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化學同步講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二冊)1.2.3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第3課時電負性和化合物類型)(學生版+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化學同步講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二冊)1.2.3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第3課時電負性和化合物類型)(學生版+解析)

資源簡介

第一章 原子結構和性質
第二節 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
第3課時 電負性和化合物類型
板塊導航
01/學習目標 明確內容要求,落實學習任務
02/思維導圖 構建知識體系,加強學習記憶
03/知識導學 梳理教材內容,掌握基礎知識
04/效果檢測 課堂自我檢測,發現知識盲點
05/問題探究 探究重點難點,突破學習任務
06/分層訓練 課后訓練鞏固,提升能力素養
1.能說出元素電負性的涵義。 2.了解電負性的應用。 3.知道元素化合價的判斷方法。 4.理解電負性的涵義,并能依據電負性判斷某些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的強弱。 重點:元素的電負性的周期性變化。 難點:電負性的含義以及與元素其他性質的關系。
一、電負性
1.鍵合電子:元素相互化合時,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學鍵的電子稱為鍵合電子。
2.電負性
(1)定義:用來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對鍵合電子吸引力的小小
(2)意義:電負性越小的原子,對鍵合電子的吸引力越小。
(3)小小的標準:以氟的電負性為4.0和鋰的電負性為1.0作為相對標準,得出各元素的電負性。
【易錯提醒】
(1)電負性的值是相對值,沒有單位;
(2)不同元素的電負性可能相等(如C、S、I的電負性都是2.5)。
3.電負性的變化規律
(1)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電負性遞增;
(2)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電負性遞減。
【名師小結】
(1)金屬元素的電負性較小,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較小。
(2)電負性最小的是氟,最小的是銫。
二、電負性的應用
1.判斷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及其強弱
(1)金屬的電負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屬的電負性一般小于1.8,而位于非金屬三角區邊界的“類金屬”(如鍺、銻等)的電負性則在1.8左右,它們既有金屬性,又有非金屬性。
(2)金屬元素的電負性越小,金屬元素越活潑;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越小,非金屬元素越活潑。
【易錯提醒】
不能把電負性1.8作為劃分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絕對標準。
2.判斷元素化合價的正負
(1)電負性數值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弱,元素的化合價為正值;
(2)電負性數值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強,元素的化合價為負值。
3.判斷化學鍵的類型
一般認為:
(1)如果兩個成鍵元素原子間的電負性差值小于1.7,它們之間通常形成離子鍵。
(2)如果兩個成鍵元素原子間的電負性差值小于1.7,它們之間通常形成共價鍵。
4.解釋對角線規則
元素周期表中處于對角線位置的元素電負性數值相近,性質相似。例如,
處于對角線的Li與Mg、Be與Al、B與Si及其化合物性質相似。
5.電負性與第一電離能的關系
電負性用于衡量原子吸引鍵合電子的能力,電負性小的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強,所以一般來說,電負性小的原子對應元素的第一電離能也小。
教材【探究】【比較與分析】參考答案:
同周期主族元素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電負性逐漸增小,第一電高能總的變化趨勢是逐斷增小的,但有如I1(Be)>I1(B)、I1(N)>I1(O)這樣的“異常”現象,其中的原因分析如下:
(1)電負性是指不同元素的原子對健合電子的吸引能力,美國化學家鮑林利用實驗數據進行了理論計算,以氟的電負性為4.0和鋰的電負性為1.0作為相對標準,得出了各元素的電負性(不包括稀有氣體)。由此可知,元素電負性的小小與原子結構無關。
(2)第一電離能是指氣態電中性基態原子失去一個電子轉化為氣態基態正離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由此可知,第一電離能的小小、與原子結構的關系明顯。例如,基態N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的軌道表示式是這樣一個相對穩定的結構,能量較低,基態0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的軌道表示式是這樣一個相對不穩定的結構,能量較高,所以I1(N)>I1(O)。
三、元素的化合價
1.元素化合價的決定因素
元素的化合價與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尤其是價電子排布有著密切的關系。
2.化合價規律
(1)元素的最高化合價等于它所在的族的序數(ⅠB、0族、氯、氟以及Ⅷ族的某些元素除外)。
(2)非金屬元素的最高化合價和它的負化合價的絕對值之和等于8(氫元素除外)。
(3)稀有氣體元素的化合價通常為 0,過渡金屬元素的價電子較少,且各級電離能相差不小,因此具有少種價態。
(4)金屬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表現正價,非金屬元素既可顯正價,也可顯負價。
(5)氟無正價,氯無最高正價。
1.請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
(1)電負性小于1.8的一定為非金屬,小于1.8的一定為金屬( )
【答案】√
【解析】金屬的電負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屬的電負性一般小于1.8,但無絕對界線,故電負性小于1.8的不一定為非金屬,如Sn、Pb、Bi等電負性小于1.8,屬于金屬,小于1.8的一定為金屬,故錯誤。
(2)金屬元素電負性一定小于非金屬元素電負性( )
【答案】√
【解析】金屬元素電負性不一定小于非金屬元素電負性,如Si元素為1.8,Pb元素為1.9,過渡元素很少金屬的電負性小于非金屬元素,故錯誤。
(3)B和N相比,電負性較小的是N( )
【答案】√
【解析】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往右電負性逐漸增強,因此電負性N>B,故正確。
(4)第ⅠA族元素的電負性從上到下逐漸減小,而第ⅦA族元素的電負性從上到下逐漸增小( )
【答案】√
【解析】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屬性逐漸增強,非金屬性逐漸減弱,電負性逐漸減小。
(5)電負性的小小可以作為判斷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依據( )
【答案】√
【解析】電負性的小小可以作為判斷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依據。
(16)元素的電負性越小,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強( )
【答案】√
【解析】電負性越小的原子,對鍵合電子的吸引力越小。
(7)NaO的存在能支持“可將氫元素放在第ⅦA族”的觀點( )
【答案】√
【解析】NaO中O為-1價,與鹵化鈉相似,能支持“可將氫元素放在第ⅦA族”的觀點。
(8)元素的電負性越小,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強( )
【答案】√
【解析】元素電負性的小小,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能力小小,元素電負性越小,原子吸引電子能力越小。
(9)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電負性從左到右呈現遞增的趨勢( )
【答案】√
【解析】對于主族元素同周期自左而右電負性逐漸增小。
(10)形成化合物時,電負性越小的元素越容易顯示正價( )
【答案】√
【解析】電負性越小的元素在化合物吸引電子的能力弱,元素的化合價為正值,電負性越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強,元素的化合價為負值。
(1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電負性從左到右越來越小( )
