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末測評驗收卷(一)(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45分)1.北京冬奧會金牌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金牌的主要成分屬于無機物B.金牌掛帶由桑蠶絲制成,桑蠶絲屬于有機物C.金牌上有祥云花紋,自然界云、霧不屬于膠體D.金牌上有冰、雪圖案,冰和雪的主要成分相同答案 C解析 金牌中含有少量金,此外主要成分屬于無機物,A正確;金牌掛帶由桑蠶絲制成,桑蠶絲屬于天然有機物,B正確;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100 nm的分散系是膠體,自然界云、霧中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100 nm,屬于膠體,C錯誤;冰和雪的主要成分都是水,只是狀態不同,D正確。2.我國古代文獻中有許多化學知識的記載,如《夢溪筆談》中的“信州鉛山縣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則成膽礬,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等,上述描述中沒有涉及的化學反應類型是( )A.離子反應 B.置換反應C.復分解反應 D.氧化還原反應答案 C解析 根據“挹其水熬之,則成膽礬”可知:CuSO4+5H2O===CuSO4·5H2O為化合反應,根據“熬膽礬: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可知:CuSO4·5H2OCuSO4+5H2O為分解反應,Fe+CuSO4===Cu+FeSO4為置換反應,且Fe、Cu元素的化合價變化,為氧化還原反應,不涉及復分解反應。3.下列關于分散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分散系的分類:B.用平行光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膠體,可以加以區分C.把FeCl3飽和溶液滴入蒸餾水中,以制取Fe(OH)3膠體D.如圖所示的是樹林的晨曦,該現象與丁達爾效應有關答案 C解析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飽和溶液,繼續煮沸至液體呈紅褐色以制取Fe(OH)3膠體,C項錯誤。4.下列各組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變紅的溶液中:Na+、NO、Fe3+B.pH<7的溶液中:Ca2+、Cl-、CH3COO-C.澄清透明的溶液中:K+、MnO、SOD.含有Ca2+的溶液中:Cl-、H+、HCO答案 C解析 使酚酞變紅的溶液顯堿性,Fe3+和OH-反應會生成Fe(OH)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題意;pH<7的溶液顯酸性,H+和CH3COO-會發生反應生成CH3COOH,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題意;K+、MnO、SO三種離子之間不反應,雖MnO有色,但是澄清透明,C符合題意;H+和HCO會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題意。5.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氫氧化鋇與稀硫酸反應:Ba2++OH-+H++SO===BaSO4↓+H2OB.Fe2O3溶于鹽酸中:O2-+2H+===H2OC.銅和硝酸銀溶液反應:Cu+Ag+===Cu2++AgD.Cu(OH)2中加入硝酸:Cu(OH)2+2H+===Cu2++2H2O答案 D解析 Ba(OH)2與稀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a2++2OH-+2H++SO===BaSO4↓+2H2O,A錯誤;氧化物不能拆分為離子,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Fe2O3+6H+===2Fe3++3H2O,B錯誤;電荷不守恒,C錯誤;Cu(OH)2是難溶堿,書寫離子方程式時不可拆分成離子,D正確。6.濕潤的土壤中,氮元素的轉化過程如圖所示:在形成NO2和NO的過程中( )A.NO做還原劑 B.NO被氧化C.NH做氧化劑 D.NH被氧化答案 D解析 NO中氮元素化合價降低,被還原,做氧化劑,NH中氮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做還原劑。7.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下列離子:Fe3+、SO、Al3+和M離子,經測定Fe3+、SO、Al3+和M離子的個數之比為2∶4∶1∶1,則M離子可能是下列中的( )A.Na+ B.OH-C.S2- D.Cl-答案 D解析 Fe3+、SO、Al3+和M離子的個數之比為2∶4∶1∶1,根據電荷守恒可得到:2×3+3×1=2×4+M,M=1,M應帶有1個單位的負電荷,又OH-離子不能與鐵離子大量共存,所以M只能為選項中的氯離子。8.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氯氣:①MnO2+4HCl(濃)MnCl2+Cl2↑+2H2O②KClO3+6HCl(濃)===KCl+3Cl2↑+3H2O③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若要制得相同質量的氯氣,①②③反應中電子轉移數目之比為( )A.6∶5∶6 B.1∶3∶5C.15∶5∶3 D.1∶6∶10答案 A解析 設三個反應都生成3 個 Cl2分子,則電子轉移的數目分別為6、5、6,A項正確。9.現有A、B、C、D四種物質,它們是Fe、稀鹽酸、NaOH溶液、AgNO3溶液中的一種,它們的反應關系及反應類型如圖所示,則物質B為( )A.Fe B.