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七 大題突破3 化學綜合實驗 (課件+教案)-2025高考化學二輪復習題型突破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七 大題突破3 化學綜合實驗 (課件+教案)-2025高考化學二輪復習題型突破

資源簡介

(共36張PPT)
化學綜合實驗與計算
專題七 大題突破3
核心精講
01
江蘇省高考題實驗綜合主要結合一定信息情境或實驗工藝流程,考查物質制備、性質探究、定量分析、實驗方案設計等,難度大、涉及的知識面廣,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綜合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
1.物質檢驗和鑒別類答題規范
(1)離子的檢驗
單一離子檢驗 取試樣→加水溶解→加……試劑 加……檢驗試劑→觀察現象→得出結論
以S的檢驗為例: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鹽酸,無明顯現象,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產生,則證明有S
多種離子檢驗 取少量溶液于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試劑,現象是……的是……物質;取少量溶液于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試劑,現象是……繼續加入……試劑,現象是……的是……物質
檢驗某溶液中既含有Fe2+又含有Fe3+的方法:分別取少量溶液于兩支試管中,向其中一支試管中滴加幾滴KSCN溶液,溶液顯紅色,則證明溶液中含有Fe3+,再向另一支試管中滴加幾滴鐵氰化鉀[K3Fe(CN)6]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則證明溶液中含有Fe2+
(2)固體的檢驗
答題 模板 ①取少許固體樣品于兩支試管中,加水溶解,分別再加入……試劑(微熱/振蕩),現象是……的是……物質
②取少許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水溶解,把樣品分為兩等份,一份加……試劑,現象是……的是……物質,另一份加……試劑,現象是……的是……物質
實例 榴石礦石可以看作由CaO、FeO、Fe2O3、Al2O3、SiO2組成。試設計實驗證明榴石礦中含有FeO(試劑任選,說明實驗操作與現象):取礦石少許于試管中,加稀硫酸充分反應后,向其中滴加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若紫色褪去,則證明礦石中含有FeO(不能加鹽酸溶解)
(3)氣體檢驗
單一氣體檢驗 將氣體通入(或通過)→試劑[×××溶液(或××固體)]→描述現象→得出結論
混合氣體的檢驗 檢驗氣體甲→除去氣體甲→確定氣體甲已除盡→檢驗氣體乙
實例 以“CO2氣體檢驗”為例:將無色無味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溶液變渾濁,則證明該氣體是CO2
微點撥 ①水蒸氣最先檢驗;②有干擾的氣體先檢驗;③關鍵詞:如“少量”“除盡”等
2.沉淀某種離子沉淀劑是否過量的答題規范
(1)加沉淀劑:靜置,向上層清液中繼續滴加少量沉淀劑,若無沉淀產生,則證明沉淀劑已過量。
(2)加入與沉淀劑反應的試劑:靜置,取適量上層清液于另一潔凈試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與沉淀劑作用產生沉淀的試劑,若產生沉淀,證明沉淀劑已過量。注意:若需稱量沉淀的質量而進行有關定量計算時則只能選用方法(1)。
