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章 鐵 金屬材料 章末測評驗收卷(三)(課件 原卷版 解析版,三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章 鐵 金屬材料 章末測評驗收卷(三)(課件 原卷版 解析版,三份打包)

資源簡介

章末測評驗收卷(三)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45分)
1.(2024 ·棗莊高一期中)下列圖或表中,表示正確的是(  )
A.地殼中元素含量順序 B.金屬的性質
C.物質的分類 D.氧的“價—類”二維圖
2.下列有關鋁及其氧化物與強堿溶液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都有氫氣生成
B.都生成鹽和H2O
C.反應后鋁元素主要以[Al(OH)4]-形式存在
D.反應后鋁元素主要以Al3+的形式存在
3.下列鐵單質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
A.Fe2O3能與酸反應,可用作紅色顏料
B.K2FeO4具有強氧化性,可用于水體的消毒
C.FeSO4具有還原性,可用作補血劑
D.鐵粉具有磁性,可用作食品袋內的抗氧化劑
4.把過量鐵屑加入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應結束后,稱得剩余固體的質量與所加鐵屑的質量相等。則原溶液中FeCl3與CuCl2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
A.7∶2 B.3∶2
C.2∶3 D.2∶7
5.合金相對于純金屬制成的金屬材料來說優點是(  )
①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屬的大
②一般合金熔點比它的各成分金屬的更低
③改變原料的配比,改變生成合金的條件,可得到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
④合金比純金屬的應用范圍更廣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6.對實驗Ⅰ~Ⅳ的實驗操作現象判斷正確的是(  )
A.實驗Ⅰ:制得Fe(OH)3膠體,產生紅褐色沉淀
B.實驗Ⅱ:溶液顏色變紅
C.實驗Ⅲ:放出大量氣體
D.實驗Ⅳ:銅片表面有黑色固體生成
7.下列除雜方案錯誤的是(  )
選項 被提純的物質 雜質 除雜試劑
A FeCl3溶液 Fe2+ H2O2
B FeSO4溶液 Cu2+ 鐵粉
C NaHCO3溶液 Na2CO3 CO2氣體
D KNO3溶液 KOH 加入FeCl3溶液
8.如圖是物質間發生化學反應的顏色變化,下表選項中的物質對應正確的是(  )
選項 M N P Q
A NH3·H2O Ba(OH)2 銅 KSCN
B Na BaCl2 FeO KSCN
C NaOH Ba(NO3)2 鋅粉 KSCN
D Na2O2 MgCl2 Fe KSCN
9.已知反應①Al(OH)3+NaOH===Na[Al(OH)4];
反應②2Na[Al(OH)4]+CO2===2H3AlO3↓+Na2CO3+H2O。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根據反應①判斷,Al(OH)3是一元酸
B.反應②說明,酸性:H2CO3>H3AlO3
C.Al(OH)3是一元堿
D.向Na[Al(OH)4]溶液中滴加鹽酸先產生沉淀后沉淀溶解
10.類比法是研究物質性質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預測許多物質的性質。但類比是相對的,不能違背客觀事實。下列有關類比推測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已知Fe與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推測Cu和S可直接化合生成CuS
B.已知Fe與CuSO4溶液反應,推測Fe與AgNO3溶液也能反應
C.已知Cu與Cl2能直接化合生成CuCl2,推測Fe與Cl2可直接化合生成FeCl2
D.已知Al能與O2生成致密氧化膜保護金屬,推測Fe也與O2生成氧化膜保護金屬
11.將銅6.4 g、鋁2.7 g、鐵5.6 g三種金屬組成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稀鹽酸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固體9.2 g。則共產生氫氣的質量為(  )
A.0.2 g B.0.4 g
C.0.5 g D.0.7 g
12.A、B、C三種物質中均含有同一種元素M,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A為一種金屬單質,其產量直接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反應①②③均為化合反應,反應④為置換反應。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①中所加試劑可能是氯氣
B.③中需要加具有氧化性的試劑
C.④中所加試劑可能為銅或鋅等
D.元素M在②中發生的價態變化也能通過加碘化鉀溶液實現
13.有一固體含Na2CO3、FeSO4、CuCl2中的一種或幾種。現進行如下實驗:
①向固體混合物中加水并不斷攪拌,固體完全溶解;
②向溶液中加入過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鐵粉變少,同時有紅色物質析出,過濾;
③向所得濾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過量,開始時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很快變為灰綠色,最終變為紅褐色。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固體中一定有CuCl2
B.原固體中一定有FeSO4
C.原固體中可能有Na2CO3
D.實驗③中只有復分解反應
14.工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回收再利用,可以更大限度地發揮原材料的價值。下圖是工業生產納米磁性氧化鐵的流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用Na2CO3溶液浸泡是為了除去廢鐵屑表面的油污
B.若生產中不通入N2,暴露在空氣中生產,將不能得到高純度產品
C.加適量的H2O2是為了將部分Fe2+氧化為Fe3+,涉及反應:H2O2+2Fe2++2H+===2Fe3++2H2O
D.溶液A中Fe2+和Fe3+的濃度比為1∶1
15.根據如下框圖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E3+的氧化性比M2+的氧化性強
B.在反應①中H2SO4既表現了酸性,又表現了氧化性
C.反應④的離子方程式可表示為3SCN-+E3+===E(SCN)3
D.在反應③中若不加稀硫酸可能看到紅褐色沉淀生成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5分)
16.(11分)有三種金屬單質A、B、C,其中A的焰色試驗為黃色,B、C是常見金屬。三種金屬單質A、B、C能與氣體甲、乙、丙及物質D、E、F、G、H之間有如下轉化關系(圖中有些反應的產物和反應的條件沒有標出)。請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乙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
(2)寫出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金屬A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金屬B與D的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與D溶液反應后的產物在空氣中轉化為H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1分)鐵是人類較早使用的金屬之一。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鑒別Fe(OH)3膠體和FeCl3溶液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具體實驗操作,結論)。
(2)電子工業用FeCl3溶液腐蝕覆在絕緣板上的銅,制造印刷電路板,請寫出FeCl3溶液與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測定FeCl3腐蝕銅后所得溶液的組成,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取少量待測溶液,滴入KSCN溶液呈紅色,則待測液中含有的金屬陽離子是________。
