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新中國成長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及先進事跡,感悟英雄模范的各種優秀品質和崇高精神,感受民族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核心要素。過程與方法:在課前搜集資料的基礎上,課堂開展先進模范事跡故事會,以案例形式,感受各類模范人物身上特有的精神風貌和時代風貌。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新中國不斷前進的巨大精神力量。學習英雄模范的各種優秀品質和崇高精神,做民族精神的繼承者、傳播者和弘揚者,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志向。2重點難點(一)重點:了解新中國成長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感悟英雄模范的各種優秀品質和崇高精神,感受民族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核心要素。(二)難點: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對于共和國成長的作用。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展示年代尺展示年代尺,請同學們思考中華民族在追求百年復興的道路上,哪幾個節點特別具有標志性意義?(認識到1911年辛亥革命,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78年改革開放以及2050年這四個節點尤為關鍵)教師解釋與引導,這4個時間點代表著中國百年復興夢的初顯,夢的起航以及夢的跨越和圓夢時刻。在追求復興之路的偉大征程上,精神始終是支撐我們民族前行的不竭動力。由此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走在復興之路上:感受新中國的精神力量》。活動2【講授】追夢之旅第一站:感受新中國的召喚出示錢學森資料以及教材第60頁,引導學生思考并完成:問題1:假設你是當時的錢學森,一邊是較高的社會地位,優越的物質生活以及美國人民的盛情挽留,一邊是百廢待興的中國以及中國人民的殷切期盼,你的選擇是什么,并說明理由?問題2:“……使我的同胞能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錢學森沖破重重困難,依然決然回國,對此,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問題3:錢學森、李四光等科學家和學者欣然接受祖國的召喚,紛紛回國,對新中國建設有什么意義?活動3【講授】追夢之旅第二站:感受新中國的民族精神1.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62相關內容并思考下列問題.(1)今天,我國反對任何形式的核武器擴散,但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為什么要研制原子彈?(2)當時科研人員研制的主客觀條件是怎樣的 (3)在主客觀條件如此艱難和薄弱的基礎上,中國依舊創造了科技奇跡,僅僅用了20年的時間,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兩彈一星研制的成功,對此你是如何來理解兩彈一星精神的 2.引導學生:利用課前收集到的資料,談談新中國建設時期(1949──1978),各行各業涌現些出的先進人物或先進集體典型。思考:他們是如何引領當時的社會風尚或者成為新中國的脊梁和驕傲的?活動4【講授】追夢之旅第三站:感受新時期的時代精神教師出示活動要求和探究單活動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前閱讀和收集材料的基礎上,在活動探究單上填寫本小組認為最能代表新時期時代精神的典型事跡或典型人物;(2)派出本小組代表與集體分享你們組的成果;(3)看看哪一個小組的成果最能震撼人心,被同學們點贊最多的勝出。活動探究單小組 ,負責人典型事跡或典型人物:事跡介紹(文字或視頻):蘊含著的時代精神內涵:教師對“深圳速度,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高鐵精神,抗擊非典精神等”進行歸納,提煉時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創新。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關系以及作用。活動5【講授】小結:歸納小結組織板書,同時引導學生思考:回顧共和國的追夢之旅,感悟中國的滄桑巨變,敘寫中華民族精神給你的人生啟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