(3)判斷沉淀是否洗凈的操作
取最后一次洗滌液,滴加……(試劑),若沒有……現象,證明沉淀已洗凈(一般是現象明顯的優先檢驗,比如Fe3+、Cl-、S等)。
3.沉淀的洗滌與洗滌是否干凈的答題規范
(1)沉淀洗滌的目的:除去沉淀表面附著或沉淀中包夾的可溶性離子。
(2)洗滌方法:向漏斗內加……(蒸餾水)至浸沒沉淀,待自然流出后,重復操作2~3次。
特別提醒 ①凡是涉及冰水(或冷水)洗滌的目的:洗去晶體表面的雜質離子并降低被洗滌物質的溶解度,減少其在洗滌過程中的溶解損耗,最終提高產品產率。
②若用特殊溶劑洗滌,例如乙醇(丙酮)洗滌的目的:a.降低被洗滌物質的溶解度,減少其在洗滌過程中的溶解損耗;b.除去固體表面吸附的雜質;c.乙醇(丙酮)揮發帶出水分,使固體易干燥。再如用沉淀的飽和溶液洗滌:減小沉淀的溶解。
4.原因、理由類答題規范
“有理”——化學原理,“有據”——事實依據,可采取以下兩種方式:
(1)“正說”——“直接原因+根本目的”
(2)“反說”——“如果……就……”
某反應溫度不高于×× ℃(或在某個反應溫度范圍內、或在此溫度下轉化率最大等)的原因:①(低溫速率較慢)適當加快反應速率;②若有催化劑則考慮催化劑的催化活性;③但溫度過高會造成反應物(如濃硝酸)揮發或分解(如H2O2、NH4HCO3、NH3·H2O等);還要考慮溫度過高,平衡移動的問題;④成本問題,某條件下,轉化率已經很高,若再升高溫度,轉化率提高不大,生產成本增加,得不償失。
5.定量實驗誤差分析
對于定量實驗,要采用措施減小誤差。減小誤差從以下角度考慮:
(1)裝置氣密性良好;(2)排除裝置中原有干擾氣體;(3)減少副反應;(4)避免氣體帶雜質(如測定水的質量,氣體必須干燥);(5)防止空氣中二氧化碳和水等進入裝置。
真題演練
02
1.(2024·江蘇,16)貴金屬銀應用廣泛。Ag與稀HNO3制得AgNO3,常用于循環處理高氯廢水。
(1)沉淀Cl-。在高氯水樣中加入K2CrO4使濃度約為5×10-3 mol·L-1,當滴加AgNO3溶液至開始產生Ag2CrO4沉淀(忽略滴加過程的體積增加),此時溶液中Cl-濃度約為     mol·L-1。[已知:Ksp(AgCl)=1.8×10-10,Ksp(Ag2CrO4)=2.0×10-12]
1
2
3
9×10-6
1
2
3
濃度約為5×10-3mol·L-1,當滴加AgNO3溶液至開始產生Ag2CrO4沉淀,此時c(Ag+)== mol·L-1=2×10-5 mol·L-1,c(Cl-)=
= mol·L-1=9×10-6 mol·L-1。
(2)還原AgCl。在AgCl沉淀中埋入鐵圈并壓實,加入足量0.5 mol·L-1鹽酸后靜置,充分反應得到Ag。
①鐵將AgCl轉化為單質Ag的化學方程式為        。
1
2
3
Fe+2AgCl===FeCl2+2Ag
②不與鐵圈直接接觸的AgCl也能轉化為Ag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形成了以Fe為負極,AgCl為正極,鹽酸為電解質溶液的原電池,正極AgCl得到電子,電極反應式為AgCl+e-===Ag+Cl-,生成Ag
③為判斷AgCl是否完全轉化,補充完整實驗方案:取出鐵圈,攪拌均勻,取少量混合物過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中必須使用的試劑和設備:稀HNO3、AgNO3溶液,通風設備]
1
2
3
洗滌,向最后一次洗滌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確保氯離子洗凈,開啟通風設備,向濾渣中加入足量稀HNO3,攪拌,若固體完全溶解,則AgCl完全轉化,若固體未完全溶解,則AgCl未完全轉化
1
2
3
判斷AgCl是否完全轉化,即檢驗混合物中是否含有AgCl,若AgCl完全轉化,則剩余固體全部為銀,可完全溶于稀硝酸,若AgCl未完全轉化,剩余AgCl不能溶于稀硝酸,則可用稀硝酸檢驗,稀硝酸參與反應可能會產生氮氧化物,反應需在通風設備中進行,反應后的溶液中存在氯離子,若未將濾渣洗凈,氯離子會干擾實驗,所以首先需要檢驗氯離子是否洗凈。
