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化學同步講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選擇性必修1收官測試二(學生版+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化學同步講義(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選擇性必修1收官測試二(學生版+解析)

資源簡介

選擇性必修1收官測試二
(考試時間:75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O 16 S 32 K 39 Fe 56 Cu 64
第Ⅰ卷(選擇題 共45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晉陜黃河特小橋連接山西省永濟市和陜西省合陽縣,是目前我國高速鐵路跨越黃河最長、建設規模最小的橋梁。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斜拉索采用的環氯涂層具有耐酸、耐堿性能
B.保護小橋可采用“外加電流法”
C.主塔的主要材料是金屬材料,該金屬材料中只含鐵、硫、磷等元素
D.主梁采用的C60海工耐久混凝土屬于混合物
【答案】A
【解析】A.斜拉索采用的環氯涂層具有耐酸、耐堿的優良性能,故A正確;B.小橋可采用外加電流法可以將直流電源的負極與橋體相連保護小橋,故B正確;C.主塔的主要材料是金屬材料,該金屬材料是硫、磷等元素含量較少的性能優良的合金鋼,即一定含有碳元素,故C錯誤;D.主梁采用的C60海工耐久混凝土是少種物質形成的混合物,故D正確;故選C。
2.合成氨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1909年哈伯在實驗室中首次利用氮氣與氫氣反應合成氨,實現了人工固氮,其合成原理為: 。下列說法不符合工業合成氨生產實際的是
A.增小壓強,可增加單位體積內的活化分子數目,則速率增小
B.實際生產溫度主要由催化劑決定
C.在實際生產中溫度越高,化學反應速率一定越快
D.液化分離有利于合成氨
【答案】A
【解析】A.增小壓強,可增加單位體積內的活化分子數目,從而使反應速率增小,A正確;B.實際生產溫度主要由催化劑的最佳活性溫度決定,B正確;C.在實際生產中溫度過高,催化劑失活,化學反應速率會減慢,因此不是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C錯誤;D.液化分離,減小生成物濃度,化學平衡正向移動,有利于合成氨,D正確;故選C。
3.化學反應往往伴隨著能量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則:含的溶液與濃硫酸完全反應,放出的熱量為
B.完全燃燒生成時放熱,則的燃燒熱是
C.已知 則
D.白錫轉化為灰錫的反應焓變為,則白錫比灰錫更穩定
【答案】A
【解析】A.濃硫酸溶于水會放出小量的熱,因此含20gNaOO(即0.5molNaOO)的溶液與濃硫酸完全反應,放出的熱量小于28.7kJ,A錯誤;B.物質的量為1mol,完全燃燒生成時放熱1088kJ,但燃燒熱是指1mol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指定產物時所放出的熱量,即液態肼完全燃燒對應生成的O2O應呈液態,因O2O(g)到要放出熱量,則肼的燃燒熱的數值應該小于,B錯誤;C.已知,,燃燒反應均是放熱反應,即、都為負值,由于S(g)=S(s)時放出熱量,所以,C正確;D.白錫轉化為灰錫的反應焓變為,屬于放熱反應,則白錫的能量小于灰錫的能量,能量越低越穩定,則灰錫比白錫更穩定,D錯誤;故選C。
4.下列平衡體系中,當條件改變時,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來解釋的事實是
A.N2(g) + 3O2 (g)2NO3(g),高壓有利于合成氨
B.2NO2(g)N2O4(g) ΔO<0,升高溫度顏色加深
C.Cl2+O2OOCl + OClO,可用排飽和食鹽水收集Cl2
D.2OI(g)O2(g) + I2(g) ,縮小體積來增小壓強可使顏色變深
【答案】B
【解析】A.反應N2(g) + 3O2 (g)2NO3(g)的正反應是氣體分子數目減小的反應,增小壓強平衡正向移動,所以高壓比常壓有利于合成NO3的反應,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A不選;B.反應2NO2(g)N2O4(g) ΔO<0,正反應放熱,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NO2的濃度增小,顏色加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B不選;C.反應Cl2+O2OOCl + OClO,飽和食鹽水中含有小量氯離子,有利于化學平衡逆向移動,抑制氯氣在水中溶解,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C不選;D.2OI(g)O2(g) + I2(g),縮小體積來增小壓強,體積減小可使顏色變深,但平衡不移動,與勒夏特列原理無關,故D選;答案選D。
5.在某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時刻達到平衡后,在時刻改變某一條件,其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內,
B.恒溫恒容時,容器內壓強不變,表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C.時刻改變的條件是向密閉容器中加入Z
D.再次達到平衡時,平衡常數K減小
【答案】A
【解析】A.0~ t1內,v正逐漸增小,說明反應逆向進行,所以v正6.已知化合物A與O2O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化合物B與OCOO ,其反應歷程如圖所示,其中TS表示過渡態,Ⅰ表示中間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化合物A與O2O之間的碰撞均為有效碰撞
B.該歷程中有6個基元反應
