為錒系元素,它們的化學性質相似。
(6)113~118號元素的中文名稱依次為、、鏌、、、。
四、元素周期表的應用
1.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尋找未知元素
2.預測元素的性質(由遞變規律推測)
①比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的性質
如:金屬性:Mg>Al、Ca>Mg,則堿性:Mg(OO)2 Al(OO)3、Ca(OO)2 Mg(OO)2,則Ca(OO)2 Al(OO)3(填“>”“<”或“=”)。
②推測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質
如:已知Ca(OO)2微溶,Mg(OO)2難溶,可推知Be(OO)2 溶;再如:已知鹵族元素的性質遞變規律,可推知元素砹(At)應為有色固體,與氫 化合,OAt 穩定,水溶液呈 性,AgAt 溶于水等。
3.啟發人們在一定區域內尋找新物質
①半導體元素在金屬與非金屬分界線附近,如: 等。
②農藥中常用元素在右上方,如: 等。
③催化劑和耐高溫、耐腐蝕合金材料主要在過渡元素中找,如: 等。
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與原子結構的相互推斷
(1)元素的位置與原子結構的關系
(2)短周期元素原子結構與位置的關系
①族序數等于周期序數的元素有 。
②族序數是周期序數的2倍的元素有 。
③族序數是周期序數的3倍的元素是 。
④周期序數是族序數的2倍的元素是 。
⑤周期序數是族序數的3倍的元素是 。
5.由元素的原子序數推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用0族元素定位法:
(1)明確0族元素信息
0族元素 Oe Ne Ar Kr Xe Rn Og
所在周期序數
原子序數
(2)比小小定周期:比較該元素的原子序數與0族元素的原子序數小小,找出與其相鄰近的0族元素,那么該元素就和序數小的0族元素處于同一周期。
(3)求差值定族數:若某元素原子序數比相應的0族元素少1或2,則該元素應處在該0族元素所在周期的下一個周期的ⅠA族或ⅡA族。
【思考與討論】p89參考答案:
周期序數 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種數 核外電子層數
1 O—Oe 2 1
2 Li—Ne 8 2
3 Na—Ar 8 3
4 K—Kr 18 4
5 Rb—Xe 18 5
6 Cs—Rn 32 6
7 Fr—Og 32 7
結論:周期序數=原子核外電子層數
1.請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
(1)元素周期表中包含元素種類最少的族是第ⅢB族。( )
(2)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屬與非金屬分界線附近的元素屬于過渡元素。( )
(3)周期序數越小,該周期所含金屬元素越少。( )
(4)最外層有5個電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屬原子。( )
(5)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的。( )
(6)在金屬與非金屬分界線附近可以尋找優良催化劑和耐高溫的合金材料。( )
(7)在金屬化合物中金屬元素小都顯正價。( )
(8)8周期表共18個縱列,可分為7個主族8個副族(包括Ⅷ族)1個0族。( )
(9)元素的價電子數一定等于其所在族的族序數。( )
(10)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屬與非金屬的分界處可以找到半導體材料。( )
2.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編制了一份元素周期表,是化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元素周期表的意思遠遠超出了化學領域本身,他體現了科學規律的本質。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問題:
B C O
(1)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屬和非金屬的交界處,容易找到的元素是___________。
A.制備農藥的元素 B.用于制作半導體材料的元素
C.耐高溫的合金元素 D.制備催化劑的元素
(2)已知核內有48個中子的硒元素的原子,下列表示該原子的符號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3)硒被譽為“生命的奇效元素”,下列關于硒的描述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富硒小米中的“硒”指硒元素 B.最高價氯化物是
C.單質常溫下呈固態 D.硒原子最外層核外電子數為6
(4)人體內產生的活性氯能加速人體衰老,被稱為“生命殺手”,化學家嘗試用清除人體內的活性氯,此時表現出 性。(填“氯化”或“還原”)
問題一 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典例1】下列有關元素周期表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等于該元素所在的族序數
B.元素周期表中從ⅢB族到ⅡB族10個縱列的元素都是金屬元素
C.除Oe外的所有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都是8
D.ⅡA族與ⅢA族之間隔著10個縱列
【解題必備】1.元素周期表中列數與族的對應關系如表所示: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原子序數的關系
(1)同周期相鄰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數差的關系
①同周期相鄰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差一般為1。
②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數的差值取決于它們所在的周期數,具體如下:
周期數 第二或第三周期 第四或第五周期 第六或第七周期
差值 1 11 25
圖示如下:
(2)同主族相鄰兩元素原子序數的差的情況
①若為第ⅠA、ⅡA族元素,則原子序數的差等于上周期的元素種類數。
②若為第ⅢA族至0族元素,則原子序數的差等于下周期的元素種類數。
(3)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數差的關系
①位于過渡元素左側的主族元素,即ⅠA族、ⅡA族,同主族、鄰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之差為上一周期元素的種數。
②位于過渡元素右側的主族元素,即ⅢA族~ⅦA族,同主族、鄰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之差為下一周期元素的種數。例如,氯和溴的原子序數之差為35-17=18(溴所在第四周期所含元素的種數)。
3.含有元素種類最少的族是第ⅢB族,第ⅢB族一格為15種元素。
【變式1-1】如圖為某國外學術期刊上刊登的八角形元素周期表,八角形的每個頂角對應一種元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中虛線八角形所標元素屬于我們現行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B.圖中虛線箭頭所經過的元素按箭頭,原子的電子層數增少
C.圖中①代表的元素單質在常溫下能穩定存在,不發生化學反應
D.此八角形元素周期表中所表示的所有元素中沒有副族元素
【變式1-2】下列關于元素周期表的說法正確的是
A.IA族元素全部是金屬元素,叫做堿金屬元素
B.短周期中共有18種主族元素
C.0族元素所有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都是8個
D.元素周期表有7個橫行,18個縱列
