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 鐵 金屬材料第一節 鐵及其化合物基礎課時18 鐵的單質、氧化物和氫氧化物學習目標 1.了解鐵及其氧化物的主要性質,了解它們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2.認識鐵單質與水蒸氣反應的條件,培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能力。3.將鐵的性質運用于解決生產、生活中簡單的化學問題,強化性質決定用途的觀念。一、鐵的單質(一)知識梳理1.鐵元素的存在和鐵的冶煉(1)存在鐵在地殼中含量僅次于氧、硅和鋁,居第四位,除隕鐵中的鐵元素以單質形式存在外,鐵元素主要以+2價和+3價化合物的形式存在。(2)冶煉工業煉鐵的原理:3CO+Fe2O32Fe+3CO2。2.鐵單質的物理性質鐵有延展性和導熱性,鐵能導電,但導電性不如銅和鋁。鐵能被磁鐵吸引。3.鐵單質的化學性質(1)鐵與非金屬單質、酸和鹽溶液的反應①鐵與非金屬單質反應②鐵與鹽酸、稀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Fe+2H+===Fe2++H2↑。③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Fe+Cu2+===Cu+Fe2+。(2)鐵粉與水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Fe+4H2O(g)Fe3O4+4H2。(二)互動探究材料1 人類最早使用的鐵是從天空落下來的隕鐵。隕鐵是含鐵量高的金屬混合物,由于它含有鎳、鉻等金屬而具有抗腐蝕的性能,所以能長期保存下來。材料2 鋼鐵廠的生產中,冶煉得到的鐵水,需要注入模具中,鋼鐵廠總會在醒目的位置貼出安全告示:熾熱的鐵水或鋼水注入模具之前,模具必須進行充分的干燥處理,不得留有水,并應保持地面干燥。【問題討論】問題1 小明同學不小心將少量鐵粉混入銅粉中。請設計實驗將少量鐵粉除去________。提示 用稀鹽酸溶解后過濾問題2 取少量隕鐵(主要含有Fe、Ni),加入足量的稀鹽酸,你會觀察到________,請寫出涉及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部分固體溶解,有氣泡冒出;Fe+2HCl===FeCl2+H2↑、Ni+2HCl===NiCl2+H2↑。問題3 熾熱的鐵水或鋼水注入模具之前,請闡釋模具必須進行干燥處理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因為熾熱的鐵與水蒸氣會發生反應生成H2,在高溫下氫氣會造成生產安全。【探究歸納】鐵元素性質活潑,有較強的還原性,主要化合價為+2價和+3價。鐵單質的主要反應及產物如下。1.鐵在地殼中的含量位居第四位,下列關于鐵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純凈的鐵是光亮的銀白色金屬B.鐵能被磁體吸引C.鐵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D.鐵具有延展性和導熱性,可制作炊具答案 C解析 地殼中元素含量排序為氧、硅、鋁、鐵、鈣,因此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C錯誤。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鐵與濃硝酸反應產生對應的鹽和氫氣B.常溫下,濃硫酸可以用鐵制容器盛放C.金屬與水反應均生成對應的氫氧化物和氫氣D.鐵與硫反應的產物為硫化鐵答案 B解析 A.鐵與濃硝酸常溫下發生鈍化,且硝酸與金屬反應不能生成氫氣,故A錯誤;B.常溫下,濃硫酸與鐵發生鈍化,因此可用鐵制容器盛放濃硫酸,故B正確;C.很活潑的金屬才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物和氫氣,不活潑的金屬與水不反應,如銅與水不反應,故C錯誤;D.硫的氧化性較弱,與鐵反應只能生成硫化亞鐵,故D錯誤。3.某學習小組按如圖所示實驗,下列組員的認識一定不合理的是( )A.甲同學認為試管b中收集到的氣體可點燃,且產生淡藍色火焰B.乙同學認為試管a中生成的黑色固體可能為四氧化三鐵C.丙同學認為用鹽酸溶解固體生成物所得溶液有顏色D.丁同學認為將少量還原鐵粉放入試管中,加適量的水,加熱也可實現該反應答案 D解析 鐵與水蒸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氫氣,故b管收集到的為氫氣,可燃,發生淡藍色火焰,A正確;鐵與水蒸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鐵,留在試管a中,B正確;生成的四氧化三鐵可溶于鹽酸生成氯化鐵和氯化亞鐵溶液,都有顏色,C正確;要實現該反應,鐵只能和水蒸氣在高溫下反應,D錯誤。二、鐵的氧化物(一)知識梳理鐵氧化物的比較氧化亞鐵(FeO) 氧化鐵(Fe2O3) 四氧化三鐵(Fe3O4)俗稱 — 鐵紅 磁性氧化鐵顏色、狀態 黑色粉末 紅棕色粉末 黑色晶體(有磁性)溶解性 不溶于水類別 堿性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 -鐵的價態 +2 +3 +2、+3與H+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FeO+2H+===Fe2++H2O 6H++Fe2O3===2Fe3++3H2O Fe3O4+8H+===2Fe3++Fe2++4H2O穩定性 6FeO+O22Fe3O4 穩定 穩定與CO、C、H2反應 生成單質鐵及CO2或H2O用途 Fe2O3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膠的紅色顏料,赤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是煉鐵的原料(二)互動探究材料1 我國的勞動人民在春秋時期就會冶鐵,比歐洲早近2000年。高爐生產時從爐頂裝入鐵礦石(主要成分是Fe2O3 )、焦炭、造渣用熔劑(石灰石),從位于爐子下部沿爐周的風口吹入經預熱的空氣。在高溫下焦炭中的碳同鼓入空氣中的氧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在爐內上升過程中除去鐵礦石中的氧,從而還原得到鐵。材料2 鐵和鐵的化合物有廣泛的應用,如鐵單質可用于制作鐵鍋,Fe2O3可用作粉刷墻壁的紅色涂料,Fe3O4可用作激光打印機的墨粉和磁性材料。【問題討論】問題1 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上述過程中涉及的氧化還原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2C+O22CO,C+O2CO2;C+CO22CO,Fe2O3+3CO2Fe+3CO2問題2 焦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提供煉鐵所需的熱量并提供還原劑問題3 “FeO是一種黑色粉末,不穩定,在空氣里受熱,能迅速被氧化成Fe3O4”。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6FeO+O22Fe3O4。問題4 FeO和Fe2O3是堿性氧化物,Fe3O4也是堿性氧化物嗎?________,請闡釋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不是。Fe3O4和鹽酸反應生成兩種鹽,所以四氧化三鐵不是堿性氧化物。【探究歸納】鐵的氧化物的性質1.高爐煉鐵的生產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焦炭和一氧化碳都是還原劑B.采用富氧空氣可以得到純鐵C.加石灰石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得到CO2D.用于冶煉生鐵的礦石主要有磁鐵礦、赤鐵礦和黃鐵礦答案 A解析 高爐煉鐵的生產中,焦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再和焦炭反應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還原鐵的氧化物,在反應中焦炭和一氧化碳是還原劑,A正確;采用富氧空氣是為了焦炭能充分燃燒,B錯誤;加石灰石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造渣,C錯誤;黃鐵礦中鐵的含量低,一般不用于冶煉生鐵,D錯誤。