②溶液組成的測定:取50.0 mL待測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21.525 g白色沉淀。則溶液中c(Cl-)=________ mol·L-1。
③驗證該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正確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填序號)。
A.觀察溶液是否呈淺綠色
B.取適量溶液,滴加AgNO3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再滴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若褪色,證明含有Fe2+
C.試管中加入待測液,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若顯紅色,證明原溶液中含有Fe2+
(4)工程師欲從制造印刷電路板的廢水中回收銅,并獲得FeCl3溶液,設計如下方案:
①濾渣C中物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_。
②加過量D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入F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1分)硫酸亞鐵晶體(FeSO4·7H2O)在醫藥上作補血劑。某課外小組測定該補血劑中鐵元素的含量,并檢驗該補血劑是否變質。實驗步驟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向操作①的濾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變為紅色,則該濾液中含有________(填離子符號)。
(2)操作②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③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④中一系列處理的操作步驟:過濾、________、灼燒、________、稱量。
(5)假設實驗中的損耗忽略不計,則每片補血劑含鐵元素的質量為________ g(用含a的代數式表示)。
19.(11分)某興趣小組同學為探究黑木耳中含鐵量,進行如下實驗。
已知:ⅰ.黑木耳富含蛋白質、糖類、卵磷脂、鐵及一些還原性物質(如維生素C)等。每100 g黑木耳含鐵量高達185 mg。
ⅱ.紫色的KMnO4溶液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其還原產物是無色的Mn2+。
Ⅰ.為確定黑木耳中含有鐵元素,甲同學設計實驗方案如下。
(1)步驟②得到濾液A的操作是________。
(2)步驟④檢驗Fe3+所用試劑是________溶液。
(3)下列有關上述實驗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填字母)。
a.黑木耳中一定含Fe2+和Fe3+
b.濾液A中一定含Fe2+和Fe3+
c.白色沉淀中一定含Fe(OH)2
Ⅱ.為測定黑木耳中鐵元素的含量,乙同學設計實驗方案如下。
(4)可選做試劑B的物質是________(填字母)。
a.Na b.Zn c.Fe d.Cu
(5)步驟⑦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乙同學實驗操作規范,但測得含鐵量遠大于實際的含量,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分)(2024·遼寧名校聯盟高一月考)鐵和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Ⅰ.制備FeCl3晶體(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氯化鐵(FeCl3)是一種棕色結晶,易升華,極易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潮解。實驗室制備無水氯化鐵并探究氯化鐵性質的相關實驗如下:
(1)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裝置接口的連接順序是a→________→g,G中盛裝的物質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開始應先點燃________(填“A”或“B”)處的酒精燈,當觀察到________時(填現象),再點燃另一處的酒精燈。
Ⅱ.測定鐵鋁合金中鋁的質量分數(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4)鋁和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裝置中導管a的作用除了使分液漏斗中的NaOH溶液能順利滴下以外,另一個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實驗用鐵鋁合金的質量為0.334 g,測得氣體體積為67.2 mL(已轉換成標準狀況),則合金中鋁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該測量結果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反應結束,未恢復至室溫就讀數
B.反應后讀數時,甲側液面低于乙側液面
C.反應產生的氣體沒有被完全排入量氣裝置
D.反應后仰視刻度線讀數章末測評驗收卷(三)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45分)
1.(2024 ·棗莊高一期中)下列圖或表中,表示正確的是(  )
A.地殼中元素含量順序 B.金屬的性質
C.物質的分類 D.氧的“價—類”二維圖
答案 C
解析 地殼中元素含量順序為氧、硅、鋁、鐵、鈣、鈉、鉀等,故A錯誤;不活潑的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不反應,金屬單質與氧氣反應生成金屬氧化物,故B錯誤;分散系屬于混合物,混合物與純凈物都是物質中的一種,故C正確;過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氧氣,不屬于堿性氧化物,故D錯誤。
2.下列有關鋁及其氧化物與強堿溶液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都有氫氣生成
B.都生成鹽和H2O
C.反應后鋁元素主要以[Al(OH)4]-形式存在
D.反應后鋁元素主要以Al3+的形式存在
答案 C
解析 A.Al2O3與強堿溶液反應沒有H2生成,故A錯誤;B.Al與強堿溶液反應沒有H2O生成,故B錯誤;C.強堿性條件下,反應后鋁元素主要以[Al(OH)4]-形式存在,故C正確;D.Al、Al2O3與強堿反應生成四羥基合鋁酸鹽,故D錯誤。
3.下列鐵單質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
A.Fe2O3能與酸反應,可用作紅色顏料
B.K2FeO4具有強氧化性,可用于水體的消毒
C.FeSO4具有還原性,可用作補血劑
D.鐵粉具有磁性,可用作食品袋內的抗氧化劑
答案 B
解析 A項,Fe2O3可用作紅色顏料是因為氧化鐵為紅棕色粉末,不是因為能與酸反應;B項,K2FeO4中的鐵為+6價,具有強氧化性,可用于水體的消毒;C項,亞鐵離子與身體內的血紅蛋白結合,從而改善貧血的癥狀,不是因為其具有還原性;D項,鐵粉具有還原性,可用作食品袋內的抗氧化劑。
4.把過量鐵屑加入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應結束后,稱得剩余固體的質量與所加鐵屑的質量相等。則原溶液中FeCl3與CuCl2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
A.7∶2 B.3∶2
C.2∶3 D.2∶7
答案 D
解析 根據反應①2Fe3++Fe===3Fe2+可知,鐵溶解,固體質量減少,根據反應②Cu2++Fe===Cu+Fe2+可知,鐵溶解,銅析出,固體質量增加,而反應結束后,稱得剩余固體質量與所加鐵屑的質量相等,則反應①中固體減少的質量與反應②中固體增加的質量相等,即56 g·mol-1×=(64 g·mol-1-56 g·mol-1)×n(Cu2+),得n(Fe3+)∶n(Cu2+)=2∶7,故n(FeCl3)∶n(CuCl2)=2∶7。
5.合金相對于純金屬制成的金屬材料來說優點是(  )
①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屬的大
②一般合金熔點比它的各成分金屬的更低
