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9張PPT)(滬教版)九年級下8.4 幾種重要的鹽酸、堿、鹽及其應用第8章“—”01學習目標內容總覽02新知導入03探究新知04課堂練習05課堂總結06分層作業學習目標1. 熟悉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鈣等常見鹽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2. 能夠運用鹽的化學性質進行相關的實驗探究和計算。3. 理解鹽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并能解決實際問題。新知導入小明在化學課上打瞌睡,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老師問:“回答一下剛講的知識點,鹽的概念。”小明迷迷糊糊:“鹽?吃的鹽?”老師很生氣。同桌悄悄提醒小明:“金屬離子(或銨根)和酸根組成的化合物是鹽。”探究新知常 見 的 鹽新知導入任務一食鹽 漢白玉(碳酸鈣) 化肥(硫酸銨)新知導入任務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鹽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怎樣識別生活中常見的鹽?鹽有哪些性質與用途呢?模塊一 鹽的組成和分類探究新知溫故知新探究新知溫故知新HCl + NaOH NaCl + O鹽酸+氫氧化鈉 氯化鈉+水鹽NaCl金屬離子酸根離子鹽探究新知鹽的組成和分類任務二鹽的組成有什么特點 探究新知鹽的組成和分類任務二1.概念:由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陰離子構成的化合物稱為鹽。2.分類:鈉鹽 氯化鈉 (NaCl) 易溶于水鉀鹽 氯化鉀(KCl) 易溶于水鈣鹽 氯化鈣(Ca) 易溶于水探究新知鹽的組成和分類任務二2.分類:鹽酸鹽 氯化鈉 (NaCl) 易溶于水硫酸鹽 硫酸鈣(CaS) 易溶于水硝酸鹽 硝酸鉀(KN) 易溶于水碳酸鹽 碳酸鈣(CaC) 不溶于水硫酸鈣硝酸鉀碳酸鈣探究新知鹽的組成和分類任務二常見鹽溶解度附錄:探究新知鹽的組成和分類任務二交流討論:1.氯化鈉(NaCl)、氯化鈣(Ca)、碳酸鈉(C)、硫酸銅(CuS)、硝酸銨(NN)都是鹽,它們在組成上有什么相同之處 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氯化鈣是由鈣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碳酸鈉是由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成,硫酸銅是由銅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構成,硝酸銨是由銨根離子和硝酸根離子構成。這些鹽在組成上的相同之處在于:它們都由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探究新知鹽的組成和分類任務二交流討論:2.根據附錄,說明鉀鹽、鈉鹽、銨鹽、鈣鹽、鋇鹽、硝酸鹽、碳酸鹽的溶解性。鉀鹽、鈉鹽、銨鹽大都可溶;鈣鹽中,常見的氯化鈣、硝酸鈣可溶,碳酸鈣難溶;鋇鹽中,氯化鋇、硝酸鋇可溶,碳酸鋇難溶;硝酸鹽一般都可溶;碳酸鹽中,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銨可溶,碳酸鋇、碳酸鈣等難溶。探究新知鹽的組成和分類任務二鹽的溶解性有哪些規律呢?含N、、的鹽都可溶;含N的鹽都可溶。含的鹽為鹽酸鹽,鹽酸鹽只有AgCI不溶。含S的鹽為硫酸鹽,硫酸鹽只有硫酸鋇不溶。含C的鹽為碳酸鹽,碳酸鹽含N、、的都可溶。探究新知鹽的組成和分類任務二順口溜鉀鈉銨鹽硝酸鹽全都溶于水中間溶堿鉀鈉鋇鈣銨碳酸鹽溶鉀鈉銨硫酸鹽中鋇不溶氯化物中銀也難常見諸酸皆可溶記住揮酸鹽硝碳探究新知鹽的組成和分類任務二交流討論:3.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判斷它們的反應類型(1)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置換反應:Fe+CuS=FeS+Cu(2)碳酸鈉溶液、石灰石分別與足量稀鹽酸反應,放出二氧化碳氣體。復分解反應:C+HCl=2NaCl + C ↑+ O復分解反應:CaC+2HCl=Ca+O+C↑(3)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復分解反應:2NaOH+CuS=S+Cu(OH↓探究新知鹽的組成和分類任務二某些鹽溶液能與金屬發生置換反應,某些鹽溶液在一定條件下能與酸或堿發生復分解反應。