2.關于鐵的氧化物:FeO、Fe2O3、Fe3O4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都是黑色固體B.都不溶于水C.鐵元素的化合價都相同D.都能與水反應答案 B解析 鐵的三種氧化物(FeO、Fe2O3、Fe3O4)中氧化鐵為紅棕色,氧化亞鐵和四氧化三鐵為黑色,A不正確;鐵的三種氧化物(FeO、Fe2O3、Fe3O4)都不溶于水,B正確;鐵的三種氧化物(FeO、Fe2O3、Fe3O4)中,氧化鐵中鐵元素為+3價,氧化亞鐵中鐵元素為+2價,四氧化三鐵中鐵元素為+2價和+3價,C不正確;鐵的三種氧化物(FeO、Fe2O3、Fe3O4)都不與水反應,D不正確。3.準確稱取某種鐵的氧化物2.88 g,用足量的CO進行還原,將生成的CO2全部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得到沉淀4.00 g,則這種鐵的氧化物為( )A.Fe3O4 B.Fe2O3C.FeO D.以上都不是答案 C解析 4.00 g CaCO3沉淀的物質的量為0.04 mol,則CO、CO2的物質的量也為0.04 mol,增加的氧元素為0.04 mol,質量為0.04 mol×16 g·mol-1=0.64 g,鐵的氧化物中氧元素質量為0.64 g,鐵元素質量為2.88 g-0.64 g=2.24 g,鐵的氧化物中鐵元素與氧元素的物質的量之比為∶0.04 mol=1∶1,則這種鐵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FeO。三、鐵的氫氧化物(一)知識梳理1.鐵的氫氧化物的制備反應原理:Fe(OH)3與Fe(OH)2分別由相應的可溶性鹽與可溶性堿反應而制得。Fe(OH)2 Fe(OH)3操作現象 產生白色絮狀沉淀,迅速變為灰綠色,最終變為紅褐色沉淀 生成紅褐色沉淀離子方程式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Fe3++3OH-===Fe(OH)3↓實驗結論 Fe(OH)2很不穩定,極易轉化為Fe(OH)32.Fe(OH)2和Fe(OH)3的化學性質(1)具有堿的性質Fe(OH)2和Fe(OH)3都是不溶性堿,能與酸反應,離子方程式分別為Fe(OH)2+2H+===Fe2++2H2O、Fe(OH)3+3H+===Fe3++3H2O。(2)不穩定性Fe(OH)3加熱時會發生分解,化學方程式為2Fe(OH)3Fe2O3+3H2O。(二)互動探究Fe(OH)2具有強的還原性,極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為Fe(OH)3,因此實驗室在制備Fe(OH)2時,要注意隔絕空氣。常采取以下方法:方法一: 有機覆蓋層法 將吸有NaOH溶液的膠頭滴管插到液面以下,并在液面上覆蓋一層苯或煤油(不能用CCl4),以防止空氣與Fe(OH)2接觸發生反應,如圖所示方法二: 還原性氣體保護法 用H2將裝置內的空氣排盡后,再將亞鐵鹽與NaOH溶液混合,這樣可長時間觀察到白色沉淀,如圖所示【問題討論】問題1 請問上述兩種方法可以制備較為純凈的白色Fe(OH)2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方法一用苯液封,裝有NaOH溶液的膠頭滴管插入液面以下慢慢擠出溶液;方法二則利用反應產生的H2排盡裝置中空氣;這些操作均能防止Fe(OH)2與氧氣接觸,避免其被氧化,因此能較長時間觀察到白色沉淀。問題2 結合裝置,請你分析和說明方法二能制備較為純凈的白色Fe(OH)2沉淀的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方法二中打開止水夾a,鐵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的氫氣排出了裝置內的空氣,同時試管內剩余的氫氣起到保護氣的作用,然后關閉止水夾a,在壓強作用下,生成的硫酸亞鐵溶液被壓到右邊與NaOH溶液混合,生成了白色Fe(OH)2沉淀,防止了Fe(OH)2與氧氣接觸,避免其被氧化,因此能較長時間觀察到白色沉淀。【探究歸納】1.鐵的氫氧化物的性質2.成功制備Fe(OH)2的關鍵由于Fe(OH)2具有很強的還原性,易被氧化為 Fe(OH)3,在實驗室中制備Fe(OH)2,并使Fe(OH)2長時間保持白色沉淀狀態,成為物質制備實驗探究的熱點。制備原理:Fe2++2OH-===Fe(OH)2↓成功關鍵:①溶液中不含Fe3+和O2等氧化性物質。②制備過程中,保證生成的Fe(OH)2在密閉的隔絕空氣的體系中。1.實驗室用FeCl2和燒堿制備Fe(OH)2,為了使生成的產物不容易被氧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配制FeCl2和燒堿溶液所用的蒸餾水通常要煮沸B.可在FeCl2溶液的上面加一層植物油,以隔絕空氣C.向FeCl2溶液中滴加燒堿溶液時,膠頭滴管尖嘴不能伸入試管內D.產生Fe(OH)2沉淀后,不能振蕩試管答案 C解析 FeCl2和燒堿溶液要現用現配,且配制溶液的蒸餾水要煮沸以除去氧氣,確保Fe(OH)2的生成在無氧的環境里,故A項正確;在FeCl2溶液的上面加一層苯或一層油,以隔絕空氣防止氧氣溶入,故B項正確;向FeCl2溶液中滴加燒堿溶液時,要將膠頭滴管的尖嘴伸入FeCl2溶液中,防止氫氧化鈉溶液在滴入時接觸空氣溶解氧氣,故C項錯誤;產生Fe(OH)2沉淀后,若振蕩試管,會增大沉淀與空氣接觸的機會,使沉淀更易被氧化,故D項正確。2.稀硫酸中加入適量鐵粉,反應完全后再加入適量的NaOH溶液,放置片刻,整個過程中觀察到的顏色變化是( )A.無色、灰綠色、紅褐色B.無色、淺綠色、白色、灰綠色、紅褐色C.灰綠色、紅褐色、藍色D.灰綠色、白色、淺綠色、灰綠色、紅褐色答案 B解析 H2SO4、FeSO4、Fe(OH)2和Fe(OH)3依次為無色、淺綠色、白色和紅褐色。3.下列各圖示中能較長時間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 A解析 因為Fe(OH)2在空氣中很容易被氧化為紅褐色的Fe(OH)3,即4Fe(OH)2+O2+2H2O===4Fe(OH)3,因此要較長時間看到Fe(OH)2白色沉淀,就要排除裝置中的氧氣或空氣。①、②原理一樣,都是先用氫氣將裝置中的空氣排盡,并使生成的Fe(OH)2處在氫氣的保護中;③由于帶入空氣中的氧氣,能迅速將 Fe(OH)2氧化,因而不能較長時間看到白色沉淀;④中液面加苯阻止了空氣進入;答案為①②④,A項正確。A級 合格過關練選擇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一)鐵單質的性質1.互聯網上報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億人患有缺鐵性貧血。這里的“鐵”是指( )A.鐵元素 B.鐵單質C.四氧化三鐵 D.三氧化二鐵答案 A解析 由所學知識可知人體中的鐵元素是以化合態形式存在的,這里的鐵是指鐵元素。2.鐵在一定條件下與Cl2、O2、S反應的產物分別為FeCl3、Fe3O4、FeS,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三種非金屬單質中,S的氧化性最弱B.等量的鐵分別與Cl2、O2、S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相等C.反應生成的三種產物都只具有氧化性D.反應生成的三種產物都是易溶于水的固體答案 A解析 根據反應后鐵元素的價態,可知S的氧化性最弱,A項正確;反應產物中鐵元素的價態不同,等量的鐵分別與Cl2、O2、S反應,轉移的電子數不相等,B項錯誤;Fe3O4和FeS中含有+2價的鐵元素,也具有一定的還原性,C項錯誤;Fe3O4和FeS難溶于水,D項錯誤。3.(2023·泰安東平一中月考)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Fe與水蒸氣反應的實驗,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時,先點燃酒精噴燈再點燃酒精燈B.