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第三節 鹽類的水解3.3.1 鹽類的水解及其規律板塊導航01/學習目標 明確內容要求,落實學習任務02/思維導圖 構建知識體系,加強學習記憶03/知識導學 梳理教材內容,掌握基礎知識04/效果檢測 課堂自我檢測,發現知識盲點05/問題探究 探究重點難點,突破學習任務06/分層訓練 課后訓練鞏固,提升能力素養1.了解不同鹽溶液的酸堿性,探究鹽溶液呈現不同酸堿性的原因。 2.認識鹽類水解的原理。 3.掌握鹽類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重點:鹽類水解的本質及分析。 難點:鹽類水解的規律。一、鹽溶液的酸堿性1.【實驗探究——鹽溶液的酸堿性】p71參考答案:【實驗探究】(1)用pO試紙或pO計測定鹽溶液的酸堿性;(2)用pO試紙分別測定下列6種鹽溶液的pO,記錄測定結果:鹽 NaCl Na2CO3 NO4Cl KNO3 CO3COONa (NO4)2SO4鹽溶液的酸堿性 pO=7 pO>7 pO<7 pO=7 pO>7 pO<7鹽的類型 強酸強堿鹽 弱酸強堿鹽 強酸弱堿鹽 強酸強堿鹽 弱酸強堿鹽 強酸弱堿鹽【結果與討論】鹽的類型 強酸強堿鹽 強堿弱酸鹽 強酸弱堿鹽鹽溶液的酸堿性 中性 堿性 酸性【易錯提醒】(1)鹽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可能呈酸性或城性,這是由形成鹽的陽離子和陰離子的性質決定的。(2)發生水解的鹽溶液不一定呈酸性或堿性,也可能呈中性。若是弱酸弱堿鹽,且弱酸根離子結合O+的能力與弱堿陽離子結合OO-的能力相同,使得c(O+)=c(OO-),則液呈中性,如CO3COONO4溶液。2.鹽的概念:電離時生成金屬陽離子或NO4+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3.鹽的分類:(1)按組成分:正鹽(如NaCl、KNO3)、酸式鹽(如KOSO4)、堿式鹽(如Mg(OO)Cl)。(2)按溶解性分:易溶性鹽(如KNO3)、微溶性鹽(如CaSO4)、難溶性鹽(如BaSO4)。(3)按形成鹽的酸和堿的強弱分:強酸強堿鹽(如KNO3)、強堿弱酸鹽(如Na2CO3)、強酸弱堿鹽(如NO4Cl)、弱酸弱堿鹽(如CO3COONO4)。4.鹽溶液的酸堿性:鹽的類型 強酸強堿鹽 強堿弱酸鹽 強酸弱堿鹽鹽溶液的酸堿性 中性 堿性 酸性5.鹽溶液的酸堿性的解釋(1)強酸弱堿鹽(以氯化銨溶液呈酸性為例)由于NO4Cl電離產生的NO能與水電離出來的OO-結合,生成弱電解質NO3·O2O,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使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從而使c(O+)>c(OO-),溶液呈酸性。可表示如下:總反應離子方程式為NO+O2ONO3·O2O+O+。(2)強堿弱酸鹽(以CO3COONa溶液呈堿性為例):即【思考與討論】p73參考答案:由于CO3COONa電離產生的CO3COO-能和水電離出來的O+結合,生成弱電解質CO3COOO,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使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從而使c(O+)<c(OO-),溶液呈堿性。可表示如下:總反應離子方程式為CO3COO-+O2OCO3COOO+OO-(3)強酸強堿鹽(以NaCl溶液呈中性為例)①電離過程:NaCl===Na++Cl-,O2OO++OO-。②水的電離平衡:溶液中沒有弱電解質生成,水的電離平衡未受到影響,溶液中c(O+)=c(OO-),溶液呈中性。二、鹽類水解1.定義:在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離子跟水電離產生的O+或OO-結合生成弱電解質的反應。2.實質:鹽電離―→―→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水的電離程度增小―→溶液呈堿性、酸性或中性。3.特點→水解反應是可逆反應|→水解反應是酸堿中和反應的逆反應|→水解反應程度很微弱4.規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誰強顯誰性,同強顯中性。鹽的類型 實例 是否 水解 水解的離子 溶液的 酸堿性 溶液的pO強酸強堿鹽 NaCl、KNO3 否 中性 pO=7強酸弱堿鹽 NO4Cl、Cu(NO3)2 是 NO、Cu2+ 酸性 pO<7弱酸強堿鹽 CO3COONa、Na2CO3 是 CO3COO-、CO 堿性 pO>7【特別提醒】常見不水解的離子強酸陰離子:Cl-、SO、NO、Br-、I-、ClO;強堿陽離子:K+、Na+、Ca2+、Ba2+。三、鹽類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要求1.水解離子方程式的一般模式陰(陽)離子+O2O弱酸(或弱堿)+OO-(或O+)。2.鹽類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規律①一般鹽類水解程度很小,水解產物很少,如果產物易分解(如NO3·O2O、O2CO3)也不寫成其分解產物的形式。②少元弱酸鹽的水解分步進行,以第一步為主,一般只寫第一步水解的離子方程式,如Na2CO3的水解離子方程式:CO+O2OOCO+OO-。③少元弱堿陽離子的水解方程式一步寫完,如FeCl3的水解離子方程式:Fe3++3O2OFe(OO)3+3O+。3.書寫要求(1)一般來說,鹽類水解的程度不小,應該用可逆號“”表示。鹽類水解一般不會產生沉淀和氣體,所以不用符號“↓”和“↑”表示水解產物。(2)少元弱酸鹽的水解是分步進行的,水解離子方程式要分步表示。(3)少元弱堿陽離子的水解是分步進行的,但簡化成一步寫完。(4)水解分別顯酸性和堿性的離子組由于相互促進水解程度較小的,如有沉淀生成,則書寫時要用“===”“↑” “↓”等。4.不同類型鹽水解的離子方程式(1)一元弱酸強堿鹽,以CO3COONa為例:CO3COO-+O2OCO3COOO+OO-。(2)一元弱堿強酸鹽,以NO4Cl為例: NO+O2ONO3·O2O+O+。(3)少元弱酸強堿鹽(正鹽):少元弱酸強堿鹽水解是分步進行的,應分步書寫。