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二章 章末整合 重點突破(課件 教案 學案,共3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二章 章末整合 重點突破(課件 教案 學案,共3份)

資源簡介

綜合課時2 章末整合 重點突破
學習目標 1.掌握鈉、鈉的氧化物、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了解鈉及其化合物的轉化。2.了解氯氣、氯水和漂白粉的性質,掌握氯及其化合物的轉化。3.掌握物質的量與各物理量之間的轉化,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一、鈉及其化合物
1.鈉及其化合物的知識脈絡
2.鈉及其化合物的轉化
完成下列序號表示的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
①2Na+2H2O===2Na++2OH-+H2↑,
④Na2CO3+CO2+H2O===2NaHCO3,
⑤NaHCO3+NaOH===Na2CO3+H2O,
⑧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4Na+O2===2Na2O,
2Na+O2Na2O2,
2Na2O2+2H2O===4Na++4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1.“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完成萬米深潛海試,標志著我國在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Na2O2可作載人潛水器供氧劑,下列關于Na2O2說法正確的是(  )
A.為白色粉末
B.與H2O發生化合反應
C.與CO2反應有O2生成
D.可在常溫下由Na與O2反應制得
答案 C
解析 Na2O2是淡黃色,故A錯誤; 化合反應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不是化合物反應,故B錯誤; 過氧化鈉與CO2反應生成O2和碳酸鈉,故C正確; 常溫下鈉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鈉,鈉與氧氣加熱生成過氧化鈉,故D錯誤。
2.下列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
A.Na有還原性,可用于制造高壓鈉燈
B.Na2O2有漂白性,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劑
C.Na2CO3溶液有堿性,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D.NaHCO3受熱易分解,可用于焙制糕點
答案 D
解析 高壓鈉燈發出的黃光射程遠,透霧力強,將鈉應用于電光源上,與還原性無關,A錯誤;Na2O2與水或二氧化碳反應均能生成氧氣,故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劑,與漂白性無關,B錯誤;Na2CO3溶液有堿性,但堿性較強,不宜用于治療胃酸過多,C錯誤;NaHCO3受熱易分解產生氣體,可用于焙制糕點,D正確。
3.以不同類別物質間的轉化為線索,認識鈉及其化合物。鈉及其化合物的部分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反應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質
B.反應④說明NaHCO3的穩定性不如Na2CO3
C.圖中既能與某些酸反應又能與某些堿反應的鈉鹽只有NaHCO3
D.上述轉化中涉及的反應類型有分解反應、化合反應、置換反應等
答案 C
解析 與堿反應生成鹽與水的氧化物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則反應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質,故A正確; 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則反應④說明Na2CO3的穩定性強于NaHCO3,故B正確; 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碳酸鈉能與鹽酸反應,所以圖中既能與某些酸反應又能與某些堿反應的鈉鹽還有Na2CO3,故C錯誤; ④是分解反應、①是化合反應、②是置換反應,則上述轉化中發生的反應有分解反應、化合反應、置換反應,故D正確。
二、氯及其化合物
1.氯及其化合物的知識體系
2.氯水的成分及性質
(1)成分與性質
(2)幾點注意
①氯水中因HClO見光分解,隨著HClO的消耗,最后成為鹽酸,故久置氯水酸性增強,無漂白性。因此,氯水要現用現配。
②Cl2盡管有較強的氧化性,但沒有漂白性,氯水具有漂白性是因為Cl2與水反應生成了具有強氧化性的HClO。
③ClO-與Fe2+、I-、S2-、HS-、SO等在水中因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
④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的比較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分類 純凈物 混合物 混合物