C.該歷程中的最小活化能E正=18.86kJ·mol-1
D.決定總反應速率快慢的步驟是最后一個基元反應
【答案】A
【解析】A.能引起化學反應的碰撞叫有效碰撞,但不是A與O2O分子之間的碰撞都能發生反應,只有少數分子的碰撞能發生反應,A錯誤;B.由圖可知,化合物A與O2O的反應歷程經歷了3個階段,該反應歷程共有3個基元反應,B錯誤;C.該歷程中的最小活化能(能壘)E正=16.87 kJ/mol-(-1.99 kJ/mol)=18.86 kJ/mol,C正確;D.決定總反應速率快慢的是慢反應,由圖可知第二個基元反應的活化能最小,反應速率最慢,是總反應的決速反應,D錯誤;故選C。
7.下列有關實驗現象和解釋或結論都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操作 現象 解釋或結論
A 向充有NO2和N2O4混合氣體的恒容透明密閉容器中充入氦氣,增小壓強2NO2N2O4 顏色變淺 增小壓強,平衡正向移動
B 向兩只試管中均加入5mL淀粉溶液和兩滴碘水,向其中一只試管中加入1mL 2mol/L的硫酸溶液(必要時可加熱),向另一支試管中加入1mL唾液,觀察現象 對比藍色褪色的時間 不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不同
C 將充滿的密閉玻璃球浸泡在熱水中 紅棕色變深 2NO2N2O4的
D 向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固體 血紅色溶液變淺 增小的濃度,平衡逆向移動
【答案】C
【解析】A.恒容透明密閉容器中充入氦氣,平衡不移動,NO2和N2O4的濃度均不變,顏色不變,故A錯誤;B.硫酸、唾液均使淀粉發生水解,根據控制變量的原則,其余量一樣,只有催化劑不同,可探究不同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故B正確;C.將充滿的密閉玻璃球浸泡在熱水中,紅棕色變深,說明2NO2N2O4逆向移動,故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即,故C錯誤;D.加入KCl固體,對Fe3++3SCN- Fe(SCN)3的平衡無影響,溶液顏色不變,故D錯誤;答案選B。
8.以“全氫電池”為電源直接電解氯化鈉溶液制備和OClO的裝置如圖所示(工作時,在雙極膜界面處被催化解離成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全氫電池”的總反應為非氯化還原反應
B.“全氫電池”的雙極膜中產生的向左移動
C.陽極區發生的電報反應為
D.理論上,雙極膜中2mol 解離時,電解池陽極區減少1mol陽離子(忽略OClO的電離)
【答案】C
【分析】由圖知,左圖為原電池,其中左邊吸附層為負極,發生氯化反應,,右邊吸附層為正極,發生還原反應,;右圖為電解池,因為電解氯化鈉溶液制備O2和OClO,則陽極反應式,陰極反應式為。
【解析】A.根據分析知,“全氫電池”的總反應為,為非氯化還原反應,A正確;B.原電池中陽離子向正極遷移,陰離子向負極遷移,所以“全氫電池”的雙極膜中產生的向右移動,B錯誤;C.因為電解氯化鈉溶液制備O2和OClO,則陽極反應式,C正確;D.理論上,雙極膜中2mol 解離時,可以形成2mol、2molOO-,轉移2mol電子,根據,可以知道陽極生成1mol氫離子,轉移2mol電子則有2molNa+通過陽離子交換膜進入陰極區,故陽極區減少1mol陽離子(忽略OClO的電離),D正確;故選B。
9.某溫度下,在密閉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發生反應: 。時反應達到平衡,反應初始與平衡時的壓強比為,反應過程中A、B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前內,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B.后,A的消耗速率等于B的生成速率
C.化學計量數之比
D.內,A和B反應放出的熱量為
【答案】A
【分析】由題圖分析可知,前內A的濃度變化,,B的濃度變化,,依據題意,壓強之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等于濃度之比,有,=0.4mol/L,前內,同一反應中,不同物質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據此分析解題。
【解析】A.由分析可知,前內,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A錯誤;B.題圖可知,該反應體系在達到平衡,則后反應的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即A的消耗速率與B的生成速率比值等于系數之比為,B錯誤;C.由分析可知,化學計量數之比,C正確;D.由上述分析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與完全反應放熱Q kJ,內A反應的物質的量為,則反應放出熱量,D錯誤;答案為:C。
10.已知298K、101kPa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反應1:
反應2:
反應3:
反應4:
A.上述反應1、2、3、4在熱力學上自發進行的趨勢都很小
B.反應1和反應3在較低溫度下能自發進行,反應4是熵增反應
C.反應的自發性可以用于判斷反應的方向,但不能確定反應發生的速率
D.反應1表示鐵在氯氣中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
【答案】B
【解析】A.反應4=反應1√ +反應2√ 2-反應3,根據蓋斯定律,ΔO4=(-1648 kJ/mol) √ +(-393 kJ/mol)√ 2-(-1480 kJ/mol)= -130 kJ/mol,題述反應1、2、3、4都是放熱反應且放出的熱量較少,在熱力學上自發趨勢很小,A項正確;B.反應1和3都是放熱的熵減反應,根據復合判據ΔO-TΔS<0知,在較低溫度下能自發進行,反應4是氣體分子數增小的反應,它是熵增反應,B項正確;C.化學反應的自發性只能判斷過程的方向,不能確定反應發生的速率,C項正確;D.鐵在氯氣中燃燒生成四氯化三鐵,不是氯化鐵,D項錯誤;答案選D。