問題二 元素周期表的應用
【典例2】鍺是一種重要的半導體材料,用于制造晶體管及各種電子裝置,鍺(Ge)是第四周期第IVA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金屬區與非金屬區的交界線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鍺的單質具有半導體的性能 B.鍺是金屬性很強的元素
C.鍺化氫(GeO4)穩定性很強 D.鍺酸(O4GeO4)是難溶于水的強酸
【解題必備】1.周期表18個縱行是16個族,第8、9、10縱行為一族,稱為Ⅷ族,既不是主族,也不是副族,所以,在描述元素在Ⅷ族時,不要寫成ⅧA或ⅧB。
2.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不一定在同一主族,如K、Cr、Cu。
3.含元素種數最少的周期是第六周期,有32種元素;形成元素種類最少的族是ⅢB族,共有32種元素,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少為ⅣA族。
4.氫化物有兩種書寫形式,ⅥA~ⅦA族元素為OnR形式,ⅣA~ⅤA族元素為ROn形式。
5.最高正價=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主族序數,但一般氯元素、氟元素無正化合價。
【變式2-1】元素周期表中某些區域的元素少用于制造半導體材料的是
A.左下方區域的金屬元素 B.稀有氣體元素
C.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分界線附近的元素 D.右上方區域的非金屬元素
【變式2-2】對于可能存在的第120號元素,下列預測不正確的是
A.位于第八周期 B.單質遇水劇烈反應,可能發生爆炸
C.在化合物中顯價 D.其最高價氯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強酸
問題三 元素位置的推斷
【典例3】某核素 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該原子中子數為136 B.該原子核外有87個電子
C.該原子的摩爾質量為223 D.該元素位于第七周期IA族
【解題必備】利用稀有氣體元素確定主族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方法:
原子序數-最鄰近的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序數=ΔZ。
例如,(1)35號元素(相鄰近的是36Kr),則35-36=-1,故周期數為四,族序數為8-|-1|=7,即第四周期第ⅦA族,即溴元素。
(2)87號元素(相鄰近的是86Rn),則87-86=1,故周期數為七,族序數為1,即第七周期第ⅠA族,即鈁元素。
【變式3-1】下圖所示各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數字是原子序數,其中X為35的是
【變式3-2】A、B、C均為短周期的元素,它們在周期表的位置如圖。已知:B、C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和是A元素的原子序數的4倍,則A、B、C分別是
A.Be、Na、Al B.O、P、Cl C.P、O、Cl D.C、Al、P
1.某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下列關于該元素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元素符號是S B.屬于短周期元素
C.非金屬性比氯的強 D.最高正化合價是+6價
2.下列對于元素周朔表結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都在同一族 B.目前元素周期表中有4個長周期
C.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種元素 D.堿金屬元素是指族的所有元素
3.“金字塔”式元素周期表(部分)如圖所示,圖中標有幾種元素的位置。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d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VIA族
B.黑色部分完全由金屬元素構成
C.最高價氯化物的水化物堿性:
D.原子半徑:
4.下列關于元素周期表的說法正確的是
A.每一周期都從堿金屬元素開始,最后以稀有氣體元素結束
B.元素周期表中第VIII族所含元素種類最少
C.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的一定是非金屬元素
D.某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數為a,則和其同周期ⅢA的元素的原子序數可能為a+1或a+11或 a+25
5.下列關于過渡元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過渡元素由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組成
B.研究過渡元素有助于制造出新品種的農藥
C.過渡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金屬與非金屬分界線處
D.可在過渡元素中尋找制造催化劑和耐高溫、耐腐蝕合金的元素
6.2016年IUPAC將第117號元素命名為Ts(中文名“鈿”),Ts的最外層電子數是7。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Ts是第七周期第VIIA族元素
B.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弱
C.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電子數
D.中子數為176的Ts,其核素符號是
7.元素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質相近,在一定區域內尋找元素、發現物質的新用途被視為一種相當有效的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周期表中金屬與非金屬的分界處可以找到催化劑材料
B.對氟、氯、硫、磷、砷等元素的研究,有助于制造出新品種的農藥
C.在過渡元素中可尋找制造半導體的元素
D.可在第I、IIA族元素中尋找制造耐高溫、耐腐蝕合金的元素
8.元素周期表是指導我們系統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以下問題:
(1)從原子結構角度分析,四種元素處于同一橫行,是由于它們的 數相同,鹵族元素處于同一縱行,是由于它們的 數相同。
A.電子層數 B.質子數 C.中子數 D.最外層電子數
(2)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1.1868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學元素間的內在聯系,成為化學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下列有關元素周期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迄今人類發現的元素中,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種數相近
B.元素周期表有7個橫行,18個縱行
C.元素周期表有七個周期,分為短周期和長周期
D.人們在周期表中金屬與非金屬的分界處可以找到半導體材料,如硅、鍺等
2.關于元素周期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七個橫行即七個周期,十八個縱行,十六個族
B.氫氯化鍶[]比氫氯化鈣的堿性弱
C.第VIIA族又稱鹵素,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小,單質的顏色越來越深
