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5張PPT)題型五 實驗探究題第二部分 中考題型過關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實驗探究題是福建中考的必考題型,分值約為12分,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猜想能力、獲取與處理信息的能力、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能力、對實驗現象和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對比的能力等。試題綜合性較強,難度中等偏上,有較好的區分度。基礎方法突破◇方法1控制變量法(近5年3考)解題通法控制變量法試題的解答思路:(1)明確探究的問題;(2)尋找影響因素;(3)保持其他因素不變,改變研究因素;(4)通過對比實驗得出結論。例1 [2024福建中考節選] 排放含磷廢水會使水體富營養化。為除去廢水中的磷,某小組開展下列研究。【實驗1】為比較A和B兩種吸附劑的除磷性能, 時,分別取含磷濃度為的兩份等量含磷廢水,將廢水的 均調至6,用兩種吸附劑進行控制單一變量實驗,結果如下表(吸附量是指每克吸附劑吸附的廢水中磷元素的質量)。實驗 編號 實驗條件 實驗結果 吸附 劑 吸附劑質量 / 廢水的 吸附時間/ 吸附率/% 吸附量/① A 0.2 6 75.7 1.42② B 6 260 98.1 1.84(1)上表中_____, ____。2600.2【實驗2】為研究廢水的 對吸附劑A除磷性能的影響,設計實驗方案。(2)該實驗方案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廢水的調成不同大小,控制其他條件相同,分別用吸附劑A進行除磷實驗,測定吸附率和吸附量實驗 編號 實驗條件 實驗結果 吸附 劑 吸附劑質量 / 廢水的 吸附時間/ 吸附率/% 吸附量/① A 0.2 6 75.7 1.42② B 6 260 98.1 1.84變式訓練1 [2024泉州質檢節選] 過碳酸鈉 是白色粉末狀固體,易溶于水,同時具有和 的化學性質,遇熱水能迅速產生大量氣泡。項目學習小組同學探究影響過碳酸鈉制氧速率的因素。小組同學根據下表相關數據,按照如圖裝置分別進行實驗,觀察并記錄現象。實驗 序號 固體試劑 水 現象(產生氣泡的速率)過碳酸鈉 的質量/ 的質量/ 溫度/ 體積/ 1 5 0 20 60 2 5 1 20 60 3 5 0 60 60 4 5 …… …… …… (1)對比實驗1和實驗3,可探究______是否為影響過碳酸鈉制氧速率的因素。(2)預測實驗2比實驗1產生氣泡的速率____(填“快”或“慢”)。溫度快(3)為探究過碳酸鈉的質量與水的體積之比是否影響過碳酸鈉的制氧速率,與實驗3對比,則實驗4的方案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觀察產生氣泡的速率。往盛放過碳酸鈉的燒杯中,加入的水(合理即可)實驗 序號 固體試劑 水 現象(產生氣泡的速率)過碳酸鈉 的質量/ 的質量/ 溫度/ 體積/ 1 5 0 20 60 2 5 1 20 60 3 5 0 60 60 4 5 …… …… …… ◇方法2數字化實驗(近5年2考)解題通法數字化實驗探究類試題是福建近兩年比較流行的探究類試題。試題將實驗中得到的數據以圖表、曲線的形式呈現出來,綜合考查學生的信息獲取與分析能力以及實驗設計與探究能力。在解題時要善于從圖示中獲取相關實驗數據,并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將數據轉化為與探究方向相關的實驗結論。例2 [2022福建中考改編] 是常用的阻燃劑,不同條件下合成的 具有不同的阻燃性能。為評估時合成的 的阻燃性能,進行木材粉末灼燒殘重實驗:某溫度下,灼燒質量相同的兩份干燥的木材粉末(一份經處理) ,測量殘留固體質(1)低于 時,兩份木材粉末質量均保持不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木材尚未燃燒量;調整溫度,重復實驗,得到木材粉末灼燒后固體殘留率 隨溫度變化關系如圖所示(注: ;殘留固體質量已扣除 的殘余質量)。(2)圖中曲線___(填“”或“”)對應的木材粉末是經 處理的,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為尋找阻燃性能最佳的 的合成溫度,應開展的實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于時,曲線對應的固體殘留率比的大在相同條件下, 分別取不同溫度下合成的,進行木材粉末灼燒殘重實驗變式訓練2 [2024福州格致中學月考節選] 化學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鐵生銹的條件后,對暖寶寶的成分(如圖)及發熱原理感到好奇,請參與他們的探究活動。【產品名稱】一次性發熱貼【主要成分】鐵粉、活性炭、水、吸水性樹脂、食鹽【產品性能】平均溫度,持續時間【注意事項】打開包裝后,暖寶寶開始發熱同學們在實驗室打開一片暖寶寶,取出其中黑色粉末做了下面的實驗,探究“暖寶寶”發熱的原理。