③改變原料的配比,改變生成合金的條件,可得到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
④合金比純金屬的應用范圍更廣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①與組成合金的純金屬相比,一般合金的硬度更大;②合金為混合物,熔點比它的各成分金屬的熔點低;③不同的合金具有不同的性能,改變原料的配比、改變生成合金的條件,得到不同性能的合金;④合金一般比成分金屬熔點低,硬度大,具有更好的機械加工性能,故應用范圍更廣泛。
6.對實驗Ⅰ~Ⅳ的實驗操作現象判斷正確的是(  )
A.實驗Ⅰ:制得Fe(OH)3膠體,產生紅褐色沉淀
B.實驗Ⅱ:溶液顏色變紅
C.實驗Ⅲ:放出大量氣體
D.實驗Ⅳ:銅片表面有黑色固體生成
答案 C
解析 A.沸水中滴入氯化鐵飽和溶液繼續煮沸至出現紅褐色液體制得氫氧化鐵膠體,不會產生紅褐色沉淀,故A錯誤;B.亞鐵離子不與硫氰化鉀溶液反應,遇硫氰化鉀溶液不會出現紅色,故B錯誤;C.向鋁粉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發生的反應為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四羥基合鋁酸鈉和氫氣,反應中鋁粉溶解,放出大量氣體,故C正確;D.硫酸鐵溶液與銅反應生成硫酸銅和硫酸亞鐵,不會有黑色固體生成,故D錯誤。
7.下列除雜方案錯誤的是(  )
選項 被提純的物質 雜質 除雜試劑
A FeCl3溶液 Fe2+ H2O2
B FeSO4溶液 Cu2+ 鐵粉
C NaHCO3溶液 Na2CO3 CO2氣體
D KNO3溶液 KOH 加入FeCl3溶液
答案 D
解析 Fe2+具有還原性,加入H2O2,可以將Fe2+氧化為Fe3+,而且H2O2的還原產物為水,不會引入新雜質,故A正確;鐵的還原性比銅強,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鐵粉,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過濾后得到銅和鐵粉的混合物,濾液為純凈的硫酸亞鐵溶液,故B正確;碳酸鈉溶液與足量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氫鈉,能夠除去雜質且不引入新雜質,故C正確;除去KNO3溶液中的KOH,加入FeCl3溶液,雖然能生成Fe(OH)3沉淀除去OH-,但引入了新雜質Cl-,故D錯誤。
8.如圖是物質間發生化學反應的顏色變化,下表選項中的物質對應正確的是(  )
選項 M N P Q
A NH3·H2O Ba(OH)2 銅 KSCN
B Na BaCl2 FeO KSCN
C NaOH Ba(NO3)2 鋅粉 KSCN
D Na2O2 MgCl2 Fe KSCN
答案 C
解析 Ba(OH)2與Fe2(SO4)3反應得到的是Fe(OH)3與BaSO4的混合物,沉淀不是白色的,A項錯誤;FeO不能還原Fe3+,B項錯誤;MgCl2與Fe2(SO4)3不反應,D項錯誤。
9.已知反應①Al(OH)3+NaOH===Na[Al(OH)4];
反應②2Na[Al(OH)4]+CO2===2H3AlO3↓+Na2CO3+H2O。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根據反應①判斷,Al(OH)3是一元酸
B.反應②說明,酸性:H2CO3>H3AlO3
C.Al(OH)3是一元堿
D.向Na[Al(OH)4]溶液中滴加鹽酸先產生沉淀后沉淀溶解
答案 C
解析 Al(OH)3+NaOH===Na[Al(OH)4],反應過程分析,反應①Al(OH)3與NaOH反應生成正鹽和H2O,氫氧化鋁為一元弱酸,故A正確;酸性強的可以制備酸性弱的酸,反應②2Na[Al(OH)4]+CO2===2H3AlO3↓+Na2CO3+H2O,說明碳酸酸性大于H3AlO3,故B正確;Al(OH)3能分步電離出三個氫氧根離子,Al(OH)3+3HCl===AlCl3+3H2O,說明氫氧化鋁是三元弱堿,故C錯誤;向Na[Al(OH)4]溶液中滴加鹽酸至過量,先生成氫氧化鋁沉淀:Na[Al(OH)4]+HCl===NaCl+Al(OH)3↓+H2O,當鹽酸過量后沉淀溶解:Al(OH)3+3HCl===AlCl3+3H2O,故D正確。
10.類比法是研究物質性質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預測許多物質的性質。但類比是相對的,不能違背客觀事實。下列有關類比推測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已知Fe與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推測Cu和S可直接化合生成CuS
B.已知Fe與CuSO4溶液反應,推測Fe與AgNO3溶液也能反應
C.已知Cu與Cl2能直接化合生成CuCl2,推測Fe與Cl2可直接化合生成FeCl2
D.已知Al能與O2生成致密氧化膜保護金屬,推測Fe也與O2生成氧化膜保護金屬
答案 B
解析 已知Fe與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而Cu與S可直接化合生成Cu2S,推測不合理,故A錯誤;鐵的還原性強于銅和銀,所以已知Fe與CuSO4溶液反應,推測Fe與AgNO3溶液也能反應,推測合理,故B正確;氯氣氧化性強,與變價金屬反應生成最高價氯化物,所以鐵與氯氣反應產物為氯化鐵,推測不合理,故C錯誤;表面在空氣中鐵和氧氣生成的是鐵銹,不是致密的氧化膜,不能保護鐵金屬,推測不合理,故D錯誤。
11.將銅6.4 g、鋁2.7 g、鐵5.6 g三種金屬組成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稀鹽酸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固體9.2 g。則共產生氫氣的質量為(  )
A.0.2 g B.0.4 g
C.0.5 g D.0.7 g
答案 B
解析 根據Cu在金屬活動性(H)之后,不能與稀鹽酸發生置換反應,所以剩余的9.2 g固體里肯定有全部的銅;除了銅外還剩2.8 g固體應該是鐵,因為鋁的活動性比鐵強,所以酸先與Al反應。那么就是2.7 g Al、5.6 g-2.8 g=2.8 g鐵和鹽酸完全反應了。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參與反應的鐵、鋁的質量,設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氫氣質量為x,鋁與鹽酸反應生成氫氣質量為y。
則=,解得x=0.1 g,
則=,解得y=0.3 g,則生成氫氣的總質量為0.1 g+0.3 g=0.4 g。
12.A、B、C三種物質中均含有同一種元素M,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A為一種金屬單質,其產量直接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反應①②③均為化合反應,反應④為置換反應。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①中所加試劑可能是氯氣
B.③中需要加具有氧化性的試劑
C.④中所加試劑可能為銅或鋅等
D.元素M在②中發生的價態變化也能通過加碘化鉀溶液實現
答案 C
解析 根據轉化關系可確定A為變價金屬,應為Fe,反應④為置換反應,B為氯化鐵,C為氯化亞鐵。反應①中加入氯氣能實現,A正確;反應③中鐵元素由+2價變為+3價,需要加具有氧化性的試劑,B正確;④為置換反應,所加試劑可為CuCl2溶液等,C錯誤;Fe3+可以與I-反應生成Fe2+和I2,D正確。
13.有一固體含Na2CO3、FeSO4、CuCl2中的一種或幾種。現進行如下實驗:
①向固體混合物中加水并不斷攪拌,固體完全溶解;
②向溶液中加入過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鐵粉變少,同時有紅色物質析出,過濾;
③向所得濾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過量,開始時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很快變為灰綠色,最終變為紅褐色。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固體中一定有CuCl2
B.原固體中一定有FeSO4
C.原固體中可能有Na2CO3
D.實驗③中只有復分解反應
答案 A