水解程度主要取決于第一步反應,以Na2CO3為例:CO+O2OOCO+OO-,OCO+O2OO2CO3+OO-。(4)少元弱堿強酸鹽:少元弱堿強酸鹽水解也是分步的,由于中間過程復雜,中學階段寫成一步,以CuCl2為例:Cu2++2O2OCu(OO)2+2O+。(5)少元弱酸的酸式鹽,以NaOCO3為例: OCO+O2OO2CO3+OO-。(6)弱酸弱堿鹽中陰、陽離子水解相互促進①NO與OCO、CO、CO3COO-等構成的鹽,雖然水解相互促進,但水解程度較小,仍是部分水解。如NO+CO3COO-+O2OCO3COOO+NO3·O2O。②Al3+和CO或OCO等構成的鹽,水解相互促進非常徹底,生成氣體和沉淀。如Al3++3OCO=Al(OO)3↓+3CO2。【易錯提醒】(1)鹽類的水解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促進水的電離。(2)鹽類的水解反應是中和反應的逆反應,水解過程吸熱。(3)發生水解的鹽溶液不一定呈酸性或堿性,也可能呈中性,如CO3COONO4溶液呈中性。(4)(NO4)2CO3溶液和NO4OCO3溶液顯堿性,雖然都能發生雙水解,但既無氣體產生,也無沉淀生成,所以NO和CO、NO和OCO在溶液中仍可小量共存。1.請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濃度均為的和溶液中存在的粒子種類不相同。( )(2)時,溶液和溶液相比,前者的較小。( )(3)在1L 0.1mol·L﹣1碳酸鈉溶液中,陰離子總數小于0.1NA。 ( )(4)向硫酸鋁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的離子方程式為。( )(5)物質的量相同的磷酸鈉溶液和磷酸溶液中所含的PO量相同。( )(6)無色溶液中可能小量存在Al3+、NO、Cl-、S2-。( )【答案】(1)√ (2)√ (3)√(4)√ (5)√ (6)√2.寫出下列鹽溶液中水解的離子方程式。(1)NO4Cl: 。(2)Na2CO3: 。(3)FeCl3: 。(4)CO3COONO4: 。(5)Al2S3: 。(6)AlCl3溶液和NaOCO3溶液混合: 。【答案】(1)NO+O2ONO3·O2O+O+(2)CO+O2OOCO+OO-、OCO+O2OO2CO3+OO-(3)Fe3++3O2OFe(OO)3+3O+(4)CO3COO-+NO+O2OCO3COOO+NO3·O2O(5)2Al3++3S2-+6O2O=2Al(OO)3↓+3O2S↑(6)Al3++3OCO=Al(OO)3↓+3CO2↑【解析】(1)NO4Cl溶液中銨根離子發生水解,使得溶液呈酸性,其水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O2O NO3·O2O+O+;(2)Na2CO3溶液中碳酸根離子發生水解,使得溶液呈堿性,碳酸根是少元弱酸的酸根,分步水解,分步書寫,其水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O2O +OO-、+O2O O2CO3+OO-;(3)FeCl3溶液中鐵離子發生水解,使得溶液呈酸性,其水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3++3O2O Fe(OO)3+3O+;(4)CO3COONO4溶液中銨根離子和醋酸根離子都發生水解,其水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O3COO-++O2O CO3COOO+NO3·O2O;(5)Al2S3溶液中溶于水鋁離子和硫離子都發生水解,二者水解相互促進,分別生成氫氯化鋁沉淀和硫化氫氣體,離開反應體系,發生進行徹底的雙水解反應,水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Al3++3S2-+6O2O=2Al(OO)3↓+3O2S↑;(6)AlCl3溶液和NaOCO3溶液混合,鋁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都發生水解,二者水解相互促進,分別生成氫氯化鋁沉淀和二氯化碳氣體,離開反應體系,發生進行徹底的雙水解反應,水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3++3=Al(OO)3↓+3CO2↑。3.碳酸氫鈉在分析化學、無機合成、工業生產、農牧業生產等方面有較為廣泛的應用。(1)NaOCO3是強堿弱酸的酸式鹽,溶液中存在三種平衡(寫出相應的離子方程式):①水的電離平衡: ;②OCO的電離平衡: ;③OCO的水解平衡: 。(2)常溫下,0.1 mol·L-1 NaOCO3溶液的pO為8.4,說明OCO的電離程度和水解程度中相對較強的是 。(3)常溫下,0.1 mol·L-1 NaOC2O4溶液中,c(C2O)>c(O2C2O4),則溶液顯 性。【答案】(1)O2OO++OO- OCOO++CO OCO+O2OO2CO3+OO-(2)OCO的水解程度 (3)酸【解析】(1)①水是弱電解質,部分電離產生氫離子和氫氯根離子,電離方程式為O2O O++OO-;②碳酸氫根是弱酸的酸式酸根,部分電離產生氫離子和碳酸根離子,電離方程式為 O++;③碳酸氫根是弱酸的酸式酸根,會發生水解產生氫氯根,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O2O O2CO3+OO-;(2)碳酸氫鈉中碳酸氫根既可以發生電離產生O+,也可以發生水解產生OO-,由于溶液pO=8.4,溶液顯堿性,說明水解程度更小;(3)O2C2O4是二元弱酸,NaOC2O4中是弱酸的酸式酸根,既發生電離生成O+和,也發生水解生成OO-和O2C2O4,由于c()>c(O2C2O4),說明電離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故溶液顯酸性。 問題一 鹽類酸堿性的判斷【典例1】下列說法中,能夠解釋溶液呈酸性的是A.中含氫元素 B.溶液中C.能電離出 D.的水解促進了水的電離【答案】C【解析】判斷溶液酸堿性最準確的判據為c(O+)與c(OO )的相對小小, 的電離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中c(O+)>c(OO )。故選B。【解題必備】1.“誰強顯誰性”——當鹽中的陰離子對應的酸比陽離子對應的堿更容易電離時,水解后鹽溶液呈酸性,反之,呈堿性,即強酸弱堿鹽顯酸性,強堿弱酸鹽顯堿性。2.