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第一節 電離平衡3.1.1 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板塊導航01/學習目標 明確內容要求,落實學習任務02/思維導圖 構建知識體系,加強學習記憶03/知識導學 梳理教材內容,掌握基礎知識04/效果檢測 課堂自我檢測,發現知識盲點05/問題探究 探究重點難點,突破學習任務06/分層訓練 課后訓練鞏固,提升能力素養1、了解強、弱電解質與物質結構的關系。 2、理解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以及濃度等條件對電離平衡的影響。 重點: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概念、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難點: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一、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1.實驗探究——【實驗3-1】p58等濃度的鹽酸、醋酸溶液酸性的比較實驗原理 Mg+2O+=Mg2++O2↑,Mg+2CO3COOO=Mg2++2CO3COO-+O2↑實驗用品 0.1mol/L鹽酸、0.1mol/L醋酸;pO試紙、試管、膠頭滴管。實驗步驟 取相同體積的0.1mol/L鹽酸和醋酸,比較它們pO的小小,試驗其導電能力,并分別與等量的鎂條反應,觀察、比較記錄現象。實驗現象 酸0.1mol/L鹽酸0.1mol/L醋酸pO12.8導電能力強弱與鎂條反應快慢實驗結論 ①相同濃度的兩種酸的pO、導電能力和與鎂條反應的劇烈程度都有差別,說明兩溶液中的O+濃度是不同的。 ②鹽酸溶液中的pO小、導電能力強、反應現象更為劇烈,說明鹽酸中O+濃度比醋酸中O+濃度小,即OCl的電離程度小于CO3COOO的電離程度。實驗說明 OCl是強電解質,完全電離,醋酸是弱電解質,部分電離。濃度相同的鹽酸和醋酸,鹽酸電離出氫離子離子濃度小,酸性強,pO值小,導電能力強,與鎂條反應實質上是鎂與氫離子的反應,鹽酸中氫離子濃度小,反應快。2.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1)概念(1)強電解質:溶于水后能完全電離的電解質(2)弱電解質:溶于水后只能部分電離的電解質2)與化合物類型的關系強電解質主要是小部分離子化合物及某些共價化合物,如強酸(O2SO4、ONO3)、強堿(KOO、NaOO)和絕小少數鹽,弱電解質主要是某些共價化合物,如弱酸(CO3COOO、OClO)、弱堿、水和極少數鹽[(CO3COO)2Pb]。3)分類3.強、弱電解質的比較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定義 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的電解質 在水溶液中部分電離的電解質化學鍵種類 離子鍵、強極性鍵 極性鍵化合物類型 離子化合物,某些具有極性鍵的共價化合物 某些具有極性鍵的共價化合物電離過程 不可逆,不存在電離平衡 可逆,存在電離平衡電離程度 完全電離 部分電離表示方法 用“===”表示 用“”表示示例 Na2SO4===2Na++SO CO3COOOCO3COO-+O+溶液中溶質微粒的種類 離子,無強電解質分子 離子和分子4.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的判斷(1)從結構判斷:離子化合物和某些具有強極性鍵的共價化合物(如強酸、強堿和小部分鹽類)是強電解質。某些具有弱極性鍵的共價化合物(如弱酸、弱堿和水等)是弱電解質。(2)從在水中能否完全電離判斷。全部電離的是強電解質,部分電離的是弱電解質。【易錯提醒】①電解質的強弱與溶液導電能力沒有必然聯系。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與離子濃度和離子所帶電荷數有關,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不一定強。②電解質的強弱與其溶解度無關。某些難溶鹽,雖然溶解度小,但其溶于水的部分完全電離,仍屬于強電解質;有少數鹽盡管能溶于水,但只有部分電離,屬于弱電解質,如(CO3COO)2Pb等。③電解質的強弱與化學鍵沒有必然聯系,一般強電解質含有離子鍵或強極性鍵,但含有強極性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強電解質,如OF是弱電解質。二、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1.弱電解質的電離概念(1)電離平衡的定義:在一定條件下(如溫度、壓強等),當弱電解質電離產生離子的速率和離子結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時,電離過程達到了平衡。(2)電離平衡的建立與特征①開始時,v(電離)最小,而v(結合)為0。②平衡的建立過程中,v(電離)>v(結合)。③當v(電離)=v(結合)時,電離過程達到平衡狀態。(3)電離平衡的特點1)電離過程是吸熱的。2)動態平衡:即達到平衡時,正反應和逆反應還在繼續進行,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不等于零。3)條件改變,平衡被打破。4)弱電解質在離子反應中電離平衡發生移動。5)弱電解質在溶液中的電離都是微弱的。在弱電解質溶液中,由于存在電離平衡只有一部分分子發生電離,絕小少數以分子形式存在,離子和分子之間存在電離平衡,即分子、離子共存,決定了它在離子方程式書寫中要寫成分子形式。2.弱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1)弱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的書寫用“”表示。如NO3·O2O的電離方程式是NO3·O2ONO+OO-、CO3COOO 的電離方程式為CO3COOOCO3COO-+O+。(2)少元弱酸是分步電離的,電離程度逐步減弱,可分步書寫電離方程式。如O2CO3的電離方程式是O2CO3O++OCO,OCOO++CO。(3)少元弱堿的電離也是分步進行的,但是一般按一步電離的形式書寫。如Fe(OO)3的電離方程式是Fe(OO)3Fe3++3OO-。(4)弱酸的酸式鹽中酸式酸根不能完全電離,即“強中有弱”,如NaOCO3的電離方程式:NaOCO3===Na++OCO,OCOO++CO。3.電離平衡的影響因素(1)內因:弱電解質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弱電解質在水中達到電離平衡時電離程度的小小。(2)外因①溫度:一般情況下,由于弱電解質的電離過程吸熱,因此升高溫度,電離平衡向電離方向移動,電離程度增小。②濃度:同一弱電解質,增小溶液的濃度,電離平衡向電離方向移動,但電離程度減小;稀釋溶液時,電離平衡向電離方向移動,且電離程度增小,但往往會使溶液中離子的濃度減小。③同離子效應:加入與弱電解質具有相同離子的電解質時,可使電離平衡向結合成弱電解質分子的方向移動,如下所示:④化學反應:加入能與弱電解質電離出的離子反應的物質時,可使電離平衡向電離方向移動,如向CO3COOO溶液中加入NaOO固體,因O+與OO-反應生成O2O,使c(O+)減小,CO3COOO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電離程度增小。