解析 ①向固體混合物中加水并不斷攪拌,固體完全溶解,因為碳酸根離子可以和銅離子以及二價鐵離子反應生成沉淀,則Na2CO3與FeSO4、CuCl2不能同時存在;②向溶液中加入過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鐵粉變少,同時有紅色物質析出,則固體中一定含有氯化銅,一定沒有Na2CO3,加入鐵粉發生反應,Fe+CuCl2===FeCl2+Cu;③向所得濾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過量,開始時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很快變為灰綠色,最終變為紅褐色,則說明②的濾液中含有二價鐵,但是由于②中反應引入了二價鐵,則不能判斷原固體中是否含有硫酸亞鐵,即硫酸亞鐵可能存在。A項,原固體中一定含有氯化銅; B項,原固體中不一定含有硫酸亞鐵; C項,原固體中不含有碳酸鈉; D項,實驗③中的反應,FeCl2+2NaOH===Fe(OH)2↓+2NaCl,這個是復分解反應,4Fe(OH)2+O2+2H2O===4Fe(OH)3,這個反應是化合反應。
14.工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回收再利用,可以更大限度地發揮原材料的價值。下圖是工業生產納米磁性氧化鐵的流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用Na2CO3溶液浸泡是為了除去廢鐵屑表面的油污
B.若生產中不通入N2,暴露在空氣中生產,將不能得到高純度產品
C.加適量的H2O2是為了將部分Fe2+氧化為Fe3+,涉及反應:H2O2+2Fe2++2H+===2Fe3++2H2O
D.溶液A中Fe2+和Fe3+的濃度比為1∶1
答案 D
解析 用Na2CO3溶液浸泡廢鐵屑是為了除去廢鐵屑表面的油污,故A正確;若生產中不通入N2,暴露在空氣中生產,Fe2+被氧氣氧化為Fe3+,不能得到高純度產品,故B正確;四氧化三鐵中含有+2價和+3價的鐵,H2O2具有氧化性,加適量的H2O2是為了將部分Fe2+氧化為Fe3+,涉及反應:H2O2+2Fe2++2H+===2Fe3++2H2O,故C正確;四氧化三鐵中+2價和+3價的鐵物質的量比為1∶2,所以溶液A中Fe2+和Fe3+的濃度比為1∶2,故D錯誤。
15.根據如下框圖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E3+的氧化性比M2+的氧化性強
B.在反應①中H2SO4既表現了酸性,又表現了氧化性
C.反應④的離子方程式可表示為3SCN-+E3+===E(SCN)3
D.在反應③中若不加稀硫酸可能看到紅褐色沉淀生成
答案 B
解析 M是紅色金屬,則可以確定其為金屬銅,在H2O2作用下與H2SO4反應生成CuSO4,Y遇到KSCN溶液顯紅色,Y中含有Fe3+,則金屬E是鐵,X是FeSO4,經反應③轉化為Fe2(SO4)3,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紅褐色沉淀Fe(OH)3。Fe3+的氧化性比Cu2+的氧化性強,A項正確;在反應①中H2SO4只表現了酸性,H2O2表現了氧化性,B項錯誤;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為2Fe2++H2O2+2H+===2Fe3++2H2O,可見反應過程消耗H+,若在反應中不加稀硫酸,則體系堿性增強,有可能會生成紅褐色的Fe(OH)3沉淀,D項正確。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5分)
16.(11分)有三種金屬單質A、B、C,其中A的焰色試驗為黃色,B、C是常見金屬。三種金屬單質A、B、C能與氣體甲、乙、丙及物質D、E、F、G、H之間有如下轉化關系(圖中有些反應的產物和反應的條件沒有標出)。請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乙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
(2)寫出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金屬A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金屬B與D的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與D溶液反應后的產物在空氣中轉化為H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l2 Fe(OH)3 (2)2Fe2++Cl2===2Fe3++2Cl-
(3)2Na+2H2O===2Na++2OH-+H2↑
(4)2Al+2OH-+6H2O===2[Al(OH)4]-+3H2↑
(5)4Fe(OH)2+O2+2H2O===4Fe(OH)3
白色沉淀迅速變為灰綠色,最后變為紅褐色
解析 金屬A的焰色為黃色,則A為Na,Na與水反應生成H2和NaOH,則甲為H2,D為NaOH;黃綠色氣體為氯氣,和氣體甲反應生成氣體丙,則氣體丙為HCl;金屬B和NaOH溶液反應生成氫氣,則B為Al;紅褐色沉淀H為Fe(OH)3,則溶液G中含有Fe3+,溶液F與氯氣反應生成Fe3+,則溶液F中含有Fe2+;C是常見金屬,能和鹽酸反應得到溶液F,則金屬C為Fe。
17.(11分)鐵是人類較早使用的金屬之一。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鑒別Fe(OH)3膠體和FeCl3溶液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具體實驗操作,結論)。
(2)電子工業用FeCl3溶液腐蝕覆在絕緣板上的銅,制造印刷電路板,請寫出FeCl3溶液與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測定FeCl3腐蝕銅后所得溶液的組成,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取少量待測溶液,滴入KSCN溶液呈紅色,則待測液中含有的金屬陽離子是________。
②溶液組成的測定:取50.0 mL待測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21.525 g白色沉淀。則溶液中c(Cl-)=________ mol·L-1。
③驗證該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正確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填序號)。
A.觀察溶液是否呈淺綠色
B.取適量溶液,滴加AgNO3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再滴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若褪色,證明含有Fe2+
C.試管中加入待測液,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若顯紅色,證明原溶液中含有Fe2+
(4)工程師欲從制造印刷電路板的廢水中回收銅,并獲得FeCl3溶液,設計如下方案:
①濾渣C中物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_。
②加過量D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入F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用一束光照射兩種液體,出現光亮通路的是Fe(OH)3膠體,不出現光亮通路的是FeCl3溶液
(2)Cu+2Fe3+===Cu2++2Fe2+
(3)①Fe3+、Cu2+、Fe2+ ②3 ③B
(4)①Fe、Cu ②Fe+2H+===Fe2++H2↑
③Cl2+2Fe2+=== 2Cl-+2Fe3+
解析 (1)因FeCl3溶液無丁達爾效應,而Fe(OH)3膠體有丁達爾效應,所以鑒別FeCl3溶液和Fe(OH)3膠體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觀察是否產生了丁達爾效應;(2)銅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銅、氯化亞鐵,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2Fe3+===Cu2++2Fe2+;(3)①向FeCl3腐蝕銅后所得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紅色,證明溶液中一定有Fe3+,溶液中還含有腐蝕Cu時生成的Cu2+、Fe2+,所以含有的金屬陽離子是Fe3+、Cu2+、Fe2+;②取50.0 mL待測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21.525 g白色沉淀(AgCl),則n(AgCl)==0.15 mol,根據氯元素守恒,可知n(Cl-)=0.15 mol,則溶液中c(Cl-)==3 mol·L-1;③A項,當溶液中Fe2+濃度較小時,溶液幾乎無色,所以觀察溶液是否呈淺綠色,不能證明;B項,Fe2+和Cl-具有還原性,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向溶液中加入AgNO3不再產生沉淀,可排除Cl-對Fe2+檢驗的干擾;再滴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若褪色,證明含有Fe2+;C項,試管中加入待測液,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若顯紅色,只能證明反應后溶液中含有Fe3+,不能證明原溶液中含有Fe2+。(4)①目標產物是氯化鐵溶液,則金屬A是鐵;濾液B是氯化亞鐵溶液;由于加入的鐵過量,所以濾渣C是鐵和銅的混合物;制取的物質是氯化鐵,則溶解鐵加入的D物質應該是鹽酸,E為氯化亞鐵和鹽酸的混合液,氯化亞鐵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鐵,所以F為氯氣;②C為Fe與Cu的混合物,向C中加入過量鹽酸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H+===Fe2++H2↑;③向E中通入F,Cl2將Fe2+氧化成Fe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Fe2++Cl2=== 2Fe3++2Cl-。