稀鹽酸C.NaOH溶液 D.AgNO3溶液答案 B解析 A和B反應屬于中和反應,則A和B應是HCl和NaOH,B和C反應屬于置換反應,置換反應是單質+化合物→單質+化合物,根據所給物質,應是Fe和鹽酸或是Fe與AgNO3反應,根據題中所給關系,B為鹽酸,A為NaOH,C為Fe,B和D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則D為AgNO3。10.酸性條件下,用MnO2進行脫硫處理的原理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反應1中MnO2做氧化劑B.反應1的產物有H2OC.反應2中Fe2+做還原劑D.反應2中H2O做反應物答案 C解析 反應1中,Mn元素的化合價從+4價變為+2價,化合價降低,發生還原反應,MnO2做氧化劑,故A正確;反應1的離子方程式為MnO2+2Fe2++4H+===2Fe3++Mn2++2H2O,產物有H2O,故B正確;反應2中,Fe元素的化合價從+3價變為+2價,化合價降低,發生還原反應,Fe2+是還原產物,故C錯誤;反應2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SO2+2H2O===SO+2Fe2++4H+,故D正確。11.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氣體逸出,同時放熱,一段時間后,藍色溶液變為紅色渾濁(Cu2O),繼續加入H2O2溶液,紅色渾濁又變為藍色溶液,這個反應可以反復多次。下列關于上述過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Cu2+是H2O2分解反應的催化劑B.Cu2+將H2O2還原為O2C.H2O2既表現氧化性又表現還原性D.發生了反應:Cu2O+H2O2+4H+===2Cu2++3H2O答案 B解析 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氣體逸出,同時放熱,說明Cu2+是H2O2分解反應的催化劑,A正確;H2O2變為O2,氧元素化合價從-1價變為0價,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Cu2+將H2O2氧化為O2,B錯誤;根據“藍色溶液變為紅色渾濁(Cu2O)”,說明+2價的Cu2+被還原成+1價,H2O2表現了還原性,繼續加入H2O2溶液,紅色渾濁又變為藍色溶液,說明發生了反應:Cu2O+H2O2+4H+===2Cu2++3H2O,Cu2O中+1價Cu被氧化成+2價Cu2+,H2O2又表現了氧化性,C、D正確。12.已知反應:①SO2+2Fe3++2H2O―→SO+2Fe2++W②Cr2O+aFe2++bH+―→Cr3++Fe3++H2O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還原性:Cr3+>SO2B.方程式②中,a=6,b=7C.Cr2O能將Na2SO3氧化成Na2SO4D.方程式①中W為H+答案 C解析 同一反應中,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由方程式①得還原性:SO2>Fe2+,由方程式②得還原性:Fe2+>Cr3+,由此可得還原性:SO2>Fe2+>Cr3+,故A項錯誤;方程式②中,由得失電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得Cr2O+6Fe2++14H+===2Cr3++6Fe3++7H2O,則a=6,b=14,故B項錯誤;在方程式②中Cr2O將Fe2+氧化為Fe3+,而還原性:SO2>Fe2+,所以Cr2O能將Na2SO3氧化成Na2SO4,故C項正確;由元素守恒和電荷守恒可得方程式①中W為4H+,故D項錯誤。13.某班同學分組進行向一定體積的Ba(OH)2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的實驗,并通過數字傳感器測得混合溶液的導電能力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時用NaOH代替Ba(OH)2也能得到該曲線B.該反應發生的離子方程式為H++SO+Ba2++OH-===BaSO4↓+H2OC.a時刻溶液的導電能力接近為0,所以BaSO4是非電解質D.YZ段溶液的導電能力不斷增大,主要是由于稀硫酸過量的原因答案 D解析 NaOH與稀硫酸反應生成Na2SO4,Na2SO4溶于水電離,故不會出現導電能力為零的點,A錯誤;該反應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SO+Ba2++2OH-===BaSO4↓+2H2O,B錯誤;XY段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SO+Ba2++2OH-===BaSO4↓+2H2O,BaSO4難溶于水,導致溶液中單位體積內的離子數目減小,導電能力減弱,但BaSO4不是非電解質,C錯誤;YZ段溶液的導電能力不斷增大,表明隨著稀硫酸的不斷加入,溶液中單位體積內的離子數目不斷增大,主要原因是過量H2SO4電離引起的,D正確。14.把碎紙片b補充到a中,可得到一個完整的離子方程式(未配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物微粒為SO2、Mn2+、H+B.該反應發生后溶液酸性增強C.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5∶2D.配平后H+的化學計量數為8答案 B解析 由紙條上信息可知,SO2為還原劑,則氧化劑應為MnO,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SO2+2MnO+2H2O===5SO+2Mn2++4H+,因此反應物微粒為SO2、MnO和H2O,A錯誤;反應后生成了H+,溶液酸性增強,B正確;氧化劑為MnO,還原劑為SO2,二者化學計量數之比為2∶5,C錯誤;配平后,H+的化學計量數為4,D錯誤。15.