(3)Ag的抗菌性能。納米Ag表面能產生Ag+殺死細菌
(如圖所示),其抗菌性能受溶解氧濃度影響。
①納米Ag溶解產生A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
       。
1
2
3
4Ag+O2+4H+
===4Ag++2H2O
②實驗表明溶解氧濃度過高,納米Ag的抗菌性能下降,主要原因是
        。
納米Ag與氧氣生成Ag2O,使得Ag+濃度下降
1
2
3
2.(2023·江蘇,16)實驗室模擬“鎂法工業煙氣脫硫”并制備MgSO4·H2O,其實驗過程可表示為
1
2
3
(1)在攪拌下向氧化鎂漿料中勻速緩慢通入SO2氣體,生成MgSO3,反應為Mg(OH)2+H2SO3===MgSO3+2H2O,其平衡常數K與Ksp[Mg(OH)2]、Ksp(MgSO3)、Ka1(H2SO3)、Ka2(H2SO3)的代數關系式為K=
    ;下列實驗操作一定能提高氧化鎂漿
料吸收SO2效率的有   (填序號)。
A.水浴加熱氧化鎂漿料
B.加快攪拌速率
C.降低通入SO2氣體的速率
D.通過多孔球泡向氧化鎂漿料中通SO2
BD
1
2
3
已知下列反應:
①Mg(OH)2+H2SO3===MgSO3+2H2O K
②Mg(OH)2(s) Mg2+(aq)+2OH-(aq)  Ksp[Mg(OH)2]
③MgSO3(s) Mg2+(aq)  Ksp(MgSO3)
④H2SO3 H+ Ka1(H2SO3)
⑤ H+ Ka2(H2SO3)
⑥H2O H++OH- Kw
根據蓋斯定律,①=②-③+④+⑤-⑥×2,故K=。
1
2
3
加熱可加快反應速率,但溫度升高,SO2在水中溶解度降低,且會導致H2SO3受熱分解,不一定能提高吸收SO2效率,A錯誤;
加快攪拌速率,可以使反應物充分接觸,提高吸收SO2效率,B正確;
降低通入SO2氣體的速率,SO2可與MgO漿料充分接觸,但會降低反應速率,不一定能提高吸收SO2效率,C錯誤;
多孔球泡可以讓SO2與MgO漿料充分接觸,能提高吸收SO2效率,D正確。
1
2
3
(2)在催化劑作用下MgSO3被O2氧化為MgSO4。已知MgSO3的溶解度為0.57 g (20 ℃),O2氧化溶液中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 在其他條件相同時,以負載鈷的分子篩為催化劑,漿料中MgSO3被O2氧化的速率隨pH的變化如圖甲所示。在pH=6~8范圍內,
pH增大,漿料中MgSO3的氧化速率增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 。
+O2
pH增大,
抑制的水解,反應物的濃度增大,故可加快氧化速率
1
2
3
(3)制取MgSO4·H2O晶體。在如圖乙所示的實驗裝置中,攪拌下,使一定量的MgSO3漿料與H2SO4溶液充分反應。MgSO3漿料與H2SO4溶液的加料方式是         ;補充完整制取MgSO4·H2O晶體的實驗方案:向含有少量Fe3+、Al3+的MgSO4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Fe3+、Al3+在pH≥5時完全轉化為氫氧化物沉淀;室溫下從MgSO4飽和溶液中結晶出MgSO4·7H2O,MgSO4·
7H2O在150~170 ℃下干燥得到MgSO4·H2O,實驗
中需要使用MgO粉末)
用滴液漏斗向盛有MgSO3漿料的三頸燒瓶中緩慢滴加H2SO4溶液
分批加入少量氧化鎂粉末,攪拌,直至用pH試紙測得pH≥5,過濾;將濾液蒸發濃縮、降溫至室溫結晶,過濾,所得晶體在150~170 ℃干燥
1
2
3
在進行含固體物質的反應物與液體反應的實驗時,
應將含固體物質的反應物放在三頸燒瓶中,通過滴