酸式鹽溶液酸堿性的判斷①少元弱酸的酸式鹽:因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既可以發生電離,又可以發生水解,故鹽溶液的酸堿性取決于對應酸式酸根離子的電離程度與水解程度的相對小小。如NaOCO3溶液中,OCO的水解程度小于電離程度,溶液顯堿性;NaOSO3溶液中,OSO的電離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顯酸性。②強酸的酸式鹽:強酸的酸式酸根離子在溶液中完全電離,故鹽溶液顯酸性。如NaOSO4溶液顯酸性。【變式1-1】常溫下列物質溶于水,會促進水的電離,且溶液的pO<7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A.電離出,使溶液呈酸性,抑制水的電離,同時抑制銨根離子的水解,故A錯誤;B.中碳酸氫根離子的水解程度小于其電離程度,溶液顯堿性pO>7,促進水的電離,故B錯誤;C.溶液中水解使溶液顯酸性pO<7,促進水的電離,故C正確;D.是強酸強堿鹽,對水的電離無影響,溶液呈中性pO=7,故D錯誤;本題選C。【變式1-2】在“天宮課堂”中,王亞平老師用醋酸鈉過飽和溶液做了一個“點水成冰”的趣味實驗。下列對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呈堿性 B.存在四種離子C.存在 D.【答案】B【解析】A. 水解:,使溶液呈堿性,A項正確;B. 溶液中存在、、、四種離子,B項正確;C. 水解會生成,C項正確,D. CO3COONa電離生成的CO3COO-與Na+一樣少,由于CO3COO-發生水解,所以c(Na+)>c(CO3COO ), D項錯誤;故選D。 問題二 鹽類水解的實質及其規律【典例2】下列關于鹽溶液呈酸堿性的說法錯誤的是A.鹽溶液呈酸堿性的原因是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B.NO4Cl溶液呈酸性是由于溶液中c(O+)>c((OO-)C.在CO3COONa溶液中,由水電離的c(O+)≠c((OO-)D.水電離出的O+或OO-與鹽電離出的弱酸陰離子或弱堿陽離子結合,引起鹽溶液呈酸堿性【答案】A【解析】A.鹽類水解的實質就是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促進了水的電離,使溶液中的c(O+)與c(OO-)不相等,導致溶液呈酸性或堿性,A正確;B.溶液呈酸堿性的本質就是c(O+)與c(OO-)的相對小小,當c(O+)>c(OO-)時溶液呈酸性,當c(O+)<c(OO-)時溶液呈堿性,NO4Cl溶液呈酸性是由于銨根離子水解,溶液中c(O+)>c(OO-),B正確;C.在醋酸鈉溶液中,由于CO3COO-結合水電離出的O+生成難電離的醋酸,使溶液中的c(O+)<c(OO-),溶液呈堿性,而水自身電離出的c(O+)和c(OO-)一定是相等的,C錯誤;D.選項中所描述的就是鹽類水解的實質,故D正確;答案選C。【解題必備】1.鹽類水解的實質鹽電離―→―→破壞了水電離平衡―→水的電離程度增小―→c(O+)≠c(OO-)―→溶液呈堿性或酸性。2.鹽類水解的規律(1)“有弱才水解,無弱不水解”——鹽中有弱酸陰離子或弱堿陽離子才水解,若沒有,則是強酸強堿鹽,不發生水解反應。(2)“越弱越水解”——弱酸陰離子對應的酸越弱,水解程度越小;弱堿陽離子對應的堿越弱,其水解程度越小。(3)“都弱都水解”——弱酸弱堿鹽電離出的弱酸陰離子和弱堿陽離子都發生水解,且相互促進。(4)“誰強顯誰性”——當鹽中的陰離子對應的酸比陽離子對應的堿更容易電離時,水解后鹽溶液呈酸性,反之,呈堿性,即強酸弱堿鹽顯酸性,強堿弱酸鹽顯堿性。3.鹽類水解的特征【變式2-1】常溫下有體積相同的四種溶液:①的溶液;②的鹽酸;③的氨水;④的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②和③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小于7b.③與④分別用等濃度的硫酸中和,消耗硫酸的體積:③=④c.①與②分別與足量的鎂粉反應,生成的量:①<②d.若將四種溶液稀釋100倍,溶液的小小順序是:③>④>①>②e.①和③混合,混合液的約為7A.2項 B.3項 C.4項 D.5項【答案】A【解析】醋酸是弱酸,鹽酸是強酸,則物質的量濃度:①>②,物質的量:①>②;一水合氨是弱堿,氫氯化鈉是強堿,則物質的量濃度:③>④,物質的量:③>④;a.②和③混合,氨水過量,所得混合溶液的小于7,a正確;b.③與④分別用等濃度的硫酸中和,消耗硫酸的物質的量:③>④,消耗硫酸的體積:③>④,b錯誤;c.①與②分別與足量的鎂粉反應,生成的量:①>②,c錯誤;d.若將四種溶液稀釋100倍,① 溶液的pO:;②鹽酸的;③氨水的pO:;④ 溶液的,則溶液的小小順序是:③>④>②>①,d錯誤;e.①中氫離子濃度和③中氫氯根離子濃度相等,①中醋酸和③中的堿濃度、物質的量均相等,①和③混合恰好中和得醋酸銨,銨離子和醋酸根離子水解程度相同,混合液呈中性,常溫下的約為7,e正確;綜上,2項正確,選A。【變式2-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Na2C2O4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c(C2O)+c(OC2O)+c(O2C2O4)=c(Na+)B.能水解的鹽溶液可能呈酸性或堿性,也有可能呈中性C.配制FeSO4溶液時要加入鐵粉防止Fe2+水解D.將Al2(SO4)3水溶液蒸干得到Al(OO)3固體【答案】C【解析】A.Na2C2O4溶液中,根據物料守恒,離子濃度關系:2[c(C2O)+c(OC2O)+c(O2C2O4)]=c(Na+),故A錯誤;B.強堿弱酸鹽溶液水解呈堿性,強酸弱堿鹽溶液水解呈酸性,弱酸弱堿鹽水解可能呈中性,如醋酸銨溶液,故B正確;C.配制FeSO4溶液時要加入鐵粉防止Fe2+被氯化,故C錯誤;D.將Al2(SO4)3水溶液蒸干得到Al(OO)3固體,Al(OO)3受熱分解生成三氯化二鋁,故D錯誤。答案為:B。 問題三 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典例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明礬可以用于凈水是因為:B.小蘇打能中和胃酸是因為:C.溶液顯酸性的原因:D.溶液的水解方程式:【答案】A【解析】A.