置換反應:AB + C = AC+ B特點①一換一②化合價在反應前后會發生變化③常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如溶液中或加熱等探究新知鹽的組成和分類任務二復分解反應:AB + CD = AD+ CB特點①雙交換(內結合、外結合)②價不變: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保持不變某些鹽溶液能與金屬發生置換反應,某些鹽溶液在一定條件下能與酸或堿發生復分解反應。內結合、外結合雙交換、價不變。探究新知鹽的組成和分類任務二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除非常活潑的金屬外,排在前面的金屬一般可以將位于該金屬后面的、比它不活潑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探究新知鹽的組成和分類任務二鋅能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銅Zn+ CuS= ZnS+Cu銅能從硝酸銀溶液中置換出銀Cu+ 2AgN= Cu(N+ 2Ag例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鹽都能食用,故稱食鹽B.鹽就是食鹽,易溶于水C.鹽都有咸味,都是白色晶體D.鹽是一類物質的總稱課堂典例【答案】D【解析】由鹽的概念知,它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一類化合物的統稱,所以D對;食鹽是氯化鈉的俗名,它是鹽的一種,可以食用,但不是鹽都能食用,所以AB都錯,鹽并都不是白色晶體,像硫酸銅固體就是藍色的,所以C錯。例2、有關化學性質推斷正確的是( )A.兩種物質相互反應生成鹽和水,證明該反應是中和反應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屬元素一定顯正價,非金屬元素一定顯負價C.一定溫度下,往氫氧化鈣飽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鈣,溶質、溶劑的質量一定改變D.某物質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證明該物質含碳、氫、氧三種元素課堂典例【答案】C【解析】A、中和反應特指酸和堿的反應,反應生成鹽和水,但是金屬氧化物和酸,非金屬氧化物和堿等反應也會生成鹽和水,但它們不是中和反應,故A推斷錯誤;B、元素的化合價是元素的性質,對于金屬元素一般顯正價,非金屬元素可以顯正價也可以顯負價,例如在硫酸鈉中,鈉元素顯+1價,硫元素顯+6價,氧元素顯-2價,而硫元素為非金屬元素,為正價,故B推斷錯誤;課堂典例C、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混合物,向氫氧化鈣溶液中加入氧化鈣,氧化鈣和水反應要消耗水,由于水的消耗而使飽和的氫氧化鈣溶液中的溶質析出,所以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的質量都要發生改變;故C推斷正確;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可以知道在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物質的燃燒是和氧氣發生的反應,即反應物為可燃物和氧氣,而反應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可以判斷在該可燃物中含有的元素為碳元素和氫元素,而氧元素可能來自于可燃物,也可能來自于氧氣中,故D推斷錯誤。故選:C。模塊二 幾種常用的鹽探究新知幾種常用的鹽任務三人們不僅可以通過分離、提純等方法從自然界中獲取鹽,也可以利用化學方法制取具有較高純度和經濟價值的鹽。常用的鹽①氯化鈉②碳酸鈉③碳酸氫鈉探究新知幾種常用的鹽任務三1.氯化鈉應用:氯化鈉對于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非常重要,每個人每天需合理攝入一定量的食鹽。我國食鹽來源廣泛,主要包括海鹽、湖鹽和井礦鹽等。氯化鈉在生活中常用作調味劑和防腐劑,在工業上可用于生產燒堿。溶解度:易溶于水狀態:白色晶體化學式:NaCl02040103探究新知幾種常用的鹽任務三海邊的鹽場察爾汗鹽湖礦鹽探究新知幾種常用的鹽任務三食鹽不僅是人類不可缺少的食物,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海水粗鹽精鹽蒸發溶解、過濾、蒸發探究新知幾種常用的鹽任務三我們每人每天都要攝取一定量的食鹽來維持體內鹽分的正常濃度,人體內多余的鹽分通過汗液、尿液和糞便等排出體外。如果人體由于腹瀉、嘔吐或大量出汗而失去過多體液,就要靜滴生理鹽水或服用鹽糖水,以維持體內的電解質平衡。