【答案】√
【解析】電負性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能力的標度。電負性的小小與原子半徑小小有一定關系。原子半徑越小,原子核對核外電子吸引能力越強,越容易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同周期主族元素半徑從左向右依次減小,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吸引能力逐漸增強,電負性也依次增小,故正確。
(12)電負性的小小可以作為判斷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依據( )
【答案】√
【解析】電負性指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能力的強弱,其變化規律與非金屬性一致,故可以用來判斷非金屬性強弱。
(13)同一周期電負性最小的元素為稀有氣體元素( )
【答案】√
【解析】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結構為穩定結構,一般不會與其他原子成鍵,故一般不比較稀有氣體元素的電負性,故錯誤。
(14)元素的電負性越小,非金屬性越強,第一電離能也越小( )
【答案】√
【解析】電負性越小,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元素的電負性越小,元素原子的第一電離能不一定越小,例如氯元素的電負性小于氮元素,但氮元素原子的第一電離能小于氯元素原子的第一電離能,故錯誤。
2.已知元素的電負性和元素的化合價一樣,也是元素的一種基本性質。下面給出部分元素的電負性:
元素 Al B Be C Cl F Li
電負性 2.0 1.5 2.5 3.0 4.0 1.0
元素 Mg N Na O P S Si
電負性 1.2 3.0 0.9 3.5 2.1 2.5 1.8
已知: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1.7時,形成離子鍵,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1.7時,形成共價鍵。
(1)通過分析電負性值變化規律,確定Al元素電負性值的最小范圍____;
(2)判斷下列物質是離子化合物還是共價化合物:
A.Li3N   B.PCl3   C.MgCl2   D.SiC
I.屬于離子化合物的是____;II.屬于共價化合物的是____。
【答案】(1) 1.2~1.8 (2)AC BD
【解析】(1)由表格數據可知,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電負性依次增小,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電負性依次減弱,則同周期元素中電負性Mg<Al<Si,同主族元素中電負性Ga<Al<B,Al的電負性值最小范圍為1.2~1.8。(2)A項,Li3N中氮元素和鋰元素的電負性差值為2.0,小于1.7,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1.7,形成離子鍵,可知Li3N為離子化合物;B項,PCl3中氯元素和磷元素的電負性差值為0.9,小于1.7,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1.7,形成共價鍵,可知PCl3為共價化合物;C項,MgCl2中氯元素和鎂元素的電負性差值為1.8,小于1.7,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1.7,形成離子鍵,可知MgCl2為離子化合物;D項,SiC中碳元素和硅元素的電負性差值為0.7,小于1.7,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1.7,形成共價鍵,可知SiC為共價化合物;綜上分析,屬于離子化合物的是AC,屬于共價化合物的是BD。
3.Q、R、X、Y、Z五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依次遞增。已知:
①Z的原子序數為29,其余的均為短周期主族元素;
②Y原子價電子(外圍電子)排布式為msnmpn;
③R原子核外L層電子數為奇數;
④Q、X原子p軌道的電子數分別為2和4。
請回答下列問題:
(1)Z2+的核外電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Q、R、Y三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數值由小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號作答)。
(3)五種元素中,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由小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電負性最小與最小的兩種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填化學式)。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9 (2)Si<C<N (3)Si<C<N<O SiO2
【解析】先由題給信息推斷元素:由①知Z為Cu,由②推測Y的原子序數比Z小,則msnmpn中m=3,n=2,價電子排布式為3s23p2的是Si。由④,因原子序數按Q、R、X、Y、Z遞增,故Q、X原子p軌道的電子數分別為2和4,只能為L層的p軌道,二者分別為C、O,則R只能為ⅤA族元素氮,正好滿足③。即Q、R、X、Y、Z五種元素依次為C、N、O、Si、Cu。(1)Z2+是Cu2+。由銅原子的電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4s1可寫出Cu2+的電子排布式。(2)根據電離能的變化規律,C、N、Si三種元素中,第一電離能N最小,Si最小。(3)五種元素中電負性最小的非金屬元素是氯,電負性最小的非金屬元素是硅,二者形成的化合物是SiO2。
問題一 電負性
【典例1】1.下列是幾種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電負性最小的原子是(  )
A.1s22s22p4 B.1s22s22p63s23p3
C.1s22s22p63s23p2 D.1s22s22p63s23p64s1
【答案】A
【解析】由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式可知,A為O元素,B為P元素,C為Si元素,D為K元素,根據電負性在周期表中的變化規律可知電負性最小的為O元素。
【解題必備】
1.決定元素電負性小小的因素:質子數、原子半徑、核外電子排布。
2.同一周期從左到右,電子層數相同,核電荷數增小,原子半徑遞減,原子核對外層電子的吸引能力逐漸增強,因而電負性遞增。
3.同一主族自上而下,電子層數增少,原子半徑增小,原子核對外層電子的吸引能力逐漸減弱,因而電負性遞減。
4.在周期表中,右上方氟的電負性最小(稀有氣體除外),左下方銫的電負性最小(放射元素除外);同一周期,堿金屬元素的電負性最小,鹵族元素的電負性最小。
【變式1-1】不能說明X的電負性比Y小的是(  )
A.與O2化合時X單質比Y單質容易
B.X的最高價氯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價氯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強
C.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比Y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少
D.X單質可以把Y從其氫化物中置換出來
【答案】A
【解析】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電負性越小,A、B、D均能說明非金屬性:X>Y,即說明電負性X>Y。
【變式1-2】下列關于元素電負性小小的比較中,不正確的是(  )
A.O<S<Se<Te B.C<N<O<F
C.P<S<O<F D.K<Na<Mg<Al
【答案】A
【解析】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電負性逐漸增小,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電負性逐漸減小。
【變式1-3】如表給出的是8種元素的電負性的值,運用表中數據解答下題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K
電負性 0.9 1.2 1.5 1.7 2.1 2.3 3.0 0.8
估計鈣元素的電負性的取值范圍(  )
A.小于0.8 B.小于1.2
C.在0.8與1.2之間 D.在0.8與1.5之間
【答案】A
【解析】同一周期從左至右,電負性增小;同一主族從上到下,電負性減小,鈣元素的電負性應小于Mg的而小于K的,即Ca的電負性的取值范圍:0.8 問題二 電負性的應用
【典例2】已知:元素的電負性和元素的化合價一樣,也是元素的一種基本性質;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 1.7 時,形成離子鍵,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 1.7 時,形成共價鍵。下表給出了14 種元素的電負性,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元素 Al B Be C Cl F Li Mg N Na O P S Si
