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3.2氧化劑和還原劑(課件 教案 學案,共3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3.2氧化劑和還原劑(課件 教案 學案,共3份)

資源簡介

基礎課時7 氧化劑和還原劑
學習目標 1.能從化學反應中元素化合價的變化認識氧化劑和還原劑、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等概念。2.熟知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能從元素價態變化的視角判斷物質的氧化性、還原性,理清相關概念間的關系,建立判斷物質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思維模型,培養變化觀念、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一、氧化劑和還原劑
                
(一)知識梳理
1.概念
2.相互關系
還原劑和氧化劑作為反應物共同參加氧化還原反應。還原劑具有            ,反應時      ;氧化劑具有     ,反應時      。
3.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1)常見的氧化劑
①活潑非金屬單質,如Cl2、O2等。②含較高價態元素的物質:a.某些酸:如              等。
b.某些鹽:如KMnO4、FeCl3等。
(2)常見的還原劑
①活潑金屬單質,如Al、Zn、Fe等。②某些非金屬單質,如H2、C等。③含較低價態元素的物質:a.某些氧化物:如CO等。b.某些鹽:如KI等。
(二)互動探究
酒精、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均可有效滅活病毒。“84”消毒液是一種高效消毒液(見下圖)
【問題討論】
問題1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多少 用“84”消毒液滅殺病毒,利用的是NaClO的什么性質
             
             
問題2 “84”消毒液與潔廁靈混用時發生如下反應:NaClO+2HCl===NaCl+Cl2↑+H2O,用雙線橋法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你能指出反應中的氧化劑和還原劑嗎
             
             
問題3 通過對上述反應的分析,判斷氧化劑與物質的氧化性、還原劑與物質的還原性之間有何關系
             
             
【探究歸納】
1.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相互關系
(1)氧化劑和還原劑一定是反應物。在氧化還原反應中一定有氧化劑和還原劑,但氧化劑和還原劑可以是不同種物質,也可以是同一種物質。一種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種元素被還原。如反應SO2+2H2S===3S+2H2O中,被氧化和被還原的元素都是硫元素;此例還說明,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可以是同一種物質。
(2)相互關系
①在氧化還原反應中,一種物質(還原劑)失去電子(或共用電子對偏離),必然同時有物質(氧化劑)得到電子(或共用電子對偏向)。
②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從還原劑轉移到氧化劑。
2.從元素價態的變化視角判斷氧化劑和還原劑
(1)氧化劑
變價元素的高價態化合物常作氧化劑,如KMnO4、FeCl3、HNO3等。
(2)還原劑
含有較低價態元素的化合物常作還原劑,如H2S、CO、SO2等。
3.從物質的類別視角判斷氧化劑和還原劑
(1)活潑性較強的非金屬單質(如O2、Cl2等)和過氧化物(如H2O2、Na2O2等)通常作氧化劑。
(2)活潑的金屬單質(如Fe、Zn等)和某些非金屬單質(如H2、C等)通常作還原劑。
4.氧化還原反應中基本概念之間的關系
5.生產、生活中的氧化還原反應
1.下列物質不是常見氧化劑的是 (  )
A.FeCl3 B.KMnO4 C.Fe D.O2
2.下列物質間的轉化,需要加入氧化劑才能實現的是 (  )
A.Fe2O3→Fe B.KClO3→KCl
C.H2SO4→SO2 D.NH3→NO
3.制備氰氨基化鈣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N===CaCN2+CO↑+H2↑+C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氫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還原
B.HCN被氧化,CaCO3被還原
C.HCN是氧化劑,CaCO3是還原劑
D.CaCN2是氧化產物,H2為還原產物
二、物質氧化性和還原性的比較
                
(一)知識梳理
1.氧化性與還原性的實質
(1)氧化性:是氧化劑具有的性質,反應時氧化劑本身被      ,表現出      的性質(或能力),物質得電子能力越強,其    就越強。
(2)還原性:是還原劑具有的性質,反應時還原劑本身被      ,表現出      的性質(或能力),物質失電子能力越強,其    就越強。
(3)物質的氧化性或還原性的強弱取決于物質得、失電子的難易程度,與得失      的多少無關。如Na-e-===Na+,Al-3e-===Al3+,Al失去電子的數目較多,但Al的還原性卻比Na弱。
2.氧化性、還原性和元素化合價之間的關系
(二)互動探究
材料1 吸進人體內的氧有2%轉化為氧化性極強的活性氧,活性氧能加速人體衰老,被稱為“生命殺手”,中國科學家嘗試用Na2SeO3清除人體內的活性氧。
材料2 (1)鐵釘浸入CuSO4溶液后,表面會附有紅色物質;銅絲浸入AgNO3溶液后,表面會附有銀白色物質。(2)鐵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棕褐色物質(FeCl3),而在鹽酸中生成淺綠色溶液(FeCl2)。
【問題討論】
問題1 材料1說明,Na2SeO3具有什么性質 你做出判斷的理由是什么
             
             
問題2 根據材料2判斷,則在Cu、Fe、Ag中還原性最強的是什么物質 你能比較Cu2+、Fe2+、Ag+氧化性的強弱嗎
             
             
             
【探究歸納】
1.根據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判斷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2.根據金屬、非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
3.根據反應的條件及反應的劇烈程度比較
反應條件要求越低,反應越劇烈,對應物質的氧化性或還原性越強,如反應溫度高低、有無催化劑和反應物濃度大小等。
例如:MnO2+4HCl(濃)MnCl2+Cl2↑+2H2O
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
氧化性:KMnO4>MnO2。
4.比較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其他方法
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的程度比較:不同氧化劑與相同還原劑作用時,還原劑中某元素化合價升高的數值越大,氧化劑的氧化性越強。
例如:
1.下列微粒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的是 (  )
A.Mg B.Cu2+ C.Cl- D.Fe2+
2.根據下列反應判斷物質的氧化性強弱,其中排序正確的是 (  )
①2Fe3++2I-===2Fe2++I2
②2Fe2++Cl2===2Fe3++2Cl-
③2Mn+10Cl-+16H+===2Mn2++5Cl2↑+8H2O
A.Fe3+>Cl2>Mn B.Fe3+>Cl2>I2
C.I2>Cl2>Fe3+ D.Mn>Cl2>Fe3+
3.已知下列反應:
①Cl2+2NaBr===2NaCl+Br2
②2KI+Br2===2KBr+I2
③Na2S+I2===2NaI+S↓