碳氮硫共脫除工藝可以協同除去工業廢水中的S2-、NO和CH3COO-(C元素顯0價),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r1過程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粒子數之比為1∶1B.r3過程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S+2NO===SO+N2↑C.r2過程中每生成1個CO2,轉移電子數為4e-D.S2-轉化為SO的總反應為3S2-+4NO===3SO+2N2↑答案 D解析 r1過程中,S2-→S,NO→NO,則NO是氧化劑,S2-是還原劑,據得失電子守恒可知,其粒子數之比為1∶1,A正確;r3過程中S、NO反應,結合原子守恒、電荷守恒和得失電子守恒規律可得S+2NO===SO+N2↑,B正確;r1過程中,CH3COO-→CO2↑,C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升高到+4價,則生成1個CO2,轉移電子數為4e-,C正確;S2-轉化為SO,配平可得:5S2-+8NO+8H+===5SO+4N2↑+4H2O,D錯誤。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55分)16.(13分)“宏微結合”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物質變化的本質?;卮鹣铝袉栴}:(1)將鋁片插入硫酸銅溶液中,經研究發現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寫字母序號,下同)。A.硫酸銅溶液中含有的微粒只有兩種:Cu2+、SOB.硫酸銅溶液能導電C.反應的實質是Al得電子生成Al3+、Cu2+失電子生成CuD.硫酸銅溶液呈藍色,硫酸鋁溶液為無色,說明藍色與Cu2+有關②該反應的實質是金屬鋁與硫酸銅溶液中的__________(填寫微粒的化學式)發生反應。(2)如圖為Mn和CuSO4溶液反應的示意圖:①該反應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反應中失去電子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由反應可知金屬的活潑性:Mn________Cu(填“>”或“<”);④該反應中化合價沒有改變的元素或原子團是________。A.錳元素 B.銅元素 C.硫酸根答案 (1)①BD?、贑u2+ (2)①Mn+Cu2+===Mn2++Cu?、阱i原子 ③> ④C解析 (1)①硫酸銅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是Cu2+、SO、H2O,A不正確;硫酸銅溶液含有離子能導電,B正確;反應的實質是Al失去電子生成Al3+、Cu2+得到電子生成Cu,C不正確;硫酸銅溶液呈藍色,硫酸鋁溶液為無色,說明藍色與Cu2+有關,D正確。②反應過程實質是金屬鋁與硫酸銅溶液中的Cu2+反應。(2)①由題干圖示信息可知,該反應的實質是金屬錳與硫酸銅溶液中的Cu2+反應生成Mn2+和Cu,反應離子方程式為Mn+Cu2+===Mn2++Cu。②中失去電子的粒子是錳原子。③由反應③可知金屬的活潑性:Mn大于Cu。④該反應中化合價沒有改變的元素或根是硫酸根。17.(14分)甘肅馬家窯遺址出土的青銅刀,是我國最早冶煉的青銅器,由于時間久遠,其表面有一層“綠銹”,“綠銹”俗稱“銅綠”,是銅和空氣中的水蒸氣、CO2、O2作用產生的,其化學式為Cu2(OH)2CO3,“銅綠”能跟酸反應生成銅鹽、CO2和H2O。(1)CO2屬于________(填“酸性”或“堿性”)氧化物。(2)從物質分類標準看,“銅綠”屬于哪類物質________(填字母)。A.酸 B.堿C.鹽 D.氧化物(3)銅器表面有時會生成“銅綠”,這層“銅綠”可用化學方法除去,寫出鹽酸去除“銅綠”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代人們高溫灼燒孔雀石[Cu(OH)2·CuCO3]和木炭的混合物得到一種紫紅色的金屬銅,其化學方程式為2CuO+C2Cu+CO2↑,該反應屬于________(填字母)。A.置換反應 B.復分解反應C.氧化還原反應 D.離子反應(5)現代工業以黃銅礦為原料,在煉銅的過程中發生了多個反應,其中有如下兩個反應:反應Ⅰ:2Cu2S+3O22Cu2O+2SO2,反應Ⅱ:Cu2S+2Cu2O6Cu+SO2↑。①反應Ⅰ中,氧化產物是________,用雙線橋標出反應Ⅰ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反應Ⅱ中,Cu2O的作用是________(填“氧化劑”“還原劑”或“氧化劑和還原劑”)。答案 (1)酸性 (2)C (3)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4)AC (5)①SO2 ?、谘趸瘎?br/>解析 (1)CO2能與堿液反應生成鹽和水,屬于酸性氧化物。(2)“銅綠”的化學式為Cu2(OH)2CO3,因此從物質分類標準看,“銅綠”能電離出酸根離子和金屬離子,屬于鹽,且是堿式鹽。(3)“銅綠”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水和二氧化碳,則去除“銅綠”的化學方程式為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4)反應2CuO+C2Cu+CO2↑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因此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且還是氧化還原反應。(5)①反應Ⅰ中硫元素化合價從-2價升高到+4價,失去6個電子,被氧化,氧化產物是SO2,用雙線橋標出反應Ⅰ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為。②反應Ⅱ中,Cu2O中銅元素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被還原,其作用是氧化劑。18.(14分)有三種物質A、B、C,其中一種是堿,其余兩種是鹽。它們均可溶于水,電離只產生下表中的離子:陽離子 Na+、H+、Ba2+陰離子 OH-、CO、SO為鑒別它們,分別完成以下實驗,其結果如下:①A溶液與B溶液反應生成無色氣體X,氣體X可以與C溶液反應生成沉淀E,沉淀E可與B溶液反應;②B溶液與C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D,沉淀D不溶于稀硝酸。請回答下列問題:(1)X的名稱是________,X________(填“是”或“不是”)電解質。