但如果每天攝入的鹽分過多,又會導致血壓升高,危害健康。質量分數為0.9%的氯化鈉溶液滲透壓跟人體內血漿中的滲透壓幾乎相等,不會引起紅細胞皺縮或漲破,所以稱為生理鹽水。探究新知幾種常用的鹽任務三拓展:某些緊急情況可用鹽水消毒鹽水消毒的原理主要在于鹽水具有一定的滲透壓。較高濃度的鹽水可以使細菌細胞內的水分滲出,導致細胞脫水,從而抑制細菌的生長和繁殖。但鹽水消毒的效果相對有限,通常不能完全殺滅所有類型的病菌。探究新知幾種常用的鹽任務三2.碳酸鈉應用:純堿有天然的(如從內陸鹽湖提取),也有用化學方法生產的。純堿常用于生產玻璃、造紙、紡織和日用化學工業。溶解度:易溶于水狀態:白色粉末化學式:C,俗稱純堿、蘇打02040103探究新知幾種常用的鹽任務三純堿用于生產玻璃純堿用于造紙純堿用于紡織碳酸鈉≠碳酸鈉晶體探究新知任務四幾種常用的鹽碳酸鈉(Na2CO3)俗稱純堿、蘇打,白色粉末,它從溶液里結晶析出時,結合一定數目的結晶水分子而成為Na2CO3·10H2O(碳酸鈉晶體)。碳酸鈉晶體Na2CO3·10O俗稱晶堿、天然堿,在干燥空氣里,碳酸鈉晶體能逐漸失去結晶水而成為碳酸鈉粉末,此現象叫做風化。探究新知幾種常用的鹽任務三溶液中結晶析出干燥空氣風化碳酸鈉碳酸鈉晶體探究新知任務四中和反應的應用侯德榜侯德榜(1890-1974),著名制堿專家,創立了制堿新法--“聯合制堿法”,同時生產純堿和氯化銨兩種產品,提高了制堿原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其方法又被人們稱為“侯氏聯合制堿法”。侯德榜為中國化工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化學家探究新知幾種常用的鹽任務三三酸鹽 酸硫 酸硝 酸兩堿燒 堿純 堿它們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個國家酸、堿、鹽的產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化學工業的發展水平。酸、堿、鹽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促進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探究新知幾種常用的鹽任務三碳酸鈉碳酸鈣碳酸鉀統稱碳酸鹽與鹽酸反應生成C可用于檢驗碳酸鹽探究新知幾種常用的鹽任務三3.碳酸氫鈉應用:焙制糕點所用的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碳酸氫鈉。它也是一種生活中常用的鹽。溶解度:易溶于水狀態:白色粉末化學式:HC,俗稱小蘇打02040103探究新知幾種常用的鹽任務三1.取少量碳酸氫鈉,觀察它的顏色和狀態。2.如圖所示,取一支試管,加入0.5g碳酸氫鈉,再加入2mL稀鹽酸,迅速用帶導管的橡皮塞塞緊試管口,將導管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觀察現象。探究新知幾種常用的鹽任務三探究新知幾種常用的鹽任務三實驗現象: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立即生成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實驗結論: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相似,也能和酸溶液反應,放出二氧化碳氣體。實驗原理:NaHC+ HCl = NaCl + O + C↑探究新知幾種常用的鹽任務三用作食品膨松劑緩解胃酸過多橡膠、海綿生產中作發泡劑,也可作為印染工業的固色劑小蘇打的用途例3、實驗室里的化學試劑都是分類存放的,則C應和哪些試劑放在一起( )A.Cu、AgB.NaCI、KNC.HCI、SD.NaOH、Ca(OH課堂典例【答案】C【解析】屬于鹽,應和鹽類試劑放在一起。Cu、Ag均屬于金屬單質:NaCl、KN均屬于鹽:HCl、均屬于酸:NaOH、Ca(OH均屬于堿。例4、新鮮魚肉用食鹽腌漬不容易變質,主要原因是( )A.氯化鈉溶液中的有殺菌作用B.濃氯化鈉溶液中氧氣含量少,細菌無法生存C.由于滲透作用使細菌失水死亡D.由于滲透作用使魚肉細胞失水所致課堂典例【答案】C【解析】氯化鈉溶液中的無殺菌作用;溶液中的氯化鈉不會影響氧氣的溶解;氯化鈉溶液中有大量的鈉離子和氯離子,其濃度大于細菌細胞液的濃度,由于滲透作用細菌細胞會失水;新鮮魚肉用食鹽腌漬不易變質,是因氯化鈉有殺菌作用,不是因魚肉細胞失水所致。故選C。模塊三 常用的化肥與使用探究新知常用的化肥與使用任務四農作物的生長需要N、P、K等營養元素。含有這些元素的某些物質可以作為肥料。通過化學方法加工生產的肥料,稱作化學肥料。