(1)Cl-、Br-、I-、S2-的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2)Cl2、Br2、I2、S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3)判斷Cl2與Na2S能否反應       (填“能”或“否”)。
(4)判斷I2與NaBr能否共存     (填“能”或“否”)。
【題后歸納】
物質氧化性和還原性比較的一般思路
:課后完成 第一章 基礎課時7基礎課時7 氧化劑和還原劑
學習目標 1.能從化學反應中元素化合價的變化認識氧化劑和還原劑、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等概念。2.熟知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能從元素價態變化的視角判斷物質的氧化性、還原性,理清相關概念間的關系,建立判斷物質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思維模型,培養變化觀念、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一、氧化劑和還原劑
(一)知識梳理
1.概念
2.相互關系
還原劑和氧化劑作為反應物共同參加氧化還原反應。還原劑具有還原性,反應時本身被氧化;氧化劑具有氧化性,反應時本身被還原。
3.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1)常見的氧化劑
①活潑非金屬單質,如Cl2、O2等。②含較高價態元素的物質:a.某些酸:如硫酸、硝酸等。b.某些鹽:如KMnO4、FeCl3等。
(2)常見的還原劑
①活潑金屬單質,如Al、Zn、Fe等。②某些非金屬單質,如H2、C等。③含較低價態元素的物質:a.某些氧化物:如CO等。b.某些鹽:如KI等。
(二)互動探究
酒精、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均可有效滅活病毒。“84”消毒液是一種高效消毒液(見下圖)
【問題討論】
問題1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多少?用“84”消毒液滅殺病毒,利用的是NaClO的什么性質?
提示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1價,“84”消毒液能滅殺病毒是利用了NaClO的強氧化性。
問題2 “84”消毒液與潔廁靈混用時發生如下反應:NaClO+2HCl===NaCl+Cl2↑+H2O,用雙線橋法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你能指出反應中的氧化劑和還原劑嗎?
提示 ,反應中的氧化劑是NaClO,還原劑是HCl。
問題3 通過對上述反應的分析,判斷氧化劑與物質的氧化性、還原劑與物質的還原性之間有何關系?
提示 二者是一致的,即氧化劑具有氧化性,還原劑具有還原性。
【探究歸納】
1.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相互關系
(1)氧化劑和還原劑一定是反應物。在氧化還原反應中一定有氧化劑和還原劑,但氧化劑和還原劑可以是不同種物質,也可以是同一種物質。一種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種元素被還原。如反應SO2+2H2S===3S+2H2O中,被氧化和被還原的元素都是硫元素;此例還說明,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可以是同一種物質。
(2)相互關系
①在氧化還原反應中,一種物質(還原劑)失去電子(或共用電子對偏離),必然同時有物質(氧化劑)得到電子(或共用電子對偏向)。
②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從還原劑轉移到氧化劑。
2.從元素價態的變化視角判斷氧化劑和還原劑
(1)氧化劑
變價元素的高價態化合物常作氧化劑,如KMnO4、FeCl3、HNO3等。
(2)還原劑
含有較低價態元素的化合物常作還原劑,如H2S、CO、SO2等。
3.從物質的類別視角判斷氧化劑和還原劑
(1)活潑性較強的非金屬單質(如O2、Cl2等)和過氧化物(如H2O2、Na2O2等)通常作氧化劑。
(2)活潑的金屬單質(如Fe、Zn等)和某些非金屬單質(如H2、C等)通常作還原劑。
4.氧化還原反應中基本概念之間的關系
5.生產、生活中的氧化還原反應
1.下列物質不是常見氧化劑的是(  )
A.FeCl3 B.KMnO4
C.Fe D.O2
答案 C
解析 FeCl3中鐵元素為+3價,具有氧化性,是常見的氧化劑;KMnO4中錳元素處于最高價態,具有氧化性,是常見的氧化劑;O2具有氧化性,是常見的氧化劑;Fe是金屬單質,其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0,處于最低價態,只具有還原性,不是常見的氧化劑。
2.下列物質間的轉化,需要加入氧化劑才能實現的是(  )
A.Fe2O3→Fe B.KClO3→KCl
C.H2SO4→SO2 D.NH3→NO
答案 D
解析 氧化劑得電子,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需要加入氧化劑才能實現的變化過程應該是被氧化、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的過程,NH3→NO的轉化過程中,N元素化合價由-3價升高到+2價,被氧化。
3.制備氰氨基化鈣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N===CaCN2+CO↑+H2↑+C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氫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還原
B.HCN被氧化,CaCO3被還原
C.HCN是氧化劑,CaCO3是還原劑
D.CaCN2是氧化產物,H2為還原產物
答案 D
解析 因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由+2價升高到+4價,氫元素的化合價由+1價降低到0價,碳元素被氧化,氫元素被氧化則HCN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碳酸鈣中沒有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A、B、C錯誤;HCN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由+2價升高到+4價,對應的氧化產物為CaCN2,HCN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由+1價降低到0價,對應的還原產物為H2,D正確。
二、物質氧化性和還原性的比較
(一)知識梳理
1.氧化性與還原性的實質
(1)氧化性:是氧化劑具有的性質,反應時氧化劑本身被還原,表現出得電子的性質(或能力),物質得電子能力越強,其氧化性就越強。
(2)還原性:是還原劑具有的性質,反應時還原劑本身被氧化,表現出失電子的性質(或能力),物質失電子能力越強,其還原性就越強。
(3)物質的氧化性或還原性的強弱取決于物質得、失電子的難易程度,與得失電子數目的多少無關。如Na-e-===Na+,Al-3e-===Al3+,Al失去電子的數目較多,但Al的還原性卻比Na弱。
2.氧化性、還原性和元素化合價之間的關系
(二)互動探究
材料1 吸進人體內的氧有2%轉化為氧化性極強的活性氧,活性氧能加速人體衰老,被稱為“生命殺手”,中國科學家嘗試用Na2SeO3清除人體內的活性氧。
材料2 (1)鐵釘浸入CuSO4溶液后,表面會附有紅色物質;銅絲浸入AgNO3溶液后,表面會附有銀白色物質。(2)鐵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棕褐色物質(FeCl3),而在鹽酸中生成淺綠色溶液(FeCl2)。
【問題討論】
問題1 材料1說明,Na2SeO3具有什么性質?你做出判斷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 亞硒酸鈉具有還原性。活性氧有強氧化性,亞硒酸鈉(Na2SeO3)能消除人體內的活性氧,因此亞硒酸鈉具有還原性,與活性氧反應時,亞硒酸鈉作還原劑。
問題2 根據材料2判斷,則在Cu、Fe、Ag中還原性最強的是什么物質?你能比較Cu2+、Fe2+、Ag+氧化性的強弱嗎?
