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提升課時2 離子反應在物質分離與提純中的應用學習目標 1.通過認識物質分離、提純與鑒別中的離子反應知識應用,初步掌握物質分離、提純的原理與方法。2.結合生產、生活中污水處理中離子反應知識的應用,體會化學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離子反應在物質分離與提純中的應用 粗鹽通過簡單的溶解、過濾和蒸發操作后得到的鹽中仍然會有可溶性雜質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鹽等。利用化學方法可以將這些可溶性雜質進一步去除,常選用的試劑有:BaCl2、Na2CO3、NaOH和稀鹽酸。【問題討論】問題1 分析粗鹽的組成,從粗鹽溶液中所含離子的角度分析,需要保留的離子和需要除去的雜質離子分別是什么 問題2 選擇能使雜質離子轉化為氣體或沉淀的物質作為除雜試劑,除雜試劑不能影響要保留的離子。要除去的雜質離子為Ca2+、Mg2+和S,根據信息所給出的試劑,你能選擇除去這些雜質離子的對應試劑嗎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其除雜的原理。 問題3 如何保證每一步除雜都能把雜質除凈 除雜過程中有可能引入的新雜質應如何處理 【探究歸納】1.物質提純的一般思路混合物組成分析→沉淀劑的選擇→合理安排加入沉淀劑的順序→考慮過量沉淀劑如何除去→確定實驗步驟及實驗操作。2.溶液中可溶性雜質的除去原則3.粗鹽提純時添加試劑的先后順序為使雜質離子完全除去,要加入過量的試劑,后續試劑要能夠將前面所加過量的試劑除去,由此可知,碳酸鈉溶液要在氯化鋇溶液之后加入,稀鹽酸要在氫氧化鈉溶液、碳酸鈉溶液之后加入。通常加入試劑的幾種順序:①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過濾)稀鹽酸;②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過濾)稀鹽酸;③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過濾)稀鹽酸。1.為了除去粗鹽中的Ca2+、Mg2+、S和泥沙,可將粗鹽溶于水,然后進行下列五項操作:①過濾②加過量NaOH溶液 ③加適量鹽酸 ④加過量Na2CO3溶液 ⑤加過量BaCl2溶液,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C.②④⑤①③ D.⑤②④①③2.通過海水晾曬可得粗鹽,粗鹽中除含有NaCl外,還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雜質。制備精鹽的各步操作流程如下:(1)在第⑦步蒸發過程中要用玻璃棒攪拌,目的是 。 (2)第②、④步操作的目的分別是除去粗鹽中的Na2SO4和CaCl2,需要加入的試劑依次是 、 (填化學式)。 (3)第⑥步操作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4)在第③步操作中,選擇的除雜試劑不能是KOH溶液,理由是 。 (5)第⑤步操作中,需要的玻璃儀器有 、 、 。 :課后完成 第一章 提升課時2提升課時2 離子反應在物質分離與提純中的應用學習目標 1.通過認識物質分離、提純與鑒別中的離子反應知識應用,初步掌握物質分離、提純的原理與方法。2.結合生產、生活中污水處理中離子反應知識的應用,體會化學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離子反應在物質分離與提純中的應用粗鹽通過簡單的溶解、過濾和蒸發操作后得到的鹽中仍然會有可溶性雜質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鹽等。利用化學方法可以將這些可溶性雜質進一步去除,常選用的試劑有:BaCl2、Na2CO3、NaOH和稀鹽酸。【問題討論】問題1 分析粗鹽的組成,從粗鹽溶液中所含離子的角度分析,需要保留的離子和需要除去的雜質離子分別是什么?提示 粗鹽溶液中含有Na+、Ca2+、Mg2+、SO和Cl-等。需要保留的離子是Na+和Cl-,需要除去的雜質離子是Ca2+、Mg2+和SO。問題2 選擇能使雜質離子轉化為氣體或沉淀的物質作為除雜試劑,除雜試劑不能影響要保留的離子。要除去的雜質離子為Ca2+、Mg2+和SO,根據信息所給出的試劑,你能選擇除去這些雜質離子的對應試劑嗎?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其除雜的原理。