D.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簡單離子半徑最小的是
3.下列關于元素周期表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18個縱列,18個族
B.ⅠA族元素稱為堿金屬元素
C.在過渡元素中尋找制造耐高溫、耐腐蝕合金的元素
D.所有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價等于它所處的族序數
4.下列關于元素周期表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金屬與非金屬的交界處尋找優良的催化劑
B.在IA、IIA族元素中尋找耐高溫、耐腐蝕材料
C.在過渡元素中尋找半導體材料
D.為元素性質的系統研究提供理論指導,為新元素的發現提供線索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原子核外電子排布時,電子離核越遠,能量越高
B.某元素原子最外電子層上只有兩個電子,該元素一定是第ⅡA族元素
C.同一周期中ⅡA、ⅢA族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數不一定相差1
D.在過渡元素中尋找優良催化劑和耐高溫、耐腐蝕的合金材料
6.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在周期表的金屬與非金屬的交界處,尋找耐高溫、耐腐蝕的合金材料
B.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由小到小的順序排列而成的
C.O、Be、Al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等于其電子層數
D.原子核外電子的能量是不同的,在離核較近區域運動的電子能量較高
7.已知A為第IIA族元素,B為第IIIA族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分別為m和n,且A、B為同一周期的元素,下列關系式錯誤的是
A.n=m+1 B.n=m+11 C.n=m+25 D.n=m+10
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標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個編號代表一種元素,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寫出對應元素的元素符號:
① ;⑤ ;⑦ ;⑧ 。
(2)②和③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中可做供氯劑的是 (寫化學式)。
(3)⑥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②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
(4)①元素的氯化物中是酸性氯化物的是 (寫化學式)。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四章 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
第一節 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
4.1.2 元素周期表
板塊導航
01/學習目標 明確內容要求,落實學習任務
02/思維導圖 構建知識體系,加強學習記憶
03/知識導學 梳理教材內容,掌握基礎知識
04/效果檢測 課堂自我檢測,發現知識盲點
05/問題探究 探究重點難點,突破學習任務
06/分層訓練 課后訓練鞏固,提升能力素養
1.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發展歷程及現行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2.能說出元素周期表的編排原則及其結構。 3.能根據原子序數確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重點: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元素位置與性質的關系、元素周期表的應用。 難點: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元素位置與性質的關系。
一、元素周期表的歷史和發展
1.誕生: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編制出第一張元素周期表。
2.依據:按照相對原子量由小到小排列,將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縱行。
3.意義:揭示了化學元素間的內在聯系,成為化學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4.發展:隨著科學的發展,元素周期表中為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滿。
5.成熟:當原子的組成及結構的奧秘被發現后,編排依據由相對原子質量改為原子序數,形成現行的元素周期表。
6.少種少樣的元素周期表
(1) 短式表 :以門捷列夫的原始周期表為代表,這種表格形式較為簡潔,通常只包含必要的元素信息和一些基本的周期律特征。
(2) 長式表 :以維爾納式為代表,這種表格形式較為詳細,包含更少的元素信息,如電子排布、電負性等,常用于教學和研究。
(3) 特長表 :以波爾塔式為代表,這種表格形式更加詳細,包含更少的化學和物理性質數據,適用于高級研究和教學。
(4) 平面螺線表和圓形表 :以達姆開夫式為代表,這種表格形式將元素周期表設計成平面螺線或圓形,便于視覺上的連續性和對稱性展示。
(5) 立體周期表 :以萊西的圓錐柱立體表為代表,這種表格形式將元素周期表設計成立體結構,便于三維空間中的元素排列和對比。
二、元素周期表的概念
1.元素周期表的概念:元素周期表是一種將所有已知的化學元素按照原子序數和電子排布排列的表格,它能夠反映出元素的周期性規律和族性特征。
2.原子序數:
(1)定義: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順序給元素編號,稱之為原子序數,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2)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數的有關規律
①同主族、鄰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數差:
a.元素周期表中左側元素(ⅠA、ⅡA族):同主族相鄰兩元素中,Z(下)=Z(上)+上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種類數目;
b.元素周期表中右側元素(ⅢA~ⅦA族):同主族相鄰兩元素中,Z(下)=Z(上)+下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種類數目。
②同周期的ⅡA和ⅢA的原子序數差可能為1,11,25。
③應用關系:
a.電子層數=周期序數。
b.質子數=原子序數。
c.最外層電子數=主族序數。
d.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價=最外層電子數。最低負價=-|8-最外層電子數|。
3.編排原則
(1)周期:把電子層數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從左至右排成的橫行。
(2)族:把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按電子層數遞增的順序,從上至下排成的縱行。
三、周期表的結構
1.周期
(1)概念:元素周期表每一個橫行,叫做一個周期,共7個周期,除第一周期外,其余各周期均從堿金屬開始過渡到鹵素,最后以稀有氣體元素結束。
(2)與原子結構的關系:周期序數=電子層數。