18.(11分)硫酸亞鐵晶體(FeSO4·7H2O)在醫藥上作補血劑。某課外小組測定該補血劑中鐵元素的含量,并檢驗該補血劑是否變質。實驗步驟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向操作①的濾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變為紅色,則該濾液中含有________(填離子符號)。
(2)操作②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③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④中一系列處理的操作步驟:過濾、________、灼燒、________、稱量。
(5)假設實驗中的損耗忽略不計,則每片補血劑含鐵元素的質量為________ g(用含a的代數式表示)。
答案 (1)Fe3+ (2)2Fe2++H2O2+2H+===2Fe3++2H2O
(3)Fe3++3OH-===Fe(OH)3↓[或Fe3++3NH3·H2O===Fe(OH)3↓+3NH] (4)洗滌 冷卻至室溫 (5)0.07a(或及其化簡形式,如)
解析 (2)雙氧水具有氧化性,酸性條件下能將Fe2+氧化為Fe3+,則②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2++H2O2+2H+===2Fe3++2H2O。(3)步驟③是將Fe3+轉化為氫氧化鐵沉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3++3OH-===Fe(OH)3↓或Fe3++3NH3·H2O===Fe(OH)3↓+3NH。(4)步驟④中一系列處理是由氫氧化鐵懸濁液最終轉化為氧化鐵,需要過濾、洗滌氫氧化鐵,然后灼燒生成氧化鐵,冷卻后稱量氧化鐵的質量,即過濾、洗滌、灼燒、冷卻至室溫、稱量。(5)a g氧化鐵中鐵元素的質量即為10 片補血劑中鐵的質量,所以每片補血劑含鐵元素的質量為=0.07a g。
19.(11分)某興趣小組同學為探究黑木耳中含鐵量,進行如下實驗。
已知:ⅰ.黑木耳富含蛋白質、糖類、卵磷脂、鐵及一些還原性物質(如維生素C)等。每100 g黑木耳含鐵量高達185 mg。
ⅱ.紫色的KMnO4溶液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其還原產物是無色的Mn2+。
Ⅰ.為確定黑木耳中含有鐵元素,甲同學設計實驗方案如下。
(1)步驟②得到濾液A的操作是________。
(2)步驟④檢驗Fe3+所用試劑是________溶液。
(3)下列有關上述實驗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填字母)。
a.黑木耳中一定含Fe2+和Fe3+
b.濾液A中一定含Fe2+和Fe3+
c.白色沉淀中一定含Fe(OH)2
Ⅱ.為測定黑木耳中鐵元素的含量,乙同學設計實驗方案如下。
(4)可選做試劑B的物質是________(填字母)。
a.Na b.Zn c.Fe d.Cu
(5)步驟⑦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乙同學實驗操作規范,但測得含鐵量遠大于實際的含量,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過濾 (2)KSCN (3)bc (4)d (5)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紫色褪去 5Fe2++MnO+8H+===5Fe3++Mn2++4H2O (6)黑木耳中還含有其他還原性物質(或黑木耳中還含有維生素C)
解析 (1)不溶性固體和液體的分離可采用過濾的方法,因此步驟②得到濾液A的操作是過濾。(2)一般用KSCN溶液檢驗鐵離子,實驗現象是溶液顯紅色,則步驟④檢驗Fe3+所用試劑是KSCN溶液。(3)根據步驟③中產生藍色沉淀可知濾液A中含有亞鐵離子,則白色沉淀中含有Fe(OH)2,由于白色固體中含有其他還原性物質,故放置數小時不變色;根據步驟④可知濾液A中含有鐵離子,由于在灼燒過程中亞鐵離子可能被氧化為鐵離子,所以黑木耳中不一定含有鐵離子,所以a錯誤,b、c正確。(4)濾液A中含有鐵離子,需要利用還原劑將其轉化為亞鐵離子,且不能再引入鐵元素,也不能干擾亞鐵離子與高錳酸鉀的反應。金屬鈉在溶液中反應生成NaOH,NaOH與鐵離子反應生成沉淀,得不到亞鐵離子,a錯誤;金屬鋅與鐵離子、亞鐵離子和高錳酸鉀均反應,b錯誤;金屬鐵和鐵離子反應生成亞鐵離子,但引入了鐵元素,c錯誤;金屬銅與鐵離子反應生成亞鐵離子和銅離子,且不會影響亞鐵離子與高錳酸鉀的反應,d正確。(5)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與亞鐵離子反應生成鐵離子、錳離子和水,則步驟⑦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紫色褪去,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5Fe2++MnO+8H+===5Fe3++Mn2++4H2O。(6)由于黑木耳中含有其他還原性物質,如維生素C,導致消耗高錳酸鉀溶液的體積增加,所以測得含鐵量遠大于實際的含量。
20.(11分)(2024·遼寧名校聯盟高一月考)鐵和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Ⅰ.制備FeCl3晶體(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氯化鐵(FeCl3)是一種棕色結晶,易升華,極易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潮解。實驗室制備無水氯化鐵并探究氯化鐵性質的相關實驗如下:
(1)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裝置接口的連接順序是a→________→g,G中盛裝的物質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開始應先點燃________(填“A”或“B”)處的酒精燈,當觀察到________時(填現象),再點燃另一處的酒精燈。
Ⅱ.測定鐵鋁合金中鋁的質量分數(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4)鋁和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裝置中導管a的作用除了使分液漏斗中的NaOH溶液能順利滴下以外,另一個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實驗用鐵鋁合金的質量為0.334 g,測得氣體體積為67.2 mL(已轉換成標準狀況),則合金中鋁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該測量結果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反應結束,未恢復至室溫就讀數
B.反應后讀數時,甲側液面低于乙側液面
C.反應產生的氣體沒有被完全排入量氣裝置
D.反應后仰視刻度線讀數
答案 (1)MnO2+4HCl(濃)MnCl2+Cl2↑+2H2O
(2)d→e→h→i→b→c→f 堿石灰 尾氣處理,防止氯氣污染空氣(防止水蒸氣進入裝置B)
(3)A 整套裝置全部充滿黃綠色氣體
(4)2Al+2NaOH+6H2O===2Na[Al(OH)4]+3H2↑
(5)消除加入NaOH溶液排開空氣的體積對測量氫氣體積所帶來的誤差
(6)16.2% BCD