提示 Fe 氧化性:Ag+>Cu2+>Fe2+。鐵釘浸入CuSO4溶液中,發生的反應是Fe+Cu2+===Fe2++Cu,則還原性:Fe>Cu;氧化性:Cu2+>Fe2+;銅絲浸入AgNO3溶液中發生的反應是Cu+2Ag+===Cu2++2Ag,則還原性:Cu>Ag,氧化性:Ag+>Cu2+,從而可得還原性:Fe>Cu>Ag,氧化性:Ag+>Cu2+>Fe2+。
【探究歸納】
1.根據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判斷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2.根據金屬、非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
3.根據反應的條件及反應的劇烈程度比較
反應條件要求越低,反應越劇烈,對應物質的氧化性或還原性越強,如反應溫度高低、有無催化劑和反應物濃度大小等。
例如:MnO2+4HCl(濃)MnCl2+Cl2↑+2H2O
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
氧化性:KMnO4>MnO2。
4.比較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其他方法
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的程度比較:不同氧化劑與相同還原劑作用時,還原劑中某元素化合價升高的數值越大,氧化劑的氧化性越強。
例如:
1.下列微粒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的是(  )
A.Mg B.Cu2+
C.Cl- D.Fe2+
答案 D
解析 A項,Mg只能失去電子變為Mg2+,表現還原性;B項,Cu2+只能得到電子變為Cu+或Cu,表現氧化性;C項,Cl元素最低化合價為-1價,只能失去電子變為Cl2或ClO-等,表現還原性;D項,Fe2+既可以失去電子變為Fe3+,也可以得到電子變為Fe單質,因此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
2.根據下列反應判斷物質的氧化性強弱,其中排序正確的是(  )
①2Fe3++2I-===2Fe2++I2
②2Fe2++Cl2===2Fe3++2Cl-
③2MnO+10Cl-+16H+===2Mn2++5Cl2↑+8H2O
A.Fe3+>Cl2>MnO
B.Fe3+>Cl2>I2
C.I2>Cl2>Fe3+
D.MnO>Cl2>Fe3+
答案 D
解析 根據氧化還原反應規律可知,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①2Fe3++2I-===2Fe2++I2中氧化劑是Fe3+,氧化產物是I2,氧化性Fe3+>I2;②2Fe2++Cl2===2Fe3++2Cl-中氧化劑是Cl2,氧化產物是Fe3+,氧化性Cl2>Fe3+;③2MnO+10Cl-+16H+===2Mn2++5Cl2↑+8H2O中氧化劑是MnO,氧化產物是Cl2,氧化性MnO>Cl2。故氧化性:MnO>Cl2>Fe3+>I2,D項正確。
3.已知下列反應:
①Cl2+2NaBr===2NaCl+Br2
②2KI+Br2===2KBr+I2
③Na2S+I2===2NaI+S↓
(1)Cl-、Br-、I-、S2-的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l2、Br2、I2、S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斷Cl2與Na2S能否反應?________(填“能”或“否”)。
(4)判斷I2與NaBr能否共存?________(填“能”或“否”)。
答案 (1)S2->I->Br->Cl- (2)Cl2>Br2>I2>S (3)能 (4)能
解析 (1)根據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還原劑的還原性強于還原產物的還原性,由反應①知還原性:Br->Cl-,由反應②知還原性:I->Br-,由反應③知還原性:S2->I-,即還原性:S2->I->Br->Cl-。(2)根據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由①得氧化性:Cl2>Br2,由②得氧化性:Br2>I2,由③得氧化性:I2>S,故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Cl2>Br2>I2>S。(3)由(2)知氧化性:Cl2>S,故Cl2與Na2S能發生反應:Cl2+Na2S===2NaCl+S↓。(4)由(2)知氧化性:Br2>I2,故I2與NaBr不能反應,則I2與NaBr能共存。
【題后歸納】
物質氧化性和還原性比較的一般思路
A級 合格過關練
選擇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
(一)氧化劑、還原劑及其性質
1.根據你所學的知識分析物質的轉化。下列轉化過程必須加入還原劑才能實現的是(  )
A.H2O2→O2 B.KI→I2
C.Cl2→NaCl D.FeCl3→FeCl2
答案 D
解析 H2O2可在催化劑MnO2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氣,不需要加入還原劑,故A錯誤;KI→I2的過程I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需加入氧化劑才能實現,故B錯誤;Cl2和NaOH反應可生成NaCl和NaClO,不需要加入還原劑,故C錯誤;FeCl3→FeCl2的過程中,Fe元素化合價降低,被還原,需加入還原劑才能實現,故D正確。
2.下列轉化需要加入氧化劑才能實現的是(  )
A.H2O2→H2O B.H2→H2O
C.H+→H2O D.OH-→H2O
答案 B
解析 氧化劑在反應中得到電子,所含元素的化合價降低,還原劑中元素的化合價升高。H2→H2O
H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升高至+1價,需要加入氧化劑。
3.廢水脫氮工藝中有一種方法是在廢水中加入過量NaClO使NH完全轉化為N2,該反應可表示為2NH+3ClO-===N2↑+3Cl-+2H++3H2O。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反應中ClO-作氧化劑,NH作還原劑
B.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的微粒個數比3∶1
C.反應中每生成1個N2分子,轉移6個電子
D.經此法處理過的廢水仍不能直接排放
答案 B
解析 題給反應中,N元素化合價從-3價升高到0價,被氧化,NH作還原劑,Cl元素化合價從+1價降到-1價,被還原,ClO-作氧化劑,A正確;氧化產物為N2,還原產物為Cl-,根據已知反應可知: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的微粒個數比1∶3,故B錯誤;根據化合價變化,該反應每生成1個N2分子,轉移6個電子,故C正確;該方法處理過的廢水含有大量H+,呈酸性,需要再處理才能排放,故D正確。
4.“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為NaClO,“潔廁靈”的主要成分為HCl。若將二者混用,會發生反應生成有毒的氯氣而造成危險,化學方程式為NaClO+2HCl===NaCl+Cl2↑+H2O。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NaClO是氧化劑
B.HCl表現氧化性和酸性