液漏斗滴加液體,H2SO4溶液的滴加速率要慢,以
免H2SO4過量;根據題意,首先需要調節pH≥5以除
去Fe3+、Al3+雜質,需要用到的試劑為MgO粉末,操作為分批加入少量MgO粉末,以免pH過高,不斷攪拌進行反應直至檢測到pH≥5,然后過濾除去氫氧化鐵、氫氧化鋁沉淀;根據題目信息,室溫下結晶只能得到MgSO4·7H2O,因此需要在150~170 ℃下干燥MgSO4·7H2O得到MgSO4·H2O,操作為將濾液蒸發濃縮、降溫至室溫結晶,過濾,所得晶體在150~170 ℃干燥。
3.(2022·江蘇,16)實驗室以二氧化鈰(CeO2)廢渣為原料制備Cl-含量少的Ce2(CO3)3,其部分實驗過程如下:
1
2
3
(1)“酸浸”時CeO2與H2O2反應生成Ce3+并放出O2,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1
2
3
2CeO2+H2O2+6H+===2Ce3++O2↑+4H2O
1
2
3
首先用稀鹽酸和過氧化氫溶液酸浸二
氧化鈰廢渣,得到三價鈰,加入氨水
調節pH后用萃取劑萃取其中的三價鈰,
增大三價鈰濃度,之后加入稀硝酸反萃取其中的三價鈰,再加入氨水和碳酸氫銨制備產物,以此解題。
根據信息可知反應物為CeO2與H2O2,產物為Ce3+和O2,根據電荷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其離子方程式為2CeO2+H2O2+6H+===2Ce3++O2↑+4H2O。
(2)pH約為7的CeCl3溶液與NH4HCO3溶液反應可生成Ce2(CO3)3沉淀,該沉淀中Cl-含量與加料方式有關。得到含Cl-量較少的Ce2(CO3)3的加料方式為    (填序號)。
A.將NH4HCO3溶液滴加到CeCl3溶液中
B.將CeCl3溶液滴加到NH4HCO3溶液中
1
2
3
B
1
2
3
反應過程中保持CeCl3少量即可得到含Cl-量較少的Ce2(CO3)3,故選B。
(3)通過中和、萃取、反萃取、沉淀等過程,可制備Cl-含量少的Ce2(CO3)3。已知Ce3+能被有機萃取劑(簡稱HA)萃取,其萃取原理可表示為Ce3+(水層)
+3HA(有機層) CeA3(有機層)+3H+(水層)
①加氨水“中和”去除過量鹽酸,使溶液接近中性。去除過量鹽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2
3
降低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促進Ce3+的萃取平衡正向移動,提高Ce3+的萃取率
②反萃取的目的是將有機層Ce3+轉移到水層。為使Ce3+盡可能多地發生上述轉移,應選擇的實驗條件或采取的實驗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
     (填兩項)。
1
2
3
適當提高稀硝酸濃度,
多次萃取
1
2
3
根據萃取原理可知,反萃取應選擇的實驗條件是酸性條件,為了使Ce3+盡可能多地發生轉移,可以采用多次萃取。
③與“反萃取”得到的水溶液比較,過濾Ce2(CO3)3溶液的濾液中,物質的量減小的離子有     (填化學式)。
1
2
3
Ce3+、H+
(4)實驗中需要測定溶液中Ce3+的含量。已知水溶液中Ce4+可用準確濃度的Fe溶液滴定。以苯代鄰氨基苯甲酸為指示劑,滴定終點時溶液由紫紅色變為亮黃色,滴定反應為Fe2++Ce4+===Fe3++Ce3+。請補充完整實驗方案:①準確量取25.00 mL Ce3+溶液[c(Ce3+)約為0.2 mol·L-1],加氧化劑將Ce3+完
1
2
3
