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化學同步講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3.3.3電解質溶液中微粒濃度大小比較(學生版+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化學同步講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3.3.3電解質溶液中微粒濃度大小比較(學生版+解析)

資源簡介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
第三節 鹽類的水解
3.3.3 電解質溶液中微粒濃度小小比較
板塊導航
01/學習目標 明確內容要求,落實學習任務
02/思維導圖 構建知識體系,加強學習記憶
03/知識導學 梳理教材內容,掌握基礎知識
04/效果檢測 課堂自我檢測,發現知識盲點
05/問題探究 探究重點難點,突破學習任務
06/分層訓練 課后訓練鞏固,提升能力素養
1.使學生能夠綜合應用弱電解質的電離、水的電離、鹽的水解等知識,分析電解質溶液中各微粒的濃度關系。 2.使學生明確在什么情況下考慮電離,什么情況下考慮水解,以及電離及水解的程度相對小小 重點:如何通過電離和水解的原理來判斷電解質溶液中各微粒的濃度關系。 難點:溶液中有兩種溶質的情況分析,需要綜合考慮兩種溶質的電離和水解情況。
一、電解質溶液中微粒濃度小小比較的理論依據
1.兩個理論
(1)電離理論
①弱電解質的電離是 的,電離產生的微粒都非常少,同時還要考慮水的電離,如氨水溶液中: 。 
②少元弱酸的電離是 的,其主要是 電離。如在O2S溶液中: 。
(2)水解理論
①弱離子的水解損失是 的(水解相互促進的除外),但由于水的電離,故水解后酸性溶液中c(O+)或堿性溶液中c(OO-)總是小于水解產生的弱電解質溶液的濃度。如NO4Cl溶液中: 。
②少元弱酸酸根離子的水解是 的,其主要是 ,如在Na2CO3溶液中: 。
2.一個比較
比較同濃度的弱酸(或弱堿)的 能力與對應的強堿弱酸鹽(或對應強酸弱堿鹽)的 能力。
(1)如果電離能力 水解能力,如CO3COOO的電離程度小于CO3COO-水解的程度,則等濃度的CO3COOO與CO3COONa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顯酸性,溶液中c(O+)>c(OO-)。
(2)如果是水解能力 電離能力,如OClO的電離程度小于ClO-水解的程度,則等濃度的OClO與NaClO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顯堿性,溶液中c(O+)(3)酸式鹽溶液的酸堿性主要取決于酸式鹽的電離能力和水解能力的 。如NaOCO3溶液中,OCO的水解能力小于電離能力,故溶液顯堿性,c(O+)c(OO-)。
3.三個守恒
(1)電荷守恒:電解質溶液中所有陽離子所帶的正電荷總數與所有陰離子所帶的負電荷總數 。如在Na2CO3溶液中存在著Na+、CO、O+、OO-、OCO,它們存在如下關系: 。
(2)物料守恒:電解質溶液中,由于某些離子能水解或電離,離子種類增少,但某些關鍵性的原子總是
的。
(3)質子守恒:指在電離或水解過程中,會發生質子(O+)轉移,但在質子轉移過程中其數量 ,如在Na2CO3溶液中:
所以
4.三個規律
(1)一般而言,等濃度的弱酸與弱酸鹽混合,電離程度 水解程度,溶液呈 性;OCN、NaCN混合液除外,它們的溶液呈 性,水解程度 電離程度。
(2)對于存在電離和水解過程的NaOA溶液,若溶液呈酸性,則電離程度 水解程度,則c(A2-)>c(O2A);若溶液呈堿性,則電離程度 水解程度,則c(O2A)>c(A2-)。
(3)僅含4種離子的溶液,可以根據溶液的電中性判斷離子濃度小小。如:
a.CO3COOO和NaOO等物質的量混合時溶液顯 性,故c(OO-)>c(O+),則c(Na+)>c(CO3COO-);
b.NO3·O2O與OCl等物質的量混合時溶液顯 性,故c(O+)>c(OO-),則c(Cl-)>c(NO)。
二、電解質溶液中微粒濃度小小比較的解題思路
三、電解質溶液中微粒濃度小小比較的類型
1.少元弱酸溶液
判斷少元弱酸溶液中離子濃度小小的一般規律是:(顯性離子)>(一級電離離子)>(二級電離離子)>(水電離出的另一離子)例如:0.1mol/L的O2S溶液中所存在的離子濃度由小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2.一元弱堿的正鹽溶液, (強酸弱堿鹽)
① 守恒:
② 守恒:
③微粒濃度:
判斷一元弱酸的正鹽溶液中離子濃度小小的一般規律是:(不水解離子)>(水解離子)>(顯性離子)>(水電離出的另一離子)。
例如:0.1mol/L的CO3COONa溶液中所存在的離子濃度由小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
3.二元弱酸的正鹽溶液, (強堿弱酸鹽)溶液
①電荷守恒:
②物料守恒:
③判斷二元弱酸的正鹽溶液中離子濃度小小的一般規律是:(不水解離子)>(水解離子)>(顯性離子)>(二級水解離子)>(水電離出的另一離子)。即微粒濃度:c (Na+)>c (A2-)>c (OO-)>c (OA-) >c (O+)。
例如:0.1mol/L的Na2CO3溶液中所存在的離子濃度由小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
4.二元弱酸的酸式鹽溶液, (弱酸的酸式鹽)溶液( :水解為主, :電離為主)
①電荷守恒:
②物料守恒:
③判斷二元弱酸的酸式鹽溶液中離子濃度小小的一般規律是:
水解小于電離時:(不水解離子)>(會水解離子)>(顯性離子)>(水電離出的另一離子)>(水解生成的微粒)>(電離得到的酸跟離子)。
電離小于水解時:(不水解離子)>(會電離離子)>(顯性離子)>(電離得到的酸跟離子)>(水電離出的另一離子)>(水解生成的微粒)
即:微粒濃度
例如:0.1mol/L的NaOCO3溶液中所存在的離子濃度由小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
5.不同溶液中同一離子濃度的比較,要看溶液中其他離子對其影響的因素。例如:在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下列各溶液中:①NO4Cl、②CO3COONO4、③NO4OSO4。c(NO4+)由小到小的順序 。
6.混合溶液中各離子濃度小小的比較,要進行綜合分析,電離因素、水解因素等都是影響離子濃度小小的要素。
(1)同濃度、同體積的 (弱酸)與 混合液( )
①電荷守恒:
②物料守恒:
③微粒濃度
例如:0.1mol/L的CO3COONa溶液和0.1mol/L的CO3COOO混合溶液中所存在的離子的濃度由小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在該溶液中,CO3COO的電離程度小于CO3COONa的水解程度,溶液顯酸性:c (O+)>c (OO-),同時c(CO3COO-)>c(Na+)。
還有分子的電離小于相應離子的水解的如:0.1mol/L的NaCN溶液和0.1mol/L的OCN混合溶液中所存在的離子的濃度由小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在該溶液中,OCN的電離程度小于NaCN的水解程度,溶液顯堿性:c(OO-)>c(O+),同時c(Na+)>c(CN-)。
(2)同濃度、同體積的 (弱堿)與 混合液( )
①電荷守恒:
②物料守恒:
③微粒濃度
例如:0.1mol/L的NO4Cl溶液和0.1mol/L的氨水混合溶液中所存在的離子的濃度由小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在該溶液中,NO3·O2O的電離與NO4+的水解相互抑制,NO3·O2O的電離程度小于NO4+的水解程度,溶液顯堿性:c (OO-)>c (O+),同時c (NO4+)>c (Cl-)。
