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了解我國三大經濟帶及其劃分依據;理解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掌握閱讀使用地圖及圖表資料,學會從圖表中獲取地圖信息的技能。過程與方法: 學會用表格比較的方法,說明東西部經濟帶存在的明顯差異;根據學生已有知識,通過圖表探究東西部地區農業、工業和旅游業發展方式的差異及造成這些差異的原因;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 樹立因地制宜發展觀;關注家鄉的發展和國家的發展,增強熱愛家鄉和祖國,建設家鄉和祖國的情感。2重點難點【教學重點】 根據東西部經濟帶的差異,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教學難點】 堅持因地制宜、優勢互補,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因地制宜謀發展》【導入新課】 展示小林一家的微信聊天記錄師:你從小林一家的聊天記錄中得到了哪些信息?生:哈密瓜是瓜中之王,青蟹是中國最牛的蟹。師:為什么它們會有這樣的稱號? 學生茫然不知,或了解一些但不是很清楚。 要想知道謎底,讓我們一起走進課堂《因地制宜謀發展》活動2【講授】《因地制宜謀發展》【新課教學】一、東西部經濟帶的差異展示哈密哈密瓜圖片和三門青蟹圖片師:同學們是否品嘗過哈密瓜和青蟹,分別是啥味道?生:哈密瓜香甜,青蟹鮮嫩。師:哈密瓜之鄉的哈密和青蟹之鄉三門分別屬于哪個省級行政區?展示:圖片8-43中國的三大經濟地帶生:哈密屬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三門屬于浙江省。師:新疆和浙江分別屬于四大地理分區的哪一區域?劃分四大地理分區的依據是什么?生:新疆屬于西北地區,浙江屬于南方地區。 地理區域劃分依據是自然地理要素,特別是氣候和地形因素。師:新疆和浙江又分別屬于中國三大經濟帶的哪一帶?劃分三大經濟帶的依據又是什么?生:新疆屬于西部經濟帶,浙江屬于東部經濟帶。劃分依據是地理環境的區域差異,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及發展程度。展示:圖8-44中國三大經濟地帶的差異展示表格東西部經濟帶的差異,讓學生自主完成此表【小結】通過上述表格內容,我們得出,我國東西部經濟帶差異顯著,啟示我們發展區域經濟要因地制宜謀發展。【承轉】在各類經濟活動中,第一產業農業是人們生存的基礎,這一產業與自然環境關系最為密切,那農業是如何實現因地制宜呢?二、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展示新疆區域圖、氣候柱狀圖、坎兒井剖面示意圖師:新疆地區發展農業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當地發展什么類型的農業?生:有利因素:夏季高溫,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地形以盆地為主。不利因素:降水稀少,氣候干旱,沙漠廣布。師:如何解決水源問題?生:利用灌溉設施—坎兒井,將高山雪水引入農田進行灌溉。師:新疆農業發展狀況如何?生:新疆特色綠洲農業發達。展示三門政區圖,降水柱狀圖師:三門發展海水養殖有哪些有利條件?生:三門臨三門灣,灘涂面積廣闊;三門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溫適宜,降水比較豐富;溪流眾多,入海口咸淡水交匯,水質清新,污染少,餌料豐富,特別適宜發展海水養殖業。【小結】新疆利用坎兒井發展綠洲農業,三門利用優越的自然條件發展海水養殖業,哈密瓜和青蟹是當地的名優特產,很好地體現了當地農業生產與自然環境的完美結合,因此我們要因地制宜發展不同類型的農業。【承轉】第一產業要根據當地自然條件來發展,那么第二產業工業又是如何布局呢?三、因地制宜發展工業展示石油資源分布圖師:新疆和浙江的石油資源狀況如何?生:新疆石油資源豐富,浙江石油資源稀少,資源分布不均勻。師:新疆如何布局工業?生:新疆大力發展石油產業,近原料產地;而且可以將當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展示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圖和三門核電分布圖師:浙江面對能源短缺現狀,應該布局什么能源工業?發展這一能源工業有哪些有利因素?生:浙江能源極其短缺,人口稠密,城市眾多,對能源需求量非常大,因此浙江應發展新能源產業,如核電工業。核電建設有利條件:地質構造簡單,地殼穩定性高,三面環海,海水較深。師:如此優越的自然條件是建造核電站的最佳選址,布局核電站又能滿足東部地區對能源的迫切需求,體現了因地制宜發展工業。【小結】工業布局的選擇必須根據當地自然條件和人文條件,這樣才能實現工業的合理分布、因地制宜發展工業。【承轉】那么第三產業旅游業是怎么實現因地制宜呢?四、因地制宜發展旅游業展示三門木勺沙灘、新疆天池風景和新疆民族舞蹈等圖片師:你認為三門和新疆最具特色旅游資源分別是什么?兩地如何發展旅游產業?生:三門特色旅游資源是海洋生態風光迷人;新疆特色旅游資源是山川壯美,風俗奇異。根據兩地不同的特色旅游資源,三門應發展海洋生態游;新疆大力發展民俗風情游。【小結】特色旅游資源是發展當地旅游業的基礎,只有充分考慮當地的環境條件,才能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承轉】東西部經濟帶的發展離不開因地制宜,但要實現東西部地區經濟均衡可持續發展,我們還要做些什么呢?五、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展示中國政區圖、西氣東輸工程圖和一帶一路圖學生合作探究:要實現東西部區域經濟均衡可持續發展,除了要因地制宜,你認為還有哪些好的舉措?并闡述每一舉措的依據(請從國內和國際等角度思考)學生分小組合作完成,各小組選出一名代表,交流討論結果:組一:優勢互補,東西部經濟帶開展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從國內角度,如西氣東輸工程,把西部地區的豐富的能源資源調往相對短缺的東部地區,不僅帶動西部地區的資源開發,還滿足了東部的能源需求,同時促進東西部地區經濟的均衡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組二:從國際角度,一帶一路戰略。新疆的地理位置優越,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樞紐,是中國西部對外開放的最前沿地帶,依托周邊鄰國多,大力發展對外貿易,開展交流合作,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實現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再現昔日古絲綢之路的輝煌。