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要求:①流利熟練地一條一條朗讀、背誦,組長抽背,背幾條簽字寫明幾條。②條目中的紅色字希望同學們在讀的時候重點看,必須會寫。③沒有紅色字的條目是理解內容大意后熟讀,會根據意思運用。④背誦是為了積累、理解和掌握!希望同學們自覺地理解性背誦!第三單元 工具與技術1、生活中,我們會用到各種各樣的工具,在創造和使用工具的過程中會用到很多技術。2、使用工具能使我們更省力或更方便地完成某個任務。3、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特點和使用方法,產生的效果不同。4、工具常常是一些物品或物體,技術常常是一些方法;不同工具的優劣不同,完成同一項任務可能會使用多種技術。5、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術,可以根據技術來發明工具,技術和工具都是可以改進的。6、斜面是人們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發明和運用的一種工具與技術,從古至今一直沿用。7、斜面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刀、斧、螺絲釘等都應用了斜面,盤山公路、 橋梁、高速公路的排水設計等也利用了斜面。8、斜面具有省力的作用,可以利用斜面幫助我們更省力的搬運一些物品。9、斜面的作用對人類的影響是巨大的,農業上人們利用斜面和其他技術修建了運河、水壩、水 渠、水溝等設施組成水利系統。10、對技術和工具在實際運用中的效果,我們應當進行測試和評價,測試的方法可以是模擬測試和實際測試。11、杠桿和斜面一樣,都是一種簡單機械,利用杠桿可以幫助我們撬起一些重物。12、杠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分別是:支點、用力點、阻力點。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點是支點;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是用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是阻力點。13、使用杠桿撬動的過程中,杠桿起到了省力的作用。杠桿支點的位置不同,作用的效果也不同。14、人們根據不同的需要,發明了不同的杠桿:有的增大了力的作用效果,比如撬棍;有的擴展了力的作用范圍,比如打撈網;有的改變了力的作用方向,比如鋤頭。15、生活中的剪刀、筷子、夾子、指甲剪、老虎鉗、蹺蹺板、天平都是應用了杠桿。16、隨著車輪的運用,人們不僅發明了馬車、火車、汽車等交通工具,還發展了交通圖、橋梁、鐵軌等技術,人類的交通運輸變得快捷和高效。17、車輪經歷了:“無輻條車輪--有輻條車輪--有輪胎車輪”的改進和發展。18、車輪是一種輪軸,有半徑較大的輪子和半徑較小的軸組成。輪軸可以省力,而且在軸不變的情況下,輪越大,輪軸越省力。19、有車輪的手推車運送物品比較省力、靈活。平板運輸物品費力、速度慢。20、生活中的水龍頭、扳手、滑輪、方向盤等都可以看成輪軸。21、大多數金屬不僅堅硬耐用,而且可塑性強,可以制造成復雜精密的工具,剪刀就是這樣的工具。22、剪刀是一種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桿的結構特點。剪刀的刀刃和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繞中間的轉軸轉動,可以視作共用支點的兩個杠桿。23、剪刀是一種可以靈活、精細加工的工具。24、組合多項技術是工具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25、人們根據需要巧妙設計了剪刀的各個部分,使得剪刀更好地應用于多個領域。剪刀的刀柄越長、刀刃越短越省力。26、活字印刷是重要的印刷技術之一。活字印刷的步驟:檢字-刷墨-拓印-晾制。27、印刷術的出現使書籍快速而大批印制成為可能,通過閱讀書籍獲取知識也促使人們創造出更多新的工具和技術。同時,印刷術本身也在不斷的發展。28、印刷術讓記錄和傳播信息變得省人力、省錢,效果更好。29、書籍只是人類信息交流和傳播的一種工具。30、信息傳播的形式多式多樣,書本能夠提供文字、圖像等形式的信息;電腦能夠提供影像、聲音、圖片等信息。31、信息的交流與傳播驅動著工具與技術的共同發展。32、由紙、印刷、信息結合而成的工具與技術逐漸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階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