反應中H2O作氧化劑,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e+3H2O===Fe2O3+3H2C.干燥管中加入的固體干燥劑可以是無水氯化鈣D.收集反應產生的氣體選用裝置②答案 C解析 實驗時,應先用水蒸氣排出裝置中的空氣,即先點燃酒精燈再點燃酒精噴燈,A錯誤; 鐵和水蒸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B錯誤; 氫氣是中性氣體,可以用無水氯化鈣干燥,C正確; 收集的是氫氣,密度比空氣小,應用向下排氣法,選用裝置①,D錯誤。(二)鐵的氧化物4.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對指南針已有詳細記載:“方家以磁石磨針縫,則能指南。”磁石的主要成分是( )A.FeO B.Fe2O3C.Fe3O4 D.CuFeS2答案 C解析 四氧化三鐵具有磁性,制指南針的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鐵。5.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1 mol·L-1的鹽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反應,放出11.2 mL(標準狀況)氣體,所得溶液加入KSCN溶液不變紅色(已知Fe3+遇見KSCN溶液變紅色)。用足量的CO在高溫下還原相同質量的此混合物,所得鐵的質量為( )A.2.8 g B.11.2 gC.5.6 g D.無法計算答案 A解析 鹽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鹽酸沒有剩余,向反應所得溶液中加KSCN溶液無紅色出現,說明溶液為FeCl2溶液,根據氯元素守恒可知n(FeCl2)=n(HCl)=×0.1 L×1 mol·L-1=0.05 mol;用足量的CO在高溫下還原相同質量的混合物得到鐵,根據鐵元素守恒可知n(Fe)=n(FeCl2)=0.05 mol,其質量為0.05 mol×56 g·mol-1=2.8 g。(三)鐵的氫氧化物6.將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①有氣泡產生 ②生成白色沉淀 ③生成紅褐色沉淀 ④無變化A.①③ B.①②C.①②③ D.④答案 A解析 過氧化鈉溶于水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溶液顯堿性,且過氧化鈉還具有強氧化性,所以將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有氣泡產生。亞鐵離子被氧化生成鐵離子,然后鐵離子與生成的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紅褐色氫氧化鐵沉淀。7.實驗室用如圖裝置來制取Fe(OH)2,關于該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組裝好儀器后,實驗操作的第一步是向裝置中加入對應的試劑B.引發B中產生Fe(OH)2的操作是關閉K,繼續滴加稀硫酸C.從反應開始至關閉K時,C中集氣瓶收集到的氣體是純凈的氫氣D.打開B中瓶塞,可看到白色沉淀直接變為紅褐色沉淀答案 B解析 A用于制備硫酸亞鐵,實驗時可打開K,生成的氫氣將裝置內的空氣排出,然后關閉K,將生成的硫酸亞鐵排到B中生成氫氧化亞鐵,C用于收集氣體,以此解答該題。組裝好儀器后,應先檢驗裝置的氣密性,故A錯誤;關閉K,將生成的硫酸亞鐵排到B中生成氫氧化亞鐵,故B正確;裝置內存在空氣,從反應開始至關閉K時,C中集氣瓶收集到的氣體為氫氣和空氣的混合物,故C錯誤;B中溶液上方為氫氣,打開B中瓶塞,氫氧化亞鐵不能直接被氧化,故D錯誤。B級 素養培優練8.物質類別和核心元素的化合價是研究物質性質的兩個基本視角。若以物質類別為橫坐標、核心元素化合價為縱坐標繪制的圖像叫“價—類”圖。下面是有關鐵元素的“價—類”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X的物質類別是單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產物為ZB.M、N均為堿,且在水溶液中均可溶C.P、Q所含陽離子,質子數相同而電子數不同D.若Q為FeCl2,則X、Y、Z、N均能與鹽酸反應得到Q答案 C解析 X為鐵單質,Y為FeO,Z為Fe2O3,N為Fe(OH)2,M為Fe(OH)3,Q為含有Fe2+的鹽,P為含有Fe3+的鹽。X為鐵單質,在空氣中燃燒的產物為Fe3O4,Z為Fe2O3,A錯誤; N為Fe(OH)2,M為Fe(OH)3,均為難溶于水的堿,B錯誤; Q為含有Fe2+的鹽,P為含有Fe3+的鹽,Fe2+和Fe3+質子數相同而電子數不同,C正確;若Q為FeCl2,Y為FeO、N為Fe(OH)2,與鹽酸反應可得到FeCl2,Z為Fe2O3、M為Fe(OH)3,與鹽酸反應得到FeCl3,D錯誤。9.(2023·聊城一中高一期末)利用廢舊鍍鋅鐵皮制備Fe3O4膠體粒子的流程圖如下,已知:Zn溶于強堿時生成可溶于水的[Zn(OH)4]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Fe3O4是一種復雜的混合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體B.濾液中存在的離子有:Na+、[Zn(OH)4]2-、OH-C.“酸溶”的離子方程式為Fe(OH)3+3H+===Fe3++3H2OD.“氧化”的目的是將Fe2+全部氧化為Fe3+答案 B解析 由信息可知Zn能溶于強堿溶液,由流程可知,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鋅溶解,鐵不溶解,過濾得到濾液含Na2[Zn(OH)4],分離出的不溶物為Fe,加入稀硫酸與Fe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再加入適量過氧化氫,部分亞鐵離子被氧化為鐵離子,得到含Fe2+、Fe3+的溶液,再通入氮氣排出空氣防止亞鐵離子被氧化,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生成四氧化三鐵膠體粒子,以此來解答。Fe3O4是一種復雜的化合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體,故A錯誤;Zn溶于強堿時生成可溶于水的Na2[Zn(OH)4],Fe與NaOH溶液不反應,則濾液含過量NaOH,存在的離子有:Na+、[Zn(OH)4]2-、OH-,故B正確;“酸溶”的離子方程式為Fe+2H+===Fe2++H2↑,故C錯誤;Fe3O4中含+2價鐵,則過氧化氫只氧化部分亞鐵離子,故D錯誤。10.某學習小組為認識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分散系的性質做了如下一組綜合實驗,根據實驗流程回答相關問題:(1)請寫出Fe2O3與物質①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質②為__________。(3)請寫出FeCl3與鐵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向Fe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最終生成Fe(OH)3濁液,該過程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過程中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為(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將FeCl3飽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繼續煮沸至紅褐色,制得的分散系③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與FeCl3溶液、Fe(OH)3濁液的本質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Fe2O3+6H+===2Fe3++3H2O(2)NaOH溶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Fe+2FeCl3===3FeCl2(4)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終變成紅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5)Fe(OH)3膠體 分散質粒子直徑大小不同解析 (1)由Fe2O3發生反應后變為FeCl3可知是Fe2O3與鹽酸反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O3+6H+===2Fe3++3H2O。