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2張PPT)題型二 邏輯推理題第二部分 中考題型過關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2024福建中考第10題、2023福建中考第9題都考查了基于實驗事實(證據)的邏輯推理,分值為3分。試題包含的知識、概念較多,重點考查學生的科學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例1 [2024福建中考] 下列基于實驗事實的推理,正確的是( )AA.往某無色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溶液變紅,可推測該溶液顯堿性B.往溶液中加入少量,迅速產生氣泡,可驗證 是催化劑C.用黃銅片刻畫純銅片,純銅片上有劃痕,可推測純銅的硬度大于黃銅D.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盛有的集氣瓶中,木條復燃,可推測 具有可燃性例2 [2023福建中考] 下列根據實驗證據進行的推理,正確的是( )BA.電解燒杯中的水,兩電極均產生氣泡,可推測水的化學式為B.向氫氧化鈉溶液樣品中加入稀鹽酸,產生氣泡,可推測樣品已變質C.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燒杯,內壁出現水霧,可推測該可燃物含有氧元素D.銅絲浸入硝酸銀溶液中,出現銀白色固體,可推測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銀的弱變式訓練1 下列基于事實的推理正確的是( )AA.蠟燭燃燒生成和 ,所以蠟燭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B.燃燒必須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因此只有溫度低于著火點才能滅火C.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因此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就是中和反應D.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藍,因此能使石蕊試液變藍的溶液一定是溶液變式訓練2 以下根據實驗事實推理不正確的是( )AA.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加到酚酞試液中溶液變紅,則氫氧化銅加到酚酞試液中溶液也變紅B.銅片與黃銅片相互刻畫,銅片上有劃痕,鋁片與硬鋁片相互刻畫,鋁片上也有劃痕C.氫氣、一氧化碳點燃前要驗純,甲烷點燃前也要驗純D.鋅與稀硫酸反應有氣體生成,鎂與稀硫酸反應也有氣體生成變式訓練3 分析推理是化學常用的一種思維方法,對下列實驗事實分析推理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事實 推理A 鐵絲能在氧氣中燃燒而不能在空氣中 燃燒 空氣中的氧氣化學性質不活潑B 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不 復燃 集氣瓶中的氣體是二氧化碳C 鎂在空氣中燃燒時產生大量白煙 鎂帶燃燒時有氣體生成D 用燒杯罩住燃燒的高、低蠟燭,高的 蠟燭先熄滅 燒杯上層氧氣濃度更低D變式訓練4 下列基于實驗證據進行的推理,正確的是( )CA.把紫色石蕊試液加入無色液體中,變成紅色,可推測無色溶液是酸溶液B.實驗室用濾紙過濾河水后,濾液仍渾濁,可推測濾紙一定破損C.向氫氧化鈉固體中加水溶解,溶液溫度升高,可推測氫氧化鈉固體溶解時放熱D.燃著的木條伸入裝滿呼出氣體的集氣瓶中,木條熄滅,可推測呼出氣體中不含變式訓練5 下列基于實驗證據進行的推理,正確的是( )CA.將通入紫色石蕊試液,試液變紅,說明 是一種酸B.燃燒一般都伴隨發光、放熱現象,所以有發光、放熱現象的變化就是燃燒C.在中燃燒比在空氣中燃燒更劇烈,說明燃燒劇烈程度與 濃度有關D.鐵絲浸入溶液中,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附著,說明 的金屬活動性比 的強變式訓練6 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DA.水沸騰時可沖起壺蓋,說明溫度升高分子會變大B.木炭在氧氣中能燃燒,所以氧氣具有可燃性C.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由氫氣和氧氣組成D.氣體比液體更容易被壓縮,說明氣體分子之間的間隔比液體的大變式訓練7 [2024濱州中考] 分析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確的是( )CA.中和反應有鹽和水生成,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B.由金屬陽離子和酸根陰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則鹽中一定有金屬元素C.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則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D.活潑金屬與鹽酸反應有氣泡產生,則與鹽酸反應有氣泡產生的物質一定是活潑金屬變式訓練8 [2024新疆中考] “推理”是學習化學過程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結果正確的是( )CA.分子可以構成物質,則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B.離子是帶電荷的微觀粒子,則帶電荷的微觀粒子都是離子C.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單質,則單質只含有一種元素D.化學變化通常伴隨熱量變化,則有熱量變化的過程都是化學變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