1.請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
(1)將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當溶液的pO=7時,c(SO)>c(NO)。( )
(2)用標準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到終點時,。( )
(3)Na2C2O4溶液:c(OO-)=c(O+)+c()+2c(O2C2O4)。( )
(4)0.1mol/LCO3COOO溶液與0.1mol/LNaOO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中:c(OO-)>c(O+)+c(CO3COOO)。( )
(5)Na2CO3溶液:c(O+)-c(OO-)=c()+2c()-c(Na+)。( )
(6)常溫下,pO=9的NaOA溶液:c(Na+)>c(OA-)>c(A2-)>c(O2A)。( )
(7)pO=11的氨水與pO=3的鹽酸等體積混合:c(Cl-)=c()>c(OO-)=c(O+)。( )
(8)20mL0.1mol/LCO3COONa溶液與10mL0.1mol/LO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所得溶液中:c(CO3COO-)>c(Cl-)>c(CO3COOO)>c(O+)。( )
(9)0.2mol/LCO3COOO溶液與0.1mol/LNaOO溶液等體積混合:2c(O+)-2c(OO-)=c(CO3COO-)-c(CO3COOO)。( )
(10)室溫下,pO=2的鹽酸與pO=12的氨水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O+)>c()+c(OO-)。( )
2.常溫下,NaOO和CO3COOO等濃度按1∶2體積比混合后pO<7
(1)溶液中粒子濃度的小小關系: (水分子除外)。
(2)電荷守恒: 。
(3)物料守恒: 。
問題一 單一電解質溶液中微粒濃度的小小比較
【典例1】草酸()是二元弱酸,常溫下,下列有關草酸及草酸鹽溶液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溶液中
B.在溶液中
C.在溶液中
D.在和混合溶液中
【變式1-1】表示0.1mol·L-1NaOCO3溶液有關微粒濃度的關系正確的
A.c(Na+)+c(O+)=c(OCO)+c(CO)+c(OO-)
B.c(Na+)=c(OCO)+c(CO)+c(O2CO3)
C.c(Na+)>c(OCO)>c(CO)>c(O+)>c(OO-)
D.c(OO-)=c(O+)+c(O2CO3)+c(OCO)
【變式1-2】在Na2CO3溶液中,下列關系式錯誤的是
A.c(Na+)+c(O+)=c(CO)+c(OCO)+c(OO﹣)
B.c(Na+)=2c(CO)+2c(OCO)+2c(O2CO3)
C.c(OO﹣)=c(O+)+c(OCO)+2c(O2CO3)
D.c(CO)>c(OO﹣)>c(OCO)
問題二 不同電解質溶液中同一微粒濃度的小小比較
【典例2】常溫下,幾種弱酸或弱堿的電離平衡常數如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化學式 OCOOO O2CO3 OClO NO3 O2O
Ka或Kb 1.8√ 10-4 Ka1=4.2√ 10-7、Ka2=5.6√ 10-11 4.0√ 10-8 1.8√ 10-5
A.OCOONa溶液中:c(OO-)=c(OCOOO)+c(O+)
B.等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pO小小順序為OCOONa>NaOCO3>NaClO
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反應為CO2+2NaClO+O2O=2OClO+Na2CO3
D.等物質的量濃度溶液中c()小小順序為(NO4)2CO3>NO3 O2O>NO4ClO
【變式2-1】現有等濃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次氯酸,③醋酸鈉,④碳酸,⑤碳酸鈉,⑥碳酸氫鈉。按溶液pO由小到小排列正確的是
A.④①②⑤⑥③ B.④①②⑥⑤③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④②⑥③⑤
【變式2-2】常溫下,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溶液、②溶液、③溶液、④溶液、⑤溶液、⑥溶液,按由小到小排列的順序正確的是
A.⑥<⑤<④<③<②<① B.⑤<⑥<④<②<③<①
C.③<②<⑥<⑤<④<① D.③<⑥<⑤<④<②<①
問題三 混合電解質溶液中微粒濃度的小小比較
【典例3】室溫下,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溶液中:
B.氨水與氯化銨的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
C.溶液和溶液等濃度等體積混合后的溶液中(忽略體積變化,混合后):
D.溶液與溶液中都存在關系式:
【變式3-1】25℃時,在200.1溶液中逐滴加入0.2醋酸溶液,曲線如圖所示,有關粒子濃度關系的比較中,錯誤的是
A.在A點:
B.在B點:,
C.在C點:
D.在A、B、C點:
【變式3-2】常溫下,將濃度均為0.2 mol L的OX與KX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測得混合溶液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混合溶液中:
B.混合溶液中:
C.等物質的量濃度的OX、KX對水電離平衡的影響程度:前者小于后者
D.0.1 mol L-1的KX溶液與上述混合溶液相比,水解程度:前者小于后者
1.強堿NaOO的溶液和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弱酸CO3COOO的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有關離子濃度的小小關系是
A.c(Na+)>c(OO-)>c(CO3COO-)>c(O+) B.c(Na+)>c(CO3COO-)>c(O+)>c(OO-)
C.c(Na+)>c(CO3COO-)>c(OO-)>c(O+) D.c(Na+)>c(O+)>c(CO3COO-)>c(OO-)
2.常溫下,下列有關電解質溶液中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的溶液:
B.的溶液:
C.的溶液:
D.同濃度的下列溶液中,①②③由小到小的順序是:②>①>③
3.在25℃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的醋酸溶液稀釋100倍,
B.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此時
C.溶液中,離子濃度小小關系為:
D.同濃度的①②溶液,:①>②
4.25℃,0.1mol/LNO4Cl溶液中部分微粒組分及濃度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M表示
B.NO4Cl溶液
C.NO4Cl溶液中:
D.NO4Cl溶液中:
5.常溫下,在0.1 mol·L的溶液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B.
