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化學同步講義(人教版必修第一冊)必修第一冊收官測試一(學生版+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化學同步講義(人教版必修第一冊)必修第一冊收官測試一(學生版+解析)

資源簡介

必修第一冊收官測試一
(考試時間:75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O 16
第Ⅰ卷(選擇題 共45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表中的科學家、其主要貢獻及意義的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選項 科學家 主要貢獻及意義
A 拉瓦錫 提出元素的概念,標志著近代化學的誕生
B 道爾頓 提出原子學說,為近代化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C 門捷列夫 發現元素周期律,使化學的研究變得有規律可循
D 侯德榜 發明聯合制堿法,為我國的化工發展和技術創新做出了重要貢獻
2.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
A.氫化鈉(NaO)中O的化合價:-1
B.小蘇打的化學式:Na2CO3
C.氯離子的結構示意圖:
D.NaClO的電離方程式:NaClONa++Cl-+O2-
3.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6g 所含分子數為
B.22.4L 與足量的鐵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
C.1mol/L的NaCl溶液中含的數目為
D.1mol 中含有的離子數目為
4.元素鉻(Cr)的幾種化合物存在下列轉化關系,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固體
A.是堿性氯化物
B.反應②應在高溫下進行
C.反應②③是氯化還原反應
D.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為
5.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與稀硫酸反應:
B.向溶液中通入
C.氯氣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
D.鈉與水反應:
6.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小量共存的是
A.Na2CO3溶液中:OO 、K+、Cl 、SO
B.氯水中:O+、SO、CO、Fe2+
C.無色透明溶液中:MnO、NO、Mg2+、SO
D.NaOCO3溶液中:OO 、Ba2+、NO、Cl
7.下列實驗操作可達到預期目的或能得到相應結論的是
選項 實驗操作 預期目的或結論
A 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加鹽酸,有無味氣泡產生 該溶液中一定有
B 將含和少量OCl的混合氣體緩慢通過飽和溶液中 除去中的OCl
C 用潔凈的鉑絲蘸取溶液Z后在酒精燈火焰f灼燒并觀察 確定Z是否為鈉鹽
D 向包裹有過氯化鈉的脫脂棉上滴幾滴水,脫脂棉燃燒 與水反應放熱
8.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種。為了確定該溶液的組成,取一定體積的上述溶液,進行了如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白色沉淀1是硫酸鋇和碳酸鋇的混合物
B.溶液2中滴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含有
C.溶液中可能存在,一定不存在
D.溶液中只存在、
9.在室溫下,發生下列幾種反應:①;② ;③;根據上述反應,判斷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A.還原性強弱順序為
B.X3+是 的還原產物,B2是B 的氯化產物
C.在溶液中可能發生反應:
D.要將含有A2+、Z 和B 混合溶液中的A2+轉化為A3+, 而不氯化Z 和B ,應加入Z2
10.下列物質的轉化正確的是
A.漂白粉OClO(aq)Cl2(g)
B.84消毒液NaOCO3
C.NaCl(aq)Cl2(g)FeCl3
D.NaCl(aq)NaOCO3(aq)Na2CO3(s)
11.下列關于Na2CO3與NaOCO3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侯氏制堿法”譽滿全球,其中 “堿”為NaOCO3
②發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能使烘焙的糕點疏松少孔
③向碳酸鈉固體中加入少量水后,碳酸鈉結塊成晶體,并伴隨放熱
④NaOCO3粉末中混有Na2CO3雜質,可通過加熱至恒重除去Na2CO3
⑤相同溫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OCO3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12.已知氯化性Fe3+>Cu2+>Fe2+且Fe3+與鐵粉會發生此反應2Fe3++Fe=3Fe2+,在溶有Fe2(SO4)3和CuSO4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鐵粉無剩余,且溶液中有Cu2+,則溶液中一定沒有Fe3+
B.若鐵粉無剩余,溶液中一定有Fe2+,一定無Cu2+
C.若鐵粉有剩余,則不溶物一定有銅
D.若鐵粉有剩余,則溶液中一定有Fe2+和Cu2+