C.Cl2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
D.H2O既不是氧化產物又不是還原產物
答案 B
解析 NaClO中Cl元素化合價由+1價降低到0價,得電子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為氧化劑,A正確;HCl中部分氯元素化合價由-1價升高到0價,失電子體現出還原性,B錯誤;次氯酸鈉中氯元素被還原為氯氣,HCl中氯元素被氧化為氯氣,故Cl2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C正確;反應中氫、氧元素化合價沒有改變,H2O既不是氧化產物又不是還原產物,D正確。
(二)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比較
5.已知反應①2Fe3++Cu2O+2H+===2Fe2++2Cu2++H2O ②2Cu2++4I-===2CuI↓+I2 ③I2+SO2+2H2O===4H++SO+2I-。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氧化性:Fe3+>Cu2+
B.氧化性:Cu2+>SO
C.還原性:Cu2OD.還原性:SO2> I-
答案 C
解析 根據方程式,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還原劑的還原性大于還原產物。由①可知,氧化劑鐵離子大于氧化產物銅離子,A正確;由②可知,氧化性:Cu2+>I2;由③可知,氧化性:I2>SO,故氧化性:Cu2+>SO,B正確;由①可知,還原性:Cu2O>Fe2+,C錯誤;由③可知,還原性:SO2> I-,D正確。
6.常溫下,在溶液中可發生以下反應:
①2Fe2++Br2===2Fe3++2Br-,②2Br-+Cl2===Br2+2Cl-,③2Fe3++2I-===2Fe2++I2;
由此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鐵元素在反應①和③中均被氧化
B.反應②中當有1個Cl2被還原時,有2個Br-被氧化
C.氧化性強弱順序為Cl2>Br2>Fe3+>I2
D.還原性強弱順序為I->Fe2+>Br->Cl-
答案 A
解析 選項A,反應①中Fe2+作還原劑,在反應中被氧化,反應③中Fe3+作氧化劑,在反應中被還原,A不正確;反應②中Cl2作氧化劑,當1個Cl2被還原時,有2個Br-被氧化,B正確;由反應①可知,氧化性:Br2>Fe3+,還原性:Fe2+>Br-;由反應②可知,氧化性:Cl2>Br2,還原性:Br->Cl-;由反應③可知,氧化性:Fe3+>I2,還原性:I->Fe2+,故C、D正確。
7.已知常溫下,在溶液中發生如下反應:
①16H++10Z-+2XO===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
由此推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反應Z2+2A2+===2A3++2Z-可以進行
B.Z元素在反應③中被還原,在反應①中被氧化
C.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XO、Z2、B2、A3+
D.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Z-、B-、A2+、X2+
答案 D
解析 由題中信息知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XO>Z2>B2>A3+,A、C項正確;在反應①中Z元素被氧化,在反應③中Z元素被還原,B項正確;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A2+>B->Z->X2+,D項錯誤。
8.已知:①2NaBr+Cl2===2NaCl+Br2;②6FeCl2+3Br2===4FeCl3+2FeBr3。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①中氧化劑是_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失電子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號)。
(2)反應②中還原劑是________,氧化產物是________。
(3)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較Cl2、FeCl3、Br2的氧化性,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
(5)向FeBr2溶液中通入過量氯氣,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l2 Br (2)FeCl2 FeCl3和FeBr3 (3)2Fe2++Br2===2Fe3++2Br- (4)Cl2>Br2>FeCl3 (5)2Fe2++4Br-+3Cl2===2Fe3++2Br2+6Cl-
解析 (1) ,根據化合價判斷,氧化劑為Cl2,失電子的元素為Br。(2)6 ,根據化合價判斷,還原劑為FeCl2,氧化產物為FeCl3和FeBr3。(4)根據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得出,氧化性Cl2>Br2、Br2>Fe3+,所以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Cl2>Br2>FeCl3。(5)由(4)知Cl2的氧化性大于Br2和FeCl3,所以足量Cl2把Fe2+、Br-全部氧化,2Fe2++4Br-+3Cl2===2Fe3++2Br2+6Cl-。
B級 素養培優練
9.有下列三個反應:①Cl2+2FeCl2===2FeCl3
②2Fe3++2I-===2Fe2++I2
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③中的氧化產物分別是Fe3+、I2、CoCl2
B.氧化性:Co2O3C.根據反應①②可以推測反應:Cl2+2KI===2KCl+I2可能發生
D.在反應③中HCl作還原劑,在反應過程中全部被氧化
答案 C
解析 ①中Cl2為氧化劑,Fe2+為還原劑,Fe3+為氧化產物,Cl-為還原產物;②中Fe3+為氧化劑,I-為還原劑,Fe2+為還原產物,I2為氧化產物;③中Co2O3為氧化劑,HCl為還原劑,CoCl2為還原產物,Cl2為氧化產物,A錯誤;根據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可知,氧化性:Co2O3>Cl2>Fe3+,B錯誤;根據反應①②可知,氧化性:Cl2>Fe3+>I2,因此反應Cl2+2KI===2KCl+I2可以發生,C正確;在反應③中,每6個HCl參加反應,有2個HCl作還原劑被氧化,4個HCl起到酸的作用,D錯誤。
10.(2023·菏澤鄄城一中月測)PbO2、KMnO4、Cl2、Fe3+、Cu2+的氧化性依次減弱。下列反應在水溶液中不可能發生的是(  )
A.Cu+2Fe3+===Cu2++2Fe2+
B.10Cl-+2MnO+16H+===2Mn2++5Cl2↑+8H2O
C.2Fe2++Cl2===2Fe3++2Cl-
D.5Pb2++2MnO+2H2O===5PbO2↓+2Mn2++4H+
答案 D
解析 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A項,根據氧化性Fe3+>Cu2+,所以Cu+2Fe3+===Cu2++2Fe2+反應能發生;B項,氧化性KMnO4>Cl2,所以10Cl-+2MnO+16H+===2Mn2++5Cl2↑+8H2O反應能發生;C項,氧化性Cl2>Fe3+,所以2Fe2++Cl2===2Fe3++2Cl-反應能發生;D項,氧化性PbO2>KMnO4,所以5Pb2++2MnO+2H2O===5PbO2↓+2Mn2++4H+不能發生。