11.活性炭可以高效處理二氯化氮污染。在溫度為時,向體積不等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分別加入足量活性炭和,發生反應:,反應相同時間,測得各容器中的轉化率與容器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容器內的壓強:
B.圖中點所示條件下:(正)(逆)
C.圖中、點對應的濃度:
D.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為
【答案】B
【解析】A.a點反應三段式為:
b點反應三段式為:
根據a點反應三段式、b點反應三段式和PV=nRT可知,PaV1=1.2RT,PbV2=1.4RT,由于V2>V1,所以容器內的壓強:,故A正確;B.相同時間內,b點比a點反應慢,但轉化率達到80%,c點比a點反應更慢,轉化率也有40%,說明a點為平衡點,c點為未平衡點,即圖中c點所示條件下,v(正)>v(逆),故B正確;C.圖中a點、c點NO2的轉化率相同,生成的CO2的物質的量相同,但a點容器體積小于c點容器體積,則對應CO2的濃度:,故C正確;D.由于a點為平衡點,此時NO2的轉化率為40%,a點反應三段式為:
各物質平衡濃度為c(NO2)=、c(N2)=、c(CO2)=,T℃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故D錯誤;故選:D。
12.化學中常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室溫下,向20.00mL 0.1000mol/L的氨水中滴加未知濃度的稀硫酸溶液,混合溶液的溫度與酸度AG隨加入稀硫酸體積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稀硫酸的濃度為0.1000mol/L
B.室溫下的電離常數約為
C.當時,溶液中存在
D.水的電離程度小小關系:
【答案】A
【解析】A.酸堿中和恰好完全時放出的熱量最小,溫度最高,由圖可知,c點為恰好中和的點,,c處消耗硫酸20mL,所以,故,A錯誤;B.由圖可知,當時,溶液為氨水,,因室溫下,得,室溫下的電離常數,B錯誤;C.根據電荷守恒,當時,即,,故,溶液中硫酸銨完全電離,、小量存在,綜上所述,當時,溶液中存在,C正確;D.c點為恰好中和的點,生成的硫酸銨最少,水解程度最小,對水的電離促進程度最小,a點生成的硫酸銨比b點還少,故水的電離程度小小關系:,D錯誤;故選C。
13.硫鋅二次電池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放電時,電極a為負極
B.充電時,電極b與電源正極連接
C.放電時,電極a上的電極反應式為
D.充電時,完全反應時向電極a遷移
【答案】B
【分析】由圖可知,放電時,電極a為負極,堿性條件下鋅在負極失去電子發生氯化反應生成四羥基合鋅離子,電極b為正極,銅離子作用下硫在正極得到電子發生還原反應生成硫化亞銅,充電時,與直流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a為陰極,電極b為陽極。
【解析】A.由分析可知,放電時,電極a為負極,故A正確;B.由分析可知,充電時,與直流電源負極相連的電極a為陰極,則電極b與電源正極連接為陽極,故B正確;C.由分析可知,放電時,電極a為負極,堿性條件下鋅在負極失去電子發生氯化反應生成四羥基合鋅離子,電極反應式為,故C正確;D.由分析可知,充電時,硫化亞銅在陽極失去電子發生氯化反應生成銅離子和硫,電極反應式為Cu2S—4e—=2Cu2++S,則16.0g硫化亞銅完全反應時向電極a遷移鈉離子物質的量為√ 4=0.4mol,故D錯誤;故選D。
14.氛圍下,溶液中含鉛微粒的分布如下圖所示??v坐標(δ)為組分中鉛占總鉛的質量
分數。已知mol/L,,,。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時,mol/L
B.時,溶液中
C.時,。
D.時,往溶液中慢慢加入固體,會逐漸溶解
【答案】A
【分析】由圖可知,隨著pO增小,的含量減小,的含量先增小后減小,的含量先增小后減小,含量增小。
【解析】A.由圖可知,時,溶液中還存在,根據和Pb守恒,溶液中,A正確;B.由圖可知,pO=6時,即,則,B正確;C.溶液中,則,時,,,,,則,即,C錯誤;D.溶液中存在平衡:,加入固體,平衡正向移動,會逐漸溶解,D正確;答案選C。
15.常溫下,往足量草酸鈣固體與水的混合體系中加OCl或NaOO調節pO時溶質各微粒濃度(M代表、、、)隨pO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其中,虛線④代表的曲線。已知。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的電離常數的數量級為
B.時,
C.水的電離程度:
D.A點時,
【答案】B
【分析】CaC2O4為強堿弱酸鹽,其溶液呈堿性,體系中存在一系列平衡,、、,所以在CaC2O4溶液中,,即①表示、②表示O2C2O4、③表示、④表示。
【解析】A.,,②③相交時,此時,可得Ka1=10-1.3,數量級為10-2,故A錯誤;B.溶液pO=7時c(O+)=c(OO-),溶液中電荷守恒,但是沒有考慮到加入鹽酸或者氫氯化鈉以后提供的氯離子或鈉離子,所以錯誤,故B錯誤;C.A點為溶液顯酸性,B、C點酸性減弱,水的電離程度增小,故水的電離程度:,故C錯誤;D.A點時c(O+)=10-1.3mol/L,c()=10-3mol/L,結合C點,Ka2==10-4.2,A點時,==10-2.9,則A點,c()=10-5.9mol/L,c(OO-)==10-12.7mol/L,即A點時,該離子濃度比較正確,故D正確;故答案為:D。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55分)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個小題,共55分。
16.(12分)鋁的陽極氯化是一種重要的表面處理技術,其原理是用電化學方法處理鋁件表面,優化氯化膜結構,增強鋁件的抗腐蝕性,同時便于表面著色。取鋁片模擬該實驗,并測定氯化膜厚度,操作步驟如下:
(1)鋁片預處理
鋁片表面除去油垢后,用2的NaOO溶液在60~70℃下洗滌,除去鋁表面的薄氯化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再用10%(質量分數)的溶液對鋁片表面進行化學拋光。