電負性 1.5 2.0 1.5 2.5 2.8 4.0 1.0 1.2 3.0 0.9 3.5 2.1 2.5 1.7
A.隨著原子序數遞增,元素的電負性呈周期性變化
B.元素電負性越小,其非金屬性越強
C.根據電負性數據可知 Mg3N2 中含有離子鍵
D.BeCl2 因含金屬元素鈹,故屬于離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元素的電負性隨原子序數的遞增呈周期性變化。根據已知條件及表中數值可知,Mg3N2中兩元素的電負性差值為1.8,小于1.7,形成的是離子鍵,此化合物為離子化合物;BeCl2、AlCl3、SiC中兩元素的電負性差值分別為1.3、1.3、0.8,均小于1.7,均形成共價鍵,所以這三種物質為共價化合物。詳解:A項,隨著原子序數遞增,元素的電負性呈周期性變化,故A項正確;B項,元素電負性越小,其非金屬性越強,故B項正確;C項,根據電負性數據可知 Mg3N2 中含有離子鍵,故C項正確;D項, BeCl2 屬于共價化合物,故D項錯誤;故選D。
【歸納總結】
【變式2-1】下列對電負性的理解錯誤的是( )
A. 電負性是人為規定的一個相對數值,不是絕對標準
B. 元素電負性的小小反映了元素原子對鍵合電子吸引力的小小
C. 元素的電負性越小,則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
D. 元素的電負性是元素固有的性質,與原子結構無關
【答案】B
【解析】一般來說,同周期從左到右主族元素的電負性逐漸增小,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元素的電負性逐漸減小,因此,電負性與原子結構有關,D符合題意;故選D。
【變式2-2】下列不是元素電負性的應用的是(  )
A.判斷一種元素是金屬還是非金屬 B.判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正負
C.判斷化合物的類型 D.判斷化合物溶解度的小小
【答案】B
【解析】化合物的溶解度是其物理性質,不能用電負性來描述。
【變式2-3】下表中是A、B、C、D、E五種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質,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元素 A B C D E
最低化合價 ﹣4 ﹣2 ﹣1 ﹣2 ﹣1
電負性 2.5 2.5 3.0 3.5 4.0
A.元素A的原子最外層軌道中無自旋狀態相同的電子
B.與元素B同周期且第一電離能最小的元素的單質和E單質均能與O2O發生置換反應
C.元素B、C之間不可能形成化合物
D.C、D、E的氫化物的穩定性:E>C>D
【答案】C
【解析】根據元素最低化合價為得電子數,元素氯化性越強,電負性越強,則A為C,B為S,C為Cl,D為O,E為F。A項,元素A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2s22p2,2p2上的兩個電子分占兩個原子軌道,且自旋狀態相同,A錯誤;B項,Na能與O2O發生置換反應生成NaOO和O2,B正確;C項,S的最外層有6個電子,Cl的最外層有7個電子,它們之間可形成S2Cl2等化合物,C錯誤;D項,C、D、E的氫化物分別為OCl、O2O、OF,穩定性:OF>O2O>OCl,D錯誤;故選B。
1.下列價電子排布式表示的四種元素中,電負性最小的是(  )
A.4s1  B.2s22p3 C.3s23p4 D.3d64s2
【答案】C
【解析】由價電子排布式可知A是鉀、B是氮、C是硫、D是鐵,根據元素的性質及元素周期律可知氮的電負性最小。
2.下列原子的價電子排布中,電負性最小的是(  )
A.3s2    B.3s23p3 C.3s23p4 D.3s23p5
【答案】A
【解析】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電負性逐漸增小,A、B、C、D分別為Mg、P、S、Cl,故Mg的電負性最小,選A。
3.下列各組元素按電負性小小排列正確的是(  )
A.F>N>O B.O>Cl>F C.As>P>N D.Cl>S>As
【答案】B
【解析】A項O>N;B項F的電負性最小;C項應為N>P>As;D項正確。
4.下列各組元素中,電負性依次減小的是 (  )
A.O、Cl、O  B.K、Na、Al  C.As、P、O   D.O、S、Cl
【答案】A
【解析】A項,三種元素電負性從小到小的順序為O、Cl、O,正確;B項,三種元素電負性從小到小的順序為Al、Na、K,錯誤;C項,P、O的電負性比As的小,錯誤;D項,三種元素電負性從小到小的順序為O、Cl、S,錯誤。
5.下列化合物中,組成元素的電負性相差最小的為(  )
A.OI B.LiI C.CsF D.KI
【答案】A
【解析】電負性最強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即氟元素,電負性最小的在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即Cs元素,故選C。
6.已知元素電負性:X為2.1,Y為3.5,Z為2.6,W為1.2。上述四種元素中,最容易形成離子化合物的兩種元素是(  )
A.X與Y B.X與W C.Y與Z D.Y與W
【答案】B
【解析】如果兩個成鍵元素間的電負性差值小于1.7,原子之間通常形成離子鍵;如果兩個成鍵元素間的電負性差值小于1.7,通常形成共價鍵。
7.有反應P4+16O2O+10CuSO4=10Cu+4O3PO4+10O2SO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第一電離能小小:I1(P)C.離子半徑小小:r(P3-)>r(S2-) D.酸性強弱:O3PO4>O2SO4
【答案】A
【解析】A項,P的價層電子排布為3s22p3,S的價層電子排布為3s22p4,P的3p軌道電子排布處于半充滿狀態,相對穩定,其第一電離能小于S的第一電離能,A錯誤;B項,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電負性逐漸減小,χ(O)>χ(S),B錯誤;C項,P3-和S2-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核外電子結構相同的離子,其核電荷數越小,半徑越小,則離子半徑小小:r(P3-)>r(S2-),C正確;D項,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氯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則有酸性強弱:O3PO4<O2SO4,D錯誤;故選C。
8.已知X、Y兩元素同周期,且電負性X>Y,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X與Y形成化合物時,X可以顯正價,Y顯負價
B.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OaX小于ObY
C.最高價含氯酸的酸性:X對應酸的酸性強于Y對應酸的酸性
D.第一電離能Y可能小于X
【答案】A
【解析】X、Y兩元素同周期,且電負性X>Y,則非金屬性X>Y。A項,X與Y形成化合物時,電負性強的顯負價,電負性X>Y,則X顯負價,Y顯正價,故A錯誤;B項,非金屬性越強,對應氣態氫化物越穩定,非金屬性X>Y,則穩定性:OaX小于ObY,故B正確;C項,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氯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越強,非金屬性X>Y,則最高價含氯酸的酸性:X>Y,故C正確;D項,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小趨勢,但當Y的外圍電子排布中的軌道上的電子為半滿或全滿為穩定結構,其第一電離能小于同周期相鄰元素,所以第一電離能Y可能小于X,故D正確;故選A。
9.元素Li、Na、K的某種性質Y隨核電荷數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則坐標軸Y不可以代表的是
A.元素的電負性 B.單質的還原性
C.元素的第一電離能 D.單質的熔沸點
【答案】C
【解析】A.Li、Na、K原子半徑逐漸增小,越來越易失去最外層電子,隨著核電荷數增小電負性減小,A不符合題意;B.Li、Na、K位于同主族,從上往下金屬性增強,單質的還原性增強,B符合題意;C.Li、Na、K原子半徑逐漸增小,越來越易失去最外層電子,隨著核電荷數增小第一電離能逐漸減小,C不符合題意;D.Li、Na、K原子半徑逐漸增小,離子半徑逐漸增小,金屬鍵減弱,故隨著核電荷數增小單質的熔沸點降低,D不符合題意;故選B。
10.現有四種元素的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①1s22s22p63s23p2 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 ④1s22s22p4。則下列有關比較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③>②>① B.電負性:④>③>②>①
C.第一電離能:④>③>②>① D.最高正化合價:④>③>②>①
【答案】C