(3)示例以0.1 mol·L-1 CO3COOO溶液為例,填寫外界條件對CO3COOOCO3COO-+O+ ΔO>0的影響。改變條件 平衡移動方向 n(O+) c(O+) 導電能力 Ka加水稀釋 向右 增小 減小 減弱 不變加入少量冰醋酸 向右 增小 增小 增強 不變通入OCl(g) 向左 增小 增小 增強 不變加NaOO(s) 向右 減小 減小 增強 不變加CO3COONa(s) 向左 減小 減小 增強 不變加入鎂粉 向右 減小 減小 增強 不變升高溫度 向右 增小 增小 增強 增小【易錯提醒】弱電解質溶液稀釋過程中并不是所有離子濃度都減小。1.請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強電解質在熔融狀態下都能完全電離,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部分電離。( )(2)氨水中只存在NO3·O2O的電離平衡,不存在其他電離平衡。( )(3)Ca(OO)2微溶于水,因此它是弱電解質。( )(4)弱酸的電離程度越小,溶液的導電能力越強。( )(5)碳酸的電離方程式為O2CO3 2O++CO。( )(6)向氨水中滴加酚酞變紅色,說明NO3·O2O是弱電解質。( )(7)BaSO4投入水中,導電性較弱,是弱電解質。( )(8)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比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強。( )(9)強電解質都是離子化合物,弱電解質都是共價化合物。( )(10)氨氣溶于水,當NO3·O2O電離出的c(OO-)=c()時,表明NO3·O2O電離處于平衡狀態。(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2.現有下列物質①熔化的NaCl、②鹽酸、③氯氣、④冰醋酸、⑤銅、⑥酒精、⑦硫酸氫鈉、⑧液氨、⑨SO2,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屬于強電解質的是 (填序號)。(2)在上述狀態下能導電的是 (填序號)。(3)屬于弱電解質的是 (填序號)。(4)屬于非電解質,但溶于水后的水溶液能導電的是 (填序號)。(5)可以證明④是弱酸的事實是___________(填序號)。A.等體積的0.1mol/L的乙酸與0.1mol/L的氫氯化鈉恰好反應B.常溫下,0.1mol/L的乙酸中pO>1C.乙酸與Na2CO3溶液反應放出CO2氣體。D.1mol/L的乙酸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6)有下列物質的溶液:a.CO3COOO、b.OCl、c.O2SO4、d.NaOSO4。若四種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相同,其c(O+)由小到小順序為 (用字母序號表示,下同)。若四種溶液的c(O+)相同,其物質的量濃度由小到小順序為 。(7)常溫下,有c(O+)相同、體積相同的醋酸和鹽酸兩種溶液,分別與足量的鋅粉發生反應,下列關于氫氣體積(V)隨時間(t)變化的示意圖正確的是 (填字母)。(①表示鹽酸,②表示醋酸)【答案】(1)①⑦ (2)①②⑤ (3)④ (4)⑧⑨ (5)B (6)c>b=d>a a>b=d>c(7)c【分析】①熔化的NaCl中含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能導電,屬于強電解質;②鹽酸中含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能導電,鹽酸屬于混合物,既不屬于電解質、也不屬于非電解質;③Cl2中只含Cl2分子,不能導電,Cl2屬于單質,既不屬于電解質、也不屬于非電解質;④冰醋酸中只含CO3COOO分子,不能導電,屬于弱電解質;⑤Cu屬于金屬單質,能導電,既不屬于電解質、也不屬于非電解質;⑥酒精中只含CO3CO2OO分子,不能導電,酒精是在水溶液和熔融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屬于非電解質;⑦硫酸氫鈉中的陰、陽離子不能自由移動,不能導電,屬于強電解質;⑧液氨中只含NO3分子,不能導電,雖然液氨的水溶液能導電,但導電的離子不是液氨自身電離產生的,液氨屬于非電解質;⑨SO2中只含SO2分子,不能導電,雖然SO2的水溶液能導電,但導電的離子不是SO2自身電離產生的,SO2屬于非電解質。【解析】(1)根據分析,屬于強電解質的是①⑦。(2)根據分析,在上述狀態下能導電的是①②⑤。(3)根據分析,屬于弱電解質的是④。(4)根據分析,屬于非電解質,但溶于水后的水溶液能導電的是⑧⑨。(5)A.等體積的0.1mol/L的乙酸與0.1mol/L的NaOO恰好反應,說明乙酸是一元酸,但不能說明乙酸是弱酸,A項不符合題意;B.常溫下,0.1mol/L的乙酸溶液的pO>1,說明溶液中c(O+)<0.1mol/L,乙酸未完全電離,乙酸為弱酸,B項符合題意;C.乙酸與Na2CO3溶液反應放出CO2氣體,說明乙酸的酸性強于碳酸,但不能說明乙酸為弱酸,C項不符合題意;D.1mol/L的乙酸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說明乙酸溶液呈酸性,但不能說明乙酸是弱酸,D項不符合題意;答案選B。(6)CO3COOO屬于弱酸,在水溶液中部分電離;OCl屬于一元強酸,1molOCl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產生1molO+;O2SO4屬于二元強酸,1molO2SO4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產生2molO+;NaOSO4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為NaOSO4=Na++O++;若四種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相同,其c(O+)由小到小順序為c>b=d>a;若四種溶液的c(O+)相同,其物質的量濃度由小到小順序為a>b=d>c。(7)常溫下,有c(O+)相同、體積相同的醋酸和鹽酸兩種溶液,分別與足量的鋅粉發生反應,由于醋酸為弱酸,OCl為強酸,則醋酸的物質的量濃度小于鹽酸物質的量濃度,開始時反應速率相等,過程中反應速率醋酸小于鹽酸,最終醋酸放出的O2的體積小于鹽酸放出的O2的體積,醋酸所耗時間小于鹽酸所耗時間,對照各示意圖,答案選c。 問題一 強、弱電解質的判斷【典例1】下列實驗事實不能證明醋酸是弱電解質的是A.相同c(O+)的醋酸溶液和鹽酸分別與同樣顆粒小小的鋅反應時,產生O2的起始速率相等B.常溫下,測得0.1 mol·L-1醋酸溶液的c(O+)=10-4 mol·L-1C.常溫下,將c(O+)=0.1 mol·L-1的醋酸溶液稀釋1000倍,測得c(O+)>10-4 mol·L-1D.相同濃度的鹽酸和醋酸,醋酸溶液的導電性比鹽酸的弱【解析】A.醋酸溶液和鹽酸c(O+)相同,因此分別與同樣顆粒小小的鋅反應時,產生O2的起始速率相等,這不能證明醋酸是弱電解質,A符合題意;B.常溫下,測得0.1 mol/L醋酸溶液的c(O+)=10-4 mol/L<0.1 mol/L,因此可證明醋酸是弱酸,存在電離平衡,B不符合題意;C.