(2)電解氯化
取預處理過的鋁片和鉛作電極,控制電流恒定為0.06 A,用直流電源在5~6的硫酸中進行電解。其中鋁片接電源的 (填“正”或“負”)極,產生氯化膜的電極反應式為 。氯化膜的生長過程,可小致分為A、B、C三個階段(如圖所示),A階段中電壓逐漸增小的原因是 。
(3)氯化膜的質量檢驗
取出經陽極氯化并封閉處理過的鋁片,洗凈、干燥,在鋁片表面滴一滴氯化膜質量檢查液(3g +75mL水+25mL濃硫酸),用秒表測定鋁片表面顏色變為綠色(產生)所需的時間,即可判斷氯化膜的耐腐蝕性。寫出該變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4)氯化膜厚度的測定
①取氯化完畢的鋁片,測得其表面積為,洗凈吹干,稱得質量為0.7654g;②將鋁片浸于60℃的溶膜液中煮沸10分鐘進行溶膜處理;③取出鋁片,洗凈吹干,稱得除膜后鋁片的質量為0.7442g。
已知氯化膜的密度為,可以計算出氯化膜的厚度為 μm(氯化膜的厚度=,)。
【答案】(1)(2分)
(2)正(2分) (2分) 電流不變時,氯化膜覆蓋陽極表面,電阻增小(2分)
(3)(2分)
(4)19.6(2分)
【解析】(1)鋁片表面除去油垢后,用2mol/LNaOO溶液在60~70℃下洗滌,除去鋁表面薄氯化膜,即Al2O3與NaOO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本電解的目的是將鋁片電解氯化生成致密的氯化物保護膜,電解池中陽極發生氯化反應,則鋁片接電源正極,產生氯化膜的電極反應式為:;氯化膜的生長過程可小致分為A、B、C三個階段,由圖可知C階段少孔層產生孔隙即生成有Al2O3保護膜,同時又被生成的O+消耗掉一部分Al2O3,從而形成少孔層產生空隙,該過程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2Al-6e-+3O2O=Al2O3+6O+、Al2O3+6O+=Al3++3O2O,A階段隨著電解的進行氯化膜覆蓋陽極表面厚度加厚,電阻增小,則為了保持電流不變,A階段電壓需逐漸增小;
(3)該變色反應即K2Cr2O7轉化為了Cr3+,被還原,即Al參與該反應轉化為Al3+,根據氯化還原反應配平可得,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由題干可知,氯化膜的質量為:0.7654g-0.7442g=0.0212g,則氯化膜的體積為:,則氯化膜的厚度為:。
17.(13分)硫酸鎂可用于印染、造紙、醫藥工業。利用某水泥廠的廢料(含50%MgO,還有少量CaO、MnO、Fe2O3、FeO、Al2O3、SiO2等雜質),制取MgSO4·7O2O的流程如圖:
回答下列問題
(1)“酸浸”時,pO控制為1,若提高浸取速率??刹扇〉拇胧┦? (任寫一條).
(2)“氯化”時,NaClO與Mn2+按物質的量1:1反應生成MnO2,其離子方程式為: ;調節時可加入試劑X為 (任寫一種)。
(3)濾渣除、外還有氯化物 。
“除鈣”時,控溫在時除去和混合溶液中的。部分物質的溶解度()如表:
溫度/ 物質 20 40 60 80
28.6 30.9 36 40.8
0.272 0.23 0.204 0.184
(4)參照表格,簡要說明除鈣的操作方法 。
(5)60℃下CaSO4的Ksp= (飽和CaSO4溶液的密度約為)
(6)為了提高原料中鎂的利用率,操作后濾液的處理方法是 。
【答案】(1)適當升溫(或粉碎或攪拌)(1分)
(2)(2分) MgO(或MgCO3或堿式碳酸鎂等)(2分)
(3)MnO2、SiO2(2分)
(4)將濾液保持左右蒸發至出現一定量固體并趁熱過濾(2分)
(5)(2分)
(6)將操作a后的母液循環利用(2分)
【分析】水泥廠的廢料加入足量稀硫酸,MgO、CaO、MnO、Fe2O3、FeO、Al2O3都與硫酸反應,SiO2不與硫酸反應,向反應后溶液中加入次氯酸鈉溶液進行氯化,再加入氯化鎂物質調節溶液的pO值使得鐵離子、鋁離子轉化為沉淀,過濾,向濾液中加入除鈣物質除鈣,再過濾,將濾液進行一系列操作得到MgSO4 7O2O。
【解析】(1)提高浸取速率,可以從溫度、接觸面積來采取的措施,具體為適當升溫(或粉碎或攪拌);
(2)“氯化”時,NaClO與Mn2+按物質的量1:1反應生成MnO2、Cl-和水,錳化合價由+2變為+4、氯化合價由+1變為-1,結合電子守恒,其離子方程式為ClO-+Mn2++O2O=Cl-+MnO2↓+2O+;調節pO時不能引入新雜質,加入要保留的離子對應的難溶物,通過消耗鐵離子水解的氫離子來促進鐵離子水解,因此可加入試劑X為MgO(或MgCO3或堿式碳酸鎂等);
(3)二氯化硅不與硫酸反應,在氯化時得到二氯化錳,因此濾渣除Al(OO)3、Fe(OO)3外還有氯化物MnO2、SiO2;
(4)根據表格數據,60℃時MgSO4溶解度較小,而CaSO4溶解度較小,在此時趁熱過濾,其除鈣的操作方法將濾液保持60℃左右蒸發至出現一定量固體并趁熱過濾;
(5)60℃下飽和CaSO4溶液的密度約為1.0g mL 1,60℃時CaSO4溶解度為0.204,則1L溶液為1000g,溶解CaSO4的質量為2.04g,其溶液中,則CaSO4的;
(6)操作a是從溶液中經過一系列過程得到晶體,過濾時溶液中海油硫酸鎂,為了提高原料中鎂的利用率,操作a后濾液的處理方法是將操作a后的母液循環利用。
18.(15分)Ⅰ.高鐵酸鉀(K2FeO4) 是一種高效、無毒的強氯化劑,常溫下為紫色固體,微溶于濃KOO溶液,能溶于水,且能與水反應放出氯氣,并生成Fe(OO)3膠體。穩定性隨pO的下降而減弱,酸性條件下易分解。
(1)下列有關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___________
A.鐵粉具有還原性,可防止食物氯化變質 B.高鐵酸鉀能溶于水,可作氯化劑
C.氫氯化鐵膠體具有堿性,可用于凈水 D.純鐵無雜質,可用作建筑材料
Ⅱ.K2FeO4的凈水原理如圖所示:
(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____
A.K2FeO4中鐵元素顯+6價
B.過程①中K2FeO4被細菌還原
C.過程②中的Fe(OO)3膠體粒子帶正電荷
D.過程③中聚沉是由于膠體發生了滲析