全氧化并去除多余氧化劑后,用稀硫酸酸化,將溶液完全轉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后定容;②按規定操作分別將0.020 00 mol·L-1Fe和待測Ce4+溶液裝入如圖所示的滴定管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左側滴定管中放出一定體積的待測Ce4+溶液于錐形瓶中,加入指示劑苯代鄰氨基苯甲酸,用0.020 00 mol·L-1Fe溶液來滴定,當滴入最后半滴標準液時,溶液由紫紅色變為亮黃色,且半分鐘內不變色,即達到滴定終點,記錄標準液的體積
1
2
3
應該用標準液滴定待測Ce4+溶液,用苯代鄰氨基苯甲酸作指示劑。化學綜合實驗與計算
  江蘇省高考題實驗綜合主要結合一定信息情境或實驗工藝流程,考查物質制備、性質探究、定量分析、實驗方案設計等,難度大、涉及的知識面廣,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綜合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
1.物質檢驗和鑒別類答題規范
(1)離子的檢驗
單一離子檢驗 取試樣→加水溶解→加……試劑加……檢驗試劑→觀察現象→得出結論
以S的檢驗為例: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鹽酸,無明顯現象,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產生,則證明有S
多種離子檢驗 取少量溶液于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試劑,現象是……的是……物質;取少量溶液于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試劑,現象是……繼續加入……試劑,現象是……的是……物質
檢驗某溶液中既含有Fe2+又含有Fe3+的方法:分別取少量溶液于兩支試管中,向其中一支試管中滴加幾滴KSCN溶液,溶液顯紅色,則證明溶液中含有Fe3+,再向另一支試管中滴加幾滴鐵氰化鉀[K3Fe(CN)6]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則證明溶液中含有Fe2+
(2)固體的檢驗
答題 模板 ①取少許固體樣品于兩支試管中,加水溶解,分別再加入……試劑(微熱/振蕩),現象是……的是……物質 ②取少許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水溶解,把樣品分為兩等份,一份加……試劑,現象是……的是……物質,另一份加……試劑,現象是……的是……物質
實例 榴石礦石可以看作由CaO、FeO、Fe2O3、Al2O3、SiO2組成。試設計實驗證明榴石礦中含有FeO(試劑任選,說明實驗操作與現象):取礦石少許于試管中,加稀硫酸充分反應后,向其中滴加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若紫色褪去,則證明礦石中含有FeO(不能加鹽酸溶解)
(3)氣體檢驗
單一氣體檢驗 將氣體通入(或通過)→試劑[×××溶液(或××固體)]→描述現象→得出結論
混合氣體的檢驗 檢驗氣體甲→除去氣體甲→確定氣體甲已除盡→檢驗氣體乙
實例 以“CO2氣體檢驗”為例:將無色無味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溶液變渾濁,則證明該氣體是CO2
微點撥 ①水蒸氣最先檢驗;②有干擾的氣體先檢驗;③關鍵詞:如“少量”“除盡”等
2.沉淀某種離子沉淀劑是否過量的答題規范
(1)加沉淀劑:靜置,向上層清液中繼續滴加少量沉淀劑,若無沉淀產生,則證明沉淀劑已過量。
(2)加入與沉淀劑反應的試劑:靜置,取適量上層清液于另一潔凈試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與沉淀劑作用產生沉淀的試劑,若產生沉淀,證明沉淀劑已過量。注意:若需稱量沉淀的質量而進行有關定量計算時則只能選用方法(1)。
(3)判斷沉淀是否洗凈的操作