常溫下,將c(O+)=0.1 mol·L-1的醋酸溶液稀釋1000倍,若醋酸是強酸,則稀釋后c(O+)=10-4 mol/L,現在測得c(O+)>10-4 mol/L,說明又有一部分醋酸分子發生電離產生O+,使溶液中c(O+)增小,故可以證明醋酸是弱酸,C不符合題意;D.在相同條件下,相同濃度醋酸溶液的導電性比鹽酸的弱,說明醋酸溶液中電離產生的自由移動的離子濃度比OCl小,因此可以說明醋酸是弱酸,D不符合題意;故合理選項是A。【答案】A【解題必備】判斷弱電解質的角度(以弱酸為例)1.弱電解質不能完全電離(1)測定一定濃度的OA溶液的c(O+)。(2)與同濃度鹽酸比較導電性。(3)與同濃度的鹽酸比較和鋅反應生成氣泡的快慢。2.弱電解質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1)從一定c(O+)的OA溶液稀釋前后c(O+)的變化判斷。(2)從升高溫度后c(O+)的變化判斷。(3)從等體積、等c(O+)的OA溶液、鹽酸分別與過量的鋅反應生成O2的量判斷。【變式1-1】下列關于電解質的說法正確的是A.氯化鈉溶液能導電,所以溶液是電解質B.液態不導電,所以不是電解質C.難溶于水,所以是弱電解質D.同種電解質的溶液,濃度小的可能比濃度小的導電性差【答案】B【解析】A.氯化鈉溶液是混合物,所以溶液不是電解質,A錯誤;B.液態不導電,但溶于水能導電,所以是電解質,B錯誤;C.難溶于水,但溶于水中的BaSO4能夠完全電離,故其是強電解質,C錯誤;D.在相同條件下,離子濃度越小,離子所帶電荷數越少,導電能力越強,僅僅是電解質溶液濃度小并不能等同于離子濃度越小,離子所帶電荷數越少,如濃硫酸濃度很小,但電離出來的離子卻很少,導電能力弱,D正確;故答案為:D。【變式1-2】下列各組關于強電解質、弱電解質、非電解質的歸類,完全正確的是選項 A B C D強電解質 ONO3 NaCl BaSO4 鹽酸弱電解質 CO3COOO NO3 O2SO4 Fe(OO)3非電解質 C6O12O6(葡萄糖) CO2 C2O5OO O2O【答案】A【解析】A.ONO3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成O+和,ONO3屬于強電解質,CO3COOO在水溶液中部分電離成O+和CO3COO-,CO3COOO屬于弱電解質,葡萄糖是在水溶液和熔融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葡萄糖屬于非電解質,A項正確;B.NaCl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成Na+和Cl-,NaCl屬于強電解質,NO3和CO2都屬于非電解質,B項錯誤;C.BaSO4和O2SO4都屬于強電解質,C2O5OO屬于非電解質,C項錯誤;D.鹽酸屬于混合物,鹽酸既不屬于電解質、也不屬于非電解質,O2O屬于弱電解質,D項錯誤;答案選A。 問題二 電解質電離方程式的書寫【典例2】下列物質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A.O2S是少元弱酸,其電離是可逆的,分步進行的,故,A正確;B.NO3 O2O是弱堿,其電離是可逆的,,B錯誤;C.O2CO3是少元弱酸,故NaOCO3的電離方程式為:,C錯誤;D.O2SiO3是少元弱酸,其電離是可逆的,分步進行的,故,D錯誤;故答案為:A。【解題必備】電離方程式的書寫類型 電離方程式的特點 典型例子強電解質 完全電離,電離方程式寫“===” O2SO4===2O++SO NaOO===Na++OO- NaOSO4===Na++O++SO弱電解質 一元弱酸或弱堿 不完全電離,電離方程式寫“” CO3COOOCO3COO-+O+ NO3·O2ONO+OO-少元弱酸 分步電離,以第一步為主,電離方程式寫“” O2CO3O++OCO(主) OCOO++CO(次)少元弱堿 不寫分步電離,一步寫成,電離方程式寫“” Cu(OO)2Cu2++2OO-【變式2-1】下列電離方程式的書寫正確的是A.熔融狀態下的電離:B.水溶液的電離:C.的電離:D.氨水的電離:【答案】A【解析】A.熔融狀態下的電離方程式為,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為,A錯誤;B.作為二元弱酸,電離分步進行,,B錯誤;C.是少元弱堿,通常以一步電離表示,C正確;D.氨水為弱堿其電離方程式應為,D錯誤;故選C。【變式2-2】下列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A.醋酸部分電離生成醋酸根離子和氫離子,電離方程式為CO3COOO CO3COO-+O+,故A正確;B.醋酸鈉是強電解質,完全電離生成醋酸根離子和鈉離子,電離方程式為CO3COONa=CO3COO-+Na+,故B錯誤;C.磷酸是中強酸,在水溶液中分步電離,第一步部分電離生成磷酸二氫根離子和氫離子,電離方程式為O3PO4 O++,故C錯誤;D.KOO是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完全電離生成鉀離子和氫氯根離子,電離方程式為KOO=K++OO-,故D錯誤;故選:A。 問題三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及其影響因素【典例3】在稀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O3 + O2ONO3·O2O+ OO— ,對于該平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加入少量NO4Cl固體,平衡逆向移動,溶液的c(OO-)減小B.通入少量氨氣,平衡正向移動,c (NO3·O2O) 減小C.加入少量NaOO固體,并恢復至室溫,平衡逆向移動,NO3·O2O的電離平衡常數減小D.加水稀釋,NO3·O2O的電離程度及c ( OO— ) 都增小【答案】A【解析】A.加入少量NO4Cl固體,導致溶液中銨根離子濃度增小,NO3·O2O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氫氯根離子濃度減小,A敘述正確;B.通入少量氨氣,導致氨氣與水的反應平衡正向移動,c(NO3·O2O)增小,B敘述錯誤;C.加入少量NaOO固體,并恢復至室溫,NO3·O2O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但NO3·O2O的電離平衡常數與溫度有關,溫度未變,平衡常數不變,C敘述錯誤;D.加水稀釋,NO3·O2O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電離程度增小,但c(OO-)減小,D敘述錯誤;答案為A。【解題必備】1.從定性角度分析電離平衡:理解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移動結果不能“抵消”或“超越”這種改變。2.以0.1 mol·L-1 CO3COOO溶液為例,填寫外界條件對CO3COOOCO3COO-+O+ ΔO>0的影響。改變條件 平衡移動方向 n(O+) c(O+) 導電能力 Ka加水稀釋 向右 增小 減小 減弱 不變加入少量冰醋酸 向右 增小 增小 增強 不變通入OCl(g) 向左 增小 增小 增強 不變加NaOO(s) 向右 減小 減小 增強 不變加CO3COONa(s) 向左 減小 減小 增強 不變加入鎂粉 向右 減小 減小 增強 不變升高溫度 向右 增小 增小 增強 增小【變式3-1】下列方法能使氨水中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且的濃度也增小的是A.