按圖1(夾持儀器已略去)采用濕度、氧氣、溫度傳感器收集數據,將開封的暖寶寶倒入三頸燒瓶中,密封裝置,收集數據,觀察曲線變化(如圖2)。(1)從得到的圖像看暖寶寶發熱是因為顆粒微小的鐵粉與____和______等物質發生反應,并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水氧氣放出【查閱資料】 .蛭石起保溫作用,可以減緩熱量散失;吸水樹脂有良好的保水性能,為暖寶寶提供水蒸氣。.使用后,暖寶寶中部分固體由黑色變為紅棕色。【提出問題】活性炭和氯化鈉的作用是什么呢?在圖3的錐形瓶中分別放入下表中①~④四組物質,用溫度傳感器分別測量相同時間內的溫度變化,傳感器測得的相應數據如圖4所示。組數 實驗試劑① 鐵粉、 水② 鐵粉、水、 活性炭③ 鐵粉、水、 氯化鈉④ 鐵粉、水、氯化鈉、 活性炭【解釋與結論】(2)④組中 的值為____。(3)暖寶寶能迅速升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氯化鈉和活性炭共同作用可加快鐵的銹蝕◇方法3定量分析(近5年2考)解題通法定量分析的答題思路:(1)閱讀題干,明確實驗目的;(2)結合化學反應原理,確定達到實驗目的所需的數據;(3)利用題給數據計算所需數據;(4)利用所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1)檢查裝置氣密性。將注射器甲的活塞推至底部后,用乳膠管連接兩支注射器,用力拉動乙的活塞,若活塞位置不動,則裝置氣密性______(填“良好”或“不好”)。良好(2)裝入試劑。甲、乙內物質的體積分別為、 ,將稀硫酸(過量)全部推入乙中。例3 [2024漳州南平適應性檢測節選] “小蘇打牙膏”中的添加劑碳酸氫鈉可用于調節口腔酸堿度。研究小組同學設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探究某品牌“小蘇打牙膏”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牙膏中其他成分不與稀硫酸反應產生氣體)。(4)計算。本實驗要計算牙膏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必須查閱的物理量是___(填標號)。BA.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B.常溫常壓下二氧化碳的密度C.所用稀硫酸的密度(3)讀取數據。待反應完全后,將甲的活塞推至底部時,乙內物質體積為 ,則收集到二氧化碳體積約為_____________(用、、 表示)。變式訓練3 [2024福州延安中學期中節選] 泡騰片是一種含有大量維生素C的片狀藥劑,可增強機體抵抗力,用于預防和治療壞血病等疾病。泡騰片的成分中含有崩解劑,崩解劑在崩解過程中能迅速產生大量氣泡。【查閱資料】①泡騰片的主要成分有.維生素 .檸檬酸.食鹽.碳酸氫鈉.淀粉.山梨酸 等。②檸檬酸是一種有機酸,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③堿石灰的主要成分為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的混合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利用如下裝置探究 泡騰片中碳酸氫鈉的含量。【實驗步驟】Ⅰ.連接裝置,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Ⅱ.向B裝置中加入泡騰片,反應前稱得D裝置及試劑的質量為 ;Ⅲ.按圖連接好裝置后,關閉 ,向B裝置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Ⅳ.當B裝置中不再有氣泡產生時,打開 ,先通入一段時間的空氣(將B裝置中產生的 氣體全部排入D裝置),待D裝置中質量不再發生變化,稱量D裝置及試劑質量為 。(原裝置中的空氣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忽略不計)(1)根據以上實驗可知:圖中A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該泡騰片中 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3)如果沒有裝置,測得 的質量分數將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變”)。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偏大綜合探究突破◇綜合探究1 含鐵食品脫氧劑的成分、脫氧效果和影響因素的探究[2024龍巖期末] 含鐵食品脫氧劑常用于食品保鮮。某品牌食品脫氧劑含有鐵粉和添加物(氯化鈉、活性炭和硅藻土)。小組同學對該品牌食品脫氧劑進行探究。Ⅰ.