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2 原子結構第4課時一、教學目標1.能從宏觀與微觀的視角說明相對原子質量的含義及應用,并學會查相對原子質量表。2.能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兩個公式進行相關計算。3.能說出原子的實際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的區別與聯系。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相對原子質量的含義、相對原子質量的相關計算。難點:原子的實際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的區別與聯系。三、教學準備教學PPT及相關漫畫。四、教學過程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一 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講述】克和千克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質量單位。例如一個蘋果的質量大約是300 克,一個中學生的體重大約是50 千克。 【提問】微觀粒子—原子雖然很小,但也有質量,怎么表示原子質量方便記憶和書寫呢? 傾聽、討論。 通過展示、類比、提問的方式導入新課,吸引學生注意,提高學習興趣。環節二 新課講解 一、回顧上一節課知識 【指導】請同學們回顧原子的結構。 【展示】展示表格。 【指導】請同學們填寫表格,并說明填表的依據。 【展示答案并總結】填表的依據是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核電荷數)等于核內質子數,也等于核外電子數。 【講述】我們將質子數和中子數都為6的碳原子稱為碳-12原子。 回顧舊知,填寫原子構成情況。 思考并交流上述問題。 回顧有關原子的舊知識,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準備。 依據構成原子的微粒間的關系,填表,鞏固舊知,同時展開新知。二、相對原子質量 【展示】展示一些原子實際質量。 【講述】這是經過科學家測得一些原子的質量,請同學們用科學記數法表示。 【提問】關于原子的質量,你有何感想? 【總結】即使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原子的實際質量,也不方便記憶和書寫,因此我們需要找到一種更加方便的形式。 【指導閱讀】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68頁,然后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1)什么是相對原子質量? (2)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公式。 (3)相對原子質量的表示符號和單位。 【總結】 定義: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與它相比,就得到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這里的碳原子是指含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碳-12原子,它的實際質量為1.993×10-26kg,它質量的 1/12約等于1.6605×10-27kg。 計算公式: 相對原子質量(Ar)= 單位: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單位為“1”,一般不讀出也不寫出。 【展示】展示表格。 【提問】原子的真實質量和相對原子質量有什么區別與聯系? 【展示】展示漫畫。 【總結】相對原子質量大小能反映原子的實際質量大小;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倍數關系,單位是“1”,實際質量是稱量出來的真實質量,單位是“千克”。 【練習】從附錄Ⅱ中查找氮、氯、鈉、硫的相對原子質量。 【展示】展示幾種原子的各種粒子的數量及相對原子質量。 【討論】請同學們觀察表格,歸納你發現的規律。 【講述】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展示】展示構成原子的各種粒子的質量。 【提問】1.決定原子質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 2.質子和中子的質量跟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相比較,均約等于? 3.為什么相對原子質量約等于質子數加中子數? 【總結】構成原子的質子、中子的相對質量都約等于1;與質子、中子相比,電子的質量很小,整個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中。 【展示】展示練習。 請同學們根據剛才所學,填寫表格。 閱讀PPT,并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幾種原子的質量。 閱讀課本,回答問題。 傾聽并修正自己的觀點。 討論、交流原子的真實質量和相對原子質量的區別與聯系。 按照要求查找幾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討論并得出規律: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思考、交流討論。 傾聽、理解。 根據剛才所學,完成練習及應用,填寫表格。 讓學生體會即使用科學計數法表示原子質量,也很不方便記憶和書寫。 通過閱讀課本,學生記憶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并能根據定義推測出表達式、符號和單位。 通過設置問題,培養學生總結能力。 讓學生對相對原子質量有更深入的了解。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歸納能力。 讓學生了解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的原因。 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知識。環節三拓展 延伸 【展示】展示張青蓮與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 閱讀PPT,思考 拓展學生視野,讓學生了解張青蓮教授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做出的貢獻。隨堂 作業 PPT展示 做題 通過習題鞏固本節所學知識。環節四 課堂 小結 展示PPT21頁。 說明:相對原子質量不是原子的實際質量,是一個比值。相對原子質量也是常用的原子量。 傾聽并理解。 幫助學生梳理本節知識,便于學生記憶。五、板書設計課題1 原子結構第4課時一、相對原子質量1.定義: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與它相比,得到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單位為1。2.計算公式(1)(2)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3.原子的實際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的區別與聯系2 / 4(共22張PPT)——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課題2 原子結構第4課時1.能從宏觀與微觀的視角說明相對原子質量的含義及應用,并學會查相對原子質量表。2.能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兩個公式進行相關計算。3.能說出原子的實際質量與相對原子質量的區別與聯系。學習目標難點重點克和千克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質量單位。