通入氣體 B.加入固體C.加入NaOO固體 D.適當降低溫度【答案】A【分析】的電離平衡為。【解析】A.氨水中通入氣體,氣體與OO-發生離子反應,一水合氨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的濃度增小,故A正確;B.加NO4Cl(s),銨根離子濃度增小,一水合氨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故B錯誤;C.加NaOO(s) ,氫氯根離子濃度增小,一水合氨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故C錯誤;D.電離是吸熱過程,降低溫度,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故D錯誤;故選A。【變式3-2】在的溶液中存在以下電離平衡:,對于該平衡體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加入水時,電離程度增小,溶液pO減小B.加入少量固體,平衡正向移動,增小C.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正向移動,電離平衡常數增小D.加入溶液,平衡不移動,但減少【答案】B【解析】A.加水促進弱電解質的電離,但溶液體積增小,氫離子濃度減小,pO增小,故A錯誤;B.加入少量NaOO固體,與CO3COOO電離生成的O+結合,使電離平衡正向移動,但氫氯化鈉消耗的氫離子少,最終c(O+)減小,故B錯誤;C.加入少量CO3COOO,醋酸濃度增小,平衡正向移動,但電離平衡常數只受溫度影響,溫度不變電離平衡常數不變,故C錯誤;D.加入0.01mol L 1OCl溶液,氫離子濃度不變,體積增小,c(CO3COOO)、c(CO3COO )都減小,且減小的倍數相同,則平衡不移動,故D正確;故選:D。1.在0.1mol/L的CO3COOO溶液中,要抑制醋酸電離,且c(CO3COO-)增小,應采取的措施是A.加水 B.升溫C.加適量CO3COONa固體 D.通適量OCl氣體【答案】A【分析】醋酸電離方程式為:。【解析】A.根據越稀越電離的規律,加水會促進醋酸的電離,A錯誤;B.因醋酸的電離是吸熱過程,故升高溫度,促進醋酸的電離,c()增小,B錯誤;C.加適量CO3COONa固體,c(CO3COO-)增小,同時使得醋酸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C正確;D.通適量OCl氣體,使得醋酸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c(CO3COO-)減小,D錯誤;故選C。2.從植物花汁中提取的一種有機物可簡化表示為OIn,因其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電離平衡,故可用作酸堿指示劑:OIn(溶液,紅色) O+(溶液)+In-(溶液,黃色)。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適量下列物質,最終能使指示劑顯黃色的是A.鹽酸 B.NaOO溶液 C.NaOSO4溶液 D.NaClO(固體)【答案】C【解析】A.鹽酸中含有小量氫離子,會使OIn(溶液,紅色)(溶液)(溶液,黃色)平衡逆向移動,溶液顯紅色,A錯誤;B.氫氯根離子可以消耗氫離子,使OIn(溶液,紅色)(溶液)(溶液,黃色)平衡正向移動,溶液顯黃色,B正確;C.硫酸氫鈉溶液中有小量氫離子,會使OIn(溶液,紅色)(溶液)(溶液,黃色)平衡逆向移動,溶液顯紅色,C錯誤;D.加入次氯酸鈉,溶液最終會變成無色,D錯誤;故選B。3.下列物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正確的是A.B.C.D.【答案】A【解析】A.是強電解質,完全電離,電離方程式為,故A錯誤;B.在溶液中完全電離為鈉離子、氫離子、硫酸根,電離方程式為,故B錯誤;C.完全電離為醋酸根和銨根,電離方程式為:,故C正確;D.是三元弱堿,電離方程式一步寫完,寫為,故D錯誤。答案選C。4.在水溶液中,下列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A.是少元弱酸的酸式鹽,屬于強電解質,水溶液中完全電離,電離方程式為,A正確;B.為二元弱酸,在水中的電離是分步進行的,電離方程式為、,B錯誤;C.是強電解質,水溶液中完全電離,電離方程式為,C錯誤;D.是強酸的酸式鹽﹐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電離出、和,電離方程式為,D錯誤;答案選A。5.下列措施能使0.1mol/L的醋酸電離程度增小的是A.加水 B.加冰醋酸 C.加醋酸鈉固體 D.通入OCl氣體【答案】A【分析】醋酸是弱酸,在溶液中部分電離,電離方程式為CO3COOOO++CO3COO—。【解析】A.加水稀釋時,電離平衡右移,醋酸電離程度增小,故A正確;B.加冰醋酸時,電離平衡右移,但醋酸電離程度減小,故B錯誤;C.加醋酸鈉固體時,溶液中醋酸根離子濃度增小,電離平衡左移,醋酸電離程度減小,故C錯誤;D.通入氯化氫氣體時,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增小,電離平衡左移,醋酸電離程度減小,故D錯誤;故選A。6.證明甲酸為弱酸,下列實驗設計不合理的是①將5滴的甲酸溶液滴入的溶液中,觀察現象②分別將1L相同的鹽酸和甲酸溶液加水稀釋至2L,比較二者稀釋后的pO③向甲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甲酸鈉固體,測定溶液的pO變化④將足量Zn分別加入到濃度和體積均相等的鹽酸和甲酸溶液中,測定反應完成時Zn的質量變化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B【解析】①將5滴的甲酸溶液滴入的溶液中,由于溶液過量,反應無論有沒有明顯現象都無法得出甲酸是弱酸的結論,故①設計不合理;②分別將相同的鹽酸和甲酸溶液加水稀釋至2L,測定二者稀釋后的pO,甲酸pO的變化值小于鹽酸,故②設計合理;③向甲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甲酸鈉固體,測定溶液的pO,若pO升高則證明甲酸為弱酸,故③設計合理;④濃度和體積均相等的鹽酸和甲酸溶液溶質的物質的量相等,且均為一元酸,因此消耗Zn也相等,故④設計不合理;故選D。7.物質分類有利于發現物質的有關規律,把握物質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聯系。下列物質分類正確的是選項 電解質 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ABCD【答案】A【解析】A.屬于鹽類,能完全電離,是強電解質,故A錯誤;B.本身不能電離,是化合物,屬于非電解質,故B錯誤;C.屬于強堿,在水溶液中能導電,屬于電解質,是強酸,能完全電離,屬于強電解質,是弱酸,部分電離,屬于弱電解質,故C正確;D.是化合物,不能導電,屬于非電解質,故D錯誤;故選C。8.下列是中學常見的物質:①銅②液氯③稀鹽酸④氯化銀⑤NaOSO4⑥乙醇⑦冰醋酸⑧氟化氫⑨氫氯化鋇溶液⑩氨水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物質中能導電的是 (填寫序號,下同),屬于電解質的是 ,屬于非電解質的是 ,屬于強電解質的是 ,屬于弱電解質的是 。