探究脫氧劑中含有鐵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步驟1:用磁鐵吸引脫氧劑 磁鐵表面吸附著黑色 物質 脫氧劑中含有鐵步驟2:取適量被磁鐵吸引的黑色物質 放入試管中,再加入稀硫酸 ? (1)步驟2往試管中加入稀硫酸的操作為:打開試劑瓶,瓶塞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瓶口與試管口緊挨,將稀硫酸緩緩倒入試管中。倒放(2)步驟2中的實驗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Ⅱ.探究脫氧劑的脫氧效果步驟3:如圖1進行實驗,用氧氣傳感器測得瓶內氧氣的體積分數變化如圖2。圖1圖2(3)根據圖2,能說明脫氧劑有脫氧效果的證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氣的體積分數逐漸變小(4)添加物能加快鐵粉的脫氧效果,請設計實驗方案證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磁鐵吸出另一包同品牌脫氧劑中的鐵粉進行圖1實驗,用氧氣傳感器測得瓶內氧氣的體積分數變化,再將得到的數據與圖2進行比較圖1圖2圖3Ⅲ.探究脫氧劑用量對食品保質的影響利用新鮮面包、嗜氧菌液進行細菌菌落總數測定能反映食品變質情況。科學上用“ ”表示每克樣品中含有的細菌菌落總數,“ ”的值越大表明食品變質程度越大。小組利用圖3進行實驗組探究:實驗組 面包質量/ 脫氧劑質量/ 菌液 放置時間/① 10 0 2滴 24② 10 0.8 2滴 24③ 10 1.2 2滴 24④ 10 2.4 2滴 48(5)實驗組中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實驗表明與有較大差異,與接近。每 該面包需要脫氧劑適宜的質量為____ 。大于1.2實驗組 面包質量/ 脫氧劑質量/ 菌液 放置時間/① 10 0 2滴 24② 10 0.8 2滴 24③ 10 1.2 2滴 24④ 10 2.4 2滴 48◇綜合探究2 侯氏制堿法的實驗室探究[2024安徽中考] 我國化學家侯德榜發明的侯氏制堿法,開創了世界制堿工業的新紀元。制堿工藝中的關鍵反應為:。室溫 下,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利用如圖裝置模擬該反應。已知: 時,幾種鹽的溶解度如下表;物質溶解度/ 36.0 9.6 37.2②氨氣極易溶于飽和食鹽水,形成的溶液呈堿性。(1)時,為配制飽和食鹽水,應向水中至少加入____ 固體。36(2)儀器 的名稱是______,裝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3)裝置A制取的中會混有,用飽和溶液吸收 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為使 在裝置C中能充分吸收,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試管產生氨氣向裝置C中先通入,再通入(其他合理答案均可)查閱資料:一定條件下,可溶性物質的溶解存在限度,當相應離子濃度過大時,可溶性物質會部分結晶析出。(5)裝置C中析出的晶體主要成分是而不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生成的質量較大,且在時,溶解度較小(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充分反應后,裝置C中有晶體析出。為分析晶體產生的原因,興趣小組繼續開展探究。(6)裝置C中的物質過濾后得到的濾液在工業上稱為母液。侯氏制堿法通過向母液中加入食鹽,使 結晶析出,析出晶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液中含有大量和少量,加入,溶液中濃度增大,使結晶析出(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綜合探究3 電解水的項目式探究[2024廣西中考] 氫氣是一種對環境友好的清潔能源。以水為原料制備氫氣在新能源領域備受關注。某興趣小組為此開展了電解水的實驗探究。任務一 探究電解水產生的氣體圖1(1)興趣小組向圖1裝置中加入蒸餾水,接通電源后,沒有觀察到明顯現象。查閱課本后,興趣小組向水中添加少量氫氧化鈉溶液,、管內很快出現了氣泡。 管內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_。氧氣(或)任務二 探究物質對電解水產生氫氣的速率的影響資料:加入碳酸鈉、硫酸鈉、氫氧化鈉都可以提高水的電解效率。圖2(2)甲同學分別取等質量的碳酸鈉、硫酸鈉、氫氧化鈉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均為,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實驗,產生氫氣的速率如圖2所示。由此可知,在相同條件下,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產生氫氣的速率最大。