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專題01 探索浮力、溶液和大氣的秘密期末復習·考點串講八年級科學上冊·浙教版模塊一 知識清單模塊二 方法模型歸納模塊三 鞏固提升模塊一 知識清單模塊二 方法模型歸納一、浮力的幾種計算方法稱重法 壓力差法 公式法 平衡法浮力等于物體的重力G減去物體浸在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即F浮=G-F 浮力等于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的壓力差,即F浮=F向上-F向下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gV排計算 物體漂浮或懸浮時,由二力平衡條件得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例1.如圖所示,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0牛,圖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0牛。求。(1)圖乙中A物體受到的浮力。(2)A物體的體積。解:(1)根據甲圖可知物體A的重力G=20N;那么圖乙中A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G﹣F′=30N﹣20N=10N;(2)因物體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和自身的體積相等,所以,由F浮=ρgV排可得物體體積:V=V排1×10﹣3m3。答:(1)圖乙中A物體受到的浮力是10N。(2)A物體的體積是1×10﹣3m3。方法一、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例1、體積相同的實心銅球、鐵球放入水中靜止后所受浮力分別是F銅、F鐵,則F銅 F鐵(ρ銅>ρ鐵>ρ水)例2、質量相同的實心銅球、鐵球放入水中靜止后所受浮力分別是F銅、F鐵,則F銅 F鐵(ρ銅>ρ鐵>ρ水)例3、體積相同的實心木球、鐵球放入水中靜止后所受浮力分別是F木、F鐵,則F木 F鐵(ρ鐵>ρ水>ρ木)例4、完全相同的兩個實心鐵球分別浸沒于水和煤油中,則鐵球在中所受 的浮力較大。(ρ煤油<ρ水)二、浮力的大小比較總結方法1、ρ液相同,比較V排的大小.2、V排相同,比較ρ液的大小.=<<水例2.如圖所示,將兩塊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實心球形和碗形,分別放入相同的甲、乙兩杯水中,甲杯橡皮泥沉入水底,乙杯橡皮泥浮在水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大小F甲>F乙B.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大小F甲=F乙C.甲、乙液面高度h甲>h乙D.甲、乙液面高度h甲<h乙D方法二、物體浮沉條件例1、質量相同的實心木球和鐵球,放入水中靜止后,受到的浮力分別是F木和F鐵,則F鐵 F木。(ρ木<ρ水<ρ鐵)例2、質量相同的實心鐵球和木球,放入水銀中靜止后,受到的浮力分別是F鐵和F木,則 F木 F鐵。(ρ水<ρ鐵<ρ水銀)例3、完全相同的兩個木球分別放入酒精和水中,木球都漂浮在液面上,受到的浮力分別是F酒精和F水,則F酒精 F水。總結方法:利用物體的浮沉條件: F浮與G物比大小1、F浮>G物,物體上浮至液面上2、F浮= G物,物體懸浮在液體中任何位置3、F浮<==例3.實驗課上,小華通過向水中加鹽的方法,使原來沉在燒杯底部的雞蛋慢慢由沉底變為懸浮最后漂浮起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雞蛋沉底時受到的浮力與懸浮時受到的浮力一樣大B.雞蛋沉底時受到的浮力比懸浮時受到的浮力大C.雞蛋懸浮時受到的浮力與漂浮時受到的浮力一樣大D.雞蛋懸浮時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大C三、溶解度的計算 例4.為探究一標簽破損的氯化鈉溶液濃度,某同學取出部分溶液在恒溫下進行如圖所示的一系列操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①為不飽和溶液B.第三次析出固體的值X=4C.②的溶質質量分數為40%D.③和④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C四、溶解度與溶質質量分數 溶解度 溶質的質量分數意義 一定溫度下,100 g溶劑中最多溶解的溶質的質量 每100 g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溫度要求 與溫度有關 一般與溫度無關量的關系 表示溶質與溶劑的質量關系 表示溶質與溶液的質量關系溶液是否飽和 飽和溶液 不一定是飽和溶液單位 克(g) —計算公式聯系 A.②中A的質量分數最大B.③⑤中A的質量分數相等C.②④⑤的溶液為飽和溶液D.①③④⑤中沒有固體存在資料:A的溶解度 溫度/℃ 20 30 40 50 60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例5.向100g水中不斷加入固體A或改變溫度,得到相應的溶液①~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五、溶液的稀釋與濃縮1、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或溶劑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之間的換算,直接應用公式。