11.把圖2中的物質補充到圖1中,可得到一個完整的氧化還原型離子方程式(未配平)。
對該氧化還原反應型離子方程式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IO作氧化劑具有氧化性
B.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個數之比為5∶2
C.若有2個Mn2+參加反應時則轉移電子的個數為10
D.氧化性:MnO>IO
答案 D
解析 由題意可知,反應中Mn2+是反應物,反應后生成MnO,則Mn2+失電子作還原劑,含有碘元素的離子在反應中作氧化劑,碘元素化合價降低,所以IO是反應物,IO是生成物,根據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以得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Mn2++5IO+3H2O===2MnO+5IO+6H+。反應中碘元素化合價降低,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IO作氧化劑,IO具有氧化性,故A正確;由反應可知,IO作氧化劑,Mn2+失電子作還原劑,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個數之比為5∶2,B正確;根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可知,若有2個Mn2+參加反應,轉移電子的個數為10,故C正確;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根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可知,氧化性:IO>MnO,故D錯誤。
12.某大型企業利用含FeCl2、CuCl2的廢液凈化含有H2S的工業廢氣的工藝如下圖所示,既避免了空氣污染又回收了硫黃,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益。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步驟①中Fe2+是還原劑
B.步驟①②③都為氧化還原反應
C.步驟③中每生成1個S消耗2個Fe3+
D.總反應為2H2S+O2===2H2O+2S↓
答案 B
解析 步驟①中Fe2+被氧氣氧化為Fe3+,Fe2+是還原劑,A正確;步驟③中Fe3+與硫化銅反應生成Cu2+、Fe2+和硫單質,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反應②中沒有化合價的變化,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B錯誤;步驟③中每生成1個S轉移2個電子,消耗2個Fe3+,C正確;根據工藝流程可知,反應物為O2和H2S,結合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物為S和H2O,故總反應為2H2S+O2===2H2O+2S↓,D正確。
13.《南村輟耕錄》中記載:“杭人削松木為小片,其薄如紙,熔硫磺涂木片頂端分許,名曰發燭。”《資治通鑒》中記載:“陳宣帝太建九年,齊后妃貧苦,至以賣燭為業。”文中的發燭就是原始的火柴。K2Cr2O7在工業中用作制造火柴頭的氧化劑。
已知反應:K2Cr2O7+14HCl(濃)===2KCl+2CrCl3+3Cl2↑+7H2O
(1)________(填元素名稱)元素被氧化,_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是氧化劑。
(2)________是氧化產物,________發生氧化反應。
(3)在參加反應的鹽酸中,起還原劑(被氧化)作用的HCl與起酸的作用的HCl的質量比為________。
(4)該反應中每生成3分子Cl2轉移電子個數為________。
答案 (1)氯 K2Cr2O7 (2)Cl2 HCl (3)3∶4 (4)6
解析 (1)反應中部分氯元素的化合價由-1價升高到0價,被氧化;K2Cr2O7中鉻元素的化合價由+6價降低到+3價,被還原,K2Cr2O7作氧化劑。(2)HCl→Cl2,氯元素化合價升高,發生氧化反應,Cl2為氧化產物。(3)14個HCl分子參加反應,有6個HCl分子被氧化,生成3個Cl2分子,另外8個HCl分子起酸的作用,所以起還原劑(被氧化)作用的HCl與起酸作用的HCl的質量比為6∶8=3∶4。(4)部分氯元素的化合價由-1價變到0價,故生成3分子Cl2轉移電子個數為3×2×[0-(-1)]=6。
14.回答下列問題。
Ⅰ .已知某容器中發生了一個化學反應,反應體系存在H2O、MnO、H2O2、O2、Mn2+、H+六種粒子。在反應過程中,溶液紫紅色逐漸褪去。
(1)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反應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粒子個數之比為________。
Ⅱ.高鐵酸鈉(Na2FeO4)是一種新型綠色消毒劑,主要用于飲用水處理,工業上有多種制備高鐵酸鈉的方法,其中一種方法的化學反應原理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為3ClO-+2Fe3++xOH-===2FeO+3Cl-+yH2O,回答下列問題:
(3)上述反應中的x=________,y=________。
(4)上述反應中氧化劑為________;還原產物為________。
(5)由上述反應可知,氧化性強弱:ClO-________FeO(填“>”或“<”,下同);還原性強弱:Cl-________Fe3+。
(6)請用單線橋法表示該反應中電子的轉移情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MnO+5H2O2+6H+===2Mn2++5O2↑+8H2O (2)2∶5
(3)10 5 (4)ClO- Cl- (5)> <
(6) ===2FeO+3Cl-+5H2O
解析 (1)由溶液紫色逐漸褪去可知MnO消耗,MnO為反應物,Mn元素價態降低,再根據化合價有升必有降可知氧元素化合價升高,則H2O2為反應物,O2為生成物,利用原子守恒和電荷守恒可得反應式為2MnO+5H2O2+6H+===2Mn2++5O2↑+8H2O。(2)氧化劑為MnO,還原劑為H2O2,故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粒子數目之比為2∶5。(3)在3ClO-+2Fe3++xOH-===2FeO+3Cl-+yH2O中,根據電荷守恒:-3+6-x=-4-3,所以x=10,然后根據H原子守恒可求出y=5,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lO-+2Fe3++10OH-===2FeO+3Cl-+5H2O。(4)在3ClO-+2Fe3++10OH-===2FeO+3Cl-+5H2O中,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從+1價降低到反應后Cl-中的-1價,做氧化劑,被還原,還原產物為Cl-。(5)該反應中,ClO-做氧化劑,Cl-是還原產物,Fe3+被氧化為FeO,則Fe3+是還原劑,FeO是氧化產物,在一個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還原劑的還原性強于還原產物的還原性,則氧化性:ClO->FeO,還原性:Cl-===2FeO+3Cl-+5H2O。(共66張PPT)