氫氧化鈉(或)圖3(3)乙同學取不同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液,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實驗,其結果如圖3所示。產生氫氣速率的變化趨勢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隨質量分數的增大,產生的速率先增大后減小(4)丙同學從實驗室取用了一瓶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在相同條件下進行實驗,發現產生氫氣的速率比乙同學的小。丙同學猜想速率變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解釋)。圖4(5)為了驗證猜想,丙同學設計了如圖4的實驗裝置。當他滴加稀硫酸時,觀察到飽和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他認為猜想正確。同學們討論后發現,該設計方案不夠嚴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你在該裝置的基礎上提出改進方法以達到驗證目的,該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氫氧化鈉固體溶解時放熱,裝置內溶液溫度升高,同樣會導致飽和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合理即可)繼續加入足量稀硫酸,待裝置冷卻至室溫后,觀察試劑瓶中是否仍有沉淀存在(合理即可)(6)基于安全考慮,老師建議電解水時最好選用碳酸鈉溶液,因為 具有______________。強烈的腐蝕性◇綜合探究4 對“制造再生紙”所得廢液的探究與處理[2024煙臺中考] 《天工開物》記載古法造紙術的流程是原料浸泡、蒸煮、抄制、烘干。興趣小組根據記載,利用回收的廢紙進行“制造再生紙”跨學科實踐活動,在蒸煮時加入了氫氧化鈉。造紙后,為處理剩余的廢液進行如下探究活動。【查閱資料】① ;② 溶液呈中性;③堿石灰是氫氧化鈉與氧化鈣的固體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任務一】廢液成分分析【提出猜想】推測廢液中含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中的一種或兩種。【實驗設計與實施】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步驟1: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 氯化鋇稀溶液 ___________ ___ 廢液中有步驟2:取少量步驟1中的上層清液于試管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廢液中有產生白色沉淀滴加適量無色酚酞溶液溶液變紅【任務二】廢液中碳酸鈉含量測定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取廢液樣品放入裝置A的錐形瓶中,先通入一會兒,然后稱量裝置C、D的質量,再向錐形瓶中滴加足量稀硫酸,至不再產生氣體,繼續通一會兒后,測得裝置C、D分別增重和。(1)錐形瓶中不再產生氣體后,需要繼續通一會兒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裝置A中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進入裝置C、D被吸收,防止部分氣體殘留在裝置中,影響實驗結果(合理敘述均可)(2)裝置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廢液中碳酸鈉的溶質質量分數是______(保留到 )。(4)如果缺少裝置B,會使測定的碳酸鈉含量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偏大【任務三】廢液的處理(5)為使廢液中的碳酸鈉轉化為氫氧化鈉循環利用,需根據廢液中碳酸鈉的含量,加入一定量的某種物質,該物質與碳酸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理即可)◇綜合探究5 以“掌心燒火”“銅圈滅火”等為例探究燃燒與滅火原理[2024福州質檢] 為探究燃燒與滅火的原理, 某化學小組開展如下研究。【實驗一】 探究“掌心燒火”的原理點燃手掌中肥皂泡內的丁烷,現象如圖1。(1)由該實驗可知:丁烷具有的化學性質是________。可燃性(2)片刻后火焰自然熄滅,從滅火原理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沒有被灼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燃物消失(合理即可)水蒸發吸收大量的熱(合理即可)【實驗二】 探究高低蠟燭先后熄滅的原理點燃蠟燭,蓋上容器 (如圖2),利用數字化儀器測量燃燒過程不同位置的氧氣、二氧化碳濃度,繪制曲線見圖3和圖4。