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主題三 物質的化學變化第一部分 中考考點梳理第二講 質量守恒定律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考點1 質量守恒定律(近5年5考)1.內容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______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______總和。一切化學變化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質量質量. .2.微觀實質化學反應過程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而生成新物質(生成物),在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改變,所以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提分指南理解質量守恒定律時應注意的事項(1)適用范圍:化學反應。(2)反應前后質量守恒,不包括體積等其他方面的守恒。(3)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不能遺漏任一反應物或生成物。. .. .3.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1)依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確定化學反應中某種物質的元素組成,計算某種元素的質量等;(2)依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判斷化學反應方程式中某物質的化學式;(3)依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數目不變,判斷化學反應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4)依據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總和不變,利用差量法計算某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提分指南化學反應中的“變”與“不變”化學反應前后的“變”與 “不變” 宏觀 微觀六個“不變” 元素的種類;各元素的 質量;物質的總質量 原子的種類;原子的數目;原子的質量;兩個“一定變” 物質的種類 分子的種類兩個“可能變” 元素的化合價 分子的數目4.質量守恒定律的驗證(詳見實驗幫)考點2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與書寫(近5年5考)1.化學方程式的意義意義 舉例:質的方面 化學反應的反應物、 生成物和反應條件 反應物是C、,生成物是 ,反應條件是點燃量的 方面 宏 觀 各物質間的質量關 系,即質量比微 觀 參與反應的各物質的 粒子個數比2.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1)以客觀事實為基礎;(2)要遵守質量守恒定律。3.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1)寫: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在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間畫一條短線,在短線上注明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 人教新教材調整(2)配:配平;(3)等:將短線改為等號;(4)標:標明生成物的狀態(“ ”或“”);(5)查:檢查化學式是否正確,是否配平,條件和生成物狀態是否標明,標得是否恰當。一句話得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口訣左反右生一橫線,橫線上下注條件,配平以后加一線;箭頭要標氣和淀。提分指南化學方程式書寫注意事項1.“ ”的標注:若反應物中沒有氣體,生成物中的氣體標注“ ”;若反應物中有氣體,生成物中的氣體則不需要標注“ ”。2.“”的標注:在溶液中進行的反應,若反應物中沒有固體,生成物中的固體(沉淀)標注“”;若反應物中有固體,生成物中的固體(沉淀)則不需要標注“”。3.有些化學反應需要在一定條件下才能發生,因此需要在化學方程式中注明反應發生的條件。如加熱(常用“ ”表示)、點燃、催化劑等,一般寫在等號上方。考點3 利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近5年5考)計算步驟及格式示例鎂在氧氣中充分燃燒,求生成的氧化鎂的質量 (1)設未知量 解:設生成的氧化鎂的質量為 。(2)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3)寫出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與化學計量數的乘積 48 80(4)標出已知量和未知量(5)列比例式,求解(6)作答 答:生成的氧化鎂的質量為 。命題點1 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重點例1 [2024福建中考節選] 反應中, 為_____。例2 [2023福建中考] 分別加熱等質量的兩種樣品,固體質量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樣品1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分離出樣品1反應后的固體乙,與 甲混合并加熱,固體質量變化曲線與樣品1的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物質 甲 乙 丙 丁反應前質量/ 24.0 2.0 0 0反應后質量/ 0 2.0 1.9A.該反應是復分解反應 B.C.該條件下丙和丁均為氣體 D.乙是催化劑針對練習見隨堂幫第1、4、5題√物質 甲 乙 丙 丁反應前質量/ 24.0 2.0 0 0反應后質量/ 0 2.0 1.9命題點2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判斷重點例3 符號表征化學變化是探究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認識方式。下列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DA.B.C.D.提分指南化學方程式正誤的判斷技巧化學方程式的正誤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判斷。(1)化學方程式是否客觀,反應能否發生。如本題中A選項,反應不客觀。(2)反應條件是否完整、正確。(3)配平是否正確。(4)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或氣體,沉淀或氣體符號標注是否正確。例4 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2024福州質檢] 古代“煉石膽取精華”法制取硫酸:“一爐中以炭燒石膽(主要含藍礬)使作煙,以物扇之,其精華盡入銅盤……”“精華”即硫酸,不可“入鐵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2)[2024廈門質檢] 常用的 分離方法是化學吸收法,如熱鉀堿法吸收,其原理是利用碳酸鉀溶液吸收 生成碳酸氫鉀(稱為富液);再加熱富液,釋放,實現 的富集。寫出生成富液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針對練習見隨堂幫第3、5題命題點3 與化學方程式相關的計算重點例5 [2024福建中考] 生產乙醇 的兩個反應如下:(1)若用反應①制取乙醇,理論上至少需要乙烯 的質量是多少 解:設制取乙醇,理論上至少需要乙烯的質量為 。答:制取乙醇,理論上至少需要乙烯的質量為 。(2)原子經濟性 ,它是綠色化學的重要指標。上述兩個反應中,原子經濟性更好的是反應____(填“①”或“②”)。①針對練習見隨堂幫第7題實驗 質量守恒定律的驗證1.