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階段性練習(三)七年級地理第I卷選擇題(共15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小明在紙上繪制了所在學校的平面圖,比例尺為1 : 3000。據圖完成下面1 ~2小題。1.小明所在的學校A.辦公樓位于廣場的正東方B.教學樓位于教學樓口的東南方向C.圖書館位于辦公樓的正南方向D.噴泉位于廣場的西南方向2.若量得圖中校門到教學樓口的直線 距離為3厘米,則實地距離為A. 300 米 B. 900 米C. 30米 D. 90米我國太空探索在諸多方面都取得了 一系列的重大成就。為人類探索太空貢獻了中國力量。讀圖,完成下面3小題。3.我國太空探索在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上圖體現的領域是A.太空觀測 B.人造衛星 C.月球探測 D.載人航天與空間站建設讀“經緯網圖”,完成下面4小題。4.關于圖中D點的坐標,正確的是A.(20°N,20°E)B.(20°N, 20°W)C.(20°S, 20°W)D.(20°S, 20°E)大翅鯨分布廣泛,有特定的捕食區、繁殖區和洄游路線,夏季到冷水海域捕食,冬季到溫暖海域繁殖。讀 “全球大翅鯨分布及洄游路線示意圖(下圖)”,完成下面5~6題。5.讀圖可知大翅鯨捕食區主要位于A.低緯海區 B.大陸附近 C.高緯海區 D.海洋中部6.大翅鯨常年不進行洄游的海域是A.太平洋 B.大西洋 C.墨西哥灣 D.阿拉伯海2023年10月12日央視新聞報道,在2023年喜馬拉雅山脈卓奧友峰科考中,我國科學家發現了距今2.2億年三疊紀晚期地層中的鯊魚化石,被認為具有重大的科考和生物學演變方面的意義。據此完成下面7~8小題。7.發現鯊魚化石,說明該地區A.曾經是一片海洋B.因海平面上升被淹沒C.鯊魚曾生活在陸地D.因人類活動將鯊魚掩埋8.在卓奧友峰發現法魚化石,這種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類活動 B.地殼運動 C.大陸漂移 D.地球公轉9.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很多詩詞中也包含了很多地理知識和現象。下列詩詞中 描寫氣候的是A.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C.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圖為地球夜晚燈光圖,圖中白色部分代表夜晚的燈光。讀圖完成下面10~ 12小題.10.燈光密集區面積較大的大洲是A.歐洲、北美洲、亞洲B.非洲、大洋洲、南美洲C.非洲、亞洲、南美洲D.大洋洲、北美洲、歐洲11.影響燈光強弱的主要因索有①人口密集程度 ②經濟發展水平③森林面積大小④旅游資源數量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②④12.北極附近的因紐特人屬于A.白色人種 B.黃色人種C.黑色人種 D.混血人種學完了世界降水的分布規律之后,甲、乙、丙、丁四位同學結合亞歐大陸的緯度和海陸分布情況,繪制了四幅亞歐大陸降水的地區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13~14小題。13.四位同學繪制的示意圖中,能夠正確表示亞歐大陸降水地區分布情況的是A.甲同學 B.乙同學 C.丙同學 D. 丁同學14.在示意圖中沒有反映出來的降水分布規律是A.赤道地區降水多,極地地區降水少B.中緯度地帶,大陸內部降水少C.中緯度地帶,沿海地區降水多D.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讀圖完成下面15小題。15.居住在④地的居民主要信仰A.伊斯蘭教 B.佛教 C.基督教 D.印度教第II卷 非選擇題(共35分)二、非選擇題(35分)16.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9分)材料一:世界人口分布圖材料二:雪屋是生活在北冰洋沿岸因紐特人的獨特建筑。“建筑材料”全部是雪,是用各種規格的雪磚壘砌而成,半球形的雪屋從外表看很像一口大鍋扣在地上,墻體較厚,易于保暖。(1)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可知,世界上大多數人居住在緯度地區。從海陸位置上看,世界上大多數人居住在 地區;從地形上看,人口大多數集中居住在 地區。(3分)(2)⑧和⑥地區人口稀少,試分析其原因⑧ ,⑥ (2分)(3)近些年來,④地區的部分國家出現人口負增長,可能帶來的社會問題有 、 (2分)(4)民居是人類適應當地自然環境的產物。結合材料,試分析因紐特人的雪屋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 (2分)17.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前往我國某地區實地考察。讀“該地等高線地形圖”(單位: m),回答下列問題。(7分)(1)小組成員測得甲城鎮到乙城鎮的圖上距離約為2厘米,則兩地的實際距離約為 千米。(1分)(2)圖中河流的大致流向為 。(1分)(3)圖中適宜戶外攀巖的地點為 地(填字母),其地形部位為 。(2分)(4)山谷在暴雨的天氣狀況下容易引發山洪。“雨季有山洪,途經須謹慎”,此警示標語最有可能設置在A、B兩地中的 地。(1分)(5)等高距是指相鄰兩條等高線間的高度差,圖中的等高距為 米,圖示區域最高山峰的海拔可能為 (單項選擇)。(2分)A. 580 米 B. 540 米 C. 630 米 D. 670 米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9分)為更好落實課程標準中“用簡單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的要求,太原 市某中學將課堂搬進一個暗室里,分組用手電筒模擬太陽照射地球儀,同時用手撥 動地球儀,來觀察地球儀上形成的晝半球和夜半球。圖為地球上的晝與夜示意圖。【探究一:地球自轉的方向】(1)探究過程中,小明同學緩緩地按地球自轉方向撥動地球儀;此時,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是按 (填“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1分)【探究二:地球自轉的周期】(2)小明同學將地球儀繞地軸自轉一圈,小山觀察到地球儀剛好經過一個白晝、 一個黑夜,即地球自轉的周期為 。圖中④地正位于 線上。(填“晨”或“昏” )(2分)【探究三: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3)北京和東京最先進入黑夜的是 。(2分)(4)圖中①②③④四地,即將迎來白晝的是 地。(2分)(5) 2024年7月26 0 19 : 3 0,夏季奧運會開幕式將在法國(東三區)拉開帷幕, 此時我國北京(東八區)觀看開幕式的時間應該為( )(2分)A. 7 月 26 日 19 : 30 時 B. 7 月 27 日 1:30 時C. 7 月 26 日 23 : 30 時 D. 7 月 27 日 5 : 30 時19.為了更好地學習世界氣溫分布特點,老師帶領同學們開展了 “研究世界氣溫分布規律”的探究活動。下圖為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0分)【讀數值,說變化】(I)同學們描畫等溫線時,發現赤道附近氣溫在 ℃以上,世界年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位于 洲。根據圖中等溫線數值的變化,可以總結出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是【畫走向,析原因】(2)同學們在描畫等溫線時,發現等溫線大都沿 方向延伸,說明氣溫的分布與 (填“經度”或“緯度”)因素有關;等溫線不是平直的,在大陸邊緣處有明顯的彎曲,這說明氣溫的分布與 (填“地形”或“海陸”)因素有關;甲地區氣溫較同緯度地區 (填“高”或“低”),說明氣溫的分布還與 (填“海陸”或“地形”)因素有關。【尋特殊,找差異】(3)與北半球相比,南半球0℃等溫線更 (填“平直”或“彎曲”),在南極圈附近等溫線更 (填“密集”或“稀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