化肥對促進農作物增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探究新知常用的化肥與使用任務四化肥氮 肥 →含N→促進農作物枝葉生長磷 肥 →含P→對植物根系生長較為重要,增強植物的抗旱能力鉀 肥 →含K→使植物莖稈更為粗壯,提高植物抗倒伏能力復合肥 →含兩種或兩種以上主要營養元素探究新知常用的化肥與使用任務四交流討論:1.請說出你所知道的化肥的名稱和作用,并與同學交流。尿素:使植物枝繁葉茂、葉色濃綠。氮肥能促使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提高蛋白質含量。例如小麥在生長過程中,如果缺少氮肥,就會植株矮小,葉片發黃。磷酸鈣:能促進作物生長,促使作物穗粒增多,籽粒飽滿。它可以加速植物的生殖生長,使作物早開花、早成熟。像種植棉花時,磷肥可以幫助棉花結更多棉桃,提高棉花產量。氯化鉀:能使植物的枝干粗壯,增強抗倒伏能力,還能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對于像水稻這種容易倒伏的作物,鉀肥的作用尤為重要,它可以讓水稻的莖稈更加強健。硝酸鉀:能同時為植物提供鉀和氮這兩種營養元素。氮元素可以促進植物枝繁葉茂,讓葉片更健康、顏色更綠;鉀元素可以使植物的植株更健壯,增強植物抗逆性,比如提升抗旱、抗寒、抗倒伏的能力。適用于多種作物,像蔬菜(如西紅柿),可以促進其果實的發育,提高產量和品質。探究新知常用的化肥與使用任務四交流討論:2.觀察分析下列化肥的組成,你認為它們各屬于氮肥、磷肥、鉀肥、復合肥料中的哪一類 碳酸氫銨( NHC)、硫酸鉀(S)、磷礦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鈣]、硫酸銨[S]、尿素[CO]、硝酸鉀(KN)、磷酸二氫銨( NPO)、硝酸銨( NN)氮肥:碳酸氫銨、硫酸銨、尿素、硝酸銨磷肥:硫酸鉀、磷礦粉鉀肥:硝酸鉀復合肥:磷酸二氫銨探究新知常用的化肥與使用任務四常用的氮肥除氮水、有機氮肥[如尿素CO等,還有屬于鹽類的銨態氮肥(如碳酸氫銨)和硝態氮肥[如硝酸鈣 Ca等]。探究新知常用的化肥與使用任務四自然界中,豆科植物根瘤內的根瘤菌可以吸收、利用氮氣。雷雨天氣時,氮氣也可以轉化為氮的化合物,供植物吸收利用。這些都屬于自然界中含氮物質的轉化,是地球氮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豆科植物的根瘤探究新知常用的化肥與使用任務四自然界中的氮循環探究新知常用的化肥與使用任務四【實驗1】把少量硫酸銨放在研缽中,再加入一些熟石灰,用研杵混合研磨,小心聞混合物的氣味。【實驗2】把少量硫酸銨放在試管中,加入3mL氫氧化鈉溶液,在酒精燈上微熱,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觀察試紙顏色變化。硫酸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探究新知常用的化肥與使用任務四實驗現象:【實驗1】聞到有刺激性氣味產生,硫酸銨和熟石灰(氫氧化鈣)發生反應,生成了氨氣。【實驗2】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硫酸銨和氫氧化鈉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氨氣,氨氣溶于水顯堿性,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探究新知常用的化肥與使用任務四實驗結論:大量實驗證明,銨態氮肥與堿(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等)混合加熱,都有氨氣放出。碳酸氫銨等化肥直接加熱也會分解產生氨氣。氨氣有一定的刺激性氣味,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這些方法可用于銨態氮肥的檢驗。探究新知常用的化肥與使用任務四實驗原理:S+ Ca CaS+ 2N↑ + 2O+ 2NaOH S+ 2N↑+ 2OHC C↑+ N↑+ O探究新知任務四常用的化肥與使用根據所學的知識,你認為銨態氮肥的保存和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項 銨態氮肥是含有銨根離子()的氮肥。在保存方面,由于銨態氮肥遇堿會放出氨氣,導致肥效降低,所以要注意避免和堿性物質(如熟石灰、草木灰等)混合存放。應保存在陰涼、干燥的地方。在使用方面,不能在堿性土壤中使用銨態氮肥,同樣是因為會發生反應放出氨氣。而且在使用銨態氮肥后,要盡快覆土,防止氨氣揮發。例如在農田中施用氯化銨后,盡快用土掩埋肥料,能有效減少氮元素的損失,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交流討論課后作業通過查閱文獻或實地調查說明:為什么我國的氮肥使用量超過全球總量的30%,但銨態氮肥的使用量卻逐漸減少?課后作業我國氮肥使用量超全球總量 30%,而銨態氮肥使用量漸減,原因如下:農業需求轉變:種植結構調整,經濟作物增多,其對硝態氮等吸收利用佳,使銨態氮肥需求降低。