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目標1.了解俄國十月革命發生的國內形勢和國際背景。2.能夠梳理好十月革命的經過。3.知道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了解俄國十月革命發生的國內形勢和國際背景、梳理事件的經過,認識其對俄國和世界的歷史意義。(二)過程與方法1.引導學生欣賞歷史圖片、文史資料,回歸典型歷史事件經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掌握解決歷史問題的基本方法。2.通過討論交流,問題探究等方法,學會論從史出的論證方法和客觀地評價歷史事件的方法。(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引導學生分析俄國十月革命歷史發展的進程,讓學生懂得無產階級革命是俄國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使學生認識到十月革命對世界的巨大影響。2學情分析3重點難點重點:俄國十月革命發生的原因以及經過。難點: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教學活動活動1【講授】俄國十月革命教學過程設計(一)導入新課:習題導入展示圖片: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周年紀念圖片教師講述:每當十月革命紀念日到來之際,前蘇聯境內的各共和國都會舉行隆重的慶祝儀式,懷念那段難忘的歲月。現在就讓我們把目光投向80多年前的俄國大地,追尋歷史的足跡吧!展示課題:《俄國十月革命》設計意圖:由圖片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新課學習:教學環節一:十月革命爆發的歷史背景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農業人口占全國的80%;工業產值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42%;按人均計算,俄國的鋼產量僅及美國的1/11,德國的1/8,英國的1/6,法國的1/5。國民經濟人均收入只有美國的1/7;英國的1/5。1903年外債30億盧布,1914年達60億盧布。——(美)莫斯《俄國史》材料一:20世紀初,俄國經濟狀況材料二 :俄國在“一戰”時的狀況因為參加一戰,在1917年,農村男勞動力減少47.4%。糧食收獲量減少1/4。 參戰造成300萬難民無家可歸,缺衣少食。很多人在戰爭中斷送生命、受傷致殘和死于瘟疫。因為饑荒,1916年罷工有1500起,參加人數超過100萬。農村頭5個月就有510次起義。材料三:俄國社會的狀況1910年經濟罷工有214次,政治罷工8次,l914年經濟罷工迅速上升到1370次,政治罷工達1034次,參加者近10萬之眾。根據俄羅斯最新統計資料,1907年各種形式的農民反抗達179次,1914年發生1046次。設問:根據三則材料,結合課本,分析俄國十月革命爆發的原因教學方式:(1)采取置問的方式,學生思考并回答。(2)教師及時捕捉學生回答中的精要內容或通過指導學生概括性回答問題。設計意圖:通過補充材料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20世紀初俄國的社會狀況,明白俄國發生革命的必然性。教學環節二:二月革命過渡: 面對這種情況,俄國人民采取了什么行動 行動結果讓俄國人民滿意嗎?梳理知識點:二月革命時間口號地點任務結果性質教師講述:二月革命后的政治形勢:兩個政權并存: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農兵代表蘇維埃,其中,掌權的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設問: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掌權后采取的政策有沒有令群眾滿意?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學習,了解二月革命的相關知識點;從教師補充二月革命后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使學生明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不能滿足人民的要求和愿望,革命時機成熟了,布爾什維克黨決然確定了武裝起義的方針。設問:結合書本P29頁的“閱讀卡”和正文內容,思考: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為什么會得到人民的擁護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從文本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教學環節三:十月革命過渡:俄國需要繼續革命嗎?此時革命領袖列寧回到了彼得格勒。出示圖片:阿芙樂爾號巡洋艦資料:“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為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的巡洋艦,于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21時45分,投入革命陣營的該艦官兵按照列寧的起義計劃,用炮聲發出進攻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的信號。為了紀念這一偉大歷史事件,“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作為革命紀念物,現停在涅瓦河畔。設問:“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作為革命紀念物,紀念的是俄國歷史上的哪一事件?設計意圖:讓學生從歷史圖片中獲取信息,并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閱讀歷史地圖的能力。梳理知識點:時間方式任務成果性質設問:起義勝利后,蘇維埃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鞏固新生的政權?設計意圖:讓學生從課本中獲取信息,并培養學生閱讀能力。4、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設問:結合書本所學知識和材料回答:十月革命勝利對俄國、對國際、對中國有何重大歷史意義?設計意圖: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十月革命對國內、國際的重大意義,尤其是對中國革命的影響。教學環節四:課堂練習一、選擇題1、1917年3月,俄國二月革命后成立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得不到支持的原因是( )A.實施暴政,收刮民脂民膏B.宣布繼續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C.布爾什維克黨煽動工人和農民反對臨時政府D.與歐美列強勾結,出賣國家利益2、十月革命的歷史功績是( )A.粉碎了國內外反革命叛亂B.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C.蘇聯由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D.高度集中地政治經濟體制形成3、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 )A.巴黎公社 B.蘇維埃俄國 C.中國 D.蘭斯拉夫二、問答題4、閱讀下列有關俄國十月革命的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俄國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上通過的《和平法令》指出,蘇維埃的工農政府向一切交戰國的人及其政府建議,立即就公正的民主和約進行談判,立即實行不割地(即不侵占別國領土、不強迫合并別的民族)、不賠款的和平。材料二 11月10日,英、法、日、意等國派駐俄國大本營的軍事代表團團長聯合發出一份照會:照會威脅說;“如果俄國退出戰爭,它將遭到最嚴重的后果。”材料三法國軍事當局要求俄國的杜霍寧將軍阻止談判的開始,并把俄軍留在前線。(1)材料一反映蘇維埃政府對當時的戰爭采取什么態度?(2)蘇維埃政府采取這種態度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二、三說明了什么問題?五、作業布置課后完成作業本中相應習題。附:板書設計背景:一戰使俄國的社會矛盾激化時間:1917年3月二月革命結果:推翻沙皇專制統治時間:1917年11月十月革命 領導人:列寧成果:成立蘇維埃政府頒布《土地法令》意義: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十月革命不僅改變了俄國歷史的發展方向,也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