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物質轉化與工藝流程 專題六 大題突破21.題型特點近幾年高考中工藝流程題主要是以物質的制備、物質的分離提純為情景材料,用框圖的形式呈現實際工業生產中添加物質、操作的過程,設問形式包括:物質的判斷、方程式的書寫、實驗操作、反應條件的控制及理論解釋、產品組成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等,能很好的考查學生綜合運用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反應原理、實驗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工藝流程題的一般呈現形式01真題演練1.(2024·江蘇,14)回收磁性合金釹鐵硼(Nd2Fe14B)可制備半導體材料鐵酸鉍和光學材料氧化釹。(1)釹鐵硼在空氣中焙燒轉化為Nd2O3、Fe2O3等(忽略硼的化合物),用0.4 mol·L-1鹽酸酸浸后過濾得到NdCl3溶液和含鐵濾渣。Nd、Fe浸出率(×100%)隨浸取時間變化如圖所示。12①含鐵濾渣的主要成分為 (填化學式)。 Fe(OH)3312釹鐵硼在空氣中焙燒后得到的Nd2O3、Fe2O3均可溶于鹽酸,得到含有NdCl3和FeCl3的溶液。由圖中信息可知,Nd的浸出率逐漸增大,而Fe的浸出率先增大后逐漸減小,說明隨著Nd的浸出率增大,稀鹽酸中的H+的濃度逐漸減小,pH逐漸增大導致Fe3+水解生成Fe(OH)3沉淀,因此,含鐵濾渣的主要成分為Fe(OH)3。3②浸出初期Fe浸出率先上升后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浸出初期,c(H+)較大,鐵的浸出率較大,約5 min后,溶液酸性減弱,Fe3+水解生成Fe(OH)3進入濾渣,使鐵的浸出率下降3(2)含鐵濾渣用硫酸溶解,經萃取、反萃取提純后,用于制備鐵酸鉍。①用含有機胺(R3N)的有機溶劑作為萃取劑提純一定濃度的Fe2溶液,原理為:SO412+Fe3++H2O H++Fe(OH)(有機層)已知:SO4+H++ 2(R3NH·HSO4)312其他條件不變,水層初始pH在0.2~0.8范圍內,隨水層pH增大,有機層中Fe元素含量迅速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隨水層pH增大,H+的濃度減小,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SO4+H++ 2(R3NH·HSO4)的化學平衡逆向移動,該平衡逆向移動引起SO4濃度的增大,進一步促進萃取平衡向萃取方向移動,導致Fe(OH)的濃度增大,因此,有機層中Fe元素含量迅速增多 +Fe3++H2O H++Fe(OH)3②反萃取后,Fe2經轉化可得到鐵酸鉍。鐵酸鉍晶胞如圖所示(圖中有4個Fe原子位于晶胞體對角線上,O原子未畫出),其中原子數目比N(Fe)∶N(Bi)= 。 122∶1由鐵酸鉍晶胞結構示意圖可知,晶胞體內有4個Fe原子,面上有8個Fe原子,根據均攤法可知,Fe原子的數目為4+8×=8;Bi原子全部在晶胞的面上,數目為8×=4,因此,原子數目比N(Fe)∶N(Bi)=2∶1。3(3)凈化后的NdCl3溶液通過沉釹、焙燒得到Nd2O3。①向NdCl3溶液中加入CO3溶液,Nd3+可轉化為Nd(OH)CO3沉淀。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12Nd3++2C+H2O===Nd(OH)CO3↓+HC3128.84 mg Nd(OH)CO3的物質的量為=4×10-5 mol,其在氮氣氛圍中焙燒后,金屬元素的質量和化合價均保持不變,因此,n(Nd3+)=4×10-5 mol;550~600 ℃時剩余固體的質量為7.60 mg,固體減少的質量為1.24 mg,由于堿式鹽在受熱分解時易變為正鹽,氫氧化物分解得到氧化物和H2O,碳酸鹽分解得到氧化物和CO2,因此,可以推測固體變為NdaOb時失去的質量是生成的H2O和CO2的質量;根據H元素守恒可知,固體分解時生成H2O的質量為4×10-5mol××18×103 mg·mol-1=0.36 mg,則生成CO2的質量為1.24 mg-0.36 mg=0.88 mg,則生成CO2的物質的量為=2×10-5 mol,由C元素守恒可知,分解后剩余的的物質的量為4×10-5 mol-2×10-5 mol=2×10-5 mol,因此可以確定該產物中n(Nd3+)∶n(=2∶1。