(2)FeCl3反應生成Fe(OH)3,應加入NaOH溶液、氨水等。(3)FeCl3與鐵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FeCl3===3FeCl2。(4)向Fe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生成Fe(OH)2,Fe(OH)2是白色沉淀,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生成Fe(OH)3,這個過程的現象為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終變成紅褐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4Fe(OH)2+O2+2H2O===4Fe(OH)3。(5)將FeCl3飽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繼續煮沸至紅褐色,制得Fe(OH)3膠體,溶液、膠體、濁液的本質區別是分散質粒子直徑大小不同。11.我國古代就已經開始研究金屬,《抱樸子內篇》記載:“曾青涂鐵,鐵赤色如銅” 描述了古代煉銅的原理。現對其中的原理作出進一步研究。[實驗探究]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步驟一:向 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鐵片步驟二:向 Fe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銅片 實驗無 明顯現象[實驗結論]鐵可以置換出銅,銅不可以置換出鐵。(1)寫出步驟一對應的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寫出步驟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并用單線橋標出電子轉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反映了金屬性質的遞變規律,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判斷,下列金屬還原性最強的是________(填標號),其對應的金屬離子氧化性最強的是__________(填標號)。A.Ag B.KC.Mg D.Cu(4)經實驗測得 Hg2+的氧化性與 Fe3+的氧化性近似相同,請你預測Fe與Fe3+________(填“能”或“不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果能,請分別寫出該反應的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的離子符號:氧化產物________,還原產物______;如果不能,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向含有 AgNO3和Cu(NO3)2的溶液中同時加入 a g 鐵粉和鎂粉的混合物,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 M 和濾液N。向濾液N中滴入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則下列判斷中,錯誤的是________(填標號)。A.濾液 N 中一定含有NO和 Cu2+B.濾渣 M 的質量一定小于a gC.濾液 N 中一定含有Fe2+和Mg2+D.濾渣 M 一定是混合物答案 (1)鐵片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藍色溶液變成綠色(2) (3)B A (4)能 Fe2+ Fe2+ 不填 (5)BD解析 (1)向 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鐵片,發生反應Fe+CuSO4===FeSO4+Cu,故可觀察到的現象為鐵片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藍色溶液變成綠色。(2)步驟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Cu2+===Fe2++Cu,用單線橋表示電子轉移為。(3)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可知,還原性:K>Mg>Cu>Ag,即金屬還原性最強的是K,故選B;金屬單質的還原性越強,其對應離子的氧化性越弱,則氧化性:K+學習目標 1.了解鐵及其氧化物的主要性質,了解它們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2.認識鐵單質與水蒸氣反應的條件,培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能力。3.將鐵的性質運用于解決生產、生活中簡單的化學問題,強化性質決定用途的觀念。一、鐵的單質 (一)知識梳理1.鐵元素的存在和鐵的冶煉(1)存在鐵在地殼中含量僅次于氧、硅和鋁,居第四位,除隕鐵中的鐵元素以單質形式存在外,鐵元素主要以 價和 價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冶煉工業煉鐵的原理:3CO+Fe2O32Fe+3CO2。2.鐵單質的物理性質鐵有延展性和導熱性,鐵能導電,但導電性不如銅和鋁。鐵能被 吸引。 3.鐵單質的化學性質(1)鐵與非金屬單質、酸和鹽溶液的反應①鐵與非金屬單質反應②鐵與鹽酸、稀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③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2)鐵粉與水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二)互動探究材料1 人類最早使用的鐵是從天空落下來的隕鐵。隕鐵是含鐵量高的金屬混合物,由于它含有鎳、鉻等金屬而具有抗腐蝕的性能,所以能長期保存下來。材料2 鋼鐵廠的生產中,冶煉得到的鐵水,需要注入模具中,鋼鐵廠總會在醒目的位置貼出安全告示:熾熱的鐵水或鋼水注入模具之前,模具必須進行充分的干燥處理,不得留有水,并應保持地面干燥。【問題討論】問題1 小明同學不小心將少量鐵粉混入銅粉中。請設計實驗將少量鐵粉除去 。 問題2 取少量隕鐵(主要含有Fe、Ni),加入足量的稀鹽酸,你會觀察到 ,請寫出涉及的化學方程式 。 問題3 熾熱的鐵水或鋼水注入模具之前,請闡釋模具必須進行干燥處理的理由 。 【探究歸納】鐵元素性質活潑,有較強的還原性,主要化合價為+2價和+3價。鐵單質的主要反應及產物如下。1.鐵在地殼中的含量位居第四位,下列關于鐵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純凈的鐵是光亮的銀白色金屬B.鐵能被磁體吸引C.鐵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D.鐵具有延展性和導熱性,可制作炊具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鐵與濃硝酸反應產生對應的鹽和氫氣B.常溫下,濃硫酸可以用鐵制容器盛放C.金屬與水反應均生成對應的氫氧化物和氫氣D.鐵與硫反應的產物為硫化鐵3.某學習小組按如圖所示實驗,下列組員的認識一定不合理的是 ( )A.甲同學認為試管b中收集到的氣體可點燃,且產生淡藍色火焰B.乙同學認為試管a中生成的黑色固體可能為四氧化三鐵C.