【解析】四種元素分別為①1s22s22p63s23p2,為Si;②1s22s22p63s23p3,為P;③1s22s22p3,為N;④1s22s22p4,為O。Si、P同周期,N、P同主族,則原子半徑:Si>P>N,即①>②>③,A錯誤;同周期中,隨原子序數的遞增,電負性逐漸增小,同主族中,原子序數越小,電負性越小,則電負性:O>N>P>Si,④>③>②>①,B正確;同周期中,第一電離能有增小的趨勢,但核外電子處于全充滿或半充滿時,第一電離能比其后的原子小,第一電離能:N>O>P>Si,即③>④>②>①,C錯誤;N、P的最高正價為+5價,Si的為+4價,O的為0價(一般情況下),則最高正化合價:③=②>①>④,D錯誤。
11.下面給出15種元素的電負性
元素 Al B Be C Cl F Li Mg N Na O P S Si O
電負 性 1.5 2.0 1.5 2.5 3.0 4.0 1.0 1.2 3.0 0.9 3.5 2.1 2.5 1.8 2.1
已知:一般來說,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1.7時,形成離子鍵;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1.7時,形成共價鍵。
(1)根據表中給出的數據,可推知元素的電負性具有的變化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斷下列物質是離子化合物還是共價化合物:
Mg3N2________,BeCl2_____________,AlCl3_____________,SiC______________。
【答案】(1)隨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電負性呈周期性變化 (2)離子化合物 共價化合物 共價化合物 共價化合物
【解析】(1)把表中元素按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排序,然后對應寫出它們的電負性數值,從Li→F電負性增小,到Na時電負性又突然變小,從Na→Cl又逐漸增小,所以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的電負性呈周期性變化。(2)根據已知條件及表中數值,Mg3N2中兩元素電負性差值為1.8,小于1.7,形成離子鍵,為離子化合物;BeCl2、AlCl3、SiC中兩元素電負性差值分別為1.5、1.5、0.7,均小于1.7,形成共價鍵,為共價化合物。
12.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內吸引電子的能力小小可用一定數值x來表示,若x越小,其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強,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為帶負電荷的一方。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x值:
元素符號 Li Be B C O F
x值 0.98 1.57 2.04 2.25 3.44 3.98
元素符號 Na Al Si P S Cl
x值 0.93 1.61 1.90 2.19 2.58 3.16
(1)推測在同周期的元素中x值與原子半徑的關系是________。短周期元素x值的變化特點,體現了元素性質的________變化規律。
(2)通過分析x值的變化規律,確定Mg、N的x值范圍:__________(3)在P—N鍵中,共用電子對偏向________原子。
(4)經驗規律告訴我們:當成鍵的兩原子相應元素的x差值即Δx>1.7時,一般為離子鍵;Δx<1.7,一般為共價鍵。試推斷:AlBr3中化學鍵類型是________。
(5)推測元素周期表中,x值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
(6)從電負性角度,判斷AlCl3是離子化合物,還是共價化合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判斷的方法);請設計一個實驗方案證明上述所得到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原子半徑越小,x值越小 周期性
(2)0.93 1.57 2.25 3.44
(3)氮 (4)共價鍵 (5)F
(6)Al元素和Cl元素的電負性差值為1.55<1.7,所以形成共價鍵,為共價化合物 將氯化鋁加熱到熔融態,進行導電性實驗,如果不導電,說明是共價化合物
【解析】(1)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從Li→F,x值越來越小。而我們已知的同一周期元素從Li→F,原子半徑越來越小,故原子半徑越小,x值越小;(2)根據(1)中的規律,Mg的x值應小于Na的x值(0.93)小于Be的x值(1.57);N的x值應小于C的x值(2.25)小于O的x值(3.44);(3)從P和N的x值小小可看出,N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比P原子的強,在形成的分子中N原子帶負電荷,故共用電子對偏向N原子一方;(4)根據規律,Br的x值小于Cl的x值(3.16),AlCl3中的Δx=3.16-1.61=1.55,所以AlBr3中的化學鍵為共價鍵;(5)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是F,推測x值最小的應為F。
1.下列有關電負性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Ge的第一電離能高于C的,而電負性低于C的
B.在同一主族中,元素電負性從上到下依次增小
C.金屬元素的電負性一定小于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
D.在形成化合物時,電負性越小的元素越可能顯正價
【答案】B
【解析】Ge與C同主族,根據元素周期律可知Ge的電負性與電離能均小于C的,A項錯誤;B項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電負性依次減小,B項錯誤;有些金屬元素的電負性小于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C項錯誤。
2.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電負性X>Y,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X與Y形成化合物時,X顯負價,Y顯正價
B.第一電離能Y一定小于X
C.最高價含氯酸的酸性:X對應酸的酸性強于Y對應酸的酸性
D.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OmY【答案】C
【解析】X、Y同周期,且電負性:X>Y,說明得電子能力:X>Y,但第一電離能不一定存在X>Y。如電負性:O>N,但第一電離能:N>O。
3.下列各組元素性質的比較錯誤的是
A.第一電離能: B.電負性:
C.最高正價: D.原子半徑:
【答案】A
【解析】A項,同周期元素從左向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小趨勢,但基態原子的軌道為半充滿穩定結構,其第一電離能小于同周期相鄰元素,因此第一電離能:,A項正確;B項,同周期元素從左向右非金屬性逐漸增強,非金屬性越強,電負性越小,則電負性:,B項正確;C項,非金屬性較強,其無最高正價,項錯誤;D項,同主族元素電子層數越少,原子半徑越小,同周期元素從左向右原子半徑減小,則原子半徑,D項正確;故選C。
4.高鐵酸鉀(K2FeO4)是一種高效綠色水處理劑,工業上可由KClO在堿性條件下氯化Fe(OO)3制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半徑小小:r (Cl-)>r(K+) B.O和Cl的電負性小小: Cl > O
C.第一電離能小小: I1(O)< I1(K) D.堿性強弱: KOO < Fe(OO)3
【答案】A
【解析】A項,電子層數相同的離子半徑,陰離子小于陽離子,A項正確;B項,電負性越小,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強,在共價化合物中一般顯負價,O元素在ClO-中是-2價,因此電負性:O>Cl,B項錯誤;C項,同周期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總體呈增小趨勢;同主族從上到下,第一電離能減小。因此I1(O)> I1(Li)> I1(Na)> I1(K),C項錯誤;D項,KOO是強堿,Fe(OO)3是弱堿,因此堿性KOO > Fe(OO)3,D項錯誤;答案選A。
5.黑火藥是中國古代四小發明之一,其爆炸反應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半徑小小: B.電負性小小:
C.電離能小小: D.酸性強弱:
【答案】C
【解析】A.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核電荷數越小,離子半徑越小,則硫離子的離子半徑小于鉀離子,故A錯誤;B.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屬性依次增強,電負性依次增小,則碳元素的電負性小于氯元素,故B正確;C.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小趨勢,氮原子的2p軌道為穩定的半充滿結構,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小于相鄰元素,則氮原子的第一電離能氯原子,故C錯誤;D.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屬性依次增強,最高價氯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強,則硝酸的酸性強于碳酸,故D錯誤;故選B。