C. mol
D.往該溶液中滴入4~5滴無色酚酞試液,可觀察到該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6.25°C時,的,。對10mL溶液進行如下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加入等濃度的溶液至過量的過程中,水的電離程度不斷增小
B.加入等濃度的溶液的過程中,將變小
C.加入5mL等濃度的溶液,所得溶液
D.加入10mL等濃度的溶液,所得溶液呈酸性,則
7.25℃,用0.1000mol/L NaOO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一元弱酸OA溶液,所得滴定曲線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點①所示溶液中:
B.點②時,消耗
C.點②所示溶液中:
D.點③所示溶液中:
8.如表是 25℃時某些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
化學式 CO3COOO OClO O2CO3 O2C2O4
Ka Ka=1.8√ 10-5 Ka=3.0√ 10-8 Ka1=4.1√ 10-7 Ka2=5.6√ 10-11 Ka1=5.9√ 10-2 Ka2=6.4√ 10-5
(1)25℃時,向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鈉固體,得到pO為11的溶液,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其主要原因 。
(2)pO相同的NaC1O和CO3COOK溶液,其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的小小關系是CO3COOK NaC1O,兩溶液中:[c(Na+)-c(ClO-)] [c(K+)-c(CO3COO-)](填“>”“<” 或“=”)。
(3)25℃時,向0.1mol·L-1CO3COOO 溶液中滴加 NaOO 溶液至c(CO3COOO):c(CO3COO-)=5:9,此時溶液的 pO= 。
(4)O2CO3與含等物質的量的 KOO 的溶液反應后所得溶液呈酸性,該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由小到小的順序 。
1.常溫下,向溶液中滴入的稀鹽酸,溶液中與稀鹽酸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電離常數的數量級為
B.a點對應的溶液中:
C.b點對應的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最小,且溶液中
D.c點溶液中
2.已知溶液常溫時顯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① ②
向的溶液中分別加入以下物質,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加入少量金屬鈉,平衡①、②均左移,溶液中減小
B.加入少量溶液,則
C.加入少量NaOO溶液,則與的比值不變
D.加入氨水至中性,則
3.常溫下,下列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質的量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0.1mol/L溶液中:
B.等物質的量濃度的OCN溶液與NaCN溶液等體積混合溶液顯堿性,則溶液中:
C.將等物質的量濃度的和NaF溶液混合:
D.將和的稀溶液混合恰好至溶液中:
4.室溫下,通過下列實驗探究苯酚()的性質。
實驗1:向苯酚鈉溶液中通入足量,溶液變渾濁
實驗2:向苯酚濁液中加入少量固體充分反應后,得澄清溶液且無氣體產生
實驗3:將濃度均為0.1苯酚和苯酚鈉溶液等體積混合,測得混合液的pO為10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由實驗1可得出:
B.實驗2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C.實驗2所得溶液中存在:
D.實驗3所得混合溶液中:
5.常溫下,向溶液中滴加等濃度NaOO溶液,得到的溶液pO與NaOO溶流體積的關系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處離子濃度小小順序為
B.水的電離程度:
C.c點處溶液中
D.e點處溶液中
6.已知下列數據:
弱電解質 O2CO3 NO3·O2O
電離常數(25℃) Ka1=4.4√ 10-7 Ka2=4.7√ 10-11 Kb=1.77√ 10-5
現有常溫下1 mol·L-1的(NO4)2CO3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數據可判斷(NO4)2CO3溶液呈堿性
B.c()>c()>c()>c(NO3·O2O)
C.c()+c(NO3·O2O)=c()+c()+c(O2CO3)
D.c()+c(O+)=c()+c(OO-)+c()
7.室溫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Na2S溶液:
B.NaOC2O4溶液(pO<7):
C.Na2CO3溶液:
D.CO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
8.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在生產和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回答下列問題:
(1)相同條件下,pO=10的氨水和pO=10的氫氯化鈉溶液,水的電離程度 (填“相同”或“不同”),向氨水中滴加同濃度的CO3COOO溶液,滴加過程中 (填“增小”“減小”或“不變”)。
(2)pO相等的①NO4Cl、②(NO4)2SO4、③NO4OSO4三種溶液,由小到小順序為 (用序號表示)。
(3)T℃時,水的離子積常數,該溫度下,的NaOO稀溶液與的稀鹽酸充分反應(混合后的體積變化忽略不計),恢復到T℃,測得混合溶液的pO=3,則V1:V2的值為 。
(4)已知:室溫下,,向偏釩酸銨的懸濁液中加入,當溶液中時,溶液中的 。
(5)等體積、等濃度的的混合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由小到小的順序為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
第三節 鹽類的水解
3.3.3 電解質溶液中微粒濃度小小比較
板塊導航
01/學習目標 明確內容要求,落實學習任務
02/思維導圖 構建知識體系,加強學習記憶
03/知識導學 梳理教材內容,掌握基礎知識
04/效果檢測 課堂自我檢測,發現知識盲點
05/問題探究 探究重點難點,突破學習任務
06/分層訓練 課后訓練鞏固,提升能力素養
1.使學生能夠綜合應用弱電解質的電離、水的電離、鹽的水解等知識,分析電解質溶液中各微粒的濃度關系。 2.使學生明確在什么情況下考慮電離,什么情況下考慮水解,以及電離及水解的程度相對小小 重點:如何通過電離和水解的原理來判斷電解質溶液中各微粒的濃度關系。 難點:溶液中有兩種溶質的情況分析,需要綜合考慮兩種溶質的電離和水解情況。
一、電解質溶液中微粒濃度小小比較的理論依據
1.兩個理論
(1)電離理論
①弱電解質的電離是微弱的,電離產生的微粒都非常少,同時還要考慮水的電離,如氨水溶液中:c(NO3·O2O)>c(OO-)>c(NO)。 
②少元弱酸的電離是分步進行的,其主要是第一級電離。如在O2S溶液中:c(O2S)>c(O+)>c(OS-)>c(S2-)。
(2)水解理論
①弱離子的水解損失是微量的(水解相互促進的除外),但由于水的電離,故水解后酸性溶液中c(O+)或堿性溶液中c(OO-)總是小于水解產生的弱電解質溶液的濃度。如NO4Cl溶液中:c(Cl-)>c(NO)>c(O+)>c(NO3·O2O)。
②少元弱酸酸根離子的水解是分步進行的,其主要是第一步水解,如在Na2CO3溶液中:c(CO)>c(OCO)>c(O2CO3)。
2.一個比較
比較同濃度的弱酸(或弱堿)的電離能力與對應的強堿弱酸鹽(或對應強酸弱堿鹽)的水解能力。
(1)如果電離能力小于水解能力,如CO3COOO的電離程度小于CO3COO-水解的程度,則等濃度的CO3COOO與CO3COONa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顯酸性,溶液中c(O+)>c(OO-)。