提示 用BaCl2溶液除去SO,離子反應為SO+Ba2+===BaSO4↓;用Na2CO3溶液除去Ca2+、Ba2+,離子反應為Ca2++CO===CaCO3↓、Ba2++CO===BaCO3↓;用NaOH溶液除去Mg2+,離子反應為Mg2++2OH-===Mg(OH)2↓。問題3 如何保證每一步除雜都能把雜質除凈?除雜過程中有可能引入的新雜質應如何處理?提示 為保證每一步除雜都能把雜質除凈,加入的除雜試劑要適當過量,并且保證在后續過程中能把新引入的雜質除去。故先加入BaCl2除去SO,再加入Na2CO3除去Ca2+和過量的Ba2+,過濾后,加HCl除去過量的CO和OH-。【探究歸納】1.物質提純的一般思路混合物組成分析→沉淀劑的選擇→合理安排加入沉淀劑的順序→考慮過量沉淀劑如何除去→確定實驗步驟及實驗操作。2.溶液中可溶性雜質的除去原則3.粗鹽提純時添加試劑的先后順序為使雜質離子完全除去,要加入過量的試劑,后續試劑要能夠將前面所加過量的試劑除去,由此可知,碳酸鈉溶液要在氯化鋇溶液之后加入,稀鹽酸要在氫氧化鈉溶液、碳酸鈉溶液之后加入。通常加入試劑的幾種順序:①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過濾)稀鹽酸;②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過濾)稀鹽酸;③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過濾)稀鹽酸。1.為了除去粗鹽中的Ca2+、Mg2+、SO和泥沙,可將粗鹽溶于水,然后進行下列五項操作:①過濾②加過量NaOH溶液 ③加適量鹽酸 ④加過量Na2CO3溶液 ⑤加過量BaCl2溶液,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C.②④⑤①③ D.⑤②④①③答案 D解析 首先要明確除去粗鹽中的Ca2+、Mg2+、SO,可分別加入Na2CO3溶液、NaOH溶液和BaCl2溶液,且三種溶液均過量,才能使雜質離子分別變成CaCO3、Mg(OH)2、BaSO4沉淀,過量的BaCl2溶液只能用Na2CO3溶液除去,故要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Na2CO3溶液,才能保證不引入新雜質Ba2+,而多余的NaOH和Na2CO3只需要在過濾后再加入鹽酸即可,至于NaOH溶液的加入順序,只要在過濾前加入就可除去Mg2+,故D項正確。2.通過海水晾曬可得粗鹽,粗鹽中除含有NaCl外,還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雜質。制備精鹽的各步操作流程如下:(1)在第⑦步蒸發過程中要用玻璃棒攪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②、④步操作的目的分別是除去粗鹽中的Na2SO4和CaCl2,需要加入的試劑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3)第⑥步操作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第③步操作中,選擇的除雜試劑不能是KOH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⑤步操作中,需要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防止液體局部受熱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2)BaCl2、Na2CO3(3)OH-+H+===H2O, CO+2H+===H2O+CO2↑(4)會引入新雜質K+(5)漏斗 燒杯 玻璃棒解析 (1)在第⑦步蒸發過程中要用玻璃棒攪拌,目的是防止液體局部受熱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鹽中的硫酸鈉,則需要加入過量BaCl2溶液,第④步操作是為了除去CaCl2及過量的BaCl2,則需要加入過量Na2CO3溶液。(3)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濾液中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所以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OH-+H+===H2O, CO+2H+===H2O+CO2↑。(4)不能用KOH溶液代替NaOH溶液,理由是會引入新雜質K+。(5)過濾操作所需玻璃儀器有漏斗、燒杯、玻璃棒。