解析 (1)MnO2與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制備氯氣的化學方程式為MnO2+4HCl(濃)MnCl2+Cl2↑+2H2O。(2)根據分析,裝置連接順序為d→e→h→i→b→c→f;D中盛放堿石灰,可防止H2O蒸氣進入裝置B,同時可以處理尾氣。(3)實驗開始先點燃A處的酒精燈,將裝置中的空氣排除后,再點燃B處的酒精燈,此時整個裝置中都充滿了黃綠色的氣體。(4)鋁和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l+2NaOH+6H2O===2Na[Al(OH)4]+3H2↑。(5)由于滴加入錐形瓶的NaOH溶液體積等于進入分液漏斗的氣體的體積,從而消除加入NaOH溶液排開空氣的體積對測量氫氣體積所帶來的誤差。(6)標況下產生H2的體積為67.2 mL,即0.003 mol,則Al的物質的量為0.002 mol,即0.054 g,合金中鋁的質量分數為×100%≈16.2%;A.未恢復至室溫就讀數,則測得H2體積偏大,鋁的質量分數偏大;B.甲側液面低于乙側液面,甲側氣體壓強大,則測得H2體積偏小,鋁的質量分數偏小;C.反應產生的氣體沒有被完全排入量氣裝置,則測得H2體積偏小,鋁的質量分數偏小;D.反應后仰視刻度線讀數,則測得H2體積偏小,鋁的質量分數偏小,則B、C、D正確。(共50張PPT)
章末測評驗收卷(三)
第三章 鐵 金屬材料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45分)
1.(2024 ·棗莊高一期中)下列圖或表中,表示正確的是(  )
C
A.地殼中元素含量順序 B.金屬的性質 C.物質的分類 D.氧的“價—類”二維圖
解析 地殼中元素含量順序為氧、硅、鋁、鐵、鈣、鈉、鉀等,故A錯誤;不活潑的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不反應,金屬單質與氧氣反應生成金屬氧化物,故B錯誤;分散系屬于混合物,混合物與純凈物都是物質中的一種,故C正確;過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氧氣,不屬于堿性氧化物,故D錯誤。
2.下列有關鋁及其氧化物與強堿溶液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都有氫氣生成
B.都生成鹽和H2O
C.反應后鋁元素主要以[Al(OH)4]-形式存在
D.反應后鋁元素主要以Al3+的形式存在
解析 A.Al2O3與強堿溶液反應沒有H2生成,故A錯誤;B.Al與強堿溶液反應沒有H2O生成,故B錯誤;C.強堿性條件下,反應后鋁元素主要以[Al(OH)4]-形式存在,故C正確;D.Al、Al2O3與強堿反應生成四羥基合鋁酸鹽,故D錯誤。
C
3.下列鐵單質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
A.Fe2O3能與酸反應,可用作紅色顏料
B.K2FeO4具有強氧化性,可用于水體的消毒
C.FeSO4具有還原性,可用作補血劑
D.鐵粉具有磁性,可用作食品袋內的抗氧化劑
解析 A項,Fe2O3可用作紅色顏料是因為氧化鐵為紅棕色粉末,不是因為能與酸反應;B項,K2FeO4中的鐵為+6價,具有強氧化性,可用于水體的消毒;C項,亞鐵離子與身體內的血紅蛋白結合,從而改善貧血的癥狀,不是因為其具有還原性;D項,鐵粉具有還原性,可用作食品袋內的抗氧化劑。
B
4.把過量鐵屑加入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應結束后,稱得剩余固體的質量與所加鐵屑的質量相等。則原溶液中FeCl3與CuCl2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
A.7∶2 B.3∶2 C.2∶3 D.2∶7
D
5.合金相對于純金屬制成的金屬材料來說優點是(  )
①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屬的大
②一般合金熔點比它的各成分金屬的更低
③改變原料的配比,改變生成合金的條件,可得到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
④合金比純金屬的應用范圍更廣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解析 ①與組成合金的純金屬相比,一般合金的硬度更大;②合金為混合物,熔點比它的各成分金屬的熔點低;③不同的合金具有不同的性能,改變原料的配比、改變生成合金的條件,得到不同性能的合金;④合金一般比成分金屬熔點低,硬度大,具有更好的機械加工性能,故應用范圍更廣泛。
A
6.對實驗Ⅰ~Ⅳ的實驗操作現象判斷正確的是(  )
A.實驗Ⅰ:制得Fe(OH)3膠體,產生紅褐色沉淀
B.實驗Ⅱ:溶液顏色變紅
C.實驗Ⅲ:放出大量氣體
D.實驗Ⅳ:銅片表面有黑色固體生成
C
解析 A.沸水中滴入氯化鐵飽和溶液繼續煮沸至出現紅褐色液體制得氫氧化鐵膠體,不會產生紅褐色沉淀,故A錯誤;B.亞鐵離子不與硫氰化鉀溶液反應,遇硫氰化鉀溶液不會出現紅色,故B錯誤;C.向鋁粉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發生的反應為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四羥基合鋁酸鈉和氫氣,反應中鋁粉溶解,放出大量氣體,故C正確;D.硫酸鐵溶液與銅反應生成硫酸銅和硫酸亞鐵,不會有黑色固體生成,故D錯誤。
7.下列除雜方案錯誤的是(  )
D
選項 被提純的物質 雜質 除雜試劑
A FeCl3溶液 Fe2+ H2O2
B FeSO4溶液 Cu2+ 鐵粉
C NaHCO3溶液 Na2CO3 CO2氣體
D KNO3溶液 KOH 加入FeCl3溶液
解析 Fe2+具有還原性,加入H2O2,可以將Fe2+氧化為Fe3+,而且H2O2的還原產物為水,不會引入新雜質,故A正確;鐵的還原性比銅強,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鐵粉,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過濾后得到銅和鐵粉的混合物,濾液為純凈的硫酸亞鐵溶液,故B正確;碳酸鈉溶液與足量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氫鈉,能夠除去雜質且不引入新雜質,故C正確;除去KNO3溶液中的KOH,加入FeCl3溶液,雖然能生成Fe(OH)3沉淀除去OH-,但引入了新雜質Cl-,故D錯誤。
8.如圖是物質間發生化學反應的顏色變化,下表選項中的物質對應正確的是(  )
C
選項 M N P Q
A NH3·H2O Ba(OH)2 銅 KSCN
B Na BaCl2 FeO KSCN
C NaOH Ba(NO3)2 鋅粉 KSCN
D Na2O2 MgCl2 Fe KSCN
解析 Ba(OH)2與Fe2(SO4)3反應得到的是Fe(OH)3與BaSO4的混合物,沉淀不是白色的,A項錯誤;FeO不能還原Fe3+,B項錯誤;MgCl2與Fe2(SO4)3不反應,D項錯誤。
9.已知反應①Al(OH)3+NaOH===Na[Al(OH)4];反應②2Na[Al(OH)4]+CO2===2H3AlO3↓+Na2CO3+H2O。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根據反應①判斷,Al(OH)3是一元酸
B.反應②說明,酸性:H2CO3>H3AlO3
C.Al(OH)3是一元堿
D.向Na[Al(OH)4]溶液中滴加鹽酸先產生沉淀后沉淀溶解
C
解析 Al(OH)3+NaOH===Na[Al(OH)4],反應過程分析,反應①Al(OH)3與NaOH反應生成正鹽和H2O,氫氧化鋁為一元弱酸,故A正確;酸性強的可以制備酸性弱的酸,反應②2Na[Al(OH)4]+CO2===2H3AlO3↓+Na2CO3+H2O,說明碳酸酸性大于H3AlO3,故B正確;Al(OH)3能分步電離出三個氫氧根離子,Al(OH)3+3HCl===AlCl3+3H2O,說明氫氧化鋁是三元弱堿,故C錯誤;向Na[Al(OH)4]溶液中滴加鹽酸至過量,先生成氫氧化鋁沉淀:Na[Al(OH)4]+HCl===NaCl+Al(OH)3↓+H2O,當鹽酸過量后沉淀溶解:Al(OH)3+3HCl===AlCl3+3H2O,故D正確。
10.類比法是研究物質性質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預測許多物質的性質。但類比是相對的,不能違背客觀事實。下列有關類比推測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已知Fe與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推測Cu和S可直接化合生成CuS
B.已知Fe與CuSO4溶液反應,推測Fe與AgNO3溶液也能反應
C.已知Cu與Cl2能直接化合生成CuCl2,推測Fe與Cl2可直接化合生成FeCl2
D.已知Al能與O2生成致密氧化膜保護金屬,推測Fe也與O2生成氧化膜保護金屬
B
