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上冊新人教版地理期末素養評價1一、單選題2024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末全國人口較上年末減少了208萬人,中國人口連續兩年呈現負增長趨勢。讀我國人口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 1.2019—2023年,我國人口最多的年份是( )A.2020年 B.2021年 C.2022年 D.2023年2.針對我國人口的現狀,積極應對的策略是( )A.大量接收海外移民 B.提早退休年齡C.完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 D.鼓勵人們到大城市居住3.目前,我國積極調整計劃生育政策,全面放開三孩,主要是因為( )A.我國經濟發達,消費市場廣闊B.我國文化教育發展快,人口素質不斷提高C.人口出生率高,增長迅速D.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地理源于生活,它反映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態。歷來文人墨客將生活感受以詩歌、成語、對聯的形式展現給世人,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成語“秦晉之好”“得隴望蜀”“黔驢技窮”中的“秦、晉、隴、蜀、黔”對應得省區的全稱,排序正確的是( )A.山西省、陜西省、四川省、甘肅省、云南省B.陜西省、山西省、甘肅省、四川省、貴州省C.四川省、甘肅省、貴州省、山西省、陜西省D.陜西省、山西省、甘肅省、四川省、湖南省5.下列詩詞和對聯中涉及到的省區與圖中的位置對應正確的是( )A.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① B.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②C.苗寨黔山黃果樹,茅臺赤水——⑤ D.川肴蜀繡錦官城,花徑草堂——⑦讀“我國主要氣象災害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6.甲、乙、丙、丁代表的氣象災害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A.寒潮、臺風、干旱、洪澇B.洪澇、干旱、臺風、寒潮C.寒潮、臺風、洪澇、干旱D.干旱、寒潮、臺風、洪澇7.2024年5月12日是全國第45個防災減災日,下列防災減災方法不正確的是( )A.若洪水來襲,應盡量向地勢高的地方逃生B.在臺風多發地區,應及時關注天氣預報及災害預警信息C.在山區遇狂風和暴雨時,應躲到懸崖底下D.如遭遇泥石流,應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動方向的山坡上轉移讀圖,完成下面小題。8.對圖中四條河流的敘述,有誤的是( )A.①中、俄兩國的界河,結冰期最長B.②我國最長的內流河,河水主要來源于大氣降水C.③中國的“母親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D.④亞洲第一大河,流經十一個省級行政區9.關于③、④兩條河流的敘述,錯誤的是( )A.都受夏季風影響,夏季都出現汛期B.都發源于青海省,流向都是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C.都流經我國的季風區和濕潤、半濕潤地區,含沙量都極大D.都流經我國地勢的三個階梯下圖表示分布在EF線附近的帶狀景觀長廊,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0.EF線上,地理差異最小的是( )A.海拔高低 B.緯度高低 C.溫差大小 D.飲食文化11.流經EF線附近的大河是( )A.長江 B.黃河 C.珠江 D.黑龍江我國今年已經發生多次大范圍沙塵天氣,風沙危害嚴重。圖1為近22年我國沙塵天氣平均次數統計,圖2為沙塵影響范圍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我國的沙塵天氣多出現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3.我國北方地區沙塵暴多發的原因有( )①植被破壞,地表裸露 ②春季多大風天氣③氣候干燥,降水較少 ④人口稠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為減少沙塵天氣發生,人們應該( )A.過度放牧 B.圍湖造田 C.植樹種草 D.毀林開荒讀“我國三個省級行政區域的土地利用結構圖”,完成下面小題。15.甲省級行政區域的簡稱和土地利用類型I、II分別為( )A.黔,耕地、建設用地 B.新,耕地、草地C.黑,交通運輸用地、草地 D.隴,草地、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6.關于甲省區的敘述,錯誤的是( )A.水資源短缺,畜牧業為主 B.若土地利用不合理,易發生土地荒漠化C.大陸性氣候顯著,植被覆蓋率低 D.其他及未利用土地面積廣,后備耕地資源充足2024年全國土地日的宣傳主題為“節約集約用地,嚴守耕地紅線”。據此及我國土地利用類型構成圖,完成下面小題。17.下列關于我國土地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土地資源利用類型少 B.難利用的土地較多C.可利用草地比重最小 D.后備耕地資源充足18.下列利用土地資源的方式中,合理的是( )A.圍湖造田,擴大耕地 B.在陡坡上,開墾耕地C.無限增加牲畜數量 D.在宜林荒坡植樹2024年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10周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漢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庫取水,引水至天津、北京,干渠全長1277千米。截至2023年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向北方累計調水600多億立方米,惠及調水沿線1.2億人口。讀“南水北調工程路線圖”,完成下面小題。19.“南水北調”工程的修建主要是為了解決( )A.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問題 B.水資源季節分布不均問題C.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問題 D.我國水資源污染問題20.“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沿線的鄭州是下列哪一個省的行政中心( )A.