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據此完成3~5題。高一地理試題表12024.11航線起點坐標終點坐標飛行時間最大飛行高度注意事項:I(31N,121°E)(28°N,113°E)2.1小時8400米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5N,102°E)(24N,118E)2.3小時9270米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Ⅲ(36N,117E)(38N,106E)2.0小時8100米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在(31°N,121°E)(61N,149°E)6.3小時11315米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航空的理想空域最可能處于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A.對流層B.平流層C電離層D.高層大氣、選擇題:本題共23小題,每小題2分,共4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4.航線亞和航線Ⅲ的航程相近,造成二者最大飛行高度差異的原因最可能是航線Ⅱ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地球因太陽“氦閃”被迫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故事。A航程所在緯度低B.飛行方向與地球自轉相同“流浪地球”計劃分為三步:第一步,終止地球自轉;第二步,將地球推入土星軌道,借助土星C.沿途空域氣壓低D.飛行方向與高空風向相同的引力彈弓效應,飛出太陽系;第三步,地球經歷2500年的星際流浪,抵達比鄰星(約為太陽5.根據最大飛行高度,僅有航線V選擇在理想空域航行。這主要是由于該航線質量1/8)的宜居軌道,重新啟動地球自轉,實現人類自救。圖1為地球流浪過程示意圖。A起止點溫差大B近地面風力強勁C.起止點距離遠D.沿途對流上升強據此完成1一2題。珠江入海口受潮汐影響顯著,每日漲落兩次。春節假期,住在沙面島東側的小明乘船前往荔枝灣,傍晚返回。圖2示意沙面島到荔枝灣的水路。小船的動力弱,往返依循潮汐漲落4.22光年的規律,如圖3。據此完成6一7題。比鄰星圖球圖11,示意圖中,地球在A、B、C三個位置的天體“身份”是灣流流進(ǐ維指向下韻A行星—衛星一行星B行星行星一行星C行星一衛星一衛星D行星一衛星一恒星2時海/個小時2.下列分析與推測,正確的是A.比鄰星位于河外星系圖2圖3B.比鄰星的地球宜居軌道大于流浪前的日地距離6.小明的出發時間,應選在圖3中的C,穩定的光照條件是人類選擇比鄰星的關鍵因素A.甲時刻B.乙時刻C.丙時刻D.丁時刻D.重新啟動地球自轉,主要目的是恢復晝夜更替7假定漲落潮的規律相同,夏季按照相同路線前往荔枝灣,行進速度最慢的是航空的理想空域要求大氣中水汽和雜質含量低,陰雨少,能見度高。民航客機的最大飛A.①航段B.②航段C.③航段D.⑤航段行高度除盡可能地接近理想空域外,還需考慮飛行成本等因素。表1為部分民航班次信息。足跡化石可反映造跡生物的習性及其生活的古環境。圖4示意某地區的部分足速化石高一地理試題第1頁(共8頁)高一地理試題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