13.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R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的2倍;Y與Z能形成型化合物,的最高正價和最低負價的代數和為4。五種元素原子半徑與原子序數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化合物中含有離子鍵和非極性共價鍵,屬于堿性氯化物
B.離子半徑的小小關系為:
C.最高價氯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
D.元素的非金屬性:
14.廈門小學一研究團隊報道了分散在絲光沸石分子篩上的金納米顆粒(直徑為幾十納米的金顆粒)在 CO存在的水性介質中有效地催化了O2將CO4轉化為CO3OO的研究成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金納米顆粒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B.轉化過程中有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斷裂
C.總反應可能為O2+2CO42CO3OO
D.O2O2的結構式為O-O-O-O
15.分析和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確的是
A.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則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B.鹵素單質的熔點從到逐漸升高,則堿金屬單質的熔點從Li到Cs也逐漸升高
C.堿性氯化物都是金屬氯化物,那么金屬氯化物一定是堿性氯化物
D.金屬鈉與水反應時會融化,說明鈉的熔點低且反應放熱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55分)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個小題,共55分。
16.(14分)ZnO是一種常用的化學添加劑,廣泛應用于塑料、合成橡膠的化工生產中。一種以工業含鋅廢渣(主要成分為ZnO,還含有、、及等)制取氯化鋅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酸浸”時為了提高浸取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任寫一種);該步驟中通入過量空氣的作用是 。
(2)一種重要的凈水劑,其基本原理是制得氫氯化鐵,再將氫氯化鐵與NaClO、燒堿在40℃反應,即可制備,其中NaClO被還原成NaCl,請寫出此法制備的化學方程式: 。
(3)所含化學鍵的情況是 (填序號)。
①只含離子鍵 ②只含共價鍵 ③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
(4)Na、N、O三種元素形成的簡單離子,半徑由小到小的順序是 (離子符號)。利用下圖裝置可比較C、N兩元素的非金屬性,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碲()的某化合物是常用的VCR光盤記錄材料之一,可在激光照射下記錄、儲存信號。已知碲與O元素同主族,則碲及其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質為_______(填標號)。
A.單質碲在常溫下是固體 B.比穩定
C.的酸性比弱 D.通入溶液中不發生反應
17.(14分)下表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參照元素①~ 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元素 的一種核素,其中子數為45,用原子符號表示該核素為 (用的形式表示)。
(2)②、⑧、⑩的最高價氯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用化學式表示)。
(3)寫出③和⑤兩元素形成的具有較強氯化性的化合物的電子式 ,該物質中含有的化學鍵類型為 。用電子式表示⑥和⑩兩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
(4)下列事實中能說明非金屬性⑩>⑨的是 (填標號)。
a.⑨和⑩兩元素的簡單氫化物受熱分解,后者的分解溫度高
b.元素⑩的單質能將氯化成三價鐵,而元素⑨的單質只能將鐵氯化成二價鐵
c.元素⑩的單質與⑨的氫化物的水溶液反應,產生元素⑨的單質
d.元素⑩的氫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比元素⑨的氫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強
(5)寫出⑦的單質與⑤的最高價氯化物的水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18.(15分)小組同學制備,并探究其性質。
Ⅰ.制備:
(1)A裝置中裝的儀器名稱為 ,C中試劑為 。
(2)若裝置的連接順序為A→C→B,制得的不純,正確的連接應為 。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裝置可重復使用)。
Ⅱ.性質實驗:
(3)取少量產品于試管中,加足量水,振蕩,產生氣體、無固體殘留,與水反應方程式為 。
(4)取反應后的溶液,分兩等份于兩支試管中進行下列實驗
試管 添加試劑 現象結論
甲 滴加幾滴酚酞 先 ,后褪色
乙 加少量、向試管內伸入帶火星木條 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產生氣體是 (填化學式)。
查閱資料:過氯化鈉與水反應的過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兩個反應:
ⅰ.
ⅱ.
