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八單元 課題3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第2金屬資源的保護 教學設計課題 課題3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第2金屬資源的保護 授課教師 化學 課型 公開課教材分析 本內容是在學習“金屬材料”“金屬的化學性質”之后安排的,在學生對金屬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都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來了解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其特點是與日常生活、生產聯系緊密,體現了化學課程生活化的理念。 課標要求學生了解鐵生銹的條件及防止其生銹的方法,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學情分析 初中學生對生活中金屬尤其是鐵制品腐蝕情況有一定了解,通過第七單元對可燃物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的探究,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控制變量法分析多因素影響的分析方法,進一步掌握防止鐵生銹的原理。核 心 素 養 目 標 1.化學觀念: ①了解金屬銹蝕的原理。 ②知道防護金屬銹蝕的一些措施,具有保護金屬資源的意識。 科學思維:通過鐵生銹條件的探究,進行收集材料、猜想、設計、驗證、觀察、分析、得到結論、討論交流活動,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3.科學探究與實踐:理解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廢舊金屬回收的意義,并積極主動地去做。 4.科學態度與責任:體會學習化學的價值,保持和增強對生活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養學習化學的興趣,樹立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意識。。教學 重難點 重點: 探究鐵生銹的條件,理解生銹的條件和防銹的方法。 2.難點: 了解保護金屬資源的重要性和途徑。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實驗探究、相互反思、習題專練、交流掌握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一、情境 導入 根據有關報導,現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蝕而報廢的金屬設備和材料相當于年產量的20%~40%。防止金屬腐蝕已成為科學研究和技術領域中的重大問題。 化學來源于生活,繼而服務于生活。二、 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以及金屬資源的保護 任務一: [活動一]探究鋼鐵銹蝕的條件 自主學習:閱讀教材,交流歸納 [討論交流]暢所欲言所觀察到的現象、分析得到的結論以及對發生的現象的解釋。相互評價各小組的實驗效果、結論和解釋是否合理。 [反思與交流](1)為什么這樣設計實驗?在每個實驗中想要探究的是哪種因素的影響? (2)還有哪些因素也能造成鋼鐵的銹蝕? (3)鋁與氧氣反應生成的氧化鋁能起到保護里層鋁的作用,鐵生銹后,鐵銹是否也能保護里層的鐵呢? 創設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從元素守恒的視角對鐵生銹作出合理的假設 通過課件,激發學生閱讀課本的興趣,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獲取信息,結合身邊的事例,分析討論如何保護金屬資源,如回收廢金漏,用各種方法防止金屬腐蝕,有計劃、合理地開采礦物,尋找金屬的代用品等。利用多媒體,使學生樹立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觀念。任務二: [活動二]減緩鋼鐵銹蝕的方法 [討論交流]鐵鎖、菜刀、水龍頭等銹蝕的原因,討論防止它們生銹的方法,推廣到學生身邊的金屬用品如文具盒、自行車、鐵桶等經久耐用的技巧。 [交流小結]常用來減緩鋼鐵銹蝕的方法,認識減緩鋼鐵銹蝕的原理(破壞鋼鐵銹蝕的條件)。 [知識鏈接]自行車的防銹措施 你知道自行車的構件如支架、鏈條、車圈等,分別采取了什么防銹措施嗎?任務三: [活動三]廢舊金屬的回收利用 [交流共享1]想一想我們身邊都有哪些廢棄的金屬制品?從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的角度,應該怎樣處理這些金屬制品? [小結]廢舊金屬回收利用的意義: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 [交流共享2]閱讀課本想一想:對于金屬資源除了采取防止金屬腐蝕的措施外,還可以通過什么途徑來使金屬資源得到保護呢?三、 小結作業 1.總結:學生暢談本節課的收獲是什么。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金屬在自然界里有的以單質形式存在,如金、銀等,有的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銅、鐵等,以及如何從鐵礦石中冶煉鐵;同時,我們要了解鋼鐵銹蝕的條件,并學會減緩鋼鐵銹蝕的方法,了解保護金屬資源的途徑和意義。 2.課后作業: ①根據所學知識,試著思考下列問題: 被雨水淋濕的自行車,為什么先用干布擦,再用帶油的布擦? 自行車的支架、鏈條、鋼圈各采用什么防銹措施? ②課外閱讀教科關于稀土部分資料并通過互聯網查閱,撰寫“我國稀土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問題”的論文并在班級上交流。 通過練習鞏固強化今日學習重點知識,加深學生對鐵的冶煉的應用和理解。 總結所學知識,鼓勵學生課后查閱相關資料,了解更多相關知識。四、 板書設計 課題3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第2金屬資源的保護 一.鐵生銹的條件 1.鐵生銹是鐵與氧氣和水發生復雜化學反應的過程。 2.鋁制品耐腐蝕而鐵制品生銹后會加速腐蝕的原因是鋁的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鐵生銹后產生的鐵銹結構疏松多孔,不能阻止鐵與氧氣 、水反應,反而加速鐵生銹的速率。 3.防止鐵制品生銹的方法:保持表面干燥、潔凈、涂油、刷漆。 二.保護金屬資源的有效措施 ① 防止金屬的腐蝕; ②回收利用廢舊金屬; ③有計劃、合理地開采礦物; ④尋找金屬的代用品。 直觀形象,突出本節課重點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五、 教學反思 本課題從學生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和他們的生活經驗入手,吸引了學生注意力,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已知到未知再到已知,也加深了學生對化學理論知識的掌握。但是內容多,時間有限,導致一些學生不能真正理解,對某些知識存在疑惑,今后會對課程容量進行更加合理的設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