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搭船的鳥》一、教材分析《搭船的鳥》是部編本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習作單元觀察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這一組教材旨在培養學生觀察的意識和習慣,并把自己的觀察成果記錄下來。作為第一篇精讀課文,《搭船的鳥》以兒童的口吻,描寫了“我”在去鄉下的路上觀察并認識翠鳥的過程。文中的“我”觀察很細致。坐在船艙里,“我”聽到雨點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響的聲音。翠鳥出現后,“我”看到了它美麗的外形。接著,“我”又看到了翠鳥捕魚時“沖”、“飛”、“銜”、“站”、“吞”一系列敏捷的動作。因為“我”留心周圍事物并細致觀察,得以認識了一位可愛的新朋友--會“搭船”的翠鳥,給這次平常的探親之旅增添了快樂,充分說明了留心觀察的好處。二、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通過本節課學習引導我們體會作者是怎么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培養學生概況總結能力。三、教學目標1.能說出翠鳥外形的特點色彩鮮艷,捕魚動作敏捷,體會作者的細致觀察。2.能通過自己的觀察,學習寫作。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四、教學重點:能說出翠鳥外形的特點色彩鮮艷,捕魚動作敏捷。五、教學難點:能通過自己的觀察,學習寫作。六、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七、教學方法:情境創設法、圖文結合法、自主合作交流法八、課時安排:2課時九、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出示課題師:孩子們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生:《搭船的鳥》PPT 出示生字“搭”,教學“搭 ”字書寫。齊讀課題(指導朗讀)2.想象畫面,導入新課(1)師:孩子們看這是課文的插圖,如果此時你就坐在這條漸漸行駛的小船上和媽媽一起到鄉下外祖父家,在這趟旅行中你有著不同尋常的發現,接下來老師為大家讀課文,請孩子們想象畫面,你在這條小船上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學生分享)小結:聽和看就是我們最常用的觀察方法,那么像作者那樣認真地聽,仔細地看 就叫做...(細致觀察)(2)課題是搭船的鳥,文中的鳥是什么鳥?。浚ù澍B)二、四自然段是作者對它的細致觀察。(二)聚焦二自然段,感知翠鳥的形象美1.學生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請生用一句話說說這是一只怎樣的翠鳥。2.(1)作者觀察了小鳥的哪些部位。(2)這些部位的特點。(3)學習對比的寫法,仿寫句子。小結:①翠鳥外形最大的特點是色彩鮮艷。與生合作讀,體會翠鳥的色彩美。②師:孩子們這就是作者給我們送來的觀察小妙招,去尋找動物身上最與眾不同的特點。(三)寫作練習(尋找特點)觀看圖片,結合作者對翠鳥的觀察,仿照著寫蝸牛。師:可是自然界中并不是每種動物都是色彩鮮艷的。瞧!這是誰呀——蝸牛,我 能說這是一只五彩斑斕的蝸牛嗎?1.請生說觀察到了蝸牛的哪些部分。(殼、觸角、身體)2.師生合作書蝸牛這三部分的特點。3.小練習(完成觀察單)。師:(小結)我們學習了作者描寫動物外形的方法,也能夠尋找特點來觀察動物了,你們都是優秀的小小觀察員。(四)聚焦過渡段(由靜到動)1.假如此時此刻,你們正坐在這條船上看著這只翠鳥,心里會想些什么呢?會有什么問題呢?(請生說)2.師:看來你們和作者的心是相通的,可是正當作者無限遐想的時候,一個突如其來的情景打斷了他的聯想,他看見什么了?生:翠鳥沖進水里。師:它沖進水里干嗎?——捕魚3.自由朗讀翠鳥捕魚的情景。得翠鳥捕魚的動作怎么樣呢?——敏捷4.作者寫了翠鳥的哪些動作。5.還能從哪些詞看出翠鳥的敏捷(一下子、沒一會兒、一口)整體感知翠鳥捕魚的敏捷,全班帶動作一起讀。觀看翠鳥捕魚的短視頻。師:(小結)孩子們,翠鳥捕魚不過短短幾秒,稍不留神,便看不清楚翠鳥 的動作,那作者是怎樣把翠鳥捕魚寫清楚的呢?——分解動作。(五)寫作練習(動作描寫)師:孩子們,接下來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你們一起來看看他在干什么?(沙漠蜥蜴視頻)小組討論完成觀察單并分享。師小結:作者只是在和母親坐船回外祖父家里無意發現這只翠鳥的,但是作者卻 注意到了這只翠鳥色彩鮮艷,捕魚敏捷,孩子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許許多多美好的事物,需要你去用心觀察。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六)作業布置運用動作描寫,寫一寫你運動會時的樣子吧。十、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