A級 合格過關練選擇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1.提純含有少量硝酸鋇雜質的硝酸鉀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為( )A.加入過量硫酸鈉溶液,過濾,除去沉淀,溶液中補加適量硝酸B.加入過量硫酸鉀溶液,過濾,除去沉淀,溶液中補加適量硝酸C.加入過量碳酸鈉溶液,過濾,除去沉淀,溶液中補加適量硝酸D.加入過量碳酸鉀溶液,過濾,除去沉淀,溶液中補加適量硝酸答案 D解析 A項,除雜原則之一“不增”,加入Na2SO4會混入新雜質Na+和SO,錯誤;B項,加入過量硫酸鉀溶液,會混入新雜質SO,錯誤;C項,加入過量碳酸鈉溶液,會混入新雜質Na+,錯誤;D項,加入過量碳酸鉀溶液除去硝酸鋇(使硝酸鋇轉化為碳酸鋇沉淀),然后過濾除去BaCO3沉淀,再在濾液中補加適量的硝酸除去過量的K2CO3,正確。2.用化學沉淀法去除粗鹽中的Ca2+、Mg2+和SO,在本實驗中不需要用到的試劑是( )A.NaOH溶液 B.BaCl2溶液C.HNO3溶液 D.Na2CO3溶液答案 C解析 用化學沉淀法去除粗鹽中的Ca2+、Mg2+和SO實驗步驟為將粗鹽溶解→加入稍過量的BaCl2溶液,除去SO→加入稍過量的Na2CO3溶液,除去過量的Ba2+、Ca2+→加入稍過量NaOH溶液,除去Mg2+→過濾→加入適量鹽酸→蒸發結晶,故本實驗中不需要用到的試劑是HNO3溶液。3.某氯化鉀樣品中含有少量K2CO3、K2SO4和不溶于水的雜質。為了提純KCl,先將樣品溶于適量水中,充分攪拌后過濾,再將濾液按如圖所示步驟進行操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試劑Ⅰ是Ba(NO3)2溶液,試劑Ⅲ是HCl溶液B.①②③的操作均為過濾C.步驟②中加入試劑Ⅱ的目的是除去Ba2+D.Y和Z中都含有BaSO4答案 C解析 含有K2CO3、K2SO4的濾液中,為了不引入新的雜質,應加入過量BaCl2,生成Y為BaSO4和BaCO3,濾液X含有KCl和BaCl2,向含有KCl和BaCl2的混合液中加入K2CO3,除去BaCl2,濾液W含有KCl和K2CO3,再加入適量的鹽酸,至溶液不產生氣泡為止,得到Q含有KCl的溶液,通過蒸發結晶得到KCl晶體。為了不引入新的雜質,應加入過量BaCl2,試劑Ⅰ是BaCl2,試劑Ⅲ是HCl溶液,A錯誤;①②操作為過濾,操作③為加入適量的鹽酸,至溶液不產生氣泡為止,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K2CO3,B錯誤;操作②為向含有KCl和BaCl2的混合液中加入K2CO3,除去BaCl2,C正確; Y為BaSO4和BaCO3,Z為BaCO3沉淀,D錯誤。4.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CO、OH- 3種陰離子,如果只取一次該溶液就能夠分別將3種陰離子依次檢驗出來,下列實驗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過濾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答案 B解析 如果只取一次該溶液就能夠分別將3種陰離子依次檢驗出來,應該先滴加Ba(NO3)2溶液檢驗CO,過濾后,再向濾液中滴加Mg(NO3)2溶液檢驗OH-,過濾,最后向濾液中滴加AgNO3溶液檢驗Cl-,所以實驗操作順序正確的是B選項。5.中國菜之魂在“味”,而食鹽的合理添加立足百味之首。粗鹽常含有少量Ca2+、Mg2+、SO以及泥沙等雜質,實驗室中提純NaCl的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溶解、操作 Ⅰ、操作 Ⅱ 中均需要使用玻璃棒B.蒸發結晶過程中當有大量晶體析出時,應停止加熱C.溶液a可為Ba(NO3)2溶液,加入溶液b的主要目的是除去Ca2+和前面引入的Ba2+D.加入一定量溶液c后,應使用pH試紙檢驗溶液是否為酸性答案 C解析 粗鹽常含有少量Ca2+、Mg2+、SO以及泥沙等雜質,用碳酸鈉生成碳酸鈣沉淀除Ca2+、用氫氧化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除Mg2+、用氯化鋇溶液生成硫酸鋇沉淀除SO,為除去過量的Ba2+,先加氯化鋇后加碳酸鈉,沉淀完全后過濾,濾液加鹽酸除碳酸鈉、氫氧化鈉,最后蒸發結晶得純凈氯化鈉。