2、溶液去水濃縮或加水稀釋的計算,解此類題目抓住一點即可:濃縮或稀釋前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不變。即m1·a1%=m2·a2%或m1·a1%=(m1+m水)·a2%3、一定質量的溶液中進行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時,涉及溶液體積、密度的計算。應先根據公式m=ρV(即溶液的質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體積)進行換算,或先計算質量,再利用公式進行換算。4、不同質量分數的同種溶質的溶液混合的計算。m1·a1%+m2·a2%=(m1+m2)·a%例6.小溫學習了有關溶液的知識后,進行了如下探究:(已知:氯化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1)實驗一中ABCD 四個燒杯中的液體,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可多選)。(2)實驗二中①③④三個燒杯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用序號表示)。CD④③①六、有關高壓鍋的計算(求內部最大氣壓)對限壓閥受力分析豎直向下的大氣壓力=大氣壓強×出氣口的面積(注意單位)豎直向下的重力=限壓閥質量×g豎直向上的鍋內氣體的壓力=鍋內氣體壓強×出氣口面積列等式:P0s+mg=P內s解方程即可求得P內。例7.如甲圖王小華家的高壓鍋鍋體直徑為24cm,出氣孔的橫截面積S為10mm2,小華不慎丟失了鍋的限壓閥,當他到商店購買時售貨員告訴他,生產這個鍋的廠家提供的限壓閥有兩種,孔徑相同,質量分別為100g和60g。(1)高壓鍋的工作原理是: 。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升高而增大(2)請你根據說明書給出的數據,通過計算說明,小華應該買哪一種限壓閥。(說明書標有:當大氣壓為1×105Pa時,該鍋最高溫度為115℃,已知:水的沸點與壓強的關系如圖乙所示)(2)對高壓鍋的限壓閥進行受力分析有:F內=F0+mg;即:p內S=p0S+mg;根據題目的數據可知:當高壓鍋內的溫度為115℃時,鍋內的氣壓為p內=1.6×105Pa;高壓鍋限壓閥的質量為:m=p內-p0gS=1.6-1.010N/kg×105Pa×10×10-6m2=0.06kg=60g;小華應該買60g的限壓閥。(3)大氣壓與人類關系密切,除了“高壓”,“負壓”也能被利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發的傳染病,病人需要送到醫院的“負壓”病房進行治療,以防止病毒擴散。你對“負壓”病房的解釋是 。病房里面的壓強低于外面的壓強,這樣里面的空氣出不來,只有外面的空氣能進去,可以避免病房里面空氣中可能含有的病毒排放到外面的區域,減少整個醫院的感染風險。模塊三 鞏固提升1、(2023秋 紹興期末)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體木塊,分別放入兩種密度不同的液體中,木塊均漂浮,如圖所示,甲圖中的木塊有1/5的體積露出液面,乙圖中的木塊有1/4的體積露出液面。若將木塊露出液面的部分切除后,比較木塊再次露出液面部分的體積是( ) A.甲較大 B.乙較大C.一樣大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B2、“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展示了三個“浮力消失的實驗”:把乒乓球浸沒在杯中水里,放手后球停留在了水中;把泡騰片放入水中,產生的氣泡不離開水球;水和油混合形成的乳濁液長時間不分層。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若把乒乓球換成鐵球,也可以懸浮在水中B.油水不分層可推測油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C.泡騰片產生的氣泡受到的重力和浮力都接近于零D.乒乓球下表面所受水的壓力等于上表面所受水的壓力B3、如圖所示,將一體積為10cm3的質量分布均勻的正方體木塊輕輕放入一盛滿某種液體的溢水杯中,溢出液體的體積為8cm3;若將木塊從中間鋸掉一半,將剩余部分再次輕輕放入裝滿該液體的溢水杯中,則該液體會溢出( )A.3cm3 B.4cm3 C.5cm3 D.6cm3B4、(2024春 嘉善縣期末)如圖為對某固體物質的溶液恒溫蒸發操作的實驗記錄,已知該固體析出時不帶結晶水,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乙中的溶液為不飽和溶液B.丙、丁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C.丁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0%D.該溫度下物質的溶解度為30gC5、關于如圖所示實驗的相關判斷錯誤的是( )A.固體X一定是氫氧化鈉B.固體X溶于水使錐形瓶內氣壓升高C.氫氧化鈣溶解度:①>②D.氫氧化鈣溶液質量分數:①③A6、(2024春 慈溪市期末)實驗室有一瓶溶質質量分數未知的氯化鈉溶液,現取出部分溶液,進行如圖所示的一系列操作。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燒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B.圖中X的值為4C.燒杯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40%D.