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1 分子和原子第2課時一、教學目標1.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2.學習一些類比、模型等科學方法,培養抽象、想象、分析和推理思維能力。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化學變化的本質,分子、原子的概念。難點:用微觀粒子的觀點解釋宏觀物質的性質與變化。三、教學用具教學課件等。四、相關資源【教學實驗】品紅在水中的擴散、【教學實驗】氫氣與氯氣的反應.mp4、【教學實驗】氧化汞的分解.mp4。五、教學過程【新課引入】【展示】教師展示我國古代原子觀【講解】資料中說明墨翟同古希臘哲學家一樣,也早就具有了原始的物質小單位的概念。那什么是原子呢?學完本課你就知道了。【新知講解】知識點:分子可以分為原子【講解】上節課,我們知道了,一定量的水,在它的三態變化中,分子的數目、大小不變,只是分子間的距離(間隔)變化。因此,在三態變化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是物理變化,水分子沒有變成其他分子。【展示】教師展示動畫【教學實驗】品紅在水中的擴散【提問】你能從分子的角度認識一下品紅溶于水的變化嗎?【講解】當品紅溶于水時,品紅分子和水分子都沒有變成其他分子,它們的化學性質也各自保持不變。【講解】同樣,我們從分子角度重新認識下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在這個反應中,過氧化氫分子發生了分裂,生成了與其化學性質不同的水分子和氧分子,生成了新物質,所以發生的是化學變化。【展示】教師播放視頻【教學實驗】氫氣與氯氣的反應.mp4【提問】你能再從分子的角度認識一下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變化嗎?【講解】氫氣在氯氣中燃燒時,氫分子和氯分子都發生了變化,生成了氯化氫分子,氫氣和氯氣的化學性質不再保持。【總結】可見,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強調】不能說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因為物質的性質包括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在物理變化中,雖然分子不發生變化,但物質的物理性質卻發生了變化。如水蒸發時水由液態變成了氣態。【展示】展示幾種分子模型的圖片。【討論】請觀察下列幾種分子的模型,說說你對分子的認識。【總結】(1)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2)有些分子是由同種原子構成的。(3)有些分子是由不同種原子構成的。【展示】教師展示水分子的空間填充模型圖【講解】分析水分子的構成情況,1個水分子是由1個氧原子和2個氫原子構成的。學生進一步認識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討論】由分子構成的物質,這些分子是否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呢?水是由水分子構成,酒精由酒精分子構成,水和酒精的化學性質相同嗎?氧氣、液氧、固態氧都是由氧分子構成,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嗎?都能支持燃燒嗎?【總結】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講解】我們知道空氣是一種混合物,它是由氧氣、氮氣等純凈物組成的,而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氮氣是由氮分子構成的。可見空氣中含有多種分子。由此可以得出,純凈物是由同種分子構成的,混合物是由不同種分子構成的。【展示】教師播放視頻【教學實驗】氧化汞的分解.mp4。【展示】展示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圖【講解】加熱紅色的氧化汞粉末時,氧化汞分子會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每2個氧原子結合成1個氧分子,許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屬汞。【思考】化學變化中,分子是如何發生改變的呢?【總結】可見,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為原子,原子又可以結合成新的分子。發生變化的是分子,原子沒有發生變化。以上分析說明,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這也是原子的概念。【展示】展示氫氣與氯氣反應的示意圖【思考】請學生試分析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的反應中,分子和原子的變化情況。【講解】氫分子、氯氣分子發生分裂,分為氫原子、氯原子,氫原子、氯原子重新結合生成新的分子——氯化氫分子,整個變化過程中,氫原子、氯原子不發生變化。【提問】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那分子是不是一定比原子大呢?【講解】不一定。分子和原子的大小沒有可比性,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只有在同一種分子中,分子一定比構成它的原子大。【討論】最后,我們再從微觀(分子的觀點)角度解釋物質的變化、以及純凈物和混合物。同學們結合前面的知識討論下。【總結】1.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沒有發生變化,各自的化學性質保持不變,只是分子的運動速率和分子間的間隔發生了變化;發生化學變化時,分子本身發生了變化,變成了其他分子,各自的化學性質不再保持。2.由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是純凈物。由多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是混合物,各種不同物質的分子相互間不發生化學反應。【典型例題】例1.下列關于分子、原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B.都在不斷運動C.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D.分子由原子構成解析: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錯誤;B、分子、原子都在不斷的運動,正確;C、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正確;D、分子由原子構成,正確。答案:A例2.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A.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化學反應中分子發生了改變B.壓癟的乒乓球在熱水中能鼓起來——溫度升高,分子變大C.端午時節粽飄香——分子在不斷運動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不同種分子的性質不同解析:A、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化學反應中分子發生了改變,正確;B、壓癟的乒乓球在熱水中能鼓起來,是因為溫度升高,分子間隙變大,而不是因為分子變大,錯誤;C、端午時節粽飄香,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正確;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不同種分子的性質不同,正確。答案:B例3.下圖是工業上通過高溫高壓以及催化的條件制取氨氣的反應微觀示意圖。(1)圖丙表示的物質類別是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2)該反應的類型為 (填反應類型)。(3)由上述的反應過程,從微觀角度解釋化學反應的本質是 。(4)通過以上反應分析,反應前后不發生改變的是_____(填字母)。A.原子數 B.分子數 C.原子種類 D.分子種類解析:(1)根據圖中顯示,丙內含有氮氣和氨氣,物質類別為混合物,故填:混合物。