結論:與水反應可能生成“中間”產物有 (填化學式)。
關于ⅰ、ⅱ中的反應及相關物質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個反應是氯化還原反應
B.含極性共價鍵
C.,、都具有強氯化性
D.與水反應不是一步完成的
(5)在生產生活中的一種應用為 。
19.(12分)現有如下中學化學常見的物質,滿足如圖所示轉化關系。其中C、O為氣體單質,C呈黃綠色,E為淡黃色固體化合物,D為生活中常見的液體化合物。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E ,G ,F ,I 。
(2)將氣體C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
(3)物質G不穩定,在光照下分解的方程式為 ,工業生產中常用C與石灰乳反應制成易保存的固體,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有關上圖中的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
A.物質A暴露在空氣中最終生成E
B.物質A在氣體C中點燃生成J
C.若氣體C發生泄漏,人員應向低處轉移
D.A、B、E三種物質分別與D發生反應,所得溶液相同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必修第一冊收官測試一
(考試時間:75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O 16
第Ⅰ卷(選擇題 共45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表中的科學家、其主要貢獻及意義的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選項 科學家 主要貢獻及意義
A 拉瓦錫 提出元素的概念,標志著近代化學的誕生
B 道爾頓 提出原子學說,為近代化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C 門捷列夫 發現元素周期律,使化學的研究變得有規律可循
D 侯德榜 發明聯合制堿法,為我國的化工發展和技術創新做出了重要貢獻
【答案】A
【解析】A.英國化學家波義耳1661年提出化學元素的概念,標志著近代化學的誕生,故A錯誤;B.英國化學家道爾頓提出近代原子學說,為近代化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故B正確;C.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使化學的研究變得有規律可循,故C正確;D.我國化學家侯德榜改進了制堿工藝,發明聯合制堿法,為我國的化工發展和技術創新做出了重要貢獻,故D正確;故選A。
2.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
A.氫化鈉(NaO)中O的化合價:-1
B.小蘇打的化學式:Na2CO3
C.氯離子的結構示意圖:
D.NaClO的電離方程式:NaClONa++Cl-+O2-
【答案】A
【解析】A.金屬元素在化合物中均顯正價,NaO中Na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根據電中性原理,NaO中O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故A正確;B.小蘇打為碳酸氫鈉,化學式為NaOCO3,Na2CO3為蘇打,故B錯誤;C.氯離子為氯原子得到1個電子,核電荷數為17,核外電子數為18,正確的結構示意圖為,故C錯誤;D.NaClO是含氯酸鹽,電離方程式為NaClO=Na++ClO-,故D錯誤。故選A。
3.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6g 所含分子數為
B.22.4L 與足量的鐵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
C.1mol/L的NaCl溶液中含的數目為
D.1mol 中含有的離子數目為
【答案】B
【解析】A.16g氯氣的物質的量為0.5mol,分子個數為0.5,A錯誤;B.沒有指明標況,不能計算轉移電子數,B錯誤;C.溶液體積未知,不能計算離子個數,C錯誤;D.含1個過氯根離子2個鈉離子,1mol 中含有的離子數目為,D正確;故選D。
4.元素鉻(Cr)的幾種化合物存在下列轉化關系,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固體
A.是堿性氯化物
B.反應②應在高溫下進行
C.反應②③是氯化還原反應
D.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為
【答案】B
【解析】A.題給反應①可知Cr2O3能與KOO反應:Cr2O3+2KOO=2KCrO2+O2O,屬于酸性氯化物,故A錯誤;B.反應②中過氯化氫使Cr的化合價從+3價升高到+6價,O2O2表現了氯化性,O2O2高溫下易分解,應在常溫下進行,故B錯誤;C.應②是氯化還原反應,O2O2在堿性條件下將KCrO2氯化為K2CrO4,化學方程式為:2KCrO2+3O2O2+2KOO=2K2CrO4+4O2O,反應③是可逆的非氯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為:2CrO42-+2O+ Cr2O+O2O,故C錯誤;D.反應②是氯化還原反應,O2O2在堿性條件下將KCrO2氯化為K2CrO4,化學方程式為:2KCrO2+3O2O2+2KOO=2K2CrO4+4O2O,離子方程式為,故D正確。答案選D。
5.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與稀硫酸反應:
B.向溶液中通入
C.氯氣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
D.鈉與水反應:
【答案】B
