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溫故同學們,還記得原子論和分子學說是誰提出來的嗎?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1 分子和原子(第1課時)學習目標1.了解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2.以分子為例,能用微觀粒子運動的觀點解釋生產、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3.通過實驗探究,驗證微觀粒子的基本性質。為什么我們能在很遠的地方就能聞到茉莉花香?引新思考認識分子、原子的存在向兩個小燒杯中分別加入涼水和熱水,各同時加入少量品紅,靜置,認真觀察現象。實驗現象1.品紅向水中擴散,溶液變紅色2.熱水中品紅擴散更快【教師演示實驗一】熱水涼水探究探究物質都是由看不見的微小粒子構成的科學家的設想:物質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探究掃描隧道顯微鏡苯分子圖像通過移走硅原子構成的文字 這兩幅圖都證明了分子和原子是真實存在的設想:物質都是由看不見的微小粒子構成的閱讀課本P57、分析數據并填空:1 個水分子的質量約是 3×10-26 kg,1 滴水(以 20 滴水為 1 mL 計)中大約有1.67×1021 個水分子。微觀粒子的基本性質分子的 和 都很小探究【學習任務一】質量體積性質1:探究實驗探究-分子運動現象1、向盛有20 mL蒸餾水的小燒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攪拌均勻,觀察溶液的顏色。蒸餾水能不能使酚酞溶液變色?2、從燒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試管中,向其中慢漫滴加濃氨水,觀察溶液顏色有什么變化。濃氨水能不能使酚酞溶液變色?3、另取一個小燒杯B,加入5 mL濃氨水。用一個大燒杯罩在燒杯A和燒杯B。觀察幾分鐘,有什么現象發生?你能解釋這一現象嗎? 分子總是在不斷地 。性質2:運動蒸餾水不能使酚酞溶液變色濃氨水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實驗現象現象解釋實驗結論氨分子在不斷地運動變式濾紙變紅色學生實驗【小組探究一】另取一支試管 ,在試管底部加入被酚酞溶液潤濕的濾紙,并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滴加5~6滴濃氨水,立即塞緊橡膠塞。觀察1分鐘,有什么現象發生?你能解釋這一現象嗎?分子總是在不斷地運動為什么我們能在很遠的地方就能聞到茉莉花香?用微觀的角度解釋下列現象:熱水涼水溫度越高,分子的運動速率越快為什么品紅在熱水中擴散得更快?分子在不斷地運動【學習任務二】探究【小組探究二】取兩支注射器,分別吸入6 mL等體積的空氣和水,用手指堵住針筒小孔,將栓塞慢慢推入,觀察注射器內體積的變化情況。現象:空氣 (填”容易”或”不容易”)壓縮,體積減小 (填“較大”或“較小”);水 (填“容易”或“不容易”)壓縮,體積減小 (填“較大”或“較小”)。水空氣變式性質3:分子間有 。容易不容易較大較小間隔相同質量的同一種物質在固態、液態和氣態時所占的體積不同。同種物質三種狀態的分子間隔模擬動畫固態液態氣態變式1.在通常情況下:變式不變分子間隔>>分子間隔分子間隔固態液態氣態【學習任務三】完成下列填空2.溫度升高,分子間間隔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溫度降低,分子間間隔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這就是物體發生熱脹冷縮現象的原因。增大減小3.改變分子間的間隔,其分子本身的大小、體積質量 。微觀粒子的基本性質探究氣態氧具有助燃性液態氧具有助燃性說明同種分子的性質 。【小組探究三】相同微觀粒子的基本性質探究將燃著的木條伸入 實驗現象二氧化碳氧氣木條熄滅木條燃燒得更旺同種分子性質 ,不同種分子性質 ,相同不相同性質4:1.(2023年北部灣經濟區7題2分)向液化石油氣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氣泄漏,就能聞到這種臭味,及時采取安全措施。聞到臭味是因為( )A.分子在不斷運動 B.分子之間有間隔C.分子的質量很小 D.分子的體積很小嘗試A嘗試2.(2017年南寧中考)從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釋下列事實,錯誤的是( )A.墻內開花墻外香----分子在不斷運動B.一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 個水分子---分子很小C.將氮氣制成液氮,體積變小----分子體積變小D.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3.下列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出現的詩詞能用分子不斷運動觀點解釋的是( )A.春江水暖鴨先知 B.過雨荷花滿院香C.月落烏啼霜滿天 D.北風吹雁雪紛飛BC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用你喜歡的方式建構本節課的知識網絡吧! 認識分子、原子的存在 微觀粒子的基本性質 物質由構成 班級: 姓名:課題1 分子和原子(第1課時)導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2.