操作Ⅰ是過濾、操作Ⅱ是蒸發結晶,用玻璃棒攪拌加快溶解,操作Ⅰ用玻璃棒引流、操作Ⅱ用玻璃棒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故A正確;蒸發結晶過程中當有大量晶體析出時,應停止加熱,用余熱蒸干,故B正確;加Ba(NO3)2引入雜質離子 ,溶液a不能是Ba(NO3)2溶液,故C錯誤;為完全除去碳酸鈉、氫氧化鈉,保證加入過量鹽酸,應使用pH試紙檢驗溶液是否為酸性,故D正確。6.粗鹽中含有泥沙以及Ca2+、Mg2+、SO等雜質,其提純過程一般經過以下流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過濾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漏斗、燒杯、玻璃棒B.操作③中按a、b、c順序可依次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C.操作⑤中加鹽酸調pH的目的,只是為了除去過量的OH-D.進行操作⑥時,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答案 C解析 粗鹽中含有泥沙以及Ca2+、Mg2+、SO等雜質,加水攪拌后過濾除去泥沙等不溶物,濾液中存在Na+、Cl-、Ca2+、Mg2+和SO,先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除去Mg2+,然后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除去SO,最后再加入Na2CO3,除去溶液中Ca2+和過量的Ba2+,濾液中存在的是Na+、Cl-、CO、OH-,加入鹽酸調節pH,除去CO和OH-,最后得到NaCl溶液,通過蒸發結晶的方式得到精鹽。過濾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漏斗、燒杯、玻璃棒,A正確;操作③中按a、b、c順序可依次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依次除去Mg2+、SO、Ca2+和過量的Ba2+,B正確;操作⑤中加鹽酸調pH的目的,除去CO和OH-,C錯誤;操作⑥為蒸發結晶,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D正確。7.已知某工廠污水中含有KCl,另一工廠污水中含AgNO3。(1)若將這兩種污水按適當的比例混合,則發生的離子反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將混合后的水經過濾后再排放,________(填“能”或“不能”)消除水污染,而且還能回收________,處理后的水中含有________(填離子符號),用這樣的水澆灌農田可以作為植物的肥料。答案 (1)Ag++Cl-===AgCl↓ (2)能 AgCl K+和NOB級 素養培優練8.要使含有Ag+、Cu2+、Mg2+、Ba2+四種金屬陽離子的溶液中的金屬陽離子逐一形成沉淀析出,下列所選擇試劑及加入試劑的順序正確的是( )A.H2SO4→HCl→K2S→NaOH→CO2B.Na2SO4→NaCl→Na2S→NH3·H2OC.NaCl→Na2SO4→H2S→NaOHD.Na2S→Na2SO4→NaCl→NaOH答案 C解析 加入H2SO4溶液,Ag+、Ba2+都形成沉淀,A錯誤;加入Na2SO4溶液,Ag+、Ba2+都形成沉淀,B錯誤;加入NaCl溶液形成AgCl沉淀,加入Na2SO4溶液形成BaSO4沉淀,通入H2S形成CuS沉淀,加入NaOH溶液形成Mg(OH)2沉淀,C正確;加入Na2S溶液會形成Ag2S、CuS沉淀,D錯誤。9.某工廠的廢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較多的CuSO4和少量的Na2SO4。為了減少污染并變廢為寶,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下流程制備綠礬(FeSO4·7H2O)并回收金屬銅。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操作Ⅰ”和“操作Ⅱ”都是過濾B.“試劑①”為鐵粉,“試劑②”為稀硫酸C.加入“試劑②”時,固體H部分溶解同時有氣體生成D.“溶液G”和“溶液K”都只含一種溶質答案 D解析 廢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較多的CuSO4和少量的Na2SO4,結合流程,試劑①為Fe,操作Ⅰ為過濾除去Fe、Cu,溶液G中主要含硫酸亞鐵、硫酸鈉,H中含Cu、Fe,加入試劑②為H2SO4,操作Ⅱ為過濾得到固體Cu,溶液K中主要含硫酸、FeSO4,操作Ⅲ為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可得到FeSO4·7H2O。 “操作Ⅰ”和“操作Ⅱ”均為過濾,A正確; “試劑①”為鐵粉,“試劑②”為稀硫酸,B正確;加入“試劑②”時,稀硫酸和鐵粉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稀硫酸不與銅反應,固體部分溶解同時有氣體生成,C正確;溶液G中主要含硫酸亞鐵、硫酸鈉,溶液K中主要含硫酸、FeSO4,都不是一種溶質,D錯誤。10.(2023·德州夏津一中月測)粗食鹽水中常含有少量Ca2+、Mg2+、SO雜質離子,實驗室提純粗食鹽水制取食鹽的流程如下,關于實驗過程中所選用的試劑、目的及所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均正確的是( )序號 試劑 目的 離子方程式① KOH溶液 僅除去Mg2+ Mg2++2OH-===Mg(OH)2↓② BaCl2溶液 僅除去SO Ba2++SO===BaSO4↓③ Na2CO3溶液 僅除去Ca2+ Ca2++CO===CaCO3↓④ 鹽酸 除去OH-和CO H++OH-===H2O 2H++CO===CO2↑+H2O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 ①除去NaCl溶液中的Mg2+,應該用NaOH,不能用KOH,錯誤;②加入BaCl2溶液除去SO的離子方程式是Ba2++SO===BaSO4↓,正確;③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去Ca2+、Ba2+,錯誤;④加入鹽酸的目的是除去過量的NaOH、Na2CO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H++OH-===H2O、2H++CO===CO2↑+H2O,正確。11.某溶液中含有Ba2+、Cu2+、Ag+,現用NaOH溶液、鹽酸和Na2SO4溶液將這三種離子逐一沉淀分離,流程如圖所示(已知溶液2為無色溶液)。(1)沉淀的化學式:沉淀1:________,沉淀2:________,沉淀3:________。(2)“混合液+A”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1+B”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從溶液1和B反應后分離得到沉淀2和溶液2的實驗中,使用到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_。答案 (1)AgCl Cu(OH)2 BaSO4(2)Ag++Cl-===AgCl↓ Cu2++2OH-===Cu(OH)2↓、H++OH-===H2O(3)漏斗、玻璃棒、燒杯解析 向含有Ba2+、Cu2+、Ag+的溶液中加入A溶液,生成沉淀1和溶液1,則A為鹽酸,沉淀1為AgCl;向溶液1中加溶液B生成沉淀2和無色的溶液2,則溶液2含Ba2+,向溶液2中繼續加入C得到沉淀3,則沉淀3為BaSO4,C為Na2SO4;沉淀2為Cu(OH)2,B為NaOH。(1)沉淀1為AgCl;沉淀2為Cu(OH)2;沉淀3為BaSO4。(2)混合液中的Ag+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則其離子方程式為Ag++Cl-===AgCl↓;溶液1中的Cu2+與B中的氫氧根離子結合反應生成氫氧化銅,同時氫氧根還會與過量的氫離子發生中和反應,則其方程式分別為Cu2++2OH-===Cu(OH)2↓、H++OH-===H2O。(3)溶液1和B反應后分離得到沉淀2和溶液2的實驗為過濾實驗,則所需的玻璃儀器有漏斗、燒杯和玻璃棒。12.現有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選擇適當的試劑除去雜質,從而得到純凈的NaNO3固體。相應的實驗流程如圖表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產生沉淀A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試劑X是________(填化學式)。(3)上述實驗流程中①②③步驟均要用到的主要玻璃儀器有________。(4)上述實驗流程中加入過量Na2CO3溶液產生的沉淀C是________。