取最后一次洗滌液,滴加……(試劑),若沒有……現象,證明沉淀已洗凈(一般是現象明顯的優先檢驗,比如Fe3+、Cl-、S等)。
3.沉淀的洗滌與洗滌是否干凈的答題規范
(1)沉淀洗滌的目的:除去沉淀表面附著或沉淀中包夾的可溶性離子。
(2)洗滌方法:向漏斗內加……(蒸餾水)至浸沒沉淀,待自然流出后,重復操作2~3次。
特別提醒 ①凡是涉及冰水(或冷水)洗滌的目的:洗去晶體表面的雜質離子并降低被洗滌物質的溶解度,減少其在洗滌過程中的溶解損耗,最終提高產品產率。
②若用特殊溶劑洗滌,例如乙醇(丙酮)洗滌的目的:a.降低被洗滌物質的溶解度,減少其在洗滌過程中的溶解損耗;b.除去固體表面吸附的雜質;c.乙醇(丙酮)揮發帶出水分,使固體易干燥。再如用沉淀的飽和溶液洗滌:減小沉淀的溶解。
4.原因、理由類答題規范
“有理”——化學原理,“有據”——事實依據,可采取以下兩種方式:
(1)“正說”——“直接原因+根本目的”
(2)“反說”——“如果……就……”
某反應溫度不高于×× ℃(或在某個反應溫度范圍內、或在此溫度下轉化率最大等)的原因:①(低溫速率較慢)適當加快反應速率;②若有催化劑則考慮催化劑的催化活性;③但溫度過高會造成反應物(如濃硝酸)揮發或分解(如H2O2、NH4HCO3、NH3·H2O等);還要考慮溫度過高,平衡移動的問題;④成本問題,某條件下,轉化率已經很高,若再升高溫度,轉化率提高不大,生產成本增加,得不償失。
5.定量實驗誤差分析
對于定量實驗,要采用措施減小誤差。減小誤差從以下角度考慮:
(1)裝置氣密性良好;(2)排除裝置中原有干擾氣體;(3)減少副反應;(4)避免氣體帶雜質(如測定水的質量,氣體必須干燥);(5)防止空氣中二氧化碳和水等進入裝置。
1.(2024·江蘇,16)貴金屬銀應用廣泛。Ag與稀HNO3制得AgNO3,常用于循環處理高氯廢水。
(1)沉淀Cl-。在高氯水樣中加入K2CrO4使濃度約為5×10-3 mol·L-1,當滴加AgNO3溶液至開始產生Ag2CrO4沉淀(忽略滴加過程的體積增加),此時溶液中Cl-濃度約為      mol·L-1。[已知:Ksp(AgCl)=1.8×10-10,Ksp(Ag2CrO4)=2.0×10-12]
(2)還原AgCl。在AgCl沉淀中埋入鐵圈并壓實,加入足量0.5 mol·L-1鹽酸后靜置,充分反應得到Ag。
①鐵將AgCl轉化為單質Ag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不與鐵圈直接接觸的AgCl也能轉化為Ag的原因是        。
③為判斷AgCl是否完全轉化,補充完整實驗方案:取出鐵圈,攪拌均勻,取少量混合物過濾,
       
[實驗中必須使用的試劑和設備:稀HNO3、AgNO3溶液,通風設備]
(3)Ag的抗菌性能。納米Ag表面能產生Ag+殺死細菌(如圖所示),其抗菌性能受溶解氧濃度影響。
①納米Ag溶解產生Ag+的離子方程式為        。
②實驗表明溶解氧濃度過高,納米Ag的抗菌性能下降,主要原因是        。
2.(2023·江蘇,16)實驗室模擬“鎂法工業煙氣脫硫”并制備MgSO4·H2O,其實驗過程可表示為
(1)在攪拌下向氧化鎂漿料中勻速緩慢通入SO2氣體,生成MgSO3,反應為Mg(OH)2+H2SO3MgSO3+2H2O,其平衡常數K與Ksp[Mg(OH)2]、Ksp(MgSO3)、Ka1(H2SO3)、Ka2(H2SO3)的代數關系式為K=     ;下列實驗操作一定能提高氧化鎂漿料吸收SO2效率的有        (填序號)。
A.水浴加熱氧化鎂漿料
B.加快攪拌速率
C.降低通入SO2氣體的速率
D.通過多孔球泡向氧化鎂漿料中通SO2
(2)在催化劑作用下MgSO3被O2氧化為MgSO4。已知MgSO3的溶解度為0.57 g (20 ℃),O2氧化溶液中的離子方程式為    ;
在其他條件相同時,以負載鈷的分子篩為催化劑,漿料中MgSO3被O2氧化的速率隨pH的變化如圖甲所示。在pH=6~8范圍內,pH增大,漿料中MgSO3的氧化速率增大,其主要原因是    。