解析 已知Fe與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而Cu與S可直接化合生成Cu2S,推測不合理,故A錯誤;鐵的還原性強于銅和銀,所以已知Fe與CuSO4溶液反應,推測Fe與AgNO3溶液也能反應,推測合理,故B正確;氯氣氧化性強,與變價金屬反應生成最高價氯化物,所以鐵與氯氣反應產物為氯化鐵,推測不合理,故C錯誤;表面在空氣中鐵和氧氣生成的是鐵銹,不是致密的氧化膜,不能保護鐵金屬,推測不合理,故D錯誤。
11.將銅6.4 g、鋁2.7 g、鐵5.6 g三種金屬組成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稀鹽酸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固體9.2 g。則共產生氫氣的質量為(  )
A.0.2 g B.0.4 g C.0.5 g D.0.7 g
B
12.A、B、C三種物質中均含有同一種元素M,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A為一種金屬單質,其產量直接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反應①②③均為化合反應,反應④為置換反應。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①中所加試劑可能是氯氣
B.③中需要加具有氧化性的試劑
C.④中所加試劑可能為銅或鋅等
D.元素M在②中發生的價態變化也能通過加碘化鉀溶液實現
C
解析 根據轉化關系可確定A為變價金屬,應為Fe,反應④為置換反應,B為氯化鐵,C為氯化亞鐵。反應①中加入氯氣能實現,A正確;反應③中鐵元素由+2價變為+3價,需要加具有氧化性的試劑,B正確;④為置換反應,所加試劑可為CuCl2溶液等,C錯誤;Fe3+可以與I-反應生成Fe2+和I2,D正確。
13.有一固體含Na2CO3、FeSO4、CuCl2中的一種或幾種。現進行如下實驗:
①向固體混合物中加水并不斷攪拌,固體完全溶解;
②向溶液中加入過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鐵粉變少,同時有紅色物質析出,過濾;
③向所得濾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過量,開始時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很快變為灰綠色,最終變為紅褐色。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固體中一定有CuCl2 B.原固體中一定有FeSO4
C.原固體中可能有Na2CO3 D.實驗③中只有復分解反應
A
解析 ①向固體混合物中加水并不斷攪拌,固體完全溶解,因為碳酸根離子可以和銅離子以及二價鐵離子反應生成沉淀,則Na2CO3與FeSO4、CuCl2不能同時存在;②向溶液中加入過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鐵粉變少,同時有紅色物質析出,則固體中一定含有氯化銅,一定沒有Na2CO3,加入鐵粉發生反應,Fe+CuCl2===FeCl2+Cu;③向所得濾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過量,開始時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很快變為灰綠色,最終變為紅褐色,則說明②的濾液中含有二價鐵,但是由于②中反應引入了二價鐵,則不能判斷原固體中是否含有硫酸亞鐵,即硫酸亞鐵可能存在。A項,原固體中一定含有氯化銅; B項,原固體中不一定含有硫酸亞鐵; C項,原固體中不含有碳酸鈉; D項,實驗③中的反應,FeCl2+2NaOH===Fe(OH)2↓+2NaCl,這個是復分解反應,4Fe(OH)2+O2+2H2O===4Fe(OH)3,這個反應是化合反應。
14.工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回收再利用,可以更大限度地發揮原材料的價值。下圖是工業生產納米磁性氧化鐵的流程:
D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用Na2CO3溶液浸泡是為了除去廢鐵屑表面的油污
B.若生產中不通入N2,暴露在空氣中生產,將不能得到高純度產品
C.加適量的H2O2是為了將部分Fe2+氧化為Fe3+,涉及反應:H2O2+2Fe2++2H+ ===2Fe3++2H2O
D.溶液A中Fe2+和Fe3+的濃度比為1∶1
解析 用Na2CO3溶液浸泡廢鐵屑是為了除去廢鐵屑表面的油污,故A正確;若生產中不通入N2,暴露在空氣中生產,Fe2+被氧氣氧化為Fe3+,不能得到高純度產品,故B正確;四氧化三鐵中含有+2價和+3價的鐵,H2O2具有氧化性,加適量的H2O2是為了將部分Fe2+氧化為Fe3+,涉及反應:H2O2+2Fe2++2H+===2Fe3++2H2O,故C正確;四氧化三鐵中+2價和+3價的鐵物質的量比為1∶2,所以溶液A中Fe2+和Fe3+的濃度比為1∶2,故D錯誤。
15.根據如下框圖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E3+的氧化性比M2+的氧化性強
B.在反應①中H2SO4既表現了酸性,又表現了氧化性
C.反應④的離子方程式可表示為3SCN-+E3+===E(SCN)3
D.在反應③中若不加稀硫酸可能看到紅褐色沉淀生成
B
解析 M是紅色金屬,則可以確定其為金屬銅,在H2O2作用下與H2SO4反應生成CuSO4,Y遇到KSCN溶液顯紅色,Y中含有Fe3+,則金屬E是鐵,X是FeSO4,經反應③轉化為Fe2(SO4)3,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紅褐色沉淀Fe(OH)3。Fe3+的氧化性比Cu2+的氧化性強,A項正確;在反應①中H2SO4只表現了酸性,H2O2表現了氧化性,B項錯誤;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為2Fe2++H2O2+2H+===2Fe3++2H2O,可見反應過程消耗H+,若在反應中不加稀硫酸,則體系堿性增強,有可能會生成紅褐色的Fe(OH)3沉淀,D項正確。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5分)
16.(11分)有三種金屬單質A、B、C,其中A的焰色試驗為黃色,B、C是常見金屬。三種金屬單質A、B、C能與氣體甲、乙、丙及物質D、E、F、G、H之間有如下轉化關系(圖中有些反應的產物和反應的條件沒有標出)。請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乙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
(2)寫出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金屬A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金屬B與D的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與D溶液反應后的產物在空氣中轉化為H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2
Fe(OH)3
2Fe2++Cl2===2Fe3++2Cl-
2Na+2H2O===2Na++2OH-+H2↑
2Al+2OH-+6H2O===2[Al(OH)4]-+3H2↑
4Fe(OH)2+O2+2H2O===4Fe(OH)3
白色沉淀迅速變為灰綠色,最后變為紅褐色
解析 金屬A的焰色為黃色,則A為Na,Na與水反應生成H2和NaOH,則甲為H2,D為NaOH;黃綠色氣體為氯氣,和氣體甲反應生成氣體丙,則氣體丙為HCl;金屬B和NaOH溶液反應生成氫氣,則B為Al;紅褐色沉淀H為Fe(OH)3,則溶液G中含有Fe3+,溶液F與氯氣反應生成Fe3+,則溶液F中含有Fe2+;C是常見金屬,能和鹽酸反應得到溶液F,則金屬C為Fe。
17.(11分)鐵是人類較早使用的金屬之一。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鑒別Fe(OH)3膠體和FeCl3溶液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具體實驗操作,結論)。
(2)電子工業用FeCl3溶液腐蝕覆在絕緣板上的銅,制造印刷電路板,請寫出FeCl3溶液與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束光照射兩種液體,出現光亮通路的是Fe(OH)3膠體,不出現光亮通路的是FeCl3溶液
Cu+2Fe3+===Cu2++2Fe2+
解析 (1)因FeCl3溶液無丁達爾效應,而Fe(OH)3膠體有丁達爾效應,所以鑒別FeCl3溶液和Fe(OH)3膠體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觀察是否產生了丁達爾效應;(2)銅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銅、氯化亞鐵,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2Fe3+===Cu2++2Fe2+;