顏色 黃綠色 淺黃綠色 無色
性質 氧化性 酸性、氧化性、漂白性 酸性
粒子 種類 Cl2 Cl2、HClO、H2O、H+、 Cl-、ClO-、OH- H2O、H+、 Cl-、OH-
⑤氯水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藍色石蕊試紙、pH試紙等先變紅后褪色。不能用pH試紙測定氯水的pH。
1.某地化工廠的貯氯罐意外發生泄漏,下列關于安全處理措施不正確的是(  )
A.緊急組織群眾沿逆風方向疏散
B.消防隊員向貯氯罐周圍空氣中噴灑稀NaOH溶液
C.處在該環境中的群眾,應用浸有稀氨水的毛巾捂住鼻子,趴在低洼處等待救援
D.處在該環境中的群眾,應用浸有一定濃度NaHCO3的毛巾捂住鼻子,向高處轉移
答案 C
解析 稀氨水揮發出的NH3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氯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應往高處轉移,則C符合題意。
2.氯水中存在多種分子和離子,它們在不同的反應中表現出不同的性質。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加入有色布條,片刻后有色布條褪色,說明有Cl2存在
B.溶液呈淺黃綠色,且有刺激性氣味,說明有HClO存在
C.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說明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的淺黃綠色消失,說明有HClO存在
答案 C
解析 A項,氯水能使有色布條褪色是因為氯水中含有的HClO具有強氧化性;B項,溶液呈淺黃綠色,且有刺激性氣味,說明有Cl2存在;D項,因Cl2、HCl和HClO均能與NaOH溶液反應,所以加入NaOH溶液時氯水顏色消失不能說明其中有HClO存在。
3.二氧化氯(ClO2)是一種黃綠色易溶于水的氣體,常用于飲用水消毒。下列有關ClO2的制備與殺菌的說法不合理的是(  )
A.NaClO2在酸性條件下歧化生成ClO2和NaCl,則n(氧化劑)∶n(還原劑)=1∶4
B.ClO2在強堿性環境中使用失效,可能的原因是2ClO2+2OH-===ClO+ClO+H2O
C.不可用飽和食鹽水除去ClO2中的NH3
D.等物質的量的Cl2殺菌效果比ClO2強
答案 D
解析 A項,酸性條件下ClO發生歧化反應,生成Cl-和ClO2,可寫出方程式:4H++5ClO===Cl-+4ClO2↑+2H2O,顯然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4,正確;B項,方程式符合歧化反應化合價的變化,正確;C項,ClO2易溶于水,不能用飽和食鹽水除雜,正確;D項,等物質的量的ClO2作氧化劑時得電子數比Cl2得電子數多,錯誤。
三、物質的量
1.物質的量知識脈絡
2.以物質的量為核心的各個化學計量之間的關系
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S的摩爾質量是32 g·mol-1
B.1 mol O2的體積一定是22.4 L
C.1 mol N2中含有的分子數約為6.02×1023
D.1 L 1 mol·L-1 NaCl溶液中含有1 mol Na+
答案 B
解析 S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2,故S的摩爾質量為32 g/mol,故A正確;題目未給標準狀況,無法使用22.4 L/mol計算氣體體積,故B錯誤;1 mol N2中含有的分子數約為1 mol×6.02×1023/mol=6.02×1023,故C正確;1 L 1 mol·L-1 NaCl溶液中含有鈉離子的物質的量為1 L×1 mol/L×1=1 mol,故D正確。
2.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2 mol H2O的摩爾質量為36 g·mol-1
B.標準狀況下,0.5 mol SO3的體積為11.2 L
C.46 g Na與氧氣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2NA
D.將4.0 g NaOH固體溶于1 L水中,所得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1 mol·L-1
答案 C
解析 2 mol H2O的摩爾質量為18 g·mol-1,故A錯誤; 標況下三氧化硫不是氣體,不能使用氣體摩爾體積計算其物質的量,故B錯誤; 鈉與氧氣反應生成+1價鈉離子,46 g Na物質的量為=2 mol,與氧氣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2NA,故C正確; 將4.0 g NaOH固體溶于1 L水中,溶液體積大于1 L,所得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小于0.1 mol·L-1,故D錯誤。
3.下列有關物質的量及相關物理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CO的摩爾質量是60
B.18 g H2O約含有6.02×1023個水分子
C.常溫常壓下1 mol H2與Cl2的混合氣體體積約為22.4 L
D.將1 mol NaOH固體溶于1 L水中,可配成1 mol/L NaOH溶液
答案 B