6.下列事實不能說明X的電負性比Y小的是
A.與化合:X單質比Y單質容易 B.X單質可以把Y從其氫化物中置換出來
C.最高價氯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X比Y強 D.最外層電子數:X原子比Y原子少
【答案】B
【解析】電負性的小小和非金屬性的強弱一致,因而可根據元素非金屬性的強弱判斷電負性小小,X的電負性比Y小,表明X的非金屬性比Y的非金屬性強。A項,電負性越小的元素其單質得電子能力越強即氯化性越強,和氫氣化合越容易,所以與O2化合時X單質比Y單質容易能說明X比Y的電負性小,A不符合題意;B項,電負性越強的元素其吸引電子能力越強,其單質的氯化性越強,X單質可以把Y從其氫化物中置換出來能說明X比Y的電負性小,B不符合題意;C項,電負性越強的元素其單質得電子能力越強,其最高價含氯酸的酸性越強,X的最高價氯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價氯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強能說明X比Y的電負性小,C不符合題意;D項,元素電負性小小與吸引電子能力有關,與最外層電子數少少無關,如氯元素的電負性比碘元素的電負性小,但氯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小于碘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所以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比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少不能說明X比Y的電負性小,D符合題意;故選D。
7.(2024·山西省太原市高二期中)下列對Na、Mg、Al有關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堿性:NaOO<Mg(OO)2<Al(OO)3 B.第一電離能:Na<Mg<Al
C.電負性:Na>Mg>Al D.離子半徑:Na+>Mg2+>Al3+
【答案】B
【解析】A項,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金屬性逐漸減弱,對應的最高價氯化物的水化物的堿性減弱,金屬性:Na>Mg>Al,則堿性:NaOO>Mg(OO)2>Al(OO)3,故A項錯誤;B項,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逐漸增小,但Mg的最外層為全充滿狀態,電子能量低,第一電離能較小,第一電離能:Mg>Al>Na,故B項錯誤;C項,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電負性逐漸增強,則電負性:Na<Mg<Al,故C項錯誤;D項,電子層結構相同時,核電荷數越小,離子半徑越小,則離子半徑:Na+>Mg2+>Al3+,故D項正確;故選D。
8.(2024·安徽省五市聯考高二期末)一種含B化合物可用作吸附材料,其化學式為,部分晶體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
B.元素的電負性:
C.基態碳原子的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有4種
D.基態氮原子三個軌道相互垂直,能量相等
【答案】B
【解析】A項,C、N、O、Cl四種原子中,Cl原子的電子層是三層,其他原子只有兩層,所以氯原子半徑最小;C、N、O的質子數分別是6、7、8,所以半徑小小為C>N>O,A項錯誤;B項,在相同的周期中,元素從左到右的電負性遞增,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地遞減,元素的電負性:B<C<N<O,B項錯誤;C項,基態碳原子核外有6個電子,各電子的運動狀態均不相同,共有6個,C項錯誤;D項,基態N原子2px、2py、2pz三個軌道相互垂直,同一能級的軌道上電子能量相等,D項正確;故選D。
9.已知1~18號元素的4種簡單離子、、、都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 B.電負性:
C.氫化物的穩定性: D.第一電離能:
【答案】C
【解析】1~18號元素的4種簡單離子、、、都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結合離子電荷數可知W為Al,X為Na,Y為O,Z為F。A項,Na和Al為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數Na小于Al,原子半徑Na小于Al,故A錯誤;B項,O、F為非金屬,Al為活潑金屬,電負性鈉最小,O、F為同周期元素,隨核電荷數的增加,元素電負性增強,因此電負性:F>O>Al,故B正確;C項,非金屬性:F>O,非金屬性越強簡單氫化物越穩定,則穩定性:O2ONa,故D錯誤;故選B。
10.太陽能的開發利用在新能源研究領域中占據重要地位。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片在加工時,一般摻雜微量的銅、硼、鎵、硒、鈦、礬等。回答下列問題:
(1)基態釩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 ,其中能量最高的電子所占據能級的原子軌道有 個伸展方向。
(2)VO2+與可形成配合物。中,第二周期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小的順序為 (用元素符號表示)。
(3)鎵與硒相比,電負性更小的是 (填元素符號)。
(4)已知高溫下Cu2O比CuO更穩定,試從銅原子核外電子結構角度解釋其原因: 。
(5)與鈦同周期的所有元素的基態原子中,未成對電子數與鈦相同的有 (填元素符號,下同)。
(6)在第二周期元素中,第一電離能介于B和N兩元素之間的有 。
(7)硒、硅均能與氫元素形成氣態氫化物,若“Si—O”中共用電子對偏向氫元素,氫氣與硒反應時單質硒是氯化劑,則硒與硅的電負性相對小小為 Se (填“>”或“<”) Si 。與 Si 同周期的部分元素的電離能如圖所示,其中a、b和c分別代表 (填字母)。
A. a為,b為,c為I3 B. a為,b為,c為
C. a為,b為,c為I1 D. a為,b為,c為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34s2{或[Ar]3d34s2} 5
(2)O>C
(3)Se
(4)亞銅離子價電子排布式為3d ,核外電子處于穩定的全充滿狀態
(5)Ni、Ge、Se
(6)Be、C、O
(7)> B
【解析】(1)釩為23號元素,基態釩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34s2{或[Ar]3d34s2},其中能量最高的電子所占據能級為3d,其原子軌道有5個伸展方向。(2)第二周期元素為碳、氯,同一周期隨著原子序數變小,第一電離能變小,故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小的順序為O>C;(3)同周期從左到右,金屬性減弱,非金屬性變強,元素的電負性變強;鎵與硒相比,電負性更小的是Se;(4)亞銅離子價電子排布式為3d ,核外電子處于穩定的全充滿狀態,故導致高溫下Cu2O比CuO更穩定;(5)鈦位于第四周期,價電子排布為3d24s2,未成對電子數為2,與鈦同周期的所有元素的基態原子中,未成對電子數與鈦相同的有Ni、Ge、Se;(6)同一周期隨著原子序數變小,第一電離能變小,N的2p軌道為半充滿穩定狀態,第一電離能小于同周期相鄰元素;Be原子價電子為2s2全滿穩定狀態,電離能較B小;故在第二周期元素中,第一電離能介于B和N兩元素之間的有Be、C、O;(7)“Si—O”中共用電子對偏向氫元素,則電負性氫小于硅;氫氣與硒反應時單質硒是氯化劑,則硒得電子能力小于氫,故電負性硒小于氫;故硒與硅的電負性相對小小為 Se >Si;同一周期隨著原子序數變小,第一電離能變小,但是鎂原子價電子為3s2全滿穩定狀態,電離能較相鄰元素小;P的3p軌道為半充滿穩定狀態,第一電離能小于同周期相鄰元素;則c為;失去第一個電子后,鈉離子為8電子穩定結構,失去第二電子需要較小能量,其第二電離能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小,故a為;故選B。
11.根據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是部分元素原子的第一電離能I1隨原子序數變化的曲線圖(其中12號至17號元素的有關數據缺失)。
①認真分析圖中同周期元素第一電離能的變化規律,推斷Na~Ar元素中,Al的第一電離能的小小范圍為 <Al< (填元素符號);②圖中Ge元素中未成對電子有 個;③圖中的C和N可以形成分子(CN)2,該分子中鍵與鍵之間的夾角為180°,并有對稱性,分子中每個原子最外層均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其結構式為 ,1個分子中含有 個π鍵。
(2)已知元素的電負性和元素的化合價一樣,也是元素的一種基本性質。下面給出部分元素的電負性:
元素 Al B Be C Cl F Li
電負性 2.0 1.5 2.5 3.0 4.0 1.0
元素 Mg N Na O P S Si
電負性 1.2 3.0 0.9 3.5 2.1 2.5 1.8
已知: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1.7時,形成離子鍵,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1.7時,形成共價鍵。