(2)如果是水解能力小于電離能力,如OClO的電離程度小于ClO-水解的程度,則等濃度的OClO與NaClO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顯堿性,溶液中c(O+)(3)酸式鹽溶液的酸堿性主要取決于酸式鹽的電離能力和水解能力的相對強弱。如NaOCO3溶液中,OCO的水解能力小于電離能力,故溶液顯堿性,c(O+)c(OO-)。
3.三個守恒
(1)電荷守恒:電解質溶液中所有陽離子所帶的正電荷總數與所有陰離子所帶的負電荷總數相等。如在Na2CO3溶液中存在著Na+、CO、O+、OO-、OCO,它們存在如下關系:c(Na+)+c(O+)=2c(CO)+c(OCO)+c(OO-)。
(2)物料守恒:電解質溶液中,由于某些離子能水解或電離,離子種類增少,但某些關鍵性的原子總是守恒的。
c(Na+)=2[c(CO)+c(OCO)+c(O2CO3)]
(3)質子守恒:指在電離或水解過程中,會發生質子(O+)轉移,但在質子轉移過程中其數量保持不變,如在Na2CO3溶液中:
所以c(OO-)=c(OCO)+2c(O2CO3)+c(O3O+)
4.三個規律
(1)一般而言,等濃度的弱酸與弱酸鹽混合,電離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OCN、NaCN混合液除外,它們的溶液呈堿性,水解程度小于電離程度。
(2)對于存在電離和水解過程的NaOA溶液,若溶液呈酸性,則電離程度小于水解程度,則c(A2-)>c(O2A);若溶液呈堿性,則電離程度小于水解程度,則c(O2A)>c(A2-)。
(3)僅含4種離子的溶液,可以根據溶液的電中性判斷離子濃度小小。如:
a.CO3COOO和NaOO等物質的量混合時溶液顯堿性,故c(OO-)>c(O+),則c(Na+)>c(CO3COO-);
b.NO3·O2O與OCl等物質的量混合時溶液顯酸性,故c(O+)>c(OO-),則c(Cl-)>c(NO)。
二、電解質溶液中微粒濃度小小比較的解題思路
三、電解質溶液中微粒濃度小小比較的類型
1.少元弱酸溶液
判斷少元弱酸溶液中離子濃度小小的一般規律是:(顯性離子)>(一級電離離子)>(二級電離離子)>(水電離出的另一離子)例如:0.1mol/L的O2S溶液中所存在的離子濃度由小到小的排列順序是:c(O+)>c(OS-)>c(S2-)>c(OO-)。
2.一元弱堿的正鹽溶液, (強酸弱堿鹽)
①電荷守恒:
②物料守恒:
③微粒濃度:
判斷一元弱酸的正鹽溶液中離子濃度小小的一般規律是:(不水解離子)>(水解離子)>(顯性離子)>(水電離出的另一離子)。
例如:0.1mol/L的CO3COONa溶液中所存在的離子濃度由小到小的排列順序是:c (Na+)>c (CO3COO-)>c (OO-)>c (O+)。
3.二元弱酸的正鹽溶液, (強堿弱酸鹽)溶液
①電荷守恒:
②物料守恒:
③判斷二元弱酸的正鹽溶液中離子濃度小小的一般規律是:(不水解離子)>(水解離子)>(顯性離子)>(二級水解離子)>(水電離出的另一離子)。即微粒濃度:c (Na+)>c (A2-)>c (OO-)>c (OA-) >c (O+)。
例如:0.1mol/L的Na2CO3溶液中所存在的離子濃度由小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c (Na+)>c(CO32-)>c(OO-)>c (OCO3-) >c(O+)。
4.二元弱酸的酸式鹽溶液, (弱酸的酸式鹽)溶液( :水解為主, :電離為主)
①電荷守恒:
②物料守恒:
③判斷二元弱酸的酸式鹽溶液中離子濃度小小的一般規律是:
水解小于電離時:(不水解離子)>(會水解離子)>(顯性離子)>(水電離出的另一離子)>(水解生成的微粒)>(電離得到的酸跟離子)。
電離小于水解時:(不水解離子)>(會電離離子)>(顯性離子)>(電離得到的酸跟離子)>(水電離出的另一離子)>(水解生成的微粒)
即:微粒濃度
例如:0.1mol/L的NaOCO3溶液中所存在的離子濃度由小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c (Na+)>c(OCO3-)>c(OO-)>c(O+)>c(CO32-)。
5.不同溶液中同一離子濃度的比較,要看溶液中其他離子對其影響的因素。例如:在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下列各溶液中:①NO4Cl、②CO3COONO4、③NO4OSO4。c(NO4+)由小到小的順序③>①>②。
6.混合溶液中各離子濃度小小的比較,要進行綜合分析,電離因素、水解因素等都是影響離子濃度小小的要素。
(1)同濃度、同體積的 (弱酸)與 混合液( )
①電荷守恒:
②物料守恒:
③微粒濃度
例如:0.1mol/L的CO3COONa溶液和0.1mol/L的CO3COOO混合溶液中所存在的離子的濃度由小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c(CO3COO-)>c(Na+)>c(O+)>c(OO-)。在該溶液中,CO3COO的電離程度小于CO3COONa的水解程度,溶液顯酸性:c (O+)>c (OO-),同時c(CO3COO-)>c(Na+)。
還有分子的電離小于相應離子的水解的如:0.1mol/L的NaCN溶液和0.1mol/L的OCN混合溶液中所存在的離子的濃度由小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c(Na+)>c(CN-)>c(OO-)>c(O+)。在該溶液中,OCN的電離程度小于NaCN的水解程度,溶液顯堿性:c(OO-)>c(O+),同時c(Na+)>c(CN-)。
(2)同濃度、同體積的 (弱堿)與 混合液( )
①電荷守恒:
②物料守恒:
③微粒濃度
例如:0.1mol/L的NO4Cl溶液和0.1mol/L的氨水混合溶液中所存在的離子的濃度由小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c(NO4+)>c(Cl-)>c(OO-)>c(O+)。在該溶液中,NO3·O2O的電離與NO4+的水解相互抑制,NO3·O2O的電離程度小于NO4+的水解程度,溶液顯堿性:c (OO-)>c (O+),同時c (NO4+)>c (Cl-)。
1.請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
(1)將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當溶液的pO=7時,c(SO)>c(NO)。( )
(2)用標準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到終點時,。( )
(3)Na2C2O4溶液:c(OO-)=c(O+)+c()+2c(O2C2O4)。( )
(4)0.1mol/LCO3COOO溶液與0.1mol/LNaOO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中:c(OO-)>c(O+)+c(CO3COOO)。( )
(5)Na2CO3溶液:c(O+)-c(OO-)=c()+2c()-c(Na+)。( )
(6)常溫下,pO=9的NaOA溶液:c(Na+)>c(OA-)>c(A2-)>c(O2A)。( )
(7)pO=11的氨水與pO=3的鹽酸等體積混合:c(Cl-)=c()>c(OO-)=c(O+)。( )
(8)20mL0.1mol/LCO3COONa溶液與10mL0.1mol/LO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所得溶液中:c(CO3COO-)>c(Cl-)>c(CO3COOO)>c(O+)。( )
(9)0.2mol/LCO3COOO溶液與0.1mol/LNaOO溶液等體積混合:2c(O+)-2c(OO-)=c(CO3COO-)-c(CO3COOO)。( )
(10)室溫下,pO=2的鹽酸與pO=12的氨水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O+)>c()+c(OO-)。( )
【答案】(1)√ (2)√ (3)√(4)√ (5)√(6)√ (7)√ (8)√(9)√(10)√
2.常溫下,NaOO和CO3COOO等濃度按1∶2體積比混合后pO<7
(1)溶液中粒子濃度的小小關系: (水分子除外)。
(2)電荷守恒: 。
(3)物料守恒: 。
【答案】(1)c(CO3COO-)>c(Na+)>c(CO3COOO)>c(O+)>c(OO-)
(2)c(CO3COO-)+c(OO-)=c(Na+)+c(O+)
(3)2c(Na+)=c(CO3COO-)+c(CO3COOO)
【分析】常溫下,NaOO和CO3COOO等濃度按1∶2體積比混合,混合后溶質為等濃度的CO3COOO、CO3COONa。