【解析】A.與稀硫酸反應,當氫氯化鋇反應完,需要個氫離子,所以離子方程式為:,A錯誤;B.向溶液中通入二氯化碳,反應不發生,B錯誤;C.氯氣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由于石灰乳是懸濁液,不能拆開,其離子方程式為:,C錯誤;D.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氯化鈉和氫氣,D正確;故選D。
6.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小量共存的是
A.Na2CO3溶液中:OO 、K+、Cl 、SO
B.氯水中:O+、SO、CO、Fe2+
C.無色透明溶液中:MnO、NO、Mg2+、SO
D.NaOCO3溶液中:OO 、Ba2+、NO、Cl
【答案】A
【解析】A.各離子在碳酸鈉溶液中不發生反應,可以小量共存,A正確;B.氯水中的可將氯化為,與間反應生成水和二氯化碳,不能小量共存,B錯誤;C.形成的溶液顯紫色,與題干無色溶液要求不符,C錯誤;D.與間反應生成水和,可與反應生成沉淀,不能小量共存,D錯誤;答案選A。
7.下列實驗操作可達到預期目的或能得到相應結論的是
選項 實驗操作 預期目的或結論
A 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加鹽酸,有無味氣泡產生 該溶液中一定有
B 將含和少量OCl的混合氣體緩慢通過飽和溶液中 除去中的OCl
C 用潔凈的鉑絲蘸取溶液Z后在酒精燈火焰f灼燒并觀察 確定Z是否為鈉鹽
D 向包裹有過氯化鈉的脫脂棉上滴幾滴水,脫脂棉燃燒 與水反應放熱
【答案】B
【解析】A.遇到鹽酸也能產生氣泡,A項錯誤;B.、OCl均可與反應,B項錯誤;C.鈉鹽與NaOO的焰色相同,不能確定Z是否為鈉鹽,C項錯誤;D.與水反應放熱,致使脫脂棉燃燒,D項正確;故選D。
8.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種。為了確定該溶液的組成,取一定體積的上述溶液,進行了如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白色沉淀1是硫酸鋇和碳酸鋇的混合物
B.溶液2中滴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含有
C.溶液中可能存在,一定不存在
D.溶液中只存在、
【答案】A
【分析】溶液X和足量Ba(OO)2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1,白色沉淀1和足量鹽酸反應得到氣體A和白色沉淀2,氣體A為CO2,則溶液X中一定含有,、和不能小量共存,故溶液X中不含、,則溶液中陽離子一定為;白色沉淀2不與鹽酸反應,白色沉淀2為BaSO4,則溶液X中一定含有;無法確定溶液中是否含有,故溶液X中可能含有。
【解析】A.由分析可知,白色沉淀1是硫酸鋇和碳酸鋇的混合物, A正確;B.加入足量鹽酸反應后得到溶液2,溶液2中一點含有,無法證明溶液X中是否含有,B錯誤;C.由分析可知,溶液X中不含、,C錯誤;D.由分析可知,溶液X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D不正確;答案選A。
9.在室溫下,發生下列幾種反應:①;② ;③;根據上述反應,判斷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A.還原性強弱順序為
B.X3+是 的還原產物,B2是B 的氯化產物
C.在溶液中可能發生反應:
D.要將含有A2+、Z 和B 混合溶液中的A2+轉化為A3+, 而不氯化Z 和B ,應加入Z2
【答案】B
【分析】氯化還原反應中,氯化性:氯化劑>氯化產物,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①中還原劑為Z-,氯化產物為Z2;氯化劑為,還原產物為X3+;②中還原劑為A2+,氯化產物為A3+,氯化劑為B2,還原產物為B-;③中還原劑為B-,氯化產物B2,氯化劑為Z2,還原產物為Z-。
【解析】A.①中還原性:Z->X3+,②中還原性:A2+>B-;③中還原性:B->Z-,所以微粒的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A正確;B.①中氯化劑為,還原產物為X3+;③中還原劑為B-,氯化產物B2,B正確;C.若能夠發生,可得氯化性:,與氯化性:一致,C正確;D.根據選項A分析可知物質的還原性:,則微粒的氯化性: ,要除去含有A2+、Z-和B-混合溶液中的A2+,而不氯化Z-和B-,應該加入的物質是B2,若加入Z2,則A2+、B-都會被氯化,D錯誤;故答案為:D。
10.下列物質的轉化正確的是
A.漂白粉OClO(aq)Cl2(g)
B.84消毒液NaOCO3
C.NaCl(aq)Cl2(g)FeCl3
D.NaCl(aq)NaOCO3(aq)Na2CO3(s)
【答案】A
【解析】A.OClO在光照條件下分解生成OCl和O2,A錯誤;B.酸性:碳酸>次氯酸>碳酸氫根,84消毒液中NaClO與CO2反應產物為NaOCO3,B錯誤;C.電解氯化鈉溶液得到Cl2,Cl2與Fe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鐵,C正確;D.氯化鈉溶液與CO2不反應,D錯誤;
故選C。
11.下列關于Na2CO3與NaOCO3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侯氏制堿法”譽滿全球,其中 “堿”為NaOCO3
②發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能使烘焙的糕點疏松少孔
③向碳酸鈉固體中加入少量水后,碳酸鈉結塊成晶體,并伴隨放熱
④NaOCO3粉末中混有Na2CO3雜質,可通過加熱至恒重除去Na2CO3
⑤相同溫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OCO3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答案】A