3②將8.84 mg Nd(OH)CO3(摩爾質量為221 g·mol-1)在氮氣氛圍中焙燒,剩余固體質量隨溫度變化曲線如圖所示。550~600 ℃時,所得固體產物可表示為NdaOb(CO3)c,通過以上實驗數據確定該產物中n(Nd3+)∶n()的比值 (寫出計算過程)。 12答案 n[Nd(OH)CO3]==4×10-5mol,n(Nd3+)=4×10-5mol,550~600 ℃時,產物為NdaOb,減少1.24 mg,其中m(H2O)=4×10-5 mol××18×103 mg·mol-1=0.36 mg,則m(CO2)=1.24 mg-0.36 mg=0.88 mg,則生成CO2的物質的量為n(CO2)==2×10-5mol,依據C元素守恒可知:分解后剩余的的物質的量為4×10-5 mol-2×10-5 mol=2×10-5 mol,n(Nd3+)∶n()==2∶132.(2023·江蘇,14)V2O5-WO3/TiO2催化劑能催化NH3脫除煙氣中的NO,反應為4NH3(g)+O2(g)+4NO(g)===4N2(g)+6H2O(g) ΔH=-1 632.4 kJ·mol-1。(1)催化劑的制備。將預先制備的一定量的WO3/TiO2粉末置于80 ℃的水中,在攪拌下加入一定量的NH4VO3溶液,經蒸發、焙燒等工序得到顆粒狀V2O5-WO3/TiO2催化劑。在水溶液中水解為H3VO4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 ; 反應選用NH4VO3溶液而不選用NaVO3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12+2H2O===H3VO4↓+OH-NH4VO3發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N+H2O===H3VO4↓+NH3,N有利于水解3(2)催化劑的應用。將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O、O2、NH3(其余為N2)氣體勻速通過裝有V2O5-WO3/TiO2催化劑的反應器,測得NO的轉化率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反應溫度在320~360 ℃范圍內,NO轉化率隨溫度變化不明顯的原因是 ; 反應溫度高于380 ℃,NO轉化率下降,除因為進入反應器的NO被還原的量減少外,還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12溫度升高至一定范圍催化劑失活4NH3+5O24NO+6H2O、N2+O2 2NO312反應溫度在320~360 ℃范圍內,NO轉化率隨溫度變化不明顯的原因是溫度升高至一定范圍催化劑失活,導致NO轉化率升高不明顯。反應溫度高于380 ℃,NO轉化率下降,有可能體系產生了NO,如4NH3+5O2 4NO+6H2O、N2+O2 2NO等。3(3)廢催化劑的回收。回收V2O5-WO3/TiO2廢催化劑并制備NH4VO3的過程可表示為12①酸浸時,加料完成后,以一定速率攪拌反應。提高釩元素浸出率的方法還有 。 適當增加酸的濃度、升高溫度、延長酸浸時間等 312②通過萃取可分離釩和鎢,在得到的釩酸中含有H4V4O12。已知H4V4O12具有八元環結構,其結構式可表示為 。 312已知H4V4O12具有八元環結構,且V連有五個共價鍵,結構式可表示為 。312③向pH=8的NaVO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NH4Cl溶液,生成NH4VO3沉淀。已知:Ksp(NH4VO3)=1.7×10-3,加過量NH4Cl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 增加銨根離子濃度,促進平衡向析出沉淀的方向移動,提高NH4VO3的含量NH4VO3飽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NH4VO3(s) N(aq),加過量NH4Cl溶液增加銨根離子濃度,促進平衡向析出沉淀的方向移動,提高NH4VO3的含量。33.(2022·江蘇,14)硫鐵化合物(FeS、FeS2等)應用廣泛。(1)納米FeS可去除水中微量六價鉻[Cr(Ⅵ)]。在pH=4~7的水溶液中,納米FeS顆粒表面帶正電荷,Cr(Ⅵ)主要以、Cr2、形式存在,納米FeS去除水中Cr(Ⅵ)主要經過“吸附→反應→沉淀”的過程。已知:Ksp(FeS)=6.5×10-18,Ksp=5.0×10-17;H2S電離常數分別為Ka1=1.1×10-7、Ka2=1.3×10-13。