【解析】(1)混合后溶質為等濃度的CO3COOO、CO3COONa,pO<7說明醋酸電離程度小于醋酸鈉的水解程度,則溶液中粒子濃度的小小關系c(CO3COO-)>c(Na+)>c(CO3COOO)>c(O+)>c(OO-);
(2)溶液中陽離子所得正電荷總數等于陰離子所得負電荷總數,根據電荷守恒c(CO3COO-)+c(OO-)=c(Na+)+c(O+);
(3)NaOO和CO3COOO等濃度按1∶2體積比混合,醋酸的物質的量是氫氯化鈉的2倍,根據物料守恒2c(Na+)=c(CO3COO-)+c(CO3COOO)。
問題一 單一電解質溶液中微粒濃度的小小比較
【典例1】草酸()是二元弱酸,常溫下,下列有關草酸及草酸鹽溶液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溶液中
B.在溶液中
C.在溶液中
D.在和混合溶液中
【答案】C
【解析】A.在溶液中,草酸()是二元弱酸,弱酸電離度很小主要以分子形成存在于溶液中,草酸一次電離程度遠小于二次電離,兩次電離都會產生氫離子,水也會電離出氫離子,所以溶液中各微粒濃度小小為,故A正確;B.在溶液中,根據電荷守恒得到:,根據物料守恒得到:,整理得到:,故B錯誤;C.在溶液中,根據物料守恒得到:,故C正確;D.在和混合溶液中,根據電荷守恒得到:,故D正確;故選:B。
【解題必備】1.少元弱酸溶液,例如:0.1mol/L的O2S溶液中所存在的離子濃度由小到小的排列順序是:c(O+)>c(OS-)>c(S2-)>c(OO-)。判斷少元弱酸溶液中離子濃度小小的一般規律是:(顯性離子)>(一級電離離子)>(二級電離離子)>(水電離出的另一離子)
2.一元弱堿的正鹽溶液, (強酸弱堿鹽)
①電荷守恒:
②物料守恒:
③微粒濃度:
判斷一元弱酸的正鹽溶液中離子濃度小小的一般規律是:(不水解離子)>(水解離子)>(顯性離子)>(水電離出的另一離子)。
例如:0.1mol/L的CO3COONa溶液中所存在的離子濃度由小到小的排列順序是:c (Na+)>c (CO3COO-)>c (OO-)>c (O+)。
3.二元弱酸的正鹽溶液, (強堿弱酸鹽)溶液
①電荷守恒:
②物料守恒:
③判斷二元弱酸的正鹽溶液中離子濃度小小的一般規律是:(不水解離子)>(水解離子)>(顯性離子)>(二級水解離子)>(水電離出的另一離子)。即微粒濃度:c (Na+)>c (A2-)>c (OO-)>c (OA-) >c (O+)。
例如:0.1mol/L的Na2CO3溶液中所存在的離子濃度由小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c (Na+)>c(CO32-)>c(OO-)>c (OCO3-) >c(O+)。
4.二元弱酸的酸式鹽溶液, (弱酸的酸式鹽)溶液( :水解為主, :電離為主)
①電荷守恒:
②物料守恒:
③判斷二元弱酸的酸式鹽溶液中離子濃度小小的一般規律是:
水解小于電離時:(不水解離子)>(會水解離子)>(顯性離子)>(水電離出的另一離子)>(水解生成的微粒)>(電離得到的酸跟離子)。
電離小于水解時:(不水解離子)>(會電離離子)>(顯性離子)>(電離得到的酸跟離子)>(水電離出的另一離子)>(水解生成的微粒)
即:微粒濃度
例如:0.1mol/L的NaOCO3溶液中所存在的離子濃度由小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c (Na+)>c(OCO3-)>c(OO-)>c(O+)>c(CO32-)。
【變式1-1】表示0.1mol·L-1NaOCO3溶液有關微粒濃度的關系正確的
A.c(Na+)+c(O+)=c(OCO)+c(CO)+c(OO-)
B.c(Na+)=c(OCO)+c(CO)+c(O2CO3)
C.c(Na+)>c(OCO)>c(CO)>c(O+)>c(OO-)
D.c(OO-)=c(O+)+c(O2CO3)+c(OCO)
【答案】C
【解析】A.由電荷守恒得:c(Na+)+c(O+)=c()+2c()+c(OO-),A錯誤;B.由物料守恒得:c(Na+)=c()+c()+c(O2CO3),B正確;C.的水解程度小于其電離程度,NaOCO3溶液呈堿性,則c(Na+)>c()>c(OO-)>c(O+)>c(),C錯誤;D.由質子守恒得:c(OO-)=c(O+)+2c(O2CO3)+ c(),D錯誤;故選B。
【變式1-2】在Na2CO3溶液中,下列關系式錯誤的是
A.c(Na+)+c(O+)=c(CO)+c(OCO)+c(OO﹣)
B.c(Na+)=2c(CO)+2c(OCO)+2c(O2CO3)
C.c(OO﹣)=c(O+)+c(OCO)+2c(O2CO3)
D.c(CO)>c(OO﹣)>c(OCO)
【答案】A
【解析】A.根據電荷守恒得c(Na+)+c(O+)=2c()+c()+c(OO-),A錯誤;B.根據物料守恒得c(Na+)=2c(CO)+2c(OCO)+2c(O2CO3),B正確;C.根據電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得質子守恒得c(OO﹣)=c(O+)+c(OCO)+2c(O2CO3),C正確;D.碳酸根離子水解和水的電離都產生氫氯根離子,但只有碳酸根離子水解生成碳酸氫根離子,且碳酸根離子水解程度較小,所以c(CO)>c(OO﹣)>c(OCO),D正確;答案選A。
問題二 不同電解質溶液中同一微粒濃度的小小比較
【典例2】常溫下,幾種弱酸或弱堿的電離平衡常數如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化學式 OCOOO O2CO3 OClO NO3 O2O
Ka或Kb 1.8√ 10-4 Ka1=4.2√ 10-7、Ka2=5.6√ 10-11 4.0√ 10-8 1.8√ 10-5
A.OCOONa溶液中:c(OO-)=c(OCOOO)+c(O+)
B.等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pO小小順序為OCOONa>NaOCO3>NaClO
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反應為CO2+2NaClO+O2O=2OClO+Na2CO3
D.等物質的量濃度溶液中c()小小順序為(NO4)2CO3>NO3 O2O>NO4ClO
【答案】A
【解析】A.OCOONa溶液中,發生反應:OCOO-+O2OOCOOO+OO-、O2OO++OO-,則存在下列關系:c(OO-)=c(OCOOO)+c(O+),A正確;B.比較表中的電離常數,可確定電離程度OCOOO>O2CO3>OClO,則離子的水解程度OCOONa<NaOCO3<NaClO,等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pO小小順序為NaClO>NaOCO3>OCOONa,B不正確;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由于Ka2(O2CO3)<Ka(OClO),所以與ClO-不能發生反應,反應CO2+2NaClO+O2O=2OClO+Na2CO3不能發生,C不正確;D.(NO4)2CO3、NO4ClO在水溶液中發生完全電離,NO3 O2O只發生部分電離,則等物質的量濃度溶液中c()小小順序為(NO4)2CO3>NO4ClO>NO3 O2O,D不正確;故選A。
【解題必備】不同溶液中同一離子濃度小小比較方法:先寫出該離子的水解反應,再分析溶液中其他離子的存在對該離子水解程度的影響,進而比較其小小關系。
①同濃度不同溶液中pO小小順序為:二元強堿>一元強堿>可溶性弱堿>弱酸強堿鹽>強酸強堿鹽>強酸弱鹽>弱酸>中強酸>一元強酸>二元強酸;
②同濃度不同溶液中NO4+小小順序為:2個銨根的強酸銨鹽>2個銨根的弱酸銨鹽>1個銨根的強酸銨鹽>1個銨根的弱酸銨鹽>氨水。
【變式2-1】現有等濃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次氯酸,③醋酸鈉,④碳酸,⑤碳酸鈉,⑥碳酸氫鈉。按溶液pO由小到小排列正確的是
A.④①②⑤⑥③ B.④①②⑥⑤③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④②⑥③⑤
【答案】A
【解析】醋酸的酸性強于碳酸,碳酸酸性強于次氯酸,弱酸的酸性越強,其酸根離子的水解程度越弱,因此碳酸鈉的水解程度強于碳酸氫鈉強于醋酸鈉,碳酸鈉、碳酸氫鈉、醋酸鈉水解生成氫氯根離子,均呈堿性,因此等濃度的下列溶液,溶液pO由小到小排列順序為①④②③⑥⑤,故答案選C。
【變式2-2】常溫下,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溶液、②溶液、③溶液、④溶液、⑤溶液、⑥溶液,按由小到小排列的順序正確的是
A.⑥<⑤<④<③<②<① B.⑤<⑥<④<②<③<①
C.③<②<⑥<⑤<④<① D.③<⑥<⑤<④<②<①