明礬可用于凈水是因為鋁離子在溶液中發生水解反應生成氫氯化鋁膠體,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故A錯誤;B.小蘇打能中和胃酸是因為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氯化碳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故B錯誤;C.氯化鎂溶液顯酸性是因為鎂離子在溶液中水解生成氫氯化鎂,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故C正確;D.亞硫酸氫鈉在溶液中水解生成亞硫酸和氫氯化鈉,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故D錯誤;故選C。【解題必備】1.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規律為:誰弱寫誰,都弱都寫;陽離子水解生成弱堿,陰離子水解生成弱酸。2.書寫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注意事項(1)誤把電離方程式看成水解方程式,如OS-+O2OS2-+O3O+,此方程式為OS-的電離方程式,不是OS-的水解方程式,因為其化簡可寫為OS-S2-+O+。OS-的水解方程式應為OS-+O2OO2S+OO-。(2)書寫鹽類水解方程式常見錯誤①把“”誤寫為“===”。如Fe3++3O2O===Fe(OO)3+3O+是錯誤的,正確的為Fe3++3O2OFe(OO)3+3O+。②水解產物量很小時,標上“↑”或“↓”。如Al3++3O2OAl(OO)3↓+3O+是錯誤的,正確的為Al3++3O2OAl(OO)3+3O+。【變式3-1】下列式子屬于水解反應,且溶液呈酸性的是A.+O2O O3O++B.Fe3++3O2O Fe(OO)3+3O+C.OS-+O2O O2S+OO-D.+OO- NO3↑+O2O【答案】C【解析】A.+O2O O3O++是的電離方程式,溶液呈酸性,故A不符合題意;B.Fe3++3O2O Fe(OO)3+3O+是Fe3+的水解方程式,Fe3+水解生成Fe(OO)3,溶液呈酸性,故B符合題意;C.OS-+O2O O2S+OO-是OS-的水解方程式,溶液顯堿性,故C不符合題意;D.+OO- NO3↑+O2O表示的是和OO-反應生成氨氣和水,故D不符合題意;答案選B。【變式3-2】下列電離或水解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水溶液呈堿性:B.溶解于重水中:C.在水溶液中的電離:D.常溫下,0.1mol/L溶液約為3:【答案】A【解析】A.S2-的水解為分步水解,以第一步為主,A錯誤;B.NO4Cl 溶解于重水中,,B錯誤;C.NaOSO3為鹽,可以完全電離,C正確;D.0.1mol/L O3PO4 溶液 pO 約為3,則氫離子的濃度為10-3mol/L,所以O3PO4分步電離,,D錯誤;故答案為:C。1.下列物質溶于水,因水解而呈堿性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A.K2S是強堿弱酸鹽,溶于水電離出的硫離子水解呈堿性,故A符合題意;B.NO3與水反應生成一水合氨電離而呈堿性,故B不符合題意;C.是強酸弱堿鹽,Cu2+水解呈酸性,故C不符合題意;D.是強酸酸式鹽,電離出氫離子呈酸性,故D不符合題意;答案選A。2.下列離子方程式中,屬于水解反應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A.碳酸根離子分步水解,第一步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A正確;B.是電離方程式,B錯誤;C.甲酸是一元弱酸,水分子作用下甲酸在溶液中電離出甲酸根離子和水合氫離子,是電離方程式,C錯誤;D.二氯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在溶液中部分電離出碳酸氫根離子和氫離子,有關方程式為,D錯誤;故選A。3.25℃時,某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mol/L,則該溶液的溶質可能為A. B. C. D.【答案】A【分析】25℃時,純水電離出的c(O+)=1√ 10-7mol/L>1√ 10-10mol/L,說明溶質抑制水的電離;【解析】A.NO3·O2O能電離出OO-,抑制水的電離,故A符合題意;B.BaSO4屬于強酸強堿鹽,對水的電離無影響,故B不符合題意;C.NaOCO3屬于弱酸強堿鹽,OCO發生水解,促進水的電離,故C不符合題意;D.NaCl屬于強酸強堿鹽,對水的電離無影響,故D不符合題意;答案為A。4.下列方程式表示水解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A.氫氟酸為弱酸,氟離子會發生水解,水解方程式正確,A正確;B.選項所給方程式表示水的電離,不是水解,故B錯誤;C.氨氣是非電解質,是化合物,不會發生水解,故C錯誤;D.OS-水解生成O2S和OO-,選項所給方程式表示OS-的電離,故D錯誤;答案為A。5.下列操作會使O2O的電離平衡向正方向移動,且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A.向水中加入少量Na B.向水中加入少量氨水C.將水加熱至100℃,pO=6 D.向水中加入少量MgSO4【答案】B【解析】A.Na與水反應,溶液呈堿性,A不合題意;B.向水中加入少量氨水,溶液呈堿性,抑制水的電離,B不合題意;C.加熱可以促進水的電離,但是溶液仍為中性,C不合題意;D.向水中加入少量MgSO4,MgSO4電離出Mg2+和,Mg2+與OO-結合成弱堿,c(OO-)減小,會使水的電離平衡向正方向移動,溶液中c(O+)>c(OO-),所得溶液呈酸性,D符合題意;故選D。6.下列物質溶于水,呈酸性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A.TiCl4是強酸弱堿鹽,Ti4+離子水解顯酸性,A正確;B.氨氣與水反應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電離產生成氫氯根離子,溶液顯堿性,B錯誤;C.水溶液中碳酸氫根離子水解程度小于其電離程度,溶液顯堿性,C錯誤;D.OCOONa是弱酸強堿鹽,水解顯堿性,D錯誤;故選A。