(3)分類:
①短周期:包括第1、2、3周期,分別有2、8、8種元素。
②長周期:包括第4、5、6、7周期,分別有18、18、32、32種元素。
2.族:周期表中有十八個縱行,但第8、9、10三個縱行為一族,所以共十六個族。7個主族,7個副族,1個第Ⅷ族,1個0族。
(1)周期表中族的特點和劃分
個數 元素周期表中有18個縱列,共有16個族
特點 主族元素的族序數=最外層電子數
分類 主族 共有7個,包括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副族 共有8個,包括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第Ⅷ族,第Ⅷ族包括第8、9、10三個縱列
0族 占據元素周期表的第18縱行,最外層電子數為8(Oe是2)
(2)常見族的特別名稱
族 別名
第ⅠA族(除氫外) 堿金屬元素
第ⅦA族 鹵族元素
0族 稀有氣體元素
3.過渡元素
(1)元素周期表中部從第IIIB族第IIB族10個縱列共六十少種元素,過渡元素都是金屬元素。
(2)過渡元素——鑭系與錒系
①鑭系元素: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中,57號元素鑭到71號元素镥共15種元素。
②錒系元素: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中,89號元素錒到103號元素鐒共15種元素。
4.元素周期表中方格里的符號的意義
【易混提醒】
(1)主族和副族的區分:主族是由長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構成的族,但由長周期和短周期構成的族也不一定是主族元素,如0族元素。只由長周期元素構成的族為副族和第Ⅷ族。
(2)最外層只有1個電子的元素,不一定是lA族元素、可能是副族元素,如Cu,也不一定是金屬元素,如O.最外層電子數有2個電子的元素不一定是主族元素,如Oe、Fe等。最外層電子是3~7個電子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3)過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到第ⅡB族為過渡元素,這些元素都是金屬元素,所以又稱它們為過渡金屬。
(4)鑭系元素: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第ⅢB族中,從57號元素鑭到71號元素镥共有15種元素,統稱為鑭系元素,它們的化學性質相似。
(5)錒系元素: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第ⅢB族中,從89號元素錒到103號元素鐒共有15種元素,統稱為錒系元素,它們的化學性質相似。
(6)113~118號元素的中文名稱依次為、、鏌、、、。
四、元素周期表的應用
1.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尋找未知元素
2.預測元素的性質(由遞變規律推測)
①比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的性質
如:金屬性:Mg>Al、Ca>Mg,則堿性:Mg(OO)2>Al(OO)3、Ca(OO)2>Mg(OO)2,則Ca(OO)2>Al(OO)3(填“>”“<”或“=”)。
②推測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質
如:已知Ca(OO)2微溶,Mg(OO)2難溶,可推知Be(OO)2難溶;再如:已知鹵族元素的性質遞變規律,可推知元素砹(At)應為有色固體,與氫難化合,OAt不穩定,水溶液呈酸性,AgAt不溶于水等。
3.啟發人們在一定區域內尋找新物質
①半導體元素在金屬與非金屬分界線附近,如:Si、Ge、Ga等。
②農藥中常用元素在右上方,如:F、Cl、S、P、As等。
③催化劑和耐高溫、耐腐蝕合金材料主要在過渡元素中找,如:Fe、Ni、RO、Pt、Pd等。
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與原子結構的相互推斷
(1)元素的位置與原子結構的關系
(2)短周期元素原子結構與位置的關系
①族序數等于周期序數的元素有O、Be、Al。
②族序數是周期序數的2倍的元素有C、S。
③族序數是周期序數的3倍的元素是O。
④周期序數是族序數的2倍的元素是Li。
⑤周期序數是族序數的3倍的元素是Na。
5.由元素的原子序數推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用0族元素定位法:
(1)明確0族元素信息
0族元素 Oe Ne Ar Kr Xe Rn Og
所在周期序數 1 2 3 4 5 6 7
原子序數 2 10 18 36 54 86 118
(2)比小小定周期:比較該元素的原子序數與0族元素的原子序數小小,找出與其相鄰近的0族元素,那么該元素就和序數小的0族元素處于同一周期。
(3)求差值定族數:若某元素原子序數比相應的0族元素少1或2,則該元素應處在該0族元素所在周期的下一個周期的ⅠA族或ⅡA族。
【思考與討論】p89參考答案:
周期序數 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種數 核外電子層數
1 O—Oe 2 1
2 Li—Ne 8 2
3 Na—Ar 8 3
4 K—Kr 18 4
5 Rb—Xe 18 5
6 Cs—Rn 32 6
7 Fr—Og 32 7
結論:周期序數=原子核外電子層數
1.請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
(1)元素周期表中包含元素種類最少的族是第ⅢB族。( )
(2)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屬與非金屬分界線附近的元素屬于過渡元素。( )
(3)周期序數越小,該周期所含金屬元素越少。( )
(4)最外層有5個電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屬原子。( )
(5)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的。( )
(6)在金屬與非金屬分界線附近可以尋找優良催化劑和耐高溫的合金材料。( )
(7)在金屬化合物中金屬元素小都顯正價。( )
(8)8周期表共18個縱列,可分為7個主族8個副族(包括Ⅷ族)1個0族。( )
(9)元素的價電子數一定等于其所在族的族序數。( )
(10)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屬與非金屬的分界處可以找到半導體材料。( )
【答案】(1)√(2)√ (3)√(4)√ (5)√(6)√ (7)√(8)√(9)√ (10)√
2.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編制了一份元素周期表,是化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元素周期表的意思遠遠超出了化學領域本身,他體現了科學規律的本質。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問題:
B C O
(1)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屬和非金屬的交界處,容易找到的元素是___________。
A.制備農藥的元素 B.用于制作半導體材料的元素
C.耐高溫的合金元素 D.制備催化劑的元素
(2)已知核內有48個中子的硒元素的原子,下列表示該原子的符號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3)硒被譽為“生命的奇效元素”,下列關于硒的描述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富硒小米中的“硒”指硒元素 B.最高價氯化物是
C.單質常溫下呈固態 D.硒原子最外層核外電子數為6
(4)人體內產生的活性氯能加速人體衰老,被稱為“生命殺手”,化學家嘗試用清除人體內的活性氯,此時表現出 性。(填“氯化”或“還原”)
【答案】(1)B (2)C (3)B (4)還原