(2)C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鑒別C溶液中陰離子的實驗操作方法________。(3)寫出以下水溶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①A溶液與B溶液反應生成無色氣體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溶液與C溶液反應至溶液呈中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二氧化碳 不是(2)Ba(OH)2===Ba2++2OH- 取少量C溶液放入試管中,滴加幾滴石蕊試液,若溶液變藍,證明溶液中含有OH-(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①CO+2H+===CO2↑+H2O?、?H++SO+Ba2++2OH-===BaSO4↓+2H2O解析 A溶液與B溶液反應生成無色氣體X,從三種物質電離出的離子種類來看,只能是H+與CO反應生成CO2,三種物質其中一種是堿,其余兩種是鹽,可推測,A和B是兩種鹽,其中一種鹽顯酸性,一種鹽是碳酸鹽,顯酸性的鹽由電離出的陰離子判斷只能是NaHSO4,另一種鹽是碳酸鹽,根據均可溶,碳酸鹽是Na2CO3。氣體X可以與C溶液反應生成沉淀E,氣體X是CO2,根據物質種類和離子種類來看,能與其反應產生沉淀,可推測出C溶液是Ba(OH)2溶液,那么沉淀E就是BaCO3。沉淀E可與B溶液反應,能和沉淀BaCO3反應的鹽顯酸性,所以推測出B是NaHSO4,那么A就是Na2CO3。B溶液與C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D,沉淀D不溶于稀硝酸,從電離出的離子看,沉淀D應是BaSO4,B是NaHSO4,C是堿,能和NaHSO4反應生成BaSO4,所以C是Ba(OH)2。綜上所述,A、B、C、D、E分別是Na2CO3、NaHSO4、Ba(OH)2、BaSO4、BaCO3。(1)X的名稱為二氧化碳,溶于水不是本身導電,所以二氧化碳不是電解質;(2)C為Ba(OH)2,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為Ba(OH)2===Ba2++2OH-,鑒別OH-的方法為:取少量C溶液放入試管中,滴加幾滴石蕊試液,若溶液變藍,證明溶液中含有OH-(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①Na2CO3溶液和NaHSO4溶液反應生成CO2、H2O和Na2SO4,離子方程式為CO+2H+===CO2↑+H2O;②NaHSO4溶液與Ba(OH)2溶液反應至溶液呈中性,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離子方程式為2H++SO+Ba2++2OH-===BaSO4↓+2H2O。19.(14分)氧化還原反應與離子反應在生產生活與科學實驗中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問題。Ⅰ.過氧化氫溶液俗名雙氧水,醫療上利用它有殺菌消毒的作用來清洗傷口。根據下列反應回答問題:A.Na2O2+2HCl===2NaCl+H2O2B.Ag2O+H2O2===2Ag+O2↑+H2OC.2H2O2===2H2O+O2↑D.H2O2+2FeSO4+H2SO4===Fe2(SO4)3+2H2O(1)上述反應中,H2O2僅體現氧化性的反應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H2O2既體現氧化性又體現還原性的反應是________,H2O2、Ag2O、Fe2(SO4)3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酸性反應體系中發生的一個氧化還原的離子反應,反應物和生成物共六種微粒:Fe3+、Mn2+、MnO、H2O、Fe2+、H+,則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并用單線橋法表示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有一包固體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Cl、Ba(NO3)2、CuSO4、Na2CO3中的一種或幾種,現做以下實驗:①將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蕩,有白色沉淀生成,過濾,溶液呈無色:②向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體完全溶解,并有氣泡產生;③另取①中過濾后的濾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根據上述實驗事實,回答下列問題:(3)原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________(寫化學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物質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質是________。(4)寫出對應各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D C Ag2O>H2O2>Fe2(SO4)3(2)(3)Ba(NO3)2、Na2CO3 CuSO4 NaCl(4)①Ba2++CO===BaCO3↓ ②BaCO3+2H+===Ba2++H2O+CO2↑解析 (1)在D反應中,O元素化合價由-1價變為反應后H2O中的-2價,化合價降低,故僅表現氧化性;在C反應中,O元素化合價部分由-1價變為-2價,化合價降低,部分由-1價變為0價,化合價升高,則H2O2既體現氧化性又體現還原性;在反應Ag2O+H2O2===2Ag+O2↑+H2O中,Ag2O為氧化劑,H2O2為還原劑,所以氧化性:Ag2O>H2O2;在反應H2O2+2FeSO4+H2SO4===Fe2(SO4)3+2H2O中,H2O2為氧化劑,Fe2(SO4)3為氧化產物,所以氧化性:H2O2>Fe2(SO4)3,因此H2O2、Ag2O、Fe2(SO4)3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Ag2O>H2O2>Fe2(SO4)3。