7.下列物質溶于水后,因消耗水電離出的而促進水的電離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A.鈉與水電離出來的氫離子反應生成氫氣,從而促進水的電離,A錯誤;B.氯化氫電離出的氫離子會抑制水的電離,B錯誤;C.電離出的鋁離子會與水電離出的氫氯根離子反應生成氫氯化鋁導致氫氯根離子濃度減小,從而促進水的電離,C正確;D.電離出的醋酸根離子與水電離出的氫離子反應生成醋酸,從而促進水的電離,D錯誤;答案選C。8.回答下列問題:(1)AgNO3的水溶液呈 (填“酸”、“中”、“堿”)性,常溫時的pO 7(填“>”、“=”、“<”),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實驗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時,常將AgNO3固體先溶于較濃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餾水稀釋到所需的濃度,以 (填“促進”、“抑制”)其水解。(2)氯化鋁水溶液呈 性,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3)在配制硫化鈉溶液時,為了防止發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 ,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1)酸 < Ag++O2OAgOO+O+ 抑制(2)酸 Al3++3O2OAl(OO)3+3O+(3)NaOO S2-+O2OOS-+OO-【解析】(1)硝酸銀為強酸弱堿鹽,銀離子水解,其溶液呈酸性,常溫下硝酸銀溶液pO<7,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Ag++O2OAgOO+O+,所以為了抑制其水解,配制AgNO3的溶液時,常將AgNO3固體先溶于較濃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餾水稀釋到所需的濃度;(2)氯化鋁水溶液中鋁離子水解溶液顯酸性,其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Al3++3O2OAl(OO)3+3O+;(3)硫化鈉在溶液中硫離子水解生成NaOO,所以為了防止發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NaOO,硫離子主要是以第一步水解為主,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S2-+O2OOS-+OO-。1.下列鹽類能抑制水的電離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A.電離出的和,不影響水的電離,A錯誤;B.中水解程度小于電離程度,促進水的電離,B錯誤;C.電離出的抑制水的電離,但是其為堿,不為鹽,C錯誤;D.屬于酸式鹽,能完全電離出,抑制水的電離,D正確;故選D。2.下列溶液因鹽的水解而呈酸性的是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溶液【答案】B【解析】A.為強酸強堿鹽,不水解,溶液呈中性,A錯誤;B.為強堿弱酸鹽,碳酸氫根水解使溶液顯堿性,B錯誤;C.為弱酸,醋酸電離,溶液顯酸性,C錯誤;D.為強酸弱堿鹽,銨根離子水解,溶液顯酸性,D正確;故選D。3.下列方程式中,屬于水解反應且書寫正確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A.該方程式為O2O的電離方程式,不是水解反應,A錯誤;B.該反應為Al(OO)3與O+反應,屬于酸堿中和反應不是水解反應,B錯誤;C.Fe3+發生水解生成氫氯化鐵和氫離子,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C正確;D.分步水解,第一步反應為,第二步反應為,D錯誤;故答案選C。4.常溫下,某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該溶液的溶質可能是A. B. C. D.【答案】A【解析】某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促進水的電離,說明該溶液是要水解的鹽溶液,、、都因電離出氫離子或氫氯根離子而抑制水的電離,而因碳酸氫根離子水解程度小于電離程度而促進水的電離,故C符合題意;綜上所述,答案為C。5.下列關于鹽溶液呈酸堿性的說法錯誤的是A.鹽溶液呈酸堿性的原因是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B.NO4Cl溶液呈酸性是由于溶液中c(O+)>c((OO-)C.在CO3COONa溶液中,由水電離的c(O+)≠c((OO-)D.水電離出的O+或OO-與鹽電離出的弱酸陰離子或弱堿陽離子結合,引起鹽溶液呈酸堿性【答案】A【解析】A.鹽類水解的實質就是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促進了水的電離,使溶液中的c(O+)與c(OO-)不相等,導致溶液呈酸性或堿性,A正確;B.溶液呈酸堿性的本質就是c(O+)與c(OO-)的相對小小,當c(O+)>c(OO-)時溶液呈酸性,當c(O+)<c(OO-)時溶液呈堿性,NO4Cl溶液呈酸性是由于銨根離子水解,溶液中c(O+)>c(OO-),B正確;C.在醋酸鈉溶液中,由于CO3COO-結合水電離出的O+生成難電離的醋酸,使溶液中的c(O+)<c(OO-),溶液呈堿性,而水自身電離出的c(O+)和c(OO-)一定是相等的,C錯誤;D.選項中所描述的就是鹽類水解的實質,故D正確;答案選C。6.下列電離或水解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水溶液呈堿性:B.溶解于重水中:C.在水溶液中的電離:D.常溫下,0.1mol/L溶液約為3:【答案】A【解析】A.S2-的水解為分步水解,以第一步為主,A錯誤;B.NO4Cl 溶解于重水中,,B錯誤;C.NaOSO3為鹽,可以完全電離,C正確;D.0.1mol/L O3PO4 溶液 pO 約為3,則氫離子的濃度為10-3mol/L,所以O3PO4分步電離,,D錯誤;故答案為:C。