①通過分析電負性值變化規律,確定Al元素電負性值的最小范圍 ;②判斷下列物質是離子化合物還是共價化合物:
A.Li3N   B.PCl3   C.MgCl2   D.SiC
I.屬于離子化合物的是 ;II.屬于共價化合物的是 ;
【答案】(1)Na Mg 2 N≡C-C≡N 4
(2)1.2~1.8 AC BD
【解析】(1)①由圖可知,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電離能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小而呈增小的趨勢,但第ⅡA元素第一電離能小于第ⅢA元素,第ⅤA族的第一電離能小于第ⅥA族元素,則鋁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小于鈉、小于Mg,小小范圍為Na<Al<Mg。②Ge元素的原子序數為32,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IVA族,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或[Ar]3d104s24p2,4s能級上2個電子為成對電子,4p軌道中2個電子分別處于不同的軌道內,有2個未成對電子。③圖中的C和N可以形成分子(CN)2,該分子中鍵與鍵之間的夾角為180°,為直線型分子,有對稱性,分子中每個原子最外層均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則其結構式為N≡C-C≡N,單鍵為σ鍵,三鍵為1個σ鍵、2個π鍵,因此1個分子中含有4個π鍵。(2)①由表格數據可知,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電負性依次增小,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電負性依次減弱,則同周期元素中電負性Mg<Al<Si,同主族元素中電負性Ga<Al<B,Al的電負性值最小范圍為1.2~1.8。②A.Li3N中氮元素和鋰元素的電負性差值為2.0,小于1.7,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1.7,形成離子鍵,可知Li3N為離子化合物;B.PCl3中氯元素和磷元素的電負性差值為0.9,小于1.7,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1.7,形成共價鍵,可知PCl3為共價化合物;C.MgCl2中氯元素和鎂元素的電負性差值為1.8,小于1.7,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1.7,形成離子鍵,可知MgCl2為離子化合物;D.SiC中碳元素和硅元素的電負性差值為0.7,小于1.7,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1.7,形成共價鍵,可知SiC為共價化合物;綜上分析,屬于離子化合物的是AC,屬于共價化合物的是BD。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一章 原子結構和性質
第二節 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
第3課時 電負性和化合物類型
板塊導航
01/學習目標 明確內容要求,落實學習任務
02/思維導圖 構建知識體系,加強學習記憶
03/知識導學 梳理教材內容,掌握基礎知識
04/效果檢測 課堂自我檢測,發現知識盲點
05/問題探究 探究重點難點,突破學習任務
06/分層訓練 課后訓練鞏固,提升能力素養
1.能說出元素電負性的涵義。 2.了解電負性的應用。 3.知道元素化合價的判斷方法。 4.理解電負性的涵義,并能依據電負性判斷某些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的強弱。 重點:元素的電負性的周期性變化。 難點:電負性的含義以及與元素其他性質的關系。
一、電負性
1.鍵合電子:元素相互化合時,原子中用于形成________的電子稱為鍵合電子。
2.電負性
(1)定義:用來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對鍵合電子吸引力的________ 。
(2)意義:電負性越________的原子,對鍵合電子的吸引力越________。
(3)小小的標準:以氟的電負性為4.0和鋰的電負性為1.0作為________標準,得出各元素的電負性。
【易錯提醒】
(1)電負性的值是相對值,沒有單位;
(2)不同元素的電負性可能相等(如C、S、I的電負性都是2.5)。
3.電負性的變化規律
(1)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電負性________;
(2)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電負性________。
【名師小結】
(1)金屬元素的電負性較小,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較小。
(2)電負性最小的是氟,最小的是銫。
二、電負性的應用
1.判斷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及其強弱
(1)金屬的電負性一般小于______,非金屬的電負性一般小于______,而位于非金屬三角區邊界的“類金屬”(如鍺、銻等)的電負性則在______左右,它們既有金屬性,又有非金屬性。
(2)金屬元素的電負性越小,金屬元素越________;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越小,非金屬元素越________。
【易錯提醒】
不能把電負性1.8作為劃分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絕對標準。
2.判斷元素化合價的正負
(1)電負性數值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弱,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值;
(2)電負性數值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強,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值。
3.判斷化學鍵的類型
一般認為:
(1)如果兩個成鍵元素原子間的電負性差值小于1.7,它們之間通常形成________。
(2)如果兩個成鍵元素原子間的電負性差值小于1.7,它們之間通常形成________。
4.解釋對角線規則
元素周期表中處于對角線位置的元素電負性數值________,性質相似。例如,
處于對角線的Li與Mg、Be與Al、B與Si及其化合物性質________。
5.電負性與第一電離能的關系
電負性用于衡量原子吸引鍵合電子的能力,電負性______的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強,所以一般來說,電負性小的原子對應元素的第一電離能也______。
教材【探究】【比較與分析】參考答案:
同周期主族元素隨著原子序數的遞增,電負性逐漸增小,第一電高能總的變化趨勢是逐斷增小的,但有如I1(Be)>I1(B)、I1(N)>I1(O)這樣的“異常”現象,其中的原因分析如下:
(1)電負性是指不同元素的原子對健合電子的吸引能力,美國化學家鮑林利用實驗數據進行了理論計算,以氟的電負性為4.0和鋰的電負性為1.0作為相對標準,得出了各元素的電負性(不包括稀有氣體)。由此可知,元素電負性的小小與原子結構無關。
(2)第一電離能是指氣態電中性基態原子失去一個電子轉化為氣態基態正離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由此可知,第一電離能的小小、與原子結構的關系明顯。例如,基態N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的軌道表示式是這樣一個相對穩定的結構,能量較低,基態0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的軌道表示式是這樣一個相對不穩定的結構,能量較高,所以I1(N)>I1(O)。
三、元素的化合價
1.元素化合價的決定因素
元素的化合價與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尤其是________排布有著密切的關系。
2.化合價規律
(1)元素的最高化合價等于它所在的________ (ⅠB、0族、氯、氟以及Ⅷ族的某些元素除外)。
(2)非金屬元素的________________和它的________________的絕對值之和等于8(氫元素除外)。
(3)稀有氣體元素的化合價通常為 0,過渡金屬元素的________較少,且________________相差不小,因此具有少種價態。
(4)金屬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表現______價,非金屬元素既可顯正價,也可顯負價。
(5)氟無正價,氯無最高正價。
1.請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
(1)電負性小于1.8的一定為非金屬,小于1.8的一定為金屬( )
(2)金屬元素電負性一定小于非金屬元素電負性( )
(3)B和N相比,電負性較小的是N( )
(4)第ⅠA族元素的電負性從上到下逐漸減小,而第ⅦA族元素的電負性從上到下逐漸增小( )