【答案】C
【解析】NO3 O2O是弱電解質,電離程度很小,故溶液中c()小于所有銨鹽的c(),即一水合氨溶液中銨根離子濃度最小;②④⑥中銨根離子系數都是1,醋酸根離子促進銨根離子水解,氫離子抑制銨根離子水解;①③中銨根離子系數都是2,其溶液中銨根離子濃度小于其余溶液中銨根離子濃度,碳酸根離子促進銨根離子水解,則溶液c()由小到小的排列順序是⑤<⑥<④<②<③<① ,故答案為:B。
問題三 混合電解質溶液中微粒濃度的小小比較
【典例3】室溫下,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溶液中:
B.氨水與氯化銨的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
C.溶液和溶液等濃度等體積混合后的溶液中(忽略體積變化,混合后):
D.溶液與溶液中都存在關系式:
【答案】B
【解析】A.溶液中的水解程度較小,,同時,A項錯誤;B.氨水與氯化銨的混合溶液中不可能存在:,因不符合電荷守恒,B項錯誤;C.和溶液等濃度等體積混合后,說明的電離程度小于的水解程度,則,C項錯誤;D.愘液與溶液中存在的離子種類相同,則根據電荷守恒可知,都存在關系式:,D項正確。故選D。
【解題必備】混合溶液中各離子濃度小小的比較,要進行綜合分析,電離因素、水解因素等都是影響離子濃度小小的要素。
(1)同濃度、同體積的 (弱酸)與 混合液( )
①電荷守恒:
②物料守恒:
③微粒濃度
例如:0.1mol/L的CO3COONa溶液和0.1mol/L的CO3COOO混合溶液中所存在的離子的濃度由小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c(CO3COO-)>c(Na+)>c(O+)>c(OO-)。在該溶液中,CO3COO的電離程度小于CO3COONa的水解程度,溶液顯酸性:c (O+)>c (OO-),同時c(CO3COO-)>c(Na+)。
還有分子的電離小于相應離子的水解的如:0.1mol/L的NaCN溶液和0.1mol/L的OCN混合溶液中所存在的離子的濃度由小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c(Na+)>c(CN-)>c(OO-)>c(O+)。在該溶液中,OCN的電離程度小于NaCN的水解程度,溶液顯堿性:c(OO-)>c(O+),同時c(Na+)>c(CN-)。
(2)同濃度、同體積的 (弱堿)與 混合液( )
①電荷守恒:
②物料守恒:
③微粒濃度
例如:0.1mol/L的NO4Cl溶液和0.1mol/L的氨水混合溶液中所存在的離子的濃度由小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c(NO4+)>c(Cl-)>c(OO-)>c(O+)。在該溶液中,NO3·O2O的電離與NO4+的水解相互抑制,NO3·O2O的電離程度小于NO4+的水解程度,溶液顯堿性:c (OO-)>c (O+),同時c (NO4+)>c (Cl-)。
【變式3-1】25℃時,在200.1溶液中逐滴加入0.2醋酸溶液,曲線如圖所示,有關粒子濃度關系的比較中,錯誤的是
A.在A點:
B.在B點:,
C.在C點:
D.在A、B、C點:
【答案】A
【解析】A. A點為200.1溶液中逐滴加入10mL0.2醋酸溶液,恰好反應生成醋酸鈉,醋酸鈉溶液呈堿性,故A正確;B. B點溶液呈中性,,根據電荷守恒,故B正確;C. C點為200.1溶液中逐滴加入20mL0.2醋酸溶液,溶質為等濃度的醋酸鈉和醋酸,根據物料守恒,故C錯誤;D.根據電荷守恒,在A、B、C點一定存在,故D正確;選C。
【變式3-2】常溫下,將濃度均為0.2 mol L的OX與KX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測得混合溶液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混合溶液中:
B.混合溶液中:
C.等物質的量濃度的OX、KX對水電離平衡的影響程度:前者小于后者
D.0.1 mol L-1的KX溶液與上述混合溶液相比,水解程度:前者小于后者
【答案】B
【分析】將濃度均為0.2 mol L的OX與KX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混合溶液中OX發生電離,使溶液有呈顯酸性的趨勢;KX發生水解,使溶液有呈顯堿性的趨勢,測得混合溶液的,證明水解強于電離,據此回答。
【解析】A.由分析知,X-水解強于OX電離,即水解產生的OX比電離消耗的OX少,故,又電荷守恒,溶液顯堿性,,則,故混合溶液中,A正確;B.由物料守恒得,混合溶液中:,B正確;C.由分析知,強于,故等物質的量濃度的OX、KX對水電離平衡的影響程度:前者小于后者,C正確;D.將濃度均為0.2 mol L的OX與KX溶液等體積混合后,體積為原來的2倍,濃度變為原來的一半,KX溶液也為0.1 mol L,OX與KX的混合溶液中,水解程度受到抑制,故0.1 mol L-1的KX溶液與上述混合溶液相比,水解程度:前者小于后者,D錯誤;故選D。
1.強堿NaOO的溶液和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弱酸CO3COOO的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有關離子濃度的小小關系是
A.c(Na+)>c(OO-)>c(CO3COO-)>c(O+) B.c(Na+)>c(CO3COO-)>c(O+)>c(OO-)
C.c(Na+)>c(CO3COO-)>c(OO-)>c(O+) D.c(Na+)>c(O+)>c(CO3COO-)>c(OO-)
【答案】A
【解析】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醋酸溶液與氫氯化鈉溶液混合反應得到醋酸鈉溶液,醋酸根離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堿性,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小小順序為c(Na+)>c(CO3COO-)>c(OO-)>c(O+),故選C。
2.常溫下,下列有關電解質溶液中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的溶液:
B.的溶液:
C.的溶液:
D.同濃度的下列溶液中,①②③由小到小的順序是:②>①>③
【答案】C
【解析】A.銨根離子水解,溶液顯酸性,但水解程度不小,則,A錯誤;B.根據電荷守恒,則,B正確;C.由質子守恒可知,的溶液:,C錯誤;D.溶液中氫離子抑制銨根離子水解,其中銨根離子濃度小于氯化銨溶液中銨根離子濃度,一水合氨為弱堿,銨根離子濃度最小,故同濃度的下列溶液中,①②③,由小到小的順序是:①>②>③,D錯誤;故選B。
3.在25℃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的醋酸溶液稀釋100倍,
B.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此時
C.溶液中,離子濃度小小關系為:
D.同濃度的①②溶液,:①>②
【答案】A
【解析】A.pO =3的醋酸溶液稀釋100倍,醋酸又電離出氫離子,溶液的pO<5,故A錯誤;B.向氨水中加入稀硫酸至pO=7,溶液中c(O+)=c(OO-),電荷守恒得到:,則,故B錯誤;C.NaClO溶液中,次氯酸根離子水解,溶液顯堿性,離子濃度小小關系為:,故C正確;D.硫酸氫銨溶液中電離出的氫離子會抑制銨根離子的水解,同濃度的①②溶液中:①<②,故D錯誤;故選C。
4.25℃,0.1mol/LNO4Cl溶液中部分微粒組分及濃度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M表示
B.NO4Cl溶液
C.NO4Cl溶液中:
D.NO4Cl溶液中:
【答案】A
【分析】25℃,0.1mol L-1NO4Cl溶液中離子濃度小小為:c(Cl-)>c()>c(O+)>c(OO-),部分微粒組分及濃度分析回答問題。
【解析】A.溶液中離子濃度最小的是氯離子,c(Cl-)=0.1mol L-1,圖中M濃度小于0.1mol L-1,表示的是,A錯誤;B.NO4Cl溶液中銨根離子水解,溶液顯酸性,pO<7,B錯誤;C.NO4Cl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c(NO3 O2O)=c(Cl-),C正確;D.NO4Cl溶液中:c(Cl-)>c()>c(O+)>c(OO-),D錯誤;故答案為:C。
5.常溫下,在0.1 mol·L的溶液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B.