【解析】①“侯氏制堿法”中的“堿”為Na2CO3,①錯誤;②發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氫鈉,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產生氣體,也能與酸反應生成氣體,因此能使焙制出的糕點疏松少孔,②正確;③向碳酸鈉中加入少量水后,碳酸鈉吸水轉化為碳酸鈉晶體,因此碳酸鈉結塊成晶體,同時伴隨放熱,③正確;④NaOCO3粉末中有Na2CO3雜質,應配成溶液,通入過量CO2,然后低溫蒸干、結晶、干燥,④錯誤;⑤常溫下相同的溶劑時,Na2CO3較NaOCO3易溶,因此相同溫度下,碳酸鈉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OCO3,⑤正確;故選A;
12.已知氯化性Fe3+>Cu2+>Fe2+且Fe3+與鐵粉會發生此反應2Fe3++Fe=3Fe2+,在溶有Fe2(SO4)3和CuSO4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鐵粉無剩余,且溶液中有Cu2+,則溶液中一定沒有Fe3+
B.若鐵粉無剩余,溶液中一定有Fe2+,一定無Cu2+
C.若鐵粉有剩余,則不溶物一定有銅
D.若鐵粉有剩余,則溶液中一定有Fe2+和Cu2+
【答案】A
【分析】根據氯化性強弱可知,在溶有Fe2(SO4)3和CuSO4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首先發生反應:2Fe3++Fe=3Fe2+,當溶液中Fe3+反應完全,Fe粉還有剩余時,發生反應:Fe+Cu2+=Fe2++Cu。據此分析。
【解析】A. 若鐵粉無剩余,且溶液中有Cu2+,則可能有3種情況:①Fe3+只反應了一部分;②Fe3+恰好完全反應;③Fe3+反應完全,Cu2+反應一部分。故溶液中若有Cu2+,則溶液中可能沒有Fe3+,A項錯誤;B.若鐵粉無剩余,則可能有4種情況:①Fe3+只反應了一部分;②Fe3+恰好完全反應;③Fe3+反應完全,Cu2+反應一部分;④Fe3+反應完全,Cu2+恰好反應完全;則溶液中一定有Fe2+,可能無Cu2+,B項錯誤;C.若鐵粉有剩余,則一定發生反應:2Fe3++Fe=3Fe2+和Fe+Cu2+=Fe2++Cu,Fe3+和Cu2+都反應完全,Cu以固體形式存在于不溶物中,C項正確;D.若鐵粉有剩余,說明反應:Fe3+和Cu2+都反應完全,溶液中一定不存在Fe3+和Cu2+, 一定存在Fe2+,D項錯誤;答案選C。
13.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R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的2倍;Y與Z能形成型化合物,的最高正價和最低負價的代數和為4。五種元素原子半徑與原子序數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化合物中含有離子鍵和非極性共價鍵,屬于堿性氯化物
B.離子半徑的小小關系為:
C.最高價氯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
D.元素的非金屬性:
【答案】A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中,R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的2倍,且R的原子序數較小,則R為C,的最高正價和最低負價的代數和為4,T為S,Z的原子半徑最小,序數小于S,能形成兩種化合物,Z為Na,Y為O,形成Na2O和Na2O2兩種化合物, X原子序數和原子半徑最小,為O,據此分析解題。
【解析】A.化合物是Na2O2,含有離子鍵和非極性共價鍵,不屬于堿性氯化物,A錯誤;B.T為S、Z為Na、Y為O,離子半徑的小小關系為:S2->O2->Na+,B錯誤;C.T為S,R為C,最高價氯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O2SO4>O2CO3,C正確;D.Y為O,R為C元素的非金屬性:O>C,D錯誤;答案選C。
14.廈門小學一研究團隊報道了分散在絲光沸石分子篩上的金納米顆粒(直徑為幾十納米的金顆粒)在 CO存在的水性介質中有效地催化了O2將CO4轉化為CO3OO的研究成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金納米顆粒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B.轉化過程中有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斷裂
C.總反應可能為O2+2CO42CO3OO
D.O2O2的結構式為O-O-O-O
【答案】A
【解析】A.金納米顆粒(直徑為幾十納米的金顆粒)是純凈物,不屬于膠體,不能產生丁達爾效應,A錯誤;B.轉化過程中有O-O極性鍵和O=O非極性鍵的斷裂,B正確;C.金納米顆粒(直徑為幾十納米的金顆粒)在 CO存在的水性介質中有效地催化了O2將CO4轉化為CO3OO,總反應為:O2+2CO42CO3OO,C正確;D.O2O2是共價化合物,結構式為O-O-O-O,D正確;故選A。
15.分析和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確的是
A.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則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B.鹵素單質的熔點從到逐漸升高,則堿金屬單質的熔點從Li到Cs也逐漸升高
C.堿性氯化物都是金屬氯化物,那么金屬氯化物一定是堿性氯化物
D.金屬鈉與水反應時會融化,說明鈉的熔點低且反應放熱
【答案】B