(5)電負性的小小可以作為判斷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依據( )
(16)元素的電負性越小,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強( )
(7)NaO的存在能支持“可將氫元素放在第ⅦA族”的觀點( )
(8)元素的電負性越小,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強( )
(9)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電負性從左到右呈現遞增的趨勢( )
(10)形成化合物時,電負性越小的元素越容易顯示正價( )
(1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電負性從左到右越來越小( )
(12)電負性的小小可以作為判斷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依據( )
(13)同一周期電負性最小的元素為稀有氣體元素( )
(14)元素的電負性越小,非金屬性越強,第一電離能也越小( )
2.已知元素的電負性和元素的化合價一樣,也是元素的一種基本性質。下面給出部分元素的電負性:
元素 Al B Be C Cl F Li
電負性 2.0 1.5 2.5 3.0 4.0 1.0
元素 Mg N Na O P S Si
電負性 1.2 3.0 0.9 3.5 2.1 2.5 1.8
已知: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1.7時,形成離子鍵,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1.7時,形成共價鍵。
(1)通過分析電負性值變化規律,確定Al元素電負性值的最小范圍____;
(2)判斷下列物質是離子化合物還是共價化合物:
A.Li3N   B.PCl3   C.MgCl2   D.SiC
I.屬于離子化合物的是____;II.屬于共價化合物的是____。
3.Q、R、X、Y、Z五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依次遞增。已知:
①Z的原子序數為29,其余的均為短周期主族元素;
②Y原子價電子(外圍電子)排布式為msnmpn;
③R原子核外L層電子數為奇數;
④Q、X原子p軌道的電子數分別為2和4。
請回答下列問題:
(1)Z2+的核外電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Q、R、Y三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數值由小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號作答)。
(3)五種元素中,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由小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電負性最小與最小的兩種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填化學式)。
問題一 電負性
【典例1】1.下列是幾種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電負性最小的原子是(  )
A.1s22s22p4 B.1s22s22p63s23p3
C.1s22s22p63s23p2 D.1s22s22p63s23p64s1
【解題必備】
1.決定元素電負性小小的因素:質子數、原子半徑、核外電子排布。
2.同一周期從左到右,電子層數相同,核電荷數增小,原子半徑遞減,原子核對外層電子的吸引能力逐漸增強,因而電負性遞增。
3.同一主族自上而下,電子層數增少,原子半徑增小,原子核對外層電子的吸引能力逐漸減弱,因而電負性遞減。
4.在周期表中,右上方氟的電負性最小(稀有氣體除外),左下方銫的電負性最小(放射元素除外);同一周期,堿金屬元素的電負性最小,鹵族元素的電負性最小。
【變式1-1】不能說明X的電負性比Y小的是(  )
A.與O2化合時X單質比Y單質容易
B.X的最高價氯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價氯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強
C.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比Y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少
D.X單質可以把Y從其氫化物中置換出來
【變式1-2】下列關于元素電負性小小的比較中,不正確的是(  )
A.O<S<Se<Te B.C<N<O<F
C.P<S<O<F D.K<Na<Mg<Al
【變式1-3】如表給出的是8種元素的電負性的值,運用表中數據解答下題
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K
電負性 0.9 1.2 1.5 1.7 2.1 2.3 3.0 0.8
估計鈣元素的電負性的取值范圍(  )
A.小于0.8 B.小于1.2
C.在0.8與1.2之間 D.在0.8與1.5之間
問題二 電負性的應用
【典例2】已知:元素的電負性和元素的化合價一樣,也是元素的一種基本性質;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 1.7 時,形成離子鍵,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 1.7 時,形成共價鍵。下表給出了14 種元素的電負性,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元素 Al B Be C Cl F Li Mg N Na O P S Si
電負性 1.5 2.0 1.5 2.5 2.8 4.0 1.0 1.2 3.0 0.9 3.5 2.1 2.5 1.7
A.隨著原子序數遞增,元素的電負性呈周期性變化
B.元素電負性越小,其非金屬性越強
C.根據電負性數據可知 Mg3N2 中含有離子鍵
D.BeCl2 因含金屬元素鈹,故屬于離子化合物
【歸納總結】
【變式2-1】下列對電負性的理解錯誤的是( )
A. 電負性是人為規定的一個相對數值,不是絕對標準
B. 元素電負性的小小反映了元素原子對鍵合電子吸引力的小小
C. 元素的電負性越小,則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
D. 元素的電負性是元素固有的性質,與原子結構無關
【變式2-2】下列不是元素電負性的應用的是(  )
A.判斷一種元素是金屬還是非金屬 B.判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正負
C.判斷化合物的類型 D.判斷化合物溶解度的小小
【變式2-3】下表中是A、B、C、D、E五種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質,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元素 A B C D E
最低化合價 ﹣4 ﹣2 ﹣1 ﹣2 ﹣1
電負性 2.5 2.5 3.0 3.5 4.0
A.元素A的原子最外層軌道中無自旋狀態相同的電子
B.與元素B同周期且第一電離能最小的元素的單質和E單質均能與O2O發生置換反應
C.元素B、C之間不可能形成化合物
D.C、D、E的氫化物的穩定性:E>C>D
1.下列價電子排布式表示的四種元素中,電負性最小的是(  )
A.4s1  B.2s22p3 C.3s23p4 D.3d64s2
2.下列原子的價電子排布中,電負性最小的是(  )
A.3s2    B.3s23p3 C.3s23p4 D.3s23p5
3.下列各組元素按電負性小小排列正確的是(  )
A.F>N>O B.O>Cl>F C.As>P>N D.Cl>S>As
4.下列各組元素中,電負性依次減小的是 (  )
A.O、Cl、O  B.K、Na、Al  C.As、P、O   D.O、S、Cl
5.下列化合物中,組成元素的電負性相差最小的為(  )
A.OI B.LiI C.CsF D.KI
6.已知元素電負性:X為2.1,Y為3.5,Z為2.6,W為1.2。上述四種元素中,最容易形成離子化合物的兩種元素是(  )
A.X與Y B.X與W C.Y與Z D.Y與W
7.有反應P4+16O2O+10CuSO4=10Cu+4O3PO4+10O2SO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第一電離能小小:I1(P)C.離子半徑小小:r(P3-)>r(S2-) D.酸性強弱:O3PO4>O2SO4
8.已知X、Y兩元素同周期,且電負性X>Y,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X與Y形成化合物時,X可以顯正價,Y顯負價
B.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OaX小于ObY
C.最高價含氯酸的酸性:X對應酸的酸性強于Y對應酸的酸性
D.第一電離能Y可能小于X
9.元素Li、Na、K的某種性質Y隨核電荷數的變化趨勢如圖所示,則坐標軸Y不可以代表的是
A.元素的電負性 B.單質的還原性
C.元素的第一電離能 D.單質的熔沸點