(2)在該反應中,MnO得到電子被還原為Mn2+,Fe2+失去電子被氧化為Fe3+,酸性環境中,H+與其中的O原子結合形成H2O,所以根據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nO+5Fe2++8H+===Mn2++5Fe3++4H2O。(3)由于CuSO4溶于水使溶液顯藍色,溶液無色說明不含CuSO4;Ba(NO3)2能夠與Na2CO3反應產生BaCO3白色沉淀,②向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體完全溶解,并有氣泡產生,由于BaCO3不能溶于水,但能夠溶于酸,因此說明該沉淀為BaCO3白色沉淀,因此一定含有Ba(NO3)2、Na2CO3;③另取①中過濾后的濾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由于原混合物中含有Na2CO3,其與Ba(NO3)2反應過量時,過量的Na2CO3能夠與AgNO3溶液反應產生Ag2CO3白色沉淀,不能確定沉淀中是否含有AgCl,因此不能確定NaCl是否存在。綜上所述,原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Ba(NO3)2、Na2CO3;一定不含有CuSO4,可能含有NaCl。(4)反應①是Ba(NO3)2、Na2CO3發生反應生成BaCO3沉淀和NaNO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a2++CO===BaCO3↓;反應②是BaCO3與HNO3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Ba(NO3)2、H2O、CO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aCO3+2H+===Ba2++H2O+CO2↑。章末測評驗收卷(一)(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45分)1.北京冬奧會金牌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金牌的主要成分屬于無機物B.金牌掛帶由桑蠶絲制成,桑蠶絲屬于有機物C.金牌上有祥云花紋,自然界云、霧不屬于膠體D.金牌上有冰、雪圖案,冰和雪的主要成分相同2.我國古代文獻中有許多化學知識的記載,如《夢溪筆談》中的“信州鉛山縣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則成膽礬,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等,上述描述中沒有涉及的化學反應類型是( )A.離子反應 B.置換反應C.復分解反應 D.氧化還原反應3.下列關于分散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分散系的分類:B.用平行光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膠體,可以加以區分C.把FeCl3飽和溶液滴入蒸餾水中,以制取Fe(OH)3膠體D.如圖所示的是樹林的晨曦,該現象與丁達爾效應有關4.下列各組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變紅的溶液中:Na+、NO、Fe3+B.pH<7的溶液中:Ca2+、Cl-、CH3COO-C.澄清透明的溶液中:K+、MnO、SOD.含有Ca2+的溶液中:Cl-、H+、HCO5.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氫氧化鋇與稀硫酸反應:Ba2++OH-+H++SO===BaSO4↓+H2OB.Fe2O3溶于鹽酸中:O2-+2H+===H2OC.銅和硝酸銀溶液反應:Cu+Ag+===Cu2++AgD.Cu(OH)2中加入硝酸:Cu(OH)2+2H+===Cu2++2H2O6.濕潤的土壤中,氮元素的轉化過程如圖所示:在形成NO2和NO的過程中( )A.NO做還原劑 B.NO被氧化C.NH做氧化劑 D.NH被氧化7.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下列離子:Fe3+、SO、Al3+和M離子,經測定Fe3+、SO、Al3+和M離子的個數之比為2∶4∶1∶1,則M離子可能是下列中的( )A.Na+ B.OH-C.S2- D.Cl-8.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氯氣:①MnO2+4HCl(濃)MnCl2+Cl2↑+2H2O②KClO3+6HCl(濃)===KCl+3Cl2↑+3H2O③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若要制得相同質量的氯氣,①②③反應中電子轉移數目之比為( )A.6∶5∶6 B.1∶3∶5C.15∶5∶3 D.1∶6∶109.現有A、B、C、D四種物質,它們是Fe、稀鹽酸、NaOH溶液、AgNO3溶液中的一種,它們的反應關系及反應類型如圖所示,則物質B為( )A.Fe B.稀鹽酸C.NaOH溶液 D.AgNO3溶液10.酸性條件下,用MnO2進行脫硫處理的原理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反應1中MnO2做氧化劑B.反應1的產物有H2OC.反應2中Fe2+做還原劑D.反應2中H2O做反應物11.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氣體逸出,同時放熱,一段時間后,藍色溶液變為紅色渾濁(Cu2O),繼續加入H2O2溶液,紅色渾濁又變為藍色溶液,這個反應可以反復多次。下列關于上述過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Cu2+是H2O2分解反應的催化劑B.Cu2+將H2O2還原為O2C.H2O2既表現氧化性又表現還原性D.發生了反應:Cu2O+H2O2+4H+===2Cu2++3H2O12.已知反應:①SO2+2Fe3++2H2O―→SO+2Fe2++W②Cr2O+aFe2++bH+―→Cr3++Fe3++H2O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還原性:Cr3+>SO2B.