①在弱堿性溶液中,FeS與反應生成Fe(OH)3、Cr(OH)3和單質S,其離子方程式為 。 12FeS+Cr+4H2O===Fe(OH)3+Cr(OH)3+S+2OH-3②在弱酸性溶液中,反應FeS+H+ Fe2++HS-的平衡常數K的數值為 。 5×10-5反應FeS+H+ Fe2++HS-的平衡常數K= ,由題目信息可知,Ksp(FeS)=c(Fe2+)·c(S2-)=6.5×10-18,H2S電離常數Ka2==1.3×10-13,所以K===5×10-5。123③在pH=4~7溶液中,pH越大,FeS去除水中Cr(Ⅵ)的速率越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H-)越大,FeS表面吸附的Cr(Ⅵ)的量越少,FeS溶出量越少,Cr(Ⅵ)中物質的量分數越大123(2)FeS2具有良好半導體性能。FeS2的一種晶體與NaCl晶體的結構相似,該FeS2晶體的一個晶胞中的數目為 ,在FeS2晶體中,每個S原子與三個Fe2+緊鄰,且Fe—S間距相等,如圖給出了FeS2晶胞中的Fe2+和位于晶胞體心的中的S—S鍵位于晶胞體對角線上,晶胞中的其他已省略)。在圖中用“-”將其中一個S原子與緊鄰的Fe2+連接起來。 4答案 123因為FeS2的晶體與NaCl晶體的結構相似,由NaCl晶體結構可知,一個NaCl晶胞含有4個Na和4個Cl,則該FeS2晶體的一個晶胞中的數目也為4;FeS2晶體中,每個S原子與三個Fe2+緊鄰,且Fe—S間距相等,根據FeS2晶胞中的Fe2+和中的S—S鍵位于晶胞體對角線上)可知,每個S原子與S—S鍵所在體對角線上距離最近的頂點相鄰的三個面的三個面心位置的Fe2+緊鄰且間距相等。123(3)FeS2、FeS在空氣中易被氧化,將FeS2在空氣中氧化,測得氧化過程中剩余固體的質量與起始FeS2的質量的比值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800 ℃時,FeS2氧化成含有兩種元素的固體產物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寫出計算過程)。 Fe2O3;設FeS2氧化成含有兩種元素的固體產物化學式為FeOx,M(FeS2)=120 g·mol-1,則M(FeOx)=120 g·mol-1×66.7%=80.04 g·mol-1,則56+16x=80.04,x≈,即固體產物為Fe2O3123物質轉化與工藝流程 1.題型特點近幾年高考中工藝流程題主要是以物質的制備、物質的分離提純為情景材料,用框圖的形式呈現實際工業生產中添加物質、操作的過程,設問形式包括:物質的判斷、方程式的書寫、實驗操作、反應條件的控制及理論解釋、產品組成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等,能很好的考查學生綜合運用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反應原理、實驗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工藝流程題的一般呈現形式1.(2024·江蘇,14)回收磁性合金釹鐵硼(Nd2Fe14B)可制備半導體材料鐵酸鉍和光學材料氧化釹。(1)釹鐵硼在空氣中焙燒轉化為Nd2O3、Fe2O3等(忽略硼的化合物),用0.4 mol·L-1鹽酸酸浸后過濾得到NdCl3溶液和含鐵濾渣。Nd、Fe浸出率(×100%)隨浸取時間變化如圖所示。①含鐵濾渣的主要成分為 (填化學式)。 ②浸出初期Fe浸出率先上升后下降的原因是 。 (2)含鐵濾渣用硫酸溶解,經萃取、反萃取提純后,用于制備鐵酸鉍。①用含有機胺(R3N)的有機溶劑作為萃取劑提純一定濃度的Fe2溶液,原理為:SO4+Fe3++H2OH++Fe(OH)(有機層)已知:SO4+H++2(R3NH·HSO4)其他條件不變,水層初始pH在0.2~0.8范圍內,隨水層pH增大,有機層中Fe元素含量迅速增多的原因是 。 ②反萃取后,Fe2經轉化可得到鐵酸鉍。鐵酸鉍晶胞如圖所示(圖中有4個Fe原子位于晶胞體對角線上,O原子未畫出),其中原子數目比N(Fe)∶N(Bi)= 。 (3)凈化后的NdCl3溶液通過沉釹、焙燒得到Nd2O3。①向NdCl3溶液中加入CO3溶液,Nd3+可轉化為Nd(OH)CO3沉淀。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②將8.84 mg Nd(OH)CO3(摩爾質量為221 g·mol-1)在氮氣氛圍中焙燒,剩余固體質量隨溫度變化曲線如圖所示。