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模塊 物質的性質與應用 課件(8份打包下載)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模塊 物質的性質與應用 課件(8份打包下載)

資源簡介

(共43張PPT)
第一部分 物質的性質與應用
第2講 空氣和氧氣




夯基礎 立足教材
過實驗 專項整合
練好題 課堂達標
建體系 依標據本
建體系 依標據本
建體系 依標據本
建體系 依標據本
建體系 依標據本
空氣的成分和組成
夯基礎 立足教材
78%
21%
混合物
SO2
CO2
SO2和NO2
氣密
白煙
紅磷量過少,氧氣沒有完全消耗
沒有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
裝置漏氣
不能
不能
鐵、鋁不能在空氣中燃燒。
木炭、硫粉燃燒生成氣體。
略大
不易
 氧氣的性質
淡藍
藍紫
有刺激
有刺激性

黑色
火星四射
白煙
白光

氧氣的制法
沸點
物理
改變
質量
化學性質
 催化劑
×

×
×
×
×
×
×
×
×
過實驗 專項整合

質量守恒定律
實驗
 氧氣的實驗室制取
發生
收集
反應條件
狀態
液態
常溫
A
固態
加熱
B
密度
溶解性
CD
集氣瓶口
略向下
一團棉花
均勻連續
移出導管
熄滅酒精燈
吸收二氧化硫
使木炭與氧氣充分反應
NaOH溶液
澄清石灰水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引燃鐵絲
火柴快燃盡
增大鐵絲的受熱面積
防止生成的高溫熔融物濺落使瓶底炸裂
細沙
木條復燃

加快
沒有證明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生改變
練好題 課堂達標
D
B
命題點  空氣的成分和用途、污染與防治
D
C
B
命題點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C
B
命題點  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D
D
4
命題點  氧氣的制取
D
B
集氣瓶
引流
A
防止加熱時試管
內粉末狀物質進入導管
氧氣
b
9.6
廣口瓶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e導管口處,若木條復燃,證明已經集滿氧氣
C
將銅絲向上提起
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向儲氣瓶中注水。
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H2O+CO2↑(共15張PPT)
第一部分 物質的性質與應用
第1講 物質的多樣性




夯基礎 立足教材
過易錯 指點迷津
練好題 課堂達標
建體系 依標據本
建體系 依標據本
純凈物和混合物
一種
兩種或兩種以上
夯基礎 立足教材
水、氧氣等
空氣、海水等

純凈物
純凈物
單質、化合物
氧化物、酸、堿、鹽
氧元素
 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


化合物
CO、CO2、H2CO3、碳酸鹽

×


×
×
練好題 課堂達標
B
B
A
C
B
B
B
B(共52張PPT)
第一部分 物質的性質與應用
第7講 酸和堿




夯基礎 立足教材
過實驗 專項整合
練好題 課堂達標
講重點 疑難疑點
建體系 依標據本
建體系 依標據本
酸堿指示劑
夯基礎 知識梳理
紅色
無色
藍色
紅色
紫色
無色
不同顏色
=
溶液的酸堿度的表示法——pH
0~14
<
>


pH試紙
玻璃棒
H2SO4
HCl

油態
在瓶口處有白霧產生
 常見的酸
揮發
有刺激性氣味
大量水沖洗
干燥劑
涂上質量分數為3%~5%的碳酸氫鈉溶液
濃硫酸

將水倒入濃硫酸中
攪拌,散熱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H+
CuO+2HCl===CuCl2+H2O
CuO+H2SO4===CuSO4+H2O
Ca(OH)2+2HCl===CaCl2+2H2O
Ca(OH)2+H2SO4===CaSO4+2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苛性鈉、火堿、燒堿
消石灰、熟石灰
 常見的堿



Ca(OH)2+Na2CO3===CaCO3↓
+2NaOH
CaO+H2O===Ca(OH)2
改良酸性土壤
藍色
Na2CO3+H2O
紅色
CaCO3↓+H2O
NaCl+H2O
CaCl2+2H2O
Cu(OH)2↓
+Na2SO4
CaCO3↓+2NaOH
OH-
2NaOH+CO2===Na2CO3+H2O
Ca(OH)2+CO2===CaCO3↓+H2O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高頻考點)


H+
OH-
H2O

×
×
×
×
×


×
×
過實驗 專項整合
氫氧化鈉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
2NaOH+CO2===Na2CO3+H2O
實驗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
6
稀鹽酸(或稀硫酸)
有氣泡
產生
Na2CO3+2HCl===2NaCl+H2O+CO2↑
氫氧化鈣溶液(或氫氧化鋇溶液)
有白色沉淀產生
Ca(OH)2+Na2CO3===CaCO3↓+2NaOH
氯化鈣溶液(或硝酸鋇溶液等)
有白色沉淀產生
CaCl2+Na2CO3===CaCO3↓+2NaCl
氯化鈣溶液(或氯化
鋇溶液)
檢驗并除去
碳酸鈉
有白色沉
淀生成
氫氧化鈉已變質
無色酚酞溶液
檢驗是否存
在氫氧化鈉
溶液不變