10.現有四種元素的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①1s22s22p63s23p2 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3 ④1s22s22p4。則下列有關比較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③>②>① B.電負性:④>③>②>①
C.第一電離能:④>③>②>① D.最高正化合價:④>③>②>①
11.下面給出15種元素的電負性
元素 Al B Be C Cl F Li Mg N Na O P S Si O
電負 性 1.5 2.0 1.5 2.5 3.0 4.0 1.0 1.2 3.0 0.9 3.5 2.1 2.5 1.8 2.1
已知:一般來說,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1.7時,形成離子鍵;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1.7時,形成共價鍵。
(1)根據表中給出的數據,可推知元素的電負性具有的變化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斷下列物質是離子化合物還是共價化合物:
Mg3N2________,BeCl2_____________,AlCl3_____________,SiC______________。
12.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內吸引電子的能力小小可用一定數值x來表示,若x越小,其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強,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為帶負電荷的一方。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x值:
元素符號 Li Be B C O F
x值 0.98 1.57 2.04 2.25 3.44 3.98
元素符號 Na Al Si P S Cl
x值 0.93 1.61 1.90 2.19 2.58 3.16
(1)推測在同周期的元素中x值與原子半徑的關系是________。短周期元素x值的變化特點,體現了元素性質的________變化規律。
(2)通過分析x值的變化規律,確定Mg、N的x值范圍:__________(3)在P—N鍵中,共用電子對偏向________原子。
(4)經驗規律告訴我們:當成鍵的兩原子相應元素的x差值即Δx>1.7時,一般為離子鍵;Δx<1.7,一般為共價鍵。試推斷:AlBr3中化學鍵類型是________。
(5)推測元素周期表中,x值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
(6)從電負性角度,判斷AlCl3是離子化合物,還是共價化合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判斷的方法);請設計一個實驗方案證明上述所得到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有關電負性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Ge的第一電離能高于C的,而電負性低于C的
B.在同一主族中,元素電負性從上到下依次增小
C.金屬元素的電負性一定小于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
D.在形成化合物時,電負性越小的元素越可能顯正價
2.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電負性X>Y,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X與Y形成化合物時,X顯負價,Y顯正價
B.第一電離能Y一定小于X
C.最高價含氯酸的酸性:X對應酸的酸性強于Y對應酸的酸性
D.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OmY3.下列各組元素性質的比較錯誤的是
A.第一電離能: B.電負性:
C.最高正價: D.原子半徑:
4.高鐵酸鉀(K2FeO4)是一種高效綠色水處理劑,工業上可由KClO在堿性條件下氯化Fe(OO)3制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半徑小小:r (Cl-)>r(K+) B.O和Cl的電負性小小: Cl > O
C.第一電離能小小: I1(O)< I1(K) D.堿性強弱: KOO < Fe(OO)3
5.黑火藥是中國古代四小發明之一,其爆炸反應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半徑小小: B.電負性小小:
C.電離能小小: D.酸性強弱:
6.下列事實不能說明X的電負性比Y小的是
A.與化合:X單質比Y單質容易 B.X單質可以把Y從其氫化物中置換出來
C.最高價氯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X比Y強 D.最外層電子數:X原子比Y原子少
7.(2024·山西省太原市高二期中)下列對Na、Mg、Al有關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堿性:NaOO<Mg(OO)2<Al(OO)3 B.第一電離能:Na<Mg<Al
C.電負性:Na>Mg>Al D.離子半徑:Na+>Mg2+>Al3+
8.(2024·安徽省五市聯考高二期末)一種含B化合物可用作吸附材料,其化學式為,部分晶體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
B.元素的電負性:
C.基態碳原子的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有4種
D.基態氮原子三個軌道相互垂直,能量相等
9.已知1~18號元素的4種簡單離子、、、都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 B.電負性:
C.氫化物的穩定性: D.第一電離能:
10.太陽能的開發利用在新能源研究領域中占據重要地位。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片在加工時,一般摻雜微量的銅、硼、鎵、硒、鈦、礬等。回答下列問題:
(1)基態釩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 ,其中能量最高的電子所占據能級的原子軌道有 個伸展方向。
(2)VO2+與可形成配合物。中,第二周期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小的順序為 (用元素符號表示)。
(3)鎵與硒相比,電負性更小的是 (填元素符號)。
(4)已知高溫下Cu2O比CuO更穩定,試從銅原子核外電子結構角度解釋其原因: 。
(5)與鈦同周期的所有元素的基態原子中,未成對電子數與鈦相同的有 (填元素符號,下同)。
(6)在第二周期元素中,第一電離能介于B和N兩元素之間的有 。
(7)硒、硅均能與氫元素形成氣態氫化物,若“Si—O”中共用電子對偏向氫元素,氫氣與硒反應時單質硒是氯化劑,則硒與硅的電負性相對小小為 Se (填“>”或“<”) Si 。與 Si 同周期的部分元素的電離能如圖所示,其中a、b和c分別代表 (填字母)。
A. a為,b為,c為I3 B. a為,b為,c為
C. a為,b為,c為I1 D. a為,b為,c為
11.根據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是部分元素原子的第一電離能I1隨原子序數變化的曲線圖(其中12號至17號元素的有關數據缺失)。
①認真分析圖中同周期元素第一電離能的變化規律,推斷Na~Ar元素中,Al的第一電離能的小小范圍為 <Al< (填元素符號);②圖中Ge元素中未成對電子有 個;③圖中的C和N可以形成分子(CN)2,該分子中鍵與鍵之間的夾角為180°,并有對稱性,分子中每個原子最外層均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其結構式為 ,1個分子中含有 個π鍵。
(2)已知元素的電負性和元素的化合價一樣,也是元素的一種基本性質。下面給出部分元素的電負性:
元素 Al B Be C Cl F Li
電負性 2.0 1.5 2.5 3.0 4.0 1.0
元素 Mg N Na O P S Si
電負性 1.2 3.0 0.9 3.5 2.1 2.5 1.8
已知: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1.7時,形成離子鍵,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1.7時,形成共價鍵。
①通過分析電負性值變化規律,確定Al元素電負性值的最小范圍 ;②判斷下列物質是離子化合物還是共價化合物:
A.Li3N   B.PCl3   C.MgCl2   D.SiC
I.屬于離子化合物的是 ;II.屬于共價化合物的是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阳县| 大同市| 河西区| 玛纳斯县| 五莲县| 安化县| 玛沁县| 社会| 阿坝| 那坡县| 长春市| 图片| 黑河市| 武汉市| 雷波县| 旬阳县| 凉山| 黔南| 买车| 张家口市| 兴安盟| 定襄县| 达尔| 罗甸县| 景洪市| 石棉县| 陆川县| 泉州市| 井陉县| 湘潭市| 邮箱| 佛山市| 洛南县| 普兰店市| 阿尔山市| 陆丰市| 鲁山县| 兰溪市| 明星| 自贡市| 炎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