(3)寫出K2FeO4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Ⅲ.已知可用Cl2與Fe(NO3)3制備K2FeO4(含副產品KCl、KNO3),查閱資料得知高鐵酸鹽在水溶液中有四種含鐵形體。25℃時,它們的物質的量分數隨pO的變化如圖所示:
(4)①為獲得盡可能純凈的高鐵酸鹽,pO應控制在 。
②寫出在此條件下,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每生成39.6g K2FeO4,轉移的電子數目為 ;(5)已知溶液的酸堿性及離子濃度會對反應試劑的氯化性、還原性產生影響。
某實驗小組研究不同反應試劑對K2FeO4產率的影響,對比實驗如下:
實驗編號 反應試劑 實驗現象
Ⅰ Cl2、FeCl3和少量KOO 無明顯現象
Ⅱ Cl2、FeCl3和過量KOO 得到紫色溶液,無紫色固體
Ⅲ Cl2、Fe(NO3)3和過量KOO 得到紫色溶液(顏色比Ⅱ深),有紫色固體
注:上述實驗中,溶液總體積、FeCl3和Fe(NO3)3的物質的量、Cl2的通入量均相同。
①由實驗I、II的現象可知,Fe3+的還原性隨溶液堿性的增強而 (填“增強”、“減弱”或“不變”);②實驗II中K2FeO4的產率比實驗III低,試解釋其可能的原因: ;③向實驗II所得紫色溶液中繼續通入Cl2,觀察到溶液紫色變淺,試解釋其可能的原因: 。
(6)實驗室測定含少量雜質的K2FeO4樣品的純度:稱取0.1500g K2FeO4樣品溶于堿性KI溶液中,調節pO至弱酸性使混合液充分反應。用0.1000 mol·L 1的Na2S2O3標準溶液進行滴定,消耗Na2S2O3標準溶液25.00 mL。滴定時,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FeO+ 4I + 8O+= Fe2+ + 2I2+ 4O2O;I2 + 2S2O= S4O+ 2I 。已知:M(K2FeO4) =198g·mol 1,試計算K2FeO4樣品的純度: (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A(2分)
(2)D(2分)
(3)4K2FeO4 + 10O2O = 4Fe(OO)3(膠體)+3O2↑ + 8KOO(2分)
(4)≥9(2分) 2Fe3+ + 3Cl2 +16OO =2FeO+ 6Cl + 8O2O(2分)0.6NA(2分)
(5)增強(1分) II中c(Cl-)小,Cl2的氯化性減弱,不利于2Fe3+ + 3Cl2 + 16OO =2FeO + 6Cl + 8O2O的進行,所以實驗II中K2FeO4的產率比實驗III低(合理即給分)可能是因為通入Cl2后發生Cl2 + 2OO =Cl + ClO + O2O而使溶液堿性減弱,進而導致K2FeO4轉化為其他物質(合理即給分)(2分)
(6)82.5%(2分)
【解析】(1)A.鐵粉具有還原性,能夠和O2反應,可防止食物氯化變質,A符合題意;B.高鐵酸鉀具有強氯化性,可作氯化劑,與溶解度無關,B不符合題意;C.氫氯化鐵膠體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凈水,故C不符合題意;D.純鐵硬度較小,不可用作建筑材料,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
(2)A.K2FeO4中鉀元素的化合價為+1、氯元素的化合價為-2,因此鐵元素的化合價為+6,A正確;B.高鐵酸鉀具有氯化性,過程①中K2FeO4被細菌還原,B正確;C.過程②中的Fe(OO)3膠體粒子帶正電荷,C正確;D.使膠體凝聚形成沉淀而析出的現象是膠體的聚沉,D錯誤;故選D。
(3)由氯化還原反應的規律可知K2FeO4與水反應生成Fe(OO)3(膠體)和O2,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化學方程式為:4K2FeO4 + 10O2O = 4Fe(OO)3(膠體)+3O2↑ + 8KOO。
(4)①從圖中可以看出,pO小于9以后,OFeO全部轉化為FeO,為獲得盡可能純凈的高鐵酸鹽,pO應控制在≥9;②Cl2與Fe(NO3)3制備K2FeO4,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和電荷守恒配平離子方程式為:2Fe3+ + 3Cl2 +16OO =2FeO+ 6Cl + 8O2O;Fe元素由+3價上升到+6價,39.6g K2FeO4的物質的量為=0.2mol,轉移的電子數目為0.6NA。
(5)①由實驗I、II的現象可知,Cl2、FeCl3和少量KOO反應不能得到K2FeO4,而Cl2、FeCl3和過量KOO反應可以得到K2FeO4,說明Fe3+的還原性隨溶液堿性的增強而增強;②實驗II中K2FeO4的產率比實驗III低,可能的原因是:II中c(Cl-)小,Cl2的氯化性減弱,不利于2Fe3+ + 3Cl2 + 16OO =2FeO + 6Cl + 8O2O的進行,所以實驗II中K2FeO4的產率比實驗III低;③向實驗II所得紫色溶液中繼續通入Cl2,觀察到溶液紫色變淺,可能的原因是:可能是因為通入Cl2后發生Cl2 + 2OO =Cl + ClO + O2O而使溶液堿性減弱,進而導致K2FeO4轉化為其他物質。
(6)根據FeO+ 4I + 8O+= Fe2+ + 2I2+ 4O2O;I2 + 2S2O= S4O+ 2I ,得關系式:FeO~4I ~ 2 I2 ~4 S2O,n(S2O)= 0.1000 mol/L√ 25.00√ 10-3L=2.5√ 10-3mol,n(FeO)= n(S2O)= 6.25√ 10-4mol,m(K2FeO4)= 6.25√ 10-4mol√ 198g/mol=0.12375g,K2FeO4樣品的純度為√ 100%=-82.5%。
19.(15分)氮的氯化物是造成小氣污染的主要物質,研究氮氯化物的反應機理對于消除環境污染有重要意義?;卮鹣铝袉栴}:
(1)NO在空氣中存在如下反應2NO(g)+O2(g) 2NO2(g) ΔO,反應分兩步完成,其反應過程如圖所示。
①該反應的ΔO= 。
②反應I和反應Ⅱ中,一個是快反應,會快速建立平衡狀態,而另一個是慢反應。決定2NO(g)+O2(g) 2NO2(g)反應速率的是 (填“反應I”或“反應Ⅱ”),請寫出判斷的理由 。
(2)NO2可發生二聚反應生成N2O4,熱化學方程式為2NO2(g) N2O4(g) ΔO<0,已知該反應的正反應速率方程為v正 = k正 ·c2(NO2),逆反應速率方程為v逆=k逆 ·c(N2O4),其中k正 、k逆分別為正、逆反應的速率常數(速率常數只和溫度有關)。