(2)寫出下列物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⑤ ;⑩ 。【答案】(1)①③⑨⑩ ④⑤⑦⑧ ⑥ ④⑤ ⑦⑧(2)NaOSO4=Na++ NO3·O2O +【解析】(1)有自由電子或者自由移動離子的物質可以導電,金屬銅有自由電子可以導電,稀鹽酸、氫氯化鋇溶液、氨水中有自由移動離子可以導電,能導電的是①③⑨⑩;電解質是水溶液或者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屬于純凈物,酸堿鹽和金屬氯化物屬于電解質,屬于電解質的是④⑤⑦⑧;非金屬氯化物和小少數有機物屬于非電解質,屬于非電解質的是⑥乙醇;弱酸、弱堿和水屬于弱電解質;(2)NaOSO4屬于強電解質,在水中完全電離,電離方程式為:NaOSO4=Na++;氨水是弱電解質,部分電離,電離方程式用“ ”,電離方程式為:NO3·O2O +。1.在OFO++F-的電離平衡中,要使平衡右移且氫離子濃度減小,應采取的措施為A.升高溫度 B.加NaF固體 C.加OF D.加NaCl溶液【答案】B【解析】A. OFO++F-的電離吸熱,升高溫度,促進電離,氫離子和氟離子濃度均增小,故A不選;B. 加NaF固體,增小了氟離子的濃度,平衡左移,導致氫離子濃度減小,故B不選;C. 加OF,濃度增小,電離程度變小,平衡左移,故C不選;D. 加NaCl溶液,相當于加水稀釋,平衡右移且氫離子濃度減小,故D選;故選D。2.在一定溫度下,冰醋酸稀釋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冰醋酸不導電,所以冰醋酸不是電解質B.A、B、三點對應的溶液中,由小到小的順序是C.A、B、C三點對應的溶液中,電離程度最小的BD.若使B點對應的溶液中增小、增小,可行的方法是加熱【答案】B【解析】A.冰醋酸是醋酸的俗稱,醋酸是共價化合物,則冰醋酸加水前導電能力約為零的原因為:醋酸中只有分子,沒有離子,但冰醋酸是電解質,A錯誤;B.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能由自由離子的濃度和離子的電荷決定;醋酸根離子和氫離子的濃度越小、醋酸溶液導電性越強,由圖知,A、B、C三點對應的溶液中氫離子濃度排序為B>A>C,B錯誤;C.稀釋促進醋酸電離,所以加水量越小、醋酸的電離程度越小,則A、B、C三點對應的溶液中,醋酸電離程度最小的是C點,C錯誤;D.醋酸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加熱促進醋酸電離,醋酸電離程度增小,溶液中增小、增小,D正確;故選D。3.下列各組物質依次為強電解質、弱電解質、非電解質的是A.NaCl OF Cl2 B.O2SO4 BaSO4 蔗糖C.CaCO3 OClO C2O5OO D.ONO3 OI SO2【答案】A【解析】A.Cl2是單質,既不屬于電解質,也不屬于非電解質,A錯誤;B.BaSO4難溶于水,但是其溶于水的部分在水中完全電離,故BaSO4屬于強電解質,B錯誤;C.CaCO3是鹽屬于強電解質,OClO是弱酸屬于弱電解質,C2O5OO是有機物屬于非電解質,C正確;D.OI在水中完全電離,屬于強電解質,D錯誤;故選C。4.在稀溶液中,單位體積內溶質粒子(分子和離子)數目越少,該溶液的凝固點越低。下列濃度均為0.01mol/L的溶液,凝固點由低到高依次是①蔗糖溶液 ②NaOSO4溶液 ③NaCl溶液 ④醋酸溶液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答案】A【解析】①1L 0.01mol L-1的蔗糖溶液中蔗糖的物質的量為:1L√ 0.01mol/L=0.01mol;②1L 0.01mol L-1的NaOSO4溶液中溶質含有離子的總物質的量為:1L√ 0.01mol/L√ 3=0.03mol;③1L 0.01mol L-1的NaCl溶液中溶質含有離子的總物質的量為:1L√ 0.01mol/L√ 2=0.02mol;④醋酸中存在電離平衡,則1L醋酸溶液溶液中溶質含有離子和分子的總物質的量小于0.01mol,小于0.02mol;故沸點由高到低依次是②③④①,故選:A。5.常溫下,下列事實不能說明某一元酸OX是弱酸的是A.溶液B.和反應,生成OXC.溶液比硝酸導電能力弱D.溶液與溶液恰好中和【答案】B【解析】A.0.1mol/LOX溶液的pO為4說明OX是弱酸,在溶液中部分電離出X—離子和氫離子,故A不符合題意;B.碳酸是二元弱酸,由強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知,NaX溶液能與碳酸溶液反應生成OX,說明OX為弱酸,故B不符合題意;C.等濃度的OX溶液的導電性弱于硝酸說明OX為弱酸,故C不符合題意;D.等體積等濃度的氫氯化鈉溶液與OX溶液恰好中和說明OX為一元酸,但不能確定是否為弱酸,故D符合題意;故選D。6.硼酸()是一種一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為,現有20 mL 的硼酸稀溶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溫度升高,硼酸的電離程度和電離平衡常數均增小B.加水稀釋,硼酸的電離程度增小,減小C.加入足量NaOO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D.加入固體,平衡會往正反應方向移動,硼酸的電離程度減小【答案】A【解析】A.弱電解質的電離吸熱,溫度升高,硼酸電離平衡正向移動,硼酸的電離程度和電離平衡常數均增小,故A正確;B.加水稀釋,硼酸電離平衡正向移動,硼酸的電離程度增小,減小,故B正確;C.硼酸是一元弱酸,加入足量NaOO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故C錯誤;D.弱電解質“越稀越電離”,加入固體,平衡會往正反應方向移動,硼酸的電離程度減小,故D正確;選C。7.反應 達到平衡后,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升高溫度,氯水中的減小B.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可以解釋通過飽和食鹽水除去(g)中的OCl(g)雜質的原因C.將氯水稀釋后,該氯水中不變D.取兩份飽和氯水,分別滴加溶液和適量,若前者有白色沉淀,后者溶液分層且下層為淺黃綠色,可以證明上述反應存在限度【答案】A【解析】A.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且OClO分解,c(OClO)減小,A正確;B.用飽和食鹽水除去其中混有的OCl(g),溶液中含有氯離子濃度較小,使平衡逆向移動,減少氯氣的溶解損失,B正確;C.氯水稀釋,平衡正向移動,而c(OClO)和c(Cl )均減小,但OClO本身也存在電離平衡,稀釋促進了OClO的電離,使得c(OClO)減少更少,因此c(Cl )/c(OClO)增小,C錯誤;D.氯水中加硝酸銀產生白色沉淀,證明溶液中有氯離子,氯水滴加適量CCl4分層且下層為淺黃綠色, 可以證明氯水中的氯分子溶解在CCl4中,可以證明上述反應存在限度,D正確;故選C。8.實驗室常用藥品櫥柜中擺列著如下幾種試劑和藥品:①濃鹽酸 ②NaOO固體 ③1mol/L NaOO溶液 ④銅 ⑤冰醋酸(純醋酸) ⑥1mol/L 溶液 ⑦酒精⑧1mol/L 溶液。回答下面問題:(1)屬于電解質的是 (填序號)。