(2)此反應為多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為化合反應,故填:化合反應。(3)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故填: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4)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個數都不變,故填:AC。答案:(1)混合物 (2)化合反應 (3)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4)AC六、課堂總結本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并且知道如何利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識去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從而知道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原來的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七、板書設計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1 分子和原子第2課時分子可以分為原子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2.原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3.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5 / 5(共23張PPT)課題1 分子和原子第2課時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一、新課導入公元前5世紀,我國當時的著名哲學家墨翟(公元前479—前381)說:“非半不著斤則不動,說在端。……著斤必半,毋與非半,不可著斤也。…端,是無間也。”(見《墨經》)意思是說,物質到了沒有一半的時候,就不能斫開它了。物質如果沒有可分的條件,那就不能分了。墨子的“端”即物質的最小單位,有現代“原子”的意義,意味著他對物質的非連續性的認識。我國古代原子觀二、分子可以分為原子水的三態變化是物理變化,水分子沒有變成其他分子。二、分子可以分為原子能從分子的角度認識一下品紅溶于水的變化嗎?【教學實驗】品紅在水中的擴散過氧化氫分子發生了分裂,生成了水分子和氧分子,生成了新物質,發生的是化學變化。二、分子可以分為原子實驗室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能從分子的角度認識一下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變化嗎?二、分子可以分為原子【教學實驗】氫氣與氯氣的反應二、分子可以分為原子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不能說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二、分子可以分為原子氧分子(O2)氫分子(H2)二氧化碳分子(CO2)氨分子(NH3)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有些分子是由同種原子構成的有些分子是由不同種原子構成的二、分子可以分為原子如圖所示為水分子的空間填充模型圖,可以看出,1個水分子是由1個氧原子和2個氫原子構成的。OHH二、分子可以分為原子由分子構成的物質,這些分子是否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呢?水是由水分子構成,酒精由酒精分子構成,水和酒精的化學性質相同嗎?氧氣、液氧、固態氧都是由氧分子構成,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嗎?都能支持燃燒嗎?討論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二、分子可以分為原子純凈物是由同種分子構成的,混合物是由不同種分子構成的。二、分子可以分為原子【教學實驗】氧化汞的分解二、分子可以分為原子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圖加熱紅色的氧化汞粉末時,氧化汞分子會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每2個氧原子結合成1個氧分子,許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屬汞。二、分子可以分為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為原子,原子又可以結合成新的分子。發生變化的是分子,原子沒有發生變化。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二、分子可以分為原子ClHClHHHClCl氫氣(H2)氯氣(Cl2)氯化氫(HCl)試分析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的反應中,分子和原子的變化情況。二、分子可以分為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為原子,那分子是不是一定比原子大呢?不一定二、分子可以分為原子微觀(分子的觀點)角度解釋物質的變化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沒有發生變化,各自的化學性質保持不變,只是分子的運動速率和分子間的間隔發生了變化。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分子本身發生了變化,變成其他分子,各自的化學性質不再保持。二、分子可以分為原子微觀(分子的觀點)角度解釋純凈物和混合物由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是純凈物。由多種分子構成的物質是混合物,各種不同物質的分子相互間不發生化學反應。三、典型例題例1.下列關于分子、原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B.都在不斷運動C.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D.分子由原子構成A三、典型例題例2.下列對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A.水通電生成氫氣和氧氣——化學反應中分子發生了改變B.壓癟的乒乓球在熱水中能鼓起來——溫度升高,分子變大C.端午時節粽飄香——分子在不斷運動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不同種分子的性質不同B三、典型例題例3.下圖是工業上通過高溫高壓以及催化的條件制取氨氣的反應微觀示意圖。(1)圖丙表示的物質類別是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2)該反應的類型為 (填反應類型)。(3)由上述的反應過程,從微觀角度解釋化學反應的本質是。(4)通過以上反應分析,反應前后不發生改變的是_____(填字母)。A.原子數 B.分子數 C.原子種類 D.分子種類混合物化合反應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AC四、課堂總結本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并且知道如何利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識去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從而知道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原來的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再 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題1 分子和原子 第2課時 教案.docx 課題1 分子和原子 第2課時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