550~600 ℃時,所得固體產物可表示為NdaOb(CO3)c,通過以上實驗數據確定該產物中n(Nd3+)∶n()的比值 (寫出計算過程)。2.(2023·江蘇,14)V2O5-WO3/TiO2催化劑能催化NH3脫除煙氣中的NO,反應為4NH3(g)+O2(g)+4NO(g)4N2(g)+6H2O(g) ΔH=-1 632.4 kJ·mol-1。(1)催化劑的制備。將預先制備的一定量的WO3/TiO2粉末置于80 ℃的水中,在攪拌下加入一定量的NH4VO3溶液,經蒸發、焙燒等工序得到顆粒狀V2O5-WO3/TiO2催化劑。在水溶液中水解為H3VO4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 ; 反應選用NH4VO3溶液而不選用NaVO3溶液的原因是 。 (2)催化劑的應用。將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O、O2、NH3(其余為N2)氣體勻速通過裝有V2O5-WO3/TiO2催化劑的反應器,測得NO的轉化率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反應溫度在320~360 ℃范圍內,NO轉化率隨溫度變化不明顯的原因是 ; 反應溫度高于380 ℃,NO轉化率下降,除因為進入反應器的NO被還原的量減少外,還有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3)廢催化劑的回收。回收V2O5-WO3/TiO2廢催化劑并制備NH4VO3的過程可表示為①酸浸時,加料完成后,以一定速率攪拌反應。提高釩元素浸出率的方法還有 。 ②通過萃取可分離釩和鎢,在得到的釩酸中含有H4V4O12。已知H4V4O12具有八元環結構,其結構式可表示為 。 ③向pH=8的NaVO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NH4Cl溶液,生成NH4VO3沉淀。已知:Ksp(NH4VO3)=1.7×10-3,加過量NH4Cl溶液的目的是 。 3.(2022·江蘇,14)硫鐵化合物(FeS、FeS2等)應用廣泛。(1)納米FeS可去除水中微量六價鉻[Cr(Ⅵ)]。在pH=4~7的水溶液中,納米FeS顆粒表面帶正電荷,Cr(Ⅵ)主要以、Cr2、形式存在,納米FeS去除水中Cr(Ⅵ)主要經過“吸附→反應→沉淀”的過程。已知:Ksp(FeS)=6.5×10-18,Ksp=5.0×10-17;H2S電離常數分別為Ka1=1.1×10-7、Ka2=1.3×10-13。①在弱堿性溶液中,FeS與反應生成Fe(OH)3、Cr(OH)3和單質S,其離子方程式為 。 ②在弱酸性溶液中,反應FeS+H+Fe2++HS-的平衡常數K的數值為 。 ③在pH=4~7溶液中,pH越大,FeS去除水中Cr(Ⅵ)的速率越慢,原因是 。 (2)FeS2具有良好半導體性能。FeS2的一種晶體與NaCl晶體的結構相似,該FeS2晶體的一個晶胞中的數目為 ,在FeS2晶體中,每個S原子與三個Fe2+緊鄰,且Fe—S間距相等, 如圖給出了FeS2晶胞中的Fe2+和位于晶胞體心的中的S—S鍵位于晶胞體對角線上,晶胞中的其他已省略)。在圖中用“-”將其中一個S原子與緊鄰的Fe2+連接起來。(3)FeS2、FeS在空氣中易被氧化,將FeS2在空氣中氧化,測得氧化過程中剩余固體的質量與起始FeS2的質量的比值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800 ℃時,FeS2氧化成含有兩種元素的固體產物為 (填化學式,寫出計算過程)。答案精析真題演練1.(1)①Fe(OH)3 ②浸出初期,c(H+)較大,鐵的浸出率較大,約5 min后,溶液酸性減弱,Fe3+水解生成Fe(OH)3進入濾渣,使鐵的浸出率下降 (2)①隨水層pH增大,H+的濃度減小,SO4+Fe3++H2OH++Fe(OH)的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SO4+H++2(R3NH·HSO4)的化學平衡逆向移動,該平衡逆向移動引起SO4濃度的增大,進一步促進萃取平衡向萃取方向移動,導致Fe(OH)的濃度增大,因此,有機層中Fe元素含量迅速增多 ②2∶1 (3)①Nd3++2C+H2ONd(OH)CO3↓+HC ②n[Nd(OH)CO3]==4×10-5mol,n(Nd3+)=4×10-5mol,550~600 ℃時,產物為NdaOb,減少1.24 mg,其中m(H2O)=4×10-5 mol××18×103 mg·mol-1=0.36 mg,則m(CO2)=1.24 mg-0.36 mg=0.88 mg,則生成CO2的物質的量為n(CO2)==2×10-5mol,依據C元素守恒可知:分解后剩余的的物質的量為4×10-5 mol-2×10-5 mol=2×10-5 mol,n(Nd3+)∶n()==2∶1解析 (1)①釹鐵硼在空氣中焙燒后得到的Nd2O3、Fe2O3均可溶于鹽酸,得到含有NdCl3和FeCl3的溶液。