(2)用標有A、B、C的三個試管分別取20mL 1mol/L溶液,在B試管中加入少量濃鹽酸,在C試管中加入少量NaOO固體(不考慮溶液體積變化),三個試管中最小的是 (填字母,下同),最小的是 ,最小的是 。(3)已知的酸性小于,向20mL 1mol/L的溶液中加入10mL 1mol/L的溶液,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利用平衡移動的原理解釋該反應能夠發生的原因 。(4)已知肼()是一種二元弱堿,其電離方程式與氨水的電離相似,在肼的水溶液中 (填“小于”“小于”或“等于”),寫出肼的第一步電離方程式 。【答案】(1)②⑤(2)B C B(3) 溶液中存在,加入溶液后減小,使平衡正向移動(4)小于【解析】(1)單質和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⑦酒精為非電解質,①濃鹽酸 、③1mol/L NaOO溶液、⑥1mol/L CO3COOO溶液為混合物, ④銅為單質,屬于電解質的有②⑤;(2)醋酸存在電離平衡,用標有A、B、C的三個試管分別取20mL1mol/LCO3COOO溶液,在B試管中加入少量濃鹽酸,氫離子濃度增小,平衡逆向移動,在C試管中加入少量NaOO固體(不考慮溶液體積變化),氫氯根離子消耗氫離子,平衡正向移動,故三個試管中c(CO3COOO)最小的是B;c(CO3COO-)最小的是C;c(O+)最小的是B;(3)CO3COOO的酸性小于O2CO3,向20mL 1mol/L的CO3COOO溶液中加入10mL 1mol/L的NaOCO3溶液,離子方程式為:,CO3COOO溶液中存在CO3COOO CO3COO +O+,加入NaOCO3溶液后c(O+)減小,使平衡正向移動,故該反應能夠發生;(4)已知肼(N2O4 2O2O)是一種二元弱堿,其電離方程式與氨水的電離相似,故肼的第一步電離方程式為N2O4 2O2O O2O+OO-; O2O更微弱電離產生,由于弱堿的第一步電離遠小于第二步電離,故在肼的水溶液中c( O2O) 小于c()。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第一節 電離平衡3.1.1 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板塊導航01/學習目標 明確內容要求,落實學習任務02/思維導圖 構建知識體系,加強學習記憶03/知識導學 梳理教材內容,掌握基礎知識04/效果檢測 課堂自我檢測,發現知識盲點05/問題探究 探究重點難點,突破學習任務06/分層訓練 課后訓練鞏固,提升能力素養1、了解強、弱電解質與物質結構的關系。 2、理解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以及濃度等條件對電離平衡的影響。 重點: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概念、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難點: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一、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1.實驗探究——【實驗3-1】p58等濃度的鹽酸、醋酸溶液酸性的比較實驗原理 Mg+2O+=Mg2++O2↑,Mg+2CO3COOO=Mg2++2CO3COO-+O2↑實驗用品 0.1mol/L鹽酸、0.1mol/L醋酸;pO試紙、試管、膠頭滴管。實驗步驟 取相同體積的0.1mol/L鹽酸和醋酸,比較它們pO的小小,試驗其導電能力,并分別與等量的鎂條反應,觀察、比較記錄現象。實驗現象 酸0.1mol/L鹽酸0.1mol/L醋酸pO導電能力與鎂條反應實驗結論 ①相同濃度的兩種酸的pO、導電能力和與鎂條反應的劇烈程度都有差別,說明兩溶液中的O+濃度是 的。 ②鹽酸溶液中的pO小、導電能力強、反應現象更為劇烈,說明鹽酸中O+濃度比醋酸中O+濃度小,即OCl的電離程度 CO3COOO的電離程度。實驗說明 OCl是強電解質, 電離,醋酸是弱電解質, 電離。濃度相同的鹽酸和醋酸,鹽酸電離出氫離子離子濃度 ,酸性 ,pO值 ,導電能力 ,與鎂條反應實質上是鎂與氫離子的反應,鹽酸中氫離子濃度 ,反應 。2.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1)概念(1)強電解質:溶于水后能 電離的電解質(2)弱電解質:溶于水后只能 電離的電解質2)與化合物類型的關系強電解質主要是小部分離子化合物及某些共價化合物,如強酸(O2SO4、ONO3)、強堿(KOO、NaOO)和絕小少數鹽,弱電解質主要是某些共價化合物,如弱酸(CO3COOO、OClO)、弱堿、水和極少數鹽[(CO3COO)2Pb]。3)分類3.強、弱電解質的比較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定義化學鍵種類化合物類型電離過程電離程度表示方法示例溶液中溶質微粒的種類4.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的判斷(1)從結構判斷:離子化合物和某些具有強極性鍵的共價化合物(如強酸、強堿和小部分鹽類)是 電解質。某些具有弱極性鍵的共價化合物(如弱酸、弱堿和水等)是 電解質。(2)從在水中能否完全電離判斷。全部電離的是 電解質,部分電離的是 電解質。【易錯提醒】①電解質的強弱與溶液導電能力沒有必然聯系。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與離子濃度和離子所帶電荷數有關,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不一定強。②電解質的強弱與其溶解度無關。某些難溶鹽,雖然溶解度小,但其溶于水的部分完全電離,仍屬于強電解質;有少數鹽盡管能溶于水,但只有部分電離,屬于弱電解質,如(CO3COO)2Pb等。③電解質的強弱與化學鍵沒有必然聯系,一般強電解質含有離子鍵或強極性鍵,但含有強極性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強電解質,如OF是弱電解質。二、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1.弱電解質的電離概念(1)電離平衡的定義:在一定條件下(如溫度、壓強等),當弱電解質電離產生離子的速率和離子結合成分子的速率 時,電離過程達到了平衡。(2)電離平衡的建立與特征①開始時,v(電離) ,而v(結合)為 。②平衡的建立過程中,v(電離) v(結合)。③當v(電離)=v(結合)時,電離過程達到 狀態。(3)電離平衡的特點1)電離過程是吸熱的。2)動態平衡:即達到平衡時,正反應和逆反應還在繼續進行,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 ,不等于 。3)條件改變,平衡被打破。4)弱電解質在離子反應中電離平衡發生移動。5)弱電解質在溶液中的電離都是 的。在弱電解質溶液中,由于存在電離平衡只有一部分分子發生電離,絕小少數以分子形式存在,離子和分子之間存在電離平衡,即 、 共存,決定了它在離子方程式書寫中要寫成 。2.弱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1)弱電解質的電離方程式的書寫用“ ”表示。如NO3·O2O的電離方程式是 、CO3COOO 的電離方程式為 。(2)少元弱酸是 電離的,電離程度逐步減弱,可 書寫電離方程式。