第三節 氧化還原反應
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
基礎課時  氧化劑和還原劑
7
1.能從化學反應中元素化合價的變化認識氧化劑和還原劑、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等概念。2.熟知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能從元素價態變化的視角判斷物質的氧化性、還原性,理清相關概念間的關系,建立判斷物質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思維模型,培養變化觀念、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學習目標
一、氧化劑和還原劑
二、物質氧化性和還原性的比較


CONTENTS
課后鞏固訓練
一、氧化劑和還原劑
對點訓練
(一)知識梳理
1.概念
還原反應
降低
升高
氧化反應
2.相互關系
還原劑和氧化劑作為反應物共同參加氧化還原反應。還原劑具有________,反應時____________;氧化劑具有________,反應時____________。
還原性
本身被氧化
氧化性
本身被還原
3.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1)常見的氧化劑
①活潑非金屬單質,如Cl2、O2等。②含較高價態元素的物質:a.某些酸:如____________等。b.某些鹽:如KMnO4、FeCl3等。
(2)常見的還原劑
①活潑金屬單質,如Al、Zn、Fe等。②某些非金屬單質,如H2、C等。③含較低價態元素的物質:a.某些氧化物:如CO等。b.某些鹽:如KI等。
硫酸、硝酸
(二)互動探究
酒精、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均可有效滅活病毒。“84”消毒液是一種高效消毒液(見下圖)
【問題討論】
問題1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多少?用“84”消毒液滅殺病毒,利用的是NaClO的什么性質?
提示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1價,“84”消毒液能滅殺病毒是利用了NaClO的強氧化性。
問題2 “84”消毒液與潔廁靈混用時發生如下反應:NaClO+2HCl===NaCl+Cl2↑+H2O,用雙線橋法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你能指出反應中的氧化劑和還原劑嗎?
問題3 通過對上述反應的分析,判斷氧化劑與物質的氧化性、還原劑與物質的還原性之間有何關系?
提示 二者是一致的,即氧化劑具有氧化性,還原劑具有還原性。
【探究歸納】
1.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相互關系
(1)氧化劑和還原劑一定是反應物。在氧化還原反應中一定有氧化劑和還原劑,但氧化劑和還原劑可以是不同種物質,也可以是同一種物質。一種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種元素被還原。如反應SO2+2H2S===3S+2H2O中,被氧化和被還原的元素都是硫元素;此例還說明,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可以是同一種物質。
(2)相互關系
①在氧化還原反應中,一種物質(還原劑)失去電子(或共用電子對偏離),必然同時有物質(氧化劑)得到電子(或共用電子對偏向)。
②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從還原劑轉移到氧化劑。
2.從元素價態的變化視角判斷氧化劑和還原劑
(1)氧化劑
變價元素的高價態化合物常作氧化劑,如KMnO4、FeCl3、HNO3等。
(2)還原劑
含有較低價態元素的化合物常作還原劑,如H2S、CO、SO2等。
3.從物質的類別視角判斷氧化劑和還原劑
(1)活潑性較強的非金屬單質(如O2、Cl2等)和過氧化物(如H2O2、Na2O2等)通常作氧化劑。
(2)活潑的金屬單質(如Fe、Zn等)和某些非金屬單質(如H2、C等)通常作還原劑。
4.氧化還原反應中基本概念之間的關系
5.生產、生活中的氧化還原反應
1.下列物質不是常見氧化劑的是(  )
A.FeCl3 B.KMnO4 C.Fe D.O2
解析 FeCl3中鐵元素為+3價,具有氧化性,是常見的氧化劑;KMnO4中錳元素處于最高價態,具有氧化性,是常見的氧化劑;O2具有氧化性,是常見的氧化劑;Fe是金屬單質,其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0,處于最低價態,只具有還原性,不是常見的氧化劑。
C
2.下列物質間的轉化,需要加入氧化劑才能實現的是(  )
A.Fe2O3→Fe B.KClO3→KCl
C.H2SO4→SO2 D.NH3→NO
解析 氧化劑得電子,所含元素化合價降低。需要加入氧化劑才能實現的變化過程應該是被氧化、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的過程,NH3→NO的轉化過程中,N元素化合價由-3價升高到+2價,被氧化。
D
3.制備氰氨基化鈣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N===CaCN2+CO↑+H2↑+C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氫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還原
B.HCN被氧化,CaCO3被還原
C.HCN是氧化劑,CaCO3是還原劑
D.CaCN2是氧化產物,H2為還原產物
D
二、物質氧化性和還原性的比較
對點訓練
(一)知識梳理
1.氧化性與還原性的實質
(1)氧化性:是氧化劑具有的性質,反應時氧化劑本身被______,表現出________的性質(或能力),物質得電子能力越強,其________就越強。
(2)還原性:是還原劑具有的性質,反應時還原劑本身被______,表現出________的性質(或能力),物質失電子能力越強,其________就越強。
(3)物質的氧化性或還原性的強弱取決于物質得、失電子的難易程度,與得失__________的多少無關。如Na-e-===Na+,Al-3e-===Al3+,Al失去電子的數目較多,但Al的還原性卻比Na弱。
還原
得電子
氧化性
氧化
失電子
還原性
電子數目
2.氧化性、還原性和元素化合價之間的關系
還原性
氧化性
(二)互動探究
材料1 吸進人體內的氧有2%轉化為氧化性極強的活性氧,活性氧能加速人體衰老,被稱為“生命殺手”,中國科學家嘗試用Na2SeO3清除人體內的活性氧。
材料2 (1)鐵釘浸入CuSO4溶液后,表面會附有紅色物質;銅絲浸入AgNO3溶液后,表面會附有銀白色物質。(2)鐵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棕褐色物質(FeCl3),而在鹽酸中生成淺綠色溶液(FeCl2)。
【問題討論】
問題1 材料1說明,Na2SeO3具有什么性質?你做出判斷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 亞硒酸鈉具有還原性。活性氧有強氧化性,亞硒酸鈉(Na2SeO3)能消除人體內的活性氧,因此亞硒酸鈉具有還原性,與活性氧反應時,亞硒酸鈉作還原劑。
問題2 根據材料2判斷,則在Cu、Fe、Ag中還原性最強的是什么物質?你能比較Cu2+、Fe2+、Ag+氧化性的強弱嗎?