丙同學認為用鹽酸溶解固體生成物所得溶液有顏色D.丁同學認為將少量還原鐵粉放入試管中,加適量的水,加熱也可實現該反應二、鐵的氧化物 (一)知識梳理鐵氧化物的比較氧化亞鐵 (FeO) 氧化鐵 (Fe2O3) 四氧化三鐵 (Fe3O4)俗稱 —顏色、 狀態 黑色粉末 粉末 黑色晶體(有磁性)溶解性 溶于水 類別 氧化物 氧化物 -鐵的 價態 、 與H+ 反應的 離子 方程式 FeO+2H+===Fe2++H2O 6H++Fe2O3===2Fe3++3H2O Fe3O4+8H+===2Fe3++Fe2++4H2O穩定性 6FeO+O22Fe3O4 穩定 穩定與CO、 C、H2 反應 生成單質鐵及CO2或H2O用途 Fe2O3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膠的紅色顏料,赤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是煉鐵的原料(二)互動探究材料1 我國的勞動人民在春秋時期就會冶鐵,比歐洲早近2000年。高爐生產時從爐頂裝入鐵礦石(主要成分是Fe2O3 )、焦炭、造渣用熔劑(石灰石),從位于爐子下部沿爐周的風口吹入經預熱的空氣。在高溫下焦炭中的碳同鼓入空氣中的氧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在爐內上升過程中除去鐵礦石中的氧,從而還原得到鐵。材料2 鐵和鐵的化合物有廣泛的應用,如鐵單質可用于制作鐵鍋,Fe2O3可用作粉刷墻壁的紅色涂料,Fe3O4可用作激光打印機的墨粉和磁性材料。【問題討論】問題1 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上述過程中涉及的氧化還原反應 、 。 問題2 焦炭的作用 。 問題3 “FeO是一種黑色粉末,不穩定,在空氣里受熱,能迅速被氧化成Fe3O4”。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問題4 FeO和Fe2O3是堿性氧化物,Fe3O4也是堿性氧化物嗎 ,請闡釋理由 。 【探究歸納】鐵的氧化物的性質1.高爐煉鐵的生產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焦炭和一氧化碳都是還原劑B.采用富氧空氣可以得到純鐵C.加石灰石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得到CO2D.用于冶煉生鐵的礦石主要有磁鐵礦、赤鐵礦和黃鐵礦2.關于鐵的氧化物:FeO、Fe2O3、Fe3O4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都是黑色固體B.都不溶于水C.鐵元素的化合價都相同D.都能與水反應3.準確稱取某種鐵的氧化物2.88 g,用足量的CO進行還原,將生成的CO2全部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得到沉淀4.00 g,則這種鐵的氧化物為 ( )A.Fe3O4 B.Fe2O3C.FeO D.以上都不是三、鐵的氫氧化物 (一)知識梳理1.鐵的氫氧化物的制備反應原理:Fe(OH)3與Fe(OH)2分別由相應的 與 反應而制得。 Fe(OH)2 Fe(OH)3操作現象 產生 絮狀沉淀,迅速變為 , 最終變為 沉淀 生成 沉淀離子 方程式 Fe2++2OH-=== Fe(OH)2↓; Fe3++3OH-===Fe(OH)3↓實驗 結論 很不穩定,極易轉化為 2.Fe(OH)2和Fe(OH)3的化學性質(1)具有堿的性質Fe(OH)2和Fe(OH)3都是不溶性堿,能與酸反應,離子方程式分別為Fe(OH)2+2H+===Fe2++2H2O、 。 (2)不穩定性Fe(OH)3加熱時會發生分解,化學方程式為 。 (二)互動探究Fe(OH)2具有強的還原性,極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為Fe(OH)3,因此實驗室在制備Fe(OH)2時,要注意隔絕空氣。常采取以下方法:方法一: 有機覆 蓋層法 將吸有NaOH溶液的膠頭滴管插到液面以下,并在液面上覆蓋一層苯或煤油(不能用CCl4),以防止空氣與Fe(OH)2接觸發生反應,如圖所示方法二: 還原性 氣體保 護法 用H2將裝置內的空氣排盡后,再將亞鐵鹽與NaOH溶液混合,這樣可長時間觀察到白色沉淀,如圖所示【問題討論】問題1 請問上述兩種方法可以制備較為純凈的白色Fe(OH)2沉淀的原因是 。 問題2 結合裝置,請你分析和說明方法二能制備較為純凈的白色Fe(OH)2沉淀的工作原理 。 【探究歸納】1.鐵的氫氧化物的性質2.成功制備Fe(OH)2的關鍵由于Fe(OH)2具有很強的還原性,易被氧化為 Fe(OH)3,在實驗室中制備Fe(OH)2,并使Fe(OH)2長時間保持白色沉淀狀態,成為物質制備實驗探究的熱點。制備原理:Fe2++2OH-===Fe(OH)2↓成功關鍵:①溶液中不含Fe3+和O2等氧化性物質。②制備過程中,保證生成的Fe(OH)2在密閉的隔絕空氣的體系中。1.實驗室用FeCl2和燒堿制備Fe(OH)2,為了使生成的產物不容易被氧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配制FeCl2和燒堿溶液所用的蒸餾水通常要煮沸B.可在FeCl2溶液的上面加一層植物油,以隔絕空氣C.向FeCl2溶液中滴加燒堿溶液時,膠頭滴管尖嘴不能伸入試管內D.產生Fe(OH)2沉淀后,不能振蕩試管2.稀硫酸中加入適量鐵粉,反應完全后再加入適量的NaOH溶液,放置片刻,整個過程中觀察到的顏色變化是 ( )A.無色、灰綠色、紅褐色B.無色、淺綠色、白色、灰綠色、紅褐色C.灰綠色、紅褐色、藍色D.灰綠色、白色、淺綠色、灰綠色、紅褐色3.下列各圖示中能較長時間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課后完成 第三章 基礎課時18(共59張PPT)第一節 鐵及其化合物第三章 鐵 金屬材料基礎課時 鐵的單質、氧化物和氫氧化物181.了解鐵及其氧化物的主要性質,了解它們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2.認識鐵單質與水蒸氣反應的條件,培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能力。3.將鐵的性質運用于解決生產、生活中簡單的化學問題,強化性質決定用途的觀念。學習目標一、鐵的單質二、鐵的氧化物目錄CONTENTS課后鞏固訓練三、鐵的氫氧化物一、鐵的單質對點訓練(一)知識梳理1.鐵元素的存在和鐵的冶煉(1)存在鐵在地殼中含量僅次于氧、硅和鋁,居第四位,除隕鐵中的鐵元素以單質形式存在外,鐵元素主要以______價和______價化合物的形式存在。(2)冶煉+2+32.鐵單質的物理性質鐵有延展性和導熱性,鐵能導電,但導電性不如銅和鋁。鐵能被______吸引。磁鐵3.鐵單質的化學性質(1)鐵與非金屬單質、酸和鹽溶液的反應①鐵與非金屬單質反應②鐵與鹽酸、稀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鐵粉與水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2H+===Fe2++H2↑Fe+Cu2+===Cu+Fe2+(二)互動探究材料1 人類最早使用的鐵是從天空落下來的隕鐵。隕鐵是含鐵量高的金屬混合物,由于它含有鎳、鉻等金屬而具有抗腐蝕的性能,所以能長期保存下來。材料2 鋼鐵廠的生產中,冶煉得到的鐵水,需要注入模具中,鋼鐵廠總會在醒目的位置貼出安全告示:熾熱的鐵水或鋼水注入模具之前,模具必須進行充分的干燥處理,不得留有水,并應保持地面干燥。【問題討論】問題1 小明同學不小心將少量鐵粉混入銅粉中。請設計實驗將少量鐵粉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問題2 取少量隕鐵(主要含有Fe、Ni),加入足量的稀鹽酸,你會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寫出涉及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問題3 熾熱的鐵水或鋼水注入模具之前,請闡釋模具必須進行干燥處理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稀鹽酸溶解后過濾部分固體溶解,有氣泡冒出Fe+2HCl===FeCl2+H2↑、Ni+2HCl===NiCl2+H2↑因為熾熱的鐵與水蒸氣會發生反應生成H2,在高溫下氫氣會造成生產安全【探究歸納】鐵元素性質活潑,有較強的還原性,主要化合價為+2價和+3價。