由圖中信息可知,Nd的浸出率逐漸增大,而Fe的浸出率先增大后逐漸減小,說明隨著Nd的浸出率增大,稀鹽酸中的H+的濃度逐漸減小,pH逐漸增大導致Fe3+水解生成Fe(OH)3沉淀,因此,含鐵濾渣的主要成分為Fe(OH)3。(2)②由鐵酸鉍晶胞結構示意圖可知,晶胞體內有4個Fe原子,面上有8個Fe原子,根據均攤法可知,Fe原子的數目為4+8×=8;Bi原子全部在晶胞的面上,數目為8×=4,因此,原子數目比N(Fe)∶N(Bi)=2∶1。(3)②8.84 mg Nd(OH)CO3的物質的量為=4×10-5 mol,其在氮氣氛圍中焙燒后,金屬元素的質量和化合價均保持不變,因此,n(Nd3+)=4×10-5 mol;550~600 ℃時剩余固體的質量為7.60 mg,固體減少的質量為1.24 mg,由于堿式鹽在受熱分解時易變為正鹽,氫氧化物分解得到氧化物和H2O,碳酸鹽分解得到氧化物和CO2,因此,可以推測固體變為NdaOb時失去的質量是生成的H2O和CO2的質量;根據H元素守恒可知,固體分解時生成H2O的質量為4×10-5mol××18×103 mg·mol-1=0.36 mg,則生成CO2的質量為1.24 mg-0.36 mg=0.88 mg,則生成CO2的物質的量為=2×10-5 mol,由C元素守恒可知,分解后剩余的的物質的量為4×10-5 mol-2×10-5 mol=2×10-5 mol,因此可以確定該產物中n(Nd3+)∶n()的比值為=2∶1。2.(1)+2H2OH3VO4↓+OH-NH4VO3發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N+H2OH3VO4↓+NH3,N有利于水解 (2)溫度升高至一定范圍催化劑失活 4NH3+5O24NO+6H2O、N2+O22NO (3)①適當增加酸的濃度、升高溫度、延長酸浸時間等 ② ③增加銨根離子濃度,促進平衡向析出沉淀的方向移動,提高NH4VO3的含量解析 (2)反應溫度在320~360 ℃范圍內,NO轉化率隨溫度變化不明顯的原因是溫度升高至一定范圍催化劑失活,導致NO轉化率升高不明顯。反應溫度高于380 ℃,NO轉化率下降,有可能體系產生了NO,如4NH3+5O24NO+6H2O、N2+O22NO等。(3)②已知H4V4O12具有八元環結構,且V連有五個共價鍵,結構式可表示為。③NH4VO3飽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NH4VO3(s)N(aq)+V(aq),加過量NH4Cl溶液增加銨根離子濃度,促進平衡向析出沉淀的方向移動,提高NH4VO3的含量。3.(1)①FeS+Cr+4H2OFe(OH)3+Cr(OH)3+S+2OH- ②5×10-5 ③c(OH-)越大,FeS表面吸附的Cr(Ⅵ)的量越少,FeS溶出量越少,Cr(Ⅵ)中物質的量分數越大 (2)4 (3)Fe2O3;設FeS2氧化成含有兩種元素的固體產物化學式為FeOx,M(FeS2)=120 g·mol-1,則M(FeOx)=120 g·mol-1×66.7%=80.04 g·mol-1,則56+16x=80.04,x≈,即固體產物為Fe2O3解析 (1)②反應FeS+H+Fe2++HS-的平衡常數K= ,由題目信息可知,)·c(S2-)=6.5×10-18,H2S電離常數Ka2==1.3×10-13,所以K===5×10-5。(2)因為FeS2的晶體與NaCl晶體的結構相似,由NaCl晶體結構可知,一個NaCl晶胞含有4個Na和4個Cl,則該FeS2晶體的一個晶胞中的數目也為4;FeS2晶體中,每個S原子與三個Fe2+緊鄰,且Fe—S間距相等,根據FeS2晶胞中的Fe2+和的位置(中的S—S鍵位于晶胞體對角線上)可知,每個S原子與S—S鍵所在體對角線上距離最近的頂點相鄰的三個面的三個面心位置的Fe2+緊鄰且間距相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六 大題突破2 物質轉化與工藝流程.docx 專題六 大題突破2 物質轉化與工藝流程.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