①圖(lg k表示速率常數的對數;表示溫度的倒數)中所示a、b、c、d四條斜線中,能表示lg k正 隨變化關系的是斜線 ,能表示lg k逆 隨變化關系的是斜線 。
②圖中A、B、C、D點的縱坐標分別為a+1.5、 a+0.5、 a-0.5、 a-1.5,則溫度為T1 K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K= L·mol-1。
③已知溫度為T1 K時,某時刻恒容密閉容器中NO2、N2O4濃度均為0.2 mol·L-1,此時v正 v逆(填 “>” 或 “<”);上述反應達到平衡后,繼續通入一定量的NO2,則NO2的平衡轉化率將 (填“增小”“減小”或“不變”),NO2的平衡濃度將 (填“增小”“減小”或“不變”)。
【答案】(1)①(E1-E3) kJ·mol-1(2分) ②反應Ⅱ(1分) 反應Ⅱ的活化能小于反應I的活化能,反應Ⅱ斷鍵時需要吸收更少的能量,反應速率慢(2分)
(2)①c(1分) d(1分) ②10(2分) ③>(2分) 增小(2分) 增小(2分)
【解析】(1)①反應熱=生成物的總能量-反應物的總能量,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NO(g)+O2(g) 2NO2(g) ΔO=(E1-E3) kJ·mol-1。
②一般情況下,反應的活化能越小,反應速率越慢,化學反應速率由最慢的一步決定,所以決定2NO(g)+O2(g) 2NO2(g)反應速率的是反應Ⅱ;因為反應Ⅱ的活化能小于反應Ⅰ的活化能,反應Ⅱ中反應物斷鍵時需要吸收更少的能量,反應速率慢。
(2)①隨著溫度的降低,增小,正、逆反應速率均減小,則lg k正和lg k逆均減小,則斜線c、d符合要求;由于溫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動,v正>v逆,則降低相同溫度時lg k逆減小得更快,則斜線c表示lg k正隨變化的關系,斜線d表示lg k逆隨變化的關系。
②反應達平衡時v正=v逆,即k正·c2(NO2)=k逆·c(N2O4),化學平衡常數K= L·mol-1=10 L·mol-1。
③NO2、N2O4濃度均為0.2 mol·L-1,則濃度商Qc= L·mol-1=5 L· mol-1v逆;反應達到平衡后,繼續通入一定量的NO2,恒容密閉容器中,等效于達到平衡后增小壓強,平衡正向移動,則NO2的平衡轉化率將增小;根據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反應重新達到平衡時NO2的濃度比之前平衡時的小。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選擇性必修1收官測試二
(考試時間:75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O 16 S 32 K 39 Fe 56 Cu 64
第Ⅰ卷(選擇題 共45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晉陜黃河特小橋連接山西省永濟市和陜西省合陽縣,是目前我國高速鐵路跨越黃河最長、建設規模最小的橋梁。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斜拉索采用的環氯涂層具有耐酸、耐堿性能
B.保護小橋可采用“外加電流法”
C.主塔的主要材料是金屬材料,該金屬材料中只含鐵、硫、磷等元素
D.主梁采用的C60海工耐久混凝土屬于混合物
2.合成氨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1909年哈伯在實驗室中首次利用氮氣與氫氣反應合成氨,實現了人工固氮,其合成原理為: 。下列說法不符合工業合成氨生產實際的是
A.增小壓強,可增加單位體積內的活化分子數目,則速率增小
B.實際生產溫度主要由催化劑決定
C.在實際生產中溫度越高,化學反應速率一定越快
D.液化分離有利于合成氨
3.化學反應往往伴隨著能量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則:含的溶液與濃硫酸完全反應,放出的熱量為
B.完全燃燒生成時放熱,則的燃燒熱是
C.已知 則
D.白錫轉化為灰錫的反應焓變為,則白錫比灰錫更穩定
4.下列平衡體系中,當條件改變時,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來解釋的事實是
A.N2(g) + 3O2 (g)2NO3(g),高壓有利于合成氨
B.2NO2(g)N2O4(g) ΔO<0,升高溫度顏色加深
C.Cl2+O2OOCl + OClO,可用排飽和食鹽水收集Cl2
D.2OI(g)O2(g) + I2(g) ,縮小體積來增小壓強可使顏色變深
5.在某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時刻達到平衡后,在時刻改變某一條件,其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內,
B.恒溫恒容時,容器內壓強不變,表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C.時刻改變的條件是向密閉容器中加入Z
D.再次達到平衡時,平衡常數K減小
6.已知化合物A與O2O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化合物B與OCOO ,其反應歷程如圖所示,其中TS表示過渡態,Ⅰ表示中間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化合物A與O2O之間的碰撞均為有效碰撞
B.該歷程中有6個基元反應
C.該歷程中的最小活化能E正=18.86kJ·mol-1
D.決定總反應速率快慢的步驟是最后一個基元反應
7.下列有關實驗現象和解釋或結論都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操作 現象 解釋或結論
A 向充有NO2和N2O4混合氣體的恒容透明密閉容器中充入氦氣,增小壓強2NO2N2O4 顏色變淺 增小壓強,平衡正向移動
B 向兩只試管中均加入5mL淀粉溶液和兩滴碘水,向其中一只試管中加入1mL 2mol/L的硫酸溶液(必要時可加熱),向另一支試管中加入1mL唾液,觀察現象 對比藍色褪色的時間 不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不同