(3)制取MgSO4·H2O晶體。在如圖乙所示的實驗裝置中,攪拌下,使一定量的MgSO3漿料與H2SO4溶液充分反應。MgSO3漿料與H2SO4溶液的加料方式是        ;補充完整制取MgSO4·H2O晶體的實驗方案:向含有少量Fe3+、Al3+的MgSO4溶液中,     。
(已知:Fe3+、Al3+在pH≥5時完全轉化為氫氧化物沉淀;室溫下從MgSO4飽和溶液中結晶出MgSO4·7H2O,MgSO4·7H2O在150~170 ℃下干燥得到MgSO4·H2O,實驗中需要使用MgO粉末)
3.(2022·江蘇,16)實驗室以二氧化鈰(CeO2)廢渣為原料制備Cl-含量少的Ce2(CO3)3,其部分實驗過程如下:
(1)“酸浸”時CeO2與H2O2反應生成Ce3+并放出O2,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2)pH約為7的CeCl3溶液與NH4HCO3溶液反應可生成Ce2(CO3)3沉淀,該沉淀中Cl-含量與加料方式有關。得到含Cl-量較少的Ce2(CO3)3的加料方式為    (填序號)。
A.將NH4HCO3溶液滴加到CeCl3溶液中
B.將CeCl3溶液滴加到NH4HCO3溶液中
(3)通過中和、萃取、反萃取、沉淀等過程,可制備Cl-含量少的Ce2(CO3)3。已知Ce3+能被有機萃取劑(簡稱HA)萃取,其萃取原理可表示為
Ce3+(水層)+3HA(有機層)CeA3(有機層)+3H+(水層)
①加氨水“中和”去除過量鹽酸,使溶液接近中性。去除過量鹽酸的目的是        。
②反萃取的目的是將有機層Ce3+轉移到水層。為使Ce3+盡可能多地發生上述轉移,應選擇的實驗條件或采取的實驗操作有        (填兩項)。
③與“反萃取”得到的水溶液比較,過濾Ce2(CO3)3溶液的濾液中,物質的量減小的離子有    (填化學式)。
(4)實驗中需要測定溶液中Ce3+的含量。已知水溶液中Ce4+可用準確濃度的Fe溶液滴定。以苯代鄰氨基苯甲酸為指示劑,滴定終點時溶液由紫紅色變為亮黃色,滴定反應為Fe2++Ce4++Ce3+。請補充完整實驗方案:①準確量取25.00 mL Ce3+溶液[c(Ce3+)約為0.2 mol·L-1],加氧化劑將Ce3+完全氧化并去除多余氧化劑后,用稀硫酸酸化,將溶液完全轉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后定容;②按規定操作分別將0.020 00 mol·L-1Fe和待測Ce4+溶液裝入如圖所示的滴定管中;
③        。
答案精析
真題演練
1.(1)9×10-6 (2)①Fe+2AgClFeCl2+2Ag
②形成了以Fe為負極,AgCl為正極,鹽酸為電解質溶液的原電池,正極AgCl得到電子,電極反應式為AgCl+e-Ag+Cl-,生成Ag ③洗滌,向最后一次洗滌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確保氯離子洗凈,開啟通風設備,向濾渣中加入足量稀HNO3,攪拌,若固體完全溶解,則AgCl完全轉化,若固體未完全溶解,則AgCl未完全轉化 (3)①4Ag+O2+4H+4Ag++2H2O ②納米Ag與氧氣生成Ag2O,使得Ag+濃度下降
解析 (1)濃度約為5×10-3mol·L-1,當滴加AgNO3溶液至開始產生Ag2CrO4沉淀,此時c(Ag+)== mol·L-1=2×10-5 mol·L-1,c(Cl-)== mol·L-1=9×10-6 mol·L-1。(2)③判斷AgCl是否完全轉化,即檢驗混合物中是否含有AgCl,若AgCl完全轉化,則剩余固體全部為銀,可完全溶于稀硝酸,若AgCl未完全轉化,剩余AgCl不能溶于稀硝酸,則可用稀硝酸檢驗,稀硝酸參與反應可能會產生氮氧化物,反應需在通風設備中進行,反應后的溶液中存在氯離子,若未將濾渣洗凈,氯離子會干擾實驗,所以首先需要檢驗氯離子是否洗凈。