一個蘋果的質量約是300克一個中學生的體重約是50 kg微觀粒子—原子雖然很小,但也有質量,怎么表示原子質量方便記憶和書寫呢?原子帶( )電核外電子,帶一個單位( )電荷帶一個單位( )電荷不帶電原子核正正質子中子負知識回顧我們將質子數和中子數都為6的碳原子稱為碳-12原子。1166882626原子種類 原子核 核電荷數 核外電子數質子數 中子數 氫 1 0碳 6 6氧 8 8鐵 30 26填寫表格并說明填寫依據科學家測得一些原子的質量,用科學記數法如何表示。1.67×10-27 kg1.993×10-26 kg9.288×10-26 kg2.66×10-26 kg即使用科學記數法,原子的質量也非常難記憶。1個原子 真實質量/kg 科學計算法表示氫原子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1674 kg碳原子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993 kg氧原子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2657 kg鐵原子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9288 kg(1)什么是相對原子質量?(2)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公式。(3)相對原子質量的表示符號和單位。閱讀課本P68頁,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定義: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與它相比,得到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碳-12(含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它質量的1/12約等于1.6605×10-27kg計算公式:相對原子質量(Ar)=一個原子的質量一種碳原子的質量×112單位:為“1”。1個原子 真實質量/kg 相對原子質量氫原子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1674 kg1.008碳原子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1993 kg12.01氧原子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2657 kg 16.00鐵原子 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9288 kg 55.85原子的真實質量和相對原子質量有什么區別與聯系?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倍數關系,單位是“1”,實際質量是稱量出來的真實質量,單位是“千克”。從附錄Ⅱ中查找氮、氯、鈉、硫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種類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電子數 相對原子質量近似值氫 1 0 1 1碳 6 6 6 12氧 8 8 8 16鈉 11 12 11 23鎂 12 12 12 24鐵 26 30 26 56你發現了什么規律了嗎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1.決定原子質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2.質子和中子的質量跟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相比較,均約等于?3.為什么相對原子質量約等于質子數加中子數?質量很小相對質量約等于1粒子種類 質量質子 1.672 6×10-27 kg中子 1.674 9×10-27 kg電子 質子質量的1/1 836原子 種類 核電荷數 質子數 中子數 核外 電子數 相對原子質量氧原子 8 8鈉原子 11 23鐵原子 26 568根據所學知識,填寫表格。816111211263026拓展小課堂張青蓮,中國科學院院士,無機化學家、教育家。長期從事無機化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對同位素化學造詣尤深,是中國穩定同位素學科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他對中國重水和鋰同位素的開發和生產起過重要作用。晚年從事同位素質譜法測定原子量的研究,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了卓越貢獻。他于1983年當選為國際原子量委員會委員。1991年張青蓮用同位素質譜法測得銦元素的精確原子量114.818+0.003為國際原子量表增加了一個新數字,這是國際上第一次采用中國測定的原子量數據作為標準數據。至2005年,他主持測定的銦、銥、銻、銪、鈰、鉺、鍺、鋅、鏑等十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新值,被國際原子量委員會采用為國際新標準。張青蓮與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C1.下列關于相對原子質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A.相對原子質量就是原子的實際質量B.相對原子質量是原子質量與一種碳原子質量的比值C.原子的實際質量越大,相對原子質量就越大D.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單位為“g”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它是以碳-12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與它相比所得的比值,故原子的實際質量越大,相對原子質量越大,相對原子質量單位為“1”。 2.聯合國把2019年定為“元素周期表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對元素周期表的編制做出了巨大貢獻,人們將101號元素命名為“鍆”來紀念他。鍆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01,相對原子質量為258,則鍆原子的中子數為( )A.101 B.157 C.258 D.359B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3.已知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碳原子的質量為m kg,一個鉬原子的質量為8m kg,則鉬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A.96 B.72 C.48 D.36A計算公式:相對原子質量(Ar)=一個原子的質量一種碳原子的質量×1124.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的真實質量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關系(如表所示),根據表格內容判斷6.02×1023個鈉原子的質量y為______。請歸納表格中的規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 氧 鈉相對原子質量 12 16 236.02×1023個 原子的質量 12 g 16 g y23 g6.02×1023個某原子的質量,在數值上等于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建立的基礎)相對原子質量定義說明計算公式課堂小結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單元課題2 原子結構 第4課時 教案.doc 第三單元課題2 原子結構 第4課時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