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教學目標1、通過不同歷史時期區域聯系的重大歷史事件的梳理分析,比較不同歷史時期人們對世界認識的變化,了解人類歷史發展趨勢之一是世界從相對分散逐漸走向相互聯系的整體。2、通過材料分析,理解整體世界帶來的積極影響和意義。3、能舉例說明現今世界整體化趨勢還在不斷加強,會用歷史發展的眼光看現實問題。2學情分析學生可能的困難點是:1、學生對不同歷史時期區域聯系的相關事件之間沒有建立聯系,歷史的整體感不強,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從中概括出人類歷史發展趨勢有很大的難度。2、學生對史料的解讀分析會有一定的困難。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考慮教學過程要由淺入深,由簡到難。從不同時期人們認識的世界范圍和聯系的范圍切入,學生相對會有話可講,也能通過讀圖直觀發現范圍的變化,從而感受到世界逐漸走向整體這一人類歷史發展趨勢。3重點難點教學重點:通過材料分析,認識人類歷史發展趨勢之一是世界從相對分散逐漸走向相互聯系的整體及整體世界帶來的積極影響教學難點:通過材料分析,認識人類歷史發展趨勢之一是世界從相對分散逐漸走向相互聯系的整體及整體世界帶來的積極影響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導入新課提問:你知道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學生自由說他認為的世界的樣子。)出示:《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地圖》提問:1、來挑戰一下,認一認七大洲、四大洋?2、它們是同時被發現的嗎?(學生判斷、識別七大洲、四大洋。)(承轉)其實它們被陸續發現、了解的過程背后隱藏著一個人類歷史發展規律。今天我們就來探索這一人類歷史發展規律:世界是如何從分散走向整體的?(引出課題:人類歷史發展趨勢之一:世界從分散走向整體)【設計意圖】通過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圖,調動學生已有知識,很直觀地知道現在人們認識的世界范圍,一方面,可以直接引出課題,另一方面也為后面對整體世界的理解和判斷做鋪墊。【時間預計分配】3分鐘活動2【講授】一、整體世界的概念和形成過程及表現出示課題:世界從分散走向整體提問:什么是整體?(學生用自己的話說明對“整體”一詞的理解)(出示)名詞解釋:整體就是整個世界各大洲、各區域密切聯系,融為一體,共同發展。(承轉)今天就抓住歷史發展的幾個主要片段來認識整體世界。(一)出示歷史片段一:文物1:古巴比倫繪制的最早的世界地圖提問:1、古巴比倫人眼中的世界能稱為“世界”嗎?和我們現在認識的世界有什么不一樣?(學生參考閱讀探究單上的歷史片段一的補充材料,明白:古巴比倫人眼中的世界只是一小部分,就是以他們自己為中心周圍環境,還不是整體。)提問:2、為什么會存在這樣的差異?(參考:因為他們生活在相對封閉的空間里,與外界沒有過多的交流。)(承轉)接下來歷史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呢?(二)出示歷史片段二:文物2:古羅馬廢墟上出土漢代絹提問:1、你發現這時人們認識的世界范圍又發生了什么變化?2、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再出示:《漢代絲綢之路示意圖》+文字材料提問:這時是整體世界了嗎?為什么?(提示角度:從聯系的大洲、大洋的范圍看)(學生通過文物2和歷史片段二圖文資料的分析,能用自己的話說明中國與古羅馬有交流了,即亞洲和歐洲有聯系了。聯系的大洲:歐洲、亞洲。聯系的大洋:無)(概括)漢代的絲綢之路只有聯系了亞洲和歐洲,沒有聯系四大洋中的任何一大洋,還不是整體世界。(承轉)接下來歷史繼續向前發展,15世紀初和15世紀末分別發生了影響深遠的兩件大事——中國明朝鄭和下西洋、新航路開辟(三)活動:合作探究任務:仔細讀圖,結合所學知識:1、完成探究單歷史片段三、四的任務;2、說出不同時期人們對世界范圍的認識有什么變化 (提示:以絲綢之路的分析思路為例)(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合作探究,從中發現:人們認識大洲、大洋的范圍越來越大,新航路開辟共聯系了六個大洲、三個大洋,可見其標志著世界開始走向整體的歷史意義。)(概括)所以歷史上把15、16世紀新航路的開辟作為世界開始走向整體的標志。再出示:材料:盡管人類及其祖先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二百多萬年。但是真正的世界歷史應從1500年開始。——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提問:1、“真正的世界歷史應從1500年開始”,這句話怎么理解?你能否用我們剛才所學去證明“1500年”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學生結合之前的分析,用自己的話說明對這句話的理解)提問:2、為什么世界歷史是從1500年才開始?(學生嘗試分析世界開始走向整體的主要原因和科技條件)提問:3、推測一下,當世界開始走向整體后,人們的生活會發生什么變化?(學生推測世界走向整體帶來的變化)(承轉)歷史事實又是如何發展的呢?【設計意圖】抓住“整體”和“變化”2個關鍵詞,讓學生從聯系范圍的擴大和認識的加深來理解世界走向整體的趨勢。【時間預計分配】22-23分鐘活動3【講授】二、世界走向整體后帶來的積極影響和變化及對今天的影響(一)出示材料一:《1420年地和1620年歐洲人認識的世界》提問:世界走向整體帶來了什么變化?(二)出示材料二:《17-18世紀世界貿易和人口流動圖》提問:世界走向整體帶來了什么方面什么變化?(引導學生從聯系的范圍,貿易的規模、數量,人口流動看)(三)出示材料三:1911年倫敦居民的生活提問:1、普通居民生活發生了什么變化?(學生仔細讀圖和文字3則材料,用自己的話說明世界走向整體后帶來的積極影響和變化)提問:2、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學生再次嘗試分析推動世界走向整體的主要因素:發展的需要和科技的進步)(強調)20世紀初,世界最終成為一個整體。一直到今天,這種整體化趨勢還在不斷加強。提問:就我們身邊來看,有沒有整體世界的痕跡呢?請舉例說明。(學生列舉今天世界整體化的事例)【設計意圖】通過3則材料的閱讀、分析,感受世界走向整體帶來的好處及整體化越發加強的趨勢,從而明白順應潮流,加強聯系的必要性。同時,通過最后一個設問,引導學生發現現實與歷史的聯系,進一步感受世界整體化趨勢的加強及其對我們現實生活的影響。【時間預計分配】12-16分鐘活動4【講授】課堂小結出示:讓歷史告訴未來提問:1、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你推測未來的世界可能是什么樣子的?(學生嘗試描述未來世界可能的樣子)提問:2、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認識?小結:人的進步、發展總是從不知道到知道,從知之甚少到知道得多的過程。認識的加深需要我們不斷主動求知、創新、探索!【時間預計分配】3分鐘活動5【作業】布置作業完成《從區域聯系變化看人類歷史發展趨勢》探究單的剩余部分,談自己的認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