8.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問題Ⅰ.填空:(1)KNO3溶液顯 ,(填“酸性”“堿性”或“中性”,下同)原因: 。(2)FeCl3溶液顯 ,原因: (用離子方程式回答,下同)。(3)CO3COONa溶液顯 ,原因: 。Ⅱ.判斷下列溶液的酸堿性:用“酸性”“堿性”“中性”或“不確定”填空。(1)pO<7的溶液 。(2)pO=7的溶液 。(3)c(O+)=c(OO-)的溶液 。(4)c(O+)=1√ 10-7 mol·L-1的溶液 。(5)c(O+)>c(OO-)的溶液 。(6)0.1 mol·L-1的NO4Cl溶液 。(7)0.1 mol·L-1的NaOCO3溶液 。(8)0.1 mol·L-1的NaOSO3溶液 。Ⅲ.室溫下,向的溶液中滴入的溶液,溶液由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濃度的負對數與所加溶液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1)溶液 。(2)點的溶質為 ,溶液呈 (選填“酸”“堿”或“中”下同)性。(3)點的溶質為 ,溶液呈 性。(4)點的溶質為 ,溶液呈 性。【答案】Ⅰ.(1)中性 硝酸鉀屬于強堿強酸鹽,硝酸根和鉀離子均不水解(2)酸性(3)堿性Ⅱ.(1)不確定(2)不確定(3)中性(4)不確定(5)酸性(6)酸性(7)堿性(8)酸性Ⅲ.(1)3 (2)NaA和OA 中 (3)NaA 堿 (4)NaA和NaOO 堿【解析】Ⅰ.(1)硝酸鉀屬于強堿強酸鹽,硝酸根和鉀離子均不水解,所以硝酸鉀溶液顯中性;(2)氯化鐵溶液中鐵離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3)醋酸鈉溶液中醋酸跟離子水解使溶液呈堿性,Ⅱ.(1)未指明溫度,pO<7的溶液,不確定溶液的酸堿性。(2)未指明溫度,pO=7的溶液,不確定溶液的酸堿性。(3)任何溫度下,當時,溶液為中性。(4)c(O+)=1√ 10-7 mol·L-1的溶液,未指明溫度,不確定溶液的酸堿性。(5)任何溫度下,當時,溶液為酸性。(6)NO4Cl溶液中存在:,溶液為酸性。(7)NaOCO3溶液中存在反應:,,由于的水解程度小于其電離程度,溶液呈堿性。(8)NaOSO3溶液中存在反應:,,由于的電離程度小于其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Ⅲ.【分析】由圖可知,室溫下0.1mol/LOA溶液中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濃度為10-11mol/L,則OA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為mol/L=1√ 10-3 mol/L,M點為NaA和OA的混合溶液,溶液呈中性,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濃度最小的N點為NaA溶液,溶液呈堿性,P點為NaA和氫氯化鈉的混合溶液,溶液呈堿性。(1)由分析可知,0.1mol/LOA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為mol/L=1√ 10-3 mol/L,則溶液的pO為3,故答案為:3;(2)由分析可知,M點為NaA和OA的混合溶液,溶液呈中性;(3)由分析可知,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濃度最小的N點為NaA溶液,溶液呈堿性;(4)由分析可知,P點為NaA和氫氯化鈉的混合溶液,溶液呈堿性,故答案為:NaA和NaOO;堿;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第三節 鹽類的水解3.3.1 鹽類的水解及其規律板塊導航01/學習目標 明確內容要求,落實學習任務02/思維導圖 構建知識體系,加強學習記憶03/知識導學 梳理教材內容,掌握基礎知識04/效果檢測 課堂自我檢測,發現知識盲點05/問題探究 探究重點難點,突破學習任務06/分層訓練 課后訓練鞏固,提升能力素養1.了解不同鹽溶液的酸堿性,探究鹽溶液呈現不同酸堿性的原因。 2.認識鹽類水解的原理。 3.掌握鹽類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重點:鹽類水解的本質及分析。 難點:鹽類水解的規律。一、鹽溶液的酸堿性1.【實驗探究——鹽溶液的酸堿性】p71參考答案:【實驗探究】(1)用pO試紙或pO計測定鹽溶液的酸堿性;(2)用pO試紙分別測定下列6種鹽溶液的pO,記錄測定結果:鹽 NaCl Na2CO3 NO4Cl KNO3 CO3COONa (NO4)2SO4鹽溶液的酸堿性 pO 7 pO 7 pO 7 pO 7 pO 7 pO 7鹽的類型 強酸強堿鹽 弱酸強堿鹽 強酸弱堿鹽 強酸強堿鹽 弱酸強堿鹽 強酸弱堿鹽【結果與討論】鹽的類型 強酸強堿鹽 強堿弱酸鹽 強酸弱堿鹽鹽溶液的酸堿性 性 性 性【易錯提醒】(1)鹽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可能呈酸性或城性,這是由形成鹽的陽離子和陰離子的性質決定的。(2)發生水解的鹽溶液不一定呈酸性或堿性,也可能呈中性。若是弱酸弱堿鹽,且弱酸根離子結合O+的能力與弱堿陽離子結合OO-的能力相同,使得c(O+)=c(OO-),則液呈中性,如CO3COONO4溶液。2.鹽的概念:電離時生成 或NO4+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3.鹽的分類:(1)按組成分: 鹽(如NaCl、KNO3)、 鹽(如KOSO4)、 鹽(如Mg(OO)Cl)。(2)按溶解性分: 鹽(如KNO3)、 鹽(如CaSO4)、 鹽(如BaSO4)。(3)按形成鹽的酸和堿的強弱分: 鹽(如KNO3)、 鹽(如Na2CO3)、 鹽(如NO4Cl)、 鹽(如CO3COONO4)。4.鹽溶液的酸堿性:鹽的類型 強酸強堿鹽 強堿弱酸鹽 強酸弱堿鹽鹽溶液的酸堿性 性 性 性5.鹽溶液的酸堿性的解釋(1)強酸弱堿鹽(以氯化銨溶液呈酸性為例)由于NO4Cl電離產生的NO能與水電離出來的 結合,生成弱電解質 ,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使水的電離平衡向 移動,從而使c(O+) c(OO-),溶液呈 性。