溶液變成
紅色
完全
部分
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鈣(或氫氧化鋇)溶液
Ca(OH)2+CO2===CaCO3↓+H2O
實驗  中和反應的實驗探究
7


講重點 疑難疑點
重點  酸和堿的化學性質
方法1:滴入石蕊溶液或酚酞溶液。      
方法2: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
方法3:加入鐵粉(或鋅粒等)。
方法4:加入氧化銅。
方法5:加入碳酸鈉(或碳酸鈣等)。
方法6:加入硫酸銅溶液(或FeCl3溶液等)
重點  中和反應的變化曲線
C
2
NaCl 
NaOH、NaCl
HCl、NaCl
NaCl 
NaCl、HCl
NaCl、NaOH
練好題 課堂達標
A
命題點  酸堿指示劑與pH
D
D
命題點 常見酸和堿的性質和用途
C
C
B
C
偏大
石蕊變紅
Zn(合理即可)
HCl+AgNO3===AgCl↓+HNO3
復分解
除鐵銹(合理即可)

2NaOH+CO2===Na2CO3+H2O
C
密封
NaOH+HCl===NaCl+H2O
復分解反應
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
FeCl3
Fe+2HCl===FeCl2+H2↑

Na2CO3+2HCl===2NaCl+H2O+CO2↑
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鹽酸,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命題點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配制
C
D
D
C
Ca(OH)2 +2HCl===CaCl2+2H2O
CaCl2與HCl
溶液不變紅色
有氣泡產生
腐蝕鐵質下水管道或污染水源
CaCl2+Na2CO3===CaCO3↓+2NaCl
CaCO3(共45張PPT)
第一部分 物質的性質與應用
第5講 溶 液




夯基礎 立足教材
過實驗 專項整合
練好題 課堂達標
講重點 疑難疑點
建體系 依標據本
建體系 依標據本
建體系 依標據本
建體系 依標據本
溶液的形成
夯基礎 立足教材
均一
穩定
硝酸銨
氯化鈉
氫氧化鈉
單質、化合物和氧化物
不能繼續溶解
還能繼續溶解
溶質
溶劑
溫度
溶劑
溫度
升高
溶劑
溶質
溶劑
溫度
溫度
溫度
溶劑
溶劑
100g
一定溫度下
一定溫度
100g溶劑
飽和狀態
單位:克
 溶解度與溶解度曲線
溶液
溶劑
增大
較小
氫氧化鈣
增大
減小
蒸發結晶
降溫結晶(或冷卻熱飽
和溶液)
溶質質量
溶液質量
 溶液的濃度
溶質質量
×


×
×
×

×
×
×
過實驗 專項整合
天平
燒杯
玻璃棒
量筒
實驗   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
3
47
24
25
偏大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大
偏小
偏小
偏大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無影響
講重點 疑難疑點
B>C>A
t2℃時,A、B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重點  溶解度曲線的應用
65
B>C>A
降溫結晶
C>A
×
×
練好題 課堂達標
C
C
命題點  溶液的形成、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
B
D
A
命題點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線
B
B

t1
加溶質(或蒸發溶劑或降溫)

甲=乙=丙
6.5
④②③⑤①
瓶塞沒有倒放
應該把NaCl放在左盤,砝碼放在
右盤
小于
攪拌,加快溶解速度
D
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
溶質
玻璃棒
25
24
CE
A
4
命題點  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共43張PPT)
第一部分 物質的性質與應用
第3講 碳和碳的氧化物




夯基礎 立足教材
過實驗 專項整合
練好題 課堂達標
建體系 依標據本
建體系 依標據本
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
夯基礎 知識梳理
排列方式
最硬
很軟

碳元素
二氧化碳
裁玻璃、作鉆頭、制
裝飾品
制造鉛筆芯、作干電池的電極
吸附性
吸附
不活潑


紅棕

干冰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高頻考點)
澄清石灰水
滅火
做制冷劑或人工增雨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若溶液變紅,則通入的是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是CO2
通過通過灼熱的氧化銅,有紅色固體生成的是CO
點燃,能燃燒的是CO,不能燃燒的是CO2
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通過灼熱的炭粉
通過足量的NaOH溶液,再通過濃硫酸干燥
溫室效應和低碳生活
燈火實驗
化石燃料