方程式②中,a=6,b=7C.Cr2O能將Na2SO3氧化成Na2SO4D.方程式①中W為H+13.某班同學分組進行向一定體積的Ba(OH)2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的實驗,并通過數字傳感器測得混合溶液的導電能力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時用NaOH代替Ba(OH)2也能得到該曲線B.該反應發生的離子方程式為H++SO+Ba2++OH-===BaSO4↓+H2OC.a時刻溶液的導電能力接近為0,所以BaSO4是非電解質D.YZ段溶液的導電能力不斷增大,主要是由于稀硫酸過量的原因14.把碎紙片b補充到a中,可得到一個完整的離子方程式(未配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物微粒為SO2、Mn2+、H+B.該反應發生后溶液酸性增強C.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5∶2D.配平后H+的化學計量數為815.碳氮硫共脫除工藝可以協同除去工業廢水中的S2-、NO和CH3COO-(C元素顯0價),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r1過程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粒子數之比為1∶1B.r3過程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S+2NO===SO+N2↑C.r2過程中每生成1個CO2,轉移電子數為4e-D.S2-轉化為SO的總反應為3S2-+4NO===3SO+2N2↑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55分)16.(13分)“宏微結合”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物質變化的本質?;卮鹣铝袉栴}:(1)將鋁片插入硫酸銅溶液中,經研究發現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寫字母序號,下同)。A.硫酸銅溶液中含有的微粒只有兩種:Cu2+、SOB.硫酸銅溶液能導電C.反應的實質是Al得電子生成Al3+、Cu2+失電子生成CuD.硫酸銅溶液呈藍色,硫酸鋁溶液為無色,說明藍色與Cu2+有關②該反應的實質是金屬鋁與硫酸銅溶液中的__________(填寫微粒的化學式)發生反應。(2)如圖為Mn和CuSO4溶液反應的示意圖:①該反應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反應中失去電子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由反應可知金屬的活潑性:Mn________Cu(填“>”或“<”);④該反應中化合價沒有改變的元素或原子團是________。A.錳元素 B.銅元素 C.硫酸根17.(14分)甘肅馬家窯遺址出土的青銅刀,是我國最早冶煉的青銅器,由于時間久遠,其表面有一層“綠銹”,“綠銹”俗稱“銅綠”,是銅和空氣中的水蒸氣、CO2、O2作用產生的,其化學式為Cu2(OH)2CO3,“銅綠”能跟酸反應生成銅鹽、CO2和H2O。(1)CO2屬于________(填“酸性”或“堿性”)氧化物。(2)從物質分類標準看,“銅綠”屬于哪類物質________(填字母)。A.酸 B.堿C.鹽 D.氧化物(3)銅器表面有時會生成“銅綠”,這層“銅綠”可用化學方法除去,寫出鹽酸去除“銅綠”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代人們高溫灼燒孔雀石[Cu(OH)2·CuCO3]和木炭的混合物得到一種紫紅色的金屬銅,其化學方程式為2CuO+C2Cu+CO2↑,該反應屬于________(填字母)。A.置換反應 B.復分解反應C.氧化還原反應 D.離子反應(5)現代工業以黃銅礦為原料,在煉銅的過程中發生了多個反應,其中有如下兩個反應:反應Ⅰ:2Cu2S+3O22Cu2O+2SO2,反應Ⅱ:Cu2S+2Cu2O6Cu+SO2↑。①反應Ⅰ中,氧化產物是________,用雙線橋標出反應Ⅰ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反應Ⅱ中,Cu2O的作用是________(填“氧化劑”“還原劑”或“氧化劑和還原劑”)。18.(14分)有三種物質A、B、C,其中一種是堿,其余兩種是鹽。它們均可溶于水,電離只產生下表中的離子:陽離子 Na+、H+、Ba2+陰離子 OH-、CO、SO為鑒別它們,分別完成以下實驗,其結果如下:①A溶液與B溶液反應生成無色氣體X,氣體X可以與C溶液反應生成沉淀E,沉淀E可與B溶液反應;②B溶液與C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D,沉淀D不溶于稀硝酸。請回答下列問題:(1)X的名稱是________,X________(填“是”或“不是”)電解質。(2)C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鑒別C溶液中陰離子的實驗操作方法________。(3)寫出以下水溶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①A溶液與B溶液反應生成無色氣體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溶液與C溶液反應至溶液呈中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4分)氧化還原反應與離子反應在生產生活與科學實驗中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問題。Ⅰ.過氧化氫溶液俗名雙氧水,醫療上利用它有殺菌消毒的作用來清洗傷口。