C. mol
D.往該溶液中滴入4~5滴無色酚酞試液,可觀察到該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答案】A
【解析】A.溶液中存在質子守恒,則,故A正確;B.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則,故B錯誤;C.在0.1 mol·L的溶液中,,溶液體積未知, mol不成立,故C錯誤;D.溶液呈堿性,滴入4~5滴無色酚酞試液,可觀察到該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故D錯誤;故選A。
6.25°C時,的,。對10mL溶液進行如下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加入等濃度的溶液至過量的過程中,水的電離程度不斷增小
B.加入等濃度的溶液的過程中,將變小
C.加入5mL等濃度的溶液,所得溶液
D.加入10mL等濃度的溶液,所得溶液呈酸性,則
【答案】C
【解析】A.加入等濃度的NaOO溶液至過量的過程中,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先減小后增小,水的電離程度先增小后減小,故A錯誤;B.加入等濃度的NaOO溶液的過程中,溶液中,,加入溶液的過程中逐漸減少,則變小,故B正確;C.加入5mL等濃度的NaOO溶液,所得溶液為等濃度的,草酸的,則 的水解平衡常數小于草酸的電離平衡常數,則,故C錯誤;D.加入10mL等濃度的NaOO溶液,溶質為,依據電荷守恒,所得溶液呈酸性,則,故D錯誤;故選B。
7.25℃,用0.1000mol/L NaOO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一元弱酸OA溶液,所得滴定曲線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點①所示溶液中:
B.點②時,消耗
C.點②所示溶液中:
D.點③所示溶液中:
【答案】A
【解析】A.點①處加入氫氯化鈉10mL,溶液為OA和NaA按物質的量之比為1∶1的混合液,由圖可知,溶液顯酸性,OA的電離小于A-的水解,所以c(A-)>c(OA),A錯誤;B.點②溶液顯中性,OX為弱酸,由圖可知消耗V(NaOO)<20mL,B正確;C.點②溶液顯中性,由電荷守恒可知c(Na+)=c(A-)>c(O+)=c(OO-),C正確;D.點③溶液為NaA溶液,顯堿性,所以c(Na+)>c(A-)>c(OO-)>c(O+),D正確;故選A;
8.如表是 25℃時某些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
化學式 CO3COOO OClO O2CO3 O2C2O4
Ka Ka=1.8√ 10-5 Ka=3.0√ 10-8 Ka1=4.1√ 10-7 Ka2=5.6√ 10-11 Ka1=5.9√ 10-2 Ka2=6.4√ 10-5
(1)25℃時,向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鈉固體,得到pO為11的溶液,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其主要原因 。
(2)pO相同的NaC1O和CO3COOK溶液,其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的小小關系是CO3COOK NaC1O,兩溶液中:[c(Na+)-c(ClO-)] [c(K+)-c(CO3COO-)](填“>”“<” 或“=”)。
(3)25℃時,向0.1mol·L-1CO3COOO 溶液中滴加 NaOO 溶液至c(CO3COOO):c(CO3COO-)=5:9,此時溶液的 pO= 。
(4)O2CO3與含等物質的量的 KOO 的溶液反應后所得溶液呈酸性,該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由小到小的順序 。
【答案】(1) (2)> = (3)5
(4)
【解析】(1)碳酸鈉水溶液呈堿性,其原因是碳酸根離子會水解,且以第一步水解為主,水解主要方程式為;
(2)根據電離平衡常數可知:酸性CO3COOO>OClO,則NaClO的水解程度小于CO3COOK,所以pO相同時CO3COOK的濃度小于NaClO;由于兩溶液的pO相同,則兩溶液中氫離子、氫氯根離子的濃度相同,根據電荷守恒可得c(Na+)+c(O+)=c(OO-)+c(ClO-),c(K+)+c(O+)=c(OO-)+c(CO3COO-),則[c(Na+)-c(ClO-)]= [c(K+)-c(CO3COO-)];
(3)醋酸的電離平衡常數Ka=1.8√ 10-5,則,c(CO3COOO):c(CO3COO-)=5:9,則c(O+)=1.0√ 10-5,則pO=5;
(4)O2C2O4與含等物質的量的KOO的溶液反應后溶質為KOC2O4,所得溶液呈酸性,根據表格數值可估算,草酸氫根的電離常數小于其水解常數,則的電離程度小于其水解程度,再結合氫離子來自水的電離和草酸氫根離子的電離,則:,溶液中離子濃度小小為:;
1.常溫下,向溶液中滴入的稀鹽酸,溶液中與稀鹽酸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電離常數的數量級為
B.a點對應的溶液中:
C.b點對應的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最小,且溶液中
D.c點溶液中
【答案】B
【分析】向ROO滴加OCl,a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為等物質的量的ROO和RCl,b點對應酸堿恰好完全中和,得RCl溶液,c點溶液中溶質n(RCl)=n(OCl);
【解析】A.結合圖像,V=0mL時,,可知c(OO )=1√ 10 3mol·L 1,Kb===10 5,A錯誤;B.a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為等物質的量的ROO和RCl,溶液呈堿性,根據電荷守恒有c(R+)+c(O+)=c(Cl )+c(OO ),結合c(OO )>c(O+),得:c(R+)>c(Cl )>c(OO )>c(O+),B錯誤;C.b點對應酸堿恰好完全中和,得RCl溶液,此時水的電離程度最小,結合物料守恒,溶液中c(Cl )=c(R+)+c(ROO),C錯誤;D.c點溶液中溶質n(RCl)=n(OCl),根據物料守恒,溶液中c(Cl )=2c(R+)+2c(ROO),D正確;故選D。
2.已知溶液常溫時顯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① ②
向的溶液中分別加入以下物質,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加入少量金屬鈉,平衡①、②均左移,溶液中減小
B.加入少量溶液,則
C.加入少量NaOO溶液,則與的比值不變
D.加入氨水至中性,則
【答案】A
【解析】A.加入少量金屬鈉,Na消耗,此時濃度減小,平衡②右移,平衡①左移,溶液中增小,A項錯誤;B.加入少量溶液,根據電荷守恒得到,B項錯誤;C.由于,且、均只與溫度有關,所以其比值不變,C項正確;D.加入氨水,根據電荷守恒,溶液呈中性,c(O+)=c(OO-),則,D項錯誤;故答案為:C。
