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上科學丨實驗探究常見考法目錄課標實驗1 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實驗思考1:植物為什么會向光生長呢?思考2:植物胚芽鞘彎曲生長的感光部位是哪里?思考3:如何證明植物胚芽鞘的尖端產生了某種能夠促進胚芽鞘生長的物質?提出問題 植物為什么會向光生長呢?猜想假設 猜想1: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與胚芽尖端有關; 猜想2:胚芽鞘的尖端可能產生了某種物質能促進胚芽鞘的生長。設計實驗 實驗儀器 單側帶孔暗箱、燈泡(提供燈光)、錫箔小帽、錫箔紙實驗藥品 燕麥胚芽鞘、瓊脂塊實驗裝置 達爾文實驗實驗操作 ①用單側光照射胚芽鞘(圖甲),幾天后觀察胚芽鞘的生長情況; ②切去胚芽鞘的尖端,用單側光照射胚芽鞘(圖乙),幾天后觀察胚芽鞘的生長情況; ③用錫箔小帽將胚芽鞘的尖端罩起來,用單側光照射胚芽鞘(圖丙),幾天后觀察胚芽鞘的生長情況; ④用錫箔紙將胚芽鞘尖端下面部分罩起來,用單側光照射胚芽鞘(圖?。?,幾天后觀察胚芽鞘的生長情況; ⑤把胚芽鞘的尖端切下,放在瓊脂塊上,幾個小時后,將瓊脂塊放在胚芽切面的一側,幾天后觀察胚芽鞘的生長情況。事實證據 (1)甲圖中胚芽鞘彎向光源生長;(2)乙圖中胚芽鞘既不生長也不彎曲;(3)丙圖中胚芽鞘直立生長;(4)丁圖中胚芽鞘彎向光源生長;(5)戊圖中,胚芽鞘向放瓊脂塊的對側彎曲生長。實驗結論 (1)胚芽鞘彎曲生長的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2)胚芽鞘的尖端能夠產生某種物質,這種物質能夠控制植物生長。常見考法 (1)比較 兩組實驗,可知促使胚芽生長的物質是由胚芽的頂端產生的。甲和乙(2)比較 三組實驗,可知胚芽鞘向光側彎曲生長與胚芽的頂端有關。甲、丙、丁(3)溫特的實驗還不夠嚴密,他還需要補充一個實驗,具體操作是: 。將未處理過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側,觀察生長現象課標實驗2 探究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思考1:在連接電路之前,開關是閉合還是斷開狀態?思考2:在串聯電路中,各用電器之間電流大小存在怎樣的關系?思考3:在并聯電路中,各用電器之間電流大小存在怎樣的關系?提出問題 串并聯電路中電流有何規律?猜想假設 在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在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設計實驗 實驗儀器 電源、導線、開關、不同規格小燈泡、電流表實驗裝置 裝置一 裝置二實驗操作 實驗一: ①按裝置一正確連接電路; ②在A處串聯一個電流表; ③閉合開關,通電一段時間后,待電流表指針穩定后記錄數據; ④同理在B、C處分別用電流表測出電流并記錄; ⑤比較A、B、C三處電流大小,得出結論; ⑥換用另一規格的小燈泡按照如圖所示裝置連接,再次分別測得A、B、C三處電流大小,得出結論。 實驗二: ①按裝置二正確連接電路;; ②在A處連接一個電流表; ③閉合開關,通電一段時間后,待電流表指針穩定后記錄數據; ④同理在B、C處分別用電流表測出電流并記錄; ⑤比較A、B、C三處電流大小,得出結論; ⑥換用另一規格的小燈泡按照如圖所示裝置連接,再次分別測得A、B、C三處電流大小,得出結論。事實證據 (1)在串聯電路中,開關閉合,在A、B、C處測得電流分別為0.23A、0.22A、0.23A,說明在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 (2)用不同規格小燈泡重復實驗,開關閉合,在A、B、C處測得電流分別為0.21A、0.20A、0.21A,說明說明在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1)在并聯電路中,開關閉合,在A、B、C處測得電流分別為0.24A、0.24A、0.48A。說明在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2)用不同規格的小燈泡重復實驗,開關閉合,在A、B、C處測得電流分別為0.24A、0.26A、0.51A;說明在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實驗結論 在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在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常見考法 (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____(選填“閉合”或“斷開”)。斷開(2)閉合開關后,發現電流表指針向“0”刻度的左側偏轉,這是因為____正負接線柱接反(3)為了使實驗結論更具科學性,請你提出合理化建議(1條即可):換用不同規格燈泡多次測量(4)實驗數據中“1.2A”是電流表的示數讀錯了,其讀錯的原因可能是?用的小量程,按大量程讀數了;(5)實驗二中,閉合開關,發現小燈泡L1不發光,小燈泡L2發光,經檢查發現是小燈泡L1斷路,而其它電路元件都是正常的,則電流表A1的示數應該為?0A(6)實驗二中,在實驗過程中,燈L2突然熄滅,L1亮度不變,電路的故障可能是____。L2斷路課標實驗3 探究串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思考1:在連接電路之前,開關是閉合還是斷開狀態?思考2:使用不同規格的小燈泡重復實驗,為什么?