鐵單質的主要反應及產物如下。1.鐵在地殼中的含量位居第四位,下列關于鐵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純凈的鐵是光亮的銀白色金屬B.鐵能被磁體吸引C.鐵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D.鐵具有延展性和導熱性,可制作炊具解析 地殼中元素含量排序為氧、硅、鋁、鐵、鈣,因此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C錯誤。C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鐵與濃硝酸反應產生對應的鹽和氫氣B.常溫下,濃硫酸可以用鐵制容器盛放C.金屬與水反應均生成對應的氫氧化物和氫氣D.鐵與硫反應的產物為硫化鐵解析 A.鐵與濃硝酸常溫下發生鈍化,且硝酸與金屬反應不能生成氫氣,故A錯誤;B.常溫下,濃硫酸與鐵發生鈍化,因此可用鐵制容器盛放濃硫酸,故B正確;C.很活潑的金屬才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物和氫氣,不活潑的金屬與水不反應,如銅與水不反應,故C錯誤;D.硫的氧化性較弱,與鐵反應只能生成硫化亞鐵,故D錯誤。B3.某學習小組按如圖所示實驗,下列組員的認識一定不合理的是( )A.甲同學認為試管b中收集到的氣體可點燃,且產生淡藍色火焰B.乙同學認為試管a中生成的黑色固體可能為四氧化三鐵C.丙同學認為用鹽酸溶解固體生成物所得溶液有顏色D.丁同學認為將少量還原鐵粉放入試管中,加適量的水,加熱也可實現該反應D解析 鐵與水蒸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氫氣,故b管收集到的為氫氣,可燃,發生淡藍色火焰,A正確;鐵與水蒸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鐵,留在試管a中,B正確;生成的四氧化三鐵可溶于鹽酸生成氯化鐵和氯化亞鐵溶液,都有顏色,C正確;要實現該反應,鐵只能和水蒸氣在高溫下反應,D錯誤。二、鐵的氧化物對點訓練(一)知識梳理鐵氧化物的比較 氧化亞鐵(FeO) 氧化鐵(Fe2O3) 四氧化三鐵Fe3O4)俗稱 — ______ ____________顏色、狀態 黑色粉末 ________粉末 黑色晶體(有磁性)溶解性 ____溶于水類別 ______氧化物 ______氧化物 -鐵的價態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鐵紅磁性氧化鐵紅棕色不堿性堿性+2+3+2+3(二)互動探究材料1 我國的勞動人民在春秋時期就會冶鐵,比歐洲早近2000年。高爐生產時從爐頂裝入鐵礦石(主要成分是Fe2O3 )、焦炭、造渣用熔劑(石灰石),從位于爐子下部沿爐周的風口吹入經預熱的空氣。在高溫下焦炭中的碳同鼓入材料2 鐵和鐵的化合物有廣泛的應用,如鐵單質可用于制作鐵鍋,Fe2O3可用作粉刷墻壁的紅色涂料,Fe3O4可用作激光打印機的墨粉和磁性材料。空氣中的氧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在爐內上升過程中除去鐵礦石中的氧,從而還原得到鐵。【問題討論】問題1 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上述過程中涉及的氧化還原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問題2 焦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問題3 “FeO是一種黑色粉末,不穩定,在空氣里受熱,能迅速被氧化成Fe3O4”。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問題4 FeO和Fe2O3是堿性氧化物,Fe3O4也是堿性氧化物嗎?________,請闡釋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煉鐵所需的熱量并提供還原劑不是Fe3O4和鹽酸反應生成兩種鹽,所以四氧化三鐵不是堿性氧化物【探究歸納】鐵的氧化物的性質1.高爐煉鐵的生產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焦炭和一氧化碳都是還原劑B.采用富氧空氣可以得到純鐵C.加石灰石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得到CO2D.用于冶煉生鐵的礦石主要有磁鐵礦、赤鐵礦和黃鐵礦解析 高爐煉鐵的生產中,焦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再和焦炭反應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還原鐵的氧化物,在反應中焦炭和一氧化碳是還原劑,A正確;采用富氧空氣是為了焦炭能充分燃燒,B錯誤;加石灰石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造渣,C錯誤;黃鐵礦中鐵的含量低,一般不用于冶煉生鐵,D錯誤。A2.關于鐵的氧化物:FeO、Fe2O3、Fe3O4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都是黑色固體 B.都不溶于水C.鐵元素的化合價都相同 D.都能與水反應解析 鐵的三種氧化物(FeO、Fe2O3、Fe3O4)中氧化鐵為紅棕色,氧化亞鐵和四氧化三鐵為黑色,A不正確;鐵的三種氧化物(FeO、Fe2O3、Fe3O4)都不溶于水,B正確;鐵的三種氧化物(FeO、Fe2O3、Fe3O4)中,氧化鐵中鐵元素為+3價,氧化亞鐵中鐵元素為+2價,四氧化三鐵中鐵元素為+2價和+3價,C不正確;鐵的三種氧化物(FeO、Fe2O3、Fe3O4)都不與水反應,D不正確。B3.準確稱取某種鐵的氧化物2.88 g,用足量的CO進行還原,將生成的CO2全部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得到沉淀4.00 g,則這種鐵的氧化物為( )A.Fe3O4 B.Fe2O3 C.FeO D.以上都不是C三、鐵的氫氧化物對點訓練(一)知識梳理1.鐵的氫氧化物的制備反應原理:Fe(OH)3與Fe(OH)2分別由相應的__________與__________反應而制得。可溶性鹽可溶性堿 Fe(OH)2 Fe(OH)3操作 Fe(OH)2 Fe(OH)3現象 產生______絮狀沉淀,迅速變為________,最終變為________沉淀 生成________沉淀離子方程式 Fe2++2OH-===Fe(O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3++3OH-===Fe(OH)3↓實驗結論 ________________很不穩定,極易轉化為________________白色灰綠色紅褐色紅褐色4Fe(OH)2+O2+2H2O===4Fe(OH)3Fe(OH)2Fe(OH)32.Fe(OH)2和Fe(OH)3的化學性質(1)具有堿的性質Fe(OH)2和Fe(OH)3都是不溶性堿,能與酸反應,離子方程式分別為Fe(OH)2+2H+===Fe2++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穩定性Fe(OH)3加熱時會發生分解,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OH)3+3H+===Fe3++3H2O(二)互動探究Fe(OH)2具有強的還原性,極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為Fe(OH)3,因此實驗室在制備Fe(OH)2時,要注意隔絕空氣。