提示 Fe 氧化性:Ag+>Cu2+>Fe2+。鐵釘浸入CuSO4溶液中,發生的反應是Fe+Cu2+===Fe2++Cu,則還原性:Fe>Cu;氧化性:Cu2+>Fe2+;銅絲浸入AgNO3溶液中發生的反應是Cu+2Ag+===Cu2++2Ag,則還原性:Cu>Ag,氧化性:Ag+>Cu2+,從而可得還原性:Fe>Cu>Ag,氧化性:Ag+>Cu2+>Fe2+。
【探究歸納】
1.根據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判斷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2.根據金屬、非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
4.比較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其他方法
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的程度比較:不同氧化劑與相同還原劑作用時,還原劑中某元素化合價升高的數值越大,氧化劑的氧化性越強。
例如:
1.下列微粒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的是(  )
A.Mg B.Cu2+ C.Cl- D.Fe2+
解析 A項,Mg只能失去電子變為Mg2+,表現還原性;B項,Cu2+只能得到電子變為Cu+或Cu,表現氧化性;C項,Cl元素最低化合價為-1價,只能失去電子變為Cl2或ClO-等,表現還原性;D項,Fe2+既可以失去電子變為Fe3+,也可以得到電子變為Fe單質,因此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
D
D
3.已知下列反應:
①Cl2+2NaBr===2NaCl+Br2 ②2KI+Br2===2KBr+I2 ③Na2S+I2===2NaI+S↓
(1)Cl-、Br-、I-、S2-的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l2、Br2、I2、S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斷Cl2與Na2S能否反應?________(填“能”或“否”)。
(4)判斷I2與NaBr能否共存?________(填“能”或“否”)。
S2->I->Br->Cl-
Cl2>Br2>I2>S


解析 (1)根據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還原劑的還原性強于還原產物的還原性,由反應①知還原性:Br->Cl-,由反應②知還原性:I->Br-,由反應③知還原性:S2->I-,即還原性:S2->I->Br->Cl-。(2)根據同一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由①得氧化性:Cl2>Br2,由②得氧化性:Br2>I2,由③得氧化性:I2>S,故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Cl2>Br2>I2>S。(3)由(2)知氧化性:Cl2>S,故Cl2與Na2S能發生反應:Cl2+Na2S===2NaCl+S↓。(4)由(2)知氧化性:Br2>I2,故I2與NaBr不能反應,則I2與NaBr能共存。
【題后歸納】
物質氧化性和還原性比較的一般思路
課后鞏固訓練
A級 合格過關練
選擇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
(一)氧化劑、還原劑及其性質
1.根據你所學的知識分析物質的轉化。下列轉化過程必須加入還原劑才能實現的是(  )
A.H2O2→O2 B.KI→I2
C.Cl2→NaCl D.FeCl3→FeCl2
D
解析 H2O2可在催化劑MnO2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氣,不需要加入還原劑,故A錯誤;KI→I2的過程I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需加入氧化劑才能實現,故B錯誤;Cl2和NaOH反應可生成NaCl和NaClO,不需要加入還原劑,故C錯誤;FeCl3→FeCl2的過程中,Fe元素化合價降低,被還原,需加入還原劑才能實現,故D正確。
2.下列轉化需要加入氧化劑才能實現的是(  )
A.H2O2→H2O B.H2→H2O
C.H+→H2O D.OH-→H2O
解析 氧化劑在反應中得到電子,所含元素的化合價降低,還原劑中元素的化合價升高。H2→H2O
H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升高至+1價,需要加入氧化劑。
B
B
4.“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為NaClO,“潔廁靈”的主要成分為HCl。若將二者混用,會發生反應生成有毒的氯氣而造成危險,化學方程式為NaClO+2HCl===NaCl+Cl2↑+H2O。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NaClO是氧化劑
B.HCl表現氧化性和酸性
C.Cl2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
D.H2O既不是氧化產物又不是還原產物
B
解析 NaClO中Cl元素化合價由+1價降低到0價,得電子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為氧化劑,A正確;HCl中部分氯元素化合價由-1價升高到0價,失電子體現出還原性,B錯誤;次氯酸鈉中氯元素被還原為氯氣,HCl中氯元素被氧化為氯氣,故Cl2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C正確;反應中氫、氧元素化合價沒有改變,H2O既不是氧化產物又不是還原產物,D正確。
C
6.常溫下,在溶液中可發生以下反應:
①2Fe2++Br2===2Fe3++2Br-,②2Br-+Cl2===Br2+2Cl-,③2Fe3++2I-===2Fe2++I2;
由此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鐵元素在反應①和③中均被氧化
B.反應②中當有1個Cl2被還原時,有2個Br-被氧化
C.氧化性強弱順序為Cl2>Br2>Fe3+>I2