思考3:在串聯電路中,各用電器之間電壓大小存在怎樣的關系?提出問題 串并聯電路中電壓有何規律?猜想假設 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串聯導體兩端的電壓之和;并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電壓都相等。設計實驗 實驗儀器 電源、導線、開關、不同規格小燈泡、電壓表實驗裝置 裝置一 裝置二實驗操作 ①按裝置圖分別正確連接電路; ②閉合開關,通電一段時間后,待電壓表指針穩定后記錄數據; ③同理在L2處用電壓表測出電壓并記錄; ④比較L1、L2兩處的電壓大小,得出結論; ⑤換用另一規格的小燈泡按照如圖所示裝置連接,再次分別測得L1、L2兩處的電壓大小,得出結論。事實證據 (1)在串聯電路中,在AB、BC、AC處測得電壓分別為1.40V、1.0V、2.25V,說明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串聯導體兩端的電壓之和。 (2)用不同規格的小燈泡重復實驗,在A、B、C處測得電流分別為1.20V、1.20V、2.45V,說明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串聯導體兩端的電壓之和。(1)在并聯電路中,在電源、小燈泡L1、L2處測得電壓分別為1.7V、1.60V、1.60V,說明并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電壓都相等。 (2)用不同規格的小燈泡重復實驗,在A、B、C處測得電流分別為1.61V、1.65V、1.71V,說明并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電壓都相等。實驗結論 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于各串聯導體兩端的電壓之和;并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電壓都相等。常見考法 (1)準備器材時,燈L1和燈L2應選用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的規格。不同(2)在實驗一中,閉合開關S,電壓表的示數如圖甲所示,此時小燈泡L1兩端的電壓為____V。一段時間后,L1突然熄滅,L2仍然發光,電壓表無示數,原因可能是________。正確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發現電壓表指針如圖乙所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________。 甲 乙1.8;L1短路;電壓表正負接線柱接反了。(3)小組完成了兩次實驗一,進行多次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選填“尋找普遍規律”或“減小實驗誤差”)。分析實驗數據,可得到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是:串聯電路總電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尋找普遍規律;等于各用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課標實驗4 探究電流與電阻、電壓關系思考1:在連接電路時,開關處于什么狀態?滑動變阻器處于什么狀態?為什么?思考2: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為什么不更換不同的電源來比較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思考3:探究電流與電壓的時候,要保持哪些量不變?只改變什么量?探究電流與電阻時,要保持哪些量不變?只改變什么量?提出問題 電流與電壓,電流與電阻之間存在什么關系?猜想假設 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本身的電阻成反比。設計實驗 實驗儀器 兩節干電池、開關、導線、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電壓表、電流表實驗裝置 裝置一 裝置二實驗操作 ①按實驗裝置原理圖分別正確連接電路; ②在裝置一中用阻值為5Ω的電阻,兩端并聯一個電壓表;在裝置二中用不同阻值的電阻,兩端并聯一個電壓表; ③將電流表串聯在電路中; ④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動到最右端; ⑤閉合開關,多次移動滑動變阻器,在裝置一中記錄電壓表和電流表數值;在裝置二中記錄電流表和電阻數值。 ⑥將所得的數據列表。事實證據 探究電流與電阻、電壓的關系實驗,正確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且多次移動滑動變阻器,記錄電流與電壓、電流與電阻數值分別如下表: U/V0.70.81.01.151.45I/A0.140.160.20.230.29I/A 0.100.150.300.370.50R/Ω1510543實驗結論 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本身的電阻成反比。常見考法 (1)在連接電路時接入最后一根導線時,發現電壓表、電流表指針均發生偏轉,根據現象及圖示信息,請指出操作上存在的一處錯誤?連接電路時開關沒有斷開。(2)在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時,滑動變阻器起到什么作用?保護電路;改變定值電阻R兩端的電壓。