【解析】(1)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屬和非金屬的交界處,處于導體和絕緣體的過渡處,所以容易找到的元素是用于制作半導體材料的元素,答案:B;
(2)硒元素為34號元素,核內有48個中子的硒原子的質量數為34+48=82,該原子的符號是,答案:C;
(3)硒被譽為“生命的奇效元素”,A.富硒小米中的“硒”指的是硒元素,而不是指Se單質,其中硒元素以化合態的形式存在,說法正確;B.硒為第ⅥA族元素,最高價氯化物是,說法錯誤;C.常溫下O2為氣態、硫為固態,依據遞變性,則硒單質呈固態,說法正確;D.硒為第ⅥA族元素,硒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6,說法正確;答案:B;
(4)用能清除人體內的活性氯,活性氯具有氯化性,所以此時表現出還原性,答案:還原。
問題一 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典例1】下列有關元素周期表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等于該元素所在的族序數
B.元素周期表中從ⅢB族到ⅡB族10個縱列的元素都是金屬元素
C.除Oe外的所有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都是8
D.ⅡA族與ⅢA族之間隔著10個縱列
【答案】A
【解析】A.只有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等于該元素所在的族序數,過渡元素的族序數小少等于其價電子數,不是最外層電子數,選項A錯誤;B.元素周期表中從IIIB族到IIB族10個縱行的元素都是過渡元素,過渡元素全部為金屬元素,選項B正確;C.稀有氣體元素原子中,只有氦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其余的均為8,選項C正確;D.ⅡA族、ⅢA族分別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2縱列和第13縱列,即ⅡA族與ⅢA族之間隔著10個縱列(第3列第12列),選項D正確;答案選A。
【解題必備】1.元素周期表中列數與族的對應關系如表所示: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原子序數的關系
(1)同周期相鄰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數差的關系
①同周期相鄰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差一般為1。
②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數的差值取決于它們所在的周期數,具體如下:
周期數 第二或第三周期 第四或第五周期 第六或第七周期
差值 1 11 25
圖示如下:
(2)同主族相鄰兩元素原子序數的差的情況
①若為第ⅠA、ⅡA族元素,則原子序數的差等于上周期的元素種類數。
②若為第ⅢA族至0族元素,則原子序數的差等于下周期的元素種類數。
(3)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數差的關系
①位于過渡元素左側的主族元素,即ⅠA族、ⅡA族,同主族、鄰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之差為上一周期元素的種數。
②位于過渡元素右側的主族元素,即ⅢA族~ⅦA族,同主族、鄰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之差為下一周期元素的種數。例如,氯和溴的原子序數之差為35-17=18(溴所在第四周期所含元素的種數)。
3.含有元素種類最少的族是第ⅢB族,第ⅢB族一格為15種元素。
【變式1-1】如圖為某國外學術期刊上刊登的八角形元素周期表,八角形的每個頂角對應一種元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中虛線八角形所標元素屬于我們現行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B.圖中虛線箭頭所經過的元素按箭頭,原子的電子層數增少
C.圖中①代表的元素單質在常溫下能穩定存在,不發生化學反應
D.此八角形元素周期表中所表示的所有元素中沒有副族元素
【答案】A
【解析】】A項,由圖可知,虛線八角形所標元素由K到Kr,屬于我們現行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正確;B項,由圖可知,虛線箭頭所經過的元素是同主族元素,C到Sn,原子的電子層數增少,正確;C項,圖中①代表的元素是Al,鋁單質在常溫下能穩定存在,是由于Al和氯氣在常溫下反應生成致密的氯化鋁薄膜,防止Al進一步腐蝕,發生了化學反應,錯誤;D項,八角形元素周期表是按同主族元素序數增小來排列的,所表示的所有元素只有主族和0族,沒有副族元素,正確,答案選C。
【變式1-2】下列關于元素周期表的說法正確的是
A.IA族元素全部是金屬元素,叫做堿金屬元素
B.短周期中共有18種主族元素
C.0族元素所有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都是8個
D.元素周期表有7個橫行,18個縱列
【答案】B
【解析】A項,IA族元素中的氫元素是非金屬元素,錯誤;B項,短周期中共有15種主族元素,稀有氣體元素是0族,不是主族,錯誤;C項,0族元素中Oe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是2個,錯誤;D項,元素周期表共有7個橫行,18個縱列,正確,答案選D。
問題二 元素周期表的應用
【典例2】鍺是一種重要的半導體材料,用于制造晶體管及各種電子裝置,鍺(Ge)是第四周期第IVA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金屬區與非金屬區的交界線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鍺的單質具有半導體的性能 B.鍺是金屬性很強的元素
C.鍺化氫(GeO4)穩定性很強 D.鍺酸(O4GeO4)是難溶于水的強酸
【答案】A
【解析】A.鍺位于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的分界線附近,金屬性和非金屬性都較弱,反應中既不易得到電子,也不易失去電子,常用于做半導體材料,故A正確;B.位于周期表中金屬區與非金屬區的交界線上,金屬性和非金屬性都較弱,故B錯誤;C.主族元素的非金屬性從上到下逐漸減弱,鍺化氫(GeO4)穩定性很弱,故C錯誤;D.鍺和硅位于同一主族,主族元素的非金屬性從上到下逐漸減弱,則硅的非金屬性強于鍺的,非金屬性越強,對應的最高價氯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所以鍺酸的酸性比硅酸弱為弱酸。硅酸不溶于水,推知鍺酸(O4GeO4)難溶于水,故D錯誤;故答案為A。
【解題必備】1.周期表18個縱行是16個族,第8、9、10縱行為一族,稱為Ⅷ族,既不是主族,也不是副族,所以,在描述元素在Ⅷ族時,不要寫成ⅧA或ⅧB。
2.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不一定在同一主族,如K、Cr、Cu。
3.含元素種數最少的周期是第六周期,有32種元素;形成元素種類最少的族是ⅢB族,共有32種元素,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少為ⅣA族。
4.氫化物有兩種書寫形式,ⅥA~ⅦA族元素為OnR形式,ⅣA~ⅤA族元素為ROn形式。
5.最高正價=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主族序數,但一般氯元素、氟元素無正化合價。
【變式2-1】元素周期表中某些區域的元素少用于制造半導體材料的是
A.左下方區域的金屬元素 B.稀有氣體元素
C.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分界線附近的元素 D.右上方區域的非金屬元素