河北 B.河南 C.安徽 D.山西下圖示意中國各類地形面積比例,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1.下列關于我國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地形類型復雜多樣 B.平原面積廣大C.山地多分布于東部 D.高原比例最小22.我國地形特征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A.適宜大面積發展漁業 B.山區利于發展種植業C.為發展多種經營提供有利條件 D.山區制約了林業、牧業的發展春末夏初,我國某糧食主產區的作物自南向北漸次變成金黃色。駕駛收割機的農機手們從安徽省中部出發,帶著鄉村收獲的喜悅,一路向北,描繪祖國豐收的畫卷。圖示意該主產區糧食作物收割狀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3.影響該主產區糧食作物收割方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A.海陸 B.河流 C.地形 D.緯度24.農機手們收割的糧食作物及作物熟制可能是( )A.油菜一年三熟 B.棉花一年三熟C.小麥兩年三熟 D.水稻兩年三熟25.圖中河流在流經A地時幾乎沒有支流匯入,還極易發生洪澇災害,其主要原因是( )A.海拔太高 B.植被破壞嚴重 C.形成了“地上河” D.當地降水太少廣深港高鐵是香港的首條高鐵,香港段由香港西九龍站起,經過全長26千米的地底鐵路走廊往北延伸至廣州南站。下圖為廣深港高鐵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26.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全線均采用專用地下軌道,其主要目的是( )A.避開不利地形 B.降低工程難度 C.少占用城市用地 D.加快運行速度27.長期以來,深圳到香港之間的交通主要采取的方式( )A.鐵路運輸 B.航空運輸 C.公路運輸 D.管道運輸28.廣深港高鐵開通后,最大的優勢是( )A.機動靈活 B.速度快 C.連續性強 D.能耗大烏蒙山片區位于云南省、四川省、貴州省、重慶市四地的結合部,是國家新階段14個“整村脫貧”的主戰場之一。讀圖完成下面小題。29.推測烏蒙山區致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全年寒冷,降水稀少 B.受教育程度低,價值觀落后C.地形閉塞,交通不便 D.地表崎嶇,土壤貧瘠30.目前,烏蒙山片區要實現“整村脫貧”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積極墾荒,大量開辟耕地②開采礦產資源,發展相關產業③加強職業教育培訓,增加就業④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互聯網產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解答題31.某地理小組探究黃河與長江的生態環境問題及開發利用情況。讀黃河、長江流域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B ,位于長江上中下游的 游河段。黃河流經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水量明顯變小,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2)黃河與長江都流經的地形區是 ,同學們發現黃河與長江上游沿途均有很多水電站,共同原因是上游河段都流經我國地勢 ,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3)黃河中游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A (地形區),河流含沙量大,因此,加強中游黃土高原地區的 是治理黃河的根本,并在中游修建了小浪底水利樞紐等大型水利工程,兼顧防洪與治沙。(4)長江上游存在的生態問題是 ,長江在中下游的問題有 。(5)對比說明黃河和長江的水文特征不同點 。32.讀下面圖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的自然資源種類多、總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說。材料二:中國土地利用類型示意圖。(1)下列屬于可再生資源的是( )①石油②水資源③土地資源④太陽能⑤天然氣⑥小麥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2)自然資源的基本國情是總量 ,人均 。(3)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土地利用類型:①是 ,②是 ,③是 ,④是 ,⑤是難以利用的土地。根據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原則,①——④代表的土地利用類型中最適宜發展畜牧業的是 ,(填代號,下同)主要分布在我國山區的是 ,主要分布在我國濕潤、半濕潤區的有 。33.目前,我國已經實現了主要農作物種子的自主育種。圖1示意我國兩大國家級育種基地及部分農作物分布圖,圖2示意我國四城市的降水柱狀圖,讀圖回答問題。圖中的①線是 mm年等降水量線,由圖2可知我國降水的季節分配特點是,從雨季長短來看,越往南雨季越 (長/短)。(2)大豆主產區主要分布在甲 (地形區)和乙 (地形區),甲地區的作物熟制是 。(3)油菜主產區主要分布在 (山脈)— (河流)一線以南,包括A (地形區)等。(4)海南育種基地和甘肅育種基地相比,突出優勢是 充足,縮短育種周期。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D B C A C B C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A A C B D B D C B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A C D C C C C B D C31.(1) 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上 氣候干旱(蒸發、下滲嚴重)(2) 青藏高原 一、二階梯交界處(3) 黃土高原 水土保持(4) 水土流失 洪澇災害,泥沙淤積,水污染(5)長江比黃河水量大;長江比黃河汛期長;黃河比長江含沙量大;黃河有結冰期,長江無結冰期。32.(1)B(2) 豐富 不足(3) 旱地 水田 林地 草地 ④ ③ ①②③33.(1) 400 夏秋多、冬春少 長(2) 東北平原 華北平原 一年一熟(3) 秦嶺 淮河 云貴高原(4)熱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