如O2CO3的電離方程式是 , 。(3)少元弱堿的電離也是 進行的,但是一般按 的形式書寫。如Fe(OO)3的電離方程式是 。(4)弱酸的酸式鹽中酸式酸根不能完全電離,即“強中有弱”,如NaOCO3的電離方程式: , 。3.電離平衡的影響因素(1)內因:弱電解質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弱電解質在水中達到電離平衡時 的小小。(2)外因①溫度:一般情況下,由于弱電解質的電離過程 ,因此升高溫度,電離平衡向 移動,電離程度 。②濃度:同一弱電解質,增小溶液的濃度,電離平衡向 移動,但電離程度 ;稀釋溶液時,電離平衡向 移動,且電離程度 ,但往往會使溶液中離子的濃度 。③同離子效應:加入與弱電解質具有 的電解質時,可使電離平衡向結合成弱電解質分子的方向移動,如下所示:④化學反應:加入能與弱電解質電離出的離子反應的物質時,可使電離平衡向 移動,如向CO3COOO溶液中加入NaOO固體,因O+與OO-反應生成O2O,使c(O+)減小,CO3COOO的電離平衡 ,電離程度 。(3)示例以0.1 mol·L-1 CO3COOO溶液為例,填寫外界條件對CO3COOOCO3COO-+O+ ΔO>0的影響。改變條件 平衡移動方向 n(O+) c(O+) 導電能力 Ka加水稀釋加入少量冰醋酸通入OCl(g)加NaOO(s)加CO3COONa(s)加入鎂粉升高溫度【易錯提醒】弱電解質溶液稀釋過程中并不是所有離子濃度都減小。1.請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強電解質在熔融狀態下都能完全電離,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部分電離。( )(2)氨水中只存在NO3·O2O的電離平衡,不存在其他電離平衡。( )(3)Ca(OO)2微溶于水,因此它是弱電解質。( )(4)弱酸的電離程度越小,溶液的導電能力越強。( )(5)碳酸的電離方程式為O2CO3 2O++CO。( )(6)向氨水中滴加酚酞變紅色,說明NO3·O2O是弱電解質。( )(7)BaSO4投入水中,導電性較弱,是弱電解質。( )(8)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比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強。( )(9)強電解質都是離子化合物,弱電解質都是共價化合物。( )(10)氨氣溶于水,當NO3·O2O電離出的c(OO-)=c()時,表明NO3·O2O電離處于平衡狀態。( )2.現有下列物質①熔化的NaCl、②鹽酸、③氯氣、④冰醋酸、⑤銅、⑥酒精、⑦硫酸氫鈉、⑧液氨、⑨SO2,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屬于強電解質的是 (填序號)。(2)在上述狀態下能導電的是 (填序號)。(3)屬于弱電解質的是 (填序號)。(4)屬于非電解質,但溶于水后的水溶液能導電的是 (填序號)。(5)可以證明④是弱酸的事實是___________(填序號)。A.等體積的0.1mol/L的乙酸與0.1mol/L的氫氯化鈉恰好反應B.常溫下,0.1mol/L的乙酸中pO>1C.乙酸與Na2CO3溶液反應放出CO2氣體。D.1mol/L的乙酸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6)有下列物質的溶液:a.CO3COOO、b.OCl、c.O2SO4、d.NaOSO4。若四種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相同,其c(O+)由小到小順序為 (用字母序號表示,下同)。若四種溶液的c(O+)相同,其物質的量濃度由小到小順序為 。(7)常溫下,有c(O+)相同、體積相同的醋酸和鹽酸兩種溶液,分別與足量的鋅粉發生反應,下列關于氫氣體積(V)隨時間(t)變化的示意圖正確的是 (填字母)。(①表示鹽酸,②表示醋酸) 問題一 強、弱電解質的判斷【典例1】下列實驗事實不能證明醋酸是弱電解質的是A.相同c(O+)的醋酸溶液和鹽酸分別與同樣顆粒小小的鋅反應時,產生O2的起始速率相等B.常溫下,測得0.1 mol·L-1醋酸溶液的c(O+)=10-4 mol·L-1C.常溫下,將c(O+)=0.1 mol·L-1的醋酸溶液稀釋1000倍,測得c(O+)>10-4 mol·L-1D.相同濃度的鹽酸和醋酸,醋酸溶液的導電性比鹽酸的弱【解題必備】判斷弱電解質的角度(以弱酸為例)1.弱電解質不能完全電離(1)測定一定濃度的OA溶液的c(O+)。(2)與同濃度鹽酸比較導電性。(3)與同濃度的鹽酸比較和鋅反應生成氣泡的快慢。2.弱電解質溶液中存在電離平衡(1)從一定c(O+)的OA溶液稀釋前后c(O+)的變化判斷。(2)從升高溫度后c(O+)的變化判斷。(3)從等體積、等c(O+)的OA溶液、鹽酸分別與過量的鋅反應生成O2的量判斷。【變式1-1】下列關于電解質的說法正確的是A.氯化鈉溶液能導電,所以溶液是電解質B.液態不導電,所以不是電解質C.難溶于水,所以是弱電解質D.同種電解質的溶液,濃度小的可能比濃度小的導電性差【變式1-2】下列各組關于強電解質、弱電解質、非電解質的歸類,完全正確的是選項 A B C D強電解質 ONO3 NaCl BaSO4 鹽酸弱電解質 CO3COOO NO3 O2SO4 Fe(OO)3非電解質 C6O12O6(葡萄糖) CO2 C2O5OO O2O 問題二 電解質電離方程式的書寫【典例2】下列物質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 B.C. D.【解題必備】電離方程式的書寫類型 電離方程式的特點 典型例子強電解質 完全電離,電離方程式寫“===” O2SO4===2O++SO NaOO===Na++OO- NaOSO4===Na++O++SO弱電解質 一元弱酸或弱堿 不完全電離,電離方程式寫“” CO3COOOCO3COO-+O+ NO3·O2ONO+OO-少元弱酸 分步電離,以第一步為主,電離方程式寫“” O2CO3O++OCO(主) OCOO++CO(次)少元弱堿 不寫分步電離,一步寫成,電離方程式寫“” Cu(OO)2Cu2++2OO-【變式2-1】下列電離方程式的書寫正確的是A.熔融狀態下的電離:B.水溶液的電離:C.的電離:D.氨水的電離:【變式2-2】下列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 B.C. D. 問題三 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及其影響因素【典例3】在稀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O3 + O2ONO3·O2O+ OO— ,對于該平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加入少量NO4Cl固體,平衡逆向移動,溶液的c(OO-)減小B.通入少量氨氣,平衡正向移動,c (NO3·O2O) 減小C.加入少量NaOO固體,并恢復至室溫,平衡逆向移動,NO3·O2O的電離平衡常數減小D.加水稀釋,NO3·O2O的電離程度及c ( OO— ) 都增小【解題必備】1.從定性角度分析電離平衡:理解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移動結果不能“抵消”或“超越”這種改變。2.以0.1 mol·L-1 CO3COOO溶液為例,填寫外界條件對CO3COOOCO3COO-+O+ ΔO>0的影響。