而浙江處于沿海開放第一線,海上絲路的橋頭堡,依托自身資金和技術優勢,加強亞太經濟圈的互聯互通,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總結】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原則。立足國內,因地制宜謀發展,區域合作達共贏。展望國際,一帶一路戰略為我國經濟騰飛插上兩只翅膀,它將全面提升我國對外開放的水平,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引擎,實現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發展和繁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必將會實現。活動3【活動】《因地制宜謀發展》學生合作探究:要實現東西部區域經濟均衡可持續發展,除了要因地制宜,你認為還有哪些好的舉措?并闡述每一舉措的依據(請從國內和國際等角度思考)學生分小組合作完成,各小組選出一名代表,交流討論結果:組一:優勢互補,東西部經濟帶開展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從國內角度,如西氣東輸工程,把西部地區的豐富的能源資源調往相對短缺的東部地區,不僅帶動西部地區的資源開發,還滿足了東部的能源需求,同時促進東西部地區經濟的均衡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組二:從國際角度,一帶一路戰略。新疆的地理位置優越,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樞紐,是中國西部對外開放的最前沿地帶,依托周邊鄰國多,大力發展對外貿易,開展交流合作,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實現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再現昔日古絲綢之路的輝煌。而浙江處于沿海開放第一線,海上絲路的橋頭堡,依托自身資金和技術優勢,加強亞太經濟圈的互聯互通,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小結】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的原則。立足國內,因地制宜謀發展,區域合作達共贏。展望國際,一帶一路戰略為我國經濟騰飛插上兩只翅膀,它將全面提升我國對外開放的水平,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引擎,實現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發展和繁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必將會實現。活動4【練習】《因地制宜謀發展》因地制宜謀發展》同步練習一、基礎填空1.我國依照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____________的狀況,總體上把全國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個經濟地帶。2.只有_________地考慮不同地區的特點,采取_________的發展策略和方式,才能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3.國家根據各地的優勢,規劃并實施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區域發展戰略,以更好地實現全國社會經濟的均衡發展,以及區域的____________發展。二、選擇題(選出最符合題意的一個選項)1.我國東部和西部在自然條件方面存在明顯差異,與東部相比,西部自然條件的優勢是()A.水資源豐富B.平原面積廣大C.氣候溫暖濕潤D.礦產和能源資源豐富2.關于浙江經濟的發展規劃,明顯不可取的一項是()A.積極發展優勢產業,鞏固現有市場,拓寬國際市場B.在鞏固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C.依托一定的人才優勢,大力發展電子等高科技產業D.著眼未來,積極發展鋼鐵、石油、化工等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3.春賞桃花夏采蓮,秋摘橘子冬品梅。某省將生態平衡、觀光休閑旅游列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規劃之中。這表明該省()①重視環境保護,不重視經濟發展②因地制宜發展旅游業③重視保護生態環境,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④重視農業生產,不重視工業生產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4.我國正在實施的“西氣東輸”工程有利于()①將西部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②徹底解決東部能源短缺,保護生態環境③東西部優勢互補,加速經濟的發展④增加就業機會,實現共同富裕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三.讀黃河流域圖,完成下列問題。 1.A地區所在的省屬于我國哪一經濟地帶?A地區在自然條件上有什么突出優勢?為什么會有如此突出優勢?2.B地區位于黃河哪一河段?該河段具有怎樣的水文特征?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水文特征?3.C地區的開發體現發展區域經濟什么原則?.請結合相關鏈接加以說明。參考答案一、基礎填空1.經濟社會發展東部中部西部2.因地制宜適應當地條件3.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可持續二、選擇題1D2D3B4A三、非選擇題1.西部經濟地帶水力資源豐富位于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2.中游水土流失嚴重黃土土質疏松,便于開墾,人類過度開發,植被嚴重破壞,裸露的黃土在雨水和河流的強烈從刷下大量流失,成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3.因地制宜,優勢互補體現因地制宜:利用孔子的影響力,發展文化產業。體現優勢互補:山東濟寧市與浙江杭州市加強旅游合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