(3)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測定FeCl3腐蝕銅后所得溶液的組成,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取少量待測溶液,滴入KSCN溶液呈紅色,則待測液中含有的金屬陽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溶液組成的測定:取50.0 mL待測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21.525 g白色沉淀。則溶液中c(Cl-)=________ mol·L-1。
③驗證該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正確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填序號)。
A.觀察溶液是否呈淺綠色
B.取適量溶液,滴加AgNO3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再滴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若褪色,證明含有Fe2+
C.試管中加入待測液,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若顯紅色,證明原溶液中含有Fe2+
Fe3+、Cu2+、Fe2+
3
B
(4)工程師欲從制造印刷電路板的廢水中回收銅,并獲得FeCl3溶液,設計如下方案:
①濾渣C中物質的化學式為________。
②加過量D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入F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u
Fe+2H+===Fe2++H2↑
Cl2+2Fe2+=== 2Cl-+2Fe3+
解析 (4)①目標產物是氯化鐵溶液,則金屬A是鐵;濾液B是氯化亞鐵溶液;由于加入的鐵過量,所以濾渣C是鐵和銅的混合物;制取的物質是氯化鐵,則溶解鐵加入的D物質應該是鹽酸,E為氯化亞鐵和鹽酸的混合液,氯化亞鐵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鐵,所以F為氯氣;②C為Fe與Cu的混合物,向C中加入過量鹽酸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H+===Fe2++H2↑;③向E中通入F,Cl2將Fe2+氧化成Fe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Fe2++Cl2=== 2Fe3++2Cl-。
18.(11分)硫酸亞鐵晶體(FeSO4·7H2O)在醫藥上作補血劑。某課外小組測定該補血劑中鐵元素的含量,并檢驗該補血劑是否變質。實驗步驟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向操作①的濾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變為紅色,則該濾液中含有________(填離子符號)。
(2)操作②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③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④中一系列處理的操作步驟:過濾、______、灼燒、__________、稱量。
(5)假設實驗中的損耗忽略不計,則每片補血劑含鐵元素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用含a的代數式表示)。
Fe3+
2Fe2++H2O2+2H+===2Fe3++2H2O
洗滌
冷卻至室溫
19.(11分)某興趣小組同學為探究黑木耳中含鐵量,進行如下實驗。
已知:ⅰ.黑木耳富含蛋白質、糖類、卵磷脂、鐵及一些還原性物質(如維生素C)等。每100 g黑木耳含鐵量高達185 mg。
ⅱ.紫色的KMnO4溶液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其還原產物是無色的Mn2+。
Ⅰ.為確定黑木耳中含有鐵元素,甲同學設計實驗方案如下。
(1)步驟②得到濾液A的操作是________。
(2)步驟④檢驗Fe3+所用試劑是________溶液。
(3)下列有關上述實驗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填字母)。
a.黑木耳中一定含Fe2+和Fe3+
b.濾液A中一定含Fe2+和Fe3+
c.白色沉淀中一定含Fe(OH)2
過濾
KSCN
bc
解析 (1)不溶性固體和液體的分離可采用過濾的方法,因此步驟②得到濾液A的操作是過濾。(2)一般用KSCN溶液檢驗鐵離子,實驗現象是溶液顯紅色,則步驟④檢驗Fe3+所用試劑是KSCN溶液。(3)根據步驟③中產生藍色沉淀可知濾液A中含有亞鐵離子,則白色沉淀中含有Fe(OH)2,由于白色固體中含有其他還原性物質,故放置數小時不變色;根據步驟④可知濾液A中含有鐵離子,由于在灼燒過程中亞鐵離子可能被氧化為鐵離子,所以黑木耳中不一定含有鐵離子,所以a錯誤,b、c正確。
d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紫色褪去
黑木耳中還含有其他還原性物質(或黑木耳中還含有維生素C)
20.(11分)(2024·遼寧名校聯盟高一月考)鐵和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Ⅰ.制備FeCl3晶體(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氯化鐵(FeCl3)是一種棕色結晶,易升華,極易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潮解。實驗室制備無水氯化鐵并探究氯化鐵性質的相關實驗如下:
(1)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裝置接口的連接順序是a→___________________→g,G中盛裝的物質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開始應先點燃________(填“A”或“B”)處的酒精燈,當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填現象),再點燃另一處的酒精燈。
d→e→h→i→b→c→f
堿石灰
尾氣處理,防止氯氣污染空氣(防止水蒸氣進入裝置B)
A
整套裝置全部充滿黃綠色氣體
Ⅱ.測定鐵鋁合金中鋁的質量分數(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4)鋁和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裝置中導管a的作用除了使分液漏斗中的NaOH
溶液能順利滴下以外,另一個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l+2NaOH+6H2O===2Na[Al(OH)4]+3H2↑
消除加入NaOH溶液排開空氣的體積對測量氫氣體積所帶來的誤差
解析 (4)鋁和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l+2NaOH+6H2O===2Na[Al(OH)4]+3H2↑。(5)由于滴加入錐形瓶的NaOH溶液體積等于進入分液漏斗的氣體的體積,從而消除加入NaOH溶液排開空氣的體積對測量氫氣體積所帶來的誤差。 
(6)若實驗用鐵鋁合金的質量為0.334 g,測得氣體體積為67.2 mL(已轉換成標準狀況),則合金中鋁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該測量結果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反應結束,未恢復至室溫就讀數
B.反應后讀數時,甲側液面低于乙側液面
C.反應產生的氣體沒有被完全排入量氣裝置
D.反應后仰視刻度線讀數
16.2%
BC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邢台市| 宜章县| 教育| 班玛县| 庆城县| 临澧县| 闻喜县| 平邑县| 罗江县| 文山县| 习水县| 江油市| 高要市| 诸城市| 栖霞市| 亳州市| 镇安县| 宁阳县| 曲周县| 若尔盖县| 砀山县| 读书| 团风县| 铜山县| 上思县| 祥云县| 克拉玛依市| 桑日县| 澄迈县| 赤水市| 丰都县| 九龙坡区| 南溪县| 登封市| 常州市| 商洛市| 抚松县| 东阿县| 西乡县| 锡林浩特市| 三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