以分子為例,能用微觀粒子運動的觀點解釋生產、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3.通過實驗探究,驗證微觀粒子的基本性質。學習過程【學習任務一】閱讀課本P57、分析數據并填空:1 個水分子的質量約是 3×10-26 kg,1 滴水(以 20 滴水為 1 mL 計)中大約有1.67×1021 個水分子。得出結論-性質1:分子的 質量 和 體積 都很小。【小組探究一】取一支試管(如圖:試管口放一團棉花、底部已加入被酚酞溶液潤濕的濾紙),請你向棉花上滴加5~6滴濃氨水后,立即塞緊橡膠塞。觀察1分鐘,有什么現象發生?你能解釋這一現象嗎?實驗現象 濾紙變紅色現象解釋 氨分子在不斷地 運動 。實驗結論 性質2:分子總是在不斷地運動【學習任務二】用微觀的角度解釋下列現象::(1)為什么我們能在很遠的地方就能聞到茉莉花香? 分子總是在不斷地運動 。(2)【教師演示實驗一】中,為什么品紅在熱水中擴散得更快? 溫度越高,分子的運動速率越快 。【小組探究二】取兩支注射器,分別吸入等體積6 mL的空氣和水,用手指堵住針筒小孔,將栓塞慢慢推入,觀察注射器內體積的變化情況。實驗 現象 空氣 (填“容易”或“不容易”)壓縮,體積減小 (填“較大”或“較小”) 水 (填“容易”或“不容易”)壓縮,體積減小 (填“較大”或“較小”)實驗結論實驗 現象 空氣 容易 (填“容易”或“不容易”)壓縮,體積減小 較大 (填“較大”或“較小”) 水 不容易 (填“容易”或“不容易”)壓縮,體積減小 較小 (填“較大”或“較小”)實驗結論 性質3:分子間有 間隔 。【學習任務三】完成下列填空:在通常情況下,對于同一種物質而言, 氣態 分子間隔> 液態 分子間隔> 固態 分子間隔。溫度升高,分子間間隔 增大 (填“增大”或“減小”);溫度降低,分子間間隔 減小 (填“增大”或“減小”)。這就是物體發生熱脹冷縮現象的原因。改變分子間的間隔,分子本身的大小、體積、質量 不變 。【小組探究三】1.氣態氧和液態氧都具有助燃性,說明同種分子性質 相同 。2.完成表格,小組討論并完成填空:將燃著的木條伸入 實驗現象二氧化碳氧氣性質4:同種分子性質 相同 ,不同種分子性質 不同 。【嘗試練習】1.(2023年北部灣經濟區7題2分)向液化石油氣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氣泄漏,就能聞到這種臭味,及時采取安全措施。聞到臭味是因為( A )A.分子在不斷運動 B.分子之間有間隔 C.分子的質量很小 D.分子的體積很小2.(2017年南寧中考)從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釋下列事實,錯誤的是( C )A.墻內開花墻外香--分子在不斷地運動B.一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 個水分子--分子很小C.將氮氣制成液氮,體積變小--分子體積變小D.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3.下列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出現的詩詞能用分子不斷運動觀點解釋的是( B )A.春江水暖鴨先知 B.過雨荷花滿院香 C.月落烏啼霜滿天 D.北風吹雁雪紛飛【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請完成本節課的知識網絡框架。班級: 姓名:課題1 分子和原子(第1課時)導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2.以分子為例,能用微觀粒子運動的觀點解釋生產、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3.通過實驗探究,驗證微觀粒子的基本性質。學習過程【學習任務一】分析數據并填空:1 個水分子的質量約是 3×10-26 kg,1 滴水(以 20 滴水為 1 mL 計)中大約有1.67×1021 個水分子。得出結論-性質1:分子的 和 都很小。【小組探究一】取一支試管(如圖:試管口放一團棉花、底部已加入被酚酞溶液潤濕的濾紙),請你向棉花上滴加5~6滴濃氨水后,立即塞緊橡膠塞。觀察1分鐘,有什么現象發生?你能解釋這一現象嗎?實驗現象現象解釋 氨分子在不斷地 。實驗結論 性質2:【學習任務二】用微觀的角度解釋下列現象::(1)為什么我們能在很遠的地方就能聞到茉莉花香? 。(2)【教師演示實驗一】中,為什么品紅在熱水中擴散得更快? 。【小組探究二】取兩支注射器,分別吸入等體積6 mL的空氣和水,用手指堵住針筒小孔,將栓塞慢慢推入,觀察注射器內體積的變化情況。實驗 現象 空氣 (填“容易”或“不容易”)壓縮,體積減小 (填“較大”或“較小”) 水 (填“容易”或“不容易”)壓縮,體積減小 (填“較大”或“較小”)實驗結論實驗 現象 空氣 (填“容易”或“不容易”)壓縮,體積減小 (填“較大”或“較小”) 水 (填“容易”或“不容易”)壓縮,體積減小 (填“較大”或“較小”)實驗結論 性質3:分子間有 。【學習任務三】完成下列填空:在通常情況下,對于同一種物質而言,_______分子間隔>_______分子間隔>_______分子間隔。溫度升高,分子間間隔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溫度降低,分子間間隔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這就是物體發生熱脹冷縮現象的原因。改變分子間的間隔,分子本身的大小、體積、質量 。【小組探究三】1.氣態氧和液態氧都具有助燃性,說明同種分子性質 。2.完成表格,小組討論并完成填空:將燃著的木條伸入 實驗現象二氧化碳氧氣性質4:同種分子性質 ,不同種分子性質 。