根據下列反應回答問題:A.Na2O2+2HCl===2NaCl+H2O2B.Ag2O+H2O2===2Ag+O2↑+H2OC.2H2O2===2H2O+O2↑D.H2O2+2FeSO4+H2SO4===Fe2(SO4)3+2H2O(1)上述反應中,H2O2僅體現氧化性的反應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H2O2既體現氧化性又體現還原性的反應是________,H2O2、Ag2O、Fe2(SO4)3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酸性反應體系中發生的一個氧化還原的離子反應,反應物和生成物共六種微粒:Fe3+、Mn2+、MnO、H2O、Fe2+、H+,則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并用單線橋法表示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有一包固體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Cl、Ba(NO3)2、CuSO4、Na2CO3中的一種或幾種,現做以下實驗:①將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蕩,有白色沉淀生成,過濾,溶液呈無色:②向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體完全溶解,并有氣泡產生;③另?、僦羞^濾后的濾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根據上述實驗事實,回答下列問題:(3)原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________(寫化學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物質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質是________。(4)寫出對應各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43張PPT)章末測評驗收卷(一)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45分)1.北京冬奧會金牌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金牌的主要成分屬于無機物B.金牌掛帶由桑蠶絲制成,桑蠶絲屬于有機物C.金牌上有祥云花紋,自然界云、霧不屬于膠體D.金牌上有冰、雪圖案,冰和雪的主要成分相同C解析 金牌中含有少量金,此外主要成分屬于無機物,A正確;金牌掛帶由桑蠶絲制成,桑蠶絲屬于天然有機物,B正確;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100 nm的分散系是膠體,自然界云、霧中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100 nm,屬于膠體,C錯誤;冰和雪的主要成分都是水,只是狀態不同,D正確。2.我國古代文獻中有許多化學知識的記載,如《夢溪筆談》中的“信州鉛山縣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則成膽礬,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等,上述描述中沒有涉及的化學反應類型是( )A.離子反應 B.置換反應C.復分解反應 D.氧化還原反應CC解析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飽和溶液,繼續煮沸至液體呈紅褐色以制取Fe(OH)3膠體,C項錯誤。CD6.濕潤的土壤中,氮元素的轉化過程如圖所示:DDA解析 設三個反應都生成3 個 Cl2分子,則電子轉移的數目分別為6、5、6,A項正確。9.現有A、B、C、D四種物質,它們是Fe、稀鹽酸、NaOH溶液、AgNO3溶液中的一種,它們的反應關系及反應類型如圖所示,則物質B為( )A.Fe B.稀鹽酸 C.NaOH溶液 D.AgNO3溶液B解析 A和B反應屬于中和反應,則A和B應是HCl和NaOH,B和C反應屬于置換反應,置換反應是單質+化合物→單質+化合物,根據所給物質,應是Fe和鹽酸或是Fe與AgNO3反應,根據題中所給關系,B為鹽酸,A為NaOH,C為Fe,B和D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則D為AgNO3。10.酸性條件下,用MnO2進行脫硫處理的原理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反應1中MnO2做氧化劑B.反應1的產物有H2OC.反應2中Fe2+做還原劑D.反應2中H2O做反應物C11.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氣體逸出,同時放熱,一段時間后,藍色溶液變為紅色渾濁(Cu2O),繼續加入H2O2溶液,紅色渾濁又變為藍色溶液,這個反應可以反復多次。下列關于上述過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Cu2+是H2O2分解反應的催化劑B.Cu2+將H2O2還原為O2C.H2O2既表現氧化性又表現還原性D.發生了反應:Cu2O+H2O2+4H+===2Cu2++3H2OB解析 向Cu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很快有大量氣體逸出,同時放熱,說明Cu2+是H2O2分解反應的催化劑,A正確;H2O2變為O2,氧元素化合價從-1價變為0價,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Cu2+將H2O2氧化為O2,B錯誤;根據“藍色溶液變為紅色渾濁(Cu2O)”,說明+2價的Cu2+被還原成+1價,H2O2表現了還原性,繼續加入H2O2溶液,紅色渾濁又變為藍色溶液,說明發生了反應:Cu2O+H2O2+4H+===2Cu2++3H2O,Cu2O中+1價Cu被氧化成+2價Cu2+,H2O2又表現了氧化性,C、D正確。C13.某班同學分組進行向一定體積的Ba(OH)2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的實驗,并通過數字傳感器測得混合溶液的導電能力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D14.