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 氧化還原反應課型 新授課√ 復習課□ 試卷講評課□ 其它課□教學內容分析 分析化學反應中化合價的變化,建立起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特征和實質,會判斷氧化還原反應。 找出氧化還原反應與四大基本反應類型的關系。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中對氧化還原反應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四大基本反應類型。可以從四大基本反應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的聯系入手。學習目標 通過分析化學反應中化合價的變化,建立起氧化還原反應得概念和實質,會判斷氧化還原反應。 通過對比和歸納,能夠概括出氧化還原反應與四大基本反應類型的關系。重難點 1.通過分析化學反應中化合價的變化,建立起氧化還原反應得概念和實質,會判斷氧化還原反應。 2.通過對比和歸納,能夠概括出氧化還原反應與四大基本反應類型的關系。評價任務 學生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理解氧化還原反應。通過習題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課堂教學理解本節課內容,培養一定的能力。同樣建立起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愛好,從生活中的化學入手。培養學生對化學的熱愛。教學評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根據課堂教與學的程序安排)教師活動 導入:以食品中脫氧劑和鮮榨青蘋果汁的變化,引入本節課所學內容---氧化還原反應 教學過程: 一、1.以上哪些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反應與四大基本反應的關系是什么?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的依據是什么。什么樣的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請分析3個化學反應中各種元素的化合價在反應前后有無變化,討論氧化還原反應與元素化合價的升降有什么關系。 2.展示常見元素的化合價: 一價氫氯鉀鈉銀、二價氧鈣鋇鎂鋅、三鋁四硅五價磷、二三鐵、二四碳、銅汞二價最常見、一至五價都有氮 3.指導學生標出常見物質中元素的化合價: MnO2、KClO3 、KMnO4 、NaClO、 Na2CO3、 NaHCO3、 H2O2 、Na2O2 、CO2、Cl2 、 H2SO4 、HCl、Fe2O3、 AgNO3 、NH3、 NO2、 Na2S 、SO2、 HClO4、 CH4 、Fe2(SO4)3 、NH4NO3 、HNO3 、NaNO2、 C2H5OH 、CH3COOH、 Fe3O4 、 CO32-、 NO3- 、 NH4+、SO42-、 NO2-、 ClO3- 、ClO4-、 ClO- 學生活動 氧化還原反應與四大基本反應類型有一定的關系。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的反應就是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是有化合價的變化,實質是電子的轉移。 凡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的化學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判斷一個反應是否為氧化還原反應的依據是否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 熟練并準確標出元素的化合價設計意圖 讓學生自己探究什么樣的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環節二:教師活動 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 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合價的升降的原因是什么呢? ①金屬鈉可以在氯氣中劇烈地燃燒并生成氯化鈉。這個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嗎?氯氣由氯分子構成,一個氯分子由兩個氯原子構成。金屬鈉由鈉原子構成。氯化鈉由Na+和Cl-構成。可見在反應過程中,鈉原子變成了Na+,氯原子變成了Cl-。鈉原子和氯原子是怎樣變化為Na+和Cl-并進而形成氯化鈉的呢? ②寫出鐵與CuSO4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判斷該反應是否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按照圖2-3-2所示實驗裝置進行鐵與CuSO4溶液反應的實驗,實驗現象之一是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這一實驗現象對于你認識鐵與CuSO4溶液反應的實質有什么啟示? 三、氧化還原反應與基本反應類型的關系: 引導學生列舉實例,得出氧化還原反應與四大基本反應類型的關系學生活動 總結: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電子的轉移 1.置換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2.復分解反應:都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3. 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部分是氧化還原反應。 有單質參加的化合反應和有單質生成的分解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設計意圖通過標注化合價,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氧化還原反應實質;通過學生自主舉例和概括,得出氧化還原反應與四大基本反應類型的關系;通過習題練習,了解掌握的情況。板書設計 一、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 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 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 二、四大基本反應類型與氧化還原反應 置換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復分解反應都不是氧化還原反應,分解反應與化合反應不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1學習指導配套檢測練習。 2 錯誤典型習題整理到糾錯本上。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 生活中的氧化還原反應,如鐵生銹,食品中脫氧劑的使用,水果被氧化。在網站上也可以找到一些關于氧化還原反應的相關知識。對于一些有害的化學反應,可以在網上觀看相關視頻,總結經驗,對氧化還原反應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學反思與改進 在課堂上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自主探究得到答案,而不是教師告訴他們。同樣,要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熱愛化學。讓學生對化學充滿信心。對于學習過的知識點應配套大量的習題進行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充分的反饋。— 16 ——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