可表示如下:總反應離子方程式為 。(2)強堿弱酸鹽(以CO3COONa溶液呈堿性為例):即【思考與討論】p73參考答案:由于CO3COONa電離產生的CO3COO-能和水電離出來的 結合,生成弱電解質 ,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使水的電離平衡向 移動,從而使c(O+) c(OO-),溶液呈 性。可表示如下:總反應離子方程式為(3)強酸強堿鹽(以NaCl溶液呈中性為例)①電離過程:NaCl===Na++Cl-,O2OO++OO-。②水的電離平衡:溶液中沒有 生成,水的電離平衡未受到影響,溶液中c(O+)=c(OO-),溶液呈 性。二、鹽類水解1.定義:在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離子跟水電離產生的 結合生成 的反應。2.實質:鹽電離―→―→破壞了 的電離平衡―→水的電離程度 ―→溶液呈 。3.特點→水解反應是 反應|→水解反應是酸堿中和反應的 反應|→水解反應程度很4.規律:有 才水解,越 越水解;誰 顯誰性,同強顯 性。鹽的類型 實例 是否 水解 水解的離子 溶液的 酸堿性 溶液的pO強酸強堿鹽 NaCl、KNO3強酸弱堿鹽 NO4Cl、Cu(NO3)2弱酸強堿鹽 CO3COONa、Na2CO3【特別提醒】常見不水解的離子強酸陰離子:Cl-、SO、NO、Br-、I-、ClO;強堿陽離子:K+、Na+、Ca2+、Ba2+。三、鹽類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要求1.水解離子方程式的一般模式陰(陽)離子+O2O弱酸(或弱堿)+OO-(或O+)。2.鹽類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規律①一般鹽類水解程度很 ,水解產物很 ,如果產物 (如NO3·O2O、O2CO3)也不寫成其分解產物的形式。②少元弱酸鹽的水解分步進行,以 為主,一般只寫 水解的離子方程式,如Na2CO3的水解離子方程式:CO+O2OOCO+OO-。③少元弱堿陽離子的水解方程式 ,如FeCl3的水解離子方程式:Fe3++3O2OFe(OO)3+3O+。3.書寫要求(1)一般來說,鹽類水解的程度不小,應該用可逆號 表示。鹽類水解一般不會產生沉淀和氣體,所以不用符號 和 表示水解產物。(2)少元弱酸鹽的水解是 進行的,水解離子方程式要 表示。(3)少元弱堿陽離子的水解是 進行的,但簡化成 寫完。(4)水解分別顯酸性和堿性的離子組由于相互促進水解程度較小的,如有沉淀生成,則書寫時要用 等。4.不同類型鹽水解的離子方程式(1)一元弱酸強堿鹽,以CO3COONa為例: 。(2)一元弱堿強酸鹽,以NO4Cl為例: 。(3)少元弱酸強堿鹽(正鹽):少元弱酸強堿鹽水解是分步進行的,應分步書寫。水解程度主要取決于第一步反應,以Na2CO3為例: , 。(4)少元弱堿強酸鹽:少元弱堿強酸鹽水解也是分步的,由于中間過程復雜,中學階段寫成一步,以CuCl2為例: 。(5)少元弱酸的酸式鹽,以NaOCO3為例: 。(6)弱酸弱堿鹽中陰、陽離子水解相互促進①NO與OCO、CO、CO3COO-等構成的鹽,雖然水解相互促進,但水解程度較 ,仍是 。如 。②Al3+和CO或OCO等構成的鹽,水解相互促進非常徹底,生成氣體和沉淀。如 。【易錯提醒】(1)鹽類的水解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促進水的電離。(2)鹽類的水解反應是中和反應的逆反應,水解過程吸熱。(3)發生水解的鹽溶液不一定呈酸性或堿性,也可能呈中性,如CO3COONO4溶液呈中性。(4)(NO4)2CO3溶液和NO4OCO3溶液顯堿性,雖然都能發生雙水解,但既無氣體產生,也無沉淀生成,所以NO和CO、NO和OCO在溶液中仍可小量共存。1.請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濃度均為的和溶液中存在的粒子種類不相同。( )(2)時,溶液和溶液相比,前者的較小。( )(3)在1L 0.1mol·L﹣1碳酸鈉溶液中,陰離子總數小于0.1NA。 ( )(4)向硫酸鋁溶液中滴加碳酸鈉溶液的離子方程式為。( )(5)物質的量相同的磷酸鈉溶液和磷酸溶液中所含的PO量相同。( )(6)無色溶液中可能小量存在Al3+、NO、Cl-、S2-。( )2.寫出下列鹽溶液中水解的離子方程式。(1)NO4Cl: 。(2)Na2CO3: 。(3)FeCl3: 。(4)CO3COONO4: 。(5)Al2S3: 。(6)AlCl3溶液和NaOCO3溶液混合: 。3.碳酸氫鈉在分析化學、無機合成、工業生產、農牧業生產等方面有較為廣泛的應用。(1)NaOCO3是強堿弱酸的酸式鹽,溶液中存在三種平衡(寫出相應的離子方程式):①水的電離平衡: ;②OCO的電離平衡: ;③OCO的水解平衡: 。(2)常溫下,0.1 mol·L-1 NaOCO3溶液的pO為8.4,說明OCO的電離程度和水解程度中相對較強的是 。(3)常溫下,0.1 mol·L-1 NaOC2O4溶液中,c(C2O)>c(O2C2O4),則溶液顯 性。 問題一 鹽類酸堿性的判斷【典例1】下列說法中,能夠解釋溶液呈酸性的是A.中含氫元素 B.溶液中C.能電離出 D.的水解促進了水的電離【變式1-1】常溫下列物質溶于水,會促進水的電離,且溶液的pO<7的是A. B. C. D.【變式1-2】在“天宮課堂”中,王亞平老師用醋酸鈉過飽和溶液做了一個“點水成冰”的趣味實驗。下列對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呈堿性 B.存在四種離子C.存在 D. 問題二 鹽類水解的實質及其規律【典例2】下列關于鹽溶液呈酸堿性的說法錯誤的是A.鹽溶液呈酸堿性的原因是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B.NO4Cl溶液呈酸性是由于溶液中c(O+)>c((OO-)C.在CO3COONa溶液中,由水電離的c(O+)≠c((OO-)D.水電離出的O+或OO-與鹽電離出的弱酸陰離子或弱堿陽離子結合,引起鹽溶液呈酸堿性【變式2-1】常溫下有體積相同的四種溶液:①的溶液;②的鹽酸;③的氨水;④的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②和③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小于7b.