把碎紙片b補充到a中,可得到一個完整的離子方程式(未配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物微粒為SO2、Mn2+、H+B.該反應發生后溶液酸性增強C.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5∶2D.配平后H+的化學計量數為8BD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55分)16.(13分)“宏微結合”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物質變化的本質。回答下列問題:(1)將鋁片插入硫酸銅溶液中,經研究發現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BDCu2+(2)如圖為Mn和CuSO4溶液反應的示意圖:①該反應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反應中失去電子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由反應可知金屬的活潑性:Mn________Cu(填“>”或“<”);④該反應中化合價沒有改變的元素或原子團是________。A.錳元素 B.銅元素 C.硫酸根Mn+Cu2+===Mn2++Cu錳原子>C17.(14分)甘肅馬家窯遺址出土的青銅刀,是我國最早冶煉的青銅器,由于時間久遠,其表面有一層“綠銹”,“綠銹”俗稱“銅綠”,是銅和空氣中的水蒸氣、CO2、O2作用產生的,其化學式為Cu2(OH)2CO3,“銅綠”能跟酸反應生成銅鹽、CO2和H2O。(1)CO2屬于________(填“酸性”或“堿性”)氧化物。(2)從物質分類標準看,“銅綠”屬于哪類物質________(填字母)。A.酸 B.堿 C.鹽 D.氧化物(3)銅器表面有時會生成“銅綠”,這層“銅綠”可用化學方法除去,寫出鹽酸去除“銅綠”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性C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解析 (1)CO2能與堿液反應生成鹽和水,屬于酸性氧化物。(2)“銅綠”的化學式為Cu2(OH)2CO3,因此從物質分類標準看,“銅綠”能電離出酸根離子和金屬離子,屬于鹽,且是堿式鹽。(3)“銅綠”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水和二氧化碳,則去除“銅綠”的化學方程式為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ACSO2氧化劑18.(14分)有三種物質A、B、C,其中一種是堿,其余兩種是鹽。它們均可溶于水,電離只產生下表中的離子:為鑒別它們,分別完成以下實驗,其結果如下:①A溶液與B溶液反應生成無色氣體X,氣體X可以與C溶液反應生成沉淀E,沉淀E可與B溶液反應;②B溶液與C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D,沉淀D不溶于稀硝酸。請回答下列問題:(1)X的名稱是________,X________(填“是”或“不是”)電解質。(2)C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鑒別C溶液中陰離子的實驗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寫出以下水溶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①A溶液與B溶液反應生成無色氣體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溶液與C溶液反應至溶液呈中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不是Ba(OH)2===Ba2++2OH-取少量C溶液放入試管中,滴加幾滴石蕊試液,若溶液變藍,證明溶液中含有OH-(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9.(14分)氧化還原反應與離子反應在生產生活與科學實驗中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問題。Ⅰ.過氧化氫溶液俗名雙氧水,醫療上利用它有殺菌消毒的作用來清洗傷口。根據下列反應回答問題:A.Na2O2+2HCl===2NaCl+H2O2B.Ag2O+H2O2===2Ag+O2↑+H2OC.2H2O2===2H2O+O2↑D.H2O2+2FeSO4+H2SO4===Fe2(SO4)3+2H2ODCAg2O>H2O2>Fe2(SO4)3Ⅱ.有一包固體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Cl、Ba(NO3)2、CuSO4、Na2CO3中的一種或幾種,現做以下實驗:①將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蕩,有白色沉淀生成,過濾,溶液呈無色:②向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體完全溶解,并有氣泡產生;③另?、僦羞^濾后的濾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根據上述實驗事實,回答下列問題:(3)原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寫化學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物質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質是________。(4)寫出對應各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a(NO3)2、Na2CO3CuSO4NaClBaCO3+2H+===Ba2++H2O+CO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章末測評驗收卷(一).pptx 章末測評驗收卷(一)(原卷版).docx 章末測評驗收卷(一)(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