實驗設計 人教新教材調整實驗 方案 實驗一:銅與氧氣反 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實驗二:鐵與硫酸 銅溶液反應前后質 量的測定 實驗三:稀鹽酸與碳酸鈉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實驗 裝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 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 方案 實驗一:銅與氧氣反 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實驗二:鐵與硫酸 銅溶液反應前后質 量的測定 實驗三:稀鹽酸與碳酸鈉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實驗 現象 ①紅色粉末逐漸變為 黑色; ②氣球鼓起來后又變 癟; ③反應前后總質量相 等 ①鐵絲表面出現 __________; ②溶液由____色變 為______色 ③反應前后總質量 相等 ①產生大量______;②天平不平衡,指針向____偏轉實驗 分析 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 之和等于生成的物質 質量之和 參加反應的物質質 量之和等于生成的 物質質量之和 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逸散到空氣中,天平左邊質量減小紅色固體藍淺綠氣泡右2.實驗方案改進將實驗三裝置改進(如圖所示,在塑料瓶中加入適量的碳酸鈉粉末,在小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并將試管放入塑料瓶中,擰緊瓶蓋)后進行實驗。反應結束后,天平保持平衡,說明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之和等于生成的物質質量之和。3.實驗結論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之和等于生成的物質質量之和。4.實驗反思(1)探究質量守恒定律的條件和要求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狀態 實驗要求沒有氣體參加且沒有氣體生成的化學反 應 反應現象明顯有氣體參加或有氣體生成的化學反應 反應現象明顯,且在密閉容器中進行(2)任何化學反應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造成反應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可能是反應裝置氣密性不好,使得部分物質進入或逸散,造成質量發生變化。實驗拓展實驗一中氣球作用是作為緩沖裝置,調節錐形瓶內的壓強,防止橡膠塞被彈出。一題通關例 以下是老師引導學生探究“質量守恒定律”的教學片段,請你參與探究并幫忙填寫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提出問題】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是否相等 【猜想與假設】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實驗探究】 甲、乙兩組同學用天平分別稱量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甲組 乙組實驗 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 現象 有氣泡產生,天平指針向右偏轉 鐵絲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溶液顏色發生改變,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結論 猜想1正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2正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評價】究竟哪種猜想正確 通過討論,同學們發現甲組實驗中有氣體逸出,導致指針向右偏轉。【得到啟示】 在探究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是否相等時,凡有氣體生成或參加的反應一定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進行。密閉容器(或封閉體系等)【優化裝置】 同學們對甲組實驗左盤中的反應裝置進行了如下兩種改進,你認為可用的裝置是___(填標號),請指出另一種裝置AB裝置中反應產生氣體,瓶內壓強增大,可能導致瓶塞彈出的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結論】 同學們利用改進后的最佳裝置進行再次探究,得出猜想2正確。進一步分析發現,反應體系中的器材和未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在反應前后保持不變,最終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參加化學反應(或參加反應)【解釋應用】 解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均不變,所以質量守恒。應用:某固體物質受熱會發生分解反應,生成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三種物質,則該固體物質一定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種元素組成。四(或4或C、、、四)針對練習見隨堂幫第6題◆ 知識結構化 ◆1.[2024常州中考] 在電化學儲能領域擁有巨大潛力的 可由以下化學反應制得:,則可推測 是( )BA. B. C. D.2.化學反應前后,下列各項中,肯定沒有變化的是( )A①原子的數目 ②原子的種類 ③分子的數目 ④分子的種類 ⑤元素的種類⑥物質的總質量 ⑦物質的種類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⑦ D.③④⑥⑦3.下列關于 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CA.表示鐵生銹的反應B.表示鐵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鐵C.如果把反應條件“點燃”去掉,這個反應不符合客觀事實D.上述反應中和反應,能生成4.[2024宜賓中考] 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A. 對應物質的化學式是B.該反應前后原子總數不變C.該反應前后分子總數不變D.參加該反應的 與 的個數比為5.[2024廈門期末改編] 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利用有多種形式。(1)自然界中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徑除植物的光合作用外,還有以下途徑。①巖石吸收。主要發生反應,則 的化學式為_____。②水體吸收。寫出水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產生活中實現“碳中和”的措施有很多。①碳減排。用氫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寫出氫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②碳轉化。杭州亞運會所使用的火炬燃料為“零碳”甲醇。“零碳”甲醇可由氫氣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而制得。若 二氧化碳完全轉化為甲醇,這些甲醇完全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是____ 。4.46.某化學學習小組用如圖所示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1)做甲實驗時,若取用紅磷的量不足,對實驗結果______(填“有”或“沒有”)影響。氣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沒有緩沖錐形瓶中氣壓,防止氣壓急劇增大,將橡膠塞彈出(2)乙實驗中最后天平不平衡,此現象____(填“能”或“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能(3)丙實驗的反應在敞口容器中進行仍成功驗證了質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不消耗氣體也不產生氣體(4)進行丁實驗時,如果在燃著的鎂條上方罩上玻璃罩,將生成物全部收集起來稱量,理論上生成物的質量___(填“ ”“ ”或“ ”)參加反應的鎂條的質量。7.[2024云南中考] 為測定某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實驗中記錄的相關數據如下。反應前物質的質量 完全反應后物質的質量 過氧化氫溶液質量 二氧化錳質量 固體與液體混合物質量 氧氣質量________請計算:(1)上表中氧氣的質量為____ 。0.8(2)該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解:設該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 。該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答:該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