常采取以下方法:方法一: 有機覆蓋層法 將吸有NaOH溶液的膠頭滴管插到液面以下,并在液面上覆蓋一層苯或煤油(不能用CCl4),以防止空氣與Fe(OH)2接觸發生反應,如圖所示方法二: 還原性氣體保護法 用H2將裝置內的空氣排盡后,再將亞鐵鹽與NaOH溶液混合,這樣可長時間觀察到白色沉淀,如圖所示【問題討論】問題1 請問上述兩種方法可以制備較為純凈的白色Fe(OH)2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問題2 結合裝置,請你分析和說明方法二能制備較為純凈的白色Fe(OH)2沉淀的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一用苯液封,裝有NaOH溶液的膠頭滴管插入液面以下慢慢擠出溶液;方法二則利用反應產生的H2排盡裝置中空氣;這些操作均能防止Fe(OH)2與氧氣接觸,避免其被氧化,因此能較長時間觀察到白色沉淀。方法二中打開止水夾a,鐵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的氫氣排出了裝置內的空氣,同時試管內剩余的氫氣起到保護氣的作用,然后關閉止水夾a,在壓強作用下,生成的硫酸亞鐵溶液被壓到右邊與NaOH溶液混合,生成了白色Fe(OH)2沉淀,防止了Fe(OH)2與氧氣接觸,避免其被氧化,因此能較長時間觀察到白色沉淀。【探究歸納】1.鐵的氫氧化物的性質2.成功制備Fe(OH)2的關鍵由于Fe(OH)2具有很強的還原性,易被氧化為 Fe(OH)3,在實驗室中制備Fe(OH)2,并使Fe(OH)2長時間保持白色沉淀狀態,成為物質制備實驗探究的熱點。制備原理:Fe2++2OH-===Fe(OH)2↓成功關鍵:①溶液中不含Fe3+和O2等氧化性物質。②制備過程中,保證生成的Fe(OH)2在密閉的隔絕空氣的體系中。1.實驗室用FeCl2和燒堿制備Fe(OH)2,為了使生成的產物不容易被氧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配制FeCl2和燒堿溶液所用的蒸餾水通常要煮沸B.可在FeCl2溶液的上面加一層植物油,以隔絕空氣C.向FeCl2溶液中滴加燒堿溶液時,膠頭滴管尖嘴不能伸入試管內D.產生Fe(OH)2沉淀后,不能振蕩試管C解析 FeCl2和燒堿溶液要現用現配,且配制溶液的蒸餾水要煮沸以除去氧氣,確保Fe(OH)2的生成在無氧的環境里,故A項正確;在FeCl2溶液的上面加一層苯或一層油,以隔絕空氣防止氧氣溶入,故B項正確;向FeCl2溶液中滴加燒堿溶液時,要將膠頭滴管的尖嘴伸入FeCl2溶液中,防止氫氧化鈉溶液在滴入時接觸空氣溶解氧氣,故C項錯誤;產生Fe(OH)2沉淀后,若振蕩試管,會增大沉淀與空氣接觸的機會,使沉淀更易被氧化,故D項正確。2.稀硫酸中加入適量鐵粉,反應完全后再加入適量的NaOH溶液,放置片刻,整個過程中觀察到的顏色變化是( )A.無色、灰綠色、紅褐色B.無色、淺綠色、白色、灰綠色、紅褐色C.灰綠色、紅褐色、藍色D.灰綠色、白色、淺綠色、灰綠色、紅褐色解析 H2SO4、FeSO4、Fe(OH)2和Fe(OH)3依次為無色、淺綠色、白色和紅褐色。B3.下列各圖示中能較長時間看到Fe(OH)2白色沉淀的是(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A解析 因為Fe(OH)2在空氣中很容易被氧化為紅褐色的Fe(OH)3,即4Fe(OH)2+O2+2H2O===4Fe(OH)3,因此要較長時間看到Fe(OH)2白色沉淀,就要排除裝置中的氧氣或空氣。①、②原理一樣,都是先用氫氣將裝置中的空氣排盡,并使生成的Fe(OH)2處在氫氣的保護中;③由于帶入空氣中的氧氣,能迅速將 Fe(OH)2氧化,因而不能較長時間看到白色沉淀;④中液面加苯阻止了空氣進入;答案為①②④,A項正確。課后鞏固訓練A級 合格過關練選擇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一)鐵單質的性質1.互聯網上報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億人患有缺鐵性貧血。這里的“鐵”是指( )A.鐵元素 B.鐵單質 C.四氧化三鐵 D.三氧化二鐵解析 由所學知識可知人體中的鐵元素是以化合態形式存在的,這里的鐵是指鐵元素。A2.鐵在一定條件下與Cl2、O2、S反應的產物分別為FeCl3、Fe3O4、FeS,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三種非金屬單質中,S的氧化性最弱B.等量的鐵分別與Cl2、O2、S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相等C.反應生成的三種產物都只具有氧化性D.反應生成的三種產物都是易溶于水的固體解析 根據反應后鐵元素的價態,可知S的氧化性最弱,A項正確;反應產物中鐵元素的價態不同,等量的鐵分別與Cl2、O2、S反應,轉移的電子數不相等,B項錯誤;Fe3O4和FeS中含有+2價的鐵元素,也具有一定的還原性,C項錯誤;Fe3O4和FeS難溶于水,D項錯誤。A3.(2023·泰安東平一中月考)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Fe與水蒸氣反應的實驗,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時,先點燃酒精噴燈再點燃酒精燈B.反應中H2O作氧化劑,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Fe+3H2O===Fe2O3+3H2C.干燥管中加入的固體干燥劑可以是無水氯化鈣D.收集反應產生的氣體選用裝置②C解析 實驗時,應先用水蒸氣排出裝置中的空氣,即先點燃酒精燈再點燃酒精噴燈,A錯誤; 鐵和水蒸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B錯誤; 氫氣是中性氣體,可以用無水氯化鈣干燥,C正確; 收集的是氫氣,密度比空氣小,應用向下排氣法,選用裝置①,D錯誤。(二)鐵的氧化物4.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對指南針已有詳細記載:“方家以磁石磨針縫,則能指南。”磁石的主要成分是( )A.FeO B.Fe2O3 C.Fe3O4 D.CuFeS2解析 四氧化三鐵具有磁性,制指南針的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鐵。C5.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1 mol·L-1的鹽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反應,放出11.2 mL(標準狀況)氣體,所得溶液加入KSCN溶液不變紅色(已知Fe3+遇見KSCN溶液變紅色)。用足量的CO在高溫下還原相同質量的此混合物,所得鐵的質量為( )A.2.8 g B.11.2 g C.5.6 g D.無法計算A(三)鐵的氫氧化物6.將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①有氣泡產生 ②生成白色沉淀 ③生成紅褐色沉淀 ④無變化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④解析 過氧化鈉溶于水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溶液顯堿性,且過氧化鈉還具有強氧化性,所以將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有氣泡產生。亞鐵離子被氧化生成鐵離子,然后鐵離子與生成的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紅褐色氫氧化鐵沉淀。A7.實驗室用如圖裝置來制取Fe(OH)2,關于該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組裝好儀器后,實驗操作的第一步是向裝置中加入對應的試劑B.引發B中產生Fe(OH)2的操作是關閉K,繼續滴加稀硫酸C.從反應開始至關閉K時,C中集氣瓶收集到的氣體是純凈的氫氣D.打開B中瓶塞,可看到白色沉淀直接變為紅褐色沉淀B解析 A用于制備硫酸亞鐵,實驗時可打開K,生成的氫氣將裝置內的空氣排出,然后關閉K,將生成的硫酸亞鐵排到B中生成氫氧化亞鐵,C用于收集氣體,以此解答該題。組裝好儀器后,應先檢驗裝置的氣密性,故A錯誤;關閉K,將生成的硫酸亞鐵排到B中生成氫氧化亞鐵,故B正確;裝置內存在空氣,從反應開始至關閉K時,C中集氣瓶收集到的氣體為氫氣和空氣的混合物,故C錯誤;B中溶液上方為氫氣,打開B中瓶塞,氫氧化亞鐵不能直接被氧化,故D錯誤。