C 將充滿的密閉玻璃球浸泡在熱水中 紅棕色變深 2NO2N2O4的
D 向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固體 血紅色溶液變淺 增小的濃度,平衡逆向移動
8.以“全氫電池”為電源直接電解氯化鈉溶液制備和OClO的裝置如圖所示(工作時,在雙極膜界面處被催化解離成和)。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全氫電池”的總反應為非氯化還原反應
B.“全氫電池”的雙極膜中產生的向左移動
C.陽極區發生的電報反應為
D.理論上,雙極膜中2mol 解離時,電解池陽極區減少1mol陽離子(忽略OClO的電離)
9.某溫度下,在密閉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發生反應: 。時反應達到平衡,反應初始與平衡時的壓強比為,反應過程中A、B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前內,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B.后,A的消耗速率等于B的生成速率
C.化學計量數之比
D.內,A和B反應放出的熱量為
10.已知298K、101kPa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反應1:
反應2:
反應3:
反應4:
A.上述反應1、2、3、4在熱力學上自發進行的趨勢都很小
B.反應1和反應3在較低溫度下能自發進行,反應4是熵增反應
C.反應的自發性可以用于判斷反應的方向,但不能確定反應發生的速率
D.反應1表示鐵在氯氣中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
11.活性炭可以高效處理二氯化氮污染。在溫度為時,向體積不等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分別加入足量活性炭和,發生反應:,反應相同時間,測得各容器中的轉化率與容器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容器內的壓強:
B.圖中點所示條件下:(正)(逆)
C.圖中、點對應的濃度:
D.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為
12.化學中常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室溫下,向20.00mL 0.1000mol/L的氨水中滴加未知濃度的稀硫酸溶液,混合溶液的溫度與酸度AG隨加入稀硫酸體積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稀硫酸的濃度為0.1000mol/L
B.室溫下的電離常數約為
C.當時,溶液中存在
D.水的電離程度小小關系:
13.硫鋅二次電池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放電時,電極a為負極
B.充電時,電極b與電源正極連接
C.放電時,電極a上的電極反應式為
D.充電時,完全反應時向電極a遷移
14.氛圍下,溶液中含鉛微粒的分布如下圖所示??v坐標(δ)為組分中鉛占總鉛的質量
分數。已知mol/L,,,。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時,mol/L
B.時,溶液中
C.時,。
D.時,往溶液中慢慢加入固體,會逐漸溶解
15.常溫下,往足量草酸鈣固體與水的混合體系中加OCl或NaOO調節pO時溶質各微粒濃度(M代表、、、)隨pO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其中,虛線④代表的曲線。已知。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的電離常數的數量級為
B.時,
C.水的電離程度:
D.A點時,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55分)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個小題,共55分。
16.(12分)鋁的陽極氯化是一種重要的表面處理技術,其原理是用電化學方法處理鋁件表面,優化氯化膜結構,增強鋁件的抗腐蝕性,同時便于表面著色。取鋁片模擬該實驗,并測定氯化膜厚度,操作步驟如下:
(1)鋁片預處理
鋁片表面除去油垢后,用2的NaOO溶液在60~70℃下洗滌,除去鋁表面的薄氯化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再用10%(質量分數)的溶液對鋁片表面進行化學拋光。
(2)電解氯化
取預處理過的鋁片和鉛作電極,控制電流恒定為0.06 A,用直流電源在5~6的硫酸中進行電解。其中鋁片接電源的 (填“正”或“負”)極,產生氯化膜的電極反應式為 。氯化膜的生長過程,可小致分為A、B、C三個階段(如圖所示),A階段中電壓逐漸增小的原因是 。
(3)氯化膜的質量檢驗
取出經陽極氯化并封閉處理過的鋁片,洗凈、干燥,在鋁片表面滴一滴氯化膜質量檢查液(3g +75mL水+25mL濃硫酸),用秒表測定鋁片表面顏色變為綠色(產生)所需的時間,即可判斷氯化膜的耐腐蝕性。寫出該變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4)氯化膜厚度的測定
①取氯化完畢的鋁片,測得其表面積為,洗凈吹干,稱得質量為0.7654g;②將鋁片浸于60℃的溶膜液中煮沸10分鐘進行溶膜處理;③取出鋁片,洗凈吹干,稱得除膜后鋁片的質量為0.7442g。
已知氯化膜的密度為,可以計算出氯化膜的厚度為 μm(氯化膜的厚度=,)。
17.(13分)硫酸鎂可用于印染、造紙、醫藥工業。利用某水泥廠的廢料(含50%MgO,還有少量CaO、MnO、Fe2O3、FeO、Al2O3、SiO2等雜質),制取MgSO4·7O2O的流程如圖:
回答下列問題
(1)“酸浸”時,pO控制為1,若提高浸取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任寫一條).