(3)據圖分析:高處的蠟燭先熄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實驗對火災逃生的啟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點)。二氧化碳隨熱氣流上升使高處氧氣濃度減小(合理即可)逃生時應該彎腰前行(合理即可)【實驗三】 探究“銅圈滅火”原理將銅圈套在燃燒蠟燭的燭芯上(銅圈不觸碰燭芯) ,觀察到火焰迅速熄滅、銅圈表面變黑(如圖5)。[分析Ⅰ]銅和氧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銅,氧氣被消耗導致蠟燭熄滅。[分析Ⅱ]銅具有導熱性,將熱量吸走導致溫度降低至蠟燭著火點以下,蠟燭熄滅。[分析Ⅲ]資料表明,燃燒是一種鏈式反應。持續進行燃燒依賴中間產物的數量, 中間產物與銅圈器壁碰撞導致減少,致使鏈式反應中斷,則停止燃燒。(5)已知氧化銅可以和稀硫酸反應,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小組將套在蠟燭上變黑的銅圈放到稀硫酸中,觀察到黑色固體________,說明黑色固體不是氧化銅,證明分析Ⅰ錯誤。不溶解(6)乙小組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套在燃燒蠟燭的燭芯上, 火焰也迅速熄滅,證明分析Ⅱ錯誤。灼熱的銅圈(合理即可)【結論】故分析Ⅰ、Ⅱ不是蠟燭熄滅的原因。導致蠟燭熄滅的原因應該是分析Ⅲ。甲、乙兩組同學分別進行實驗,驗證上述分析:◇綜合探究6 探究能否用碳酸鈉代替碳酸氫鈉作泡打粉[2024龍巖質檢] 制作面包常用到泡打粉,碳酸氫鈉是泡打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學習小組通過學習知道碳酸鈉與碳酸氫鈉性質相似,開展了“能否用碳酸鈉替代碳酸氫鈉作泡打粉”的探究。某品牌泡打粉標簽如下圖所示。xx牌泡打粉(發酵粉)主要成分:碳酸氫鈉、固體酒石酸、玉米淀粉、維生素C等作用:產生氣體,使面包松軟保存方法:密封保存,置于陰涼處【實驗1】取泡打粉樣品少許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水,觀察現象。(1)實驗1中觀察到的主要現象是____________ 。有氣泡產生【實驗2】取碳酸氫鈉與碳酸鈉分別置于各盛有 蒸餾水的兩個燒杯中,邊攪拌邊用 傳感器進行測量,固體全部溶解,實驗結果如圖1。(2)實驗2中兩個燒杯內碳酸氫鈉溶液的濃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碳酸鈉溶液的濃度。等于【實驗3】如圖2,各取碳酸氫鈉與碳酸鈉粉末分別放在兩支 形管(容量均為 )一端,另一端裝足量的等量、等濃度的稀鹽酸,傾斜鐵架臺,讓稀鹽酸緩緩流向粉末。實驗過程中, 形管塞子被沖出。(3)實驗3中稀鹽酸流向粉末后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個);形管塞子被沖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或)形管中壓強過大【實驗4】另各取 碳酸氫鈉與碳酸鈉粉末,重新按實驗3操作步驟進行,用壓強傳感器測量管內壓強變化,實驗結果如圖3。(4)根據實驗4可知等質量的碳酸氫鈉比碳酸鈉發酵效果更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時間內,等質量的碳酸氫鈉比碳酸鈉產生的氣體更多、速率更快(5)項目式學習小組模仿制作面包時利用面粉、泡打粉、水等設計如下實驗。組別 面粉的質量/ 泡打粉的質量/ 水的質量/ 感官評定① 50 0.5 25 待評② 50 1 25 待評③ 50 2 25 待評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其他條件相同時泡打粉用量對面包質量的影響(6)已知堿性較強的物質會使食物帶有苦澀味、口感較差。根據實驗結果分析,一般不用碳酸鈉替代碳酸氫鈉作泡打粉,簡要說明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條件下,碳酸鈉與酸反應產生的比碳酸氫鈉少,且碳酸鈉溶液堿性較強,易使面包帶有苦澀味,口感較差(合理即可)◇綜合探究7 探究牙膏的組成[2024廈門思明區適應性練習] 牙膏是保障口腔健康的日用品,某項目小組為深度了解牙膏的組分,對牙膏中的摩擦劑、酸堿度調節劑、美白劑等組分進行探究。Ⅰ.摩擦劑的探究某牙膏成分含有以下物質中的若干種,它們在水和酒精兩種溶劑中的溶解情況如表所示。已知:水合硅石、羥苯甲酯不和鹽酸反應。溶劑 碳酸鈣 水合硅石 羥苯甲酯 氯化鈉 丙二醇 香精 纖維素膠水 不溶 不溶 微溶 易溶 溶 溶 溶酒精 不溶 不溶 溶 不溶 溶 溶 溶為探究摩擦劑的組分,開展了如下探究:(1)步驟Ⅱ和Ⅳ中實驗操作為______。