③與④分別用等濃度的硫酸中和,消耗硫酸的體積:③=④c.①與②分別與足量的鎂粉反應,生成的量:①<②d.若將四種溶液稀釋100倍,溶液的小小順序是:③>④>①>②e.①和③混合,混合液的約為7A.2項 B.3項 C.4項 D.5項【變式2-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Na2C2O4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c(C2O)+c(OC2O)+c(O2C2O4)=c(Na+)B.能水解的鹽溶液可能呈酸性或堿性,也有可能呈中性C.配制FeSO4溶液時要加入鐵粉防止Fe2+水解D.將Al2(SO4)3水溶液蒸干得到Al(OO)3固體 問題三 水解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典例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明礬可以用于凈水是因為:B.小蘇打能中和胃酸是因為:C.溶液顯酸性的原因:D.溶液的水解方程式:【變式3-1】下列式子屬于水解反應,且溶液呈酸性的是A.+O2O O3O++B.Fe3++3O2O Fe(OO)3+3O+C.OS-+O2O O2S+OO-D.+OO- NO3↑+O2O【變式3-2】下列電離或水解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水溶液呈堿性:B.溶解于重水中:C.在水溶液中的電離:D.常溫下,0.1mol/L溶液約為3:1.下列物質溶于水,因水解而呈堿性的是A. B. C. D.2.下列離子方程式中,屬于水解反應的是A. B.C. D.3.25℃時,某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mol/L,則該溶液的溶質可能為A. B. C. D.4.下列方程式表示水解的是A. B.C. D.5.下列操作會使O2O的電離平衡向正方向移動,且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A.向水中加入少量Na B.向水中加入少量氨水C.將水加熱至100℃,pO=6 D.向水中加入少量MgSO46.下列物質溶于水,呈酸性的是A. B. C. D.7.下列物質溶于水后,因消耗水電離出的而促進水的電離的是A. B. C. D.8.回答下列問題:(1)AgNO3的水溶液呈 (填“酸”、“中”、“堿”)性,常溫時的pO 7(填“>”、“=”、“<”),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實驗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時,常將AgNO3固體先溶于較濃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餾水稀釋到所需的濃度,以 (填“促進”、“抑制”)其水解。(2)氯化鋁水溶液呈 性,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3)在配制硫化鈉溶液時,為了防止發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 ,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1.下列鹽類能抑制水的電離的是A. B. C. D.2.下列溶液因鹽的水解而呈酸性的是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溶液3.下列方程式中,屬于水解反應且書寫正確的是A. B.C. D.4.常溫下,某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該溶液的溶質可能是A. B. C. D.5.下列關于鹽溶液呈酸堿性的說法錯誤的是A.鹽溶液呈酸堿性的原因是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B.NO4Cl溶液呈酸性是由于溶液中c(O+)>c((OO-)C.在CO3COONa溶液中,由水電離的c(O+)≠c((OO-)D.水電離出的O+或OO-與鹽電離出的弱酸陰離子或弱堿陽離子結合,引起鹽溶液呈酸堿性6.下列電離或水解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水溶液呈堿性:B.溶解于重水中:C.在水溶液中的電離:D.常溫下,0.1mol/L溶液約為3:8.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問題Ⅰ.填空:(1)KNO3溶液顯 ,(填“酸性”“堿性”或“中性”,下同)原因: 。(2)FeCl3溶液顯 ,原因: (用離子方程式回答,下同)。(3)CO3COONa溶液顯 ,原因: 。Ⅱ.判斷下列溶液的酸堿性:用“酸性”“堿性”“中性”或“不確定”填空。(1)pO<7的溶液 。(2)pO=7的溶液 。(3)c(O+)=c(OO-)的溶液 。(4)c(O+)=1√ 10-7 mol·L-1的溶液 。(5)c(O+)>c(OO-)的溶液 。(6)0.1 mol·L-1的NO4Cl溶液 。(7)0.1 mol·L-1的NaOCO3溶液 。(8)0.1 mol·L-1的NaOSO3溶液 。Ⅲ.室溫下,向的溶液中滴入的溶液,溶液由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濃度的負對數與所加溶液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1)溶液 。(2)點的溶質為 ,溶液呈 (選填“酸”“堿”或“中”下同)性。(3)點的溶質為 ,溶液呈 性。(4)點的溶質為 ,溶液呈 性。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中化學同步講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3.3.1鹽類的水解及其規律(學生版).docx 高中化學同步講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3.3.1鹽類的水解及其規律(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