解析 CO的摩爾質量為60 g/mol,故A錯誤; 18 g H2O約含有水分子個數為×6.02×1023mol-1=6.02×1023個,故B正確; 常溫常壓下Vm不等于22.4 L/mol,常溫常壓下1 mol H2與Cl2的混合氣體體積不等于22.4 L,故C錯誤; 將1 mol NaOH固體溶于1 L水中,溶液體積大于1 L,物質的量濃度小于1 mol/L,故D錯誤。綜合課時2 章末整合 重點突破
學習目標 1.掌握鈉、鈉的氧化物、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了解鈉及其化合物的轉化。2.了解氯氣、氯水和漂白粉的性質,掌握氯及其化合物的轉化。3.掌握物質的量與各物理量之間的轉化,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一、鈉及其化合物
                
1.鈉及其化合物的知識脈絡
2.鈉及其化合物的轉化
完成下列序號表示的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
①              ,
④              ,
⑤              ,
⑧             
              ,
12              ,
13              ,
152Na2O2+2H2O===4Na++4OH-+O2↑,
162Na2O2+2CO2===2Na2CO3+O2。
1.“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完成萬米深潛海試,標志著我國在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Na2O2可作載人潛水器供氧劑,下列關于Na2O2說法正確的是 (  )
A.為白色粉末
B.與H2O發生化合反應
C.與CO2反應有O2生成
D.可在常溫下由Na與O2反應制得
2.下列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  )
A.Na有還原性,可用于制造高壓鈉燈
B.Na2O2有漂白性,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劑
C.Na2CO3溶液有堿性,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D.NaHCO3受熱易分解,可用于焙制糕點
3.以不同類別物質間的轉化為線索,認識鈉及其化合物。鈉及其化合物的部分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
A.反應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質
B.反應④說明NaHCO3的穩定性不如Na2CO3
C.圖中既能與某些酸反應又能與某些堿反應的鈉鹽只有NaHCO3
D.上述轉化中涉及的反應類型有分解反應、化合反應、置換反應等
二、氯及其化合物
                
1.氯及其化合物的知識體系
2.氯水的成分及性質
(1)成分與性質
(2)幾點注意
①氯水中因HClO見光分解,隨著HClO的消耗,最后成為鹽酸,故久置氯水酸性增強,無漂白性。因此,氯水要現用現配。
②Cl2盡管有較強的氧化性,但沒有漂白性,氯水具有漂白性是因為Cl2與水反應生成了具有強氧化性的HClO。
③ClO-與Fe2+、I-、S2-、HS-、S等在水中因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
④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的比較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分類 純凈物 混合物 混合物
顏色 黃綠色 淺黃綠色 無色
性質 氧化性 酸性、氧化性、漂白性 酸性
粒子 種類 Cl2 Cl2、HClO、H2O、H+、 Cl-、ClO-、OH- H2O、H+、 Cl-、OH-
⑤氯水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藍色石蕊試紙、pH試紙等先變紅后褪色。不能用pH試紙測定氯水的pH。
1.某地化工廠的貯氯罐意外發生泄漏,下列關于安全處理措施不正確的是 (  )
A.緊急組織群眾沿逆風方向疏散
B.消防隊員向貯氯罐周圍空氣中噴灑稀NaOH溶液
C.處在該環境中的群眾,應用浸有稀氨水的毛巾捂住鼻子,趴在低洼處等待救援
D.處在該環境中的群眾,應用浸有一定濃度NaHCO3的毛巾捂住鼻子,向高處轉移
2.氯水中存在多種分子和離子,它們在不同的反應中表現出不同的性質。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
A.加入有色布條,片刻后有色布條褪色,說明有Cl2存在
B.溶液呈淺黃綠色,且有刺激性氣味,說明有HClO存在
C.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說明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的淺黃綠色消失,說明有HClO存在
3.二氧化氯(ClO2)是一種黃綠色易溶于水的氣體,常用于飲用水消毒。下列有關ClO2的制備與殺菌的說法不合理的是 (  )
A.NaClO2在酸性條件下歧化生成ClO2和NaCl,則n(氧化劑)∶n(還原劑)=1∶4
B.ClO2在強堿性環境中使用失效,可能的原因是2ClO2+2OH-===Cl+Cl+H2O
