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六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化學反應與電能你見過加水就能跑的汽車嗎?現在我們的生活很難離開電力電是從哪里來的?【思考交流】我們日常使用的電能主要來自火力發電。2023年我國發電總量構成圖【化學能與電能】2001年我國發電總量構成2013年我國發電總量構成化學能熱能機械能電能燃料燃燒蒸氣輪機發電機1、在火力發電過程中都發生了哪些能量形式的轉化?2、你認為火力發電存在哪些弊端?關鍵——燃燒(氧化還原反應)火力發電化學能熱能機械能電能?能量的轉化效率為30%-40%轉化次數越多能量損失越多煤炭是不可再生資源可能導致酸雨探究實驗 討論與交流實驗一: 分別將鋅片和銅片插入稀硫酸溶液中 觀察鋅片和銅片上現象和差別?實驗二: 鋅片和銅片先接觸插入稀硫酸溶液中, 然后再用導線連接 觀察鋅片和銅片上有何現象?推測原因實驗三: 鋅片和銅片通過導線接電流表 插入稀硫酸溶液中 觀察電流表上有何現象?注意電流表指針偏轉方向【實驗6-3】【實驗6-3】 演示實驗探究實驗6-3-(1),觀察現象,寫出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反應: Zn + 2H+ = Zn2++H2↑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Zn片上有氣泡 Cu片上無氣泡 鋅與稀硫酸反應,銅與稀硫酸不反應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Zn片逐漸溶解 Cu片上有氣泡 產生氣體的位置發生了改變電子由Zn粒轉移到了銅片上探究實驗6-3-(2),觀察現象,得出結論。實驗裝置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銅片上:有氣泡 鋅片上:逐漸溶解 電流計指針偏轉 該裝置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探究實驗6-3-(3),觀察現象,得出結論。我們把這種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鋅-銅-稀硫酸原電池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思考1:試一試根據實驗現象寫出兩極電極反應式?并標出反應類型SO2-4H+H+現象:Zn片溶解現象:Cu片上有氣泡反應及反應類型:反應及反應類型:SO2-4H+H+CuZn結論:原電池將氧化還原反應分開在兩個電極上進行Zn-2e- = Zn2+氧化反應2H++2e- = H2↑還原反應SO42-H+H+思考2:原電池中電子只能經過金屬定向遷移,試著分析該原電池中電子的流向?電流的流向?在下圖標出。并根據物理知識定義兩個電極。CuZn還原反應2H+ + 2e- = H2↑Zn – 2e- = Zn2+氧化反應極極正負SO42-H+H+結論:電子流動方向:負極 導線 正極(電流方向相反)思考3:電流在閉合回路中產生,電解質溶液中也會產生電流,且電解質溶液一直呈電中性。請問電解質溶液中離子如何定向遷移?CuZn還原反應2H+ + 2e- = H2↑Zn – 2e- = Zn2+氧化反應極極正負SO42-H+H+結論:離子運動方向:陽離子 正極 陰離子 負極原電池工作原理電子氧化還原負極正極氧化還原1.反應本質: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外電路:電子從負極→正極電流從正極→負極內電路(電解質溶液中):陽離子→正極陰離子→負極電子不下水,離子不上岸這樣整個電路構成了閉合回路,帶電粒子的定向移動產生電流回歸導入,揭秘原電池小車化學能 電能經典例題1.理論上不能設計為原電池的化學反應是( )A.CH4 + 2O2 === CO2 + 2H2OB.2FeCl3 + Fe === 3FeCl2C.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D.HNO3 + NaOH === NaNO3 + H2OD2.如圖是Zn和Cu形成的原電池,某實驗興趣小組做完實驗后,在讀書卡片上記錄如下,其中正確的是( )①Zn為正極,Cu為負極 ②H+向負極移動 ③電子是由Zn經外電路流向Cu④Cu極上有H2產生 ⑤若有1 mol電子流過導線,則產生的H2為0.5 mol ⑥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Zn-2e-=Zn2+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B目的:根據原電池原理,設計和制作簡易原電池,體會原電池的構成要素。用品:稀H2SO4,無水乙醇,鐵片、銅片,鋁片,石墨棒,鋅片,水果,食鹽水,濾紙,燒杯(或水槽),導線,小型用電器(發光二極管、電子音樂卡或小電動機),靈敏電流表。分小組實驗探究:利用給定的儀器和試劑,盡可能多的設計原電池,并確認是否成功。成果展示:鋅-銅-硫酸銅鋅-鐵-稀硫酸鋅-銅-無水乙醇鋅-鋅-稀硫酸鋅-銅-稀硫酸成果展示:鐵-銅-沾有鹽酸的濾紙銅-石墨-稀硫酸鐵-銅-蘋果鐵-銅-食鹽水鋁-鐵-稀硫酸銅-石墨-稀硫酸鋁-鐵-稀硫酸鐵-銅-沾有鹽酸的濾紙鐵-銅-食鹽水小組對比歸納:構成原電池的條件小組1代表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鋅-銅-硫酸銅鋅-銅-稀硫酸鋅-鋅-稀硫酸鋅-銅-稀硫酸小組3代表閉合回路小組2代表活性不同的電極小組對比歸納:構成原電池的條件鋅-銅-無水乙醇鋅-銅-硫酸銅鋅-銅-稀硫酸鐵-銅-蘋果電解質溶液小組4代表小組對比歸納:構成原電池的條件謝謝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