2.(1)
BD (2)+O2 pH增大,抑制的水解,反應物的濃度增大,故可加快氧化速率 (3)用滴液漏斗向盛有MgSO3漿料的三頸燒瓶中緩慢滴加H2SO4溶液 分批加入少量氧化鎂粉末,攪拌,直至用pH試紙測得pH≥5,過濾;將濾液蒸發濃縮、降溫至室溫結晶,過濾,所得晶體在150~170 ℃干燥
解析 (1)已知下列反應:
①Mg(OH)2+H2SO3MgSO3+2H2O K
②Mg(OH)2(s)Mg2+(aq)+2OH-(aq)
Ksp[Mg(OH)2]
③MgSO3(s)Mg2+(aq)
Ksp(MgSO3)
④H2SO3H+ Ka1(H2SO3)
⑤H+ Ka2(H2SO3)
⑥H2OH++OH- Kw
根據蓋斯定律,①=②-③+④+⑤-⑥×2,故K=。
加熱可加快反應速率,但溫度升高,SO2在水中溶解度降低,且會導致H2SO3受熱分解,不一定能提高吸收SO2效率,A錯誤;加快攪拌速率,可以使反應物充分接觸,提高吸收SO2效率,B正確;降低通入SO2氣體的速率,SO2可與MgO漿料充分接觸,但會降低反應速率,不一定能提高吸收SO2效率,C錯誤;多孔球泡可以讓SO2與MgO漿料充分接觸,能提高吸收SO2效率,D正確。(3)在進行含固體物質的反應物與液體反應的實驗時,應將含固體物質的反應物放在三頸燒瓶中,通過滴液漏斗滴加液體,H2SO4溶液的滴加速率要慢,以免H2SO4過量;根據題意,首先需要調節pH≥5以除去Fe3+、Al3+雜質,需要用到的試劑為MgO粉末,操作為分批加入少量MgO粉末,以免pH過高,不斷攪拌進行反應直至檢測到pH≥5,然后過濾除去氫氧化鐵、氫氧化鋁沉淀;根據題目信息,室溫下結晶只能得到MgSO4·7H2O,因此需要在150~170 ℃下干燥MgSO4·7H2O得到MgSO4·H2O,操作為將濾液蒸發濃縮、降溫至室溫結晶,過濾,所得晶體在150~170 ℃干燥。
3.(1)2CeO2+H2O2+6H+2Ce3++O2↑+4H2O (2)B (3)①降低溶液中氫離子的濃度,促進Ce3+的萃取平衡正向移動,提高Ce3+的萃取率
②適當提高稀硝酸濃度,多次萃取 ③Ce3+、H+
(4)從左側滴定管中放出一定體積的待測Ce4+溶液于錐形瓶中,加入指示劑苯代鄰氨基苯甲酸,用0.020 00 mol·L-1Fe溶液來滴定,當滴入最后半滴標準液時,溶液由紫紅色變為亮黃色,且半分鐘內不變色,即達到滴定終點,記錄標準液的體積
解析 首先用稀鹽酸和過氧化氫溶液酸浸二氧化鈰廢渣,得到三價鈰,加入氨水調節pH后用萃取劑萃取其中的三價鈰,增大三價鈰濃度,之后加入稀硝酸反萃取其中的三價鈰,再加入氨水和碳酸氫銨制備產物,以此解題。(1)根據信息可知反應物為CeO2與H2O2,產物為Ce3+和O2,根據電荷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其離子方程式為2CeO2+H2O2+6H+2Ce3++O2↑+4H2O。(2)反應過程中保持CeCl3少量即可得到含Cl-量較少的Ce2(CO3)3,故選B。(3)②根據萃取原理可知,反萃取應選擇的實驗條件是酸性條件,為了使Ce3+盡可能多地發生轉移,可以采用多次萃取。(4)應該用標準液滴定待測Ce4+溶液,用苯代鄰氨基苯甲酸作指示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黄县| 冀州市| 京山县| 清新县| 西乡县| 布拖县| 临武县| 阜平县| 文山县| 泗阳县| 思茅市| 兰坪| 成武县| 阿克| 五常市| 赣榆县| 左贡县| 德钦县| 达尔| 富民县| 玛沁县| 隆安县| 南宁市| 漳平市| 昭通市| 临洮县| 潼南县| 沙河市| 易门县| 满城县| 确山县| 读书| 平南县| 新营市| 安陆市| 临颍县| 舞阳县| 巴林右旗| 密山市| 高阳县| 东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