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物理學科學情調研(本卷滿分70分)考生注意:1.本場考試,試卷共4頁,滿分70分。2.所有作答務必填涂或書寫在答題紙上與試卷題號對應的區域,不得錯位。在試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3,選擇題和作圖題用2B鉛筆作答,其余題型用黑色字跡鋼筆、水筆或圓珠筆作答。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題,每題2分,共12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1.下列各物理量中,可鑒別物質的是A.質量B.密度C.電阻D.電壓2.下列實例中,屬于減小出強的是A.月球車的寬大輪子B.磨得很薄的刀刃C.啄木鳥的尖喙D.尖銳的逃生錘尖3.重5牛的物體沒入一盛有水的容器中,受到的浮力為2牛,該物體排開水的重力:A等于5牛B.小于2牛C.等于3牛D.等于2牛4甲和乙是由同種材料制成的兩導體,長度關系為1單>1z,現將它們申聯在同一電路中,若測得他們兩端的電壓U=Uz,則關于甲和乙的橫截面、通過電流1的大小關系為A.Im>Ii,Sn>SzB.InC.Iw=IL,SsD.Iw=1,S05.圖1為檢測空氣濕度的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1是保護電阻,R2是氯化鋰濕敏電阻,其阻值會隨所處環境的空氣濕度升高而增大。閉合開關$,當環境的空氣濕度降低時,A.電流表A的示數變小B.總電阻R:的阻值變大C.電壓表V1示數與電流裝A示數的比值變小D.電壓表V2示數與電流表A示數的比值變小圖6.均勻實心正方體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兩正方體分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相等。現分別在兩物體上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定質量的物體后,其剩余部分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仍然相等。截去部分的物體質量分別為△m、△m乙,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mp定大于△m乙B.△mW定小于△m乙C.△m甲可能等于△mzD.△m甲可能小于△m乙物理學科調研卷第1頁(共4頁)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題,共23分)的(選填“串聯”或“并聯”)。7.家庭電路的電壓為·伏,開關與用電器是電流表(選填“能”或“不能”)直接接在電源正負極。8.意大利科學家首先用水銀做實驗測定了大氣壓的值:輪船在通過大壩時,需經過船閘才能完成“跳壩”的壯舉,船閘是利用了原理;液體密度計是利用二力平衡知識和原理來判斷液體密度大小的。9.容器內有一塊質量為0.9千克,體積為1×103米3的冰塊,其密度為千克/米3。當這塊冰熔化成水后,水的體積為米3。若這些水剛好可以裝滿容器,則這個容器一(選填“能”或“不能”)盛下0.9千克的濃鹽水(P水10.某導體的電阻為20歐,10秒鐘通過該導體橫裁面的電荷量為6庫,則通過的電流為_安,該導體兩端的電壓為一伏。當該導體兩端的電壓為零時,導體的電阻為歐。11.重為5牛的正方體物塊,用細線掛在彈簧測力計下浸沒在水中時,測力計的示數為3牛,則物塊所受浮力的大小為牛,若物塊上表面距水面的深度為0.1米,則它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強為帕:增大物塊漫沒的深度,它所受的不變(選填“壓強”或“浮力)。12.如圖2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出保持不變,電路中僅有一處故障,且只發生在電阻R1、R上。現在電路中串聯一個電流表來判斷故障。(1)若閉合開關后,觀察到地流表示數為零,說明地路中出現了故障:R(2)若閉合開關后,觀察到電消表示數不為零,為進一步確定故障,請寫出接下來的操作、電流表示數變化情況及其對應的故圖2障(不添加額外器材、不重新連接電路)。13.疫情期間的“負壓救護車”在轉運病人過程中發揮了極大作用,小松查閱資料得知:(1)“負壓救護車”救護艙內外氣壓差保持在10Pa38Pa之間,防止空氣外流:(2)為防止交叉感染,艙內每小時換氣20次,通過排風凈化裝置將艙內氣體無害化排山,增大排風裝置排風量,能降低救護艙內氣壓。(1)“負壓救護車”執行任務時救護艙內氣壓外界大氣壓(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負壓數護車”從低海拔地區開往高海拔地區執行任務時,需要增大排風量,請分析原因:(3)下列物體內部空間處丁“負壓”狀態的是A.正在燒煮的高壓鍋B,開始吸飲料時的吸管C.充滿氣的輪胎物理學科調研卷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