石油
天然氣
氫氣
太陽能
核能

×
×
×
×
×
×
×
×
×
過實驗 專項整合
便于添加液體
可控制反應速率
實驗  氧氣的實驗室制取
CaCO3+2HCl===CaCl2+H2O+CO2↑
向上排空氣法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瓶口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塑料瓶變癟
密度比空氣大
二氧化碳充分溶解在水中
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教材小實驗
Ⅰ、Ⅳ
Ⅱ、Ⅲ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CO2+H2O===H2CO3
H2CO3===CO2↑+H2O
紅色
渾濁
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溫度
防止液體倒
流,引起試管炸裂
防止銅被氧化
防止銅被氧化
排盡裝置中的空氣,防止發生爆炸
燃燒未反應的一氧
化碳,防止污染環境
練好題 課堂達標
C
命題點  碳單質的性質和用途
A
A
D
命題點 CO2和CO的性質和用途
C
B
木炭發白光,放熱
長頸漏斗下端未浸入液體中
集氣瓶倒放
軟塑料瓶變癟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溶液變紅
A
命題點  碳循環、低碳生活

O2
生成物是水,無污染
太陽能
AB
C
4
命題點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
試管
F
a
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
a
CaCO3+2HCl===CaCl2+H2O+CO2↑
B
E(或F或G)(共26張PPT)
第一部分 物質的性質與應用
第4講 自然界的水




夯基礎 立足教材
過實驗 專項整合
練好題 課堂達標
建體系 依標據本
建體系 依標據本
建體系 依標據本
保護水資源
夯基礎 立足教材
防治水體污染
吸附
不溶性
 水的凈化
過濾
活性炭吸附
投藥消毒
漏斗內壁
漏斗口
玻璃棒
濾紙邊緣
燒杯內壁
三層濾紙
水的組成
1.氫氣的性質和用途
氫氣與空氣(或氧氣)的混合氣體遇明火時可能發生爆炸,因此點燃氫氣前一定要先驗純!

淡藍色
氣泡
1∶2
氧氣
氫氣
氧元素
氫元素
氧原子
氫原子
增強水的導電性

×
×
×
×
×
過實驗 專項整合
教材小實驗
6. 水的凈化實驗
a
b
吸附
過濾
不溶性
不能
防止液體暴沸

純凈物
練好題 課堂達標
B
命題點  保護水資源、水的凈化
B
明礬
活性碳
煮沸
引流
C
命題點 探究水的組成及水的綜合考查
混合物
防止暴沸
b
氫元素與氧元素
活性炭
殺菌消毒
地球上淡水資源有限,應節約用水
5
氧氣(或O2)
C
蒸餾
BC
陸地淡水陸地咸水
0.94%
保護水
合理利用水資源
海水2.53%
96.53%
資源
防治水體污染
常用的凈水方法:沉降、過濾、吸附、蒸餾
水的
自然界的水
凈化
區別方法:加肥皂水
硬水和軟水
硬水軟化方法:煮沸或蒸餾
實驗現象
氫氣燃燒實驗
活塞」活塞
實驗結論
水的組成
理論依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
正氧負氫、氫二氧一
電解水實驗
水由氫、氧元素組成
電源(共42張PPT)
第一部分 物質的性質與應用
第8講 鹽 化肥




夯基礎 立足教材
過實驗 專項整合
練好題 課堂達標
講重點 疑難疑點
建體系 依標據本
建體系 依標據本
建體系 依標據本
建體系 依標據本
生活中常見的鹽
夯基礎 立足教材
酸根
蘇打
Na2CO3
NaHCO3
純堿
小蘇打
金屬
能與鹽酸反應高溫會分解

Fe+CuSO4===FeSO4+Cu
CaCO3+2HCl===CaCl2+CO2↑+H2O
BaCl2+H2SO4===BaSO4↓+2HCl
NH4Cl+NaOH===NaCl+NH3↑+H2O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Cl2+Na2CO3===CaCO3↓+2NaCl
化學肥料
×

×
×
×
過實驗 專項整合
實驗   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
8
托盤天平
攪拌,加速溶解
玻璃棒
不再溶解
玻璃棒
再過濾一次
引流液體
攪拌,防止局
部溫度過高而
造成液滴飛濺
玻璃棒
玻璃棒
出現較多固體
漏斗內的濾紙有破損
過濾時液面高于濾紙邊緣
承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
①②③⑥
④⑤
講重點 疑難疑點
重點  鹽的化學性質
產生藍色沉淀
CuSO4+2NaOH===Cu(OH)2↓+Na2SO4