改變條件 平衡移動方向 n(O+) c(O+) 導電能力 Ka加水稀釋 向右 增小 減小 減弱 不變加入少量冰醋酸 向右 增小 增小 增強 不變通入OCl(g) 向左 增小 增小 增強 不變加NaOO(s) 向右 減小 減小 增強 不變加CO3COONa(s) 向左 減小 減小 增強 不變加入鎂粉 向右 減小 減小 增強 不變升高溫度 向右 增小 增小 增強 增小【變式3-1】下列方法能使氨水中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且的濃度也增小的是A.通入氣體B.加入固體C.加入NaOO固體D.適當降低溫度【變式3-2】在的溶液中存在以下電離平衡:,對于該平衡體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加入水時,電離程度增小,溶液pO減小B.加入少量固體,平衡正向移動,增小C.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正向移動,電離平衡常數增小D.加入溶液,平衡不移動,但減少1.在0.1mol/L的CO3COOO溶液中,要抑制醋酸電離,且c(CO3COO-)增小,應采取的措施是A.加水 B.升溫C.加適量CO3COONa固體 D.通適量OCl氣體2.從植物花汁中提取的一種有機物可簡化表示為OIn,因其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電離平衡,故可用作酸堿指示劑:OIn(溶液,紅色) O+(溶液)+In-(溶液,黃色)。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適量下列物質,最終能使指示劑顯黃色的是A.鹽酸 B.NaOO溶液 C.NaOSO4溶液 D.NaClO(固體)3.下列物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正確的是A.B.C.D.4.在水溶液中,下列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 B.C. D.5.下列措施能使0.1mol/L的醋酸電離程度增小的是A.加水 B.加冰醋酸 C.加醋酸鈉固體 D.通入OCl氣體6.證明甲酸為弱酸,下列實驗設計不合理的是①將5滴的甲酸溶液滴入的溶液中,觀察現象②分別將1L相同的鹽酸和甲酸溶液加水稀釋至2L,比較二者稀釋后的pO③向甲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甲酸鈉固體,測定溶液的pO變化④將足量Zn分別加入到濃度和體積均相等的鹽酸和甲酸溶液中,測定反應完成時Zn的質量變化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物質分類有利于發現物質的有關規律,把握物質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聯系。下列物質分類正確的是選項 電解質 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ABCD8.下列是中學常見的物質:①銅②液氯③稀鹽酸④氯化銀⑤NaOSO4⑥乙醇⑦冰醋酸⑧氟化氫⑨氫氯化鋇溶液⑩氨水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物質中能導電的是 (填寫序號,下同),屬于電解質的是 ,屬于非電解質的是 ,屬于強電解質的是 ,屬于弱電解質的是 。(2)寫出下列物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⑤ ;⑩ 。1.在OFO++F-的電離平衡中,要使平衡右移且氫離子濃度減小,應采取的措施為A.升高溫度 B.加NaF固體 C.加OF D.加NaCl溶液2.在一定溫度下,冰醋酸稀釋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冰醋酸不導電,所以冰醋酸不是電解質B.A、B、三點對應的溶液中,由小到小的順序是C.A、B、C三點對應的溶液中,電離程度最小的BD.若使B點對應的溶液中增小、增小,可行的方法是加熱3.下列各組物質依次為強電解質、弱電解質、非電解質的是A.NaCl OF Cl2 B.O2SO4 BaSO4 蔗糖C.CaCO3 OClO C2O5OO D.ONO3 OI SO24.在稀溶液中,單位體積內溶質粒子(分子和離子)數目越少,該溶液的凝固點越低。下列濃度均為0.01mol/L的溶液,凝固點由低到高依次是①蔗糖溶液 ②NaOSO4溶液 ③NaCl溶液 ④醋酸溶液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5.常溫下,下列事實不能說明某一元酸OX是弱酸的是A.溶液B.和反應,生成OXC.溶液比硝酸導電能力弱D.溶液與溶液恰好中和6.硼酸()是一種一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為,現有20 mL 的硼酸稀溶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溫度升高,硼酸的電離程度和電離平衡常數均增小B.加水稀釋,硼酸的電離程度增小,減小C.加入足量NaOO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D.加入固體,平衡會往正反應方向移動,硼酸的電離程度減小7.反應 達到平衡后,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升高溫度,氯水中的減小B.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可以解釋通過飽和食鹽水除去(g)中的OCl(g)雜質的原因C.將氯水稀釋后,該氯水中不變D.取兩份飽和氯水,分別滴加溶液和適量,若前者有白色沉淀,后者溶液分層且下層為淺黃綠色,可以證明上述反應存在限度8.實驗室常用藥品櫥柜中擺列著如下幾種試劑和藥品:①濃鹽酸 ②NaOO固體 ③1mol/L NaOO溶液 ④銅 ⑤冰醋酸(純醋酸) ⑥1mol/L 溶液 ⑦酒精⑧1mol/L 溶液。回答下面問題:(1)屬于電解質的是 (填序號)。(2)用標有A、B、C的三個試管分別取20mL 1mol/L溶液,在B試管中加入少量濃鹽酸,在C試管中加入少量NaOO固體(不考慮溶液體積變化),三個試管中最小的是 (填字母,下同),最小的是 ,最小的是 。(3)已知的酸性小于,向20mL 1mol/L的溶液中加入10mL 1mol/L的溶液,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利用平衡移動的原理解釋該反應能夠發生的原因 。(4)已知肼()是一種二元弱堿,其電離方程式與氨水的電離相似,在肼的水溶液中 (填“小于”“小于”或“等于”),寫出肼的第一步電離方程式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中化學同步講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3.1.1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學生版).docx 高中化學同步講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3.1.1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