(5)按此實驗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雜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適量的________(填化學式),并寫出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Ba2++SO===BaSO4↓ (2)AgNO3(3)燒杯、玻璃棒和漏斗 (4)Ag2CO3和BaCO3(5)HNO3 2H++CO===CO2↑+H2O解析 由流程可知,①中加氯化鋇,硫酸根離子轉化為沉淀,則沉淀A為BaSO4,溶液1中含氯化鈉、硝酸鈉、氯化鋇,②中加AgNO3后氯離子轉化為沉淀,沉淀B為AgCl,溶液2中含硝酸鈉、硝酸銀、硝酸鋇,③中鋇離子,銀離子轉化為沉淀,沉淀C為碳酸鋇、碳酸銀,溶液3為硝酸鈉和碳酸鈉,轉化中試劑過量保證離子完全轉化為沉淀。(1)沉淀A為BaSO4,生成硫酸鋇的離子方程式為Ba2++SO===BaSO4↓;(2)試劑X是AgNO3;(3)流程中①②③步均生成沉淀,需要進行過濾操作,均要用到的主要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漏斗;(4)加入過量的Na2CO3的目的是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因此上述實驗流程中加入過量Na2CO3溶液產生的沉淀C是Ag2CO3和BaCO3;(5)溶液3中含有Na2CO3,可加適量的稀硝酸后蒸發結晶或加熱冷卻結晶得到純凈的硝酸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CO===CO2↑+H2O。(共41張PPT)第二節 離子反應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提升課時 離子反應在物質分離與提純中的應用21.通過認識物質分離、提純與鑒別中的離子反應知識應用,初步掌握物質分離、提純的原理與方法。2.結合生產、生活中污水處理中離子反應知識的應用,體會化學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學習目標離子反應在物質分離與提純中的應用目錄CONTENTS課后鞏固訓練離子反應在物質分離與提純中的應用對點訓練粗鹽通過簡單的溶解、過濾和蒸發操作后得到的鹽中仍然會有可溶性雜質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鹽等。利用化學方法可以將這些可溶性雜質進一步去除,常選用的試劑有:BaCl2、Na2CO3、NaOH和稀鹽酸。【問題討論】問題1 分析粗鹽的組成,從粗鹽溶液中所含離子的角度分析,需要保留的離子和需要除去的雜質離子分別是什么?問題3 如何保證每一步除雜都能把雜質除凈?除雜過程中有可能引入的新雜質應如何處理?【探究歸納】1.物質提純的一般思路混合物組成分析→沉淀劑的選擇→合理安排加入沉淀劑的順序→考慮過量沉淀劑如何除去→確定實驗步驟及實驗操作。2.溶液中可溶性雜質的除去原則3.粗鹽提純時添加試劑的先后順序為使雜質離子完全除去,要加入過量的試劑,后續試劑要能夠將前面所加過量的試劑除去,由此可知,碳酸鈉溶液要在氯化鋇溶液之后加入,稀鹽酸要在氫氧化鈉溶液、碳酸鈉溶液之后加入。通常加入試劑的幾種順序:①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過濾)稀鹽酸;②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過濾)稀鹽酸;③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過濾)稀鹽酸。D2.通過海水晾曬可得粗鹽,粗鹽中除含有NaCl外,還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雜質。制備精鹽的各步操作流程如下:(1)在第⑦步蒸發過程中要用玻璃棒攪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②、④步操作的目的分別是除去粗鹽中的Na2SO4和CaCl2,需要加入的試劑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3)第⑥步操作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第③步操作中,選擇的除雜試劑不能是KOH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⑤步操作中,需要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液體局部受熱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BaCl2Na2CO3會引入新雜質K+漏斗燒杯玻璃棒課后鞏固訓練A級 合格過關練選擇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1.