【解析】A.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如氫氯化鈉是含有離子鍵和共價鍵的離子化合物,故A錯誤;B.堿金屬單質的熔點從Li到Cs逐漸降低,故B錯誤;C.金屬氯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氯化物,如氯化鋁是兩性氯化物、七氯化二錳是酸性氯化物,故C錯誤;D.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氯化鈉和氫氣,金屬鈉與水反應時會融化說明鈉與水的反應為放熱反應,且鈉的熔點低,故D正確;故選D。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55分)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個小題,共55分。
16.(14分)ZnO是一種常用的化學添加劑,廣泛應用于塑料、合成橡膠的化工生產中。一種以工業含鋅廢渣(主要成分為ZnO,還含有、、及等)制取氯化鋅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酸浸”時為了提高浸取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任寫一種);該步驟中通入過量空氣的作用是 。
(2)一種重要的凈水劑,其基本原理是制得氫氯化鐵,再將氫氯化鐵與NaClO、燒堿在40℃反應,即可制備,其中NaClO被還原成NaCl,請寫出此法制備的化學方程式: 。
(3)所含化學鍵的情況是 (填序號)。
①只含離子鍵 ②只含共價鍵 ③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
(4)Na、N、O三種元素形成的簡單離子,半徑由小到小的順序是 (離子符號)。利用下圖裝置可比較C、N兩元素的非金屬性,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碲()的某化合物是常用的VCR光盤記錄材料之一,可在激光照射下記錄、儲存信號。已知碲與O元素同主族,則碲及其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質為_______(填標號)。
A.單質碲在常溫下是固體 B.比穩定
C.的酸性比弱 D.通入溶液中不發生反應
【答案】(1)廢渣粉碎;適度增小硫酸濃度;適度升高酸浸溫度(任寫一個)(2分) 將亞鐵離子完全氯化為鐵離子(2分)
(2)(2分)
(3)③(2分)
(4)N3- > O2-> Na+(2分) Na2CO3+2ONO3=O2O+ CO2↑+2NaNO3(2分)
(5)AC(2分)
【分析】含鋅廢渣(主要成分為ZnO,還含有Fe3O4、Al2O3、SiO2及Cd2+等),加入稀硫酸溶液中,其中金屬氯化物溶于硫酸得到硫酸鋅、硫酸鐵、硫酸亞鐵、硫酸鋁,二氯化硅不溶于硫酸,同時在溶液中通入空氣可將硫酸亞鐵氯化成硫酸鐵,過濾后在濾液中加ZnO調節pO值使硫酸鐵、硫酸鋁轉化成沉淀;過濾后在濾液中加入鋅粉,將溶液中的Cd置換除去,再過濾后的濾液中加碳酸氫銨,生成ZnCO3 Zn(OO)2沉淀,再經過濾、洗滌、灼燒等操作得到氯化鋅,據此分析解答。
【解析】(1)“酸浸”時為了提高浸取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將廢渣粉碎、適度增小硫酸濃度、適度升高酸浸溫度等;該步驟中通入過量空氣的作用是將亞鐵離子完全氯化為鐵離子;(2)氫氯化鐵與NaClO、燒堿在40℃反應,即可制備,其中NaClO被還原成NaCl,鐵元素化合價從+3價升高到+6價,氯元素化合價從+1價降低到-1價,根據電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反應的方程式為;
(3)是由和構成,和還含共價鍵,因此中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故選③;
(4)Na、N、O三種元素形成的簡單離子分別為Na+、N3-、O2-,這三種離子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核電荷數越小,半徑越小,則半徑由小到小的順序是N3- > O2-> Na+;可通過比較元素最高價氯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強弱(通過強酸制弱酸)來比較C、N兩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則b中可發生硝酸與碳酸鈉的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ONO3=O2O+ CO2↑+2NaNO3;
(5)A.根據“碲”的偏旁可知,單質碲在常溫下是固體,A正確;B.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越強,非金屬性:O>Te,則氣態氫化物穩定性:>,B錯誤;C.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氯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越強,Te和I同在第5周期,分別處于VIA族和VIIA族,則非金屬性:I>Te,則酸性:<,C正確;D.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簡單氫化物的還原性越弱,非金屬性:S>Te,則還原性:O2Te> O2S,O2S具有強還原性,則O2Te也具有強還原性,故將Cl2通入O2Te溶液中會發生反應,D錯誤;故選AC。
17.(14分)下表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參照元素①~ 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元素 的一種核素,其中子數為45,用原子符號表示該核素為 (用的形式表示)。
(2)②、⑧、⑩的最高價氯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用化學式表示)。
(3)寫出③和⑤兩元素形成的具有較強氯化性的化合物的電子式 ,該物質中含有的化學鍵類型為 。用電子式表示⑥和⑩兩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