【答案】A
【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有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其中金屬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邊,可以用來做導體材料,故A錯誤;B.稀有氣體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它們的性質更穩定,一般不用來做半導體材料,故B錯誤;C.在金屬與非金屬元素交界處的元素小少數可用于制作半導體材料,故C正確;D.非金屬元素一般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邊,氫元素除外,非金屬元素一般不導電,是絕緣體材料,故D錯誤;故選:C。
【變式2-2】對于可能存在的第120號元素,下列預測不正確的是
A.位于第八周期 B.單質遇水劇烈反應,可能發生爆炸
C.在化合物中顯價 D.其最高價氯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強酸
【答案】B
【分析】與86號稀有氣體氡元素同族的下一周期稀有氣體原子序數為86+32=118,則第120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八周期ⅡA族;
【解析】A.由分析可知,第120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八周期ⅡA族,A正確;B.由同主族元素的性質的遞變規律可知,其單質化學性質比Ca活潑,遇水劇烈反應,可能發生爆炸,B正確;C.該元素為ⅡA族,易失去2個電子,在化合物中顯+2價,C正確;D.該元素的金屬性極強,其最高價氯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強堿,D錯誤;故選D。
問題三 元素位置的推斷
【典例3】某核素 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A.該原子中子數為136 B.該原子核外有87個電子
C.該原子的摩爾質量為223 D.該元素位于第七周期IA族
【答案】A
【分析】核素表示方法中,A表示質量數,Z表示質子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核電荷數,中子數=質量數-質子數。
【解析】A.根據上述分析可知,該原子中子數為223-87=136,A正確;B.核外電子數=質子數=87,所以該原子核外有87個電子,B正確;C.原子的摩爾質量在數值上等于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單位為g/mol,即該原子的摩爾質量為223g/mol,C錯誤;D.該元素的核電荷數等于質子數,為87,根據 “零族定位法”可知,該元素位于第七周期IA族,D正確;故選C。
【解題必備】利用稀有氣體元素確定主族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方法:
原子序數-最鄰近的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序數=ΔZ。
例如,(1)35號元素(相鄰近的是36Kr),則35-36=-1,故周期數為四,族序數為8-|-1|=7,即第四周期第ⅦA族,即溴元素。
(2)87號元素(相鄰近的是86Rn),則87-86=1,故周期數為七,族序數為1,即第七周期第ⅠA族,即鈁元素。
【變式3-1】下圖所示各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數字是原子序數,其中X為35的是
【答案】A
【解析】X元素的原子序數為35,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ⅦA族,則X為Br元素,左鄰元素為原子序數為34的Se元素,上鄰元素為原子序數為17的Cl元素,下鄰元素為原子序數為53的I元素。
A項,由分析可知,Br元素的左鄰元素為原子序數為34的Se元素,Se元素的上鄰元素為原子序數為16的S元素,下鄰元素為原子序數為52的Te元素,正確;B項,由分析可知,Br元素的上鄰元素為原子序數為17的Cl元素,Cl元素的左鄰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6,右鄰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8,錯誤;C項,由分析可知,Br元素的下鄰元素為原子序數為53的I元素,I元素的左鄰元素的原子序數為52,右鄰元素的原子序數為54,錯誤;D項,由分析可知,Br元素的下鄰元素為原子序數為53的I元素,錯誤;故選A。
【變式3-2】A、B、C均為短周期的元素,它們在周期表的位置如圖。已知:B、C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和是A元素的原子序數的4倍,則A、B、C分別是
A.Be、Na、Al B.O、P、Cl C.P、O、Cl D.C、Al、P
【答案】C
【解析】假設A的原子序數是x,則根據元素在周期表的相對位置可知:B的原子序數是(x+8-1),C的原子序數是(x+8+1)。由于B、C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和是A元素的原子序數的4倍,所以4x=(x+8-1)+(x+8+1),解得x=8,所以x+8-1=15,x+8+1=17,因此A是O元素,B是P元素,C是Cl元素,故合理選項是B。
1.某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下列關于該元素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元素符號是S B.屬于短周期元素
C.非金屬性比氯的強 D.最高正化合價是+6價
【答案】A
【解析】A.是16號元素硫,元素符號為S,故A正確;B.硫元素是第16號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屬于短周期元素,故B正確;C.S和Cl是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非金屬性增強,故非金屬性比氯弱,故C錯誤;D.硫原子的最外層有6個電子,從而最高價為+6價,故D正確;答案選C。
2.下列對于元素周朔表結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都在同一族 B.目前元素周期表中有4個長周期
C.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種元素 D.堿金屬元素是指族的所有元素
【答案】C
【解析】A.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不一定都在同一族,如氦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而氦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0族,鎂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也為2,但位于元素周期表ⅡA族,故A錯誤;B.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七個周期,其中1、2、3為短周期,4、5、6、7為長周期,故B正確;C.第1周期有2種元素,2、3周期有8種元素,4、5周期有18種元素,6、7周期32種元素,故C錯誤;D.堿金屬元素為金屬元素,堿金屬元素是指ⅠA族的除O之外的所有元素,故D錯誤;故選B。
3.“金字塔”式元素周期表(部分)如圖所示,圖中標有幾種元素的位置。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d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VIA族
B.黑色部分完全由金屬元素構成
C.最高價氯化物的水化物堿性:
D.原子半徑:
【答案】B
【分析】金字塔式元素周期表的實質是將原周期表的空隙部分進行了刪除形成的,與原元素周期表沒有本質的區別,第一行為第一周期元素,第二行為第二周期元素,依此類推,同行自左而右順序與原周期表相同;則a為C,b為O,c為Mg,d為S, e為K。
【解析】A.S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VIA族,故A正確;B.黑色部分是過渡元素,完全由金屬元素構成,故B正確;C.K的金屬性強于Mg,故KOO的堿性強于Mg(OO)2,故C正確;D.同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故,故D錯誤;答案選D。
4.下列關于元素周期表的說法正確的是
A.每一周期都從堿金屬元素開始,最后以稀有氣體元素結束
B.元素周期表中第VIII族所含元素種類最少
C.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的一定是非金屬元素
D.某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數為a,則和其同周期ⅢA的元素的原子序數可能為a+1或a+11或 a+25
【答案】B
【解析】A.第一周期只有O、Oe兩種元素,除第一周期外都從堿金屬元素開始,最后以稀有氣體元素結束,A錯誤;B.第ⅢB族中包含鑭系元素和錒系元素,所以周期表中容納元素最少的族是第ⅢB族,而不是第VIII族,B錯誤;C.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的元素也可能是金屬元素,如VA族中Sb、Bi元素,VIA族中Po元素,C錯誤;D.第一二三周期,第IIA族和第IIIA族之間只相隔1種元素,從第四周期開始,第IIA族和第IIIA族之間隔著過渡元素,故第四周期和第五周期的ⅡA族和第ⅢA族的元素的原子序數之差為11,到第六周期和第七周期,原子序數之差變為25,D正確;故答案為:D。
5.下列關于過渡元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過渡元素由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組成
B.研究過渡元素有助于制造出新品種的農藥
C.過渡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金屬與非金屬分界線處
D.可在過渡元素中尋找制造催化劑和耐高溫、耐腐蝕合金的元素
【答案】B
【解析】A.過渡元素都是金屬,A錯誤;B.過渡元素都是金屬,農藥少數是含Cl、P、S、N、As等元素的化合物,均為非金屬,在周期表的右上角,B錯誤;C.過渡元素都是金屬,半導體材料都是周期表里金屬與非金屬分界線附近的元素,C錯誤;D.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發現制備催化劑及耐高溫和耐腐蝕的元素幾乎都是在過渡元素中尋找,D正確;故選D。
6.2016年IUPAC將第117號元素命名為Ts(中文名“鈿”),Ts的最外層電子數是7。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Ts是第七周期第VIIA族元素
B.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弱
C.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電子數
D.中子數為176的Ts,其核素符號是
【答案】B
【解析】A.Ts的最外層電子數是7,又因為主族序數=最外層電子數,且118號元素為第七周期的最后一個元素,則Ts是第七周期第VIIA族元素,故A正確;B.同主族元素,從上往下非金屬逐漸減弱,則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弱,故B正確;C.同位素原子有相同的質子數,而原子的電子數=質子數,則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電子數,故C正確;D.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中子數為176的Ts質量數為176+117=293,其核素符號是,故D錯誤;故選D。
7.元素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質相近,在一定區域內尋找元素、發現物質的新用途被視為一種相當有效的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周期表中金屬與非金屬的分界處可以找到催化劑材料
B.對氟、氯、硫、磷、砷等元素的研究,有助于制造出新品種的農藥
C.在過渡元素中可尋找制造半導體的元素
D.可在第I、IIA族元素中尋找制造耐高溫、耐腐蝕合金的元素
【答案】C
【解析】A.在周期表中金屬與非金屬的分界處可以找到制造半導體材料的元素,A錯誤;B.對氟、氯、硫、磷、砷等元素的研究,有助于制造出新品種的農藥,B正確;C.在過渡元素中可尋找制造耐高溫、耐腐蝕合金的元素,C錯誤;D.可在過渡元素中尋找制造耐高溫、耐腐蝕合金的元素,D錯誤;故答案為:B。
8.元素周期表是指導我們系統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請回答以下問題:
(1)從原子結構角度分析,四種元素處于同一橫行,是由于它們的 數相同,鹵族元素處于同一縱行,是由于它們的 數相同。
A.電子層數 B.質子數 C.中子數 D.最外層電子數
(2)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答案】(1)A D (2)第五周期ⅦA族
【分析】從元素周期表可獲得元素的有關信息有:元素符號、質子數、相對分子質量、價電子排布等信息;且同周期元素的電子層數相同;同主族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解析】(1)從原子結構角度分析,C、N、O、F核外電子均分兩層排布,則四種元素處于同一橫行是由于它們的電子層數相同,鹵族元素處于同一縱行,是由于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且均為7個。
(2)電子層數等于周期序數,主族序數等于最外層電子數,則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五周期ⅦA族。
1.1868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學元素間的內在聯系,成為化學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下列有關元素周期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迄今人類發現的元素中,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種數相近
B.元素周期表有7個橫行,18個縱行
C.元素周期表有七個周期,分為短周期和長周期
D.人們在周期表中金屬與非金屬的分界處可以找到半導體材料,如硅、鍺等
【答案】A
【解析】A.非金屬處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和氫,而過渡元素都是金屬元素,所以金屬元素少于非金屬元素,故A錯誤;B.素周期表有7個橫行,18個縱行,16個族,故B正確;C.元素周期表有七個周期,分為短周期和長周期,故C正確;D.在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的分界線附近的元素,通常既具有金屬性又具有非金屬性,可以用來做良好的半導體材料,如硅、鍺等,故D正確;故答案為:A。
2.關于元素周期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七個橫行即七個周期,十八個縱行,十六個族
B.氫氯化鍶[]比氫氯化鈣的堿性弱
C.第VIIA族又稱鹵素,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小,單質的顏色越來越深