提純含有少量硝酸鋇雜質的硝酸鉀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為( )A.加入過量硫酸鈉溶液,過濾,除去沉淀,溶液中補加適量硝酸B.加入過量硫酸鉀溶液,過濾,除去沉淀,溶液中補加適量硝酸C.加入過量碳酸鈉溶液,過濾,除去沉淀,溶液中補加適量硝酸D.加入過量碳酸鉀溶液,過濾,除去沉淀,溶液中補加適量硝酸DC3.某氯化鉀樣品中含有少量K2CO3、K2SO4和不溶于水的雜質。為了提純KCl,先將樣品溶于適量水中,充分攪拌后過濾,再將濾液按如圖所示步驟進行操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試劑Ⅰ是Ba(NO3)2溶液,試劑Ⅲ是HCl溶液B.①②③的操作均為過濾C.步驟②中加入試劑Ⅱ的目的是除去Ba2+D.Y和Z中都含有BaSO4C解析 含有K2CO3、K2SO4的濾液中,為了不引入新的雜質,應加入過量BaCl2,生成Y為BaSO4和BaCO3,濾液X含有KCl和BaCl2,向含有KCl和BaCl2的混合液中加入K2CO3,除去BaCl2,濾液W含有KCl和K2CO3,再加入適量的鹽酸,至溶液不產生氣泡為止,得到Q含有KCl的溶液,通過蒸發結晶得到KCl晶體。為了不引入新的雜質,應加入過量BaCl2,試劑Ⅰ是BaCl2,試劑Ⅲ是HCl溶液,A錯誤;①②操作為過濾,操作③為加入適量的鹽酸,至溶液不產生氣泡為止,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K2CO3,B錯誤;操作②為向含有KCl和BaCl2的混合液中加入K2CO3,除去BaCl2,C正確; Y為BaSO4和BaCO3,Z為BaCO3沉淀,D錯誤。BCA.溶解、操作 Ⅰ、操作 Ⅱ 中均需要使用玻璃棒B.蒸發結晶過程中當有大量晶體析出時,應停止加熱C.溶液a可為Ba(NO3)2溶液,加入溶液b的主要目的是除去Ca2+和前面引入的Ba2+D.加入一定量溶液c后,應使用pH試紙檢驗溶液是否為酸性C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過濾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漏斗、燒杯、玻璃棒B.操作③中按a、b、c順序可依次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C.操作⑤中加鹽酸調pH的目的,只是為了除去過量的OH-D.進行操作⑥時,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7.已知某工廠污水中含有KCl,另一工廠污水中含AgNO3。(1)若將這兩種污水按適當的比例混合,則發生的離子反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將混合后的水經過濾后再排放,________(填“能”或“不能”)消除水污染,而且還能回收________,處理后的水中含有____________(填離子符號),用這樣的水澆灌農田可以作為植物的肥料。Ag++Cl-===AgCl↓能AgClB級 素養培優練8.要使含有Ag+、Cu2+、Mg2+、Ba2+四種金屬陽離子的溶液中的金屬陽離子逐一形成沉淀析出,下列所選擇試劑及加入試劑的順序正確的是( )A.H2SO4→HCl→K2S→NaOH→CO2B.Na2SO4→NaCl→Na2S→NH3·H2OC.NaCl→Na2SO4→H2S→NaOHD.Na2S→Na2SO4→NaCl→NaOHC解析 加入H2SO4溶液,Ag+、Ba2+都形成沉淀,A錯誤;加入Na2SO4溶液,Ag+、Ba2+都形成沉淀,B錯誤;加入NaCl溶液形成AgCl沉淀,加入Na2SO4溶液形成BaSO4沉淀,通入H2S形成CuS沉淀,加入NaOH溶液形成Mg(OH)2沉淀,C正確;加入Na2S溶液會形成Ag2S、CuS沉淀,D錯誤。9.某工廠的廢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較多的CuSO4和少量的Na2SO4。為了減少污染并變廢為寶,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下流程制備綠礬(FeSO4·7H2O)并回收金屬銅。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操作Ⅰ”和“操作Ⅱ”都是過濾B.“試劑①”為鐵粉,“試劑②”為稀硫酸C.