【嘗試練習】1.(2023年北部灣經濟區7題2分)向液化石油氣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氣泄漏,就能聞到這種臭味,及時采取安全措施。聞到臭味是因為( )A.分子在不斷運動 B.分子之間有間隔 C.分子的質量很小 D.分子的體積很小2.(2017年南寧中考)從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釋下列事實,錯誤的是( )A.墻內開花墻外香--分子在不斷地運動B.一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 個水分子--分子很小C.將氮氣制成液氮,體積變小--分子體積變小D.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3.下列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出現的詩詞能用分子不斷運動觀點解釋的是( )A.春江水暖鴨先知 B.過雨荷花滿院香 C.月落烏啼霜滿天 D.北風吹雁雪紛飛【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請完成本節課的知識網絡框架。南寧市中小學課堂教學設計課題名稱 課題1 分子和原子(第1課時)學科 化學 授課班級 授課時數 1執教者 授課日期教材分析 本節課內容來源于教材第三單元課題1《分子和原子》的第一課時。內容包括認知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分子的三個基本性質及其運用等知識。是從宏觀的物質世界跨進微觀的物質世界的第一課,對于學生認識宏觀物質的微觀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今后學習化學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礎。對本課題內容的學習,不僅可以把前面的教學內容從微觀的角度上認識的更加深刻,而且還是后面繼續學習質量守恒定律、化學方程式、化學反應實質等內容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可見本節課在整個教材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學情分析 之前,學生在物理、生物學科中學過了分子擴散等知識;平時又積累了有關的生活經驗,所以,本課題引入并不難。但他們僅限于感性的了解,缺乏準確的實質性認識,而且實驗探究能力有待提高,探究學習還只是在啟蒙階段。故學生從宏觀到微觀的認識轉變并不容易。教學目標 1.了解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2.通過學習和實驗探究,知道微觀粒子的基本性質。3.以分子為例,運用分子的基本性質,解釋實際生活的現象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微觀粒子的三個基本性質教學難點:以分子為例,運用分子的基本性質,解釋實際生活的現象課前準備 學生方面:復習是誰提出的原子論和分子學說?教師方面:實驗儀器藥品準備-3個燒杯、涼水和熱水、品紅、藥匙、(蒸餾水、棉花、橡膠塞、注射針筒、濾紙)*8組,(試管、酚酞溶液、濃氨水)*9組本節課導學案準備教學方法 “四度六步”教學法、討論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實驗探究法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溫故:復習提問,溫故孕新同學們,還記得原子論和分子學說是誰提出來的嗎?(設計意圖:通過回憶已學化學知識,提問其中的分子和原子到底是什么?聯系本節課堂。)PPT展示本節課“分子和原子 第一課時”二、引新:創設情境,引入新課PPT展示橫州市茉莉花田圖片,思考:為什么我們能在很遠的地方就能聞到茉莉花香?(設計意圖: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生活中的常見現象與化學有什么關系?激發學生興趣,引入新課。)三、探究:合作探究,活動領悟【活動一】認識分子、原子的存在 【教師演示實驗一】向兩個小燒杯中分別加入涼水和熱水,各同時加入少量品紅,靜置,認真觀察現象并記錄。 涼水 熱水實驗現象1.2. 思考:為什么品紅會在水中擴散?以及糖會在水中“消失”? 【猜想與假設】(品紅和糖這些)物質都是由看不見的微小粒子構成的PPT展示掃描隧道顯微鏡觀察到的苯分子圖像和移動硅原子構成文字的圖像 這兩幅圖可以證明那些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粒子(分子和原子)都是?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說出證明,從而驗證猜想得出結論: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活動二】微觀粒子的基本性質【學習任務一】閱讀課本P57、分析數據并填空:1 個水分子的質量約是 3×10-26 kg,1 滴水(以 20 滴水為 1 mL 計)中大約有1.67×1021 個水分子。 得出結論-性質1:分子的 和 都很小。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處理數字及歸納總結的能力) 【教師演示實驗二】【實驗探究-分子運動現象】(打開數字教材)向盛有20 mL蒸餾水的燒杯中加5~6滴酚酞溶液,攪拌均勻,觀察溶液的顏色。