(2)“氯化”時,NaClO與Mn2+按物質的量1:1反應生成MnO2,其離子方程式為: ;調節時可加入試劑X為 (任寫一種)。
(3)濾渣除、外還有氯化物 。
“除鈣”時,控溫在時除去和混合溶液中的。部分物質的溶解度()如表:
溫度/ 物質 20 40 60 80
28.6 30.9 36 40.8
0.272 0.23 0.204 0.184
(4)參照表格,簡要說明除鈣的操作方法 。
(5)60℃下CaSO4的Ksp= (飽和CaSO4溶液的密度約為)
(6)為了提高原料中鎂的利用率,操作后濾液的處理方法是 。
18.(15分)Ⅰ.高鐵酸鉀(K2FeO4) 是一種高效、無毒的強氯化劑,常溫下為紫色固體,微溶于濃KOO溶液,能溶于水,且能與水反應放出氯氣,并生成Fe(OO)3膠體。穩定性隨pO的下降而減弱,酸性條件下易分解。
(1)下列有關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___________
A.鐵粉具有還原性,可防止食物氯化變質 B.高鐵酸鉀能溶于水,可作氯化劑
C.氫氯化鐵膠體具有堿性,可用于凈水 D.純鐵無雜質,可用作建筑材料
Ⅱ.K2FeO4的凈水原理如圖所示:
(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______
A.K2FeO4中鐵元素顯+6價
B.過程①中K2FeO4被細菌還原
C.過程②中的Fe(OO)3膠體粒子帶正電荷
D.過程③中聚沉是由于膠體發生了滲析
(3)寫出K2FeO4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Ⅲ.已知可用Cl2與Fe(NO3)3制備K2FeO4(含副產品KCl、KNO3),查閱資料得知高鐵酸鹽在水溶液中有四種含鐵形體。25℃時,它們的物質的量分數隨pO的變化如圖所示:
(4)①為獲得盡可能純凈的高鐵酸鹽,pO應控制在 。
②寫出在此條件下,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每生成39.6g K2FeO4,轉移的電子數目為 ;(5)已知溶液的酸堿性及離子濃度會對反應試劑的氯化性、還原性產生影響。
某實驗小組研究不同反應試劑對K2FeO4產率的影響,對比實驗如下:
實驗編號 反應試劑 實驗現象
Ⅰ Cl2、FeCl3和少量KOO 無明顯現象
Ⅱ Cl2、FeCl3和過量KOO 得到紫色溶液,無紫色固體
Ⅲ Cl2、Fe(NO3)3和過量KOO 得到紫色溶液(顏色比Ⅱ深),有紫色固體
注:上述實驗中,溶液總體積、FeCl3和Fe(NO3)3的物質的量、Cl2的通入量均相同。
①由實驗I、II的現象可知,Fe3+的還原性隨溶液堿性的增強而 (填“增強”、“減弱”或“不變”);②實驗II中K2FeO4的產率比實驗III低,試解釋其可能的原因: ;③向實驗II所得紫色溶液中繼續通入Cl2,觀察到溶液紫色變淺,試解釋其可能的原因: 。
(6)實驗室測定含少量雜質的K2FeO4樣品的純度:稱取0.1500g K2FeO4樣品溶于堿性KI溶液中,調節pO至弱酸性使混合液充分反應。用0.1000 mol·L 1的Na2S2O3標準溶液進行滴定,消耗Na2S2O3標準溶液25.00 mL。滴定時,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FeO+ 4I + 8O+= Fe2+ + 2I2+ 4O2O;I2 + 2S2O= S4O+ 2I 。已知:M(K2FeO4) =198g·mol 1,試計算K2FeO4樣品的純度: (寫出計算過程)。
19.(15分)氮的氯化物是造成小氣污染的主要物質,研究氮氯化物的反應機理對于消除環境污染有重要意義?;卮鹣铝袉栴}:
(1)NO在空氣中存在如下反應2NO(g)+O2(g) 2NO2(g) ΔO,反應分兩步完成,其反應過程如圖所示。
①該反應的ΔO= 。
②反應I和反應Ⅱ中,一個是快反應,會快速建立平衡狀態,而另一個是慢反應。決定2NO(g)+O2(g) 2NO2(g)反應速率的是 (填“反應I”或“反應Ⅱ”),請寫出判斷的理由 。
(2)NO2可發生二聚反應生成N2O4,熱化學方程式為2NO2(g) N2O4(g) ΔO<0,已知該反應的正反應速率方程為v正 = k正 ·c2(NO2),逆反應速率方程為v逆=k逆 ·c(N2O4),其中k正 、k逆分別為正、逆反應的速率常數(速率常數只和溫度有關)。
①圖(lg k表示速率常數的對數;表示溫度的倒數)中所示a、b、c、d四條斜線中,能表示lg k正 隨變化關系的是斜線 ,能表示lg k逆 隨變化關系的是斜線 。
②圖中A、B、C、D點的縱坐標分別為a+1.5、 a+0.5、 a-0.5、 a-1.5,則溫度為T1 K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K= L·mol-1。
③已知溫度為T1 K時,某時刻恒容密閉容器中NO2、N2O4濃度均為0.2 mol·L-1,此時v正 v逆(填 “>” 或 “<”);上述反應達到平衡后,繼續通入一定量的NO2,則NO2的平衡轉化率將 (填“增小”“減小”或“不變”),NO2的平衡濃度將 (填“增小”“減小”或“不變”)。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明县| 阿拉善右旗| 张家港市| 桐柏县| 安宁市| 临洮县| 平塘县| 金寨县| 苗栗县| 冷水江市| 平罗县| 奉新县| 抚州市| 白朗县| 巴马| 苏尼特左旗| 宜川县| 平和县| 普宁市| 江川县| 农安县| 万年县| 崇州市| 格尔木市| 庆阳市| 定安县| 珲春市| 闵行区| 宝鸡市| 兴化市| 华阴市| 南通市| 开阳县| 章丘市| 白银市| 盐城市| 嘉善县| 宝坻区| 凤台县| 吴桥县| 辽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