D.還原性強弱順序為I->Fe2+>Br->Cl-
A
解析 選項A,反應①中Fe2+作還原劑,在反應中被氧化,反應③中Fe3+作氧化劑,在反應中被還原,A不正確;反應②中Cl2作氧化劑,當1個Cl2被還原時,有2個Br-被氧化,B正確;由反應①可知,氧化性:Br2>Fe3+,還原性:Fe2+>Br-;由反應②可知,氧化性:Cl2>Br2,還原性:Br->Cl-;由反應③可知,氧化性:Fe3+>I2,還原性:I->Fe2+,故C、D正確。
D
8.已知:①2NaBr+Cl2===2NaCl+Br2;②6FeCl2+3Br2===4FeCl3+2FeBr3。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①中氧化劑是_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失電子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號)。
(2)反應②中還原劑是________,氧化產物是____________。
(3)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較Cl2、FeCl3、Br2的氧化性,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
(5)向FeBr2溶液中通入過量氯氣,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2
Br
FeCl2
FeCl3和FeBr3
2Fe2++Br2===2Fe3++2Br-
Cl2>Br2>FeCl3
2Fe2++4Br-+3Cl2===2Fe3++2Br2+6Cl-
B級 素養培優練
9.有下列三個反應:①Cl2+2FeCl2===2FeCl3 ②2Fe3++2I-===2Fe2++I2
③Co2O3+6HCl===2CoCl2+Cl2↑+3H2O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③中的氧化產物分別是Fe3+、I2、CoCl2
B.氧化性:Co2O3C.根據反應①②可以推測反應:Cl2+2KI===2KCl+I2可能發生
D.在反應③中HCl作還原劑,在反應過程中全部被氧化
C
解析 ①中Cl2為氧化劑,Fe2+為還原劑,Fe3+為氧化產物,Cl-為還原產物;②中Fe3+為氧化劑,I-為還原劑,Fe2+為還原產物,I2為氧化產物;③中Co2O3為氧化劑,HCl為還原劑,CoCl2為還原產物,Cl2為氧化產物,A錯誤;根據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可知,氧化性:Co2O3>Cl2>Fe3+,B錯誤;根據反應①②可知,氧化性:Cl2>Fe3+>I2,因此反應Cl2+2KI===2KCl+I2可以發生,C正確;在反應③中,每6個HCl參加反應,有2個HCl作還原劑被氧化,4個HCl起到酸的作用,D錯誤。
D
11.把圖2中的物質補充到圖1中,可得到一個完整的氧化還原型離子方程式(未配平)。
D
12.某大型企業利用含FeCl2、CuCl2的廢液凈化含有H2S的工業廢氣的工藝如下圖所示,既避免了空氣污染又回收了硫黃,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益。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步驟①中Fe2+是還原劑
B.步驟①②③都為氧化還原反應
C.步驟③中每生成1個S消耗2個Fe3+
D.總反應為2H2S+O2===2H2O+2S↓
B
解析 步驟①中Fe2+被氧氣氧化為Fe3+,Fe2+是還原劑,A正確;步驟③中Fe3+與硫化銅反應生成Cu2+、Fe2+和硫單質,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反應②中沒有化合價的變化,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B錯誤;步驟③中每生成1個S轉移2個電子,消耗2個Fe3+,C正確;根據工藝流程可知,反應物為O2和H2S,結合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物為S和H2O,故總反應為2H2S+O2===2H2O+2S↓,D正確。
13.《南村輟耕錄》中記載:“杭人削松木為小片,其薄如紙,熔硫磺涂木片頂端分許,名曰發燭。”《資治通鑒》中記載:“陳宣帝太建九年,齊后妃貧苦,至以賣燭為業。”文中的發燭就是原始的火柴。K2Cr2O7在工業中用作制造火柴頭的氧化劑。
已知反應:K2Cr2O7+14HCl(濃)===2KCl+2CrCl3+3Cl2↑+7H2O
(1)________(填元素名稱)元素被氧化,_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是氧化劑。
(2)________是氧化產物,________發生氧化反應。
(3)在參加反應的鹽酸中,起還原劑(被氧化)作用的HCl與起酸的作用的HCl的質量比為________。
(4)該反應中每生成3分子Cl2轉移電子個數為________。

K2Cr2O7
Cl2
HCl
3∶4
6
解析 (1)反應中部分氯元素的化合價由-1價升高到0價,被氧化;K2Cr2O7中鉻元素的化合價由+6價降低到+3價,被還原,K2Cr2O7作氧化劑。(2)HCl→Cl2,氯元素化合價升高,發生氧化反應,Cl2為氧化產物。(3)14個HCl分子參加反應,有6個HCl分子被氧化,生成3個Cl2分子,另外8個HCl分子起酸的作用,所以起還原劑(被氧化)作用的HCl與起酸作用的HCl的質量比為6∶8=3∶4。(4)部分氯元素的化合價由-1價變到0價,故生成3分子Cl2轉移電子個數為3×2×[0-(-1)]=6。
2∶5
10
5
ClO-
Cl-
>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子王旗| 普兰店市| 祁阳县| 大余县| 格尔木市| 皋兰县| 上饶市| 明水县| 华坪县| 奇台县| 彰化市| 白沙| 炉霍县| 黄陵县| 洪雅县| 瑞安市| 温泉县| 英山县| 左云县| 山丹县| 保山市| 闽侯县| 林芝县| 瓦房店市| 鹤庆县| 墨竹工卡县| 扎兰屯市| 龙山县| 邵阳市| 儋州市| 金川县| 扶绥县| 东莞市| 郯城县| 安远县| 东港市| 理塘县| 温州市| 大竹县| 井陉县| 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