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為什么中國舉辦的鏈博會有如此強勁的吸引力?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在多個領域發揮的引領作用越來越大。許多國家為謀求經濟的穩定和增長,需要與中國開展深入合作,這使中國在國際合作各個領域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更加有所作為。與世界共發展,也給自己迎來了發展機遇。第四課 與世界共發展4.1 中國的機遇與挑戰請同學們閱讀課本41--45頁,思考以下問題自主學習1.我國面臨怎樣的發展契機?(重點)2.面對發展契機,我們應怎么做?3.中國面臨著哪些新風險,新挑戰?(重點)4.面對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我們應該怎么做?(難點)01新的發展契機國內國際2023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26億元,比上年增長5.2%。制度優勢顯著就業形勢基本穩定人才培養多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縮小。生活治安好,社會穩定發展(1)國內:①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良好的國內環境)1.我國面臨怎樣的發展契機?國家統計局:2023年上半年GDP為593034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同比增長5.1%。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國排名較去年升1位居第10位,是唯一進入前15位的發展中國家。2023年全國大學生畢業人數達到驚人的1158萬,同比增加82萬人,今年(2023年)就業率高達97%。2023年11月底,我國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已達15.5萬公里,我國高鐵運營總里程已經超過4.37萬公里,可繞赤道一圈,位居世界第一。根據圖文信息材料,分析我國已具備了哪些更好的發展條件?國內:②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在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經驗、基礎設施等領域具備良好的積累,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國際:③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越來越強勁,這為中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上海合作組織,由中國在2001年主導成立,總部設在上海。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6個國家一起發起成立,主要在于共同促進發展,維護世界和平。“一帶一路”,2013年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的合作倡議 。中國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總部設在北京,目前有104個成員國。成立宗旨是為了促進亞洲區域的建設互聯互通化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并且加強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合作。中國為推動國際經濟合作做出的貢獻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結論?(2)國際:④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在經濟合作、全球治理等多個領域發揮的引領作用越來越大。許多國家為謀求經濟的穩定和增長,需要與中國開展深入合作,這使中國在國際合作各個領域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更加有所作為(≠主導作用)倡導共建“一帶一路”參與全球疫情防控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成立中非合作論壇成功舉辦冬奧會中國參與的國際合作小結:1.我國面臨怎樣的發展契機?(國內+國際)國內:①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國內:②中國已在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經驗、基礎設施等領域具備良好的積累,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國際:③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越來越強勁,這為中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2)國際:④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在經濟合作、全球治理等多個領域發揮的引領作用越來越大。許多國家為謀求經濟的穩定和增長,需要與中國開展深入合作,這使中國在國際合作各個領域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更加有所作為意思是:上天賜與的東西不接受,反而會受到懲罰;時機到了不行動,反而會遭受災禍。2.面對發展契機,我們應怎么做?司馬遷在《史記》中說道:“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①機遇稍縱即逝。抓住機遇,勇于創新,發展就能再上新臺階。②坐等觀望,猶豫懈怠,往往錯失良機,陷于被動。”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的時期。—習近平新風險 新挑戰02解讀上表,你從中讀出了哪些信息?①受全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中國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和不少困難,幾十年高速發展所積累的一些矛盾與風險也逐漸暴露出來,繼續得到你穩妥處理和解決。3.我國面臨的新風險、新挑戰有哪些?越來越多的外資制造企業離開中國阿迪耐克:關閉中國工廠,去越南松下東芝:關閉中國工廠,去越南美國高通:關閉中國工廠,去越南韓國三星:關閉中國工廠,去印度思考:為什么這些外資制造企業要離開中國?經濟發展、素質提高勞動力成本提高(工資高)外資遷走轉型升級②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和勞動力素質的提高,企業勞動力成本上升。“中國制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轉型升級。據了解,中國制造業的工資達到了27元/小時,而東南亞一些國家可以低到7元/小時,印度的人工成本也比中國低三分之一左右。局部地區持續動蕩俄烏戰爭加劇了地區的不穩定,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的經濟制裁可能會影響到與中國企業相關的交易和投資活動。俄烏戰爭自2014年以來,中泰高鐵項目屢次中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泰國政治的不穩定。