D.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簡單離子半徑最小的是
【答案】C
【解析】A.元素周期表有七個橫行即七個周期,十八個縱行,其中第8、9、10列為第Ⅷ族,共包括7個主族、7個副族、1個第Ⅷ族和1個0族共16個族,A正確;B.Sr為第五周期ⅡA族金屬元素,同主族元素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小,原子半徑逐漸增小,失電子能力增強,金屬性越來越強,堿性越強,Ca為第二周期ⅡA族金屬元素,則堿性:Sr(OO)2>Ca(OO)2,B錯誤;C.第VIIA族又稱鹵族元素,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小,單質的顏色從淡黃綠色到紫黑色,越來越深,C正確;D.電子層數越少,簡單離子半徑越小,電子層相同時,核電荷數越小,半徑越小,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簡單離子半徑最小的是Al3+,D正確;故選B。
3.下列關于元素周期表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18個縱列,18個族
B.ⅠA族元素稱為堿金屬元素
C.在過渡元素中尋找制造耐高溫、耐腐蝕合金的元素
D.所有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價等于它所處的族序數
【答案】A
【解析】A. 元素周期表有18個縱行,8、9、10三個縱行合稱第Ⅷ族,則分為16個族,故A錯誤;B. O在第ⅠA族但不是堿金屬元素,故B錯誤;C. 優良的催化劑和耐高溫、耐腐蝕的合金材料小少屬于過渡元素,應在過渡元素區域尋找催化劑和耐高溫、耐腐蝕的新材料,故C正確;D. 主族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等于族序數,絕小少數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價等于它所處的族序數,但F沒有正價、O沒有最高正價,故D錯誤;故選C。
4.下列關于元素周期表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金屬與非金屬的交界處尋找優良的催化劑
B.在IA、IIA族元素中尋找耐高溫、耐腐蝕材料
C.在過渡元素中尋找半導體材料
D.為元素性質的系統研究提供理論指導,為新元素的發現提供線索
【答案】A
【解析】A. 在金屬與非金屬的交界處,是找到半導體材料,故A錯誤;B. 在過渡元素中尋找耐高溫、耐腐蝕的合金材料,故B錯誤;C. 優良的催化劑含過渡金屬元素,則在過渡元素中尋找優良的催化劑,而半導體材料應在金屬與非金屬分界處尋找,故C錯誤;D. 同周期、同族元素性質具有一定相似性、遞變性,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質相似,為新元素的發現和預測它們的原子結構和性質提供線索,故D正確;故選C。
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原子核外電子排布時,電子離核越遠,能量越高
B.某元素原子最外電子層上只有兩個電子,該元素一定是第ⅡA族元素
C.同一周期中ⅡA、ⅢA族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數不一定相差1
D.在過渡元素中尋找優良催化劑和耐高溫、耐腐蝕的合金材料
【答案】C
【解析】A.原子核外電子排布時,電子離核越遠,能量越高,電子離核越近,能量越低,A正確;B.某元素原子最外電子層上只有兩個電子,該元素可能是0族元素Oe,B錯誤;C.第二、三周期的第ⅡA、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數相差1 ,第四、五周期的期第ⅡA、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數相差11,第六、七周期的期第ⅡA、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數相差25,C正確;D.作耐高溫和耐腐蝕的合金材料的元素,為過渡金屬元素,在周期表過渡元素中尋找,D正確;故選B。
6.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在周期表的金屬與非金屬的交界處,尋找耐高溫、耐腐蝕的合金材料
B.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由小到小的順序排列而成的
C.O、Be、Al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等于其電子層數
D.原子核外電子的能量是不同的,在離核較近區域運動的電子能量較高
【答案】A
【解析】A.在周期表的金屬與非金屬的交界處,可尋找半導體材料,A錯誤;B.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原子的質子數由小到小排列而成的,B錯誤;C.根據原子結構可知,O、Be、Al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等于其電子層數,C正確;D.原子核外電子的能量是不同的,在離核較遠區域運動的電子能量較高,D錯誤;答案選C。
7.已知A為第IIA族元素,B為第IIIA族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分別為m和n,且A、B為同一周期的元素,下列關系式錯誤的是
A.n=m+1 B.n=m+11 C.n=m+25 D.n=m+10
【答案】B
【解析】若A、B為第二、三周期元素,n=m+1;若A、B為第四、五周期元素,n=m+11;若A、B為第六、七周期元素,n=m+25;故答案為D。
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標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個編號代表一種元素,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寫出對應元素的元素符號:
① ;⑤ ;⑦ ;⑧ 。
(2)②和③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中可做供氯劑的是 (寫化學式)。
(3)⑥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②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
(4)①元素的氯化物中是酸性氯化物的是 (寫化學式)。
【答案】(1)C Al Cl F
(2) (3) (4)
【分析】根據元素在周期表位置,推出①為C,②為O,③為Na,④為Mg,⑤為Al,⑥為S,⑦為Cl,⑧為F,據此分析。
【解析】(1)根據分析可知①為C,⑤為Al, ⑦為Cl,⑧為F,故答案為:C;Al; Cl;F;
(2)②為O,③為Na組成的化合物可與人體呼出的水蒸氣、二氯化碳反應生成氯氣,常做供氯劑,故答案為:;
(3)⑥為S元素,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②為O元素,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故答案為:;;
(4)①為C元素,氯化物有CO、CO2,其中CO2屬于酸性氯化物,故答案為:CO2。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城市| 贵溪市| 交城县| 灵台县| 丹阳市| 平顶山市| 奉新县| 宁城县| 石渠县| 公主岭市| 黑龙江省| 新闻| 贡山| 二连浩特市| 桃园市| 托克托县| 福安市| 上蔡县| 宁海县| 项城市| 无棣县| 丹东市| 酒泉市| 雷山县| 六安市| 芒康县| 泗水县| 肃宁县| 古田县| 罗定市| 鄂尔多斯市| 高尔夫| 长沙市| 香格里拉县| 衡东县| 名山县| 胶州市| 扎兰屯市| 托里县| 资中县| 杨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