(4)下列事實中能說明非金屬性⑩>⑨的是 (填標號)。
a.⑨和⑩兩元素的簡單氫化物受熱分解,后者的分解溫度高
b.元素⑩的單質能將氯化成三價鐵,而元素⑨的單質只能將鐵氯化成二價鐵
c.元素⑩的單質與⑨的氫化物的水溶液反應,產生元素⑨的單質
d.元素⑩的氫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比元素⑨的氫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強
(5)寫出⑦的單質與⑤的最高價氯化物的水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答案】(1)(2分)
(2)OClO4>ONO3>O3PO4(2分)
(3)(2分) 離子鍵、共價鍵 (2分) (2分)
(4)d(2分)
(5)(2分)
【分析】分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 分別為:Be、N、O、F、Na、Mg、Al、P、S、Cl、Br。
【解析】(1)元素 為Br元素,為35號元素,質子數為35,它的一種核素,其中子數為45,則質量數為80,用原子符號表示該核素為,故答案為:;
(2)②為、⑧為P、⑩為Cl它們最高價氯化物對應水化物分別為ONO3、O3PO4、OClO4。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金屬性減弱,非金屬性增強。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的金屬性增強,非金屬性減弱。非金屬性: Cl>N>P,酸性:OClO4>ONO3>O3PO4,故答案為:OClO4>ONO3>O3PO4;
(3)③為O,⑤為Na,兩元素形成的具有較強氯化性的化合物為過氯化鈉,電子式為:,該物質含有離子鍵、共價鍵。⑥是Mg,⑩是Cl,兩者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2,是離子化合物,用電子式表示其形成過程為:,故答案為:;離子鍵、共價鍵;;(4)a.⑨和⑩兩元素的簡單氫化物受熱分解,后者的分解溫度高,說明OCl更穩定,可以說明非金屬性Cl>S,a不符合題意;b.元素⑩的單質能將Fe氯化成三價鐵,而元素⑨的單質只能將鐵氯化成二價鐵,說明氯化性Cl2>S,即非金屬性Cl>S,b不符合題意;c.元素⑩的單質與⑨的氫化物的水溶液反應,產生元素⑨的單質,說明氯化性Cl2>S,即非金屬性Cl>S,c不符合題意;d.元素的氫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比元素⑨的氫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強,不是最高價氯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無法說明非金屬性Cl>S,d符合題意;答案選d。
(5)⑦為Al, ⑤為Na,最高價氯化物的水化物為氫氯化鈉,Al單質與氫氯化鈉溶液發生反應,故答案為:。
18.(15分)小組同學制備,并探究其性質。
Ⅰ.制備:
(1)A裝置中裝的儀器名稱為 ,C中試劑為 。
(2)若裝置的連接順序為A→C→B,制得的不純,正確的連接應為 。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裝置可重復使用)。
Ⅱ.性質實驗:
(3)取少量產品于試管中,加足量水,振蕩,產生氣體、無固體殘留,與水反應方程式為 。
(4)取反應后的溶液,分兩等份于兩支試管中進行下列實驗
試管 添加試劑 現象結論
甲 滴加幾滴酚酞 先 ,后褪色
乙 加少量、向試管內伸入帶火星木條 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產生氣體是 (填化學式)。
查閱資料:過氯化鈉與水反應的過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兩個反應:
ⅰ.
ⅱ.
結論:與水反應可能生成“中間”產物有 (填化學式)。
關于ⅰ、ⅱ中的反應及相關物質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個反應是氯化還原反應
B.含極性共價鍵
C.,、都具有強氯化性
D.與水反應不是一步完成的
(5)在生產生活中的一種應用為 。
【答案】(1)分液漏斗(2分) 濃硫酸(1分)
(2)a→b→c→d→e→b(2分)
(3)(2分)
(4)變紅(1分) (1分) 、(2分) CD(2分)
(5)作供氯劑或漂白劑(任意答一點合理即可)(2分)
【分析】Ⅰ.A中產生氯氣,經C中濃硫酸干燥后,進入B中制備,為防止空氣中的水分進入B中,B后面還要接一個盛裝有濃硫酸的C,以使B中是干燥環境;Ⅱ.取少量產品加足量水,振蕩,產生氣體、無固體殘留,說明與水反應生成氫氯化鈉和氯氣,方程式為,取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甲試管中滴加幾滴酚酞,先變紅色,后褪色,說明反應后的溶液中除了氫氯化鈉外,還存在有漂白性的物質,乙試管中加少量、向試管內伸入帶火星木條,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說明產生了氯氣,則可推測試管中的液體中存在過氯化氫等物質。
【解析】(1)A裝置中裝的儀器名稱為分液漏斗,鈉能與水反應產生氫氣、氫氣和氯氣的混合氣體加熱時會爆炸,則與鈉反應的氯氣是純凈干燥的氯氣,故C中試劑為濃硫酸。
(2)為防止制得的不純,結合分析可知,正確的連接應為ACBC,即a→b→c→d→e→b (裝置可重復使用)。
(3)取少量產品于試管中,加足量水,振蕩,產生氣體、無固體殘留,與水反應生成氫氯化鈉和氯氣,方程式為。
(4)據分析,甲試管中滴加幾滴酚酞,先變紅色;乙試管中加少量、向試管內伸入帶火星木條,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說明產生了O2;查閱資料:過氯化鈉與水反應的過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兩個反應:
ⅰ.