(2)步驟Ⅲ中沉淀部分溶解,生成的無色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寫出無色氣體與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過濾(3)小組大部分同學認為沉淀D是水合硅石,但甲同學卻認為也可能是羥苯甲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為確定沉淀D的成分,需要增加的實驗方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操作、現象、結論)。羥苯甲酯微溶于水取適量沉淀D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酒精,若沉淀完全溶解,說明沉淀D是羥苯甲酯;若沉淀不溶解,說明沉淀D是水合硅石;若沉淀部分溶解,說明沉淀D是水合硅石和羥苯甲酯的混合物Ⅱ.酸堿調節劑的探究(4)食物殘渣發酵產生的乳酸(化學式為)可能使唾液的 ,使牙齒脫礦化,所以牙膏中需添加酸堿度調節劑。下列選項中可作為牙膏酸堿度調節劑的是___(填標號)。請寫出所選物質和乳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氯化鈉 B.氫氧化鈉C.碳酸氫鈉 D.銅粉CⅢ.美白劑的探究過氧化鈣 與乳酸混合產生的微小氣泡可瓦解污漬,起到美白作用。甲、乙兩同學用放置一段時間的過氧化鈣樣品對該反應進行了探究,甲同學實驗方案如下:甲同學猜想 實驗方案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小氣泡中的 氣體為 向盛有少量過氧化鈣樣品 的試管中加入乳酸溶液, 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產生氣泡,試管外壁 發熱,帶火星的木條 沒有復燃 該反應沒有氧氣生成(5)結合實踐認識,甲同學的結論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合理即使產生了氧氣,由于量太少,也不可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乙同學用傳感器探究過氧化鈣樣品和乳酸溶液的反應,獲得了反應溶液中氧氣(簡稱:溶解氧)濃度及 的變化曲線(圖1)及反應溶液上方的二氧化碳含量變化曲線(圖2)。(6)根據圖2可知 作為美白劑的缺點是在空氣中易變質為一種常見物質_______(填化學式)圖1圖2(7)在 后,溶解氧才開始增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過程中溶液 略有上升,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氧化鈣表面的碳酸鈣完全反應,過氧化鈣與乳酸反應生成氧氣乳酸逐漸被消耗生成乳酸鈣圖1圖2◇綜合探究8 赭紅顏料主要成分氧化鐵的提取流程探究[2024泉州模擬] 壁畫所用的赭紅顏料主要成分為氧化鐵。某學習活動小組設計用某鐵系脫氧劑(如圖1)廢渣提取氧化鐵的流程方案(如圖2)并進行實驗探究。查閱資料:硅藻土不溶于水,也不與酸反應。【品名】脫氧劑【主要成分】鐵粉、活性炭、氯化鈉、碳酸鈉、硅藻土【作用】延長食品保鮮期【注意事項】勿使漏氣……圖1圖2【活動一】分析浸出液成分(1)保存鐵系脫氧劑時“勿使漏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磁鐵吸引廢渣,有黑色固體被磁鐵吸引,被磁鐵吸引的黑色固體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硫酸浸出液中的陽離子有、、 和____。鐵能和空氣中的水蒸氣和氧氣反應圖2【活動二】探究 對氧化效率的影響(4)過氧化氫與硫酸亞鐵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的化學式為_____。(5)“氧化”反應過程中有時會觀察到有氣泡產生,是因為過氧化氫受 影響分解產生氧氣。①進行實驗得出 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如圖3所示,“氧化”過程中溶液的 控制在_____(填“3.61”或“5.95”)時氧化效率較好。圖33.61②“酸浸”時加入稍過量的稀硫酸,目的是______(填標號)。ABCA.確保、 的浸出率B.為過氧化氫氧化提供反應物C.降低溶液的 ,避免因過氧化氫分解而造成“氧化”不完全圖3圖2【活動三】探究沉淀劑種類對沉淀效果的影響(6)具體實驗見下表。序號 溶液 沉淀劑種類 產品(氧化鐵)品相① 等體積、等濃度的 溶液 3.6 氫氧化鈉溶液 棕黑色② 氨水 紅棕色③ 石灰乳 黃棕色“沉淀”過程中加入的最佳堿液是______。氨水【活動四】探究溶劑種類對顏料制作的影響(7)赭紅顏料制作時常用食用油為溶劑將氧化鐵進行分散,然后用畫筆將所得顏料涂抹在白紙上,放置24小時后,觀察色彩表現、暈染情況及干燥程度來判斷溶劑效果。探究溶劑種類對顏料制作的影響,請設計實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等質量的氧化鐵分別與等體積的食用油、其他溶劑混合,然后用畫筆將所得顏料涂抹在白紙上,在相同條件下放置24小時后,觀察色彩表現、暈染情況及干燥程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