B級 素養培優練8.物質類別和核心元素的化合價是研究物質性質的兩個基本視角。若以物質類別為橫坐標、核心元素化合價為縱坐標繪制的圖像叫“價—類”圖。下面是有關鐵元素的“價—類”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X的物質類別是單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產物為ZB.M、N均為堿,且在水溶液中均可溶C.P、Q所含陽離子,質子數相同而電子數不同D.若Q為FeCl2,則X、Y、Z、N均能與鹽酸反應得到QC解析 X為鐵單質,Y為FeO,Z為Fe2O3,N為Fe(OH)2,M為Fe(OH)3,Q為含有Fe2+的鹽,P為含有Fe3+的鹽。X為鐵單質,在空氣中燃燒的產物為Fe3O4,Z為Fe2O3,A錯誤; N為Fe(OH)2,M為Fe(OH)3,均為難溶于水的堿,B錯誤; Q為含有Fe2+的鹽,P為含有Fe3+的鹽,Fe2+和Fe3+質子數相同而電子數不同,C正確;若Q為FeCl2,Y為FeO、N為Fe(OH)2,與鹽酸反應可得到FeCl2,Z為Fe2O3、M為Fe(OH)3,與鹽酸反應得到FeCl3,D錯誤。9.(2023·聊城一中高一期末)利用廢舊鍍鋅鐵皮制備Fe3O4膠體粒子的流程圖如下,已知:Zn溶于強堿時生成可溶于水的[Zn(OH)4]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Fe3O4是一種復雜的混合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體B.濾液中存在的離子有:Na+、[Zn(OH)4]2-、OH-C.“酸溶”的離子方程式為Fe(OH)3+3H+===Fe3++3H2OD.“氧化”的目的是將Fe2+全部氧化為Fe3+B解析 由信息可知Zn能溶于強堿溶液,由流程可知,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鋅溶解,鐵不溶解,過濾得到濾液含Na2[Zn(OH)4],分離出的不溶物為Fe,加入稀硫酸與Fe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再加入適量過氧化氫,部分亞鐵離子被氧化為鐵離子,得到含Fe2+、Fe3+的溶液,再通入氮氣排出空氣防止亞鐵離子被氧化,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生成四氧化三鐵膠體粒子,以此來解答。Fe3O4是一種復雜的化合物,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體,故A錯誤;Zn溶于強堿時生成可溶于水的Na2[Zn(OH)4],Fe與NaOH溶液不反應,則濾液含過量NaOH,存在的離子有:Na+、[Zn(OH)4]2-、OH-,故B正確;“酸溶”的離子方程式為Fe+2H+===Fe2++H2↑,故C錯誤;Fe3O4中含+2價鐵,則過氧化氫只氧化部分亞鐵離子,故D錯誤。10.某學習小組為認識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分散系的性質做了如下一組綜合實驗,根據實驗流程回答相關問題:(1)請寫出Fe2O3與物質①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質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2O3+6H+===2Fe3++3H2ONaOH溶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請寫出FeCl3與鐵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4)向Fe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最終生成Fe(OH)3濁液,該過程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過程中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為(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將FeCl3飽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繼續煮沸至紅褐色,制得的分散系③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與FeCl3溶液、Fe(OH)3濁液的本質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2FeCl3===3FeCl2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終變成紅褐色4Fe(OH)2+O2+2H2O===4Fe(OH)3Fe(OH)3膠體分散質粒子直徑大小不同解析 (1)由Fe2O3發生反應后變為FeCl3可知是Fe2O3與鹽酸反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O3+6H+===2Fe3++3H2O。(2)FeCl3反應生成Fe(OH)3,應加入NaOH溶液、氨水等。(3)FeCl3與鐵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FeCl3===3FeCl2。(4)向Fe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生成Fe(OH)2,Fe(OH)2是白色沉淀,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生成Fe(OH)3,這個過程的現象為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終變成紅褐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4Fe(OH)2+O2+2H2O===4Fe(OH)3。(5)將FeCl3飽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繼續煮沸至紅褐色,制得Fe(OH)3膠體,溶液、膠體、濁液的本質區別是分散質粒子直徑大小不同。11.我國古代就已經開始研究金屬,《抱樸子內篇》記載:“曾青涂鐵,鐵赤色如銅” 描述了古代煉銅的原理。現對其中的原理作出進一步研究。[實驗探究]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步驟一:向 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鐵片 步驟二:向 Fe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銅片 實驗無明顯現象[實驗結論]鐵可以置換出銅,銅不可以置換出鐵。(1)寫出步驟一對應的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寫出步驟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并用單線橋標出電子轉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反映了金屬性質的遞變規律,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判斷,下列金屬還原性最強的是________(填標號),其對應的金屬離子氧化性最強的是__________(填標號)。A.Ag B.K C.Mg D.Cu鐵片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藍色溶液變成綠色BA能Fe2+Fe2+不填B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基礎課時18 鐵的單質、氧化物和氫氧化物 學案.docx 基礎課時18 鐵的單質、氧化物和氫氧化物 教案.docx 基礎課時18 鐵的單質、氧化物和氫氧化物.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