蒸餾水能不能使酚酞溶液變色?2、從上述燒杯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試管中,向其中慢漫滴加濃氨水,觀察溶液顏色有什么變化。濃氨水能不能使酚酞溶液變色? 3、另取一個小燒杯B,加入5 mL濃氨水。用一個大燒杯罩在燒杯A和燒杯B。觀察幾分鐘,有什么現象發生?你能解釋這一現象嗎? (提問學生,生生糾錯補充,教師精講、點評。)(設計意圖:學生獨立完成,點名提問學生,生生點評并糾錯補充。把課堂的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四、變式【學生實驗】【小組探究一】取一支試管,在試管底部加入被酚酞溶液潤濕的濾紙,并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滴加5~6滴濃氨水,立即塞緊橡膠塞。觀察1分鐘,有什么現象發生?你能解釋這一現象嗎?實驗現象現象解釋氨分子在不斷地 。實驗結論性質2:1.小組記錄現象并相互討論分析并完成表格。2.小組成果分享展示,代表發言,生生點評3.教師精講、點評。(設計意圖:通過合作探究促進生生互動、師生互動,通過組內、組內交流有利于學生同伴互助互學,讓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使得學生在化學學習中基于事實與邏輯進行獨立思考和判斷,對比在化學變化前后,清晰知道是哪些物質相互接觸有了顏色變化,并激發學生發散性思維,提高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學習任務二】用微觀的角度解釋下列現象::1.為什么我們能在很遠的地方就能聞到茉莉花香? 2.【教師演示實驗一】中,為什么品紅在熱水中擴散得更快? 【小組探究二】取兩支注射器,分別吸入等體積6 mL的空氣和水,用手指堵住針筒小孔,將栓塞慢慢推入,觀察注射器內體積的變化情況。 實驗現象空氣 (填“容易”或“不容易”)壓縮,體積減小 (填“較大”或“較小”)水 (填“容易”或“不容易”)壓縮,體積減小 (填“較大”或“較小”)實驗結論性質3:分子間有 。1.小組記錄現象并相互討論分析并完成相應填空。2.小組成果分享展示,代表發言,生生點評3.教師精講、點評。【學習任務三】完成下列填空:在通常情況下,對于同一種物質而言,_______分子間隔>_______分子間隔>______分子間隔。溫度升高,分子間間隔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溫度降低,分子間間隔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這就是物體發生熱脹冷縮現象的原因。改變分子間的間隔,分子本身的大小、體積、質量 。學生成果分享展示,代表發言,生生點評(設計意圖:通過對比空氣和水壓縮前后,清晰知道是狀態不同分子間間隔不同,從而進一步引出物質三種狀態下的分子間間隔。) 【小組探究三】1.氣態氧和液態氧都具有助燃性,說明同種分子性質 。2.完成下列表格,小組討論并完成填空:將燃著的木條伸入實驗現象二氧化碳氧氣 性質4:同種分子性質 ,不同種分子性質 。五、嘗試:嘗試練習、鞏固提高1.(2023年北部灣經濟區7題2分)向液化石油氣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氣泄漏,就能聞到這種臭味,及時采取安全措施。聞到臭味是因為( ) A.分子在不斷運動 B.分子之間有間隔 C.分子的質量很小 D.分子的體積很小2.(2017年南寧中考)從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釋下列事實,錯誤的是( ) A.墻內開花墻外香--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B.一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 個水分子--分子很小 C.將氮氣制成液氮,體積變小--分子體積變小 D.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3.下列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出現的詩詞能用分子不斷運動觀點解釋的是( )A.春江水暖鴨先知 B.過雨荷花滿院香 C.月落烏啼霜滿天 D.北風吹雁雪紛飛六、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用你喜歡的方式建構本節課的知識網絡吧!板書設計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間有間隔認識分子、原子的存在微觀粒子的基本性質分子總在不斷地運動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同種分子性質相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三單元課題1 分子和原子(第1課時)導學案(學生版).docx 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三單元課題1 分子和原子(第1課時)導學案(教師版).docx 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三單元課題1 分子和原子(第1課時)教學設計.doc 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三單元課題1分子和原子(第1課時).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