同時,為提農產品品質,硝態氮肥在促進生長與提升品質方面優勢凸顯,致銨態氮肥用量減少。環保要求趨嚴 :銨態氮肥遇堿易分解揮發氨氣,污染空氣且降肥效,還易因硝化作用使硝態氮流失致水體富營養化,不符環保與高效施肥要求,故而受限。肥料技術革新:控釋肥、緩釋肥等新型肥料涌現,具養分釋放緩、利用率高、施用便等優點,替代部分銨態氮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依土壤與作物精準供肥,減少銨態氮肥盲目使用。施肥方式進步:農業機械化發展,機械深施、水肥一體化等精準施肥方式興起,因銨態氮肥揮發特性,其在新方式中應用受限,且這些方式可提肥效、減用量,致各類肥料包括銨態氮肥使用量下降。例5、下列氮肥中不屬于銨態氮肥的是( )A.COB.NHSC.NHCD.NN課堂典例【答案】C【解析】解:含有銨根離子的化肥,屬于銨態氮肥.A、CO中含有營養元素氮元素,屬于氮肥,但不含銨根離子,不屬于銨態氮肥,故選項正確B、NHS是含有銨根離子的化肥,屬于銨態氮肥,故選項錯誤.C、NHC是含有銨根離子的化肥,屬于銨態氮肥,故選項錯誤D、NN是含有銨根離子的化肥,屬于銨態氮肥,故選項錯誤.故選A.例6、下列化肥的施用和保存不正確的是( )A.施用碳銨要用土覆蓋B.銨鹽與草木灰一起混合使用C.保存氨水要密封于陰涼處D.銨態氮肥不可施在堿性土壤中課堂典例【答案】C【解析】A、因為碳銨的熱穩定性差,暴露在陽光下易分解,因此施用碳銨要用土覆蓋,該選項方法正確;B、銨鹽與草木灰一起混合使用時,銨鹽能和草木灰中的碳酸鉀反應生成氨氣等物質,從而降低肥效,該選項方法不正確;C、氧氣氨水易揮發,從而降低肥效,并且溫度越高,揮發的越快,因此保存氨水要密封于陰涼處,該選項方法正確;D、因為銨態氮肥能和顯堿性的物質反應生成氨氣等物質,從而降低肥效,因此銨態氮肥不可施在堿性士壤中,該選項方法正確.故選B.課堂總結模塊四 練習與實踐1、下列關于酸、堿、鹽三類物質共同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都含有氫元素B.都能溶于水C.都是含氧的化合物D.溶液都能導電課堂典例【答案】A【解析】A、酸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堿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鹽是由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酸和堿中都含有氫元素,鹽中可能含有氫元素,所以酸、堿、鹽都含有氫元素,A正確。B、并非所有的酸、堿、鹽都能溶于水,例如硅酸、氫氧化鎂難溶于水,所以B錯誤。C、鹽不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例如氯化鈉不含氧,所以C錯誤。D、有些酸、堿、鹽在固態時不導電,只有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才能導電,例如氯化鈉固體不導電,氯化鈉溶液導電,C錯誤。2、下列敘述不科學的是( )A.鎂與氧氣在常溫下就能反應,鐵與氧氣在高溫時才能反應故鎂比鐵活潑B.鋅粒與鹽酸反應比鐵片與鹽酸反應要劇烈,故鋅比鐵活潑C.鋁能與鹽酸反應放出氫氣,而銅不能與鹽酸反應,故鋁的活動性比銅強D.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得到銀,故銅的活動性比銀強【答案】B【解析】A、大多數金屬都能與氧氣反應,但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鎂在常溫下就能與氧氣反應;鐵在常溫下不能與氧氣反應,但在高溫時能與氧氣反應;需要條件越低說明活動性越強,活動性:鎂>鐵,正確;B、鋅粒與鐵片形狀不同,接觸面積不同,沒有可比性,故錯誤;C、鋁能與鹽酸反應放出氫氣,說明Al>H,而銅不能與鹽酸反應,說明H>Cu,所以鋁比銅活潑,正確;D、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得到銀,說明銅比銀活潑,正確;故選B。分層作業3、下列物質中,不可以作為化學肥料的是( )A、食鹽B、碳酸鉀C、尿素D、硝酸銨課堂典例【答案】A【解析】A、食鹽中不含氮、磷、鉀等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不可以作為化學肥料,故選項正確。B、碳酸鉀中含有鉀元素,屬于鉀肥,故選項錯誤。C、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故選項錯誤.D、硝酸銨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故選項錯誤。故選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