燒杯③和④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C7、如圖所示是一個飲水壺的部分結構示意圖,a、b是出水管的兩端,壺內水面低于出水管的a端,活塞與壺口接觸緊密且能自由移動。用力向下壓活塞,在水從a端勻速流出(壺內水面始終高于b端)的過程中,壺內氣體的溫度保持不變。(1)壺內氣體壓強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氣壓。(2)向下壓活塞的力F逐漸 。(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大于變大8、在自主學習探究過程中,某同學利用帶拉環的吸盤、固定在墻上的平面鏡、水、刻度尺、彈簧秤來測量大氣壓強的大小,具體實驗步驟是:①用刻度尺測出吸盤的直徑,算出吸盤平面面積為10cm2;②用彈簧秤測出吸盤自身的重力0.5N;③將吸盤沾水濕潤后,壓在平面鏡上,排盡吸盤內空氣;④用彈簧秤水平拉動吸盤,直至恰好脫落,讀出此時彈簧秤示數為95N;⑤記錄整理數據;⑥算出大氣壓的值,分析實驗結論;實驗裝置如圖甲,請結合你所學的知識分析:(1)上述的實驗步驟中,哪一步是多余的?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1)(2)95000(3)小于【詳解】(1)根據壓強公式可知,測量大氣壓強的大小,需要通過實驗得出大氣對吸盤的壓力和吸盤平面面積,沒有必要用彈簧秤測出吸盤自身的重力,因此步驟②是多余的。(2)根據題意可知,大氣對吸盤的壓力若不考慮實驗過程中的其他影響因素,實驗時的大氣壓值(3)由圖可知,若將吹風機如圖乙那樣對著吸盤自上而下吹風,根據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可知,吸盤外側空氣流速增大,壓強變小,大氣對吸盤的壓力減小,所以彈簧秤拉動吸盤至恰好脫落時的示數會小于②(2)根據該同學的實驗數據,計算得到的大氣壓的值等于 帕;(3)在實驗時,如果拿一個吹風機對著吸盤自上而下吹冷風,如圖乙,則你預計的彈簧秤示數可能 95N(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F=F=95Np==9.5小于9、(2023秋 東陽市期末)小東利用已調零的彈簧測力計和長方體物塊測量液體密度并探究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步驟一:將密度為2×103kg/m3的長方體物塊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上,測力計示數為4N。步驟二:如圖所示,將物塊放入容器中,再往容器中倒入某液體直至物塊被浸沒,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2N。(1)物塊浸沒在液體中時受到的浮力 牛。(1)物體所受浮力F浮=G﹣F拉=4N﹣2N=2N;(2)求該液體的密度。(2)物體質量,物體體積故液體密度ρ液1.0×103kg/m3;(3)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浸入液體中的深度是否有關?請你利用圖示裝置補充完成小東的實驗步驟設計并推測實驗結論。步驟1:將長方體物塊懸掛在彈簧測力計掛鉤上,讀取測力計示數為F0;(F0=G=4N)。步驟2:將物塊放入容器中,再往容器中倒入某液體直至物塊被浸沒,使物塊處于深度h1,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F1(F1=2N),如圖所示。算出浮力為F浮1=F0﹣F1,記錄此時深度h1與浮力F浮。(3)實驗步驟設計:步驟3:往上抬容器或往上提測力計,使物塊處于深度h(h=h2),保持物塊浸沒且不觸底,讀出此時測力計的示數F(F=F2),計算出浮力F1=F0﹣F2=4N﹣F2,并記錄深度 h2與浮力 F浮2;步驟 4:繼續多次改變深度h,保持物塊浸沒且不觸碰底部,重復步驟③操作,記錄深度 h3與浮力 F浮3;h4與浮力 F浮4;h5與浮力 F浮5 步驟 5:換用不同的液體多次重復實驗;步驟 6:分析比較實驗記錄結果,若每次受到的浮力不變,可推測結論:(V排、ρ液相同時) 浮力大小與物塊浸入液體中的深度無關。說明:1.深度h可以定性文字描述,如最深較深最淺等描述;10、(2023秋 鹿城區期末)川航的空中客車A319飛機,在近萬米高空飛經成都空管區域時,該飛機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突然破裂并脫落,造成飛機客艙失壓,副駕駛半個身體被“吸”出窗外,機組實施緊急迫降,機上所有人員安全落地。一萬米高空的氣壓約為1標準大氣壓的0.3倍,機艙內氣壓約為1標準大氣壓(1.01×105Pa),請回答。(1)若飛機風擋玻璃的面積約為0.5m2,請計算其受到的艙內外壓力差。(2)請解釋副駕駛半個身體被“吸”出窗外的原因。【解答】解:(1)在一萬米高空,機艙外的大氣壓為標準大氣壓的0.3倍,即0.3×1.01×105Pa,機艙內的氣壓為1.01×105Pa,面積約為0.5m2的飛機風擋玻璃受到艙內外壓力差:ΔF=F向外﹣F向內=p內S﹣p外S=(p內﹣p外)S=(1.01×105Pa﹣1.01×105×0.3Pa)×0.5m2=3.535×104N;(2)飛機快速行駛時,窗外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機內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機內的氣壓大于機外的氣壓,壓強差就把副駕駛半個身體壓向機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