(3)在實驗中,使用到的科學探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4)多次測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避免實驗偶然性,得出普遍規律。(5)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2.0V,讀出并記下電流值;再將5歐電阻換成10歐電阻,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仍為2.0V,……;最后將數據繪成圖形,圖中陰影部分表示的物理量為______。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6)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壓表有示數,電流表始終無示數,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定值電阻R開路(7)在上述實驗中,小科先用5Ω的電阻做完實驗后,接著要改用10Ω的電阻繼續做實驗,應如何具體操作?斷開開關,把10Ω的電阻連入電路中,將變阻器的最大電阻連入電路中,閉合開關,移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不變。課標實驗5 伏安法測電阻思考1:在連接電路之前,開關是閉合還是斷開狀態?滑動變阻器處于什么狀態?思考2:電路裝置圖是串聯還是并聯?思考3:如何改變電路中的電流,電阻兩端的電壓?實驗目的 利用伏安法測出未知電阻阻值實驗原理 R=設計實驗 實驗儀器 干電池、導線、開關、未知阻值電阻、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實驗裝置實驗操作 ①按實驗裝置圖正確連接好電路; ②斷開開關,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到阻值最大處; ③閉合開關,多次移動滑動變阻器,觀察電流表和電壓表變化; ④記錄電路中電流與電壓大小并列表; ⑤根據表格中的數據作U-I圖像,并總結規律。根據R=U/I求電阻,再求平均值。事實證據 正確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且多次移動滑動變阻器,記錄電流與電壓數值如下表: U/V0.60.70.81.01.151.45I/A0.120.140.160.200.230.29實驗結論 R=≈5Ω常見考法 (1)電路連接正確后,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應滑到最____(選填“左”或“右”)端。右(2)小科正常進行實驗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中。若第2次測量時電流表示數如圖,為____A,根據三次實驗數據可得定值電阻R=____Ω(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實驗次數電壓U/V電流I/A電阻R/Ω11.50.169.422.032.50.2410.40.2;9.9(3)沒有電流表如何測定一個未知電阻的阻值呢?A:Rx===R0 ; B:Rx===R0(4)沒有電壓表時如何測定一個未知電阻的阻值呢?A:Rx== B:Rx== C:Rx==(S1閉合電流Ix ,再閉合S2電流I0)拓展實驗1 利用浮力測量物體的密度阿基米德原理實驗實驗改進 二提法測固體密度裝置圖示 甲 乙常見考法 (1)根據甲圖,物體的質量 ;(2)根據甲乙兩圖求出物體受到的浮力 F?。紾 -F ;(3)物體的體積 ;(4)物體的密度 。實驗改進 三提法測液體密度裝置圖示 甲 乙 丙常見考法 (1)圖乙中物體受到的浮力F?。? ;(2)物體的體積 ;(3)物體的密度 ;(4)液體的密度 。實驗改進 一漂一沉法測固體密度裝置圖示 甲 乙 丙常見考法 (1)根據甲乙兩圖,可求出小球的重力為 0.3 N,質量為 30 g。(2)根據甲丙兩圖,可求出小球的體積為 10 cm3。(3)小球的密度為 3 g/cm3。拓展實驗2 大氣壓強的粗測托里拆利實驗實驗改進 利用吸盤測量大氣壓裝置圖示裝置介紹 用刻度尺測出吸盤的直徑,算出吸盤平面面積為2cm2,將吸盤沾水濕潤后,壓在平面鏡上,用彈簧秤拉動吸盤,直至恰好脫落,讀出此時彈簧秤示數為19N。常見考法 (1)將吸盤沾水濕潤的目的是 排盡空氣,防止漏氣 。(2)根據小科的實驗數據,計算得到大氣壓強等于 9.5×104 Pa。(3)小科測得大氣壓強比實際大氣壓強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吸盤內空氣未排凈 。實驗改進 利用針筒測量大氣壓裝置圖示常見考法 (1)注射器的容積V=2mL,利用刻度尺測量出 注射器帶刻度部分 的長度L為10cm,即可算出活塞橫截面積為 0.2 cm2。(2)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再水平向右緩慢拉動注射器筒,當注射器的活塞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2.1N,據此可測得大氣壓值p= 1.05×105 Pa。(3)考慮到活塞與筒壁之間有摩擦,小明繼續拉動一小段距離后,緩慢退回注射器筒,在活塞剛要到筒內底部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F',則大氣壓值P= (用題中出現的物理量符號表示)。(4)實驗時若筒內空氣沒有排盡,此因素將導致所測大氣壓值 偏小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