NaCl(或MgCl2、CuCl2等)
重點  物質或離子的共存
B
2
練好題 課堂達標
C
命題點  常見的鹽
C
A
B
A
命題點 鹽的化學性質
CuCl2
兩種物質相互交換成分 ,有沉淀生成
+H2O(或Na2CO3+2HCl===2NaCl+H2O+CO2↑)
CaCO3+2HCl===CaCl2+CO2↑
2KOH+H2SO4===K2SO4+2H2O
④⑥
CuSO4+Ba(NO3)2===
金屬氧化物+酸
Cu(NO3)2+BaSO4↓[或CuCl2+2AgNO3===Cu(NO3)2+2AgCl↓]
飽和
AD
分解
AB
NH3+H2O+CO2+NaCl===NaHCO3+NH4Cl
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或吸收盡可能多的二氧化碳(其他說法合理即可)
命題點  復分解反應及其應用
A
A
D
命題點  粗鹽提純
加速溶解
4
未用玻璃棒引流
①⑤②③⑥④
濾紙沒有緊貼漏斗內壁,中間有氣泡(或固體顆粒阻礙了液體通過濾紙孔隙、濾紙選擇的規格不對、漏斗下端尖口沒緊靠燒杯內壁)
出現較多固體
①②③
命題點  化學肥料
A
5
A
60
13.2
2∶9
9
命題點  有關堿變質的探究
6
全部變質(或完全變質)
氣泡
Na2CO3+2HCl===2NaCl+H2O+CO2↑
加入澄清石灰水引入了OH-(或生成了氫氧化鈉)
蓋上(或蓋緊)
BC(共52張PPT)
第一部分 物質的性質與應用
第6講 金屬和金屬材料




夯基礎 立足教材
過實驗 專項整合
練好題 課堂達標
講重點 疑難疑點
建體系 依標據本
建體系 依標據本
建體系 依標據本
金屬材料
純金屬
合金
夯基礎 立足教材
導電性
延展性
導熱性



固體
銀白
金屬
混合


2%~4.3%
0.03%~2%
含碳量
人造骨
金屬氧化物
 
金屬的化學性質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2Mg+O2===2MgO
4Al+3O2===2Al2O3
答:鋁在空氣中與氧氣反應,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被氧化。
鹽+氫氣

淺綠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答:不能。能與金屬發生置換反應放出氫氣的酸主要是指稀鹽酸和稀硫酸,而不包括濃硫酸和硝酸等氧化性強的酸,金屬與硝酸、濃硫酸反應不能生成氫氣。
前面
可溶


淺綠
銀白


金屬活動性順序(高頻考點)
Mg
Al
Zn
Fe
Cu
Ag


前面
后面
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化合物
Fe2O3
Fe3O4
Al2O3
Cu2O
TiO2
MnO2
氧氣
水蒸氣
隔絕空氣(氧氣)或水
涂油
回收利用
過實驗 專項整合
4
實驗  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
有氣泡冒出
紅色固體
無明顯現象


>
有紅色物質析出
淺綠

無明顯現象
有銀白色物質


Fe>Cu>Ag
實驗  探究鐵釘銹蝕的條件
5
空氣(或氧氣)

講重點 疑難疑點
重點  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
C
H2
Zn、Cu、Ag
Zn(NO3)2
AgNO3、Cu(NO3)2
Zn
Cu
Ag
Zn(NO3)2
Zn(NO3)2、AgNO3、Cu(NO3)2
Ag
Zn、Cu
AgNO3
Zn(NO3)2
Cu(NO3)2
Ag
Zn、Cu
Zn
Ag
Cu
Zn(NO3)2、Cu(NO3)2 
B
重點 金屬與酸反應的圖象
練好題 課堂達標
命題點  金屬材料
B
D
A
A
命題點 金屬的化學性質
B
D
C
C
命題點  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C
C
Fe>R>Cu
R絲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

不能燃燒
2R+3CuSO4===R2(SO4)3+3Cu
鹽溶液
4
命題點  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D
延展
導熱
擦干
節約金屬資源(或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等)
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
Fe2O3+6HCl===2FeCl3+3H2O

復分解反應
Fe+CuSO4===Cu+FeSO4
+3

噴漆(或涂油,合理即可)

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延展性
Zn
H2O
用水吸收CO2(合理即可)
氧氣和水蒸氣
1/5
試管內液面上升
除去水,防止生銹
金屬的回收利用(或有計劃、合理地開采礦物、尋找金屬的代用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塔河县| 渝中区| 华亭县| 柳江县| 阿克苏市| 成都市| 潞城市| 宁海县| 乌拉特后旗| 朝阳市| 多伦县| 白沙| 营山县| 赣州市| 通辽市| 凌云县| 潞城市| 紫阳县| 伊金霍洛旗| 大连市| 皋兰县| 绥滨县| 平顶山市| 金昌市| 虹口区| 黎川县| 新干县| 永平县| 兴安县| 镇巴县| 蕲春县| 海口市| 漳平市| 泰和县| 大同县| 巧家县| 东丰县| 名山县| 台中县| 扎赉特旗| 年辖: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