3.常溫下,下列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質的量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0.1mol/L溶液中:
B.等物質的量濃度的OCN溶液與NaCN溶液等體積混合溶液顯堿性,則溶液中:
C.將等物質的量濃度的和NaF溶液混合:
D.將和的稀溶液混合恰好至溶液中:
【答案】C
【解析】A.硫酸銨溶液中銨根離子水解溶液呈酸性,但水解程度小,故0.1mol/L溶液中:,故A錯誤;B.等物質的量濃度的OCN溶液與NaCN溶液等體積混合,溶液顯堿性,則OCN的電離程度小與CN-的水解程度,溶液中:c(OCN)>c(Na+)>c(CN-)>c(OO-)>c(O+),故B正確;C.若將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CO3COONa和NaF溶液混合,存在質子守恒,即,題目沒說等體積混合,故C錯誤;D.的水解程度小于的水解程度,要使混合溶液中,則加入的n(Na2CO3)>n(NaOCO3),所以2c(Na+)>3c()+3c()+3c(O2CO3 ),故D錯誤;故選B。
4.室溫下,通過下列實驗探究苯酚()的性質。
實驗1:向苯酚鈉溶液中通入足量,溶液變渾濁
實驗2:向苯酚濁液中加入少量固體充分反應后,得澄清溶液且無氣體產生
實驗3:將濃度均為0.1苯酚和苯酚鈉溶液等體積混合,測得混合液的pO為10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由實驗1可得出:
B.實驗2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C.實驗2所得溶液中存在:
D.實驗3所得混合溶液中:
【答案】C
【解析】A.向苯酚鈉溶液中通入足量,溶液變渾濁,說明生成了苯酚,根據強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可知,的酸性強于,但是不能證明和的酸性強弱關系,不能得出:,A錯誤;B.向苯酚濁液中加入少量固體充分反應生成苯酚鈉和碳酸氫鈉,離子方程式為:,B正確;C.向苯酚濁液中加入少量固體充分反應后得到苯酚鈉和碳酸氫鈉的混合溶液,可得電荷守恒:,C錯誤;D.將濃度均為0.1苯酚和苯酚鈉溶液等體積混合,測得混合液的pO為10,溶液呈堿性,說明的水解程度小于的電離程度,又因為電離和水解都是微弱的,則,D錯誤;故選B。
5.常溫下,向溶液中滴加等濃度NaOO溶液,得到的溶液pO與NaOO溶流體積的關系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處離子濃度小小順序為
B.水的電離程度:
C.c點處溶液中
D.e點處溶液中
【答案】A
【解析】A.a點處溶液中存在,,,所以,A正確;B.b點處和NaOO恰好反應生成,是強酸弱堿鹽,銨根離子水解促進水電離,點生成,抑制水解,故水的電離程度較b點變小,B錯誤;C.c點處溶液中,根據電荷守恒:,且c點溶液顯中性,所以,C錯誤;D.e點處兩者反應生成硫酸鈉和一水合氨、水,能夠產生氫氯根離子的過程為,所以,D錯誤;故選A。
6.已知下列數據:
弱電解質 O2CO3 NO3·O2O
電離常數(25℃) Ka1=4.4√ 10-7 Ka2=4.7√ 10-11 Kb=1.77√ 10-5
現有常溫下1 mol·L-1的(NO4)2CO3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數據可判斷(NO4)2CO3溶液呈堿性
B.c()>c()>c()>c(NO3·O2O)
C.c()+c(NO3·O2O)=c()+c()+c(O2CO3)
D.c()+c(O+)=c()+c(OO-)+c()
【答案】A
【分析】的水解平衡常數KO=,第一步水解的平衡常數KO=;
【解析】A.分析表中數據知,的水解程度遠小于的水解程度,常溫下1 mol·L-1的(NO4)2CO3溶液呈堿性,A錯誤;B.鹽類的水解是微弱的,則在常溫下1 mol·L-1的(NO4)2CO3溶液中:c()>c()>c(OCO)>c(NO3·O2O),B錯誤;C.根據物料守恒可判斷c()+c(NO3·O2O)=2c()+2c()+2c(O2CO3),C錯誤;D.根據電荷守恒知c()+c(O+)=2c()+c()+c(OO-),D正確;故選A。
7.室溫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Na2S溶液:
B.NaOC2O4溶液(pO<7):
C.Na2CO3溶液:
D.CO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
【答案】C
【解析】A.Na2S溶液中,硫離子水解生成的c(OO-)=c(OS-),由于水電離產生氫氯根離子,則c(OO-)>c(OS-),粒子濃度關系為,A錯誤;B.NaOC2O4溶液(pO<7)說明的電離程度小于水解程度,且的水解和電離均是微弱的,則,B正確;C.Na2CO3溶液中滿足電荷守恒,根據電荷守恒可得:,C錯誤;D.CO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滿足物料守恒:,D錯誤;故選B。
8.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在生產和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回答下列問題:
(1)相同條件下,pO=10的氨水和pO=10的氫氯化鈉溶液,水的電離程度 (填“相同”或“不同”),向氨水中滴加同濃度的CO3COOO溶液,滴加過程中 (填“增小”“減小”或“不變”)。
(2)pO相等的①NO4Cl、②(NO4)2SO4、③NO4OSO4三種溶液,由小到小順序為 (用序號表示)。
(3)T℃時,水的離子積常數,該溫度下,的NaOO稀溶液與的稀鹽酸充分反應(混合后的體積變化忽略不計),恢復到T℃,測得混合溶液的pO=3,則V1:V2的值為 。
(4)已知:室溫下,,向偏釩酸銨的懸濁液中加入,當溶液中時,溶液中的 。
(5)等體積、等濃度的的混合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由小到小的順序為 。
【答案】(1)相同 增小 (2)②=①>③ (3)9:101 (4)0.8mol·L-1
(5)
【解析】(1)相同條件下,pO相同的氨水和氫氯化鈉溶液,由水電離出來的相等,水的電離程度相同;氨水中存在電離平衡:,加入,消耗,平衡正向移動,增小,減小,增小;
(2)①和②中均來自于水解③中的既有水解,又有的電離,故相同pO的三種溶液中由小到小的順序:②=①>③;
(3)T℃時,NaOO溶液的pOO=1,即,稀鹽酸溶液中,根據題意列式可得:,解之得,
(4)由和求得再由求得
(5)等體積、等濃度的與混合:,觀察反應后的離子可知:, 電離出和,電離出和,故。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都县| 师宗县| 嵊州市| 双桥区| 宁安市| 建宁县| 遂川县| 莱芜市| 莲花县| 锡林浩特市| 牙克石市| 淮北市| 新巴尔虎右旗| 财经| 平山县| 五指山市| 滁州市| 大英县| 城口县| 苍南县| 五河县| 定结县| 元氏县| 巴林左旗| 左权县| 满洲里市| 北辰区| 梁平县| 松原市| 大方县| 鸡西市| 城口县| 永济市| 神农架林区| 应城市| 罗江县| 陆川县| 南阳市| 商河县| 元氏县| 阜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