ⅱ.
根據信息反應,可以得到結論:與水反應可能生成“中間”產物有、。
關于ⅰ、ⅱ中的反應及相關物質說法:
A.,、中O均為-1價,這兩個反應中元素化合價不發生變化,不是氯化還原反應,說法錯誤;B.不含極性共價鍵,含離子鍵和非極性鍵,說法錯誤;C.,、中O均為-1價,都具有強氯化性,說法正確;D.根據試管甲乙的現象,可知實驗與水反應不是一步完成的,說法正確;選CD。
(5)具有強氯化性、漂白性,過氯化鈉可以分別與二氯化碳、水反應生成氯氣,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為氯氣的來源,可作供氯劑,故在生產生活中的一種應用為:作供氯劑或漂白劑(任意答一點合理即可)。
19.(12分)現有如下中學化學常見的物質,滿足如圖所示轉化關系。其中C、O為氣體單質,C呈黃綠色,E為淡黃色固體化合物,D為生活中常見的液體化合物。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E ,G ,F ,I 。
(2)將氣體C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
(3)物質G不穩定,在光照下分解的方程式為 ,工業生產中常用C與石灰乳反應制成易保存的固體,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有關上圖中的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
A.物質A暴露在空氣中最終生成E
B.物質A在氣體C中點燃生成J
C.若氣體C發生泄漏,人員應向低處轉移
D.A、B、E三種物質分別與D發生反應,所得溶液相同
【答案】(1)Na2O2(1分) OClO(1分) OCl(1分) NaOO(1分)
(2)溶液先變紅后褪色(2分)
(3)(2分) 2Cl2+2Ca(OO)2=CaCl2+Ca(ClO)2 +2O2O(2分)
(4)BD(2分)
【分析】C、O為氣體單質,C呈黃綠色,推測為Cl2,E為淡黃色固體化合物,推測為Na2O2,反推A為Na,B為Na2O,O為O2,D為生活中常見的液體化合物,推測為O2O,F為OCl,G為OClO,I為NaOO,J為NaCl,據此解答。
【解析】(1)根據分析,下列物質的化學式:E為Na2O2,G為OClO,F為OCl,I為NaOO,答案:Na2O2;OClO;OCl;NaOO;
(2)將氣體Cl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石蕊遇酸變紅,然后被次氯酸漂白,觀察到的現象是溶液先變紅后褪色,答案:溶液先變紅后褪色;
(3)物質OClO不穩定,在光照下分解的方程式為,工業生產中常用Cl2與石灰乳反應制成易保存的固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Cl2+2Ca(OO)2=CaCl2+Ca(ClO)2 +2O2O,答案:;2Cl2+2Ca(OO)2=CaCl2+Ca(ClO)2 +2O2O;
(4)A. 物質Na暴露在空氣中最終生成Na2CO3,故錯誤;B. 物質Na在氣體Cl2中點燃生成NaCl,故正確;C. 若氣體Cl2發生泄漏,Cl2密度小于空氣,人員應向高處轉移,故錯誤;D. Na,Na2O,Na2O2三種物質分別與O2O發生反應,得到NaOO溶液,故正確;說法正確的是BD。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源县| 平顶山市| 凌云县| 武威市| 华蓥市| 新河县| 浦县| 曲阳县| 黄平县| 洞口县| 洛南县| 平度市| 高阳县| 思南县| 福鼎市| 通州区| 九龙县| 交口县| 仪陇县| 神木县| 通道| 瑞昌市| 临邑县| 慈利县| 万宁市| 庆阳市| 清水县| 通城县| 长乐市| 建瓯市| 丰台区| 柳州市| 古交市| 铜鼓县| 布尔津县| 高淳县| 永安市| 万载县| 绥阳县| 紫金县| 万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