C.不可用飽和食鹽水除去ClO2中的NH3
D.等物質的量的Cl2殺菌效果比ClO2強
三、物質的量
                
1.物質的量知識脈絡
2.以物質的量為核心的各個化學計量之間的關系
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S的摩爾質量是32 g·mol-1
B.1 mol O2的體積一定是22.4 L
C.1 mol N2中含有的分子數約為6.02×1023
D.1 L 1 mol·L-1 NaCl溶液中含有1 mol Na+
2.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2 mol H2O的摩爾質量為36 g·mol-1
B.標準狀況下,0.5 mol SO3的體積為11.2 L
C.46 g Na與氧氣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2NA
D.將4.0 g NaOH固體溶于1 L水中,所得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1 mol·L-1
3.下列有關物質的量及相關物理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C的摩爾質量是60
B.18 g H2O約含有6.02×1023個水分子
C.常溫常壓下1 mol H2與Cl2的混合氣體體積約為22.4 L
D.將1 mol NaOH固體溶于1 L水中,可配成1 mol/L NaOH溶液
:課后完成 學考真題體驗(二)
章末測評驗收卷(二)(共28張PPT)
綜合課時  章末整合 重點突破
2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鈉和氯
1.掌握鈉、鈉的氧化物、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了解鈉及其化合物的轉化。2.了解氯氣、氯水和漂白粉的性質,掌握氯及其化合物的轉化。3.掌握物質的量與各物理量之間的轉化,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
學習目標
一、鈉及其化合物
二、氯及其化合物


CONTENTS
三、物質的量
一、鈉及其化合物
對點訓練
1.鈉及其化合物的知識脈絡
2.鈉及其化合物的轉化
完成下列序號表示的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O2+2H2O===4Na++4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H2O===2Na++2OH-+H2↑
Na2CO3+CO2+H2O===2NaHCO3
NaHCO3+NaOH===Na2CO3+H2O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4Na+O2===2Na2O
1.“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完成萬米深潛海試,標志著我國在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Na2O2可作載人潛水器供氧劑,下列關于Na2O2說法正確的是(  )
A.為白色粉末 B.與H2O發生化合反應
C.與CO2反應有O2生成 D.可在常溫下由Na與O2反應制得
解析 Na2O2是淡黃色,故A錯誤; 化合反應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反應生成一種物質,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不是化合物反應,故B錯誤; 過氧化鈉與CO2反應生成O2和碳酸鈉,故C正確; 常溫下鈉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鈉,鈉與氧氣加熱生成過氧化鈉,故D錯誤。
C
2.下列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
A.Na有還原性,可用于制造高壓鈉燈
B.Na2O2有漂白性,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劑
C.Na2CO3溶液有堿性,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D.NaHCO3受熱易分解,可用于焙制糕點
解析 高壓鈉燈發出的黃光射程遠,透霧力強,將鈉應用于電光源上,與還原性無關,A錯誤;Na2O2與水或二氧化碳反應均能生成氧氣,故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劑,與漂白性無關,B錯誤;Na2CO3溶液有堿性,但堿性較強,不宜用于治療胃酸過多,C錯誤;NaHCO3受熱易分解產生氣體,可用于焙制糕點,D正確。
D
3.以不同類別物質間的轉化為線索,認識鈉及其化合物。鈉及其化合物的部分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反應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質
B.反應④說明NaHCO3的穩定性不如Na2CO3
C.圖中既能與某些酸反應又能與某些堿反應的鈉鹽只有NaHCO3
D.上述轉化中涉及的反應類型有分解反應、化合反應、置換反應等