加入“試劑②”時,固體H部分溶解同時有氣體生成D.“溶液G”和“溶液K”都只含一種溶質D解析 廢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較多的CuSO4和少量的Na2SO4,結合流程,試劑①為Fe,操作Ⅰ為過濾除去Fe、Cu,溶液G中主要含硫酸亞鐵、硫酸鈉,H中含Cu、Fe,加入試劑②為H2SO4,操作Ⅱ為過濾得到固體Cu,溶液K中主要含硫酸、FeSO4,操作Ⅲ為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可得到FeSO4·7H2O。 “操作Ⅰ”和“操作Ⅱ”均為過濾,A正確; “試劑①”為鐵粉,“試劑②”為稀硫酸,B正確;加入“試劑②”時,稀硫酸和鐵粉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稀硫酸不與銅反應,固體部分溶解同時有氣體生成,C正確;溶液G中主要含硫酸亞鐵、硫酸鈉,溶液K中主要含硫酸、FeSO4,都不是一種溶質,D錯誤。答案 D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某溶液中含有Ba2+、Cu2+、Ag+,現用NaOH溶液、鹽酸和Na2SO4溶液將這三種離子逐一沉淀分離,流程如圖所示(已知溶液2為無色溶液)。(1)沉淀的化學式:沉淀1:________,沉淀2:________,沉淀3:________。(2)“混合液+A”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1+B”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從溶液1和B反應后分離得到沉淀2和溶液2的實驗中,使用到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AgClCu(OH)2BaSO4Ag++Cl-===AgCl↓Cu2++2OH-===Cu(OH)2↓、H++OH-===H2O漏斗、玻璃棒、燒杯解析 向含有Ba2+、Cu2+、Ag+的溶液中加入A溶液,生成沉淀1和溶液1,則A為鹽酸,沉淀1為AgCl;向溶液1中加溶液B生成沉淀2和無色的溶液2,則溶液2含Ba2+,向溶液2中繼續加入C得到沉淀3,則沉淀3為BaSO4,C為Na2SO4;沉淀2為Cu(OH)2,B為NaOH。(1)沉淀1為AgCl;沉淀2為Cu(OH)2;沉淀3為BaSO4。(2)混合液中的Ag+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則其離子方程式為Ag++Cl-===AgCl↓;溶液1中的Cu2+與B中的氫氧根離子結合反應生成氫氧化銅,同時氫氧根還會與過量的氫離子發生中和反應,則其方程式分別為Cu2++2OH-===Cu(OH)2↓、H++OH-===H2O。(3)溶液1和B反應后分離得到沉淀2和溶液2的實驗為過濾實驗,則所需的玻璃儀器有漏斗、燒杯和玻璃棒。12.現有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選擇適當的試劑除去雜質,從而得到純凈的NaNO3固體。相應的實驗流程如圖表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產生沉淀A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試劑X是________(填化學式)。(3)上述實驗流程中①②③步驟均要用到的主要玻璃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實驗流程中加入過量Na2CO3溶液產生的沉淀C是_______________。(5)按此實驗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雜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適量的________(填化學式),并寫出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gNO3燒杯、玻璃棒和漏斗Ag2CO3和BaCO3HNO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提升課時2 離子反應在物質分離與提純中的應用 學案.docx 提升課時2 離子反應在物質分離與提純中的應用 教案.docx 提升課時2 離子反應在物質分離與提純中的應用.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