中泰高鐵政府更迭導致政策法規變化美英澳韓日印要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貿易保護主義③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給中國“走出去”發展戰略帶來了各種挑戰,使得中國的海外投資面臨不少困難和風險。小結:中國面臨著哪些新風險,新挑戰?①中國經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和不少困難,一些矛盾與風險也逐漸暴露出來,急需得到穩妥處理與解決。②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和勞動力素質的提高,企業勞動力成本上升。“中國制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需要轉型升級。③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給中國“走出去”發展戰略帶來了各種挑戰,使得中國的海外投資面臨不少困難和風險。New lesson to teach挑戰與機遇并存困難與希望同在縱觀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的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判斷是危和機并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機遇更具有戰略性、可塑性,挑戰更具有復雜性、全局性,挑戰前所未有,應對好了,機遇也就前所未有。 我們要增強機遇意識、風險意識,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勇于開頂風船,善于化危為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習近平主席的話對我們面對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有何啟示?★4.面對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我們應該怎么做?①我們要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不可能不發展,中國企業不可能不進步,但我們要發展,難免會動到別人眼里盯著的奶酪,招人嫉恨。搖尾乞憐、甘居下流絕不可以,自廢武功、永世落后更會遭到更大欺凌,我們沒有他路可走,唯有咬牙讓自己更加強大起來!不要遇到一點困難,就悲觀,不要遇到一點挑戰,就想投降,投降沒有出路,只會被人踩腳。要敢于亮劍,提刀跨馬殺敵。——任正非任正非的話對我們認識和應對發展中的危機有何啟示?②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③認識和把握發展規律,發揚斗爭精神,樹立底線思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奮勇前進。小結:面對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我們應該怎么做?①我們要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②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③認識和把握發展規律,發揚斗爭精神,樹立底線思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奮勇前進。3.我國面臨的風險與挑戰(國內、國際)?4.面對機遇與挑戰,我們應該怎么辦?2.面臨發展機遇,我們應持的態度?1.我國面臨的發展機遇 ( 國內、國際)?中國的機遇與挑戰新的發展契機新風險、新挑戰課堂小結1.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二四年新年賀詞中說:“我們成功舉辦中國一中亞峰會、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系列主場外交迎來五洲賓朋。我也訪問了一些國家,出席了一些國際會議,會晤了不少老朋友、新伙伴,分享中國主張,深化彼此共識。世事變遷,和平發展始終是主旋律,合作共贏始終是硬道理。”這表明( )①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越來越強勁 ②我國已步入發達國家行列,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 ③中國不僅發展自己,也積極擁抱世界,擔當大國責任 ④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已成為國際社會的主導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2.某校九年級(1)班舉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中國形勢”辯論賽,下列選項能夠支撐“中國的發展形勢是機遇大于挑戰”這一觀點的是( )吧①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給中國“走出去”戰略帶來各種嚴峻挑戰②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強勁,為我國提供了良好外部環境③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沒有改變④中國智慧能夠開拓外交的新局面和解決世界各國面臨的所有問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3.綜觀國際國內形勢,世界變亂交織,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國內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巨大,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要素不斷增多。為此,我們應( )①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 ②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③科學應變,于變局中開新局 ④共享多樣文化,學習和借鑒人類文化的一切成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4.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上強調:中方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反對保護主義、單邊制裁、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反對搞“筑墻設壘”、“脫鉤斷鏈”,努力把互利合作“蛋糕”做大,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由此可見( )①各國應以合作代替對抗,共建全球發展共同體②各國只要加強交流合作,就能規避風險與危機③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們應攜手應對風險與挑戰④中國正加快制造強國的步伐,提升國際影響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謝謝聆聽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1中國的機遇與挑戰.pptx b89268e558e6de24e5f93e7fe1e07e2c.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