C
解析 與堿反應生成鹽與水的氧化物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則反應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質,故A正確; 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則反應④說明Na2CO3的穩定性強于NaHCO3,故B正確; 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碳酸鈉能與鹽酸反應,所以圖中既能與某些酸反應又能與某些堿反應的鈉鹽還有Na2CO3,故C錯誤; ④是分解反應、①是化合反應、②是置換反應,則上述轉化中發生的反應有分解反應、化合反應、置換反應,故D正確。
二、氯及其化合物
對點訓練
1.氯及其化合物的知識體系
2.氯水的成分及性質
(1)成分與性質
④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的比較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分類 純凈物 混合物 混合物
顏色 黃綠色 淺黃綠色 無色
性質 氧化性 酸性、氧化性、漂白性 酸性
粒子 種類 Cl2 Cl2、HClO、H2O、H+、 Cl-、ClO-、OH- H2O、H+、
Cl-、OH-
⑤氯水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藍色石蕊試紙、pH試紙等先變紅后褪色。不能用pH試紙測定氯水的pH。
1.某地化工廠的貯氯罐意外發生泄漏,下列關于安全處理措施不正確的是(  )
A.緊急組織群眾沿逆風方向疏散
B.消防隊員向貯氯罐周圍空氣中噴灑稀NaOH溶液
C.處在該環境中的群眾,應用浸有稀氨水的毛巾捂住鼻子,趴在低洼處等待救援
D.處在該環境中的群眾,應用浸有一定濃度NaHCO3的毛巾捂住鼻子,向高處轉移
解析 稀氨水揮發出的NH3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氯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應往高處轉移,則C符合題意。
C
2.氯水中存在多種分子和離子,它們在不同的反應中表現出不同的性質。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加入有色布條,片刻后有色布條褪色,說明有Cl2存在
B.溶液呈淺黃綠色,且有刺激性氣味,說明有HClO存在
C.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說明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的淺黃綠色消失,說明有HClO存在
解析 A項,氯水能使有色布條褪色是因為氯水中含有的HClO具有強氧化性;B項,溶液呈淺黃綠色,且有刺激性氣味,說明有Cl2存在;D項,因Cl2、HCl和HClO均能與NaOH溶液反應,所以加入NaOH溶液時氯水顏色消失不能說明其中有HClO存在。
C
3.二氧化氯(ClO2)是一種黃綠色易溶于水的氣體,常用于飲用水消毒。下列有關ClO2的制備與殺菌的說法不合理的是(  )
D
三、物質的量
對點訓練
1.物質的量知識脈絡
2.以物質的量為核心的各個化學計量之間的關系
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S的摩爾質量是32 g·mol-1
B.1 mol O2的體積一定是22.4 L
C.1 mol N2中含有的分子數約為6.02×1023
D.1 L 1 mol·L-1 NaCl溶液中含有1 mol Na+
解析 S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2,故S的摩爾質量為32 g/mol,故A正確;題目未給標準狀況,無法使用22.4 L/mol計算氣體體積,故B錯誤;1 mol N2中含有的分子數約為1 mol×6.02×1023/mol=6.02×1023,故C正確;1 L 1 mol·L-1 NaCl溶液中含有鈉離子的物質的量為1 L×1 mol/L×1=1 mol,故D正確。
B
2.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2 mol H2O的摩爾質量為36 g·mol-1
B.標準狀況下,0.5 mol SO3的體積為11.2 L
C.46 g Na與氧氣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2NA
D.將4.0 g NaOH固體溶于1 L水中,所得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1 mol·L-1
C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石市| 高雄市| 镇赉县| 井研县| 三明市| 双峰县| 册亨县| 宣威市| 启东市| 富阳市| 盘锦市| 正镶白旗| 于田县| 廊坊市| 花莲县| 武义县| 渭南市| 高青县| 准格尔旗| 保山市| 东至县| 柞水县| 固安县| 尼勒克县| 平原县| 诸城市| 凌源市| 沛县| 金山区| 锦州市| 和平区| 尼木县| 凭祥市| 平潭县| 孙吴县| 古丈县| 大英县| 元氏县| 伊金霍洛旗| 武清区| 北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